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与古中国境内战争比较-由一个统计数据引发的思考和讨论 雷楚年事件引发的思考

前几日看到一个数据统计报告,震惊了很久,想了几天也参考了一些朋友的意见,大概有了一些想法,算是雏形,希望能继续探讨。数 据在一个维基页面,其中有一栏记录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罗列出了30场战役,按死亡人数从高到低排列。令我震惊的是这30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里,发生在中国境内以及有中国军队参与的战役占到了10个,这还不包括世界大战一和二。这十场战役和死亡人数排名分别是:元末明初改朝换代(3)、明末清初改朝换代(4)、清朝内战太平天国(5)、唐末政变安史之乱(8)、同治新疆回变(9)、日本帝国扩张(10)、东汉晚期民变黄金之乱(15)、南北韩战(19)、越战(20)、清朝云南回变也叫杜文秀起义(26)。
与其它30场战役对比起来,这似乎从反面印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强大,印证了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幅员辽阔人口密集、国力强盛而历史悠久的封建王朝之一,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你灭我我灭你的过程:如果国力不够强大,就会被更强大的君王吞并,比如死亡人数第二的成吉思汗蒙古征战与领土扩张;如果意识形态出现分歧,你信真神我信耶稣,我就要消灭你,让你们都成为基督教国,比如前后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24),都信仰耶稣,新旧教徒也势不两立,比如法国境内连续八次的宗教战争(21);如果政治理想出现分歧,你信平等我信奴隶,只有开战才能解决这个分歧,比如两百年前的美国内战(29)。
于是我们可以用“人的本性”来解释人类相互残杀的原因,比如人类社会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人生来就对权力有渴望,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等等,这似乎平复了我的心情。但我依然惊讶于这些数据背后的中印对比,为什么历史上也曾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人口密集、富贾天下的印度半岛,其境内竟没有一场战争死亡人数进入世界前30名?印度半岛少入侵者吗?其历史上曾反复遭受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外族入侵,比如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土扩张曾延伸到了西北部印度境内(中国处于战国时期),比如印度近八百年都在来自中亚伊斯兰教入侵者建立的穆斯林政权的统治之下,从德里苏丹国到莫卧儿帝国,被不同的伊斯兰势力反复入侵。印度半岛是实际上的小王朝分治不统一,所以战争的规模都不够大吗?似乎有点道理,但整个半岛统一于一个王朝的情况却也时有发生,比如公元前324年到前185年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人口达到了两千六百多万人(秦始皇在阿育王继位的二十多年后统一了中国),比如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曾扩展到了南方,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半岛以及阿富汗地区(这是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前夜)。从另一面来讲,如果说印度半岛呈现小王朝势均力敌的特点,那么边境更应该成为问题,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更应该是战乱的原因啊?可以说是因为印度教是在整个印度半岛盛行的,小王朝之间虽然分治,但因为宗教的统一性,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其实印度半岛人几千年前就统称自己为印度人,不管来自哪个王朝。那么是因为宗教吗?宗教让人安于现状,印度教徒相信来世,所以家境再不好也心态平和,社会安稳。似乎很有道理,但佛教也曾在中国盛行,中国人也曾一度相信来世,忍受今世的苦难;而且宗教并不是和平的代言词,看看基督教、穆斯林教、犹太教徒之间的相互残杀就知道了;宗教常常被政治利用,当成愚化国民的工具,这在因宗教而起的战争中都找得到痕迹;另外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印度的时候,穆斯林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冲突也很显著。
越想越奇怪,于是我回头继续看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我发现这十场战争中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原来都是民间反抗暴政而发起的战争,包括已被征服的少数部族不服中央统治而发起的反抗。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唐、清,这些朝代都处于大一统而非多朝共存时期,除了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由汉族替换了蒙古族、满族替换了汉族,其它的都是因为统治者昏庸腐败,下面出现了民不聊生,国民食不果腹的境况。其实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即便表面上是部族间的更换,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统治者的不治,直接导火索是民间发起的反抗,而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外族入侵。
这不禁让我想到中国一直在经历这么一个恶性循环:国民被绝对权力下的绝对贪腐激怒了,逼上良山揭竿而起,建立了新的政权,政权后期又因贪腐民不聊生,再次推翻旧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世世代代、循环往复。
许多学者认为要读懂中国朝代更替史,就要找到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开端--秦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建立。秦在法家理念上建立了以国为本,或以君为本的专制政体,依靠“权、势、术”来实现统治。在国与民的关系上,法家理念主张弱民,让国民既贫穷又无知,贫穷,就只能靠国家恩赐,无知,即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只有这样专制统治才能稳定。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国强而民穷的时代。同时这种专制政体下还推崇儒家思想,形成法里儒表的局面,因为法家的权、势、术过于霸道,而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讲中庸,表面上更和谐,骨子里却是利于维护统治的。西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用儒家之表来掩盖法家之里,利于专制制度。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专制的本质与自由的思想和知识相对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难产生独立的思想而只有皇权的应声虫,只有愚民。于是国君明,国则强,国君昏,国即弱,弱了就会出现因天灾和人灾产生的饥荒和民怨,就到了一个朝代替换一个朝代的时候了。历史的必然性,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证明。问一个话外的问题:我们现在跳出了这个怪圈吗?
