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天下道友不可把“无量天尊”作“口头禅”施礼 问道无量天尊

劝告天下道友不可把“无量天尊”作“口头禅”施礼

这些年来道教名山、民间、网络QQ聊天有许多无量天尊的称谓及许多图片,道友与信士相见问安道别施礼,皆以“无量天尊”作“口头禅”。寂寥山夫之关于“无量天尊”问题回应“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演心’”一文,本人参阅完深感渐愧,故劝告大家明白“无量天尊”不是圣号,故不能把“无量”与“天尊”连起来混为无量天尊一词作圣号理解互用,切切改过。

【附录寂寥山夫之关于“无量天尊”问题回应“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演心’”】
  
  本人是个地道的“落伍”分子,至今也没有接触过网络,不懂什么是“上网”。
  前几天,本人的两位学生,也就是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的两位在读研究生学员,他们在网络上见到一篇署名“演心”的文章:《“无量天尊”一词在道藏中的记载及其历史渊源》,并且文章中对本人提出了点名批评。于是两位研究生便下载了这篇文章来拿给我看,并说:此文“没把《道藏》原文弄明白,对《道藏》经文断章取义”等等。同时,他们还在网上又找到并下载了演心先生作为“依据”的相关文章《女娲补天——浮邱山的传说》。
  本人乃一山野之人,长年独居深山,孤陋寡闻,属于普通草民那一类的人,学识实在有限,确如“演心”先生在文章中所言:“没翻过道教经典”。没翻过经典是有原因的:虽识得几个字,但近乎扫盲。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离京,出游各地参访求师,再后来干脆将所有经典、道书悉数封存,空身落入深山,几乎隔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自谋生存。两千零六年,蒙中国道协领导之不弃,应邀重返中国道教学院任教,但已经几乎不会书写文字了,惭愧!直到现在,每天只喜欢“瞌睡”,仍未曾翻阅过经典。
  本人原本是个不愿管闲事的人,更不愿写文章,主要是因为这个社会太忽悠,教门也忽悠,假冒太多,言真无用!看到教门也在忽悠,忽悠出了多少肤浅低俗的世俗理念,忽悠出了多少丢根弃本的媚俗造作,并将这些理念和造作统统执为至宝,而彻底远离了传统,失去了根本,甚至很多人失去了最起码的谨思慎辨方法,不参不悟,不求经义真言,不求真才实学,不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只会固执于极端局限性的一己之见、一己之是、一己之欲,来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尺度,所以造成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教门中规矩摸糊、准则模糊、传统摸糊、法度摸糊、纲纪摸糊、理义模糊、学说模糊、信仰模糊、真伪模糊……。
  2006年本人回京之初,曾短时暂借中国道协网站(亦为《中国道教》编辑部)之一角,临时上班备课。其间,与《中国道教》的一位副主编先生闲聊时,谈到了“无量天尊”。先生说:“现在在家都不知道“无量天尊”是什意思,道协网站上有很多人寻问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法回答”。先生并要求我就此写篇文章解释一下。当时我问先生:“中国道协已经把‘无量天尊’作为正式的口头用语没有?”先生说:“这几年渐渐有人使用,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兴起来的,也没有人能解释,中国道协也不好作出什么明确表示”。另外,在此期间有些新出家的年轻道友与我打交道时偶尔也在用“无量天尊”,使我哭笑不得。于是本人就写了一篇小短文《“无量天尊”与艺人用语》(见后附录),由编辑先生分别发表在中国道协网站和青羊宫网站上(发表时由副主编先生改了标题)。这是演心先生发表文章点名批评本人的原因。
  但本人深知,谁也没有能力阻止他人使用“无量天尊”。所以,只能是说者自说,用者自用,各有各的权利。然而,即然演心先生直截了当的对本人作了点名批评,那么,本人不妨放弃点“瞌睡”时间,聊作个回应。
