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的形成过程

威尼斯是个没有汽车的水上城市,从一个小岛到另一个小岛只能坐船或者是步行过桥。到威尼斯之前我曾经把这个世界最大的神秘水城想象了一番,但到了那里还是觉得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这主要在于水道更加密集交织,小桥比比皆是,小巷像迷宫一样穿梭往返。当然最让人吃惊的是岛上沿海边还有一个大广场——圣马可广场,我乘公共游船抵达了那里。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 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

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守护神。相传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从亚历山大港偷将出来,运回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从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一眼望去,总督宫上也少不了圣马可和他的狮子。

圣马可广场的巨大魅力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本身,更在于一代又一代威尼斯人的非凡耐力。9世纪至19世纪是一个怎样漫长的过程!就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圣马可广场及其标志性建筑几乎一直处于兴建、扩建、修复和装饰之中。

1177年为了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会面才将圣马可广场扩建成如今的规模。在共和国时期,威尼斯的地位和财富空前显赫。尤其是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过程中,更是聚敛了无以数计的财富。这里的富裕和安定的生活吸引来了一大批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巨匠为其服务。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些艺术人才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威尼斯,献给了圣马可广场。他们的智慧以无形资产的形式记入了圣马可广场这本巨额“存折”,并使其价值无穷、魅力无限。

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并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随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爆发,威尼斯于1866年被收归意大利王国后,共和国就已成为人们的记忆。但是,圣马可广场依旧显赫,依旧辉煌。它以“欧洲最漂亮的客厅”的美名吸引着千千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巨额的旅游收入,使其以“存折”方式为威尼斯人民源源不断地支付着高额利息,使威尼斯财源滚滚,也使威尼斯人民的生活依然十分滋润。圣马可广场自共和国早期起,即为威尼斯生活的核心。最能展现共和国太平景象的地方,莫过于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在历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自从19世纪以来是大主教的驻地,它同时也是许多威尼斯节庆选择的举办地。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嘉年华的主要场所,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包括金饰、玻璃、寝具、服饰等,店面不大,但是橱窗设计都是一流,颇具高深视觉享受,还有许多风格优雅的咖啡厅、酒吧和餐馆,是威尼斯的最佳的徒步游览区。

圣马可广场有数以万计的鸽子及演奏乐队,时不时还有戴着奇异面具的小丑经过。圣马可广场的南侧有一座附属的小广场,小广场南临威尼斯大运河敞口的泻湖,河边有两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西侧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护神圣狄奥多,东侧的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另一位守护神圣马可的青铜飞狮,飞狮抓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你在那里安息吧!”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这里也曾经是威尼斯执行死刑的地方。

  站在圣马可大广场的中央,环顾四周,那气势恢弘的连体拱廊不能不叫人惊叹。那些清一色两层的高大拱廊建筑是16世纪修建的,它们和小广场总督府对面的图书馆一样,都堪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典范。

当视线从广场四周收回,你还会发现脚下所踩的不再是12世纪铺的拼有“人”字形图案的红地砖,而是来自17世纪欧加内山的灰色石砖。

圣马可广场南、北、西三面有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物上的浮雕生动而又逼真。圣马可图书馆矗立于广场入口处的一侧,它那连续拱卷柱式富有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特点,它的上层是图书馆的大厅,公共活动的敞廊则在下面一层。圣马可图书馆的对面是总督宫( palazzoducale),它是欧洲中世纪杰出的建筑物之一,是威尼斯强盛时期的象征,也是威尼斯共和国战胜诺亚和土耳其的胜利纪念物。总督宫正面36根雕花大理石柱托着70个圆拱,是当年威尼斯大公的宫殿,现在已成为艺术兵器展览馆。广场的东面耸立着98.6米高的圣马可大钟楼和圣马可教堂。圣马可教堂( basilica san marco)始建于1073年,它融东西方建筑为一体,是古罗马建筑群中的杰作。教堂的拱门上各有一个圆顶,正面屋顶有金色哥特式类塔和雕饰,四匹奔马雕像立于正门上方。教堂内布满了用花石和瓷片镶嵌的壁画,被称为世界最美的教堂。教堂内还有威尼斯保护神——圣马可墓。在圣马可教堂上可以鸟瞰整个圣马可广场。

高99米的钟楼顶上有一座自动大钟,两侧各站立一个手执大锤自动敲钟报点的金属人。每当钟声响起,悠扬洪亮的钟声响遍全城,这时,成千上万的鸽群如云蔽日般腾空而起,煞是壮观。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夏季广场上一排排的咖啡桌,是游人休息交谈的好地方,朋友们聚在一起无拘无束地在那里或手舞足蹈地高谈阔论,或促膝谈心。广场上的鸽群,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向游人觅食,常常构成一幅幅人鸽和睦相处的迷人场面。夜幕降临,广场上露天音乐会奏出美妙的音乐,常使听众如醉如痴,流连忘返;也有的游人在另一边,踏着节拍,翩翩起舞,乐此不彼。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地势最低点,因此在潮涨时和下大雨时,它是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下大雨时,雨水从广场的排水沟直接流入威尼斯大运河。这是下雨时的理想排水渠道,但是在涨潮时却带来了麻烦。每天亚得里亚海潮涨时分,威尼斯大运河的河水同样通过排水沟从圣马可广场的地下涌出,形成一潭潭的积水,每年还会出现几次潮水铺满广场甚至水淹广场的情景。

