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的美女——登顶四姑娘山三峰纪实 登四姑娘山三峰危险吗

不羁的美女

——登顶四姑娘山三峰纪实

是不是真的驴友都属于那种登完一座山,就想到下一座更高山的狂想症患者?是不是真的驴友都越是体会过生命在狂野之山面前的脆弱,越是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山峰去登顶?是不是真的驴友都“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才会将“我要去那里”的决心执行的更加彻底?当国庆长假摆在眼前,制定一个更高山的攀登计划,并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开始准备,直到真的背起鼓鼓行囊向着下一个未知数实施的时候,这钟感觉妙不可言,不管之前有过多少次这样的经历,内心的激动依然将一切琐事涤荡无存,感觉和第一次驴行毫无两样。更何况这次是去登顶5000米级的四姑娘山三峰,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性的雪峰登顶。

一、翻越夹金山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与卧龙国家保护区毗邻,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它们从北到南,在3.5千米范围内一字排开,从幺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到大姑娘,其高度分别为6250米、5355米、5276米、5025米,这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如同姿容俏丽的四位少女亭亭玉立于长坪沟和海子沟两道银河上。四姑娘山中幺妹峰为四川省第二高峰,由于太过陡峭险峻,基本属于无法攀登之峰,据说至今登顶幺妹峰的人不超过20人。而二姑娘和大姑娘峰,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扛得住高反,多数驴友一般可以登顶,只有三姑娘峰是可攀峰中最难的一座,属于技术性雪山攀登的体验级,是对以后跨入专业级更高技术性雪峰攀登的检验性、测试性的攀登。所以,登上三峰,已经可以表示四姑娘山登顶的最高境界了。

四姑娘山距成都市235千米,距南昌近2000千米。那里国庆期间的天气阴晴不定,如何将参加本次活动的“13头强驴”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四姑娘山,以便能挤出足够的时间在三峰大本营等待晴好的天气攻顶,领队南德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只有自驾——将“13头强驴”以及他们的装备一股脑的塞进他的15座全顺车,算是一个最简单,但却需要用最痛苦的煎熬为代价换取的最快速度。这些即将在狭小车厢里连续颠簸30多个小时,竟然没有一个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13头强驴”分别是:南德(领队)、江叟、大漠孤烟、院长箱子(女)、晓熹(女)、石头开(女)、LISA(女)、瓶子罐子、如果(女)、滩(女)、小候、骑路人(我)及内挂。

2013年9月30日12:20从“山水户外”准时出发,出市区,上高速,过永修,转永武高速,出赣入鄂;在灃西镇转大广高速,至黄石,转沪渝高速,绕武汉,过宜昌,进恩施,出鄂入渝,一路崇山峻岭,隧道接桥,风光无限,可惜早已天黑,不见美景;过忠县后终入川境;睡梦中晃过广安、南充、遂宁,10月1日天亮的时候,终于抵达成都绕城高速。至此,南德已通宵达旦的连续开车近17个小时,中途仅仅由其哥哥代开了不足2小时,真乃神人也。这和我们出发时估计的时间差不多,高速公路如果不堵车,计划还是比较靠谱的。无论南德在这17个小时中,是否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边睡觉边开车的,我们这“13头强驴”也以大无畏的精神坐了17个小时,算是对南德超强耐力的无声支持。当车上所有的人都明白坐长途汽车除了可以把脚坐肿外,原来还可以把屁股坐肿的道理时,南德终于将他的方向盘交给了我。我将车开上了成雅高速,也就2个来小时,不得不进入服务区给车加油、给人吃早点。之后,南德坚持继续往前开,说是要将我开车时耽误的时间赶回来。可惜出服务区不久,“黄金周”变成“黄金粥”的一幕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如期上演,前面的堵车将整个高速公路变成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大停车场,这真是一碗比干饭还稠的“粥”。总算过了堵点,一算时间,南德的速度至少比我每十公里慢2小时。

中午,在雅安下高速,穿城时再次遇上堵车。停停走走地过了飞仙关,我为了等两位到农家打水的女驴友,错过了上车的机会,由于车子不得不随着车流往前挪,我竟然追了3千米才上车,估计这3千米的跑步为我顺利登顶三峰打下了扎实的体力基础。距宝兴县几十公里处,由于交通管制,我们不得不走村道绕行,15:00进入宝兴县城。两旁高山绝壁,直耸云天,将小小的宝兴县城夹持在狭小的山沟,让人担心山上一不小心掉下的石头会砸在街道上市民的头上。山沟小河穿城而过,河水喘急。灾后重建的街道和建筑,簇新气派,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

