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狂欢--庆安一中高二十一班毕业三十年聚会电视片解说词 电视片永远在路上

题记:记得三十五年前,一个乡村少年坐着马车,在一个秋日微雨的黄昏,路过庆安一中大门口的时候,从慢行的马车上下来,在大门前驻足片刻,目光凝视着校园内落叶斑驳的林荫道,看了几眼氤氲静谧的校园,少年的心动了一下,仿佛生出了一丝敬畏。两年后他考入了庆安一中,分在高二十一班,在这里开始了他三年的高中生活。这里有他的快乐与忧伤,烦恼与梦想,开始懂得友爱,开始仰望星空思考人生,庆安一中成了他永远的精神驿站。那神秘的一丝敬畏,一定在那少年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种子,决定了个体精神的成长历程和人生价值的基本取向......

当“永远的二十一班”建群,发出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的那天起,在庆安一中高二十一班这面旗帜的感召下,经孙俊辉为首的筹委会同学殚精竭虑、统筹策划、全力鼓动,各地同学热情参与,借助发达的通讯技术的推波助澜,迅速地把聚会信息在群里群外传播......二十一班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日渐凸显,聚会前的情绪酝酿得愈来愈浓烈。群里群外的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相同的主旨和共识—这是一次没有理由拒绝的聚会,是我们每个人在知天命之年对人生中最重要、最纯真的情缘同学情自我认同,是对永远逝去的青春年华的集体追忆、缅怀和凭吊,是走在不惑与知天命之间的一群具有相同标识的人(“永远的高二十一班”)自发组织的一场迟到的狂欢!是聚少离多、甚至失散三十年的,由学缘情感纽带连接的五十多位兄弟姐妹的一次大团圆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万零八百多个日日夜夜,是鸿雁、是电波、是网络传递着我们的情思。相片也许变黑泛黄,但同学情谊却永不褪色。时光可以带走青春年华,但岁月却留下了我们深深的眷恋。三十年的分别,三十年的牵挂,三十年的思念,给了我们足够的相约相聚的理由。回首这风云激荡的三十年,回望我们曾经一同走过的青春岁月,冲淡的是个体所经历的人生际遇、得失成败,浓郁的却是我们从容恬淡、不拘功利的同窗情。

听到这个消息的每一个同学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兴奋、群里群外的同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有的像闺中密友窃窃私语,有的似老友重逢抵足促膝。有的理念表达就像极富理性力量的交响乐,有的情感叙事犹如浪漫多情的小夜曲。时而是抒情的慢板,时而是欢快的流水。时而是琴萧合奏的雅乐,时而是喇叭和大鼓的俗音。时而是马头琴悠扬的长调,时而是琵琶急促而又昂扬的泛音......这多重元素构成的混合交响撞击心门、拨动心弦、荡涤心灵。作为即将拉开大幕的这场盛大夜宴的序曲,为每个参与者做好了心理铺垫,把每个人内心的激情之火点燃!

三十年光阴陈酿出来的浓情厚谊在心湖之底渐渐地泛起、荡漾、酝酿、释放....情感的闸门仿佛被一种力量突然撞开,思绪在飞扬,个体被时光冲淡的记忆碎片通过全体的努力,渐渐地往一起粘合互补,逐渐编织成一幅完整清晰的全景式画卷,时光倒流仿佛把我们引回三十年前的青春岁月、高中时光......

将三十年前的一幕幕再次回放,有多少难忘的情景和人物还栩栩如生:

对于住校的学生来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吃和住。那时的生活如以现在的眼光用饥寒交迫形容都不为过。看看那时的老照片,有不少同学明显是营养不良。城里的同学家境要好一些,时不时的把乡下同学请到家里改善伙食,这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一份情!

主食吃的主要是高粱米、苞米茬子干饭,冬天上顿下顿、反反复复吃的是土豆炖白菜,要么就是酸菜汤加后老婆油。夏天吃的主要是茄子炖土豆,各式各样的咸菜坛子、罐子成了食堂餐桌上的一道风景。家境稍好的同学隔三差五地能到粮库食堂、林业局餐厅狼吞虎咽地吃上一顿,不过也就是一顿豆腐宴。记得一同学的老母亲给他送来一大饭盒酱焖鲶鱼,被同寝逃课的同学代收后,那小子实在拒绝不了香气的诱惑,竟然把一盒鲶鱼一扫而光,当同学回来问他:“哥们,咋没给我留一条呢,哪管是一条尾巴呢?”那位老兄红着脸说:“实在太香了,我控制控制再控制,还是没控制住!”

