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十二大风水宝地 中国十大风水宝地

中国境内十二大风水宝地

风水龙脉: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
 沈阳:山环水绕、自成一系
 太原:三水包围、险关为塞
 西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洛阳:河山控戴、甲于天下

 开封:一马平川、水龙入注
 曲阜:背负泰岳、二水交流
 成都:上足以王、次足以霸
 南京:钟山龙盘、石头?踞
 杭州:山停水聚、元气融结
 银川:天赐吉壤、人形地势
 广州:宅南之境、至海而归
寻龙择穴:帝王陵墓选址十大原则
 选址原则一:注重整体
 选址原则二:因地制宜
 选址原则三:依山傍水
 选址原则四:察形观势
 选址原则五:土质检验
 选址原则六:水质分析
. 选址原则七:坐北朝南
 选址原则八:顺乘生气
 选址原则九:普遍绿化
 选址原则十:改造风水
规制有别:各时期的帝王陵口特征
 秦皇陵:规模宏大、设施复杂
 汉皇陵:掘地起坟、凿山为陵
 魏晋陵:因山为体、无树无封
 唐皇陵:高坟大冢、龙凤共眠
 宋皇陵:规模较小、七月完工
 明皇陵:共用神道、前方后圆
 清皇陵:东西两制、尊卑有别
黄帝陵:始祖归迹何处寻
 “人文初祖”的身世之谜
 “桥山龙驭”说是否属实
 黄帝墓内是否藏有指南车
 汉武帝为何在此造仙台
 传奇:印台山的来历
 朱元璋祭奠黄帝陵用意何在
秦始皇陵:骊山脚下掩辉煌


 探秘秦始皇陵风水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之谜
 秦始皇陵的高度之谜
 猜想:墓顶棚符合“盖天说”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
 项羽三十万大军挖出“霸王沟”
汉武帝茂陵:威阳西望有茂陵
 东方朔选择茂陵陵址藏私心
 茂陵中是否藏有“高祖斩蛇剑”
 永远陪伴着汉武帝的人
 吕布挖茂陵结果盗回咒语
 陪葬石刻得以保存的秘密
 花纹状的金缕玉衣是如何编制的
魏武帝口操陵:奸雄留谜在安阳
 曹操死于何人之手
 安阳的发现是真是假
 dna能否还给我们一个“真曹操”
 为何墓中没有墓志铭
 去何方寻找刘备、孙权的陵墓
唐太宗昭陵:盛世大唐帝王陵
 九峻山龙脉割断之谜
 史上最大规模的陪葬墓群
 《兰亭序》是否入葬昭陵
 “昭陵六骏”何时能团圆
唐高宗乾陵:粱山有幸埋两皇
 梁山利阴还是利阳
 死后同穴的罕见帝陵
 为什么万人都挖不动乾陵
 神秘地宫能有多少宝藏
 无字碑何时变成“有字碑”
 缘何石像都没有脑袋
宋太祖永昌陵:风水宝地晌箭定
 一支响箭决定的风水宝地
 巩县并非不是风水宝地
 兔子、鲤鱼、石人也会来奔丧
 埋入永昌陵的秘密
西夏王陵:西域苍茫有王陵
 湮没千年的西夏王陵
 围绕墓群的重重谜团
 神秘莫测的“东方金字塔”
 废墟中掩盖着的千年秘密
 西夏帝陵发掘探秘
 “死文字”何时复活
成吉思汗陵:一代天骄何处觅
 “秘不发丧”背后的秘密
 神秘的成吉思汗葬礼
 亦真亦假的众多墓址传说
 “万马踏平”背后的玄机
 从马背上到地上的陵寝
 一代天骄的真墓之谜
金太祖陵:云峰山顶有祥云
 九龙山金太祖陵风水之谜
 成也风水,败也风水
 北陵南迁之谜
 金太祖陵缘何也是斩将台
 扑朔迷离的“十王坟”
明十三陵:地下宫殿明帝陵
 姚广孝一语成谶
 明十三陵风水探秘
 何谓“茂陵三后,万娘一坟”
 昭陵哑巴院的形制
 明十三陵选址传说
 定陵玄宫布局之谜
 明代皇帝“卧如北斗”葬姿之谜
 定陵风水的灵异事件
清东陵:龙凤呈祥马兰峪
 清孝陵风水探秘
 顺治帝是出家为僧,还是葬于孝陵
 乾隆帝巧点金井穴
 乾隆帝三位皇后只有两位陪葬之谜
 乾隆帝石棺自己走路之谜
 咸丰帝陵为何从西陵跑到东陵
 慈禧太后专权的殉葬品
 定东陵被盗的奇耻大辱
清西陵:风雨沧桑紫荆岭
 清陵东西分葬探秘
中国境内十二大风水宝地 中国十大风水宝地
 泰陵建筑中的风水玄机
 泰陵雍正帝的有尸无头之谜
 道光帝险些弄出个“清南陵”
 道光帝不要功德牌之谜
 何人最后葬入清西陵
陪辞宝物:历代帝王陵凸中的镇墓文物
 巧夺天工:商朝未名墓四羊方尊
 庞然大物:商朝墓司母戌大方鼎
 寒气留千年:?山楚墓越王勾践剑
 楚乐缥缈余音未了:曾侯乙墓编钟
 调兵遣将的老虎:秦惠文君虎符
 复活的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
 不朽护身符:中山靖王墓金缕玉衣
 环保用具:满城窦绾墓长信宫灯
 争议焦点:曹操高陵撂虎大戟石碑
 贵陵卧良驹:唐太宗昭陵六骏石雕
 是非功过任评说:乾陵无字天碑
 天骄坐骑:成吉思汗陵镏金马鞍
 昂贵的行头:明定陵金丝翼善冠和凤冠
 珠光宝气:定东陵慈禧口含夜明珠
防盗有术:让盗墓贼兴叹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机关重重千年眠
 唐代乾陵:风水不动安如山
 成吉思汗:天骄埋骨在何方
 朱元璋陵:丑龙归隐紫金山
 顺治帝孝陵:坐化五台迷人眼
残说帝陵:中国帝王陵蓥“七宗最”
 最雄伟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
 最作秀的帝王陵墓汉文帝陵
 最节俭的帝王陵墓曹操陵
 最牢固的帝王陵墓唐代乾陵
 最霸道的帝王陵墓朱元璋陵
 最八卦的帝王陵墓康熙帝暴陵
 最山寨的帝王陵墓乾隆帝裕陵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

