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话剧《茶馆》 话剧 茶馆 剧本

看了一篇纪念话剧《茶馆》的文章,写得挺好。转发在这里请大家观赏

茶馆”里的千秋家国梦

广陵散从此不绝
《茶馆》500场演
经典话剧《茶馆》 话剧 茶馆 剧本
[袁鸿/文,2004/04/26,首发于2004/05/15《周末画报》]
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
那年月,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摘自老舍《茶馆》

以戏剧的名义——向《茶馆》致敬

1992 年的《茶馆》老版告别演出,一群年轻人在首都剧场的二楼观众席,激动的喊出了“《茶馆》万岁,北京人艺术万岁,于是之万岁…”。当1999年10月首都剧场翻修重张、重新排演的《茶馆》再度出现在这群依然还年轻的观众面前时,他们只是用礼貌的掌声表达了对《茶馆》的敬意。舞台倾斜着,吉普车轰鸣着马达上了舞台,现代的外衣让许多人心中亲切的“老茶馆”陌生了。不过已然是明星的演员,带来了全新的看客。“老茶客”们有些失落,他们念叨着,“难道真的人走茶凉?”新版《茶馆》与老《茶馆》最大的不同在于舞台美术的创新,它给该剧内容、表演带来了变化的可能。新版《茶馆》地域特色十分突出,舞台美术的设计拓宽了舞台的空间,通过过场人物的增加,使其成为老北京的缩影,这更利于发挥人物长廊式的戏剧结构,新《茶馆》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加充分。部分熟知老《茶馆》的观众认为“歪七扭八”的门窗与现实主义风格缺乏必然联系,舞台支点的增多给演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形式感的东西多了以后缺乏内在有机的必然联系。但无论如何,舞美的突破还是给这杯新茶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味道。
“新《茶馆》拿下来了,而且拿得相当不错,广陵散从此不绝了……”一个评论家曾经在1999年举行的新《茶馆》座谈会上由衷地发出感慨。新导演、新阵容、新处理的新《茶馆》将再度亮相,引来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谈论最多的自然是与老《茶馆》的“相提并论”。作为中国话剧经典的《茶馆》,因其浓郁的京味、极致的表演确立了其现实主义话剧的范例,使其成为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峰。重排这部戏无疑是难上加难。历经50年风雨,《茶馆》重排了仍能被几代观众接受,证明了精品的艺术生命力。《茶馆》之所以成为新中国话剧的经典,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员表演的成功。新《茶馆》一开张,演员的表演自然成了关于其成败的焦点。梁冠华与于是之扮演的王利发不一样,于是之的幽默是生活沉重的幽默,有分量;而梁版的更侧重于对苦难生活的挑战,两种幽默各有千秋。梁虽在形象上与于是之相去甚远,但继承了于版王利发的神韵,又演出了自己的风格。有人认为新版《茶馆》导演林兆华较为拘谨的一个戏,但对于第一因素是演员的《茶馆》仍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次是对人艺演员队伍的检阅,并且证明新一代演员基本能胜任,能承前启后,可能就是人艺重排《茶馆》的最大意义。

以《茶馆》的名义——向热爱剧场的观众致意

《茶馆》则是老舍在1956年完成的作品,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清朝末年、北洋军阀及抗日三个时代)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茶馆》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无可取代,而擅演京味儿话剧、艺术成就卓越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尤其受到推崇,将老舍《茶馆》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王利发形象成功的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出现,生动的把一个半世纪里挣扎的老掌柜立烙在我们心中,与《茶馆》里王利发形象几乎同时--1959年,谢添在著名影片《林家铺子》中成功地完成了林老板形象的塑造。也许是历史的机缘,1982年,谢添成功将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地搬上了银幕。上映后受到观众好评。北京人艺一位著名老演员兴奋地说:“这是为后人留下的一部活生生的艺术资料。” 电影版《茶馆》,让更多中国和世界观众品味到老北京茶馆里的老北京人的人生况味。《茶馆》是一代大师们的心智,也是一部悲怆的生命交响乐,它的荣辱毁誉,足可称之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它走过的每一步都必不可免地留下了一串串历史的印记,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沉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名剧《茶馆》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经典之作,鲜明地体现了这个剧院的表演特色。从著名作家老舍,导演焦菊隐、夏淳,到为观众所熟悉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们,如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胡宗温、黄宗洛、林连昆等,均与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成为《茶馆》风起云涌、一波三折沧桑变故的见证人。他们曾有过兴奋、激动、苦闷和泪水,于大惑不解中生发出对艺术的大彻大悟,所以,他们能成为中国当代最优秀、最有气魄的表演艺术家。岁月匆匆,似水流年。当年台上的潇洒、英俊,恍然之间已变为无情的白发与老迈……在许许多多观众看来,演出了快 500场的《茶馆》不应该是绝唱。

