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为了改变——专访光线传媒副总裁刘同 光线传媒副总裁几个人

/本刊特约记者蓑依

采访对象:

刘同 10年电视从业经验,现任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历任《娱乐现场》《最佳现场》《影视风云榜》《娱乐任我行》等多档娱乐节目总监、联合事业部总经理。中国新生代作家,青春哲理小说代表性人物,《五十米深蓝》《美丽最少年》、《离爱》《谁没一点病》等多部畅销小说作者,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嘉宾,《坦白讲》节目主持人。其最新作品为《谁的青春不迷茫》。

不停地做小事让我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求学·考研》:你的新书《谁的青春不迷茫》,一经出版就位列新书销售榜榜首,你是否觉得这本书暗合了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迷茫”心理?

刘同:其实这本书现在的状态超出了我的想象。就像我写第一本书的时候,只是想在微博上随便发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回应。后来我就想,是不是应该好好写本书。等要写书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大家对职场的一些事情那么地渴望了解。《谁的青春不迷茫》也是同样的情况,我没想到大家对“迷茫”这个词会有这么多共鸣。我有两个感受:一是对于写字的人来说,现在书20天卖30万册,引发了很多人去怀念,去反思,甚至去尝试记录下自己青春,我对这感到很开心;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完全看不懂书里写的是什么,刚开始我还是挺难过的,后来我想明白了,可能是他们像现在的我一样,对青春已经不再迷茫了,他们已经不需要再了解这本书了,所以我也是很开心的。

《求学·考研》:在过去10年当中,你是在什么时候对前途感觉到最迷茫?

刘同:我现在还是一样迷茫。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我现在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迷茫的过程中,我会越来越有安全感。比如说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后来,一点一滴的小事让我发现原来靠自己的努力可以稍微改变一些东西。到了大三、大四,我找到了一些实习工作,目标就越来越清晰。你不停地做了很多小事,这些小事会使你对目标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有安全感。所以,我现在不会对未来有恐惧,我觉得这是自己这么多年慢慢坚持下来的东西,是时间已经证明的东西。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迷茫,当你突破一些迷茫的时候,你就会总结一些公式,只要你坚持,一定可以胜利。

我必须要有80%的把握,才会参加一项考试

《求学·考研》:快到大学毕业季了,大学生面临择业的焦虑,很多人东奔西闯,考编制,找工作,对此你怎么看?

刘同:在我看来,如果我要考试,我必须明确自己是为了什么考试。如果我考试是为了碰运气,那我从来都不会考,我必须要有80%的把握,才会参加一项考试。就像你喜欢一个女孩,你会根据她的个性、特点,给她写一封情书;如果你要追100个女孩,你仍然只写一封同样的情书,那你谁都追不到。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对于考试也是一样。如果你要考公务员,就要搞定公务员考试,千万不要今天考公务员,明天再去应聘设计师,后天又去做记者,这样到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因为你的精力不可能这么分散。另一种情况是像我这样,工作两年之后,特别希望我的生活有一个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变它,只能通过考研重新去换一个环境再去找工作,所以当时考研对我意味着:我必须去北京,我要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

《求学·考研》:我们知道当年你以一分之差而没能考上研究生,你现在觉得遗憾吗?假如你当时考上了,再走现在这条路,会不会相对容易呢?

刘同:我可能是考研当中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考研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说学习可以改变自己,而是说可以换一个新的环境,会有一段时间能够让自己思考未来要做什么。我考研更多的是为了来北京,最后我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我也来北京了,我觉得目的达到了。我并不是说考研没有用,我还计划着这两年再读个研究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我工作这么多年了,也总结了很多经验,现在就开始需要系统地整理知识,输入一些新的价值观,日后回过头来再来看我现在的工作时,视角可能会变得更加专业一点。我总觉得刚读完大学就考研,大多数人是为了混个文凭或者给自己一个找工作的时间。但很多人工作之后再去考研,我想他们是为了让自己慢下来,为了反省,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文科和理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这里说的更多是文科,因为理科生考研很多时候是为了更好地钻研,这是没有问题的。

《求学·考研》:说到择业,很多人会选择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你作为一位标准的“北漂”,你对大学生地域择业的要求,有什么看法?

刘同: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在小城市混得很好的人,一定也想去大城市看看。因为他们会觉得我既然在这个地方做得不错,那么我换一个地方应该做得也不错。对于另一部分在小城市混得不好的人来说,我想他们会觉得我之所以在小城市混得不好是因为我的机会不多,到大城市之后,我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点,他们是碰运气或者说想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所以说不管那些在小城市混得好或者不好的人,他们去大城市一定是有他们的理由的。

《求学·考研》:你是否觉得北京等大城市是年轻人的天堂?

考研是为了改变——专访光线传媒副总裁刘同 光线传媒副总裁几个人

刘同:我不说别人,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必须留在大城市。在小城市,抬头不见低头见,到处都是熟人,你不能太过分地去张扬自己的性格,因为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容易被别人扯到从前的你,比如说他们会说“你看你,从小学就是这样”“你看,你以前就是这样的人”等,这样你就会活得特别没有特点,你就会按照大多数人“觉得”的轨迹去活。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做媒体的人来说,从平台的角度而言,我也只能选择大城市。有时候并不是说做一份工作,在大城市做的很好,回小城市就会做得更好,而是看这份工作有没有需要。

“努力”是把老板没想到的事情都想到

《求学·考研》:每年光线传媒也会进行校园招聘,在这个招聘过程中,你最看重的大学生的素质是什么?