古人绘制的北京城区图

北京建城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上一直是军事、政治中心,历来被风水学家认为是“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

关于北京的最早记载是周武王当年封尧的后代于蓟丘——就是现在的北京。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这里曾是燕国的国都。辽代时被称作燕京或南京,是辽国的陪都。到了公元1153年,金迁都北京,改名为中都,这里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元代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北京为大都,初步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规模。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了体现皇权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又在线北堆筑了一座景山,用以镇元代残余的王气,以便明代长治久安。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分别在城的北、东、西面增建了地坛、日坛、月坛,分别表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用来举行祭祀典礼。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里,风水地理文化一直备受重视。堪舆家们认为:“京城者帝之都也,国之要地,龙脉要冲,需依五行方位而建,山阳而水北,坐北而面南,受上天之佑,聚五帝之德。”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正是古人心中建立帝都的理想的风水宝地。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条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汇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在此汇合成永定河。在地理格局上,“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有利于发展和控制的战略优势。

宋代大儒朱熹一生精于研究堪舆之道,《宾退录》记载了朱熹对北京风水的评价:“冀州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岱岳,青龙也;华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诸山,案外山也。”代表了当时朝野对于北京地势的看法,对后人影响很大。

元代蒙古贵族巴图南在忽必烈选择定都地点时极力推荐北京,《元史·巴图鲁》中记载了他的话:“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大臣们认为这里是元代亡国之地,王气已尽,不宜建都,于是定都南京。没想到“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以燕王的身份夺了天下,他觉得燕京(即北京)是自己发迹之地,“龙潜于此,多有经营”。他的臣僚也纷纷上疏陈述北京作为都城的好处:“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于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时人一片赞同之声。到了明朝末年,由于政局颓势日显,一些反对意见又被重提,将危局归罪于当年迁都之举。通观明朝立国将近300年,一直处于北方民族的觊觎之下,多灾多难。这和北京离北边的边界太近,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并非地理,而在于朝廷的腐败无能,这是历史所能证实的。

