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由勤俭败由奢”还是“成由勤俭破由奢”? 成由勤俭败由奢前一句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由李商隐《永史》诗中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转化而来。虽然这句话的“败”也有毁坏的意思,但是如果拿这句话作为诗句与“历览前贤国与家”相搭配,那么“成由勤俭败由奢”则不如“成由勤俭破由奢”好。原因是被毁坏的不仅有“国”还有“家”。“破”的力度要比“败”大。李商隐写这两句诗并不是他的创造,他是借鉴了一个典故。春秋时期,秦穆公向由余请教使国家兴亡的原因。由余回答说:勤俭使国家兴盛,奢侈使国家灭亡,并以尧舜禹为例。尧身为天下之主,用瓦罐吃饭、饮水、天下部落没有不服从的。尧禅位给舜,舜开始讲究起来,用木雕的碗吃饭,结果有十三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了。舜禅位给禹,禹更加讲究了,制作了各种精美器皿使 用。结果有三十三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了。以后的君主越来越奢侈以至招来灭亡。由余说完,使穆公很心服。如果把上述典故与诗句“成由勤俭破由奢”一起流传,其教育意义可能会更大。此外文言中如果说的是由于奢侈而“自毁其家”还专有“破家”一词与之对应而不用“败家”。后来“成由勤俭破由奢”脱离了“历览前贤国与家”独立运用了。这样一来,用“败”或用“破”都无所谓了。关于“破家”专用于“自毁其家”,在下面举一个例子。《后汉书·张俭传》载:“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这说的是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张俭弹劾了他,因此与览结仇。后来张俭同乡的一个叫朱并的人与张俭有仇就诬告张俭组织了二十四个人要谋反,这样张俭就遭到了通缉,张俭只得逃亡在外。他逃亡在外的时候非常困迫而且不敢在明处走。但他向百姓家叫门讨吃留宿的时候,百姓家没有不敬重他的名声和作为的,都能不怕毁坏了自己的家,冒着危险收留张俭。“破家”的“破”在上述例子中是作动词用的。在现代汉语中“破家”的“破”也有作形容词用的,如“破家值万贯”的“破”即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7736.html

更多阅读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是一句空话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那个时候起,“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就成了广大教师梦寐以求的一个理想。在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什么?答案;人财物的管理。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安全,卫生的考核。人力资源,劳动纪律,销售市场,定额消耗由于“工作日目标”的执行情况不到位,我们应该意识到:目前,公司基础管理薄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比如,管理者有章不循,

声明:《是“成由勤俭败由奢”还是“成由勤俭破由奢”? 成由勤俭败由奢前一句》为网友清夜深林觅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