刘同:我们最看重的素质就是,他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在他的理解层面是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我认为每一个需要找工作的人,他最起码应该是成熟的,他会为他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你知道吗,很多大学生讲话是很不负责任的。我举个例子,我们去学校招聘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问“现在国家颁布了‘限娱令’,那会不会对光线传媒的影响很不好?”这个问题在大多数人看来好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当时就对他说:“同学,你问的这个问题看上去很专业,但我想知道你知道‘限娱令’的具体内容吗?”他说不知道。我想既然你都不知道它的内容,就跑来问我会不会对我们有不好的影响,这种做法是很滑稽的。在某种程度上他只是为了表达而表达,他并没有为他所说的话负责任。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们在选择学生的时候,压根不用问他很多问题,只要他问我三个问题,我就知道应不应该要他,因为从问题当中可以暴露他自己对自己的判断。

《求学·考研》:大学生该怎样在学校中培养日后需要的工作能力?是先系统地学习各种知识,还是在大学里就培养好和工作相关的一技之长?

刘同:这两个方向其实并不冲突。我大一、大二开始想做传媒,我就开 始往这方面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就会慢慢发现你自己离这个岗位的差距到底有多远,你必须尝试全方位地、系统地去锻炼自己,你不仅要会写东西,还要会与人沟通,还要会编辑,还要看别的电视台在做些什么,只有这样全方位地去提高自己的时候你才会有进步。

《求学·考研》:说到实习问题,前段时间有个“实习生该不该给领导斟茶递水”的新闻,你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你觉得实习生应该给自己如何定位?

刘同:很多实习生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会觉得打杂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儿,但是我觉得打杂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比如,我做实习生的时候,我每天要做的事儿就是给老师热盒饭,因为担心混淆,我就会在每个盒饭上贴上老师的名字。我是第一个可以准确地叫出办公室老师名字的人,是唯一一个在路上遇到老师可以向他们问好的人,也是第一个被所有老师记住的人,还是第一个被他们带出去采访的人。这就意味着做实习生,要打杂,但会有很多的方式会让你变得不一样,就看你要不要去做。所以到后来我们同事聚餐的时候,我也能很清楚地记得每个老师的口味,因为我热过太多次盒饭了。有时候我会认为打杂是一个部门里面最核心的工作,你完全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隐私。我觉得那种很鄙视斟茶递水的人是很难有未来的,因为即便有一天你做到了高层,你不知道基层是怎样的。

《求学·考研》: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

刘同:我最想向大学生传达的理念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有很多人来光线找工作,会问我“我不是新闻专业的,行不行?”,我觉得这种问题很无聊。别人无法给你答案,你能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你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为这个目标付出多少努力。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要分清梦想和梦的区别,梦是你喜欢的事情,自己希望去做,但自己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才华。在寻找职业定位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梦误认为是梦想,“梦”不会因为你很喜欢就能做出成绩。还有一点,“努力”是基本的职场定位,千万别把自己当成打工的,老板聘请你是因为他也有很多缺点,找你过来是让你来弥补这些缺陷,你和老板是平视的状态。“努力”不是说把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好就行了,你得把老板没想到的事情都想到,这才是努力。

《求学·考研》:你初入职场的时候,有没有看有关职场的书籍,或者是有没有人向你传授职场秘籍呢?

刘同: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没有看过任何有关职场的书籍。因为我把一切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了。工作就像追女孩子,你只管放手去追就可以了,哪还有时间来看关于情感的书籍。或许我是把用来读职场书的时间用来亲身实践和受挫了。

《求学·考研》:你还会给喜欢你的人带来哪些惊喜?

刘同:我今年刚刚被中国高校创意总部聘请为他们的创业导师,他们是一个高校联盟性质的,所以我今年可能会去很多学校就创业和职场来给大学生们做一些分享。接下来我也会去20多个城市的一百多所学校做一个“青春思想会”,去和大家聊聊是如何成长的,成长的过程中又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我想可能会在这两个方面跟大家作更多的沟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求学考研》杂志微信:qiuxuekaoya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8894.html

更多阅读

圆滑不是为了世故而是为了老练 圆滑世故是什么意思

圆滑不是为了世故而是为了老练人活在世上,一生之中无非只有两件事——做人和做事。多少人一辈子都在感叹做人难,人难做;做事难,事难做。那么,怎样才能做人不难、做事不难呢?很久以前,中国古代铜钱的“内方外圆”就被用到为人处世

赵雅芝叶童不和难道是为了争男人? 叶童赵雅芝不和吗

赵雅芝叶童不和难道是为了争男人?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被“新白迷”们奉为史上最经典的爱情故事,现实生活中的原班演员却18年没有聚首剧组在18年后的首次重聚,是一件为观众圆梦的事情。没想到在粉丝间掀起一番“口水”大战。由于白娘子

声明:《考研是为了改变——专访光线传媒副总裁刘同 光线传媒副总裁几个人》为网友嘴唇干了我吻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