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巧云是否因病关索杨雄是性无能而红杏出墙 病关索杨雄武功

潘巧云真爱海和尚吗

王倩男:看今番标题如此醒目,你这天下第一文章淫贼又要鼓捣神马?

陈论语:中国现代小说鼻祖之一施蛰存先生晚年曾说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是《石秀》:“因为这篇小说写得最完整。我一点没有改变《水浒传》中石秀故事的结构,却给了它新的解释。施耐庵提供了故事,金圣叹看出了毛病,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金圣叹看出石秀的英雄背后的龌龊与凶残,施蛰存比施耐庵进步多了,(因为施耐庵用的是白描)用心理分析方法解密石秀意淫潘巧云。
我前面的小说潘巧云一节,发展心理分析方法为石秀的自我意识流,表现方法更为先进。
施蛰存解决了石秀的问题,却没有解决杨雄的“病关索问题”。
说“病关索问题”,从潘巧云说起。

潘巧云是水浒四大淫妇之一,一个共同问题是无后代,我让潘金莲生子,就是反水浒作者让大多英雄无后代的“魔道理论”。

无后代,归罪于妇人(类同红颜祸水论),这是不科学的,所以水浒作者潘巧云来努力:那妇人待他吃了晚饭,洗了脚手,却去请潘公对杨雄说道:“我的阿婆临死时,孩儿许下血盆经忏愿心在这报恩寺中。我明日和孩儿去那里证盟,酬了便回。说与你知道。”杨雄道:“大嫂,你便自说与我何妨。”那妇人道:“我对你说,又怕你嗔怪。因此不敢与你说。”当晚无话,各自歇了。

这一“各自歇了”,颇可玩味,难道二人分床而睡,一笑,反正作者告诉你:二人没有性爱。这其实是作者的反省:杨雄无后,自己也有责任。如果海和尚不死,潘巧云怀胎了,那杨雄才知道自己错了,也晚了,一笑。

杨雄在家不努力,又经常加夜班,哪里有后代诞生,潘巧云真比窦娥还冤,还得去念《血盆经》。

《红楼梦》第15回也写凤姐为生个儿子,叫净虚念三日《血盆经》,后来却得了“血山崩”之病。

潘巧云称杨雄为“我的老公”(当代流行,古已有之,呵呵),也有典故。

唐代有一名士麦爱新,见妻年老色衰,想再纳新欢,后来被妻子之才打动,才放弃念头。妻子见丈夫不忘旧情,乃书: “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回书:“老婆一片婆心。” 
台湾风流才子李敖说老公是太监,也是一说,但我想水浒作者是以“公婆相爱”来反衬潘杨之间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这似乎又是“杨家将传奇”系列之中的“潘仁美”勾结辽国之暗喻,存疑,暂且不论。
且回本题,看《水浒传》第44回:石秀看时,但见:……(此处省略百字,呵呵)更有一件窄湫湫、紧■■、红鲜鲜、黑稠稠,正不知是什么东西。有诗为证: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原来那妇人是七月七日生的,因此小字唤做巧云。先嫁了一个吏员,是蓟州人,唤做王押司。两年前身故了。方才晚嫁得杨雄,未及一年夫妻。

作者看似写潘巧云之淫荡,却是在石秀眼里发现,所谓佛眼见佛淫者见色。

潘巧云爱上海和尚,那是“至情至性”,从不见西门庆之流的银子交易,可见潘巧云与海和尚是藕断丝连,“金风玉露‘再’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可巧的是《大宋宣和遗事》里36人名单里有“王雄”,这就是“王押司”与“杨雄”的名字由来。

”病关索”并非阳痿之疾病,同“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一样,是古汉语的使动用法,“使……病”,意思是使“被动者”发病之意,即有“赛过”之意。

“病关索”即是“赛关索”。

关索,有两个解释,一是人名,一是“角斗”。

关索其人,史无所载(陈寿《三国志》言关羽就关平、关兴两个儿子。但早死),但在宋代已广为人知。

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就有关索荆州认父故事。

早本《三国演义》提到关索,想是让关公香火不绝,但后来被删节或者不录。

比较详细的“关索传”记录在《全像通俗三国志传》,说其后来成为“云南王”,的确,至今云南一带仍流传以关索为主角的“关索戏”。

且看“关索荆州认父”:

