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性学知识经典典籍《素女经》白话文 素女经白话文版下载

中华性学知识经典典籍《素女经》白话文



今时虽与往时多有不同,但宗旨不变,宜学习感悟其中道理,利己利人。

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图阴鱼与阳鱼同样之多,才能互相转化,生生不息,才能阴阳交合而返太极之初混沌之态,也即男女身心合一阴阳相融合为一得太极之态。

阴阳有一不平衡既要出问题,便不能生生不息,在身体是病,在家庭是不和谐,万事万物莫不如是道理。


性者,有两个目的:一,生育子女;二,达到一种完全的放松,阴阳合二为一,返太极之混沌状态,也即内气之完全调和之态,也即常人虽说得“乐”。就像打哈欠,身体因为尘劳思虑等内气不调和,自然本能的产生性渴望,通过性的阴阳融合,内气得以修复,重返调和之态。此身体自然本能产生渴望,如打哈欠,不待勉强,无需人为刻意安排思想,应以无为之心态自然而然随之应之享受之。(无为即无有心之为,不假有心作为,否则如拔苗助长。)




清心寡欲之人,内气长处调和之态,所以无欲或者少欲,因为清心寡欲者或常一念纯诚者,内气始终或常处调和,无需假以性爱的方式使之内气调和,常无欲或少欲。阴阳调和,不行性事却自然健康。历代圣贤均是此之类人。



心常乱思虑常杂之人,内气少有调和之时,越发需要假以性爱使之调和。性爱之次数越发多,恶性循环,身体亏损严重,以致重病丧命等均会发生。



和自己相爱的人,能达身心合一而能返太极之态的的性才值得一行,否则害大于利,或只有害而于健康无利。



尽信书,不如无书,参考学习思辨感悟,为之所用,才为上。


-------赵清贤


《素女经》全文地址:http://wenku.baidu.com/view/0909421a10a6f524ccbf85e0.html


古籍内容介绍

《素女经》可谓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指导人们性事的专著了。素女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再记载的一位性爱女神,是传世的房中术著作中经常称引的人物。传说她在公元前21世纪的远古黄帝神话时代就经常和黄帝讨论男女性交问题,给黄帝传授房中术。汉朝的《论衡.命义》说:“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汉朝的张衡写过一首《同声歌》,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性交,有“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之句,说明素女的影响已深入民间,夫妻过新婚性生活都要以素女的论述为参考。 


 《素女经》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提出了初步的优生道理,强调“爱乐”是两性交合的目的,也是为要生育“贤良而长寿”的子女。首先提出“九殃”,即在九种情况下不宜性交,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易于怀孕。 

 《素女经》在男女性交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首先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泄精”。又提出了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然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的是“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在男权社会中,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女性的性权利。该书有些方面还涉及性心理,强调男子在性交时就有自信心,“当视敌如瓦石,自视若金玉”。 
中华性学知识经典典籍《素女经》白话文 素女经白话文版下载


 《素女经》认为性交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压抑性欲、杜绝性交是有害的;但性交要掌握节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规律蛮干则会“渐以衰损”。为此,书中提出了节度在于“定气、安心、和志,三气皆至,神明统归”。在性交技巧与性反应方面,提出了“五征”、“五欲”、“十动”、“七损八益”等,还详细阐述了关于性交具体姿势的“九法”。该书主张男子少射精,但并不主张每次性交都不射精,“久而不泄,致痈疽”。究竟多长时间可身精一次,该书指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毕,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所以,《素女经》实为一本较为详细和全面论述房中术的古代性学著作。 

 《素女经》-理论观点   《素女经》上的古代房中术


  第一,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素女经》开宗明义第一段就是:“黄帝问素女曰:‘吾气衰而不和,心内不乐,身常恐危,将如之何?’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夫女之胜于男,犹水之胜火,知行之如破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臛,能知阴阳之道,悉成五乐。不知之者,身命将夭,何得欢乐,可不慎哉!”这就是说,讲求正确的性交很重要,如果做得不得法,会使人身体衰弱,甚至丧失性命,对此真要慎重。 