  先说明一下,演心先生自称“龙虎山道教正一弟子(道号:演心)”,并没有说明是龙虎山正式的教徒还是教外的俗家弟子。但从演心先生把“仙长、师父、大师、方丈”等特定的专有称呼,和“会长、监院、知客”等行政方面的职称,都统统列为“道友相遇”时的“称呼和礼节”看,大概是一位道龄不是太长的道童,或只是一个只是信仰道教的俗家弟子;但另从“‘真武祖师’是神话小说《北游记》所塑造的神……明代还有一个‘真武大帝’,那就是篡国夺权的明成祖朱棣”这段演心先生的言论来看,似乎两种弟子都不是。因不知其详,故本人将只从道教传统、义理、规矩、圣号意义、口头用语等方面,只作针对关于“无量天尊”问题的回应。
  演心先生的《无量天尊一词在道藏中的记载及其历史渊源》,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证”的,即:以《道藏》为依据,和以“传说”为依据。所以,本人也首先从这两个方面作回应。
  
  第一 就演心以《道藏》为依据对“无量天尊”的“考证“发表如下观点
  一 “圣号”辨误(圣号的意义)
  演心先生在原文中强调“无量天尊”是“圣号”。那么,“无量天尊”究竟是不是圣号?能不能作为圣号?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何谓“圣号”?下面,不访首先从“号”说起。
  按照中国的传统,每人都有“姓”、“名”、“字”、“号”。姓,即姓氏。名,由父亲或长辈取,只能长辈叫,晚辈不能叫,如果晚辈直呼其名则有过;通常自称当用名。字,也叫“表字”,由长辈取,平辈、晚辈皆可叫,族人长辈及血缘关系的长辈不叫,自己也不能自称。号,由众人取,叫做“喝号”;也可自己取,叫做“自号”;自号之外还可以有“别号”;大功名者或名世之人死后,往往有“谥号”;帝王死后有“庙号”;由当世皇帝或后世皇帝加封的号叫“封号”。取号,是为了大众称呼方便。号的内容意义,往往能反映出此人的事迹特点,也往往是对此人的一个评价。号,晚辈可称,长辈可叫,也可自称。从古时候一直到数十年前,中国人习惯称别人的“字”或“号”,而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通常,还要在字或号的后面再加上称呼,如××公、××君、××兄、××先生等等。
  “圣号”,就是“天尊”、“神圣”的“号”。圣号的意义,沿用的也是我们人间这传统名号的意义。人有“名”和“号”,神圣也有。神圣的名,称“密讳”。这“讳”不是凡人取的,那是上界的事,我们不能讨论。平时,神圣的名讳我们谁也不许说,不许念,不许随便书写,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可“密用”。而神圣的“号”,就是“天尊号”或“圣号”,是人间的人为了对神圣称颂方便而取的,多数都是有道之人在造作道经道书等情况下,根据此神圣的“神通功能”特点而取的;还有一部分圣号是帝王加封的。称颂神圣时,如果只颂“号”而没有称呼,则有对神圣不恭之嫌,所以往往圣号后面还要加上神圣的称呼。“天尊”,即是对神圣的称呼。而“天尊”二字前面的部分字或全部的字,是天尊的号。我们往往将天尊号与天尊称呼合起来称颂,如“××××天尊”,这就叫“圣号”。
  例如三清道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元始”、“灵宝”、“道德”,这都是他们的“号”,算是基本“圣号”;“玉清”、“上清”、“太清”都是指他们宫阙的境界名称;“天尊”是对他们的称呼。我们可以将“号”与“称呼”合起来,就称“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因为里面分别含着三位道祖的“号”,是用“称呼”称他们的“号”,所以叫做“圣号”。但我们决不可以将“宫阙”和“称呼”单独合起来称“玉清天尊”、“上清天尊”、“太清天尊”,因为这里面没有“号”,所以不能叫“圣号”,但这种组合有三个宫阙所有天尊的意思,不是指宫阙总天尊的圣号,更不是指三位道祖。如果我们将道祖的“宫阙”、“号”、“称呼”三者合起来,那就是意义最明确、称颂最完整的“圣号”了,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再如关圣帝君,其“号”是“神威远镇”,与称呼合起来就是“神威远镇天尊”。又如“度人无量天尊”,“度人”是“号”,“无量”是对“号”起着强调作用的数词,合起来为“度人无量”,是组合起来的“号”,此号的意义已经明确,再与称呼相组合即为完整的圣号“度人无量天尊”。
