李密之死:从此世间再无瓦岗军

《玄武门的血·前奏篇》之15北溟玉原创

宫乐图

光是瞅瞅以上的那几颗巨头,就可知晓:问鼎长安、称帝建国只不过是李渊父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虽然“唐”的大旗是竖起来了,但是新生的唐帝国势力范围仅限于长安附近、关中(陕西)和河东地区(山西)。天下尚有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割据政权。

如何扫荡群雄、一统天下就成为这个新生政权的首要课题。

很明显,李唐不是最佳的绩优股,但后来发生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一支潜力股。

李唐王朝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并最终摘得桂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人。这个人就是秦王李世民。

李唐统一全国的战争,基本上(还有别人,比如赵郡王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个人秀。在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当中,李世民的军事才华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显现。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小玉的脚步,一起去回味那段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历史…..

群雄当中,第一个上了李唐黑名单的是薛举。薛举之所以能荣登榜首,主要是因为他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甘肃地区,距离关中非常之近,对李唐构成了严重威胁。李唐要想放心地东进南下,就必须首先把背后的这个家伙给收拾了。

其实呢,问题是相对的,薛举也把李唐视为心腹大患。他一心想夺取长安,只是因为受到甘肃境内另一势力李轨的牵制,所以未能如愿。早在义宁元年的十二月,薛举就曾经大举进攻过李唐境内的扶风,但遭到了李世民的痛击。

薛举深知大秦与李唐之间水火不能相容,便在义宁二年的六月抢先动手,兵锋直指长安。秦军粮草充足,士气旺盛,泾州一战,常胜将军刘文静所部遭到了重创。

长安危急!关中危急!大唐危急!

紧要关头,李渊任命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加雍州牧,令其迎战薛举。或许也是冥冥中的天意,八月,薛举突然病死。继任的薛仁杲与薛举的一班老兄弟不合,致使秦军人心离散,士气低落,与唐军陷入僵持的状况。这时,一直与薛氏父子敌对的李轨却投降了李唐。这个消息深深地刺激了薛仁杲的神经,经过两个月的思考,他决定从折墌(zhǐ)(甘肃泾川东北)撤退。

可是,腾出了手脚的李世民已经不给他这个机会了。唐军步步紧逼。十一月,严冬来临,寒风刺骨,但天气再冷也冷不过薛仁杲的心。数十万饥寒交迫的秦军被李世民大军包围在小小的浅水原。薛仁杲率军突围,结果却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薛仁杲只好投降,随后被押解往长安处决。

李密之死:从此世间再无瓦岗军

仅仅一个月后,“九巨头”之一的李密也到下面陪薛氏父子斗地主去了。

李密怎么死了呢?内中的原委且听偶慢慢道来。

且说李密在洛水之战败给了王世充,走投无路之下便来投奔李渊。

对于李密的投诚,李渊是十分高兴的。但是,他也知道,李密是一只吃人的老虎。所以,就任命李密为光禄卿、上柱国,封邢国公,还经常称他为弟弟。表面的荣宠掩盖不了实质的冷淡。光禄卿、上柱国、邢国公听起来虽好,却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

李密当然看出了这一点,大失所望。在李密看来,自己的功劳足可与西汉时的韩信相媲美,就算封不了王,最起码也应该给个三公(太尉、司空、司徒)或者宰相当当吧。李渊这家伙也太抠了!

如果李密就此接受命运的安排,说不定他还可以善终。可是,他已经和命运抗争惯了,他不甘心这样的现状。伤心失意的李密反心又起,他和部将王伯当找了个机会逃离长安,四处联络旧部,准备东山再起。

李密的反叛激怒了李渊。他知道李密的才具,担心此人龙归大海,后患无穷,便授意唐军全力清剿。李密这条龙连大海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唐将盛尽师剁去了龙头。

李密,这个隋朝末年第一传奇人物,纵横半生,威震天下,如今却落得如此惨淡下场,让人不禁感叹命运播弄英雄。

小玉无法也不愿去再现李密赴死时的情景。或许,当李密即将走向人生终点时,他的心情和几百年前秦朝的丞相李斯是一样一样的:我好想和自己的儿子牵着黄狗去东门外狩猎啊!

李密死后不久,他的战友徐世勣率领残部归降李唐。

从此,世间再无瓦岗军。

此文系北溟玉继《大唐乱世》后第二部原创大众历史文学作品《玄武门的血》部分选段,更多精彩请点击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3943850-1-1.html

北溟玉者,内蒙古青城人氏,喜历史,善言谈,好交友。今借新浪宝地一席,以交天下有缘人。

QQ:723678473

QQ群:《我和唐朝有个约定》5026597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2702.html

更多阅读

功败垂成:杨玄感不听李密之言终致兵败身死

北溟玉新作《真隋唐英雄传》片段节选77. 兵败皇天原李密说得对,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此时,屈突通部已经抵达了河阳,宇文述紧随其后。看样子,这两路隋军很快就要渡过黄河,来救援洛阳了。都是同事,杨玄感对屈突通和宇文述的能力是了解滴,这两

李敏之死——节选自·《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之十一

李敏之死(本文节选自雅虎网·《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一书)在隋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大案,仅仅因为一条荒诞的谶语,三十二个李姓的大贵族就死于非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这场惨案中,隋炀帝本人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大业十年(614),

李钰之死谁之过? 魏则西之死谁之过

李钰之死谁之过?林海峰刚看到新闻,近日一位明星因为淋巴癌去世。2009年3月14日22时48分,女演员李钰(原名李郁)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李钰告别仪式今日上午8:30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距离追悼会正式开始还有数小时,媒体早

郭艳东之死一 :一个老师的内心绝境

郭艳东之死:一个老师的内心绝境http://www.sina.com.cn2011年04月22日13:44三联生活周刊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殷永(化名)被送到重症加强监护病房治疗  核心提示:35岁的数学老师郭艳东用菜刀砍伤16岁的初三女生殷永(

从刘复之火化想到李震之死 李震

最近死了一个大人物刘复之,他的遗体9月1日在八宝山火化,引得不少现任和退休的“大大人物”都来“排队”送行。80后的人,甚至70后的人,可能对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印象,但60后如我者,对这个人是该印象深刻的。1980年审判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

声明:《李密之死:从此世间再无瓦岗军》为网友故事未完待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