 第二,提出了初步的优生道理,强调“爱乐”两性交合的目的,也是为了要生育“贤良而长寿”的子女。首先提出“避九殃”,即在九种情况下不应性交,其内容已如本书上一章《性禁忌》一节所述。这“九殃”中,第九种禁忌是认为酗酒之后不宜性交,否则生子多残病,是有科学道理的,其它“八殃”只是反映了古人对性交禁忌的风俗观。《素女经》中提出的“房中禁忌”还有“新远行,疲倦,大喜怒,皆不可合阴阳;至丈夫衰忌之年,不可望施精”,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提出了如何易于怀孕。“素女曰:‘求子法,自有常体:清心远虑,安定其馎E袍,垂虚斋戒,以妇人月经后十三日,夜半之后,鸡鸣之前,衿戏令女盛动,乃往从之,适其道理,同其快乐,却身施泻,勿过远至麦齿(指阴道内一寸处),远则过子门,不入子户,若依道术,有子贤良而老寿也。”


  第四,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泻精”。《素女经》中叙述:“黄帝问:‘愿问动而不施,其效何如?’素女曰:‘一动不泻,则其力强;再动不泻,耳目聪明;三动不泻,众病消已;四动不泻,五神咸安;五动不泻,血脉充长;六动不泻,腰背坚强;七动不泻,尻股益力;八动不泻,身体生光;九动不泻,寿命未失;十动不泻,通于神明。”这里,强调了男子性交而不射精的许多大好处甚至提出十动不泻可“通于神明”,但是,这种理论与做法,并不为现代科学所提倡。 


 第五,《素女经》有些方面还涉及性心理,强调男子在性交时应有自信心,要破除现代性科学所提出的“操作焦虑”。(“操作焦虑”指性交时一些不必要的担心与怀疑,如怀疑自己性功能有没有问题,能否令对方满意,是否伤身体,自己的阴茎是否太小,等等。这种“焦虑”多无根据。这种消极心理会影响性功能的发挥。)“素女曰:御敌家,当视敌如瓦石,自视若如金玉,若其精动,当疾去其乡,御女当如朽索御奔马,如临深坑下有刃恐堕其中,若能爱精,命亦不穷也。”这里在进一步提出男子应“爱精”的同时,提出应有一股强悍之气,“视敌如瓦石”,坚决而勇往直前,这种思想值得注意。对于人类来说,初民几乎完全没有什么“操作焦虑”,但以后性文化越发展,性交禁忌与心理上的怀疑与顾虑就可能越多,对有些不必要的顾虑实应破除,这是现代性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两千多年前的《素女经》中已有涉及了。


  第六,提出了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这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思想。《素女经》强调男女双方必先有“爱乐”然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所以说:“阴阳者相感而应耳,故阳不得阴则不喜,阴不得阳则不起。”最忌讳的是:“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加以猝上暴下,爱乐未施。”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这些观点之所以了不起,不仅因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规律的反映,尤其是因为它体现出一种男女平等的思想,承认女性的性权利,在性交时男方必须考虑与照顾女方,要“情意合同,俱有爱心”,而不能只顾自己一时之快。这种思想在男子统治与压迫女子的社会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当代世界性学权威、美国的————约翰逊与玛斯特斯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性交性反应的四周期(即兴奋期、持续期、性高潮期、消退期。完美的夫妻性生活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缺一不可。)理论,其中应该有“性前嬉”,使夫妻双方同时达到性兴奋,然后再进入性交;在性交过程中,双方(主要是男方)应尽量争取使双方的性高潮同步等;这些基本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素女经》中已见端倪了。 


