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籍老兵吴成德回忆朝鲜被俘经过 吴成德

书籍作者:徐一朋

出版时间:1997年6月

开本:大32开

页数:365页

目录

序 言
新绛籍老兵吴成德回忆朝鲜被俘经过 吴成德
第一章 仓促
第二章 立国际功的机会到了
第三章 挥师向东60军一分为三
第四章 连续三道死命令
第五章 180师误人魔圈
第六章 鹰峰大恶仗
第七章 敌后游击一年多
第八章 碧血学生娃娃兵
第九章 错 觉
第十章 东线大报仇
第十一章 最后大反击

第三章  挥师向东60军一分为三

韦杰回想起这次未出发前180师求战的情景: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刚结束,军指挥所就接到了180师师长郑其贵和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代表全师送来的求战书:“请求把第一梯队的任务给我们师……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我们提头来见!”后面郑其贵、吴成德的名字是用血写成。军政委袁子钦把180师的求战书递给军长韦杰,让军的几个领导一个个传看。总的觉得:180师是一个屡建战功的部队,从抗日战争初期发展起来后,就打了不少硬仗和恶仗。尤其是这个师的539团,长途奔袭120华里,火烧运城飞机场,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打国民党军队,平陆庙底伏击一仗,全歼其美械装备的248团,获得1:50的重大战果,太岳军区首长给参战部队记大功一次;在晋中战役中,先战阎锡山的“亲训师”再战祁县城,尔后又打由日军组建的第10总队,先后五战五捷。180师在参加太原战役中,从扫清外围到总攻太原,多次担任第一梯队;特别是大西南战役中,从秦岭突破,连下巴山诸关到成都,一直打头阵……180师是完全有资格在战役第二阶段担任第一梯队————的。但是,韦杰当时有不同看法: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部队都是有战功的部队,问题是180师从1947年升编为野战部队后,一直处于内线作战,打运城,攻临汾,战太原,都是在无后顾之忧的条件下进行的,现在担任第一梯队插到纵深,万一出现意外情况……韦杰还是想把第一梯队的任务给长期处于外线作战的181师,究竟想把181师再作第一梯队是完全出于上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对老部队的倚重,韦杰也说不清,似乎这样他才放心。所以,他一直没有说出来。


第六章  鹰峰大恶仗

28日中午,180师指挥所一行人沿着一条东西向的深沟突围时,忽听得沟内有人在喊:

  “吴主任,吴主任——”吴成德听见有人喊他,急忙转向喊声处奔去!

  “你是谁!什么事?”

  “我是538团二营军医王洪兴,负了重伤,把我带上吧!”

  这时,郑其贵师长喊叫:”老吴快走,我带部队先走了。”

  “你们先走,我处理完就跟上……”

  吴成德和警卫员把重伤员王军医扶到沟口,正好碰上538团的同志,于是,把王军医交给了他们。

  吴成德和他的警卫员很快追赶师指挥所,走了10来里,迎面又是一条深沟,顺着这条有泥脚印的东西沟谷踉踉跄跄地向前行进,走过两道山梁,拐过一处洼地,在一片松林下的泥地上躺满了负伤的战士和病号,一眼看去,足足有四五百人。

  吴成德走近他们,一下被许多人团团围住,重伤员也从地上爬起来,一点一点艰难地向吴成德跟前移近……

  吴成德面对眼前这数百双眼睛,他心如刀绞,痛苦异常。他很清楚,这四五百人,一部分是因吃野草蘑菇中毒,一部分是被炮击时负伤。凭他和警卫员两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带走的。不带吗?不,吴成德的内心强烈地否定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使他心里升腾起一种新的力量——他是这个师最高的政治首长,正是他吴成德从四川到绮东,入朝前后,每一次的政治动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官兵齐心,同生同死!都出自他的口中,现在在这紧急关头,难道还能对这些累、饿、病、伤的战士抛弃而当逃兵吗?

  “我不走——”吴成德大声喊道,“我带领你们一块突围!”