  另外,关于对神圣、仙真的称呼还有多种,如“真君”、“元君”、“道君”、“帝君”、“大帝”、“上帝”等等。这些称呼与神圣、仙真的“号”合起来都叫“圣号”。称颂天尊圣号,往往也叫“称名”。
  很显然,“天尊”是对神圣的称呼,“无量”是数的概念而不是天尊号。那么,在“无量”一词中,没有神圣“号”的存在,仅仅一个数量概念,岂能单独与“称呼”组成圣号!因此,“无量天尊”不是“圣号”。
  二 就演心先生“考证”《道藏》的失当之处,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演心引用的《道藏》经文
  以下是演心先生所引用的《正统道藏》中三例有关“无量天尊”的文字,并将“无量天尊”写成了红色:
  王于此时发大道心,广置诸观,开度国人,造无量天尊形像,广写此经圣号,作无量旛盖,出无量法服,供养三宝,布施道士女冠并在会善友等,大建如是福田。
  而白天尊言: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并诸侍者,今皆隐没,得无疑乎。众魔欲来恼我。
  广设斋馔,上献十方无量天尊、三十六天帝君、天功父母、及诸神仙 一切龙神,及诸灵圣,作大利益……。
  我们把以上三段引文精简一下,即为:
   “造无量天尊形像”、“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上献十方无量天尊”。
  (二)《道藏》原文的读法
  不过对于演心先生的对原文的读法,本人不敢苟同。“造无量天尊形像”应当读作“造无量天尊形像”;“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应当读作“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上献十方无量天尊”应读作“上献十方无量天尊”。
  “天尊”,只是对神圣的称呼,是独立的词。“无量”与前面的文字合起来,是强调天尊数量众多的意思。而不可以把“无量天尊”截取下来而单独使用。退一步说,即使文意可以读作“无量天尊”,但它不是圣号,更不是口头用语!
  (三)“无量”的应用意义
  以上三例均出自《正统道藏》。在《正统道藏》中的“无量”用于“天尊”的地方还不算太多,而用于其它内容的地方则是多得数不胜数!但不论《道藏》中出现过多少次“无量”,“无量”一词的应用总不外乎以下两种意思:
  其一,用于天尊圣号,是说天尊的“神通功能”大不可量的意思。例如:度人无量天尊,无量度人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等。很显然,用在诸天尊圣号之中,“无量”不是用来说明“天尊”的,而是用来说明此天尊的神通功能的,是“功能”的附属词语。也就是说,从神通功能的意义上讲,这些天尊的神通功能是“度人无量”、“福生无量”、“功德无量”,而决不是“空头无量”;从圣号的意义上讲,这些天尊“圣号”最基本意的义是“度人”、“福生”、“功德”,而决不是“无量”;从称名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天尊的基本意义是“度人天尊”、“福生天尊”、“功德天尊”而决不是“无量天尊”。那么,我们又怎能以“无量”称天尊呢?
  其二,用于纯粹的数量概念,是说明谋一概念内容的数量特别大的意思。这在《正统道藏》中简直多得不计其数!如演心先生所引用的三篇经文中的:造诸无量天尊形像、上献十方无量天尊、无量百千天尊、千百诸无量天尊……虽然这些“无量”都与“天尊”连用,但都是一些纯粹的数量概念,是说明天尊“众多、无数、不可量”的意思,而决不是指天尊本身。如果我们在经忏中遇到这样以“无量”来说明天尊众多的地方,只作平时的“念诵”而不作为圣号来“举颂”。
  同是在这三篇《道藏》经文中,还有更多的“无量”用于形容其它内容的“多”、“大”、“广”,如:无量罪、无量苦、无量福、无量数、无量劫、无量数劫、无量劫中、无量数尘、无量数部、无量数众、无量国土、无量国人、无量众等、无量法服、无量宝香、无量功德、无量天仙、无量善心、功德无量、福田无量、得福无量、获福无量、苦毒无量、众生无量、功德巍巍最为无量……等等不可胜数!
劝告天下道友不可把“无量天尊”作“口头禅”施礼 问道无量天尊
  (四)总结
  综上所述,(1)这“无量”一词用的最多的,是与诸“天尊”无关的地方。(2)“无量”一词即使用在与天尊有关的地方,“无量”也只是一个数量概念,而不是天尊称号。(3)“无量”一词用在天尊圣号中,是用来对天尊的神通功能作“量”(形容多、大、广)上的强调的,必须依附在神圣“名号”的后面,而不可以单独与“天尊”二字联用!
