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峙岳 陶峙岳将军的子女

陶峙岳

陶峙岳,又名陶纪常、陶锄,号岷毓,1892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大地主家庭。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陶峙岳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湘军营长、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团长,第四十军三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1937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七军军长。参加淞沪抗战后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军长,第三十四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河西警备司令部总司令,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率部在新疆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8年12月16日,陶峙岳在长沙病逝。




时任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在集会上讲话。



刚加入人民解放军时的陶峙岳。



陶峙岳(左三)与王震(左二)等在石河子研究工作。



1954年,陶峙岳(左)与王震在新疆垦区合影。



陶峙岳 陶峙岳将军的子女
陶峙岳陪同朱德视察新疆建设兵团。



1965年7月,陶峙岳(左二)陪同周恩来、陈毅、赛福鼎等视察垦区。



1949年11月,陶峙岳(前右)、包尔汉(左一)等到机场迎接王震。



1983年11月,陶峙岳(前右)与新疆兵团领导在长沙合影。



晚年时的陶峙岳(中)仍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1983年秋,陶峙岳和儿子、儿媳及孙子们在长沙。

陶峙岳将军的家训

陶峙岳将军长期戎马倥偬,行无定踪、居无定所。他的五个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全赖其妻周庆仪支撑。1950年他才与妻子定居乌鲁木齐,此时他们都已进入暮年,子女都已长大成人,离家工作了。

陶老或是出于“父没有尽责”的内疚,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责任心的驱使吧,对孙辈的成长、教育特别关心。每到学期终了,他都要逐个查阅他们的学生手册,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每到开学前,他都要召集被孙辈们称之为“训话”的例会,引经据典地讲解做人的道理,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以勤以恒为主”,“读书不可有名利之心,读书的目的是让你们如何学会做人,让你们学得一技之长以图自立”等等。每有老师家访,陶老都要亲自接待老师,认真倾听老师的意见,并希望老师要从严要求他的孙辈。

陶老对孙辈的成长和教育虽然很关心,但在升学和就业等事宜上却听其自然,从不干预。他常说“量才器使是每个人的最佳归宿,拔苗助长不是爱而是害”。他明确告诉孙辈们“自己的前途自己创造,我不会在其中给你们起任何作用”。陶老将军始终恪守自己的诺言。

陶习勤是陶老将军最小的孙子,英俊聪敏,陶老十分钟爱。1970年,经中央军委批准,陶老告别新疆,回长沙定居,在搬家前他定了一条规矩:“凡是工作的,一律安心边疆工作,我一个不带。凡是没有工作的一律跟我走”。于是,十四岁的陶习勤随陶老回到长沙。

陶习勤初中毕业后被分到北州子农场接受再教育,一去就是六年。这期间同他一起来的许多同学都陆续以各种名义抽调回城,他却一直没有能抽上来,心中很是沮丧。有的同学对陶习勤说:“你的上调,还不是你爷爷说一句话的事情。”对祖父有着深刻了解的陶习勤报之一笑了之。起初,他还坚信只要自己表现好,总能抽上来的。后来发现,一起来的同学都快抽光了,他扔无上调的迹象。他着实有点发慌,明知道祖父不会为他的上调去说话,但还是抱着侥幸一试的心情回到了家。吃完晚饭,他往祖父身边一坐。陶老将军说:“看来,你有什么事情要说”。陶习勤说:“是的,我已经在农场呆了六年了……”没等陶习勤说完,陶老将军说:“那很好么,我们陶家在你们这一代还没有出一个农民,我看出一个农民很好。”一句话,像一盆凉水从头泼到脚,彻底浇灭了陶习勤靠祖父回城的希望之火。

可能是陶老将军这一生经历的惊涛骇浪、跌宕起伏、痛苦磨砺太多太多,真正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他希望自己的儿孙们能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不要站在风口浪尖上,要用自己诚实的劳动来回报社会。陶习勤不能理解祖父的用心,他的心情十分郁闷。自此后他很少回家,即使偶尔回家,也不出门。陶习勤的母亲十分担心儿子思想负担过重,会精神上出问题。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她只有提前退休,让陶习勤顶替接班。

当陶习勤回农场办手续时,农场领导十分内疚地对小陶说:“实在对不住你呀,几次招工都该轮到你了,但总以为你爷爷会为你抽调回城讲话的,就不要占指标了。所以,把你的名额让给别人了。没想到你爷爷这句话就是不讲,他真是个清廉的好官。”

陶习勤带着幽怨苦笑着说:“他落了清廉的好名声,可苦了我了。论我的表现,我如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早该抽调回城了,可偏偏生在这样的家庭。”

陶理群是陶老的长孙,他六岁时就随老将军来疆,可见祖孙感情之深。当陶理群大学毕业后,和同班同学季俊霞准备结婚。家人都误以为陶老将军年纪大了,对陶理群的婚事不会要求太苛刻了,于是私下便开始为他结婚做准备。恰在此时,陶老将军警卫班的一位战士也从农村结婚回来。老将军楷同家人前去祝贺,见新房布置的简单而典雅,朴素而不失喜庆,对宾客都以烟、糖、茶相待。陶老将军见状赞赏有加,并指着新房对即将结婚的陶理群说:“你最近也要结婚,标准不能高于这个战士。”在陶老将军的严格要求下,原来准备为长孙轰轰烈烈办喜事的祖母也只好作罢。

陶老将军共有七个孙子、八个孙女,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无一人为官为商。他们都是凭自己的能力、学识和技术,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默默无闻,但生活充实;他们虽不富裕,但衣食无忧。他们不会因为陶老的去世而顿感失去依靠,也不会因为权力角逐而惶惶不可终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5118.html

更多阅读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庾信简介

浅议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河南省汤阴县白营乡南陈王学校王淑芬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使田园诗在唐宋以来成为诗歌重要描写内容。他的田园诗具有恬淡自然、

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 古穿今女将军生存手扎

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2014-11-05 08:51  松花江网年年九一八,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抗日英雄谱,冯占海,是一个不用想起也从不会被忘记的名字。11月6日,是冯占海将军诞辰115年纪念日。本文作者冯树棠先生,是冯占海将军第三子。在父亲又一个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 少林将军许世友评书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1978年12月9日,74岁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北京开会一回到广州,就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准备的书面命令。他将命令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又用红铅笔划了划,就起身到室内,那里有一张中越边界地图,他站在

转载 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 卓娅佳人

原文地址: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作者:卓娅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我将史料记载的有关祁致中将军简历以及祁致中将军的战友冯仲云、彭施鲁等一些老前辈的回忆文章中摘录缩编了这篇《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供博

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 将军的荣耀缅甸攻防战

1992年4月11日,洛杉矶《世界日报》登载了一条消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的卡尔登酒店大厅里,紧紧握住一位93岁高龄的中国抗日老将军的手,再三感谢他50年前于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的壮举。4月20日,仁安羌大捷50周年当天,美国加利福尼

声明:《陶峙岳 陶峙岳将军的子女》为网友人家在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