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 西方哲学智慧答案

2013-03-03 19:18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一)的笔记第一讲智慧的痛苦 西方哲学史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项内容,以前的讲授不是按照历史的线索而是按哲学的分支介绍哲学。在面对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哲学的人,还是应该介绍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6世界到公元19世纪,没有包括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由于时间的原因,讲授的方式是“史论结合、以点带面”。西方哲学史除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以外经过历史的筛选内容比较稳定,只是在理解与分析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将西方哲学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称古代哲学;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称中古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称近代哲学;20世纪称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下半叶学科制度化以后,哲学成为一个学科,大学设立哲学系,哲学从业人员增多,哲学流派、哲学著作增多。20世纪哲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前2000多年的景象。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哲学是什么”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至今为止没有定论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但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无法说“哲学是什么”,不妨我们先看一下“哲学不是什么”。关于哲学有以下一些错误的看法:(一)哲学是科学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往往和知识划等号,如果有一门学问不是科学我们会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学问,科学似乎成为衡量知识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假如你用这个标准衡量哲学就会很糟糕,因为在事实上哲学的问题、理论、学说几乎都处在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中,它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必然性。攻击哲学的人认为哲学不是科学,而维护哲学的人试图证明自己是科学。实际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是中性的,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完全有赖于使用它的人,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伤害,甚至毁灭人类,假如我们把哲学也作为科学,也只是多了一个工具和手段,那么为其确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工作谁去做?而这个也正是哲学应该做的,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式的科学,在2000多年的哲学史中,哲学家们就是想让哲学成为科学,一直到19世纪黑格尔将其实现也将其终结了。20世纪以后的哲学发生了转向。(二)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不是让人聪明的学问,是让人糊涂的学问。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二)的笔记 糊涂,问题在这个世上太多道理,而道理和道理之间是相互冲突的。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推到至极。(三)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大到没有办法认证的程度,那这个道理和道理的冲突就变得没有道理。哲学往往是被看作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哲学家问什么总是有理呢?科学知识的对象:往往带有现实性。哲学的对象: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带有乌托邦式)。 哲学表现下来的剩下来的是一套逻辑。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用道理来使人信服打动人的。(四)哲学无用。 哲学不能用来考面包。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的效用。物质生活,精神问题。工具理想和价值理想之间的平衡问题。哲学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三)的笔记 在古希腊的时候,所有的学科都包含在哲学中,问题在于随着二千多年的发展,很多学科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当一个学科有了自己的对象,有了一套方法和概念,就从哲学中独立出去,只要那个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它就不再是哲学问题,它就会成为一门学科,而留给哲学的就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哲学家不甘心这样,使哲学成为科学就成了二千多年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理想,最后这个理想以破灭而告终,因为它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哲学被当做知识去学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需要学的是哲学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有方式,而不在于具体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内容都已过时。比如西方哲学始祖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今天没有人相信水是万物的本源,但问题现在依然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为后人提供了典范,说明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的程度或不能解决问题,它的局限性是什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为哲学定位?我们可以对科学、哲学、宗教作出对比,科学研究自然,诉诸于理性,要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宗教关注超自然世界,诉诸于信仰,面对终极关怀的问题,终极关怀就是人从何而来?归于何处?而哲学恰恰居两者之间,首先它和科学一样讲理性,和宗教一样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这样的位置使哲学很尴尬,因为科学和宗教可以泾渭分明各管各的,哲学既不能像科学一样守本分,又不像宗教有信仰这个方便法门,这就是哲学性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哲学问题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到北。” 哲学是面对问题而生的,它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说到问题,我们通常将问题分为两类: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即“问题”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解决方式的问题即“难题”。而我们面对的大量的问题正是“难题”,需要我们去抉择,找到我们自己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对所有人有效。哲学家必须面对难题,哲学家的思考带有根本性,会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极致,在这条思想之路的尽头,就会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告诫后人换一条路走,哲学史就是给我们留下一条条的道路,而且没有一条可以通达到智慧的顶点,但每一条都是一个典型。 如果哲学面对的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耗费在此,这就是“智慧的痛苦”。二、哲学的痛苦 基督教《旧约圣经》的“创世纪”失乐园的故事,人类因为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实,获得“原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智慧,就会出现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的巨大冲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智慧的痛苦。有了智慧就有了对生死的恐惧,就有了终极关怀的问题,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此。我们把哲学看作广义的人生哲学,就是要面对生死问题,就会变成有限、无限,相对、绝对,暂时、永恒之间关系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对宇宙的看法,这些看法不断加深、拓展,哲学就成了像滚大的“雪球”,使人看不到核心。实际上人的原初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宗教和哲学都是这样,宗教会允诺一个来生另一个世界灵魂不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问题。哲学不能这样,哲学是在人之有死的情况下解决人之永恒的问题,这样的“人生悖论”就是哲学的困境所在。哲学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有了理性,有了智慧在人面前出现的“人生的悖论”:有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泰勒斯仰观天象,不注意掉进井里,有人笑话他眼前的东西都没看清楚,观察天上干什么。或许哲学就发端与此,人生有限,但却思考无限的问题,不是把眼前的事都搞清楚后才去关注更远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是人的本性,人就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面对理想的世界。这个故事也体现出当最早的哲学家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可以使用。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四)的笔记三、问题与对话 在此我们讨论怎么学哲学。我们不能给哲学以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围绕哲学问题所做的永恒的探索。我们把哲学看作哲学史,把哲学史看作问题史,也就是说哲学并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或某一个哲学理论之中,哲学只能存在于哲学史中。哲学就是哲学史是由黑格尔提出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和黑格尔不同,因为黑格尔是抱着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整个哲学史是一个哲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科学的一个过程。”。我们理解哲学是哲学史是在哲学的发展中并不是只有一种哲学,它不像科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哲学存在于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上,我们学哲学就是把前人走过的路在走一遍,然后开创自己的道路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学哲学史就是学哲学家的思想,就是读书。当我们阅读哲学家的著作时会觉得晦涩难懂,这是因为哲学家们用日常语言描述无限的东西,正如《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能用日常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道,哲学家要说不可说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通过他的描述了解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他的描述去体会他想要描述的东西。体会他要解决的问题和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学哲学要注意的几点:首先要了解哲学家的问题,这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哲学始祖围绕问题展开,假如我们不能把哲学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问题,把哲学家的理论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说是换没入门,因为如果作为知识它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熟悉哲学家的术语,哲学家虽然也使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概念,但它肯定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含义,甚至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必须熟悉每一位哲学家所有的特有的含义;第三要沿着哲学家的思路,哲学家有其自己的论证方式,在面对问题时,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他论证的思路;最后要了解哲学家的思想,要通过前面的努力去理解哲学家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贡献。 我们不可能都去从事哲学专业,因为我们不仅关注于生存条件的改善,我们也关注思想、灵魂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所以学习哲学是很有意义的。四、西方哲学精神 我们应注意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中国哲学这个概念是20世界初,曾经留学归国的一些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按照西方的概念、方法、体现框架梳理我们的历史典籍建立起来的。到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是否合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文、史、哲不分家,是一个整体,如果把它拆开来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整体神韵。按照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2世纪看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认为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各大文明独立发展分别产生了自己原创的理念,有希腊哲学、印度佛教、中国先秦思想等等。 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它有以下特点,一点是他们偏爱非个人性的,更关注有普遍性的东西;你可以有你的意见,我可以有我的意见,不必强求一致,有普遍性就意味着他们追求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第二点是他们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出合理的原因,希腊早期有“拯救现象”的成语,这个现象的概念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现象是与本质相对,是飘忽不定、生灭变化的,在它的背后存在永恒的本质。希腊人认为现象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他们试图给它找到理由,为现象找合理的解释,如找到说明该现象存在,如找不到他们就会感到有问题,就会怀疑现象的合理性。原子唯物论学说创始人德谟克利特曾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王要好。”,他们是“学以致知”而不是“学以致用”,这就是希腊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与哲学上的体现有区别。比如人们从个各种各样的花中抽象出花的概念,它概括看所有花的共性,通过对花草树木中抽象出植物的概念,这样抽象的程度越高说明的事物就越多,那么那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就能够说明宇宙万物,如何才能找到这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按照科学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这个抽象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所以哲学和科学虽然都会使用科学思维方式,但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在描绘的柏拉图一手指天,亚里士多德一手按地,体现出哲学的两种倾向,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柏拉图关注超越自然的终极问题。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一)的笔记第二讲哲学的诞生。本讲讨论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一)希腊文明的兴起 哲学是希腊人的创造,为什么会在希腊产生这样一种形态的哲学?这就涉及到希腊的历史背景。希腊哲学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前后一千多年。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极的标志。作为一个大的哲学形态,这个终极只是一个象征。希腊哲学的一千多年,包括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构成文明的大部分东西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又从那里传播到了四邻的国家,但是其中却始终缺少着某些因素,直到希腊人才吧把它们提供出来。(罗素《西方哲学史》)”,罗素的这番话显然是站在西方中心论的角度来说的,但也体现出希腊文明不同于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埃及、中国、印度、古巴比伦都是历史悠久的、地域辽阔、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希腊在公元前8-9世纪兴起希腊古典文化,它不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是实行城邦制。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主体是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东道小亚细亚沿岸,西到意大利南部包括西西里岛。到罗马帝国时代是环地中海的大帝国,与其他古老国家相比陆地很小,与其他古老国家相比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希腊哲学的早期也不是在雅典兴起,19世纪的考古发现克里特王宫和迈锡尼文明,说明迈锡尼文明也是中央集权制的文明,公元前12世纪,外族入侵烧掉了克里特王宫,历史从此湮没。经过一段“黑暗时代“,希腊文明再次复苏的时候,已不知道这段历史,只是将其当做传说。这段经历使管理文明对希腊的影响较之其他古老国家小。时代越久远,人们受传统的影响越大。人类的生存要应对自然的挑战,但在生理条件无法与动物相比,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延续生命,延续文明。个人要社会性的存在,最初要靠风俗习惯、宗法制度传承,对于希腊人来说,这个传承中断了,再次兴起时没有了传统的负担,创造了城邦制的形式,大大小小几百个城邦,每个城邦有自己的制度。早期希腊哲学不是诞生在希腊本土,而是在它的殖民城市,它的繁荣是在雅典,具有师承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当时的雅典实行城邦民主制度,这时哲学由外邦回传至雅典。