高一时住的是两层大通铺,好几十人挤住在一个屋,用已故的刘继文校长的话讲:翻个身都得喊着口号。严冬时,晚上打的一盆洗脸水,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捧水和一坨冰。邻铺的同学有时不得不钻到一个被窝里取暖。早起时,被头上经常挂着厚厚的一层霜。其实当时大家都并不觉得苦,很少有人因为艰苦而打退堂鼓。就是那样的生活磨炼了意志,快乐仍然是那时的主旋律。

当时,爱好运动好像不大受老师的鼓励,直到那场女篮比赛后,老师的观念才有所转变。那场至今提起来还令人捧腹的女篮比赛,渐渐演变成女子相扑加英式橄榄球般的混战,经过惨烈的较量,我班最终以2:0的战绩险胜。酣战过后,五位铁姑娘的身上沾满泥水和汗水,脸上绽放迷迷瞪瞪的笑容。

同学们,可否记得毕业前夕,师专来的那个实习老师吴桂兰,清新得像一束空谷幽兰,一个月的时间令我们这些毛头小子、怀春少女心潮澎湃,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至今还让我们留恋分手那晚的一弯月亮,《踏着夕阳归去》又使我们多么渴望滑向那高张的臂弯......来自异域和港台的“靡靡之音”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情商启蒙!

晚上,火车站站台上的路灯下留下我们苦读的身影,清晨,校东门的杨树林里隐隐地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教室里除了倾听、对问、辩论、切磋之外,偶尔还会传来嬉闹哼唱口哨声......

还记得李凤玲的笑容吗?淳朴中透着真诚,声音从来都是温和包容;少年老成的马振军待人接物总是那样彬彬有礼,儒雅持重,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裴庆祥在钢笔笔身上微雕字画的绝活,大家还有印象吗?即使不当主持人,藉此足以安身立命。许利峰的水浒人物画得惟妙惟肖,至今对水浒人物还是如数家珍,如若继续深造,也许会成为第二个范增。

毕业前的元旦晚会上,尙鸿兄如螳螂捕蝉(习练梅花螳螂)、一跃而起、技惊四座,说不定瞬间就被月老感知,暗中为他们签订鸳盟。杜凤翔如果晚生二十年,说不定会在毕姥爷的引领下走上星光大道。性格内向的孟繁军天赋美妙的歌喉,一曲《乌苏里船歌》甚是动人。毕业前,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教室消失,几年后再见到陈树仁时,一身警服、阳刚帅气颇具雄风。

“风情万种”的徐文秀(男性)梦想是要重写《水浒传》,当他把如此宏愿告诉郭景泉时,后者略显错愕后,带着一丝崇拜怯生生地问了一句:“真的能行?”。风流倜傥的由田溜光水滑,言语俏皮,晚会上舞步翩翩,令我等土包子羡慕嫉妒恨。方玉顺白面书生慢声细语,李平小眼咪咪,总是笑嘻嘻没个正行。王显柱是个标准的车轴汉子,力感十足,憨憨地还不乏幽默。班头朱云海三季不变的中山装上永远别着至少一支钢笔,愣充老干部,我们这样说,老朱你认为中不中(用河南话)?运动场八百米赛道上梁晓健的飒爽英姿令人艳羡,毕业晚会上张立平一曲情歌意乱情迷、颠倒众生。人小鬼大的王云杰誓为人中龙凤,热衷法政,说话还有意无意地模仿周总理的淮安官话。年少轻狂的郭景泉醉心书法、追慕晋唐、崇拜卧龙,终究还是做了一个散淡的人。

刘锋雄姿英发,冷俊潇洒,很有官相。俊辉剑眉凤目、义薄云天,敢于担当。浓眉大眼的亚斌身形俊朗、腼腆得像一个黄花闺女,热衷背俄文词典,说不定还是某位妙龄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呢?告诉你,妹子呀,他可是个闷骚型!邵黑子(文忠)寒窗三载锤炼出惊人的记忆力,能够完整准确地背诵世界史的功力无人匹敌。也许只有我们班的学霸于桂枝在学习劲头上与以上两位有一拼。长得颇有点像账房先生的蔡清海,无疑可以获得学习进步最快奖。据他自己爆料,他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对某人的嫉妒!长着一双小虎牙的张立波,埋头苦学,一心想出人头地,据说娶了大学的校花学妹,真是应了那句话,咬人的狗不露齿,蔫吧人有大智慧。

王文江寡言少语,有点不太合群。王全胜老实巴交,不知身居何处。张维良又红又圆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偶尔用生涩的技法拉上一段二胡,冒充瞎子阿炳。葛福德风雨无阻荡秋千的毅力和水平,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李海森台上演讲语出惊人,陈立军说话慢条斯理,学究气十足。蔫了吧唧的老白(白彦君)总是一袭蓝衣坐在后排的角落里,经常眯着小眼睛望着窗外发呆......难道是在做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我是谁?我应该是谁?