车出宝兴不久,进入夹金山景区。幽深的原始森林,层林尽染,红、黄、绿叶垒在一起,如梦似幻,清新温润的空气,激流涤荡的山涧溪流,让人目不暇接。汽车沿着山路不断拔高,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气温渐低。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力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我不禁在脑海中开始想象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翻越这座海拔4114米雪山的艰难情景。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翻过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无意中胜利会师。“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估计当年红军做梦也想不到,60多年后,“鸟儿飞不过”的夹金山人们可以开着车子翻越。随着海拔的升高,路边的植物逐渐由高大的树木变成高山草甸。到达垭口,一块高约4米、颜色淡黄的三角形巨石竖立在垭口平地上,光滑的石面上刻有“夹金山 (海拔4114米)”等字。很多游客都会在此停车拍照。天空灰蒙蒙的飘着细雨,气温很低,冷风吹得人直打哆嗦,因此,当地藏民在这里搭起摊子,卖烤羊肉串,生意相当火爆。拍了几张照片,冷的赶紧下山。我们已进入小金县境内。盘山公路如飘带在山间缠绕,雪山下的山坡绿草如毯,野花似锦,山下森林斑斓,景色相当秀美,可惜没有在下山途中停留片刻。

出夹金山景区范围,继续前行,过达维乡右转,进入我们的目的地:小金县日隆镇。日隆镇的海拔已经有3100米,一看就是一个典型的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山区小镇,藏族风格的街道两旁店面林立,不是做餐馆就是卖旅游纪念品的,穿镇而过,上一段小坡,就是长坪村。19:00左右,我们终于入住在早已联系好的“明朗臧家”客栈。

吃完晚饭,客栈老板事先帮我们联系的登山协作领队来和我们见面,决定由协作领队帮我们准备18匹马,其中13匹马作为我们的坐骑,我们全部骑马上到三峰营地,为第二天攻顶节省体力;另外5匹马负责将我们的重装及攻顶的公用装备驮上山;我们还缺了一些攻顶的技术性装备,如上升器、静力绳等,也向协作领队租用;按照登顶四姑娘山必须“一对一”聘请的登山协作员也已落实,我们估计能有7人攻顶就不错了,所以只请了7名协作。万事俱备,就看老天爷给不给我们这些不远千里赶来的敬山者机会了。

二、风雪交加大本营

2013年10月2日7:00起床,外面下着冰冷的小雨,给攀登三峰带来很大的变数。吃过早餐,大家都是冲锋衣外裹雨衣,将重装留在客栈由马帮驮运,背上轻装先到四姑娘山管理局办理登山的有关手续,包括确认按规定聘请的“一对一”专职登山协作员,购买四姑娘山门票,签订遵守相关规定和“责任自负与政府无关”的责任状并按上手印等等。之后乘坐十几分钟的景区面包车来到四姑娘山景区大门口。

进入景区大门,朝拜了路边一座具有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喇嘛寺,寺前一排藏传佛教白塔,经幡迎风飘扬。据说寺院属格鲁派系,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在本地佛教史上曾经辉煌一时,文革时被毁,现寺为近年原址重建,你仍可以从中感悟当年寺院的神圣与庄严。寺院对面的山上,云雾缭绕,可以清晰地看见白霜挂满枝头,景色秀美。

马帮还没有到齐,他们要走右侧山沟底下的马道,我们沿景区内的木栈道先走,按照指路牌右转向沟底小河边,过小桥,沿马道缓缓上行,至山里一处独栋藏民房前,旁边有一栋坍塌的房子,据说是汶川地震时倒下的。建议下次如果来长坪沟穿越,可以在此藏民家搭帐篷,省钱又安静。我们在此一直等到10:00多钟,马帮才到齐,大家十分新鲜的骑上马背,终于开始向三峰营地进发。