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我们[1]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有能力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地位卑微而受妨碍。”,雅典的民主制度成为后世的典范。其实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是少数雅典公民的民主,当时的希腊仍然是家庭奴隶制,成为公民的条件是“土生土长雅典人,成年男子自由民”。在这种背景下希腊哲学达到鼎盛时期。这段时间延续时间不长,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就陷入战争。renbo58来自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二)的笔记 为什么说这样的民主制度会是哲学产生的土壤?因为哲学的产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人们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提供了这些条件。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不再是一种等级制度,也没有财富的差异,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用语言相互影响。 语言在人们相互影响中有压倒一切的的力量,人们要在政治生活中提出议案,并对议案提出充分的论证和说明,要说的非常合乎道理得到大家的赞同,或提出理由反驳其他人,是靠语言的交流和语言的影响。人们在这样相对平等的政治空间里,不是靠传统的东西、信仰的东西,不是靠地位的武断,要靠道理。 这就是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二)哲学的诞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脱胎于神话。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但最早给我们提供世界观的是宗教神话,远古人类没有对世界有整体的考虑,他们从幻想的角度给世界远古说明,所以最早就是以神话的方式给出对世界的说明,神话的落足点就是神秘的、不能说的、无法解释的,就是命运,当事物用道理无法解释的时候,就会用命运去解释,希腊人受命运影响很大,如索福克勒斯的三大悲剧就是对命运的描述。而当人们不满足用命运作简单的解释的时候,人们就把它归结为必然性,归结为规律。神话止步的地方,哲学开始往下问。所以在最早的哲学家那里可以看到由神话到命运到哲学的演变过程,如米利都人泰勒斯的学生阿纳克西曼德说:“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原始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事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应。”。 当人们试图进一步解释自然的时候,哲学诞生。这时的哲学是所有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对自然的研究构成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内容。希腊哲学可以分为前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哲学时期、晚期希腊哲学。(三)前苏格拉底哲学--宇宙生成论 前苏格拉底时期,也称为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或宇宙生成论。这一时期对自然的研究是试图给宇宙生成一个合理的说明。哲学起源于问题,当人们对眼前的问题感到好奇,这个问题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死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应该是有生有死的,但这个世界四季交替,草木枯荣,是循环的,希腊人由此产生问题,感到在生灭变化的世界中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否则存在生灭变化的世界是无法永恒的,他们认为自然是有水、火、土气四大要素构成,那么这四种要素哪一种是最古老的开端,这就形成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概念:本原。本原有许多含义,其中两个含义对哲学有用:开端、主宰,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给出的答案是“水是万物的本原”,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三)的笔记 泰勒斯: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了灵魂。赫拉克利特: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是不变的,但是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Logos。一切皆流,无物常驻。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穷后退不可能。4、本体论的转向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巴门尼德: 泰勒斯是小亚细亚米利都城邦(现土耳其)人,所以他创立的学派称米利都学派。对泰勒斯的了解指出泰勒斯的“盛年”是在公元前585年,“盛年”是指开花结果的季节,对于泰勒斯的具体生存年代不清楚,当时的希腊人认为人在四十岁时应该是功成名就的时候,而泰勒斯在公元前585年,成功地预言了一次“日蚀”。泰勒斯留下的是“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了灵魂”两句话,由此推断他的认识是“水是万物的本源”。如果我们主要关注他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话,说明泰勒斯在解决宇宙生成的问题时,没有合适的自然科学概念,只能用比喻的方式,用“水”来比喻本源所具有的流动性、可塑性的特征,这个本源始终流变不已,它可以变成所有东西而不失去其自身。 最早的哲学家用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赫拉克利特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他是在小亚细亚艾菲斯城邦,他为我们留下130多篇残篇断简,他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我们也可以认为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源”,我们更应该将其作为赫拉克利特的比喻和象征,他强调的是“变”,在自然界,唯有“变”是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就像河流一样,“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将其观点总结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在希腊人认为的水、火、土、气这四种构成自然的元素中,只有火是没有质料性的,是其他东西的燃烧。 那么既然一切都在变化中,我们如何去认识自然?当希腊人摆脱宗教来为这个自然世界做出说明的时候,他们追求的是对自然的知识,知识不同于“意见”,知识应该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果“一切皆流、无物常驻”,那么知识的根源何在?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是不变的,但是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他提出“逻各斯”的概念,这个概念很难用中文准确翻译,有很多含义,比如计算、理性、推理等等,赫拉克利特将其定义为“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中的“分寸”,即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早期自然哲学有其局限性:1、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2、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3、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无穷后退不可能。这些就必然导致它的衰落,出现本体论的转向。四、本体论的转向 在希腊西部南意大利地区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一体的组织。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研究影响很大,正是他们对数学的研究使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他们倾向于用确定的东西作为知识的基础,他们强调和谐,认为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都具有确定的数量比例关系,这个认识不是基于经验观察之上,它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就要大的多,但它只是量的规定而不是质的规定。而整个早期哲学的转向起重要重要的是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他的“盛年”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但他们的观点完全不同,巴门尼德强调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是不动不变的。 在早期希腊哲学所有流派解决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的知识,是我们如何对自然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在巴门尼德看来像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这样,只能获得“意见”,他提出两条认识道路的区别。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四)的笔记 他认为非存在既不能被诉说也不能被思想,只有存在才能被诉说、思想,所以存在和思想是一致的。巴门尼德在那个时代提出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前面的推理论证,为什么思想与存在是一致的,因为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非存在既不能被诉说也不能被思想,感觉经验的对象当你说它“是”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不是”,花当你说它是“花蕾”的时候它已经“开花了”,所以说感觉经验变动不居,无法确定,真正能够被确定的就是“存在”,他认为存在是“一”,是不动不变的,这个存在才是哲学追问的对象,所以“存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本源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概念,存在才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我们也面临翻译的问题,存在作为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在汉语里它不是这个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哲学概念,所以从语言学进行解释就非常必要。因为哲学的表达、写作、思考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方式对哲学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思考,起码在形式上有区别,印欧语系有一个基本的语句结构是系词结构,在这个结构里可以看出只有系词的那个“是”是不变的。希腊人最早的是想把哲学变成知识,他们还没有把自己从自然独立出来,要认识自然你就要思考它,你就要描述它,你就需要使用语言。那么你要在自然界寻找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和语言中不变的有了关系。“是”是不变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一起东西先“是”才能说“是什么”,先“存在”然后才能存在那个“存在物”,所以这个“是”作为系词就有了名词的特征,成了最普遍的现象,一切对事物的描述都离不开它,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所以,“存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西方语言的必然性。这个词翻译成“存在”,是学术界近年争论的问题,清华大学王路认为从逻辑学角度应该翻译成“是”,因为存在在汉语里有太强的空间性,而西方是把这个“存在”视为“看不见、摸不到的,是存在物的前提。巴门尼德提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以后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部门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对于形而上学汉语里比较习惯于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的,片面、孤立的思维方式。但在西方哲学里,它是一个核心部门,与“本体论”为同义语,本体论的概念是后来在17世纪初出现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巴门尼德就是这个理论的开创者,他为此做出的贡献有:确定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了思辨哲学的一个基本公式: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在哲学中开始了推理论证。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一)的笔记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问题包括几重含义,一方面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人类思想史上留下一个历史公案,第二重含义是苏格拉底始终在追问“是什么”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划时代的人物,尽管在前面我们讲到早期哲学“本体论”的转向由巴门尼德提出,但真正把这条线索发扬光大的是苏格拉底,把这些落实在文字上是柏拉图。 在讲到雅典哲学的时候我们必须立即“智者”,智者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则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辨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他们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的对手。以前的自然哲学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何获得自然知识上陷入困境,使人们对能不能获得自然知识感到失望。这样一个背景下,在苏格拉底之前开始智者采取了另外的方式,他们认为不仅了解自然知识不可能,关于社会、关于人的知识的了解同样不可能。他们对动摇传统观念权力很重要的作用。他们采取的方式是感觉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他们也激发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发展。智者的兴起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同时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败。 在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时期,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力和义务,相互之间地位平等,在参与政治时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申述和论辩,智者就在教授人们修辞学和论辩术。在历史上智者通常与诡辩划等号,是因为他们不考虑是非、真假、对错、曲直的问题,他们认为事物没有对错,只有论证方式。那个时候,没有规范的、经过推理论证的哲学命题,他们的中的第一个代表普罗泰戈拉留下两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认为一切都是意见。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智者盛行,这样的社会状态,使民主制度走向衰败。 在某种程度上苏格拉底是出来收拾残局的,他要重建哲学,重新树立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他的时代的背景是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希腊文明走向衰败,苏格拉底在此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追求知识。但他也认识到,自然哲学家追求构成自然的本源这条路是错的,他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即善。他认为我们认识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认识人自己,他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苏格拉底在公共场合向人提问,探讨哲学问题,试图以此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无知,打开人们求知的大门,也由此得罪了很多人。公元前399年,在他70岁时,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二)的笔记
苏格拉底留下了一篇《申辩词》,这个申辩词经柏拉图修饰留于后人,在申辩词中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牛虻”,咬着雅典这匹又大又苯的马,使其活跃起来,他认为自己对雅典是有用的,他的申辩激怒了审判他的人,最终被判死刑。所以在西方人们把他作为为真理殉道的烈士。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原因是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和当时的雅典城邦发生了冲突。苏格拉底提出的是“知识救国论”,他希望治理国家也要有专门的知识,强调人一定要对国家、对政治生活有知识,才能够参与政治生活,才能有效地、有意志地区做这些工作。这就与整个城邦在观念上发生了冲突。一、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早期追随自然哲学家学习自然知识,但是令他失望,他认为自然哲学家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是无法获得知识的,在对自然万物本源的探讨上,主要以感觉经验为依据,以自然物作为原因是不对的。苏格拉底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的,每一个事物的生成是它自身本性的实现。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的“善”。这个“善”苏格拉底称其为“德性”,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从苏格拉底开始,善这个词最早不是伦理学的概念,马跑的快是马的德性,鸟会飞是鸟的德性,一个东西的本性、一个东西的功能就是这个东西的德性。认识人就是认识人的特有本性,就是认识“使人成为人”的德性,但人的德性与万物的德性有区别,区别在于人的德性是一个潜在的东西,它需要得到自觉才能发挥出其作用,只有对它有认识有知识人才能按照它去做,所以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人要以对自己德性的自觉作为一切行动的一个根本前提,一切行为要以一个善的意志为前提,人的行为才是善的。由此后人也将苏格拉底作为“伦理学”的开创者。在这里就出现了“怎么去认识”的问题,即我们怎么去获得德性的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的一系列的对话始终围绕着“是什么”的问题,他倡导对事物的认识就要认识事物的类本质及类概念。
《西方哲学智慧》 西方哲学智慧答案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三)的笔记