娇小玲珑的丽娜气质略显冷傲,优雅而稍显孤僻。聪莉天真烂漫,眼中没有多少男女大防的藩篱。胡英娣不让须眉颇具领导气质,单宝琴温柔娴静,犹如古典美人。秀荣外表柔柔弱弱,内心却无比刚强。淑华身材高挑、和风细雨,亲切得如同邻家女。宋书航清新可人,于静丽人如其名。樊亚萍身段婀娜、皮肤白皙,很有几分性感。苏桂珍浑似邻家姐姐,绿衣靓女,燕语莺声。

韩凤华在教室走路时总是小心翼翼,恐怕影响别人。张玉萍性格爽利,颇具东北风。林淑霞朴实无华,当年可是个十足乐天派。赵桂玲,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大家都想对你道一声珍重。面容姣好、修短适中的郭红艳难道真成了失群的鸿雁?运桂云竟然如同记忆中一片天边的彩云,如今那一抹靓丽又飘回到我们的视野中。

小美女刘振荣乐天知命,蜕变成逍遥的隐士(已退休,微信名逍遥)。兄弟姐妹们群里群外寻寻觅觅,好不容易才捕捉到冯晓华的芳踪。性感妩媚的徐宏伟,身处青岛,也许偶尔会去崂山伴着涛声倾听道家的雅乐,悟得妙谛。记忆中只模糊地储存着付丽影一幅美丽的倩影,真让人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

想必是传承了西施浣纱的技艺,娴静整洁的张亚玲鞋面上从来未见一粒泥沙;如果穿越千年,多情的李三郎也许会在杨玉环与贺晓华之间难以取舍。花谢花飞三十年,磨不掉林妹妹(林文秀)幽雅的魅力,宁静的校园里哪有潇湘馆里的忧伤?由起红就像那岸边的杨柳,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微风起处,摇摆的涟漪里映衬着栾玉红丽达般的娇羞。月上枝头的时候,玉兔化作丽娟在翩翩起舞,深潭似的双眸中沉淀着一种执著。

丁玲纯洁得像一只小白鸽。提起她,此时无法抑制感伤,在这里,让我们一起为英年早逝的老同学程庆祈祷,愿他在天国里永沐圣光。

在此,让我们热烈欢迎陈丽同学的回归,由于家中突发变故,她高一时就辍学接班工作,但是,当原二十一班的同学把聚会的消息告诉她时,她并没有因为陌生而拒绝,反而高兴地选择了归队。同学们,再次欢迎她!

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无论如何都已经懂得了感恩。古人讲天地君亲师,古人心中的道德标准就是要敬畏天地、忠于君父、孝顺父母、敬仰老师。

让我们全体同学一起感谢父母,在那个时代能读上高中,我们的父母都做出了极大的付出。尤其农村家庭的共同特征就是贫穷。

回首往事、抚今追昔,我们的老师的学识德格放在今天,人人都可成为人生楷模。

面容清癯的班主任纪老师,在寒冷的冬日挥汗如雨(带病)为我们串讲中国历史上历代变法之异同比较,引领我们在先秦和晚晴之间的历史长河中徜徉。充满激情的邢淑云老师,她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时政洞察力,为学生创设论辩情境的教学智慧,在弟子心中历久弥新。朴实得像农村老大爷的王老师,一笔画出东方雄鸡的功力令人折服。儒雅的林老师,一口纯正地道的俄语,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有点刻板的申福斌老师的古诗文教学,严谨又不乏生动。满头银发的肖国雄老师操着一口广东腔,导引我们进行三维立体的解析。

说不尽的师生情,道不尽的感恩心。让我们一起祝愿老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尾声:当聚会的集结号一番番吹响的时候,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四面八方往来的高频率的信息,迅速在短时间内构筑成一个能量巨大的心理场,三十年的时空距离造成的隔膜在短时间内冰释瓦解,五十多颗心从不同层面获得了全方位的交感认同。

青春年少时相识,两鬓染霜时相聚。三十年尘封的同学情早已酿做甘甜的亲情醇红。愿这次迟来的聚合成为每个参会者终生难以忘怀的欢宴,让“永远的二十一班”这面猎猎红旗,永远地飘摇在每个同学的心中!