  所以,“无量”作为一个数量概念,不论用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附属的数词。那么,我们作为修悟不足、尚无道行、未得明达的平庸之人,为什么不把心思多多放在“思悟”和“寻本”上面,而非要对经典断章取义,硬把《道藏》中的数量概念截取下来误作天尊圣号来称名呢?
  第二 就演心以“传说”为依据对“无量天尊”的“考证”发表如下观点
  一 演心原文要点摘录(文中红色为本人所记)
  
  东晋末年即公元400年,得道仙真“潘子良”所传授
  ……因之浮邱山脉如同断了脊梁的“无梁山”,又因纪念女娲补天的无量功德,也叫“无量山”。
  潘子良得道之后,来益阳度化了一位姓汪的知县,由他出资将“祖师殿”扩建成浮邱观,仍供奉“无量天尊”,只要口诵“无量天尊”就能祛病消灾,因之香火鼎盛。观内道士云集,相互见面稽首时口诵“无量天尊”。因之“无量天尊”成为道教徒的见面礼。
  ……得道成仙之后又来浮邱山,在丹台之下的堆石坪上建“祖师殿”,内设“无量天尊”。
  有关“祖师殿”的“祖师”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在浮邱山流传至今……。
  关于“祖师殿”内设的“无量天尊”产生了2种不同的说法:(1)“无量天尊”是“女娲”;(2)“无量天尊”是“真武祖师”。
  “真武祖师”是神话小说《北游记》所塑造的神,《北游记》乃《西游记》之后的效颦之作。其情节构思、思想内容及文字水平都无法与《西游记》相比……著作者是明末清初人
   2、明代还有一个“真武大帝”那就是篡国夺权的明成祖朱棣。朱棣取得天下之后,……武当山造建了紫金观,观内立高大的尊神“真武大帝”,此乃自己的金身。……从此浮邱寺内的“祖师菩萨”就成为了“真武祖师菩萨”。这些与朱棣有什么关系有待考证。
   “祖师殿”的祖师“无量天尊”即“无量寿佛”被多数人认可。
  二 就以上原文摘要,提出问题与看法
  (一)列举原文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1东晋得道仙真潘子良传授“无量天尊”。
  2潘子良于祖师殿“设无量天尊”和知县“仍供奉无量天尊”。
  3口诵“无量天尊”,“无量天尊”成为道教徒的见面礼。
  4祖师殿的祖师“无量天尊”即“无量寿佛”被多数人认可。
  (二)对以上焦点提出以下问题
  1、以上问题出自何处记载?是出自《道藏》?其它道书?史书(正史?野史?)?地方志书?坊间故事书?还是出自地方传说?有没有道教传统文献方面的依据?哪种历史文献中明确记载了潘子良在祖师殿所供奉的祖师就叫“无量天尊”?
  2、“祖师殿的祖师‘无量天尊’即无量寿佛’”是被哪些“多数人认可”的?是教内人还是教外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是老道长还是新入教门的道友?
  如果真的是一个传统的、规范的道教用语,必定是整个教门的传统用语,还存在“多数”和“少数”之分吗?
  3、在解放前,或在二十多年前,当地人也称祖师殿的“祖师”为“无量天尊”吗?
  4、演心说:“‘真武祖师’是神话小说《北游记》(明末清初)所塑造的神……明代还有一个‘真武大帝’那就是篡国夺权的明成祖朱棣”。
  这论调是演心先生的观点和信仰吗?从哪儿“考证”来的?