在柏拉图早期编撰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始终在追问一个事物的本质规定,而与他对话的人总是以具体事物来回答。我们知道人的抽象思维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苏格拉底的每一篇对话其实都是训练抽象思维的一个范例。把对事物的认识确定为认识事物“是什么”是在巴门尼德那里可以看到的,但将巴门尼德的思路确定为西方哲学基调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巴门尼德区分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他的“真理之路”是将万物看成“一”,认为存在是“一”,存在是不动不变的,存在是思想认识的对象。但哲学虽然要追问万事万物背后统一的东西,也要给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事物做出合理的解释,把万物归为“一”,认为这种千差万别全是假象,需要有合理的解释,而通过思想把握存在这条道路,由苏格拉底将它落在实处,即通过思想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定,通过柏拉图这条思路更加清晰。苏格拉底更多的探讨与道德相关的论题。 苏格拉底的论证方式也被称为“助产术”,因为他母亲是一位接生婆,在当时只有没有生育能力的成年妇女才能从事接生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是给灵魂接生,他认为自己无知,但他可以让别人的知识展示出来。这个”助产术“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后来通过黑格尔、马克思而发扬光大。在希腊,辩证法有很多形式,黑格尔在去《哲学史讲演录》里,把很多人称为辩证法的开创者,比如赫拉克利特、芝诺、苏格拉底,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赫拉克利特是描述自然的朴素的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芝诺对“悖论”分析的概念的辩证法。这就涉及到对辩证法历史性的理解,实际上在希腊的时代,辩证法更多的是一种论证方式,甚至于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类似我们现在“辩论赛”的游戏。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四)的笔记 知识的根据何在?我们现在的认识是任何知识都要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假如我们说一种知识是科学知识即意味着它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从何而来?如果说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偶然的就意味着感觉经验本身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那么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根据就值得怀疑,所以很多哲学家就会从“先验论”的角度去考虑,当然哲学考虑有不同的方式。我们现在认为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相对意义上的,超出它规定的范围就失效,尤其在'相对论"出现后,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过去以为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只是适应到某个层面上的,但它毕竟有相对的普遍性必然性。 我们如何证明这些普遍性必然性?对于它的根据的问题,通常得不到科学家的关注,哲学家恰恰探讨认识的根据是什么。“对经验的对象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获得普遍的认识”这种观点,在18世纪休谟的年代受到挑战,后来被人们称为“休谟问题”,就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由休谟提出。经验的归纳,不可能是“全称判断”,只能是在归纳的范围内有效。这样一个问题的出现,对实验科学的影响非常大。 苏格拉底始终认为自己无知,只是能够让人自觉地有了知识,所以他的每一次对话都是让人自我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哲学家是一面镜子,他在启发人们认识自己,哲学家不是说教者。这就与当代哲学学科的发展形成了矛盾,因为随着研究的具体、深入,能够读懂哲学著作的人越来越少。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一)的笔记第四讲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是追随苏格拉底,在他28岁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苏格拉底死时柏拉图不在现场,苏格拉底的死令柏拉图很痛苦,也很费解,在他眼里,老师是一个城邦的最好的公民,一个城邦为什么判处最好的公民死刑?于是离开雅典,开始十余年的游历生涯,考察各地的社会制度寻找拯救希腊的文明的方法,四处碰壁后又40岁时回到雅典,在雅典郊区叫阿卡德摩体育场办了一个学校,称为“柏拉图学院”,教学、著书长达四十多年,留下来三十余篇“对话”和一些书信。 “对话”基本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我们现在讲柏拉图是以一个哲学体系来讲,在这样一个时代哲学是要面对时代问题的。哲学要面对时代现实的重大问题和理论问题才能对社会发挥影响,否则只是自娱自乐的东西。因此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超出了哲学的范围,且被人们广泛接受。它的思想内容与苏格拉底一脉相承,苏格拉底讲“知识救过”,有专门的知识才能参与政治。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找到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以它来规范现实中的国家。他把国家以人来比喻,一个人的灵魂有理性、激情、欲望三个因素,国家也有类似的三个阶层,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三个阶层各尽其职,各自完成实现其德性国家才是一个正义的国家,统治者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有智慧;战士应该有激情,应该勇敢;生产者应该表现欲望,应该有节制。因此,柏拉图提出古希腊传统的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并提出“哲学王”的思想,“除非一个哲学家做王,或者国王成了哲学家,否则一个国家是治理不好的。”,因为哲学家通晓知识,没有私念,他是被迫当王的,当一个国家治理好的时候,哲学家就会飘然隐退,继续与宇宙相往来。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比较完整的讨论他的整体思想的是《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对理念论的比较成熟的思想,在他长达40年的著述生涯里,思想有变化,尤其在后期变化较大,意识到了他的理念论面临的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理念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有变化的。一、柏拉图早期和中期的理念论的思想 柏拉图为了说明理念论,在《理想国》中用了三个比喻: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太阳之喻是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在世界。现象世界是可见事物的世界,实在世界是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现象世界中太阳是主宰,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主宰。“善”的概念尽管包含了价值的因素,但主要的是指万物试图达到自身完善所追求的目标。 线段之喻是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相等于可感世界,一部分相等于理念世界;然后根据真实性与明确性作再次划分。 洞穴之喻明确地讨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别。它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比喻为洞穴里的影子。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引领人们从洞穴中走出,将我们信以为真的可感世界转向我们看不见的理念世界。这个转向实际上在柏拉图之前就有,如巴门尼德区分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到苏格拉底一直追问“是什么”,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一脉相承,他明确地提出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区分,建立了理念论的思想。这样的区分使我们清楚看到,早期自然哲学那种朴素的思想主要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之上,巴门尼德所代表的转向,相对于从感觉经验的对象转向了思想的对象。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对“认识论”的问题在希腊哲学有深入的讨论,但并没有成为重要的内容,真正成为人们集中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在17世纪的近代哲学。 柏拉图把世纪区别为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知识的对象不是可感世界,而是由本质构成的理念世界。柏拉图的“理念”的概念不同于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人类灵魂的认识而不是肉眼的观察,是从苏格拉底“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就是一类事物的共相,即类的概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早年柏拉图为了维护理念的纯洁性,主张理念与理念之间没有关系,他认为他们是独立存在的。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二)的笔记 “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我们说它们存在,并以这样的话定义它们;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对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实在。”(柏拉图)。理念和事物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概念和事物的关系,但我们理解的概念往往是对一类事物的共性的抽象。柏拉图指的概念有本体论的意义,有一类事物就有一类事物的理念,理念是“一”,事物是“多”,它们的关系在柏拉图的早年有过两种说法:1、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分有了美的理念。“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柏拉图);2、模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建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他事物亦同样。”(柏拉图)。柏拉图通过分有和模仿来解释理念和事物的关系,将我们对“事物”和“理念”的认识做了一个颠倒,我们认为我们是在对花有了了解才形成花的概念,而柏拉图认为先有花的概念具体的花才存在,也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柏拉图主张,一般和个别是完全分离的两个世界。理念世界是存在于可感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可感世界是由于分有或模仿了理念世界的模型而变成的。所以按照柏拉图的思想,有三张桌子,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模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模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这三张桌子当中哪一个是真实的存在?画家画的桌子不过是现实存在的桌子的摹本或者影像,而现实存在的桌子不过是桌子的理念的摹本或者影像,真实存在的是作为理念的桌子。所以人们把柏拉图看作是“客观唯心主义”,由此看出柏拉图的理念至少有四重含义: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由此柏拉图就区分了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这个两个世界的概念实际上是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综合。 两个世界的划分其实是和认识论相关的,一个是感觉的对象,一个是思想的对象。那么我们如何认识理念?怎么知道有理念世界的存在?在柏拉图的早期和中期的思想里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回忆,他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理念的世界,通晓理念世界的一切,但当下降到尘世与肉体结合后就把一切都忘记了,学习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有、诱导,让人回忆起原本知道的东西。这就涉及到经验论与先验论的争论,先验论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偶然的,是不可靠的,经验无论怎么重复,人们都不可能从中找到普遍性和必然性。比如归纳推理的问题,当我们没有看到黑天鹅是认为天鹅都是白的,但当黑天鹅出现是以前的归纳推理就无效了。希腊人追求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经验论无法解决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在柏拉图是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到先验论的模型,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很显然,以上认识很难说服人。所以柏拉图又提出灵魂转向说。 正如“洞穴之喻”所表明的,我们不可能通过动壁上的影像认识身后的思维,除非转过身来(柏拉图)。灵魂转向说是说灵魂的转向就是需要从感觉经验的世界转向理念世界。在这里柏拉图将以前我们有“先天的知识”改变为我们有“先天的认识能力”。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是给知识提供依据。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三)的笔记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知识提供根据,对理念论的批评正是柏拉图自己,后人对柏拉图的批评没有超过柏拉图的自我批评,古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说我们以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太在意我这个体系如何,当我的体系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毫不讳言我的体系的问题,只要有必要,我会毫不犹豫,抛弃体系,去找到那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哲学——解决问题,但是后来的哲学家有些不同,当人们营造起一套体系之后,他的很重要的工作是维护自己的体系,用自己这套体系去说明所有的东西,当有些东西不能说明了,他会牵强附会让它符合体系这点也可以理解,哲学体系的科学性何在?因为在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一直想让哲学成为科学,柏拉图丝毫不隐瞒自己的问题,理念的困境之一:1、理念论的普遍性(只要有一类事物就有一类事物的理念,现实世界太阳是主宰,在理念世界善是主宰,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有无理念?作为善作主宰的世界,怎么会有恶的东西,道德伦理怎么处理“恶”的问题2、理念的分有问题,事物的存在是因为分有理念,那事物分有的是事物的部分还是整体?(比如杯子的理念,那个御一般与个别的发生究竟是怎么发生的?)3、理念是什么?理念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比如花有花的共性,那么花的事物与理念有无共性,如果要有那就产生了“第三者”4、“分离”的问题:如果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那么如何认识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又怎么对可感世界发生作用。柏拉图认为理念与事物之间是不能有关系的,他要维护理念的纯洁性,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事物与事物自身的概念是融为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理念存在于事物之中...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分离”问题,柏拉图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柏拉图说我不是不认识这个问题,但是即便如此理念论的立场我还必须坚持,因为我后退一步,知识将无立足之地;也就说他的理念论是什么,就是给知识一个根据,也就是说我给知识一个根据的任务就不能完成;但是后来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不在探讨事物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而是去探讨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通常叫作“通种论”,最大的理念是“种”,但是不仅事物和理念之间与世界有关,理念和理念之间也与世界有关,柏拉图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的康德、黑格尔的影响非常大, 《智者篇》里的六大概念:存在-非存在;相同-相异;运动-静止;逻辑上就叫做“种”。“通种论”:打通理念和理念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其实也是希腊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直到黑格尔才完成了,哲学要追问的是现象界背后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本质与现象是两个世界,(黑格尔认为现象即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自身显现),怀特海:“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作注脚。”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到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中世纪哲学: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教父哲学受柏拉图的影响(等级系统)。基督教哲学始终是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混合物。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的笔记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希腊北部马其顿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国王的御医,17岁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工作20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雅典。 柏拉图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延续了几百年,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相比老师,亚里斯多德有所不同,因他不是雅典人,而且是当时雅典的敌邦马其顿人,在离开柏拉图学院不久就当了马其顿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在亚历山大登基后回到雅典。此时亚历山大实施东征计划,吞并希腊,占领波斯,一直打到印度。因喜马拉雅山阻挡,班师回朝,定都巴比伦。不久亚历山大暴死马其顿帝国三分天下,雅典掀起反马其顿浪潮,亚里斯多德受到迫害出逃,不到一年死于逃亡路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著作也能说明两人的命运的不同。柏拉图的对话用非常生动的方式探讨哲学问题,而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著作抽象、晦涩。有一个说法说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的作品有向外公开和自我笔记两种方式。而柏拉图留下的著作是向外公开的作品居多,这些著作都经过反复的文字修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却是自我笔记,未经文字修饰。因为亚里士多德对外公开的作品在当时都被愤怒的雅典人烧掉了,一二百年以后在一个地窖的一些瓦罐里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这些手稿辗转运到罗马图书馆,由罗马图书馆的馆员安德罗尼柯在公元前1世纪整理这些手稿,而这些手稿大部分是自我笔记。 亚里士多德被后人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强调“求知是人的本性”,他留传下的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论》,其中真正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黑格尔给这个著作很高的评价,“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 希腊哲学在面对很多问题时有“就事论事”的特点,没有构建庞大的哲学体系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同样在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缜密、富有逻辑,这样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因角度不同,出现相互冲突的看法,所以他强调一词多义。