以老舍的名义——向海峡两岸的同胞致礼

  太平湖的烟波早已消逝在北京繁华的北二环外,老舍的身影,而今依稀可以从他未完成自传性作品《正红旗下》隐约看见。远远的,老舍《茶馆》,远远的,这无数中国人魂牵梦绕一台戏,演出快五十年了,演出快五百场了。这些我们快陌生的名字,应该重新被人记起:老舍、焦菊隐、夏淳、王文冲、关哉生、宋垠、于是之、林连昆、张瞳、郑榕、胡宗温、英若诚、童弟、童超…这些人中,大部分已经离我们而去,于是之、林连昆也久在病床上,不再发出声音。
《茶 馆》剧中结尾的是几个老人,他们品味花生米,他们为未死的自己,撒起了漫天的纸钱…真正有资格去回味品评生命的,可能就只有走在生命边缘的老人;于是当一群老人聚在一起,于不经意间在日常生活的交织中碰撞出火花,那就是对生命最本质、最朴素的思绪与品味。《茶馆》带着无数的观众,在无数个夜晚,在车水马龙的王府井大街上,努力地捕捉着这些一闪即灭的小火花——小火花是很微弱的,而每一处闪亮又都是一次无人能懂的心灵私语: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故事,有着不一样的辛酸与不一样的快乐。在戏剧化的人物命运、情节之外;老舍笔下的《茶馆》以一种更为清醒,也更为悲悯的目光,试图还原个人的故事,试图在独语中奏响生命悲欢的组曲——这些并不重合的叙述,留在我这个年轻的观者的眼眸中的,是对生命略显沉重的领悟:生命,是在欢笑中夹杂着泪水的,是在调侃中隐藏着绝望的。这泪水,滴落在王利发对茶馆兴旺的向往中;这失落,回响在秦二爷对自己试图实业救国的人生历程失败的叹息中。他们的故事和自己的后代没有任何交叉,但对美好生命的追忆和对不美好的生活的掩饰,在生命的边缘处,都被还原出那最本质的颜色,还原出旧中国里人们幸与不幸最终的悲惨凄厉。有了生命的最后期限作为尺标,对家对国的情感的质量也就才可以真正衡量得出来:在老人们重聚茶馆的追述中,老茶馆空无他人;而而此时的“王利发们”也一定朦胧地感觉到有人在生命的另一边等待着一次相聚。
五月里,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将进行第五百场演出了,七月,它将跨越海峡在台北上演,这讲述中国人从一八九八年(戊戌年)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北京,溶进半个世纪家国辛酸的《茶馆》,还将用它现代的演绎,打动我们相同血缘的同胞。

话剧《茶馆》(北京人艺1958年)


作者:本站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3日 www.laoshexue.com

  编剧: 老舍
  导演: 焦菊隐、夏淳

  设计: 王文冲、关哉生、宋垠

角色与演员(按出场序)

  王利发—于是之      老陈—雷飞
  李三—李翔        崔久峰—邱阳
  宋恩子—李大千      军官—张兴山
  吴祥子—林连昆      王大栓—平原
  唐铁嘴—张瞳       周秀花—路葳
  常四爷—郑榕       王小花—尚梦初、李南
  松二爷—容元       小丁宝—胡宗温
  二德子—马群       小刘麻子—英若诚
  伙计—金荷生       收电灯费的—孙俊峰
  马五爷—童弟       小唐铁嘴—张瞳
  刘麻子—英若诚      邹福远—童超
  康六—牛星丽       魏福喜—蓝荫海
  黄胖子—刘景毅      明师傅—杨宝琮
  秦仲义—蓝天野      方六—金荷生
  卖挖耳勺的—蓝荫海    车当当—冯增祥
  乡妇—吴世良       老杨—童弟
  小妞—英小乐       庞四奶奶—李婉芬、黎频
  庞太监—童超       小二德子—马群
  小牛—路葳        于厚斋—曹世骧
  康顺子—梁菁       谢勇仁—刘景毅
  王淑芬—黎频、李婉芬   小宋恩子—李大千
  学生—郭维彬、蓝荫海   小吴祥子—林连昆
  巡警—杜广沛       小心眼—宋凤仪
  报童—杜澄夫       沈处长—胡浩、陈宪武
  康大力—李滨       群众—本院演员
  老林—贺守文

剧照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6334.html

更多阅读

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庄子著作

《庄子》,也称《南华经》,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其中内篇七篇,历来

佳片U约 苏联二战经典:《升华》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苏联二战经典:《升华》[海报剧照]

佳片U约 南斯拉夫二战经典:《雏鹰》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南斯拉夫二战经典:《雏鹰》[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电影剧本《万家灯火》上 万家灯火剧本

电影剧本《万家灯火》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编剧 牛福智导演安战军-----------------------------------------------------------------------------[上]夏1.空镜古老的祈年殿在夕阳的笼罩下,气势更加恢宏。

声明:《经典话剧《茶馆》 话剧 茶馆 剧本》为网友拽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