  (三)演心先生“证据”的来源
  原来,演心先生对浮邱山的“考证”和“论述”的文字,全是抄录于一篇题为《女娲补天——浮邱山的传说》的文章。该文于2009年6月10日发表于“浮邱寺佛教寺院网上”,署名“管理员”。我不知道“管理员”是个什么身份,但从网上的有关文字看,大概是与现在浮邱山上的佛教浮邱寺有关的一位工作人员。
  更有意思的是,这篇“传说”中关于“无量天尊”的文字,竟然又是出自另一篇题为《潘子良得道传》的“传说故事”。这篇“传说故事”的落款是:“云水道人曾道长讲述,其弟子胡志斌笔录”。其中有一段关于“无量天尊”的地方:
  潘、汪、李三人后来上了浮邱山,他们在浮邱山顶峰辟谷炼丹,并建祖师殿,供奉“无量天尊”。他们又去益阳城,在资江内降服了鳊鱼精,把它镇压在今日益阳大码头对岸的鳊鱼山下。因此潘、汪、李三仙在益阳境内家喻户晓,供奉者甚多。浮邱山祖师殿的香火鼎盛,道士云集,三人便建浮邱观。方园数百里的信士与道士前来朝拜“无量天尊”。“无量天尊”成为道士见面的“口头禅”。
  这更是一篇纯粹的传说故事!
  其实“管理员”是个什么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发表的这篇“《女娲补天——浮邱山的传说》”是一篇“传说”性的故事,并且,其中关于“无量天尊”方面的“依据”又是来源于另一篇题为《潘子良得道传》的“传说故事”,而不是学术考证。所以,“管理员”在写这篇“传说”时,绝不可能非要考证这篇“传说”和另一篇“传说”的真实性,更不可能考虑这种“地方性”的传说故事合不合乎道教义理和道教传统。“管理员”这样做、这样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作为自称是“道教正一弟子”的演心先生,怎么自己不去了解了解道教的义理和传统,却把这“地方性”的、来源于“传说故事”的“传说故事”不加辨证就当成“真实”而盲目照抄,作为“无量天尊”的依据,似乎有些太草率了吧?
  (四)本人对浮邱山地区“传说”的观点
  1、关于历史上浮邱山祖师殿供奉的“祖师”。
  演心先生一口咬定浮邱山祖师殿所供奉的祖师就是“无量天尊”,并说:
  “无量天尊”是“女娲”,“无量天尊”是“真武祖师”,“无量天尊”即“无量寿佛”,
  据此观点,那么,“无量天尊”、女娲圣母、真武祖师、无量寿佛,竟然原是同一位!岂不笑话!
  其实,浮邱山祖师殿供奉的“祖师”,在《女娲补天——浮邱山的传说》中已基本说清楚了,再参照其它“地方志书”如《湖南省志》、《益阳县志》、《桃江县志》等资料,其脉络大致为——
  东晋末年潘子良(潘逸远、浮邱子)在桃江县内修道。修道期间常去一个叫“梅山岭”的地方,因为岭上有“白云庵”,庵内供奉“梅山祖师”,潘子良对“梅山祖师”恭虔诚敬。后来,潘子良到浮邱山修炼,得道后便在浮邱山建庵,曰“祖师殿”,殿内供“祖师”像。很显然,这“祖师”应是“梅山祖师”。后来,由一位姓汪的知县将祖师殿扩建为“浮邱观”,祖师殿就成为浮邱观内的殿堂之一,仍叫祖师殿,但明代以后殿内改奉“真武祖师”。清乾隆年间,浮邱观被佛教购买并更名为“浮邱寺”(一说唐代被佛教购买),进行了一次重修,重修后寺内供奉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佛祖、玉皇大帝等等,祖师殿仍然供奉真武祖师。
  根据以上脉络可知,从东晋道教的“祖师殿”、“浮邱观”,到清代佛教的“浮邱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各个时代所供奉的“祖师”、“佛菩萨”等,基本上均有明确的记载,但从未发现在哪个时期哪个殿堂供奉过“无量天尊”的记载,道教文献中更不可能记载。至于演心先生根据“民间传说”,硬是一口咬定“无量天尊”是“女娲”、是“真武祖师”、是“无量寿佛”,不知是何道理!这种真伪不辨的心理情绪,难道就能证明是“信仰虔诚”?