北京城是完全在中国风水理论指导下规划建设的,大至选址、布局,小至细部装修,处处寓涵风水思想,是风水学应用的典型实例。近代以来,北京得到了历代政府的悉心保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将故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故宫成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历经五个世纪的古都。

沈阳:山环水绕、自成一系

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的沈阳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沈水(浑河支流)之北(阳)而得名。这里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沈阳从公元前229年设立侯城起,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满语称沈阳为盛京,意思是兴盛的城市。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仍然把盛京作为陪都。

沈阳的地理位置有很大优势。它北有外兴安岭,西有蒙古高原,东有大海,南有鸭绿江。西北高,不失为天然屏障,东南低,水域环绕。它离中原近,是关东与关西的咽喉,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融合点,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召集群臣,商议把都城由东京(今辽阳市)迁往沈阳,有人认为这样做劳民伤财,而努尔哈赤却执意要迁。他的观点是:“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努尔哈赤是从军事和生活两方面看待沈阳的,他把都城迁到沈阳,奠定了灭明的基础。

以风水学的观点来看沈阳,这里也是王气充沛。古云:“来龙不去数千里,决然不是王侯地。”中国自万岳之尊昆仑山分出南龙、中龙和北龙三条风水龙脉,沈城属于北龙长白山之浩瀚风水余脉,经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层层脱换,辞楼下殿,穿狭过涧,蜂腰鹤膝,回龙顾祖,承袭亘古不朽之旺气,不远千里迢迢绵延而来,于棋盘山、辉山收势住形,平原结穴于沈水之阳(浑河北岸),难得之至,是以奠定了沈城为北方众城之首的格局。

沈城的母亲河浑河,是沈城发祥之活水源头,对于此地的风水意义不同寻常。在古人看来,浑河有着界合两岸地脉,兜收天地精华,护侍沈城,并吸纳东来源源财气,以富养清朝国力,绵延八旗子弟的祥瑞之意。此外,浑河水系和平区段,水曲S形,抱北而绕南,天机造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恰恰是太极图吉形。清初浑河被辟为皇家河道,用来运输宫廷所需物资,这就要求整个河道不得有任何侵占和污染。

现在的沈阳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大都市和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及旅游中心,在新的时代,沈阳焕发着勃勃生机。

太原:三水包围、险关为塞

晋阳古城图

山西省的省会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称之为晋阳,简称“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太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史载有“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盛誉。太原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期,当时被称为晋阳邑,战国初期赵国建都于此。秦代,太原郡为全国36郡之一,西汉又称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这也是太原又称并州的渊源。南北朝以前的前赵、后燕、前燕、前秦及北齐,都以太原为国都。隋朝时,晋阳在全国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唐王朝发祥于晋阳,封晋阳为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亦以太原为国都。到清代,太原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翻开历史,可以发现,在公元11世纪以前,许多对古老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中和许多王朝的治乱兴衰之中,都曾有太原这个名字,而这些都跟这块土地有着直接的联系。

2500多年来,太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也造就了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耀眼夺目的文人才俊。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寓细致委婉于雄壮豪放之中,抒写了独具苍凉之美的千古绝唱;罗贯中开创了我国语体章回小说的先河,创作了《三国演义》;明末清初的大儒傅山以其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气节为后人所敬仰。还有元好问、阎若璩……他们无不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太原之所以成为这样一座历史与文化之都,是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富足雄厚的经济实力、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

首先,太原地处山西黄土高原的中心,周围雄关险隘环绕,历来是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军事要地。同时,由于太原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过渡地带,两种文明导致的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兴替与治乱。晋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原人见多识广,对于战争极为熟悉,在他们心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意识很是普遍。历朝历代统治者利用这一优势,经常在当地招募、组织素质精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这是晋阳在历史上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人文因素。因此,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华夏文明和中国政治力量的核心半径之内的太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华夏的政治格局。