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进行分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二)的笔记二、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是在物理学上讨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物理学就是自然学或自然哲学,他总结和概括了以往的哲学,提出了“四因说”。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原因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概念是用在因果关系上;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意义接近于一个事物存在所需要或者说必备的、充分的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往哲学在探讨哲学问题时都在讨论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原因,只是没有将其概括总结。 亚里士多德将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归结为四种,即“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是构成事物的材料,也是构成事物的的持续条件。形式即柏拉图的理念,是一个事物是什么,也即“构成桌子之为桌子的东西”,就是现在所说的“本质规定”。动力是推动事物生成的东西。目的是一个事物存在是为什么,就是苏格拉底的“善”。 接下来亚里士多德对其“四因说”进一步概括,将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统称为形式,与柏拉图“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本质世界”的认识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一个事物里边的,只有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单独抽象认识事物的形式,形式才能与事物分离,现实的事物是不存在分离的,质料和形式也有其相对的关系,相对于砖瓦来说,泥土是质料,相对于房子来说砖瓦是质料。 亚里士多德还发现,当我们讨论事物的原因时我们还是对事物静态的分析,但事物是运动生成的,所以他又引入了“潜能和现实”这一对概念,也就是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亚里士多德也就对其进行排序,最初的质料是完全没有形式的水、火、土、气,最高的存在就是完满的现实性-“隐德莱希”,这个最完满的现实性就是宇宙万物最高的目的,是引起万物运动但自身不动的东西。三、形而上学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三)的笔记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是同义语。17世纪初,西方哲学家造了一个词解释形而上学,词义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我们翻译为“本体论”。对于这个概念要从巴门尼德讲起。(一)存在论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四卷有一个经典的描述:“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存在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因为所有的学科只研究存在的某些方面和属性,而作为这些存在的属性方面的前提-存在本身它们是不研究的,所以就应该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认识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明确确立了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称其为“第一哲学”;其次确定了哲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研究最基本、最前提的东西,确立了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启动了后来整个西方哲学直到黑格尔“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 亚里士多德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存在是不可定义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为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存在既为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切事物的前提,这样“存在”就没法定义,于是亚里士多德转而探讨“存在是怎么存在的”,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认为存在的意义有偶然的意义和本然的意义,比如一个建筑师漂亮是偶然的,建筑师懂建筑设计是本然所属,我们探讨存在就是探讨存在的本然意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范畴”,范畴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神的述说”,就是对一个事物的规定,是对事物最大、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在希腊哲学时代,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对事物的描述是通过语言的,对事物语言描述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逻辑问题,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就自身而言的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表示的那样,范畴表标出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状态、动作、所有、承受,这十个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是对万事万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也构成了世界的逻辑结构。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四)的笔记 在十个范畴里最核心的是“实体”,亚里士多德曾说,回答存在是什么就是回答实体是什么。“实体”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是“是什么”的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本质”。在哲学史上,每一个哲学概念都有其演变的过程,西方哲学史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演变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给实体的定义是:“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是这个定义里亚里士多德讲的是判断,是一个判断中的主语,即它不描述其他的东西,只能是其他东西描述它,只能充当主语的东西,如“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就是只能充当主语,而不能说“人是苏格拉底”使其变成宾语,就是绝对的主语。 在形而上学里“事物被称为‘实体’有两种方式:实体是终极的主体(主语),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实体’是某个‘这个’,它也是独立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那么什么是实体,最早亚里士多德主张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后来发生了变化,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里将具体的实体区别出形式和质料,通常人们称为“质料的发现”,那么形式和质料哪个更是实体?亚里士多德主张形式是第一实体。因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是质料可以解决的,只有形式才能解决。 另外亚里士多德还主张神是最高实体。这就涉及到《形而上学》里“神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神学里的神是哲学意义上的神,是理性神,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而不是指宗教的信仰的神。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五穷后退不可能“原理论证了”第一动者“即”不动的动者“。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证存在着永恒的实体。他认为如果实体是可以生灭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生灭的,而时间和运动是不会生灭的,也就是生灭变化以时间和运动为前提,那么时间和运动以什么为前提?因此一定存在着一个不会生灭的实体。纯质料的”隐德莱希“就是自身不动而引起万物运动的东西,即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的“善”。renbo58来自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五)的笔记 说到此我们就方便解释一个问题,我们曾讲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但宗教通过信仰解决问题,哲学通过理性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满的存在是纯思想、纯理性,作为人最高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这个理性,即思想“思想”,当我们去思想这个崇高的思想时,我们就与它融为一体,分享它的生命。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有一次达到这个境界就有福了,有很多次达到是奇迹。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到神圣的存在。哲学不可能允诺灵魂的不朽存在,能给人的是通达这种无限的境遇,当人的有限的思想与那个无限的纯思想融为一体的瞬间,就实现了作为人最高的价值。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思辨是最高的幸福”。四、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伦理学属于实践知识的范围,伦理学不是探讨德性是什么,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亚里士多德思考的问题有两个,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我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提出这两个问题是因为希腊人对幸福的理解,当时希腊人认为幸福就是有好运气,但运气是变化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就是自我完善,达到完满的境界,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伦理学作为实践理性不同于理论理性,理论理性面对的是这个世界,而实践理性面对的是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认识世界是没有选择的,实践的活动是可选择的, 在面对诸多可能性是如何选择?亚里士多德选择“中道”,不选择过分和不及。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晚期希腊哲学的笔记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中世纪之前一段时间的希腊哲学,这段时间延续800多年,历史跨度经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我们讲这段时间的哲学是作为希腊哲学的形态来讨论后来哲学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除了柏拉图学院是正统的之外,晚期希腊哲学主要有四大流派: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 这段时期希腊文化动荡不安,个人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握,人们对哲学的要求更多的会倾向于人生的问题、伦理的问题。首先是对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人生无常,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伊壁鸠鲁主义利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提出快乐主义伦理学,他认为世界是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聚集形成世界是自然而然的是,所以没必要对神和死亡恐惧,他认为神在另外一个世界,与我们无关,同时他认为“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所以不用恐惧死亡。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快乐,并且他认为“肉体上的快乐,只是粗糙的原子运动,是暂时的,有时会带来痛苦,只有精神上那些精致的灵魂原子运动,才能带来宁静、愉快和持久的快乐。”。斯多亚学派正好与其相反,它是创始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更强调灵魂和肉体的区别,斯多亚学派的早期思想对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他们厌倦理性,他们认为宇宙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就是这个圣神之火的火花,人生的目的就是按自然去生存,是要摆脱肉体的限制,如灵魂得到净化。他们的观点有禁欲主义的影子,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无论在皇位还是在枷锁中,人都是自由的。怀疑主义则认为人左右不了这个世界,人生无常,他们认为像伊壁鸠鲁主义按照物质的自然生活和斯多亚学派按照灵魂的自然生活去认识自然是解决不了灵魂安宁的问题的,认识自然就会陷入烦扰之中,不得安宁,因为我们是无法获得知识的,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上,但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要想得到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一切不下判断,不置可否,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新柏拉图主义产生较晚,它的重要人物普罗提诺通过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他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改造有两个方面很重要,首先他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更高的存在,即“一”,因为对最完满的存在我们无法说是什么,因为完满就会流溢产生理念的世界,用“流溢说”解释思维和理念之间的关系。这是向下的路,一直到具体的事物。对于人的灵魂来说,需要回归,是一条向上的路,当人能够关照到那个理念,与“一”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达到灵魂脱离肉体,物我两忘,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 总地来说,希腊哲学是从神话脱胎而出,发展到普罗提诺,又回归到了神秘性。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一)的笔记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我们划分中世纪的年代与世界历史的划分不同,哲学的划分是依据哲学形态,所以希腊哲学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世纪哲学是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哲学形态。在这段时间,基督教诞生给西方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西方主流的宗教意识形态。在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绝对的一统天下,不仅在思想上,在社会生活中也渗透到各个方面。从17世纪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社会发生变革,宗教与政治分离。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其分为公元2世纪到5世纪的教父哲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黑暗时期、公元8、9世纪之后的文化复苏、11世纪到14世纪的经院哲学、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一、基督教精神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之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间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希腊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 实际上,构成西方文明有两大源头:希腊文明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尤其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通过感化“蛮族”首领的方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地位,就哲学而言也是一样,尽管没有直接的表现,基督教的思想已经融化到西方人的血液中。从两大源头说人们用比较典型的象征:雅典和耶路撒冷,教父哲学及经院哲学认为哲学就意味着讲理性,或者说要调和理性和信仰,要在信仰的背景下讲哲学。 讲中世纪,有三大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罗马帝国是由一个小城邦发展起来的环地中海、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的大帝国,其鼎盛时期,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但它是以军事立国,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原来社会在罗马帝国北部的寒冷地区,因民族大迁徙被挤入罗马,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掉。罗马帝国是在公元395年分裂成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西罗马帝国(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但东罗马帝国在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灭亡。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支系,但它的教义突破了犹太教的限制,它认为所有信仰上帝的人灵魂都能得救。 在当时所有的民族都受到罗马人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人们利用宗教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但基督教强调“以爱化解仇恨”,给当时的人们的精神上以安慰。基督教由一个犹太教里的一个小宗派变成全球性的宗教,是罗马帝国给它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罗马帝国辽阔的地域给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罗马帝国这个民族大监狱对“蛮族”的奴役使其原有的信仰发生动摇而基督教为其提供精神安慰;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二)的笔记 尽管罗马人是通过军事立国,对“蛮族”进行奴役。