  吴成德将这些人重新编组,他指定了几名干部进行了逐个登记,按原帅直和各团的建制编成四个队,掩埋了牺牲的战友,包扎了伤员,组织轻伤员扶着重伤员行军,出发前作了简单的动员:

  “情况很明显,我们现在仍处在敌人的严重包围中,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大敌人:

  一个是美国鬼子,一个是饥饿。我们首先要咬紧牙关,勒紧裤带战胜饥饿……还要发扬团结一心,不怕牺牲的精神,敢于近战,利用夜间冲过封锁线,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

  这时候,敌人一架侦察机在空中盘旋峻巡,飞机上载着180师的被俘人员用喇叭不断播出劝降的广播:

  “我是130师540团的,原先在国民党95军,成都起义过来的……你们现在已被联合国军四面包围,无论如何逃不出去。大家投降吧……联军这边有的是面包、罐头……”

  “他妈的,这个败类,说不定就是打54O团刘团长黑枪的那个家伙!”警卫员气愤他说。

  “…两个败类无损于18O师的光辉!”吴成德大声说道.“同志们.不要受骗,要发扬民族气节,谁要想叛变投敌,你们就打死他!回去我负责任!”

  ……在吴成德的率领下,这支数百人的队压开始了艰难而悲壮的突围,轻伤员扶重伤员冒雨跌跌撞撞地往外突围,原指望夜里冲过封锁线,但所有山口被敌人的照明弹和探照灯映得像白昼一样,两面山头上的敌机枪交叉射击,冲在前边的,一个接一个被敌人子弹击中……看来,硬从西北突围不能成功,队伍又转向东边。但是,东边山口又被敌人的坦克挡住,残酷的向山沟内发射炮弹和在山口追赶碾压……这支由伤病员集中起来的队伍左冲右突,伤亡很大,突围出去的很少……吴成德只好带一组人被迫进入深山打游击……


第七章  敌后游击一年多


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回忆了他的这段经历——……从5月23日以来,我的胃病一直未愈,战士们用炮弹箱煮了些高粱米汤都喝不进去。我的警卫员小虎子在清理他背的皮包时,发现里面有一瓶多种维生素和一盒炮台烟。我叫他把烟分给战士。我每天吃三次维生素,每次三粒,吃了三天后果然见效,胃病减轻了,大家非常高兴。

  10天后,病情好转,我决定再行突围,先由汝本泥排长带一个小组到敌人前沿侦察情况,但走了四天没有返回,大家很着急,队伍沿着汝本泥前进的方向找去,走不到10公里地,突然发现山头上有敌人,敌人也发现了我们,用人力追击,我们穿进树林,越过小岭走进了一条很深很长的沟里,远远看见前方有一点火星,走近了就闻出一股米饭的香味,到跟前一看是一问小草屋,内坐四五个女人,看见我们连哭带叫,在炕角挤成一团,有的战士饿得受不了想吃人家的饭,我坚决予以制止。这是一群逃难的朝鲜妇女,我叫她们看了看我们头上的志愿军军帽,她们才不哭了,并伸出大拇指向我们致意,可惜我们不会朝语。

  我考虑到敌人对各山口的封锁尚未撤除,不能急于突围,暂在山中游击,等待我军发动第六次战役……

  为了打好游击加强党的领导,我提议建立党的支部,选出了三个支委,王连长任支部书记。

  10多天来,工兵连的同志拣来的一点高粱米舍不得吃,每天只是煮少量的,加点野菜,但现在连煮汤的米也没有了。

  在忍受一次暴风雨之后,饥饿又向我们袭来,我们的肠胃开始空磨,吐出使人难受的叶青水……因而,搞粮又成了当务之急。

  但这一带仍是百里无粮区,是李承晚的战略村,炮火已经把这一带的村子打成废墟……我们白天进入茂密山林里隐藏休息,夜幕降临后下山到村内的废墟刨粮食,但收效不大。

  第二天,我们在山上用望远镜观察,忽然发现一个女人从被火烧过的村子里出来到山坡上取粮食,这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们也到山坡上去刨,果然刨到10多斤大米,但我们知道这是群众的东西,是违犯群众纪律的,我们写了一个借条放在取粮的地方……

  附近的村里找不到粮食了,我们又向前走。有一天,在一个山口发现了三个小村庄,我们组成三个组,一个组掩护,两个组进村找粮,没有料到村内驻有南朝鲜军,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向我们开枪,我们撤出时他们又出来追击,掩护的小组用冲锋枪还击,打倒他们三个,可我们也牺牲了一个,负伤一个……为此,同志们非常气愤,决心消灭这个村里的南朝鲜军,但几次攻击都未收效,反而引起敌人的警惕。