骑马上山并不表示你就可以一直骑上山,这与大家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其实整个路程可以分为骑马、徒步、再骑马、再徒步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1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骑马的路程和徒步爬山的路程差不多各占一半,而且徒步的路段更陡峭。因为陡峭,所以要下马徒步,这是一个矛盾,当你觉得坡度较缓,可以自己爬上去的时候,却是可以骑马的路段;当你觉得坡度太陡,真希望能够骑着马儿上去的时候,却需要下马爬坡。而这种下马,是你心甘情愿的,因为当你骑在马背上,感觉马儿在拼尽全力爬坡时,你会觉得自己太残忍,马儿是很沉默忠实、任劳任怨的伙伴,你如果赖在马背上就是不下来,马儿也会无言地拼命往上爬,马在流汗,赶马人心疼得在流泪,你就不好意思再骑下去了。

11:00海拔3693米,坡度太陡,骑马告一阶段,开始下马徒步爬坡。山路被马儿长年累月踩成一条沟状,沟里烂泥混着马粪,给爬坡造成不少麻烦。这段坡要爬一个多小时,我们被茂密的森林包围,不见天日。在高大的冷杉树枝上,挂着一串串丝绦,像是农家在竹竿上晾晒的面条,只不过面条都是绿色的,当地人称之为“树挂面”,这种植物只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中,见到这种植物,说明这里生态环境优良。忽然发现山坡上已经有一片片的积雪,估计丛林外的天空小雨变成了小雪花。

11:50爬到海拔3902米,马帮正在这里等我们,这里又可以开始骑马了。高山上骑马,人和马都不轻松,马儿拼命爬坡,马背上的人也在拼命保持平衡,偶有下坡,人就感觉要往马头前面栽下去。经过一段爬坡,到达牛棚,有石砌的围墙和废弃的房子,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小雨雪稍稍停顿了一下,这让我们可以回望对面高入云端的雪山,半山腰有一条细长的瀑布,看起来就像是从山体中喷涌而出,神龙不见首尾。俯视山下的长坪沟,依沟傍水的日隆镇如镶嵌在绿色长廊中的一串佛珠,景色极为壮阔。过牛棚后,山势再陡,马儿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大喘气,马背上的人都可以感觉到马背随着喘气大幅度的起伏,让人于心不忍。我们早已钻出密不透风的森林,进入灌木林,秋天的味道还不是很浓,树叶正处在由金黄转为火红的过渡期,估计再有个十来天,才能欣赏霜染秋叶的高山美景,但此时漫山遍野丰富多彩的颜色也足够令大家喜出望外。出灌木林,已是白雪皑皑的高山草甸,雪花飞舞,低矮的树丛上挂满积雪,一簇簇一团团,像是丰收的棉地。远处的雪山被云雾遮挡,不见雄姿,却加重了人的高反和寒冷。当马儿拼尽最后一点体力和人的胯下差点磨破皮的时候,总算开始了比较平缓的山腰横切。13:00海拔4284米,来到一处山沟缓坡处,山缝间化出的雪水汩汩流淌,陡峭的山坡横亘在眼前。骑马的路段结束了,赶马人放下我们掉头下山去了,驮装备的马则继续往营地赶路。

我们向着头顶上方那个云遮雾绕的高处垭口开始徒步,直至三峰大本营。这段爬坡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垂直拔高200多米,基本上可以作为驴友能否攻顶三峰的第一阶段的考验。爬山是艰难的,高反是严重的。每爬五、六步,就要停下来大口喘粗气,队伍立刻拉开了距离。翻过几个山坡,远远地看见高高的垭口处,协作已经将营地大帐搭建好了,这说明我们至少要比协作晚到半小时,这是很正常的速度,如果你比协作晚到超过一个小时,就要对你能否攻顶三峰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有驴友已经出现头痛、恶心、低温、气短等症状,甚至不得不需要协作下来连拽带推地背上营地,此类驴友很遗憾地被协作打入不能攻顶的名单了。

15:30海拔4500米,所有的驴友都到达三峰大本营。大本营有上、下两个营地,高度相差50米左右,我们的营地就扎在刚好上到大本营的平地上,属于下方营地,如果将帐篷扎在上方营地,可以为明天攻顶节省十来分钟的路程,当然这点路程在协作看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我们的营地左上方有石砌的棚子,屋顶早已被风刮得无影无踪,徒留四壁。上方营地也有类似残壁,说明每年慕名前来登顶四姑娘山三峰的驴友相当成气候,但据协作说,真正成功登顶的少之又少。天空灰蒙蒙的被雪雾笼罩,放眼四周都是冰雪世界,驮马就在营地四周随意的放着,它们将在这高寒冰雪里过夜,在这里,正印证了那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牲口随便用。我们各自在雪地里搭好帐篷,几位协作已经在大帐内生起炉子,为我们做晚餐。吃过晚餐,协作开始为大家培训攻顶使用的各类技术装备,包括上升器、八字环、快挂、保护绳、安全带等,已经有驴友放弃攻顶,因而也就放弃了学习。