本文为印度之窗专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其实当中国在进行着一轮又一轮朝代更替的时候,世界各地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国替换一国,一朝替换一朝,战争的硝烟,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都没有落下。可是为什么印度半岛没有伤亡特别惨重的战争呢?他们人口那么密集,解释不过去啊。于是我发信问了几位比较博学的印度朋友,“印度倒确实没有中国这样朝代更替的恶性循环,但是不要忘记了,1947年印巴分界的时候,死了一百多万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迁徙,比很多大的战争都惨”。我对印巴分国略有了解,其直接原因是英殖民统治者不甘心离开印度,唆使穆斯林统治者与印度分国,以给印度半岛留下无穷后患,历史原因是印度半岛上伊斯兰统治时期遗留下的宗教分歧。
Raj说“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给不同的人安排不同的职业,本种姓的人是不做其它种姓的事情的,比如战争,就只有统治阶级里的武士阶层去打,不关其他种姓的事,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全民运动;另外在古印度的战场上很讲礼仪,打之前要吹号,结束了也要吹号,号一吹就要放下兵器。”“没有烧杀抢掠吗?”“当然有,我们去的南印度古城亨比,就是在穆斯林的入侵下城毁人亡的,古印度战场应该是局限于不同印度教王朝之间的战争,遵循的是印度教笃信的战场礼仪。当然穆斯林入侵者并不都烧杀抢掠,大多数帝王落土印度后就学会了这里的宗教宽容,接受纷繁复杂的各宗教共存的局面,现在的印度人早已把当年从北部入侵印度的伊斯兰教徒当成自己历史的一部分了。”
“应该是印度教的原因吧,印度人的精神信仰很丰富的。”当我非得刨根问底地找答案,几个朋友都一致这么认为。“我觉得与其它宗教相比,印度教包容性很强,其天性就是承认多样性。比如基督教、穆斯林教都有传教士,让更多的人改信本教,印度教却没有,印度教没有‘皈依’这个概念,也没有固定的入教仪式,你认为自己有印度教信仰,没有人会说你不是印度教的,就算你同时有其它的信仰,也没有问题。没有说印度教的人一定要遵循什么礼仪,什么肉不能吃,一般我们不爱杀生,但如果你吃了牛肉,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依然可以说自己是印度教徒。”
“为什么印度教的包容性强?”我继续问,“印度教其实只是一种哲学,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印度教没有固定的神,而是有成千上万各式各样的神,什么动物都可以是神,如果你哪个神都不喜欢,还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神来信仰,正是因为印度教神的世界是混杂不清的,我们也学会了包容与自己不同的事物;而主要的几个神比如Krishna,Ram,在传说的故事里他们是以凡人的形式出现,每个神在其凡人的一生都犯了很多错误,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我们能原谅我们所敬仰的神犯错误,那么当然能包容其他平凡的人犯错误。”
“当然你不能忘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在印度教的理念下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之前对印度教一直有很多不屑和怀疑。”
这时我想到了印度人不急不慢、爱辩论爱讲理的性格,爱好和平而非暴力的天性,总是乱哄哄的什么都有的社会,也许都是因为他们“过于复杂混乱”的精神信仰吧,圣雄甘地产生于印度,这里的必然性是不是大于偶然性呢?
那么可以证明印度人因为有了相对宽容的精神信仰,所以封建统治时期的时候没有对底层的剥削吗?必然不是。在阶级分化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历史上的底层人民能一次次地起来反抗暴政,这样不是比因为有宗教信仰而安于现状的印度历史上的低种姓者更好吗?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写到这里,之前因为震惊而发生的一系列思考与中印比对,我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意义,但是我希望能有更多该领域学者对这方面感兴趣起来,出现很多流派的猜想和理论,这样我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目前有广度有深度的中印对比实在是少得可怜。Raj说,你的问题实在是太奇怪了,要回答我非得扯到印度教上去,要是再问我,“为什么印度教在印度产生”,我可就真的没辙了。他建议我去伯克利找个教授刨根问底一个下午。
备注资料:有评论说印度没有上版是因为没有史料记载,中国上版了是因为有户籍制。我一查,查到古印度记载的战争主要的有三场,在这个维基页面可以看到,其中有一场叫羯陵伽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5年至264年(这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是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与封建共和国羯陵伽(在今奥里萨邦沿海地区)之间发生的战争。孔雀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将整个印度半岛统一在一个王朝之下。羯陵伽战争有兵力40万,包括6万步兵,1千骑兵和700头大象,死伤与损失包括平民达到10万。羯陵伽人顽强反抗,但最终还是敌不过阿育王的无情进攻。据说战争的惨状导致阿育王最终皈依了佛教,从此推行非暴力理念。考古学家拉莫什·普拉萨德·莫哈帕特拉曾经指出“印度历史上没有战争在惨烈程度或结果的重要性上能和羯陵伽战争媲美。人类历史上没有其他战争像羯陵伽战争一样将一个无情的暴君变成一个虔诚的圣人。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有少数战争能与它相提并论,而且没有任何战争的影响能够超过它。人类的政治史也是一部战争史,没有战争完成了如此和平的使命。”
其它资料:远古时代的战争(有两大段分别描述古印度与古中国)按时期分世界战争列表:古代,中世纪,中世纪后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时期,1945年后
附印度孔雀王朝版图