张飞随带轻骑前到荆州,见云长曰:“哥哥令吾特来替守荆州,欲兄建功。”云长大喜,设宴叙情。忽有小校报曰:“门外有一小将军,姓名花关索,身长七尺,面似桃花,他要进见,特来报知。”关公曰:“唤他入来见吾。”小校传令与索。索谓母曰:“母亲与妇暂且在此片刻,儿先入见爹爹。”索入见关公,双膝跪下,垂泪曰:“儿三四岁时,见父不在家,常问于母。母道父亲自杀本处霸豪,逃难江湖,雁杳鱼沉,不知何所。又值家贫,只依外公胡员外家抚养长成,指教说父昔日在桃园结义,今闻在荆州,特来寻见。”关公迟疑不信。索曰:“父不认儿,儿无所倚。”哭昏在地。

张飞扶起,谓云长曰:“吾看此子,必不妄认。兄出外日久,家中事恐忘怀了。可仔细思想,逃难之时,嫂嫂有怀孕否?”关公沉吟半晌,曰:“吾逃难时,妻小果有怀胎三个月。但此子既是吾儿,宜姓关。何姓花,名关索?吾故不肯遽认。”索答曰:“七岁时,元宵观灯,迷失道路,被索员外拾去,养至九岁,送与班石洞花月先生学习武艺。因此兼三姓,取名花关索。”关公听毕,掩面哭曰:“吾儿若不来,怎知你子母艰辛。”随问曰:“今母何在?”索曰:“就在门外。”关公曰:“快请进相见。”

胡氏随命儿妇三人拜见关公,复拜翼德毕,张飞告退。是夜,设宴以叙夫妇之情。谓胡氏曰:“吾家贫,汝又在岳父家住,为孩儿娶一妇尚不能,因何娶得三个媳妇?”胡氏曰:“先过鲍家庄,遇鲍三娘,后过葫扩寨,遇王桃、王悦。皆与孩儿斗演武艺,比儿不过,愿成夫妇。”关公曰:“吾有此子,如虎生翼矣,何愁汉室不兴乎?”

张飞曾骂吕布为“三姓家奴”,而关羽也曾投降曹操,也是“两姓”,所以忌讳花关索“兼三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影响“忠义”之名。

这一点,估计是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定本(现今《三国演义》通行本)中删去“认父”这一情节所考虑的,为了武圣之清名,暗语是不做贰臣,是当时南明及清初文人的心态反映,李渔把《三国演义》列为十大才子书第一名,也是此意。

关索“面似桃花”,才有明代《花关索传》的演义,说的是关索原有二妻,但被鲍家庄的鲍三娘一见钟情,杀死自己奇丑的男人随关索私奔。

鲍三娘杀夫,有潘金莲之气概,呵呵。

“花关索”也与杨雄差不多:那人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两眉入鬓,凤眼朝天,淡黄面皮,细细有几根髭髯……两臂雕青镌嫩玉,头巾环眼嵌玲珑,鬓边爱插翠芙蓉。背心书刽字,衫串染腥红。

“一身花秀”兼“鬓边爱插翠芙蓉”是九纹龙史进与一枝花蔡庆的合身,这被无数人看轻的杨雄,其实才是水浒中的潘安,堪比天巧星浪子燕青。

关索另一解释是“角斗”,即“相扑”,《水浒传》第74回中所述的燕青智扑擎天柱。

女子相扑在东京一绝,赤膊上阵,香艳无比,市井小民不说,宋仁宗都微服去观看了,任起居注的史官司马光认为有伤风化,上一道折子:《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强烈建议“扫黄”行动,于是女子相扑游戏从此大为收敛,以致最终销声匿迹。

到南宋,女子相扑又成杭州一绝,当时的女子相扑多安排在男子相扑前进行,目的很明显,如当今时代香车美女一样,是热场子聚人气。身怀绝技的“女飐”(女子相扑选手)在擂台闪靓登场,好戏就开场了。

 

当时著名女飐,有嚣三娘、黑四姐、韩春春、绣勒帛、锦勒帛、赛貌多、女急快等。

《武林旧事》收录男相扑就更多了:“王侥大、张关索、撞倒山、刘子路、卢大郎、铁板沓、赛先生、金重旺、赛板沓、曹跌凛、赛侥大、赛关索、周黑大、张侥大、刘春哥、曹铁拳、王急快、严关索、韩铜柱、韩铁僧、一拔条、温州子、韩归僧、黑八郎、郑排、昌化子、小佳哥、周僧见、广大头、金寿哥、严铁条、武当山、孟来住、董急快、董侥大、周板沓、郑三住、周重旺、小关索、小黑大、阮舍哥、传卖鲜、郑白大”。