此外,处在西北高原上的太原,西倚蒙山和天龙山,东边和南边有汾河环绕,中间是一片开阔的平原,之间又有晋水和风峪沙河,如此三水包围的地形在干燥的高原上殊为难得,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所以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太原盆地东、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繁茂,水草丰沛,是理想的牧场,因此畜牧业也很发达。太原的自然矿产资源丰富,早在春秋时期,太原的冶铜业就很发达。历史记载董安于建晋阳城“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太原的冶铁业也很有名,唐代杜甫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就是对太原冶铁业精湛工艺的真实描述。太原这种农牧结合、渔猎并举,手工业、商业相兼的经济地理环境,为其在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得太原见证了中国所有朝代的兴衰更替。中国古代城市所应有的各种角色与功能,太原都经历过、扮演过,它的历史成为我国城市文明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西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西安历代都城示意图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王朝周、秦、汉、唐都在这里建都,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中国历史前半期为何定都于关中?这与关中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宏观地理形势有很大关系。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作丰邑,后来周武王都镐京,一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近300年时间,丰、镐二京一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是西 安作为中国首都城市的开始。在周人之后,秦人也以关中为根据地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王朝,并先以栎阳后以咸阳为首都,对后人建都于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郊龙首原北麓兴修起长安城。当年张良建议刘邦定都长安时说:“关中左函谷,右陇蜀,北有胡苑之利,南有巴蜀之饶,正可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金城千里”指关中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其后二百余年,长安城一直作为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文景之治”造福百姓,“汉武盛世”建功立业。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当时与罗马一起称雄东西方世界。魏晋南北朝时代,作为多个割据政权的都城,长安城一直使用到隋文帝建成大兴城的583年。唐代改大兴城为长安,并且增修宫殿,成为当时大唐盛世绚烂繁荣的象征。

今天的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在教育、科技、制造等方面走在中国大城市的前列。

由于西安处于中国的腹地,20世纪70年代,当我国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时,通过科研人员的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具体坐标为“34°32′27.00″N、108°55′25.00″E”的地方是我国的大地原点,也就是我国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坐标的起标点,利用它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

我国的国家授时中心(陕西天文台)本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这里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任务。我们所得到的北京时间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国家授时中心是国家的关键技术基础设施、重要战略资源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是我国至为重要的科研部门

帝国龙脉:

清朝灭亡的风水秘闻(图)

永陵宝地

祖坟葬于龙脉之地是否就能辈辈当皇帝,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清王朝非常看重风水,每一座陵园选址都是经过钦天监地理官员测量,这既是对祖先的敬重,也是一种祈福方式。

在今沈阳,有三座陵寝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和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并称“关外三陵”。在这三座陵寝中,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也是关于龙脉传说较多的陵寝。

前文已提到,清永陵是清皇室的祖陵,位居清初盛京三陵之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初称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兴京陵为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这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和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顺治五年清世祖福临追封孟特穆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并追封礼敦为武功郡王,塔察篇古为恪恭贝勒。

民间流传,满人能入关,爱新觉罗氏能坐拥天下,都和祖坟——永陵的风水有着最千丝万缕的关系。

永陵背靠启运山,前朝烟筒山,左有青龙之首,右有白虎之尾,因此,永陵之龙,形势俱佳,有万乘之尊之势。再加上苏子河如一条玉带一般缠绕其中,波光潋滟,二道河、错草河、苏子河三条河流形成“三水入库”(“库”意为“墓”)之势,实乃天下难得的风水宝地。

令人称奇的是,启运山上有十二个山头,“青龙,白虎,近案”这些山距永陵都是十二里,龙须水(苏子河)流经此地长度正好也是十二里,另外永陵的风水地势所有的数据都与十二相吻合。这似乎与清朝共产生十二代皇帝有某种玄妙的联系。

更让人觉得离奇的是永陵后山有十二山峰,后人评说为:山峰高的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就长,山峰低的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就越短。在这十二山峰中,中间的三个山峰最高,正好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正相对应。从嘉庆帝以后,清朝逐渐衰落,到最后一个山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被民间解释为第十二个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就是证明。回顾清朝历史,居然一一对应。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这一切都给龙脉之说涂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也许天命说和风水说只是为渲染皇权色彩,但是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却写下了不能磨灭的一笔,并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福陵佑清