  美军的搜山活动更加猖狂,常常趁我们不防包抄我们。有一次把我们压缩在一片稠密的丛林里,可敌人不敢穿进去捉我们,在外边用卡宾枪和机枪拼命的射击,有的同志身上负了伤,为了顾全大家从不叫喊。这一场殊死的战斗,树林里外都溅着血,流淌着鲜血……而敌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白天,天天搜山,在暗地里同我们周旋……

  队伍在山上行走中常常和敌人打遭遇战。有一天美军把警犬放在他的队伍前边,警卫员小虎子眼明手快把警犬打死,我们很快藏进密林,没有受到损失。但敌人搜山活动越来越猖狂,所有制高点都安上了警戒,每天朝密林打枪,用火焰喷射器喷火,企图把我们置于死地。可喜的是天气已经进入7月,山上桑树仁已经成熟,朝鲜的桑仁叉大叉黑,同志们饿了上树吃个饱,但下树两泡尿,肚皮又空了,饥了再上树,这样生活了七八天,没有饿死。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屠杀,我们向南移,在一条挺深的沟谷里躲藏下来。

  夏天里,深山水沟里的青蛙肉能吃,我们就立即组织抓青蛙,把二三十个青蛙穿在铁丝上用火烤熟,一剥皮鲜嫩的肉就出来了,非常好吃,不到几天,这条沟里的青蛙被吃光了。

  后来,又发现地上的野菜和树上的蘑菇和木耳能吃,但没有想到树的种类不同,有的树上的木耳有毒,有一天大家饱餐一顿,结果中了毒,幸亏有两个同志吃得少还能动弹,给大家烧开水作了缓解,没有发生事故。

  深伙后。山上的板栗和毛栗子成熟了,它成了我门的主要食粮……由于野粮充饥,在生活上的顾虑少了一些。

  但朝鲜深秋的夜晚寒气刺骨,晴天还好受,到了雨大没有任何遮避,寒风吹打着湿透的衣服,冻得人牙齿直打颤,晚间,我们只有互相挤在一起用彼此的体温抵御寒气。为了同雨水作斗争,我们到公路上美国人居住过的地方拣回一些油毡纸壳箱子架成帐篷,甫在地上既防雨又防潮……而敌人却不让我们这样安然自在地在山上生存下去,每天都在追踪围袭……为此,我们三天一转移,每天派人在树上带望远镜放哨……由于时时警惕,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问题。

  在罕无人迹的深山老林里是野兽的世界。

  炮声隆隆,野兽不敢嗷叫啦。而枪声一停,整个山林是死一般的寂静。

  为了战胜寂寞,我们搞起了文娱生活,用纸箱子作棋盘、棋子,走开了象棋;用硬纸做成扑克牌,打扑克,或摆龙门阵;讲故事,乱扯各地不同的生活习俗等。同志们每天要我讲战斗故事,我从狼牙山五壮士说到百团大战,从三打运城战役讲到五次战役……听故事的同志既增加了精神食粮甚至也忘记了肚饥。

  秋风开始扫落叶,严冬即将来临,隆隆的炮声仍在40乡里的前方整夜不息地响着,而我们期待的我方的第六次战役仍没有任何信息……

  下一步如何办?

  有的提出到公路上袭击敌人,为牺牲的同志报仇;有的提出等不来六次战役趁早返回前方突围……

  我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最后决定秋收季节已过,抓紧时间下山搞些粮食恢复体力,利用元旦机会去摸敌人前沿阵地,突围出去。

  第二天,我们就下山搞粮,弄到了五六十斤粮食,但伤亡了两位同志。连续下山搞粮,既有大米又有豆瓣酱,可是惊动了敌人,集中兵力对我们围剿追击。

  十月间的一天对我来说,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一天,敌人打破了白天搜山的规律,用一个连的兵力利用黄昏包围了我们,幸亏一个战士去小便发现敌人己占领两侧高地。

  这个战士回头喊了声:“敌人来了!”