 第七,提出了性交媾率问题。“黄帝问素女曰:‘道要不欲失精,宜爱液者也,即欲求子,何可不泻?’素女曰:‘人有强弱,年有老壮,各随其气力,不欲强快,强快即有所损,故男子十五,盛者可一日再施,瘦者可一日一施。年二十,盛者日再施,羸者可一日一施;年三十,盛者可一日一施,劣者二日一施;四十,盛者三日一施,虚者四日一施;五十,盛者可五日一施,虚者可十日一施;六十,盛者十日一施,虚者二十日一施;七十,盛者可三十日一施,虚者不泻。”《素女经》对男子性交时的泻精次数,也有一些提法:“素女法: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卅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廿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毕,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相有强盛过人,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换,意中平平者,可闭精勿泄也。”以上这些论述都没有把问题看得绝对化,而是以年龄和身体强弱为转移,这是正确的。即使提出男子要惜精如玉,也要视年龄、体质而定,也没有绝对化。这些观点对汉、唐时民间的性认识、性习俗影响很大,唐代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可能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第八,提出了性交的不同体位和方法,即所谓“九法”。它是模仿动物的姿势与动作而定名的,如龙翻、虎步、猿搏、蝉附、龟腾、凤翔、兔吮毫、鱼接鳞、鹤交颈。后世有不少性雕塑反映了以上内容。如:“第一曰龙翻,令女正偃卧向上,男伏其上,股隐于床,女攀其阴,以受玉茎,刺其谷实,又攻其上,疏缓动摇,八浅二深,死往生返,势壮且强,女则烦悦,其乐如倡,致自闭固,百病消亡。第二曰虎步,令女俯尻仰首伏,男跪其后,抱其腹,乃内阴茎刺其中极,务令深密,进退相薄,行五八之术,其度自得,女阴闭张,精液外溢,毕而休息,百病不发,男益盛。第三曰猿搏,令女偃卧,男担其股膝,还过胸尻,背俱举,乃内玉茎,刺其臭鼠,女还动摇,精液如雨,男深案之,极壮且怒,女快乃止,百病自愈。”其余诸法各有特色,但皆谓可治疗疾病,强身健体。或“七伤自除”、“精力百倍”、“百病销灭”,或“百病不生”、“治诸结聚”、“七伤自愈”。 



 第九,记载了一些房中药方,如治疗“鬼交之病”方、“令人长生房内不衰”方、“阴中有虫”方及“四季补益方”七首,广泛地运用于治疗有关性生活、性器官方面的各种疾病。这些药方先后被《医心方》、《外台秘要》、《千金翼方》、《千金要方》等中日著名医经援引,可见其确有相当的医学价值。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到,《素女经》中包含不少朴素的、可贵的性科学理论观点,是中国汉、唐以前性科学理论的总结,它产生在两千多年前,诚属不易。它对后世影响很大,隋、唐之际民间有在结婚时男女双方共读《素女经》的风俗,似乎它又起到了婚前性教育教科书的作用。清人叶德辉在《双梅景閛丛书》的《新刊素女经序》中说:“今远西言卫生学者,皆于饮食男女之故,推究隐微,译出新书,如生殖器、男女交合、新论婚姻卫生学,无知之夫诧为鸿宝,殊不知中国圣帝神君之胄,此学已讲求于四千年以前。”这是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2858.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做经典甜品《杨枝甘露》 精 杨枝甘露图片

杨枝甘露是一种热卖的经典港式甜品,酸甜,浓郁,清凉,爽滑,可以带给品尝者无限的甜蜜滋味。杨枝甘露也可以称为芒果柚子西米露,因为最重要的三种食材分别就是芒果、西柚和西米.另外分别是椰浆和淡奶油,用到这些材料做出的杨枝甘露,口感纯正,香

佳片U约 美国二战经典:《坦克战群 》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美国二战经典:《坦克战群 》[海报剧照][热诚推荐]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

声明:《中华性学知识经典典籍《素女经》白话文 素女经白话文版下载》为网友花末途唯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