最后,将一首《念奴娇—为同学聚会而作》奉献给各位兄弟姐妹:

卅载重逢,再回首,曾经几番风雨。

弱冠桃李年少时,哪识人生况味?

云舒云卷,岁月悠悠,天命俱已矣。

同心同理,情缘二字而已;

追忆逝水流年,红颜华发,聚散两依依。

金风送爽云舒袖,同奏欢声笑语。

桃李春风,江湖秋(夜)雨,往事随风去。

抚窗望月,难忘今夕何夕。

初稿完稿于2014年8月9日,8月15日定稿。撰稿人郭景泉导演 裴桐(哈尔滨交通台资深主持人)

注:(1)解说词文稿中大量吸收了徐文秀、张立平、梁晓健、许利峰、蔡清海、.......等人对当年生活场景的回忆文字,尤其是文秀对一些女同学的精彩描述为解说词生色增光,他的文字继承了本宗大诗人徐志摩的文脉,他的词彩风流是骨子里生发出的,堪称是男人中的“金香玉”。晓健文采飞扬的深情告白、感人肺腑。筹委会立平秘书长时机恰当地两番吹响的集合号,让闻者无不动容。筹委会同学在会务组织活动安排后勤保障方面的高效运作,使这次活动表现出极强的组织性。俊辉总指挥东奔西跑所为何来?作为撰稿人,我很幸运,很荣幸。借助大家的集体记忆和团队智慧圆满地完成了筹委会交付的使命。但须声明的是,其中如有对哪位同学的介绍失真失当的情况,文责自负。我这里有底案可查呦。最后,我们要向裴桐导演兼晚会主持人表示由衷的谢意,再好的剧本也要导演的二次创作才能展示出原作的精髓,甚至提升境界。

(2)今夕何夕语出《越人歌》,歌词如下: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桃李春风、江湖夜雨”出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当时就备受世人推崇。

(4)聚会结束后当晚,陈丽同学赋诗一首:一朝分别三十年,孤雁归群喜眉间。回首往事心潮涌,凝眸今夕思联翩。午夜放歌须纵酒,白日游览尽开颜。欢聚场面空前盛,依依惜别泪湿衫。

(5)弱冠桃李,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桃李,桃李年华的简称,古人指女子二十岁的年龄。桃李年华可能是出自陆游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6)

心与心的靠拢 眼与眼的重逢

--聚会后的回顾与思考

公元2014年8月22日,庆安一中高二十一班的全体同学都会铭记的日子,从上个世纪的1984年到今天的2014年,岁月的年轮已经整整刻画了三十个圆圈,三天的相聚结束了,激情开始慢慢消退,但是微信群里依然激情荡漾,吟诗作赋蔚然成风,问候祝愿此起彼伏,逗哏说笑令人捧腹。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今已过天命之年的我们,不正在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吗,人生半百,心如止水,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掀动着这群早已不再年轻的人的心潮呢?夜晚,万籁俱寂,思绪难平,仰望夜空,一幕幕情景开始再现,化作一轴长卷慢慢舒展开来......

迷惘中,集结号陡然吹响

三十年的光阴足可以把诸多的记忆抹去。如今,当年的英俊少年已满头华发,昔日的窈窕淑女皆已徐娘半老,奋斗的激情已从事业之巅开始无声的滑落,青春的狂热更是化作一缕青烟飘逝而过。我们已经习惯了烟酒糖茶、柴米油盐的平淡,又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喜欢邻家的孙子孙女,而当挪进商场酒店的那一刻,迎宾小姐的脸上笑靥如花,口中分明的叫出一声“大叔”或“阿姨”。一声叹息过后只能苦笑着接受,此时方能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日渐迷离的双眼和老花镜再次提示我们:我们已渐渐老去。于是,开始习惯于麻木和呆滞,迷惘中,一阵嘹亮的号角在耳边响起,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亲切。“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孙俊辉的一声集结号吹开了所有人的心怀。短短二十几天里,无论是庆安、绥化、还是哈市、大庆以及更远的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进来,远在羊城的立波其实刚回乡不久,闻听号令后立即返航,云海以半残之躯飞越辽河,风玲换掉戎装,策马疾驰,立峰带着草原的芳香辗转东归,其实从这一刻起,同学聚会就已经开始。