  2、关于“真武祖师”
  在有的道经中,有些道教的“神圣”、“祖师”,是在佛道两教都具有其“号”的。如“北极大帝”,经中说:“佛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旋尊”;而真武祖师号称“三教祖师”,说是“佛号西天无量,道称北极至尊”。因此“真武祖师”在过去的一些老修行当中有时偶被称为“无量祖师”,但决没有称“无量天尊”的。这是教内独一无二能单独以“无量”称呼祖师的一例,实际上应是教内的“俗称”,不曾见于经典文载,并且,平时我们书写章表文疏等规范化的行文都不可用。如在河南省,不论教内还是百姓,都把“中岳中天大宁崇圣帝君”(即中岳大帝)俗称为“中王爷”,但不能用于正式、规范的行文。道理是一样的。
  3、关于浮邱山地区的“无量天尊”
  如果今天浮邱山地区的人们也在使用“无量天尊”的话,那么其原因有三个可能性,其一,长期以来这一地区不明“无量祖师”的来历而造成了“迷误”,将“无量祖师”误称“无量天尊”。其二,更重要的原因应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于艺人之口的“无量天尊”,后来被一些好事之徒“引进”教内应用并传遍全国,当然也就难免被浮邱山地区的人们所应用。于是在人们心里就误认为“无量天尊”就是道教的口头用语。其三,浮邱山曾叫“无梁山”(无量山),因此就把历代所供奉的“天尊”统统冠以“无量”。所以,“无量天尊”也就“顺理成章”的在今天浮邱山地区的“民间传说”中代替了“祖师”、“天尊”和“佛菩萨”。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说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地区性的谬误,这于道教、佛教而言,都是远离“规范”的“俗称”。这本来是一种典型的“民间传说之误”,却偏偏被人拿来当作教门的标准,岂不可叹!
  4、关于“无量山”
  历史上,浮邱山因“如同断了脊梁”故称“无梁山”,衍音即为“无量山”,这并不奇怪。恰如今天的辽宁省鞍山市千山“无量观”,原为佛寺,在清代由龙门九代玄裔刘祖(讳太琳)改为道观。当时的大殿在建筑构架上没有采用大梁,故名“无梁殿”,因此当时的道观就叫做“无梁观”,时间久了便衍音为“无量观”至今。所以“无梁山”衍称为“无量山”也没有什么可称奇的地方。但是这里的“无量”已经远离了数量概念的意思,它已是一个“称名”意义的词,是特指无量山的。因此按一般规律,在当地就难免出现以“无量”称名的事物,如“无量宾馆”、“无量大厦”、“无量小卖部”等等,都有可能。但总不能因此而把殿堂里的天尊都冠以“无量”吧?如果现在已经冠以“无量”,那只能说明是地方性的谬误,又怎能作为道教的“标准”呢!
  (五)关于“圣号”的应用和“口头用语”
  圣号的意义,前文已有论述。道教诸天尊圣号,在各种经典中能找到成百上千例!集中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在各类“经忏科仪”中,尤其是各种“忏经”里面最多,如《皇忏》、《水忏》、《旱忏》、《救苦忏》、《三元忏》……。可以这样讲,如果你想体悟“圣号”的内涵和应用,必须先通各类“经忏科仪”。
  称颂天尊圣号的形式很多:(1)“拜颂”(鱼作板鼓伴奏,一句圣号一跪拜,韵腔唱颂)。(2)“吟颂”(鱼作板铃伴奏,长跪吟颂)。(3)“举颂”(全法器伴奏,正立,韵腔唱颂,)。(4)“转颂”(行走正、反太极图,全法器伴奏,韵腔唱颂,即“转天尊”)。(5)“行道”(用于“出坛”、“回坛”或一切行走时,全法器伴奏,韵腔唱颂,)等等。
  “忏经”中称颂天尊圣号,是用“唱”和“拜”的形式,唱的同时一句圣号一跪拜。通过逐一拜颂诸天尊圣号”以求忏悔,故称之为“拜忏”,拜过之后再反回来吟颂。我们每天的日诵功课中都要举颂“常清常静天尊”(或“大罗三宝天尊”)、“十方救苦天尊”,转颂“雷声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各类阴阳道场中都要“举”很多天尊圣号,叫做“举天尊”。节日和朔、望日的功课中还要出坛“转天尊”……。
  由此可知,颂扬天尊圣号,都是在经坛、瑶坛、度亡道场等各类诵经、拜忏、道场法事活动中。并且,必须谨遵玄规科范,严整威仪,进退有常,行止如法。即使是个人默念时,亦务必净心诚意,端身正上,不可稍有随意之怠。所以,在道教传统上,没有一个天尊圣号是作为随时随地的口头用语的。
  口头用语,也叫“口头禅”,这不是道教的传统,也不是儒家的传统,也就是说,不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而是西方宗教(包括佛教)引进的习惯。所以道教历史上也没有哪部经典道书中出现过口头禅,我们的历代祖师,他们终生都在修道、行道、弘道、阐教,他们都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但有谁发现过哪位祖师留下了怎样的口头用语?又有哪位祖师口称过“无量天尊”?