但也不能保证罗马人在战争中不战死,加上在战争中掠夺的财物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罗马人在享乐方面竭尽所能,生活在醉生梦死的状态,基督教的兴起对他们也是一个精神安慰,虽然在最初统治者对基督教心存疑虑,但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教义有所不同,但成为一个大的宗教后就需要有统一的教义,在公元325年罗马皇帝主持在小亚细亚的尼吉衙城举行了基督教大公会议,订立了《尼吉亚信经》。这时,基督教一方面面临与其他宗教的竞争,也面临与希腊哲学的竞争,而且罗马人喜欢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亚学派,所以基督教就必须借助哲学说服人们皈依,基督教就开始了哲学化,这样就带来了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并贯穿整个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主题。 日耳曼是一个有不同民族的若干部落组成,在进入西欧时是处于公社氏族部落解体,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文明程度比较原始,被称为“蛮族”,不接受基督教、希腊哲学,形成西欧历史上的“黑暗时期”,他们统治西欧是“封建中原制度”,形成的每个国王其实就是一个庄园主。 在以上的背景下,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有:1、超验性:虽然在希腊哲学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有超验的成分,但不是主流。基督教强调“天国”,强调另一个世界,关注死后如何进天堂的问题,对于超越于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关注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时代;2、内在性:基督教强调信仰,强调只有信仰上帝灵魂才能得救,使人们将对自然的关注转到人及人信仰的层面。3、自由的问题:在希腊哲学讲必然性的问题,不讲自由,因为人们感到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不成为问题。但基督教就成了问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有是否自由选择基督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全知、全善、全能的上帝和伊甸园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形成的悖论,是教父哲学的代表奥古斯丁解决的,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也给了人自由选择的意志,上帝将生命给了人,也对人劝导了,是人滥用了自由意志,选择了恶而没有选择善,“人有自由不犯罪,但犯罪后就不得不犯罪”。4、超自然的观念:对自然的概念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腊时期的自然是有机的自然,人和自然是同质同构的,人们认识自然但不改造自然。基督教的自然是上帝创造的,自然是死的,自然是为人服务的,这也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前提。二、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公元2世纪到公元5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了基督教信仰,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他们的思想称为教父哲学。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三)的笔记 同样的教会在传教布道的时候,不同的地区使用的语言不同,在西罗马帝国是用拉丁语,东罗马帝国用希腊语,使用人们也分别称西方教父(拉丁教父)和东方教父(希腊教父),这样东、西方的分裂,就使基督教后来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在教父哲学中,最大的代表是奥古斯丁(345-430),他是基督教思想史上是浪子回头的典范,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是在西罗马帝国风雨飘摇的时代,罗马城屡次被日耳曼人洗劫,使人们对基督教产生怀疑,他一样认为基督教肤浅,既然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但为什么允许“恶”存在,这使他皈依了摩尼教,后来,经历一次“花园的顿悟”,皈依了基督教,并成为北非希波城的主教, 奥古斯丁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创立了“神正论”,为神做神正义的辩护,新柏拉图主义的古罗马普罗提诺用“流溢说”解释万物的本源,认为上帝是完满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不完满的,上帝不可能创造和它一样完满的世界,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是善的缺失。奥古斯丁努力为基督教的教义做论证,如关于“原罪”,奥古斯丁以自己为例,说明人从开始就有做恶的企图。奥古斯丁著有《忏悔录》。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公元8、9世纪,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大帝统一建立法兰克王国,在巡行帝国的过程中,见识到希腊、罗马的遗迹,痛感日耳曼人的野蛮,就开始兴办学校,聘请修道院和教会里有文化的人做教师, 这些人也传承了一些希腊的文化,被称为“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小文艺复兴)。查理曼大帝之后,帝国分裂为东法兰克福(德国前身)和西法兰克福(法国前身),东法兰克福继承了查理曼大帝的权杖,也继承了”罗马人的皇帝“的地位,后来被称为”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933年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中世纪为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大学”,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大学,大学在开始时有“行业工会”的性质。巴黎大学就成为当时神学的中心,产生了11--14世纪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指最初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四)的笔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院哲学才是土生土长日耳曼人的哲学,因为教父哲学有希腊的影响。中世纪经院哲学最大的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始终在讨论理性和信仰的关系,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本来不应成问题,因为是通过信仰皈依上帝的。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尔谟在讨论是就指出是对不信上帝的人讲的,他指出即使是不信上帝的人也得承认上帝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至高无上的,完满的概念,如果它不但在思想中存在,也在现实中存在,就更完满了,发过来说,是完满,就不应仅在思想上存在,也应在现实中存在,所以由此可推断上帝的存在。当时法国马尔穆节隐修院修士高尼罗的驳斥。高尼罗在他所著的《为愚人辩》中指出,存在于心中的未必存在于现实;安瑟尔谟所证明的最伟大的存在不过是"海上仙岛"。安瑟尔谟回答:上帝的概念和一切概念不一样,能够成为完满的只有上帝。这就是关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是从概念推断存在。 而托马斯·阿奎那是从现实中推论上帝的存在,“任何事物都已另一事物为动力因,以此类推就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任何事物都以其他事物作为其存在的条件。在这些偶然的相对之中,最后一定会出现一个绝对的必然作为它们的根据”“万事万物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都是要达到完善。由此推论下去你就一定会推出一个最高的完善。”。 在当时经院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般和个别,即共相和殊相的问题,由此将哲学家分为两派:唯实论(实在论)和唯名论,唯实论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这些也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柏拉图强调理念,亚里士多德强调个别具体的事物。这些问题起源于新柏拉图主义的普罗提诺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里,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归结为三个问题: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如果共相是实体,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如果共相是无形的,它与可感物是分离的还是存在于可感物之中?为什么是个问题会成为那个时候讨论的焦点,有以下原因:1、经院哲学利用希腊哲学来进行哲学思考,因而也就继承了希腊哲学的问题;2、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开始进行知识活动时,他们需要接受逻辑的训练,但这种训练方式恰恰缺少具体的内容,这就使他们陷入空洞抽象的争论而不能自拔;3、由于神学的限制,哲学所能讨论的范围很狭窄,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学者们有可能思考和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另外,一般和个别也涉及教权和王权的关系,教会是普世教会。实在论(唯实论)是当时教会哲学的正统,唯名论往往被视为异端,唯名论是维护王权的。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11-14世纪。 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元前8、9世纪在这段时期,阿拉伯人有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科学文化发展,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受到重视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言。在教会哲学期间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被禁止的,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努力使教会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中世纪哲学有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推理方式为经院哲学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工具。 经院哲学的衰落是从“唯名论”的兴盛开始的,唯名论后来走向极端,坚定地认为信仰和理性是不可调和的,通过理性证明上帝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存在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共相不过是声音而已。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出生于英格兰萨里郡奥卡姆的威廉(约1285-1349),他认为“能以较少者去完成的事情,若以较多者去做,便是徒劳。”,被后人称为“思维经济原则”,即“奥卡姆剃刀原则”。 由于人们厌烦了经院哲学的繁琐,所以在接下来的文艺复兴时期没有出现大的哲学家。同时,哲学意味着理性,当理性不能解释上帝的存在时,就动摇了人们的信仰。对于坚信上帝的人,说明了理性的无能。人们不再相信理念而走向感性,宗教走向世俗化,这个过程就导致了教会的腐败。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上)的笔记第八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 14世纪到16世纪由意大利发端后来波及整个欧洲的一场有关艺术、文学、自然科学和建筑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而他的实质则是人文主义运动。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古希腊、古罗马文献在那个时候,已经全部搜集完毕。说“文艺复兴”不足以体现当时的文化运动,所以也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人文主义是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为什么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首先,在思想被长期禁锢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有了自己想法,却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只能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献来体现人的精神;其次,认为主义突出人的地位,不是和神学对立,而是将人和自然对比,体现出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与自然相比,人的万物之灵被体现出来,所以人文主义是换了角度使人的自然属性受到重视,人们追求欲望的满足,追求功名利禄,人们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去追求,产生了很多“巨人”,如达芬奇这样的全才式人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尤其是拉斐尔,他在梵蒂冈签字厅的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派》《帕拿巴斯山》《法学三德》分别代表了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这四个人类精神活动,体现了人文的东西。这个时期也产生了大批的作家,如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拉伯雷《巨人传》,文学艺术的成就至今人们难以企及。但相对来说,文艺复兴在思想文化上有很大影响,对实际生活来说,不如接下来的宗教改革影响大,因为文艺复兴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活动而不是普通人的事。在哲学方面,文艺复兴的作用是使希腊哲学与近代哲学的关系接通了,但没有出现大的哲学家。二、宗教改革 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中世纪的教会奢侈腐败,当时教皇重修圣彼得大教堂,为了筹集经费,强行出售“赎罪卷”,引起教徒的不满。尤其德国深受其害,因为德国代表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德国处于分裂的封建割据状态,被称为“教皇的奶牛”,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宣布反对赎罪券,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现在被普遍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始。由宗教改革引起从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在德国进行的,导致“德国历史倒退二百年”(恩格斯)。和文艺复兴一样,由于基督教的内在性,马丁路德的新教又回归到原始状态,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是指某些宗教群体提倡对基本的经文或文献做出文字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所有方面)。回到了教父哲学,走向人的内心信仰,即信徒每个人凭自己灵魂站在上帝面前受审,与教会无关。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下)的笔记三、近代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用三个发现来概括:(一)、世界的发现: 15世纪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为了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查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路地的航海活动。如哥伦布17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这样的活动给世界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15世纪在整个世界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欧洲人走向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出现,海上的工商业贸易(包括掠夺美洲的财富)和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思想方面,也使欧洲人跳出狭小的眼界以全球的角度、从与不同文明对比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明。早期的航海活动中国人是参与其中的,但因倭寇的侵扰,后期退出,采取封海政策。这样中国人退出海洋,欧洲人走向海洋,就决定了后来500年的世界格局。 欧洲人走向海洋也有其原因,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经常骚扰周边的欧洲国家,使欧洲陆上贸易荒废,德国深受其害,迫使欧洲人走向海洋。(二)人的发现 中世纪人和上帝的关系通过文艺复兴转变了角度,成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突出了人的能动性,就是人的发现,这一点对近代哲学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三)科学的发现 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基本上是15世纪以后形成的,它起源于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个假说也成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因文艺复兴建立起的人对自然的态度,人是万物之灵,人可以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人的价值不再体现在神学的宇宙观里,体现在自然的宇宙观,继哥白尼后,出现了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对物理的研究,这个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讲基督教哲学对哲学的贡献有超验性、内在性、自由的问题、超自然的观念,其中超自然的观念把自然看作僵死的东西,但相对于希腊人的宇宙观,也为近代人的宇宙观提供了条件,希腊人只有认识自然的观念,没有改造自然的观念。基督教认为自然是为人服务的,这样就激发了人某改造自然的愿望,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证明研究自然的合法性,他说:“正像阳光既照耀金碧辉煌的宫殿,也照亮阴沟一样,自然也是可以研究的。”,同为上帝的造物,神学(金碧辉煌的宫殿)和自然(阴沟)同样可以研究。对自然研究的愿望被激发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15世纪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近代哲学的开端有人认为是培根(经验论)和笛卡尔(唯理论),我们倾向把笛卡尔看作开端,培根是过渡时期的人物。因为那个时期新的哲学的出现是与新科学技术出现是同步的,哲学家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家,如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莱布尼茨和牛顿同时发明微积分,到了18世纪的康德也提出了太阳系的起源“星云假说”,所以尽管培根提倡知识,推进科学,但他的知识结构还比较陈旧。衡量是否为近代人物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承认哥白尼的“日心说”,培根是反对的,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主体性的觉醒(一)的笔记第九讲 主体性的觉醒 西方哲学的两大源头是雅典的希腊文明和耶路撒冷的希伯来文明,希腊哲学重视经验的自然主义和科学精神,试图通过对自然的研究给自然合理的说明;基督教哲学重视超验性的形而上学,这样的背景就构成近代哲学在自我意识(即主体性)的基础上的一些基本主题,近代哲学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论和自然哲学的理论,而且也关心超验的本体论问题和形而上学问题,基督教对哲学的影响是问题性的,近代哲学家大多数研究科学,认识自然,同时也是基督徒,只有18世纪一个短暂的时期法国出现“无神论”,所以哲学家更多的是在形而上学上的研究,但他们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的人格神,而是形而上学的终极原因。 