辗转反侧中,我终于明白这个伟大的力量就是,三十年的同学情。回首人生,学海无涯,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十七八岁时的青涩时光,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途,青春就是旅途中最美的风景,而高中时代就是美的让我们必须驻足的地方,三年虽然很短,留在记忆里的却很长,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懂得了成长,还记得那首《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吗?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事,看着三十年的老照片,有莫名的感怀,淡淡的忧伤,这些故事只有在我们相聚时才会绽放出灿烂的火花。

8月22日下午开始,庆安的历史完全可以记下这一幕,庆安一中高二十一班同学会正式开始,同学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欢聚庆安,四十几人的队伍不可不谓声势浩大,以至于庆安贴吧里竟然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亲们,有谁知道鑫悦龙骧酒店里是什么人在聚会?”

红毯上,激情在燃烧

那一夜,我们都疯狂了!

同心缘宴会大厅,这个闻名庆安小城的地方,日复一日的承办着无数次盛典,这里的人对于鲜花、掌声、舞台已司空见惯,然而让他们瞠目结舌的场面出现了。当音乐响起,彩虹门里走出的不是年轻的新郎和新娘,而是和他们父母年龄相仿的叔叔阿姨们,他们手牵着手,从红毯上走过,脸上是一种淡定和从容。

当年逾古稀的纪老师登台讲话时,那语重心长的叮咛嘱托,让我们大家仿佛又穿越回三十年前的课堂。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当酒杯举起时,望着大屏幕上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心潮开始起伏,景泉画龙点睛而又不失幽默的解说词,伴随着裴桐那极富磁性的嗓音,真的把时光倒流,每个人都变得兴奋,绯红的脸颊上不再有羞怯,杯中的酒在欢快的跳动,往来穿梭的身影和声声问候没使人感到一丝丝嘈杂。一首首老歌掀起一阵阵欢唱,炫目的闪光灯把每一张笑脸映衬的分外靓丽!张立平的歌声依然动人心魄,但嗓音中透出几许沧桑,老郭的西皮慢板字正腔圆,舒缓的节奏中有几分避世的苍凉,由田的舞步仍然潇洒矫健,杜凤祥一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诉不尽别后的衷肠,尚鸿一套陈氏太极,在《中国功夫》的音乐背景下,雄浑自然,更胜当年。亚斌坐在那里不知缘何眼神里略带一丝感伤......

午夜,张张合影把这一历史时刻定格,注定,今夜无眠。

我无法想象那一夜所有人的心情,只是深深的感受到一种压抑许久的情怀,在如此喧嚣浮华的社会里,这次聚会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把我们灰暗的心灵照亮,又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把我们沉睡的激情点燃,这已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一块净土,连成一起就是一个纯净的世界,它承载着我们对青春的缅怀,你曾拥有,更不愿失去。

同学聚会,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诉求!

迟到的狂欢--庆安一中高二十一班毕业三十年聚会电视片解说词 电视片永远在路上

湖水中,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十年沧桑巨变,使我们在一中的校园里几乎找不到一丝过去的影子。小东门那片寄托着很多人情思的浪漫三角地—杨树林耸立着几座教师宿舍楼,立峰兄伫立良久,也许是在叩问他亲手所植的小白杨如今身归何处

带着一丝惆怅驱车赶往柳河。“太阳升”,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绿树茵茵,湖水清幽,一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之感,与柳河水库大坝上的风光相比,更有一种别样的惬意。赤脚淌过浮桥的陈丽在松林里荡着秋千、爬栏涉水的云杰活脱脱就是一个周伯通,已把在柳河纪念馆里的感慨早已抛在脑后。那两对踏船嬉水的“可人儿”,也把四合院里的“五七指示”忘个精光。自称当年的青春抑郁症已经痊愈的林妹妹竟忘了矜持,大声嚷嚷着要打扑克。心湖渐渐敞开的丽娟则依偎在池旁和睡莲合影。碧水蓝天下,回荡着孩童般的笑声。中午时分,也许是浓浓的同学情感动了上苍,派出雷公电母,擂鼓助阵,几声惊雷过后,阵雨淋漓,为午间的聚餐送来阵阵清凉。更令人称奇的是,午饭过后竟然变得风清日朗。