  我的警卫员小虎子说:“首长,你快住山下滚,我掩护 你,这里的地形我非常熟悉。”

  我滚到沟底,又从后面爬上山顶和王连长等从侧面袭击敌人,向敌群扔去了手榴弹,美国兵怕夜战也摸不清我们的底细,乱放了一阵枪就仓皇逃跑了。

  敌人走后,我们回到住地,发现小虎子牺牲了,同时还牺牲了另外一名战士,在小虎子身边还躺着两个美国鬼子,敌人头上有20响手枪子弹打的痕迹,肯定是小虎子干的。

  小虎子的牺牲,我实在忍不住流出了心痛的泪水。他是部队一个战斗英雄,从1950年跟随我在一起,只知道他是太原人,没有记住他家的详细地址,使我多年内疚不已……对这个牺牲在异国土地上的英雄,只能在我的神往中,我的梦幻中出现了……

  ……五个月的突围游击,一排多人牺牲和失散后只剩下六个同志。由于长期吃不到青菜和食盐,使四个同志患了夜盲症,眼睛看不见,如何突围?因而打消了元旦突围的计划,决定进深山过冬,等待来年春天我军的第六次战役吧……

  我们在山上找了三个岩洞,每个洞都得弯着睡进去,有的还要爬着进去才能坐着煮饭,但必须在黄昏以前完成,以免被敌人发现火光。

  为了准备充足的粮食,我们又组织了几次下山搞粮,由于四个人是夜盲眼,晚上全靠没有患夜盲眼的一个班长领路,可班长在一次搞粮时被敌人打死了,这对我们夜间下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每次下山要往返50里路,我们五个人有四个人看不见路只得一个拉一个在树林里摸着前进。

  有一次,往返时遭到敌人追击,我们因看不到路都跌得遍体鳞伤,吃了很大的苦头,加上当时没有棉衣棉被,在零下20度的深山过冬所受的痛苦真是一言难尽……

  ……1952年6月30日,我们计划在树林里纪念党的诞生31周年,决定晚上每个人下山背20斤粮食来第二天开纪念会,没有料到在返回的路上敌人堵住了我们,行走间和敌人面对面地遭遇在一起,走在前面的王连长一面命令我们快跑,一面朝敌人面前走去,只听得一声手榴弹巨响,当我们后来去找时,王连长和四个敌人同归于尽了,7月1日这一天,我们在一棵松树下埋葬了这位民族英雄……

  王连长的牺牲,使我愁痛不已……到现在我一直还在怀念他……自从我们在山上汇合后,为了我的安全,他心里凝聚着高度的责任感……游击时,碰到过敌人,在公路上也碰到过敌人的汽车,几次有机会可以伏击敌人,但都被制止了,他常常向战士们讲,我们的任务是保卫首长,而不是消灭一两个无足轻重的敌人……因而他控制了自己的仇恨和愤怒,尽量避开这些敌人。但到关键时候他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好同志怎么不叫人心痛不已啊!

  ……自那次遭遇战后,我们还余三位同志。

  回忆我们当初33个人在敌后山上坚持了420天游击战争,扰乱了敌人的治安,消灭了20多个敌人,但由于是在异国土地上,言语不通,地形不熟,又没有地方党和群众的支持,结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伤亡了几十个战友,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我们三个人研究了当时的处境后,决定返回前线突围归队,宁可牺牲在战线上也不饿死在敌后。

  于是,7月10日开始向西北方向探索行进。

  当时,我的胃病复发,行动缓慢,沿着绿色的林海走了半天,那天雾气特别大,不仅肉眼看不清前面树林的情况,就是用望远镜也难以分清什么……我们翻过一座大山,正走进两个深沟交叉处的凹地,突然,十几个美国兵和几只警犬堵住了我们,我身边的战士在拧手榴弹盖的时候,被警犬扑倒在地……几个高个子敌人立即把我们压在地上不能动弹,随即拉下山推进吉普车里,一边一个敌人紧紧抓住我的手臂……情况这么突然,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而落入敌手……

  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山中颠簸,我的心乱如麻,思绪万千,想到为什么落到这样地步!