近代哲学也是一个建构哲学体系的时代,近代开始哲学家们的主要工作是建构哲学体系。这是因为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的激励下,哲学和科学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作为典范,哲学也试图成为这样的科学,甚至强调自己更应该是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哲学的科学性往往通过体系性体现,真正建立起这种庞大的体系是到了德国古典哲学。 在希腊哲学中,科学和哲学是不分的,即使在近代也一样,如牛顿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个时代的实验仪器也叫哲学仪器,但是,哲学家和科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如笛卡尔对洛克、牛顿影响都很大,但是牛顿看笛卡尔的书的批注是“胡说”,因为科学家描述现实世界,哲学家描述理想世界。到中世纪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也很密切,科学知识的发展使哲学思想开始复苏,经院哲学的衰落,文艺复兴时期表现更多的是文学、艺术等,理性被人们忽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重树对理性的信心,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如何论证,去奠定理性的基础。另外科学知识的发展给哲学家提出很多问题,如认识论、知识的起源、知识的范围、科学的科学性的根据等等,这样就围绕认识论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 我们可以把17世纪到19世纪的近代哲学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启蒙主义,对启蒙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从狭义的角度讲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如伏尔泰、狄德罗等。广义的近代涵盖整个17世纪到19世纪的思想发展过程。启蒙的根本思想是理性和自由,提倡知识,推进科学,使人们摆脱神学对身体和思想的束缚,让理性成为世界的主导。启蒙主义针对的敌人是:封建专制制度、宗教迷信、愚昧落后。一、经验论和唯理论 一些哲学家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的证实要还原到经验中去,通过感觉经验为科学提供基础,这些哲学家我们称为经验论,由于他们是英国哲学家,所以也称为英国经验论。还有一些哲学家基于对感觉经验局限性的认识,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偶然的,是不可靠的,科学知识只能建立在理性自身的基础上,这些哲学家被称为唯理论,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他们来自欧洲大陆,所以也称为大陆唯理论,这两派构成中世纪早期的哲学内容。二、经验和理性之争 经验与理性之争古以有之,早期希腊哲学巴门尼德的转向,区别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就是区别了经验和思想;柏拉图的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这种在认识论上的争论在近代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与当时的科学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对比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时安托勒密的方式看待世界,我们的日常经验也是太阳围绕地球运动的,当日心说被后人证明,是通过理论来证明的,这样理论和经验的冲突就极端化了。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主体性的觉醒(二)的笔记三、笛卡尔 我们把笛卡尔看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很重要的是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是整个近代哲学自我意识原则,或主体性原则由笛卡尔发端。黑格尔认为笛卡尔是从头做起的哲学家。他是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重新建立哲学的根基。(一)笛卡尔生平 勒内·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常作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尔-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受到传染,造成体弱多病。但他学习成绩优异,老师便允许他不用早起运动。而笛卡儿因而养成了利用这段时间冥想的习惯。母亲去世后,父亲移居他乡并再婚,而把笛卡尔留给了他的外祖母带大,自此父子很少见面,但是父亲一直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他8岁时笛卡尔就进入拉夫赖士(LaFlèche)的耶稣英语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毕业后笛卡尔一直对职业选择不定,又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笛卡尔对数学的兴趣就是在荷兰当兵期间产生的。一次他看到军营公告栏上用佛莱芒语写的数学问题征答引起了兴趣,并且让一位他当兵的朋友,进行了翻译。他的这位朋友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很高造诣,很快成为了他的老师。4个月后,他写信给这位朋友,“你是将我从冷漠中唤醒的人...”,并且告诉他,自己在数学上有了4个重大发现。可惜的是这些发现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了。26岁时,笛卡尔变卖掉父亲留下的资产,用4年时间游历欧洲,其中在意大利住了2年,随后定居巴黎。1621年笛卡尔退伍,他感觉巴黎不太适合做学问,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尔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Méditationsmétaphysiques)和《哲学原理》(Les Principes de laphilosophie)等《形而上学的沉思》的拉丁文译本是《第一哲学沉思集》,可以看出当时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同义,在该书里笛卡尔写了六个沉思。那个时候的哲学家没有在大学工作的,尽管经院哲学衰落了,但当时把持大学讲堂的还是经院哲学和神学。17、18世纪的哲学家基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生贵族,自己有时间、财力、精力从事哲学研究;另一种是出生贫寒,依附某个贵族,成为这个贵族家庭的一员,也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哲学研究。直到康德以后,哲学家才出自大学讲堂。1649年笛卡尔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 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日,正是经院哲学衰落、哲学百废待兴之时。摆在他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恢复理性的地位,重建形而上学,为整个人类知识大厦重新奠定基础,笛卡尔雄心勃勃。他形象地把人类知识比喻为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根,物理学或自然哲学是干,其他科学则是枝叶和果实。根深才能叶茂,所以他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重建形而上学的基础,换言之,哲学或形而上学应该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热、然而现在这个基础是非常不稳固的。(二)笛卡尔的思想1、方法论。 对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是笛卡尔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对笛卡尔思想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笛卡尔对数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并且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对几何学方法推崇备至,欧几里德几何学是一个严密的演绎科学的体系,笛卡尔觉得这样的方法是非常美妙的,但可惜的是只用在几何学上,所以他认为哲学也应像几何学一样,按照逻辑推演,形成整个人类知识大厦。所以他仿造几何学的方法构建哲学的方法,唯理论就以几何学为典范建立起的哲学体系。这种方法称为理性演绎法。2、天赋观念。 笛卡尔不排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只是认为旧逻辑只能用来推理分析已知的知识而不能获得新知识。而几何学方法能够推演出新知识但却只能研究抽象的符号,而不研究知识。笛卡尔要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但理性是理智直观。方法不能给自己提出大前提,就需要理性自身提供出这样的第一原理,就是笛卡尔的理智直观。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关于别的事物发明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这样一个通过理智直观找到的基本原理笛卡尔称其为天赋观念。 笛卡尔将人的观念从来源的角度进行了区分,分成三类:天赋的、外面来的、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三类观念对应三种心理功能,外来的观念依赖于感觉,虚构的观念借助于想象,而天赋观念则出于纯粹的理智。所以天赋观念是我们要寻找的东西,是可以作为知识推演的前提和基础。笛卡尔的时代不像我们现在说“天赋观念”是主观的,因为它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不是我们任意想象的、不是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恰恰说明天赋观念是客观的。 任何获得天赋观念?笛卡尔说:“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这就是笛卡尔“方法论上的怀疑”,他的怀疑的目的是找出清楚明白,不可置疑的东西。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主体性的觉醒(三)的笔记(2)梦境中的一切是不可靠的;(3)所有形象都可能是梦境中的东西;(4)数学也是可以怀疑的;(5)上帝的存在当然也是可疑的。这样,当我们怀疑一切的时候,只有“我在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也就相当于在知识中,把一切内容都排除出去了。怀疑是一个思想活动,思想活动总是思想者在思想,所以得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笛卡尔认为他的这个结论是世界上最狂妄的怀疑论者也不能动摇的。 “我思故我在”的中文翻译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笛卡尔的意思是:思想是我的本质,我思想就说明我在发挥作用,我不思想就说明不了有我,我就不起作用了。 “我思故我在”被笛卡尔认为是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看上去论证过程并不复杂,但它却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开端。它涉及到“我是什么”,笛卡尔认为我可以想象我没有身体,但我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我”是一个心灵实体,整个心灵实体的本质乃是“思想”。 笛卡尔这样一个采取怀疑的方式来清除有疑惑的东西来寻找无可置疑的东西的过程,在笛卡尔的时代,通过怀疑为哲学寻找无可置疑的基点,可能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因为在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任何肯定的判断,具有知识内容的判断,都无法确定自身的合理性,只能用否定的方式。其次,“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笛卡尔由此确立了理性的地位。即即使我无法确定我的知识是否真假,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是我的知识,以我为前提,那么构成知识的一个逻辑前提是“我”,形而上学讲存在,笛卡尔将“我思故我在”作为第一原理,意味着它是哲学的出发点,但不一定是哲学的最高原则,一切知识一定以一个主体为前提,所以主体性的觉醒就在这里。相当于整个哲学是来讲,只要哲学产生,认识论的问题就被提出,但在希腊时期没有十分突出,因为人们还沉浸在自然之中,哲学只要脱离自然,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讨论哲学和自然的关系。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就会把我对自然的知识和自然区别开,就是把主体和客体区别考虑,所以,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确立我思的过程,亦即通过否定的方式,排除知识内容,最终剩下抽象一般的认识主体的过程,也就是确立主体性的过程。4、笛卡尔第二、第三原理的证明。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还有第二原理“上帝存在”、第三原理“物质世界存在”。 在经院哲学中,安瑟尔谟从概念推论过上帝的存在。笛卡尔是通过怀疑的方式确立了“我思故我在”,但是除此之外没有肯定任何东西,“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的概念”,“我”是不完满的存在,只有完满的东西产生不完满的东西,“我肯定不是上帝概念的原因,它一定另有原因,由此我们只能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无限完满的心灵,它把这种观念赋予我的心灵,所以我有上帝的观念”,“就上帝这一表征着最完满的存在的观念而论,显然我不可能是它的原因,它只能源于一个更加完满的本性。所以我们只能说有一个比我更加完满的存在在将这个观念放进我的心灵之中,这个完满的存在就是上帝”。 如果“上帝存在”可以被证明,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怀疑“这个世界是否存在”就会烟消云散,因为既然上帝是完满的,上帝就不会骗我们,“因为欺骗和谬误这些非实在的东西与上帝这样一个绝对实在的完满属性不相符合,如果上帝给予我们的认识能力是贻误人生的,他使我们认假为真,那他就是一个骗子”,“现在,我们知道上帝是完满的,因而不可能欺骗我们,于是我们最大的怀疑便连根铲除了。也就是说,由于确信上帝的实在性和完满性,我现在也确信物质世界的存在”。5、二元论。 笛卡尔通过排除的方式确立了是我心灵作为实体的存在,也确立了物质世界作为另一种实体存在。他认为人的心灵能够思想而没有广延,物体的本质,物体的规定即广延,即具有长、宽、高三向量占有空间的有形体的东西。物体有广延不能思想,人的心灵是思想实体,物质世界是广延实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笛卡尔需要上帝保证它们的关联。笛卡尔为实体下的定义是我们只能看做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这样去衡量,在笛卡尔的三条原理中,只有上帝可以满足这个条件,上帝创造万物,心灵和世界都是上帝创造的物,“从本源上讲,心灵与物体都依赖于上帝,不过它们仅只依赖于上帝。而就本性而言,心灵之为心灵,物体之为物体,是依赖于自身而存在的,所以从相对的意义上说,它们也可以叫做实体”。心灵和物体各自独立存在,互不依赖,如果没有上帝,无法证明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确立了主体性,他的出发点是将心灵与物体分开,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两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笛卡尔提出上帝创造这个世界,赋予这个世界自然规律,上帝也创造了人的心灵,赋予人心灵以规律的观念,心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一一对应。 笛卡尔的时代是二元论的时代,这个问题一直到康德的时期,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是黑格尔。 确立主体性使笛卡尔成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然而也引出了二元论的难题,笛卡尔的二元论给近代哲学打上深深的烙印。最直接的就是心身关系问题,笛卡尔最初认为心身二元论,两者之间没有关联,在晚年,笛卡尔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身心交感论。在笛卡尔之后产生了许多关于心身问题的争论,如偶因论、副现象论等。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大陆唯理论(一)的笔记第十讲 大陆唯理论 大陆唯理论包括笛卡尔。在近代哲学的开始,在认识论的问题上有争论,一些哲学家坚持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主要是英国哲学家,所以称为英国经验论。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偶然的、不可靠的,人类知识大厦不可能建立在不牢固的基础上,坚持认为知识要从理性中固有的天赋观念被确立为最高的哲学原则,并由此出发,推演出人类的知识体系,成为大陆唯理论。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唯理论的代表在上讲已经介绍。一、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1677) 西方近代哲学史上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出生于1632年,44岁去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家庭。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军队打败。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使在西班牙饱受宗教迫害的人可以逃出西班牙。斯宾诺莎的前辈逃出基督教的迫害,但斯宾诺莎没有逃出犹太教的迫害。斯宾诺莎出生于荷兰。他的父母亲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生,生活颇为宽裕,斯宾诺莎也因此得以进入当地的犹太神学校,学习希伯来文、犹太法典以及中世纪的犹太哲学等。他也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并最终在24岁时被逐出了犹太教会堂。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磨镜片这项工作伤害了他的健康,他在工作的时候吸入了大量的硒尘,这与他的死因--肺痨有直接的关系。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职,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4岁时就去世。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大陆唯理论(二)的笔记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很清晰,分散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最著名的著作《伦理学》,在这本著作中就包括以上三个方面,本体论是根据(基础),认识论是方式和手段,伦理学是最终目标。 斯宾诺莎早年受笛卡尔影响,在当家庭教师时写出《笛卡尔哲学原理》,我们知道笛卡尔留下的“二元论”是一个难题,斯宾诺莎采取将“二元论”变为“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并且继承了笛卡尔以几何学方法为典范构造哲学体系的方法,《伦理学》就是仿造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方式,从定义和公理出发,再到命题,之后还有推论、解说等等,构造了一个哲学体系。实际上数学方法不能等同于哲学方法,所以这样的方法妨碍了斯宾诺莎充分展开自己的思想。如“命题四十四”:理性的本性不在于认为事物是偶然的,而在于认为事物是必然的。证明如下:“理性的本性(据第二部分命题四十一)在于真正认知事物或(据第一部分公则六)在于认知事物自身,换言之(据第一部分命题二十九)不在于认事物为偶然的,而在于认事物为必然的。此证”。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论证限制了他思想的展开,也给我们阅读他的著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一)本体论 这一部分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笛卡尔曾经对实体较小描述,即独立自存的东西,笛卡尔认为只有上帝满足实体的定义,心灵和物体是有限的实体,所以斯宾诺莎要解决“二元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实体的问题,斯宾诺莎:“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笛卡尔曾经区别两种关系:自身内,即事物存在的原因在自身之中;他物内,事物存在的原因在他物之中。