不羁的美女——登顶四姑娘山三峰纪实 登四姑娘山三峰危险吗

天色渐暗,大家钻进睡袋,各自休息。在高山寒冷缺氧的帐篷内睡觉,也是对驴友能否攻顶的第二个考验。想知道高反是什么感觉么?找一个橡皮筋,套在自己脖子上,10秒过后,你就会感受到高反了(警告:说说而已,切勿模仿)。晚上陆续还有队伍上来,使营地一片吵杂。23:00我们的队伍又有驴友因严重高反剧烈头痛引发呕吐,不得不被协作连夜送下山。半夜又下了一场雪,令人心烦意乱,营地的一夜就这样在彻夜未眠、高反头痛的痛苦中渡过。


三、攻顶

2013年10月3日凌晨02:30协作们并没有按时起来,估计协作以为经过昨晚一夜的折腾,恐怕今天没有一个人会去攻顶。倒是南德首先出帐催促协作赶快做早餐。大家几乎都是一夜未眠,状态受到严重影响,我也是在迷迷糊糊刚要入睡的时候,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抱着爬到那里算哪里的心态,勉强钻出帐篷,开始带头盔、穿雪套、套冰爪,做攻顶的准备工作。在是否带上单反相机的问题上,犹豫很久,最终放弃,这让我事后无比后悔。协作极不情愿地出帐,早餐也就做得相当的马虎,将昨天的剩饭煮成泡饭,拿出几包榨菜就算对付过去了,传说中的攻顶前来一碗松茸炖土鸡大补神汤不见踪影,就靠一碗稀饭攻顶简直太不靠谱。令人欣慰的是,天空繁星闪烁,天气晴好,老天爷开眼了。

04:00头顶随手可摘的星星,脚踏晶莹洁白的冰雪,8头驴5位协作摸黑出发。这种义无返顾的坚定足以震撼队伍中每个人最柔弱的一面,人生就需要这种震撼才觉得有意义。一路上坡经过上方营地左转,绕过山梁开始一段长时间的横切带。协作领队在前面带路,虽然在紧要关头路边会有玛尼堆路标,但能够在这漆黑的丛山万岭中找到冰雪覆盖下的小路简直不可思议。岩石被冰雪包裹,所以冰爪发挥了重要作用。坡度平缓,我们前进的速度并不慢。遗憾的是,有两位驴友没有跟上队伍,出发不久就退回了营地,攻顶的队伍只剩下6人5位协作。行进了约2个小时,天色微亮,到达三峰和二峰之间的垭口下方的一处平台,这里的海拔大约4700多米,我们在此稍微休息了一下,吃点东西补充体能,也是等待天色再亮一点,为冲击垭口做准备。这时又有几支队伍逶迤而来,各自相距几百米,从微弱的头灯数量可以大致看出每支队伍都不足10人,像萤火虫游动,这是一群顽强的生命在寂静黝黑的山谷中躁动。

为了不至于造成攻顶的拥挤,我们即刻开始向陡峭的垭口发起冲击。攀登垭口是攻顶三峰的第三个考验。它像一道门槛,挡在爱慕者与三姑娘之间,想要与三姑娘来一次亲密接触就必须要跨上这道门槛。它更像一堵高不可攀的墙,垂直的绝壁令人望而生畏。所有的人都不得不返回到祖先猴子四肢行走的时期,积雪淹过膝盖,卯足了劲爬上一步往往会被滑落的积雪退回来两步,两手全部插入积雪中,却抓不着岩石借力,爬不了几步就要停下来长时间的大口喘气,直至呼吸稍稍平稳一些,又再次往上爬几步,不用手摸,就能感觉到心脏剧烈跳动的节奏。