  怪自己吗?这次战役我们部队受到了严重损失,自己也落入了敌人之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而自己一个政治工作干部,过去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勇敢地战斗,受过同志们的尊敬,获得了党的信任,现在处在没有上级领导的境地里,手无寸铁地陷在凶恶的敌人魔掌之中……这要由党培养出来的囱信力与崇高的感情,对真理颠扑不破的信念,用自己的血肉作武器,同敌人作坚决斗争……过去在部队学习过不少革命烈士在敌人监狱宁死不屈的斗争事迹……现在轮到自己头上……

第八章  碧血学生娃娃兵

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敌人将他单独关押在一个小监狱内,百般虐待毒打,并派美女去动摇他,他坚贞不屈,多次绝食……

【后记】

突围最艰难的一支队伍,是由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带领的。
围绕在他身边的有数百人之多,其中还有文工团年轻的女孩子和不少伤员。吴成德为了表示他与大家同生共死,当着大家的面,掏出手枪把自己的那匹马打死了,然后他对大家说:“大家不要怕!我们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冲出去!我可把话说明白,谁要是叛变投敌,我就枪毙了他!”
由于人多,这支队伍目标十分明显。他们抬着重伤员,扶着轻伤员和走不动的女孩子,冒着大雨向敌人的包围圈冲去。封锁线上白昼般的照明弹和密集的火力令他们屡次受挫,在多次改变突围的方向后,依旧没能突出去。在一条山沟里,他们被美军的坦克堵截,美军残酷地向挤满中国官兵的山沟开炮,然后进行坦克碾压。这些中国官兵虽然没有了任何还击的能力,但是只要不被打倒,他们就反抗,他们反抗的唯一方法就是奔跑,就是不把双手举起来。
最后,吴成德痛苦地明白,这支队伍肯定是突不出去了,于是他决定:上山打游击。
在与敌人、饥饿、艰苦的环境拼力斗争的过程中,这支队伍由于战斗牺牲、疾病、饥饿等种种原因逐渐分散行动。最后,吴成德和他身边的33个人,在敌后坚持游击战斗竟达一年之久。
最后只剩下三个人的时候,吴成德在一次突围中被美军俘虏,他是朝鲜战争中被俘的中国官兵中级别最高的一个人。
http://xbuxiao.blog.163.com/blog/static/122130820094534650240/

贺明在《志愿军战俘归国后的遭遇—诉说不尽的委屈》一文中,记录了6064名归来人员中约700人被开除军籍,4600余人只承认被俘前的军籍。原师级干部吴成德:叛党、叛国,开除军籍、党籍。在安置处理时,吴成德按营级干部转业,30余名营团干部和少数因伤残留院一并转业外,400余名连排干部和全部战士一律复员回家。

【相关链接】

重围——志愿军一八零师代政委吴成德与战友们〔印数5000册〕-图...


【新绛人】吴成德是志愿军被俘职务最高的长官2008-12-02

吴成德1918年4月生于晋南新绛县横桥乡宋温庄一户农民家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华北大地,山西成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这年3月,担任小学教员的吴成德投笔从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山西军政训练班,同年6月,他被派回新绛县任县牺盟会协理员。9月,经牺盟会特派员乔明甫介绍,吴成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升任为新绛县人民自卫队总队部政治指导员。在此后,吴成德打日本、斗阎顽,勇敢顽强,一往无前,1942年晋升为决死队二一三旅五十七团营教导员、团党总支书记,1944年任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1947年调任到一八O师的前身———八纵二十四旅的七十一团任政治委员,1950年2月升任一八0师政治部主任。同年与毕业于华北军政大学的师宣传队区队长龚村结婚。一八O师赴朝时,龚村留在了第三兵团留守处负责档案工作。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4675.html

更多阅读

《忆》四(15)在吴德峰身边工作(肖佛先) 吴德峰长征日记下载

(15) 在吴德峰同志身边工作—— 回忆吴德峰和戚元德同志肖佛先1933年春夏,吴老从中央苏区来到湘赣苏区。同年深秋,戚元德大姐也被调到湘赣苏区苏维埃主席团任秘书长(她原来在中央军委毛主席、周总理身边任机要科长)。从吴老在湘赣苏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传说 赵飞燕和赵合德谁更美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传说http://baike.baidu.com/view/53864.htm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汉第12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

朝鲜战争 老兵的真实回忆 日本老兵回忆侵华战争

半个世纪前的朝鲜战争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史的奇观,留下了无数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留下了一连串难以解释众说纷纭的巨大的悬念 ---------朝鲜战争是真的无法避免吗?到底谁先发动了这场战争?抗美援朝是中国唯一

《童年趣事》习作指导

童年趣事(周五交习作草稿)作文要求:①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②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③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别人

声明:《新绛籍老兵吴成德回忆朝鲜被俘经过 吴成德》为网友丿梦醉红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