斯宾诺莎认为“实体即自因”,即实体存在的原因在自身之中,自身实体定义最核心的思想,也是斯宾诺莎讨论实体各种规定的出发点,也就是通过“实体即自因”,斯宾诺莎推论出一系列实体的规定:实体是无限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是不可分的、实体是唯一的等等。 1、实体是无限的:由于实体即自因,所以它不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存在,因而是无限的。如果实体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它不是自因,不是在自身内而是在他物内因而受别的实体所限制了。 2、实体是永恒的:所谓永恒,即存在自身。由于实体即自因,存在属于它的本性,因此实体就不可能不存在,因而一定是永恒的。另外,实体既然是自因,其存在的原因就在自身之内而不可能有别的事物所产生,所以它的产生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必然是永恒的存在。 3、实体是不可分的:如果实体是可分的,那么从实体中分出来的各个部分或者仍然保持着实体的性质,或者失去了实体的性质,就前者来说,具有相同性质的实体只能是同一个实体,而后者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存在属于实体的本性。 4、实体是唯一的:如果有很多个实体,那么众多实体的属性或者相同,或者不同。如果它们的属性相同,实际上就是同一个实体。如果它们的属性不同,彼此之间就会互相限制,因而与实体的定义不符。 斯宾诺莎讨论实体时讨论了三个概念:实体即神、实体即自然、实体即神即自然。他从不同的角度述说同一个东西,他说的神是最高的、神圣的自然必然性,并不是宗教的神,斯宾诺莎的自然也不等同于物质世界,是包括心灵和物体在内的,这就涉及到能生的自然和被生的自然的概念,即作为原因的自然和作为结果的自然,回溯古希腊是一个东西,水火土气作为万物的本源,万物由它而来,毁灭后又回到它那里去,它会演变成其他元素而保持自身不变,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巴门尼德区分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柏拉图的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中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的上帝和上帝创造的世界。但斯宾诺莎认为”自然是自己的原因,也是自己存在的结果,实体即自因”,“神不在世界之外,而就在世界之内,即神圣自然必然性”,在就与基督教和犹太教发生了冲突,并受到迫害。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大陆唯理论(三)的笔记 当时,流行两种关于神的观点:自然神论和泛神论,自然神论是科学家、哲学家很多人所持的观点,到休谟才被批判。牛顿是自然神论最大的代表,那个时候的自然观多以牛顿力学为模型,静者恒静,动者恒动,一个事物的运动会推动另一个事物来传递能量,如果假设一个封闭的宇宙,就是“能量守恒”,在这里牛顿需要解决“第一动者”的问题,牛顿就把上帝当做“第一动者”,所以说牛顿既给上帝保留了位置,又给世界以科学的说明,上帝给了宇宙第一动力,世界就不需要上帝的干涉,宇宙就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牛顿在当时的影响极大,人们认为牛顿以发现了宇宙的奥妙,解决了自然所有的问题,这种观点虽然与基督教有摩擦,但不会有太大的冲突。自然神论还有另外的解释,是“设计论”。 泛神论认为上帝不在宇宙之外,而在宇宙之内,就在一花一草中,就是那个神圣的自然必然性,不是人格神。斯宾诺莎把神等同于必然性,那么神任意创造世界,任意改变世界就不可能。某种意义上,泛神论已接近无神论,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格尔。 斯宾诺莎的本体论,即关于实体的学说分三个方面:实体、属性、样式来解释宇宙的模型。实体已如前述。属性,“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斯宾诺莎)”,如果以实体的无限性来说,它有无限多个属性,从人能把握的角度说,只有两种:思维和广延,从此可以看出斯宾诺莎将笛卡尔的两个有限实体变成了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一方面斯宾诺莎和笛卡尔一样,认为思维和广延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因为它们同属于一个实体,所以它们的统一的、一致的,称为"心物两面论”,即心和物是一致的,统一于最高实体,反映的是最高实体的本质。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斯宾诺莎)”,也就是实体的表现,即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大千世界就是实体的样式。实体即自因,属性是实体的本质,样式是实体的分殊。在样式的世界,是一个有必然性的世界,是一个受限制的世界,斯宾诺莎认为物质世界没有偶然性,偶然性是人们无知的托辞。实体、属性、样式是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能生的自然是实体,是自然的原因,被生的自然是宇宙,是自然的结果,它是一个东西,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也是自己的结果,只是你是从原因的角度看还是从结果的角度看。即“实体即自因”。这就是斯宾诺莎的本体论。 斯宾诺莎认为人和实体一样也有两面,有心和物两面,我们生活在样式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他物并被他物认识的世界,好在人有心灵,我们要摆脱限制而达到自由的境界,就需认识实体,摆脱样式状态的束缚,通过认识“神”那个神圣的必然性而达到自由的境界。这就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他的实体学说就为他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提供了基础。(二)认识论 经验论和唯理论虽然是围绕认识论提出的,但他们在认识论上给予的注意力是不一样的,经验论关注认识,不讲形而上学。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和《伦理学》有认识论的讨论,在他的本体论中的“实体一元论”和“心物两面论”为其认识论提供了基础,思维和广延同属一个实体,所以它们是一致的。斯宾诺莎把知识分为三类:意见或想象(没有确定性)、理性知识(需要推理来论证)、直观知识(对本质的正确认识)。斯宾诺莎提出“真观念”,相当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斯宾诺莎认为“真观念”和事物符合一致是外在的标准,内在的标准就是自身的清楚明白,“正如光明之显示其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既是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错误的标准”(斯宾诺莎),那么“真观念”是什么?斯宾诺莎认为人的理智就像人的劳动,劳动需要工具,最初的劳动使用最简单的工具,最简单的工具可以制造东西,也可以使工具更加复杂,最原始的工具就相当于“真观念”。(三)伦理学 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主要问题是,既然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因”的,都受严格的因果必然性的支配,那么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如何可能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呢?斯宾诺莎认为所谓至善是真正的善,最高的善,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便可以永远享受连续无上的快乐的东西,而至善就是认识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至善的境界是通过对神的认识而达到的。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大陆唯理论(四)的笔记二、莱布尼兹(一)生平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涉及的领域及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他一手创建了柏林科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莱布尼兹是一个神童,1665年,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1666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年仅20岁)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学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1667年2月,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莱布尼兹也是一个活动家,他出身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前2年,“三十年战争”使德国受到重创,所以莱布尼兹利用自己的学者和活动家的身份行走于欧洲各宫廷之间,以维护德国的和平。 莱布尼兹生前没有发表太多的东西,留学大量的书信,本来他写了一本著作《人类理智新论》与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论战,成书时洛克去世了,莱布尼兹即放弃了著作的出版以表示对对手的尊重。 莱布尼兹所处的时代成为“启蒙的时代”,当时西方人受中国影响,返回西方的传教士书写的关于中国的东西,美化了中国当时的统治,被他们称为“开明的君主制度”,这些东西被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当做典范批判他们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据说他受《周易》的影响发明了“二进制”,并为了提倡科学,建议康熙建立科学院。 莱布尼兹和牛顿的关系成为历史公案,莱布尼兹公布了自己的“微积分”成果后,被牛顿的学生说是剽窃了牛顿的成果。(二)本体论 莱布尼兹意识到当时“机械论宇宙观”的问题,“机械论宇宙观”就是把世界看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力学的角度理解世界。莱布尼兹认为哲学总要面对两大“迷宫”,即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和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任何时代都会面对的问题,第二个矛盾是他们那个时代面对的问题,其实他讲的是自然观,那个时候的伽利略、笛卡尔都是从物理的角度,认为物体即广延,这样可以解释物体的连续性。那么有广延就可以无限分割,统一性如何理解?当时有人提出“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点。这样广延有连续性,但没有不可分的东西;不可分的原子,又没办法解释连续性。这就是“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莱布尼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古代及中世纪的思想,他认为自然不是机械的自然,而是有机的自然。他认为不可分的点有三个:1、数学上的点:没有广延,只是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没有现实的存在;2、物理学的点:具有现实性,不过他是无限可分的,因而不是具有统一性的实体;3、形而上学的点:是既现实存在又是真正不可分的实体,这种形而上学的点就是“单子”。 莱布尼兹这个学说称为“单子论”,他认为宇宙中有多少个实体就有多少个单子,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他将柏拉图的“理念”改为“单子”,其中有其用意。 单子具有单纯性。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复合的,每个物质都有很多属性在一起,这个复合的物质背后有单纯的东西做实体,这个实体可以理解为“活的灵”。 单子具有复多性。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合的和无限的,因而组成这些事物的单纯实体就不是两个或三个(笛卡尔),也不是一个(斯宾诺莎),而是无数多个。 单子具有永恒性。单子是单纯的实体,因而没有广延、形状或部分,所以是不可分的,除了解释为上帝创造之外,没有其他原因,所以也可以看做是永恒的。 单子自己相互独立。既然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或部分,就不可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进入其内部而造成变化。 单子与单子自己有质的区别。“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兹)。 单子是自因。 基于以上的认识,莱布尼兹提出“连续性原则”,如果将单子排序,最高的单子是上帝,是单子的单子,每两个单子之间,都有无限多个中间环节,从高到低排序形成一个整体。“自然从来不飞跃”(莱布尼兹)。单子相互不影响,如何保持这个连续性?莱布尼兹提出了“预定的和谐”,即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预定好了它以后的一切。 从莱布尼兹以上的思想,可以看出其中的辩证法,如差别、能动、相互之间联系、自我运动等等原则。 莱布尼兹也用“预定的和谐”解释心与物的关系,他反对斯宾诺莎的“偶因论”,他认为上帝以预定了一切。(三)认识论 “我一向并且现在仍然赞成笛卡尔先生曾主张的对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并且因此也认为有其他一些不能来自感觉的天赋观念。现在,我按照这个新的体系走得更远了;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来自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莱布尼兹)。单子即自因,它携带着过去,蕴育着未来,一切都在它自身中,当然都是天赋的。但我们的认识是一个过程,莱布尼兹用“有花纹的大理石”的比喻来解释,他指的天赋是以禀赋、倾向、习性、潜能的方式出现,不是以实在知识的方式出现,感觉经验只能起到激发的作用,他提出两种真理:依矛盾原则判定逻辑上的真理,依充足理由原则判定经验的真理,一切事物最充足的理由就是上帝,“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莱布尼兹)。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经验论(一)的笔记第十一讲 英国经验论 经验论的特点与唯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唯理论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都是特别注重数学,试图用公理化模型构建一套哲学体系,使哲学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所以强调演绎科学。经验论从经验出发,重视实验科学。以“心理论”的方式构建体系,是“经验—观念—知识”的模式。要想说明知识,就要明白是什么观念构成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即还原到经验中去考察。都是讨论认识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区别也是西方哲学史上讨论的两个特点。所谓“心理论方式”,是指人具有这样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这一点对于科学知识的证明是一个致命的地方,因为科学知识要求普遍性和必然性,要求对自然、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但如果只是认识人这个特定的生物体的特有的心理方式,就意味着知识是主观的产物,无法保证知识的客观性。唯理论是通过外部事物的认识来保证知识的客观性,是靠理性自身的天赋观念或形而上学的原理,严格依照逻辑推演来构成体系保证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个明显区别。 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贝克莱、休谟。培根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洛克使经验论成为理论体系,所以培根是一个过渡性人物,霍布斯的主要贡献是政治哲学,他的思想也不是纯粹的经验论方式。一、约翰·洛克的经验论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洛克学习的是医学,但没有挂牌行医,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EssayConcerning HumanUnderstanding)的创作。1640年以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代议制政府,都是受洛克思想影响制定的。(一)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洛克受笛卡尔影响很大,但他反对“天赋观念论”,认为天赋观念是没有办法得到证明的,因为人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如果天赋观念有其具体的存在方式,那究竟在什么地方?在当时欧洲已经接触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那么不信上帝的人天赋观念从何而来?即使信仰上帝的人对上帝的观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没必要假定天赋观念,只要相信人有认识能力就可以解释知识,因此,对于认识起源洛克提出“白板说”,即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张白纸,外部事物刺激产生印痕,这种印痕就是观念,观念的组合形成知识,即“经验—观念—知识”,我们把这种观念称为“消极的反映论”。(二)一切观念来源于经验 洛克将感觉分为内感觉和外感觉,外感觉是感觉,内感觉是反省,这就是我们接受刺激的两个通道,感觉使我们产生了对外部事物大小、形状、运动、声音等观念,反省使我们产生知觉、思想、怀疑、信仰、认识、推论等观念。 “观念”是洛克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用以表示心灵所知觉、所思想的东西。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因为我们的感觉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获得的,所以感觉是个别的,是被动接受的,这样产生的观念是简单观念,具有单纯性和被动性。心灵具有组合简单观念形成观念的能力,组合形成的观念接受复杂观念。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简单观念是通过外部事物的刺激对外部事物属性的感知,那么,简单观念与外部事物的性质是什么关系?洛克提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理论,即把事物的性质区分为第一性的质、第二性的质两类,所谓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也即事物广延的性质,是事物固有的原始性质。第二性的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运动方式在我们的心灵中所引起的感觉,这个产生的来源是客观的,但产生的性质却是主观的,它是附属性质。这样就可以看出第一性的质与事物是一致的,第二性的质是主观的,在事物中没有原型。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经验论(二)的笔记 经验通过感觉和反省两个通道获得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知识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即是对两个观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观念之间存在四种关系:同和异、关系、共存或必然联系、实在的存在。 在这里就表现出洛克经验论的内在矛盾。洛克坚持心外有物,我们大部分的感觉经验是由外部世界刺激的外感觉获得的,而我们的知识局限于经验范围之内,知识就是观念的知识,那么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与对象是否符合一致,“显然,人心并不直接认输各种事物,它必然要以它们所有的观念为媒,才能知道它们。因此我们的知识所以为真,只是因为在我们的概念和事物的实相之间有一种契合。不过在这里,我们拿什么作为标准呢?人心既然除了自己的观念以外再不认识别的,那么,怎么能知道它们是和事物本身相符合的呢?,这里虽然有一层困难,但我相信,有两种观念是与事物相契合的”(洛克),在这里洛克提出“知识符合对象”,一般被称为“符合论”,即如果知识和对象是符合的,这个知识就是真的,是关于对象真理性的知识。那么如何或者由什么鉴定知识与对象符合呢? “首先,一切简单观念都是与事物符合一致的。因为它们不是人心自己能够创造的,所以它们一定是各种事物通过自然途径在人心上产生了作用的结果。”(洛克),即上帝创造了事物可以让心灵感知,创造了心灵可以感知外部事物。所以洛克经验论的出发点是感觉经验是被动接受的,不是心灵自己的创造。 “其次,除了实体观念以外,一切复杂观念都是与自身契合的。”(洛克),因为复杂观念是心灵组合的结果,不存在与外部事物是否符合一致的问题,只要和自身一致就行。 被排除的“实体观念”,是一个复杂观念,但有必须与外部事物符合一致,因为实体 是具体事物所有属性的承载,所有洛克认为对“实体观念”,人是无法获得的。