努尔哈赤是清史中一位传奇人物,他虽未称帝,却是满洲开疆拓土的先祖,大清开国皇帝的父亲。他的陵寝位于沈阳城东的天柱山上,俗称“东陵”,初建时称“太祖陵”、“先汗陵”,后定陵号为“福陵”。

福陵论名气不如永陵,论规模不如昭陵,但是,它却是“关外三陵”中唯一一座完全按照风水学原理所选择的墓址。

相传,在努尔哈赤驾崩后,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称帝,皇太极四处派人寻找埋葬“龙体”的“吉壤”。过了许久,仍旧未能如愿找到一块称心如意的“风水宝地”。

一日,他路过一处山麓,登顶观望,见一条长蛇和一只雉鸡正在嬉戏争斗。发现有人后,雉鸡立刻展翅飞上九霄云外,长蛇则化为一条光柱直冲天际。皇太极很是好奇,于是问身边随行的大臣:“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竟然能够出现如此奇妙的幻象。”大臣回答:“此地在明朝时被称作东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当年在此地与明军曾经交战,随后又将此地命名为天柱山。”

  如此详尽的一番解答,让皇太极大为惊喜,随即他脑子里面萌生出了一个念头,便道:“游龙戏凤之地必为福地,想来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意愿,他将此山命名为天柱,所谓的天柱乃是古代神话中的擎天柱。想必这一处吉壤作为太祖的万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江山稳固、万世不绝。”

据《盛京通志》记载:“福陵,近则浑河其前,辉山、兴隆岭峙其后,远则发源长白,俯临沧海,王气所钟也。”也就是说,福陵背靠辉山、兴隆岭,前临浑河。(浑河古称沈水,山南水北为阳,沈阳之名的意思即是在沈水之北)按古代堪舆大师选择陵址,“风水”要前有沼(河),后有靠(山)的标准,福陵确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戎马生涯,为大清建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正应了龙脉之说,起于天池而终于奉天。努尔哈赤的成就和气魄是很多帝王都不能企及的,他死后,子孙也把他葬在了奉天的旁边,希望他用真龙天子的气度守卫满洲龙脉,永葆大清江山。

后来,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不能不说也归功于这条龙脉的庇护。清朝历代皇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下令封禁边关,保护龙兴之地。时至近代,清廷迫于压力废除柳条边关,开发东北,此后几十年内清朝便走至终点。所以,龙脉被扰之说,未必就是戏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461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故事的例子

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简介爱情是伟大的,两个人的结合,牵动的是两个家庭六个人的心,在一起不容易好好珍惜。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方法/步骤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1、1.我的一半是你29岁的朱桂琴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名普通的农

盘点2012中国十大最佳休闲城市 十大奇葩面试题大盘点

盘点2012中国十大最佳休闲城市——简介前不久,评出了2012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分别是:青岛市、杭州市、成都市、烟台市、宁波市、秦皇岛市、厦门市、黄山市、丽江市、芜湖市。这些城市都是有名的旅游城市,也多是二三线城市,小城生活慢悠悠,你

中国十大葡萄酒品牌都有哪些呢? 中国十大葡萄酒

近年来,喝葡萄酒已逐渐成为城市白领、上班族中新的时尚元素,然而消费者对葡萄酒品牌的认知还相对较低。中国葡萄酒品牌有哪些?中国十大葡萄酒品牌都有哪些呢?——1.长城葡萄酒  由中粮酒业有限公司出品的长城葡萄酒是全球500强企业

中国十大名茶,十大名茶产地 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中国十大名茶,十

中国十大洗衣机品牌排行 中国十大瓷砖品牌排行

洗衣机方便实用,方便了很多家庭的生活,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有洗衣机。那洗衣机品牌有哪些?洗衣机什么牌子好?洗衣机哪个牌子好?下面就跟着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十大洗衣机品牌排行。  中国十大洗衣机品牌  1小天鹅(无锡小天鹅

声明:《中国境内十二大风水宝地 中国十大风水宝地》为网友灬坏侽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