  另外,请大家访问一下各地目前尚还健在的老道长们,解放以前有谁口称“无量天尊”?再请访问一下1980年代初、道教恢复后第一批出家的各地道友们,在二十年前他们有谁口称过“无量天尊”?请再访问一下各地上岁数的百姓,在二十年前他们有谁听到过道人口称“无量天尊”?
  本人八十年代前期出家,1987年春到北京学习并留祖庭白云观,那时就经常去各地宫观,从来就没有听到过任何地方的任何老道长或年轻道友口称“无量天尊”!那么,也不知有些新入教门不久的人,怎么就那么理直气壮一口咬定“无量天尊”是“传统圣号”,是道教的口头用语!
  一个古老的宗教,必有其古老的传统,它的任何用语也必定是十分规范的。“念佛”是佛教的重要法门之一,“阿弥陀佛”作为口头用语,也有其深厚的教义理论作支持。所以,“阿弥陀佛”作为佛教的口头禅是规范的,是佛教的传统;“无量寿佛”作口头禅也是规范的,也是佛教的传统。而“无量天尊”即不是规范用语,也不是道教的传统,更没有教义理论的支持,怎么能说是道教的口头禅?即使有个别人硬是认为“无量天尊”在意义上“勉强”合理,“勉强”讲得通,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用这样一个意义牵强的词语作为口头用语呢?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要学别人,也要学得合理,学得“有水平”,起码不能出笑话,不能在意义方面存在问题!
  过去有些老修行往往对“佛”也心存恭敬,有时偶有老修行学着佛教的习惯,借用“无量寿佛”当口头禅,这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由于西南有些地区口音上“佛”、“福”不分,所以久之“无量寿佛”首先在西南地区衍为“无量寿福”。“无量寿福”在一二十年前还少有人用,而随着现在学说“口头禅”的潮流,使用者也日益多了起来。但“无量寿福”虽然不是天尊圣号,也不是传统用语,但这句话从意义上不至于存在太大的问题。
  第三 关于依据的“非标准”问题
  道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从教理教义,到行为规矩,再到日常用语,都是十分规范的。这规范化,在于经典、理义、戒律、科范、威仪、及一切行为规矩条文等等,这些都是教门的标准,教门中人要想使教门规范化,必须以这些“经戒律科”为准则。而不是教外书、坊间故事书、地方传说。不惟如此,即使是有些教内的道书、甚至是“前人遗规”、“一方之法”……等,也不一定能作为教内的依据标准。下面就列举几个看似“标准”而实际上并非标准的例子。
  1、慎辨道书。且不说那些教外书、坊间故事书,地方传说等等,即使是历史上有些教内修道人所写的道书,也未必能完全作依据。明代编纂《道藏》时,有不少教内修道人所写的道书就没有被收录。不是因为当时没有发现这些书,而是因为书的内容有不足之处。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重新出版的这部分书,有时就能发现不少错误。
  道书,多是教人所著。有的虽文字无华,却道境渊邃,良可破人心碍,必是作者有道。这类道书,能帮志者开启正见。但也有的明显觉得作者虽文字功底深厚,但未必明天理,未必有道。所以,尚须慎辨其理,方可定夺。
  2、旧误成规。如东北某著名道观,其中有一殿堂的塑像,老君居中,而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居于两侧。据说这也是沿用了这座道观过去流传下来的“旧式”,实属“遗规”,今人不敢有变,当地道友与信众也都以为然。但这能作为道教的“标准”吗?
