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材解读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设计

曾令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并学习应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收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灰尘随处可见,我们都很熟悉它。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的危害)

2、师引:在同学们的发言中,老是听出了灰尘是个不受欢迎的家伙,难怪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我国著名 科普作家高士其《灰尘的旅行》有这么一段话。

课件出示:

3、师:是的,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那么,假如没有灰尘(补充课题),人类和自然将会怎样?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师:听同学没这么说,没有灰尘的世界是多么美好。那么,灰尘究竟对我们有没有好处?请大家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一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学生交流。

3、检查字音。

朝(zhāo)晖直径(jìng)削弱(xuē)散射(sǎn)  较(jiào)短

单调(diào)    尘埃(āi)   调(tiáo)节气候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并用“——”画出写灰尘特点的句子,用“﹏”画出写灰尘作用的句子。

2、同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小)

师: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尘的小?

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请大家读一读,尤其注意这两个数字。

这些数字的确让我们感受到灰尘的小。不过,这些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几乎很少接触到。因此我们也很难想象到到底怎样的微小。你还从文中哪里感受到她的小?

课件出示: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庞然大勿,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①师: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灰尘的细小)

②师;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的“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肉眼能看到的)拿看得到的

灰尘和谁比?(和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尘比)大的灰尘直径几百分之一毫米是小的灰尘直径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多少倍?(一千倍)一千比一,大的灰尘自然是“庞然大物”了。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比较)

③师:灰尘如此微小,让我们感到惊讶。让我们带着惊讶的情感读读这段话。

师:(小结)这段话介绍了灰尘的大小。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2)灰尘的作用。

①填空: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他。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

②师:灰尘的作用真不小!下面请同学从4~6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细细品读,用“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这个句式来说说灰尘的作用,并想想课文是怎么说明灰尘这一段的。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材解读

4.师: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出示句式: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读一读,说一说,你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强调了灰尘的作用大,但强调的角度不同。三个句子都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

师:(小结)是的,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蔚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成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可文学到这里,你对灰尘有什么新的认识,想说点什么

5、补充课外资料:除了书上写的这些作用外,你还知道灰尘有哪些作用?

才(学生自由说,之后教师讲《一粒灰尘能怎么样?》

6、师:灰尘的作用真神奇,难怪作者在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为什么要用叹号?是讨厌灰尘吗?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句。

7、师:那么,作者的开头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进行比较。

8、师:是啊!小小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这叫什么?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两面性,被我们深恶痛绝的灰尘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9、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懂得:要正确认识它,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鸟粪、电视、网络……)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推荐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细菌世界历险记》。

5、推荐中外的科普名著,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发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6、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蓝     对 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假 设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2748.html

更多阅读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2012“千课万人”回来,我就想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他的组块教学法真的是常用常新、童叟皆宜,呵呵。但是,如何让这次的搬课更接地气,能给老师们更多的引领与启迪?我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保留了薛特的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ppt课件

5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区别形近字:“铃”和“岭”,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转”,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现在的北大荒已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腾蛟一小林素君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

声明:《《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材解读》为网友中华一样的高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