其中名关索的就有张关索、赛关索、严关索、小关索。

如此来看,病关索杨雄是相扑高手,具备床上功夫,不是潘巧云红杏出墙的原因。

看潘巧云与海和尚故事,却是一段真情恋爱。

在元末明初,就有轰动一时的美女爱上和尚的传闻,堪比潘巧云与海和尚故事。

说的是在元末,庆元路(今宁波)有一柳姓女子去南门延庆讲寺烧香还愿。诵经之时,僧人竺月华不觉动了心,居然借诵经之机,脱口念道《望江南》:
江南柳,嫩翠未成荫,(少女)
枝小未堪轻折取,
黄鹂飞上力难禁,
留与待春深。
柳翠见和尚如此放肆,又羞又恼,回家后禀告了老父,柳员外就向官府告发,状子一径递上万户元帅府。
元帅却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快命捉拿色和尚,等和尚到来,口占《望江南》调侃:
江南竹,巧匠做为笼,
留与吾师藏法体,
碧波深处伴蛟龙, (交合)
方知色是空。
方国珍见月华和尚长得正雅,不似浮浪青年,佯怒命人把和尚抬出去沉入甬江淹死。

月华和尚也不辩白,只求再表白几句:
江南月,如鉴亦如钩,
如鉴不临红粉面,
如钩不上配眉头。
空自照东流。
方国珍见月华和尚才思敏捷,恰与柳翠是一对,便有意玉成此事,于是也续吟几句:
江南祠,月老系红丝,
千里红绳一线牵,
活佛动心也难免,
好事难再究。
方大帅正点鸳鸯谱,柳员外也觉得有面子,柳翠也羞眸默认。

一桩闹剧,成就一段金玉良缘。

另一版本《月华和尚柳翠婆》的故事,也在甬江流传至今,女主人公是个良家妇女,方大帅见月华和尚风雅机智,也就放他一马。

不管怎么样,和尚情色,到底不过是人性使然,而金陵建康府来的石秀意淫潘巧云,并设计杀害她乃至丫鬟也不放过,比较方国珍大帅,的确算不得英雄好汉。

王倩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被色所迷,一味解色,却是“云空未必空”,宋徽宗宣和年间,方腊起义中,方腊部队攻克睦州,西攻歙州,全歼北宋东南名将将“病关索”郭师中部,东进杭州。这岂不是“病关索”杨雄之号来历?

陈论语:倩男君后来居上啊,这一证据与论点的确非同凡响,只是空有名字,没有故事,和潘巧云挂不上勾,所以只能解释为水浒作者张冠李戴而已,把郭师中的名号给了杨雄,无他。

所谓不精彩,不成小说;无佐料,不成文章。

即是你为巧妇,只这一粒米,如何煮成一锅粥?

不见色,无以悟空,兰陵笑笑生与曹雪芹东施效颦禅学所谓“色即是空”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9122.html

更多阅读

智杀裴如海 醉骂潘巧云

石秀在偶然间结识了杨雄,两人结拜为兄弟,杨雄是哥哥。杨雄看石秀孤身一人无依靠,就安排他住到了自己家里,石秀也就认识了杨雄的老婆潘巧云。 杨雄经常不在家,石秀发现嫂子和附近一间庙里的和尚裴如海来往过于密切,就起了疑心。后来

金莲花口服液评析:溯源居士

谜面:“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谜目:中成药谜底:金莲花口服液作者:杏花雨评释:溯源居士文学作品中,年轻貌美的潘金莲自幼为奴,饱受主子欺凌,后被强逼嫁与三寸丁武大郎为妻,因感情生活的落差较大,便萌生红杏出墙,寻求婚外性补偿的

《西风的话》潘越云演唱 西风的话简谱

这是台湾歌手潘越云1983年专辑《无言的歌》收录的一首单曲,和张雨生95年专辑《还是朋友》中的《西风的话》只是同名而已,两者之间并无关联。《西风的话》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儿歌,由上海音乐教育家黄自作曲,填词者廖辅叔是广东著

声明:《潘巧云是否因病关索杨雄是性无能而红杏出墙 病关索杨雄武功》为网友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