揉一揉有点疲惫的双腿,当晚六点,在傍晚的微风中,欣悦龙骧的姑娘们给我们端上了全素宴,这只不过是为盘丝洞的狂欢做一下简单的铺垫。晚上八点多了,在一中插班一个半月的刘彦不知道走的什么后门,竟悄然混入门禁森严的盘丝洞中。当烧烤出来的山珍野味的香气扑鼻而来,酒杯再次举起,上天也为我们感动,把盘丝洞里的妖精变得格外妩媚动人,在我等肉眼凡胎心旌摇荡之时,因公错失聚会机会的马振军竟然通过电波传来了一段山东快书,王云杰那一串“当哩个啷...”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血脉喷张。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霓虹闪烁里的一排长桌也挡不住“姐夫们”的关爱,觥筹交错中意乱情迷,成就了一番糊涂的爱。

这一夜,亦是难眠!

兴隆山庄,再见也许很遥远

似乎还沉醉于昨晚盘丝洞里的狂欢,聪利的急切,丽娜的催促,仍唤不醒不少人的旧梦,然而,当一个个行李从楼上搬下,退出的房卡提醒着人们,离别的时刻不远了。这天早上的阳光格外的柔和,庆安博物馆的大门早已打开,不需要解说员的讲解,以文史见长的我们自由徜徉在庆安八千年的历史长河里。

尽管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庆安人民公园里的漫步略显匆匆。但还有晓健等女生在大片盛开的荷花池畔,摆出各种pose留影。从游人惊诧的眼神里读出,此架势是三十年前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也许只属于我们独创的青葱岁月的造型。还有人望着园内的垂柳发呆,想必是在寻找三十年前义务劳动时亲手栽种的那些树的影踪......人群中,张维良俊俏的女儿无疑给大家带来一丝惊喜和宽慰,而当大家踏入高丽民族古朴的兴隆山庄时,围坐在“天下第一桌”旁的我们似乎有些疲惫,就连一向阳光的俊辉也孤言寡语。当桌面开始缓缓转动,摄像机的镜头静静的看着每一个人的脸庞,计时器发出了细微的沙沙声,离情开始迅速的发酵,别绪一下涌上心头,如突然荡起的涟漪一轮一轮地扩散......轻声细语中,丽娟的一声哽咽令人心碎,风玲的泪雨更让所有女生都撞开了泪的闸门,一声声叮咛,一声声珍重,一次次握手,一遍遍拥抱,各奔前程的身影,步履缓慢,渐行渐远,此时我想伊扬的一首歌最能代表我们的心情:“离别在那深秋,相聚在缠绵梦中,我期待着心与心的靠拢,我渴望着眼睛和眼睛重逢......”

离别使人感到真情是如此的可贵,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次相聚永远不会被忘却,因为记忆也是有颜色和味道的。

从8月22日到8月24日,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又一次经历了重逢和别离,相信若干年后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都不会感到遗憾,这次相聚使我们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珍惜”,更理解从心中说出的“珍重和再见”。

不知下次何时再见,也不知下次能否再见;毕竟,命运的决定权在上帝手上,我们都不过是滚滚红尘中一粒细小的沙粒而已,还是拼凑几句诗来结束吧!

青春一本太匆促的书

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回首过去的时光,想说,

那时候真傻,但真好!

谨以此文献给这次聚会

献给永远的二十一班

献给我们逝去的青春

徐文秀于2014年8月31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7498.html

更多阅读

平江一中高111班毕业25周年同学聚会 平江一中贴吧

平江一中高111班毕业25周年同学聚会——策划:叁川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一、主题:《岁月如歌》斗转星移,岁月如歌,转眼间平江一中高111班的同学毕业已经25周年了。2014年7月12日,高111班的75位同学相聚于平江母校,时隔25年的重逢,成了人生的

毕业聚会庆典活动主持词 毕业十年聚会主持词

(2014.7.12西华大学汽拖80级3、4班毕业30周年在西华大学体育馆校友活动中心}尊敬的王XX副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全体同学们:大家好!在这2014年的又一个毕业季到来之际,我们汽拖80级3、4班的同学从四面八方齐聚母校,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

伦敦马拉松,英国人的狂欢日图 伦敦马拉松官网

每年四月下旬,英国人都在欢庆一个盛大的节日--伦敦马拉松。春日暖阳下万人空巷的胜景可以醉倒每一个人。自1981年创办以来,伦敦马拉松声名鹊起一路走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去晚了,没拍到人山人海的盛大场面。这是选手终点集合地TheM

声明:《迟到的狂欢--庆安一中高二十一班毕业三十年聚会电视片解说词 电视片永远在路上》为网友落寞的夏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