如果你对这篇博文感兴趣,猜你对我的另外三篇博文也有兴趣:印度民主了60多年,为什么依然“落后”?种姓制度为什么不能在一夜间消亡?印度为什么有恐怖袭击?印度教与穆斯林教的渊源?探讨印度女性地位 图片介绍我认识的二十位同龄印度女孩
中印恋人如何应对执着反对的两方父母?上 中方父母下 印方父母2013年1月7日,我和印度老公辛格汗吉举行了中国婚礼中国女孩不能嫁到印度去吗?我为什么爱来自印度的他?请不要叫印度人阿三,我很爱我的印度老公
“我在印度,我爱印度”印度游博文系列:2009年1月美丽的GOA我的梦
2011-2012跨年我可爱善良的印度家人消失的帝国 南印度世界遗产Hampi亨比我的纱丽秀!偶是如何成功征服印度婆家老老小小七大姑八大婆的?--记与印度家人的初次见面(之一)记与印度家人的初次见面(之二)-- 回忆在Dhanbad小姑妈家的十天小姑妈的故事妈妈的故事
2012年12月我参加的第一场印度婚礼 完美的异域体验Raj两位美丽自信的妹妹 印度新一代女性代表美丽的南印度 克拉拉邦奇幻之旅 -- 你寻找什么,眼里便会出现怎样的风景

更多印度美图请移步:*幸福中印恋_图片辑/印度男友/印度老公/印度女友/印度媳妇/中国女人嫁印度男人/印度女人嫁中国男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2dspy.html*幸福中印恋/中印婚姻_博客汇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nfvr.html
*在一起的日子~中印恋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5827790_12_1.html*印度美景风俗系列博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5827790_7_1.html*印度旅游系列博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5827790_10_1.html*中印对比系列博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5827790_3_1.html*印度电影介绍与赏析系列博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5827790_9_1.html
*印度风情摄影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lx8e.html*印度风情摄影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2dwy9.html*印度风景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m7ho.html*印度风景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pp2b.html*北部印度Himachal旅游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magn.html*印度的豪华火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magq.html*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式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lhrq.html*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式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lj2a.html
古印度与古中国境内战争比较-由一个统计数据引发的思考和讨论 雷楚年事件引发的思考
*汗吉君漂亮妹妹的纱丽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lh0t.html*美丽的GOA我的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nnqr.html*西北部古城斋浦尔Jaipur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2dwoy.html*南花园城市班加罗尔Bangalore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2dws7.html
*印理工2010Diwali排灯节神作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mh8p.html*印理工2011Diwali排灯节神作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2dv93.html*Diwali历届神作和硅谷Puja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m31y.html
*印度理工学院的女孩们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n8ui.html*印度理工学院毕业化妆舞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191ce0100thbd.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5596.html

更多阅读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 市场经济与法治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在“正和岛新年家宴·眺望2014报告会”上的发言(2013年12月31日,三亚)今天是2013最后一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辞旧迎新。回顾2013年,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公报最让我关注的,则是两个关键词: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与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片

中国古有四大美女, 自然 也就有四大美男。与美女们相似的是,这四位美男的命运也都可以称得上“自古红颜多薄命”。那么他们都是怎么死的,且听慢慢道来。潘安:找死潘安无疑是美男中佼佼者,人们也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那

印度人到中国大吃一惊:没想到中国竟比印度还好

“没想到中国的管制比印度还松。”印度孟买大学中国研究专家JoseGeorge感叹说,他一度认为中国大街上都是警察,但去过中国后马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我的女友和我的岳父岳母  去年12月23日—30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印度,记录了印度专家、

印度与中国经济状况与人口素质对比 印度经济状况

世界银行预测,同为亚洲新兴市场大国,印度经济增长率在2017年将达到7%,超越降至6.9%的中国大陆。 如此精确预测,不是没有依据。2014年4月底,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预测,2014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更早1998年,学者麦迪森预测,到2015年中国GDP

声明:《古印度与古中国境内战争比较-由一个统计数据引发的思考和讨论 雷楚年事件引发的思考》为网友柠檬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