这就是在洛克的经验论中隐藏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因素。二、贝克莱的经验论 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年—1753年)是英国(爱尔兰)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三代表之一(另两位是洛克(JohnLocke)和休谟(DavidHume)),著有《视觉新论》(1709)和《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因为他长期担任主教,称为贝克莱主教,他致力于论证上帝存在,为宗教服务。 贝克莱作为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之一,受到洛克的影响,但对洛克的经验论不满意。他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和心中有观念,两者的矛盾解决不了,就会导致怀疑论,就有可能倒向“无神论”,动摇宗教信仰的基础,而且对科学也是不利的。 贝克莱坚持“非物质主义”,他认为,我们在知识中就两个因素,即感知观念的心灵和被心灵感知的观念。在认识中,只有主体和客体,这个客体不是外表事物,是我们心中的观念。以下就是他的推理:1、观念的存在在于被感知;2、任何事物都具有感性性状的东西,不过就是观念的集合,即物=可感物=观念的集合;3、物的存在在于被感知。 从上面可以看出贝克莱带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存在在于被感知,我感知它就存在,我不感知它就不存在。一切物体的存在取决于我的心灵的感知。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经验论(三)的笔记 贝克莱自己也明白自己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解释说如此我们平时打交道的全是观念,这是荒谬的,他说他不是要把实在的东西变成主观的,只不过是不想用唯物主义的“物”,用那个“物”就会导致怀疑论。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使用什么概念没关系,这个道理就是外部事物是一个可以被心灵感知的东西,而不是在心灵之外独立存在的东西。贝克莱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即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他也在反对“二元论”,他认为如果“心外有物”,这个“心”和“物”不同就不会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他把“物”去掉,就只能感觉观念的世界,就是客观的存在,“物”的感知是无法在理论上得到说明的,如果是“观念”就可以在理论上得到说明。巴克莱不是说“客观事物我感觉它就存在,我不感觉它就不存在”,加上贝克莱要为宗教服务,要论证上帝的存在,如果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是不可能论证上帝的存在的,不可能是“上帝我说它存在它就存在,我说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 实际上,从柏拉图开始,哲学家们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反,认为人们感知的是现象,真实的本质在现象的背后。而贝克莱又把这种思维颠倒过来了,认为人们感觉到的世界就是实在的,不用想背后的东西,它的背后也没什么东西。 那么,用这种方式怎么证明上帝存在呢?我们可以把贝克莱“存在在于被感知”理解为“存在在于被感知和感知”,也就是说,不仅被感知的观念,还有感知观念的心灵的存在,而这个心灵不仅是人的心灵,还可以有一个无限的心灵。“只要我们取消了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否定了感觉之外任何非精神的来源”(贝克莱),一个非精神的“物”是不会进入精神的世界。存在在于被感知,心灵有感知的能力,但不能创造观念。感知是被动的接受,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观念,所以心灵才能感知这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只是物质的存在,心灵是不可能感知的,因此一定有一个伟大无限的心灵,创造了这个观念的世界,也创造了我们有限的心灵,使我们能够感知这个世界。我们不能把观念简单理解为我们头脑的东西,观念就是客观实在,我们的心灵有感知这种客观实在的能力。贝克莱是把洛克的“物”去掉,认为是心灵感知观念,观念组成知识。贝克莱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怀疑论的问题。 贝克莱是从感觉经验的角度解决“上帝存在”的问题。在传统认识上,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或称为“唯我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上,很少能找到主观唯心主义,在概念上,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在西方哲学史上找不到坚持意识第一性的哲学家,对于唯物主义在人的心灵产生前,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唯心主义不反对。比如最大的唯心主义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从时间上说,先有自然,然后才产生了人类的精神”(黑格尔),“假如你把人类精神看作是这个宇宙产生的必然结果,那么显然在宇宙发生之初,就已经具有成为精神的因素。那么你不如说,精神才是真正在先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是第一性的绝不是说人类精神是第一性的而是构成人类精神本质的东西一定是先于自然就存在了。否则他就不可能通过自然才是出人类精神”,所以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半身在一个问题层面上争论,一个讲的是时间性的问题,一个是讲逻辑意义上在先的问题。 贝克莱批判洛克,认为“心外有物”有问题,那么能不能把上帝存在作为外部观念世界的根据?如果一切知识来自感觉经验,经验从何而来是经验无法解决的,因为我们不能超出经验之外,所以他也违背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最彻底的经验论者是休谟。三、休谟的经验论(一)人物生平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学过法律,并从事过商业活动。1734年,休谟第一次到法国,在法国他开始研究哲学,并从事著述活动。1763年,休谟又去法国,担任英国驻法国使馆的秘书,代理过公使。1752年至1761年,休谟曾进行过英国史的编撰工作。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智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等。与约翰·洛克(John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休谟在很年轻时出版《人性论》,当时他年仅26岁。实际上讲的是经验论的问题,书发行不成功,原因可能是:休谟当时在哲学界是无名小辈;休谟书中讨论的问题,是当时英国哲学界没有关注的问题,真正回应休谟的挑战的是康德。休谟生性豁达,很快从郁闷中走出,为了谋生当了苏格兰律师协会图书馆馆长,并写出《英国史》。他反思自己的失败可能是因表述上的问题,将《人性论》中关于“道德”方面的内容抽出,以《人类理智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出版,获得成功。在法国,休谟与法国启蒙思想哲学家的关系很好,但观念不一样,法国启蒙思想哲学家们更多的是受洛克的影响,比如法国启蒙运动之父伏尔泰,早年因避难逃亡英国,写出《哲学通信》向法国介绍英国哲学思想,对洛克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部哲学史,从柏拉图到洛克中间可以忽略不计”(伏尔泰)。休谟终身未婚,死前委托亚当·斯密(1723~1790)处理他的遗产,亚当·斯密整理出版了他的《自然宗教对话录》。(二)休谟的思想 康德对休谟的评价很高,康德认为:“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1、经验论 休谟没有使用“观念”,他使用的是“知觉”,他将人类意识最基本的单位称为知觉,知觉包括印象和观念两类,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社会政治思想(一)的笔记第十二讲社会政治思想 这部分内容不是按时间来讨论哲学进程,而是17-18世纪的社会政治思想为主题的专题,在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社会状态和社会契约。在近代哲学,它的精神是启蒙主义,在哲学理论从笛卡尔开始,是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的重新树立起的理性主义,在社会政治领域及其他方面,也都树立了理性的权威。针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代表先进思想的思想家、哲学家揭示了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和问题,试图找到可以取代旧制度的新的治理方式。那么用什么衡量这个先进性?在当时,机械自然观和机械宇宙观从人的本性出发解释、分析社会的起源,即认为社会制度如符合人的本性是合理的,不符合人的本性解释不合理的。在实际上,纯粹的自然状态只能是一个理论上假定。我们主要注意霍布斯、洛克、卢梭三位哲学家。霍布斯。背景: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霍布斯生活在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不稳定,在他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政府不够有力。霍布斯曾说过:“我是双生子,我的兄弟叫恐惧。” 他想用几何学构建一个体系,霍布斯曾是培根的秘书,他还受伽利略的影响。他认为这些就是研究物体的其中包括:1、自然物体。2、人工物体。而其中的纽带就是人。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属于自然物体,但他又是人工物体即国家的创造者和组成材料,所以,要认识国家,就必须先知人的本性。所以霍布斯的理论包括有自然哲学和公民哲学其中,公民哲学包括:《伦理学》研究人的本性。《政治学》研究的是国家。 人的自然本性:自我保存,趋利避害,趋乐避苦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本性所趋利避害,所以过去的人与人像狼与狼一样。是一种战争状态。由于人的自我本能是如此的,导致了违了人的本性。 此时道德法则开始发挥作用,希望不要使双方陷入到互相伤害的位置。可是这种道德是软弱无力的。于是,人们为了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便相互约定,把他们的自然权利转让出去交付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大家的意志变成一个意志。这就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一个过渡。于是国家就诞生了,所谓社会契约就是一种权利的转让。 什么叫做国家,霍布斯将国家看做一个人格。一大群人通过相互约定使他们每一个都是这个人格的一切行动的主人,为的是如果他们认为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大家的力量和工具谋求和平和公共防御。 国家的产生是通过人民相互之间订立契约,把全部权利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实现的。国家的实质就在于,它是担当起大家的人格的一个人格、集中了大家意志的一个意志、掌握了大家所交付的所有权利和力量的一个公共权利。 霍布斯主张国家力量应该是威力无比的,是最高的权利。甚至他用神话中的一个巨大的海关利维坦来命名他的政治学。 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体现了一种极端个人主义与极端专制主义之间的巨大矛盾。 一旦社会契约论实现了,他就是一种高度的集权制度。 霍布斯是主张中央集权。 卢梭则是主张民主共和国。 霍布斯之所以强调如此的中央集权政府是由于他生活的时代造成的。霍布斯在当时痛感国家权力不够强大,所以他推崇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政府结构。 固然霍布斯的思想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但从一个时代的高度去看他,霍布斯的思想还是偏于保守的。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社会政治思想(二)的笔记 洛克。同样在讲社会契约但有区别。洛克是英国辉格党的成员。 什么是辉格党:1679年,针对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争论。反对詹姆斯王位继承权的一批议员,被敌对的一方讥成为“辉哥”辉哥为爱尔兰语,原义为盗马贼。 而拥护詹姆斯继承王位的议员,则被敌对的一方讥称为“托利”。托利原义为天主教歹徒。这就是后来形成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的由来。 19世纪中叶,辉格党和托利党演变成为自由党和保守党。20世纪初期,工党取代了自由党的位置,形成了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洛克和霍布斯一样都是通过自然状态来解释社会和国家的起源。但是区别是洛克认为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本是个和平的状态。每个人都有天然的权利如健康财产安全,正因为如此如果违背了这种权利就会遭到报复,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往往是没玩没了的报复。这才使得本来一个和平的状态被打破了。 所以洛克认为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所以人们并不是像霍布斯所说的那样,将全部自然权利都交给专制的政府或君主,他们所放弃的唯一的自然权利只是维护自然法,惩罚犯罪者的执行权。 洛克认为如果政府可以维护人民的这一权利就是合法的,否则就可以推翻他。而霍布斯则认为,国王不是订约方,根本不存在违约的问题,国家权利不可侵犯。洛克不同意,他认为人民转让的权利是有限的。他的理论里有个词叫人民主权,如果。。。 洛克的理论中就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绝对不能听任统治者凭其个人意志专制统治,必须制订人人都遵守的法律,统治者也只能根据法律进行统治。 为了防止君主专制,洛克提出了政权分散,互相制约,三权分立的“分权”学说。 当然其思想还没有那么完善,完善是到了孟德斯鸠时候的事情。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曾做过法院院长,他后来辞官不做专心治学,写出了《论法的精神》,但是人们觉得这本书内容有些庞杂,但是孟德斯鸠并么有去立场鲜明的支持什么。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存在都有他的法。(法就是规律)法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中的必然性。而人的法是什么?他称其为——根本理性 作为人类理性,当其与一个具体的地区或是环境相结合时就是《法的精神》,要考虑到一个地区的特殊性然后再去制定其中的法。他考虑的是一个一般的法与具体的法相结合的一个结果,有些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三种政体: 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 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参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在这三个政体中,孟德斯鸠倾向于君主政体。当年的他们都羡慕古希腊式的民主,可条件不允许。古时候民心淳朴,现在则是人心险恶无法推广民主。孟德斯鸠认为君主立宪更有可行性。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的性质是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它的原则是“品德” 孟德斯鸠认为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君主拥有最高权力,不过君主依据法律来行使权力,它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性质是个人意志和爱好来治理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由的理解 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拥有这种权利。 ——孟德斯鸠 地理环境决定论。一般的社会规律或法则必须在具体的不同环境下发挥作用。所以不同的地域就诞生了不同的体制。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社会政治思想(三)的笔记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卢梭发现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问题。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生活在枷锁之中。 ——卢梭 卢梭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在卢梭看来如果将人所有的社会本性全部除去,那么人的本性只剩下了自我保存。人与人就像游荡在森林里的狼一样。人与人相遇都是偶然的。 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 ——卢梭 卢梭指的就是农业的私有制。 卢梭认为劳动使人拥有了土地产品的权力,然后就拥有了土地本身。于是私有制产生了。 富人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于是开始欺骗穷人而形成了社会契约,也就产生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不平等。 卢梭等于在于理性启蒙思想家唱反调。启蒙思想家认为人只要大胆的使用理性,提倡科学和知识进步,社会就会向进步方向发展。 卢梭认为社会越发展越不平等。 卢梭的这种思想使人感觉他试图回到自然状态。卢梭认为人进入到社会状态是以失去自然状态为代价的。卢梭认为一切制度都是以牺牲自然状态牺牲平等为代价的。他试图找到一种在进步的过程中不失去公平的制度。 他找到了——《社会契约论》 他认为:合理的社会契约其要旨就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把权利交出去了,但也得到了别人的权利。卢梭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能消除不平等。 他认为法律制定的依据就是“公意" 所谓”公意“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它是从作为个人意志的总和的"众意"中除掉相异部分而剩下的相同部分。 所以卢梭甚至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强迫它服从,对卢梭来说,这就等于说“迫使他自由”。 卢梭的思想在当时相对较为另类。因为在其他人眼里看来民主共和国是不可能的,然而卢梭却做到了。成了近代民主共和的起源,他的影响很大。 卢梭的思想被看做是现代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8930.html

更多阅读

《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719期 一战到底题库及其答案

1.英文字母中的“M”在汉语拼音中的发音是什么?答案:MO2.英文字母中的“T”在汉语拼音中的发音是什么?答案:TE3.“烤乳猪”属于传统八大菜系中的哪个菜系?答案:粤菜4.“德州扒鸡”属于传统八大菜系中的哪个菜系?答案:鲁菜5.在扑克牌中除了K

《方山子传》翻译及阅读答案 右溪记翻译阅读答案

原文: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

《核舟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升shēng、薄bó、唇chún、和huò、炀yáng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òng 旋xuàn板印书籍(1),唐人尚未盛为之(2)。五代(3)时始印五经(4),已后(5)典籍(6)皆为板本(7)。庆历(8)中,有布衣(9)

《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405期 一站到底题库

第一轮1 汉族传统婚礼中,三拜中一拜天地,二拜什么?高堂2 买衣服测量的三围数据是指哪三围?腰围、胸围和臀围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几级地震?9级地震4 流行于日本的一种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的摔跤运动叫?相扑第二轮 龚绮 PK

《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413期 一站到底题库及其答案

第一轮 孟铸 PK 张紫和(8号)1 正常的驾驶证一年有多少积分?12分2 中国俗语中说:富不过几代? 三代3 西方谚语中,好奇害死什么动物? 猫4 87年4月出生的人生肖属什么? 兔5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春季到来是对应哪个节气?立春6 古代称的踏青节是我们现

声明:《《西方哲学智慧》 西方哲学智慧答案》为网友與空氣碰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