终于上到5000米,这是一个质变的高度,我已经跨入5000米级的登山者的行列。回头远眺,大家无不被脚下壮观的云海所震慑。一望无际的云层,是那样的洁白纯净,没有一丝的杂色,像是四位姑娘的洁白衣裙,又像是天上人间的屏障,隔断了人间的一切烦恼,只将天上空明纯洁的仙境展现在我们眼前,远处的雪山只露出断断续续的尖顶,就像飘忽于云海中的小船,又似巨龙翻滚,霸气外漏;放眼整个云海,似乎是静止的,细看每一朵云彩,又是变幻莫测的。这就是四姑娘山所能展现的最美云海,她的出现需要多种天时地利的因素共同叠加:昨天风雪交加,今天晴空万里,是形成壮美云海的自然因素;我们克服种种艰险,清晨登高到5000米来欣赏她、赞美她,是最美云海的知音,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因为再过几小时,她就会消退,因此她才会将最美的时刻展现给勇敢的人。



抬头看看垭口,仍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的。驴友箱子在一处绝壁前尝试了几次,都没有通过,她的冰爪也脱落了,万般无奈,只得下撤。但她一点也不后悔,她也进入了5000米级的驴友行列,又欣赏到了四姑娘山的最美云海。我们的两位协作竟然也放弃攻顶,一同下山,攻顶的队伍仅剩下我、南德、大漠孤烟、瓶子罐子、滩和3位协作。

8:00海拔5100米,经过与高反、陡坡、积雪和自我意志的艰难博弈,我们终于登上二峰与三峰之间的垭口。垭口带来的惊喜,更加令我们震撼。垭口长不足50米,宽不足几米,我们仿佛被两座高山夹持,两边都是壮观的云海,垭口脊线就像悬在云海中的小桥,两端的二峰和三峰就是桥头堡。更令人惊叹的是,远方飘忽于云海上的群峰之巅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四射,那是一种窒息的美,堪称百年一遇,就连协作也忘记了要做最后攻顶的准备工作,看着远处的金山惊叹。日照金山的景色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多数人都只是在山下仰视一座遥远的金山,我们却与日照金山站在同一个高度,而且是群峰焕金,金光一片,更加不可复制的是,云海和金山交相辉映,真是人生难得有一回。感谢四姑娘山,祝福四姑娘山,难忘四姑娘山!





三姑娘峰就在眼前,我们终于可以和她平等的对话。再看山下,由于积雪太厚,所有的队伍都放弃了攻顶,原路返回,就剩我们一支攻顶队伍了。但还有200多米的拔高,其中至少有150多米坡度在70度左右,需要技术性攀登。协作认为,这段拔高至少耗时3小时以上,也就是说我们肯定不能在规定的11:00之前登顶,所以必须就地下撤。此时南德表达了我们坚持登顶的强大决心,并且答应给3位协作额外再加1000元协作费。协作在惊佩之余表示可以将下撤的时间推迟到12:00,能否攻顶就看我们的造化了,双方达成一致。开始穿戴安全带,系上安全绳,上升器、八字环等装备,只带了点能量食品,开始最后的攻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8033.html

更多阅读

八十年代的影视美女明星们上 卸妆后的美女明星们

八十年代的影视美女明星们(一)刘晓庆、张金玲、李秀明、龚雪、陈冲、丁岚、傅艺伟、洪学敏、姜黎黎、李羚、林芳兵11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影院上映了很多优秀的影片,电视荧屏上播放了很多难忘的电视剧。在电影和电视里出现了很多

(转 《不羁的美女》评论 不羁的美女百度云

很多年前看过巴尔扎克的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在看电影《不羁的美女》时一点没想到二者的联系。直到读了该片导演的某次访谈,才发现它们有着改编的血缘。影片中的老画家最终将艾曼纽·贝阿的裸体画砌进了厚厚的墙壁。而对观众来说,

苦恋陈毅的美女将军胡兰畦组图 胡兰畦被陈毅忽悠

民国时期,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将军军衔的女性只有7位,她们是中将宋美龄、奇俊峰、巴云英,少将胡兰畦、谢冰莹、额仁庆达赖、姜毅英。其中的胡兰畦少将是位大美女,她曾以时尚俏女郎登上过《良友》画报的封面。她曾和陈毅曾山盟海誓:互等

声明:《不羁的美女——登顶四姑娘山三峰纪实 登四姑娘山三峰危险吗》为网友帅炸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