  再如,目前流传甚广的一副八十年代印制的三清道祖画像,莲花冠如意勾上竟然是太极图!于是近十多年来各地有些宫观重塑(或新塑)三清像时便以此为准。其实,笔者已发现明代的一副“老画”就是这样,但却不能因为是“老画”就可以做为“标准”。因为三清道祖是“道”的人格化,有道(无极)而后有(生)太极,而后生天地万物。所以,“太极”不可冠于三清之上。再者,莲花冠顶芯是如意,象征至尊,别无他饰,不可有太极图饰。
  3、一方之规。如关东地区目前的大小道观,几乎无一例外都供奉“黑老太太”,但这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地方风俗”。“黑老太太”是沈阳太清宫开山祖师“郭祖”于清朝初期在辽宁本溪“铁刹山云光洞”修道时的“护法大仙”,郭祖了道之后,于沈阳西门外兴建太清宫时,便将“护法大仙黑老太太”供奉于太清宫之一角。由于灵验,所以长期以来其信仰渐渐遍布整个东三省。很显然,这种“地方性标准”也不能作为整个道教的“标准”。
  现在不妨作个假设:如果有一天“黑老太太”也被某些好事者挂在了嘴边当成了“口头禅”,那么,道教界也要学吗?
  4、“标准”与“非标准”。关于教门的“口头用语”,其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规范”与“非规范”,符不符合传统。而决不可以局限于个人的“一己之见”、“一己之好”,和地区性的“一方之是”为标准,如果个人能自知“功底”尚还欠缺“火候”,那积重难返就千万不要随意“发明”,当以谨守传统为贵。所以,“无量天尊”作为一个“非规范”、“非传统”的艺人口头用语,如此盲目“引进”作为教内正式的口头用语,是极不妥当的。
  当然,根据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有朝一日“无量天尊”很有可能将成为一个正式的“口头禅”模式。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是证明了华夏古老宗教发展到今天的黄冠羽士们的“高明”?“有水平”?还是证明了庸俗?浅陋?
  第四 “无量天尊”误为口头用语的始末与本人的感慨
  一 “无量天尊”用于“口语”的产生
  关于本人那篇小文《“无量天尊”与艺人用语》(见“附录”)的产生过程前文已有说明,下面就把其中的内容再补充说明一下。
  1993年初,本人放下中国道教学院的工作离开了北京,第一站到了沈阳太清宫暂住一段时间。其间,曾数次前往鞍山市千山无量观拜礼本人的“证盟大师”(北京白云观1989己巳律坛)许信友道长。因在沈阳太清宫听到年轻的小道友们偶以“无量天尊”调侃,才知这是近年来在评书艺人中产生的艺人用语,并且与千山无量观许大师有关。于是就借拜见之便向大师请教,大师说明了因当时评书艺术家有要求而产生“无量天尊”的经过,并告诫曰:“艺人用‘无量天尊’可以理解,因为那是民间‘说书’。但出家人不允许用。”是说这是专为评书艺人提供的“评书用语”,不可作为教内的用语。
  大约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老道长们渐去,传统理念渐淡,彰扬风气渐兴,于是东北有些道友便渐渐使用“无量天尊”。1998年东北某道观的一次大型法会上,笔者第一次听到“无量天尊”用在公开的发言讲话之中。与此同时,也随着东北的有些道友们不断往来于长城内外,“无量天尊”被渐渐传到全国各地。当初,关内各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6286.html

更多阅读

请道友帮找一下启灵符号 微信朋友圈符号表情

符1 《养小鬼降头蛊法大揭秘》288页 苏连龙 26元符2 《茅山奇术》309页 元光大师 35元符3《仙佛济世如意百法》315页 钟灵声光 32元符4《万法符咒秘书》251页 附祝由十三科 龙德居士 32元符5《综合符咒讲义》246页 许道仁 32元符6《

天卷淑世舞火凤,道化浩然凰鸣天——道隐凤凰鸣 卷开淑世之道

天卷淑世舞火凤,道化浩然凰鸣天——道隐凤凰鸣在霹雳世界中总有一些令你难以忘怀的角色,他们或有精彩的人生,或有超凡的智慧,或有极为突出的个性,或有华丽的武戏。往往一个角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个角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这种印

转载 一位道友在云雾草庄的感受! 云雾庄园

原文地址:一位道友在云雾草庄的感受!作者:朴道有些道友关心我的辟谷情况如有打扰还有见谅大家好,我叫栾敏,辽宁省营口市人。本人在8月4日到的湖北麻城云雾草庄的,以前从未听过厚音老师的讲座

声明:《劝告天下道友不可把“无量天尊”作“口头禅”施礼 问道无量天尊》为网友茉莉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