威尼斯的狂欢节历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经恢复,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欢节之一。一个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获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纵,这是很多人喜欢狂欢节的理由。据说,节日期间,彼此说:“你好,面具先生。”能赶上圣诞节时狂欢节的游客毕竟是少数,买一个面具就方便多了,买几个小面具纪念品,花费也不算很大。也有游人买上一顶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自得其乐。既然来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广场的一边通向威尼斯港的码头,这里,就是出现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李彤越海的水岸。这里,竖立着密密麻麻的木桩,石砌的岸边,惊涛拍岸,木桩上系着停泊在此的一条条贡多拉小船。一座座狭长的木板栈桥一直通向海中,游人们就是从这里登上贡多拉游览威尼斯波光粼粼的水城的

提起马可·波罗,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经于1275年到过元朝,还受到过元朝大汗忽必烈的接见和欢迎。你知道吗?他的故居就在意大利水域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不远的一座古老的三层楼房里。因为马可·波罗的关系,中意友谊源远流长,威尼斯人对中国有种特殊的情感,所以水城威尼斯和我国江南水城苏州结成了友好城市。


漫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的形成过程
位于大广场和小广场之间,高耸的圣·马可钟楼,洁白的四边镶嵌着热烈的砖红色的楼体,显得圣洁而高贵。钟楼是12世纪中叶根据9世纪的一座瞭望塔改建而成的。站在这座高达99米的钟楼上,不仅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威尼斯水城的全貌,还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阿尔卑斯山那渺茫的轮廓。钟楼曾在地震中倒塌,但威尼斯人又迅速的将它重建了起来,于1912年4月25日正式启用。钟楼内还装上了电梯可达最顶端,在上面眺望威尼斯的全景绝对是心旷神怡的感觉!纵目远眺,威尼斯全城,尽收眼底,一片红褐色的屋顶,一眼不见尽头。诺大的圣马可广场上,游人点点,几近蝼蚁。向海边望去,一排排贡多拉,煞是好看。再望望那头带翼的狮子,似乎为自己能被游人瞻仰而洋洋得意。


  构成圣马可广场的另一主体建筑是总督府,它建于814年,由于遭遇过多次火灾,现在的建筑物建于15世纪。这座有着“拜占廷”及“歌特”风格的宫殿,内外装饰均相当华丽、气派,主要是为了表现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权势与财富。这是一栋有着多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有执政官居室、议院、法院及监狱等。10世纪威尼斯脱离古罗马帝国成为独立的共和国之后,在原城堡式王宫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其室内外廊柱上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和绘画,它们都凝聚着文艺复兴时期几代艺术大师的心血和才智。

威尼斯长期是独立的水上共和国,政权由总督和议会共同掌握,兼有专制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特色。从圣马可教堂旁边可进入总督府的一楼中庭,然后由东侧的黄金阶梯可上到二、三楼,有不同的厅室开放游客参观,在每一间厅室里都有非常漂亮的湿壁画。

  最值得一看的是三楼的会议大厅,可同时容纳2000人,在总督宝座的后面是一幅非常巨大的壁画,是由威尼斯知名画家丁特列多在1590年所绘制的”天国”,占满了整面墙,高7.45米,宽21.6米,是全世界当时最大的一幅油画,即使在今天也算是非常少有的巨幅画作,而那也是威尼斯艺术颠峰时期的代表作。

  有趣的是总督府法庭同监狱由一水巷而隔开,转送犯人则靠一连接法庭与监狱之间的封闭式连桥。这座赫赫有名的连桥就是所谓的“叹息桥”,而它的初始名字叫日落桥,电影《情定日落桥》的原景地。

威尼斯的桥最著名的桥有两座,几乎是游人必到。一座是廊桥,另一座就是那座饱藏着昔日悲情的“叹息桥”。“叹息桥”建于1603年,这是一座其貌不揚的桥,但又是那么有名气。她不像其它的桥横跨在河岸上,她是高高地悬在两栋夹河的建筑之间,桥的一面是总督府,十五世纪的时候那里是审讯犯人的地方,不过到这里受审的犯人,都不会再活着出去,因为他们都是被判了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人。行刑之前, 他们走的最后一条路就是这座桥,从桥的这一头走向另一头的监狱行刑。那时候,桥上有窗户,犯人可以看这个世界最后一眼,过桥的时候,看着即将离去的世界,犯人会发出后悔的叹息。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每年有无数的恋人会跑到这座桥上来接吻, 因为传说在“叹息桥”上接吻,爱情会永生永世。


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 “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中,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悲剧改成喜剧,说成神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8971.html

更多阅读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钻石的形成过程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简介宝石级的金刚石。因含微量的氮和硼等杂质而呈无色??浅黄色,少数为彩色。有“宝石之王”的美称。那么钻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戴维尼钻石专家和你一起分享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是怎么形成的?——方法/步骤钻石是怎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威尼斯小艇

余映潮老师(以下简称师):好,同学们上课!学生(凤岗中心小学五(3)班学生,一下简称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美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起来把白威尼斯的读一读。师出示课件,生齐读:课文简介: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亚

舍利子神奇的形成过程和详解 舍利子的形成和详解

物质和精神之谜——神奇的舍利佛法和道法是东方古代文明的瑰宝,其思想和修行者的种种经历成为东方文化历史的重要元素。也许很多人看过姜文主演的“天地英雄”和杨紫琼的“天脉传奇”等,不少人会对这个神奇的“佛舍利”产生浓厚的兴趣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 很实用的巧记形声字

【内容提要】从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来看,一般认为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从汉字演变的结果入手对汉字进行静态的观察和描写,与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汉字进行动

声明:《漫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的形成过程》为网友笨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