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的影像图持续更新 南海诸岛

中国南海岛礁数量众多,根据《南海诸岛地名资料》统计,目前共有地名287个。
003:东沙礁
东沙群岛主体岛礁,位于北纬20度35~47分,东经116度45~55分,与东沙岛共处于一圆形环礁礁盘上。礁盘直径22~25公里,面积420平方公里。低潮时东、西、北部有礁盘露水面,呈马蹄形,礁坪弧长46公里多,坪宽约2公里,称为东沙礁。礁湖内径约17~20公里,最大水深18米,面积约260平方公里,湖底为细纱。湖内点礁众多,可供船只停泊区域有限、进出困难;部分点礁干出,湖中心最大点礁干出直径180米,有碍船只航行。环礁西南和西北有两个开口,分别称为南水道和北水道,其中南水道宽约6海里,北水道宽约3海里。东沙礁外文称为PratasReef。
004:东沙岛
东沙群岛主体岛礁,位于北纬20度42分,东经116度43分,与东沙礁共处同一圆形礁盘上。发育在东沙礁西侧,是东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岛长2.8公里,宽0.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含小潟湖面积)。岛上地势平坦,东北部稍高,西南稍低,中部下陷形成小潟湖,长1.5公里,宽400~5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水深1.5米,西部有通海口。由岛东部伸出两条沙堤围绕小潟湖,呈马蹄形。岛上椰树挺立,天然植物茂盛。有水井,井水带咸味。东沙岛古称气、南澳气、气头沙等,我国渔民称月牙岛,外文称为PratasIsland。东沙岛为中国领土,中国人民早有开发。明、清两代就有渔民住岛生产,岛上有中国渔村、庙宇和坟墓遗迹。1907年8月,日本人西泽吉次聚众驱逐中国渔民,霸占东沙岛,插旗改名为“西泽岛”。西泽一伙在岛上修筑房屋、码头、铺设铁轨,开采磷酸矿和水产资源。1909年清政府向日本交涉,以13万元偿还西泽开发费用,当年10月清政府收回东沙岛。1917年日本人又占岛盗采资源,1925年被中国海军驱离,1928年后东沙岛由中国海军常驻。1937年9月东沙岛被日本海军占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6月26日收回东沙岛。此后东沙岛一直由国民党军驻防,1999年起由海巡署管辖。东沙岛上建有营房、码头、机场。东沙机场跑道长1550米,宽30米,可起降C-130运输机,是台湾至南沙群岛太平岛的中继机场。2007年7月台湾当局成立东沙环礁国家公园,公园范围为东沙环礁及周围海域,面积共353平方公里,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国家公园,但不对一般民众开放。东沙岛现由台湾高雄市代管,旗津区管辖(根据大陆行政区划,东沙群岛归广东省汕尾市管辖。)

009: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北部,距海南岛三亚港180海里,在北纬15度42分至17度08分,东经111度10分至112度54分范围内,北起北礁,南至嵩焘滩,东至西渡滩,西至中建岛,群岛岛屿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共22个岛、7沙洲和4个高超适淹的环礁,分布在5万平方公里海域。群岛可分为东西两群,东部为宣德群岛,西部为永乐群岛。宣德群岛由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石岛、永兴岛、东岛、高尖石和6个沙洲及一些礁、滩组成。其中永兴岛面积1.9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第一大岛、主岛。东岛面积1.6平方公里,为西沙群岛第二大岛。永乐群岛包括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全富岛、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和中建岛等14个岛屿、1个沙洲及一些礁、滩组成。其中中建岛发育在台礁上,面积1.2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第三大岛。其余各岛较小,面积在0.4平方公里以下。西沙群岛地势低平,除石岛高13米外,其余岛礁高度均不超过9米,一般为1~5米。各岛礁周围环绕珊瑚礁盘,水上礁石及礁缘有浪花。礁盘外是深海。西沙群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大部分出水岛礁有植物分布,除中建岛外,较大的岛上植物茂盛。群岛中的锚地以琛航岛东方最好,其余各岛礁附近也可做渔船锚地。
西沙群岛为中国领土,宋代称为九乳螺洲,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西沙群岛,外文称为Paracelislands。西沙群岛临近国际航线,地理位置重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日本开始觊觎西沙群岛,法国印支殖民当局多次派船前往西沙群岛活动,中、法二国政府就西沙群岛主权归属多次往来照会。1938年日本侵占了西沙群岛。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11月中国海军派遣永兴舰、中建舰接受西沙群岛并驻军永兴岛。1947年1月法国军舰企图登陆永兴岛,被中国守军阻止,法舰转而侵占珊瑚岛,1955年法军从越南北方撤退,珊瑚岛被南越军队接管盘据。1974年1月17日南越军队以珊瑚岛为据点,侵占金银岛、甘泉岛,19日继续进犯琛航、广金二岛,中国军队发动反击,至20日,中国军队以重伤军舰一艘,阵亡18人的代价击沉南越军舰1艘,击毙75人,夺取了甘泉、珊瑚、金银三岛,俘49人,全部收复了西沙群岛。1959年3月中国政府在永兴岛设立县级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2012年6月21日中国政府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所属近2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三沙市人口444人(2010年数字),政府驻地永兴岛。

010:永乐群岛
永乐群岛为西沙群岛西部岛礁群,位于北纬15度46分至17度07分,东经111度11分至112度06分范围内,包括永乐环礁、北礁、华光礁、玉琢礁、盘石屿、中建岛等岛礁。永乐环礁呈蝌蚪形,由礁环和潟湖二大部分组成。潟湖水深40米左右,有晋卿门、石屿门、银屿门、全富门、老粗门、甘泉门等水道与大海沟通。各水道将永乐环礁分为7个礁盘,发育了12个岛、1礁、1沙洲,即金银岛、甘泉岛、珊瑚岛、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石屿、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还有羚羊礁、筐仔沙洲。其中羚羊礁是一个小环礁,也由小礁环和小潟湖组成,筐仔沙洲发育在羚羊礁礁环上。在环礁东部晋卿岛和石屿之间的礁盘上发育有当地渔民称为“龙洞”的海洋蓝洞。外文资料把永乐环礁称为CrescentGroup。北礁、华光礁、盘石屿均为独立环礁。中建岛位于台礁之上,面积1.2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第三大岛。
永乐群岛为中国领土,地处航海要冲,附近海产资源丰富,中国渔民称西八岛、下八岛或下峙。1947年中国政府命名永乐群岛,以纪念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1938年日本侵占了包括永乐群岛在内的整个西沙群岛。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11月中国海军派遣永兴舰、中建舰接受西沙群岛并驻军宣德群岛的永兴岛。1947年1月法国军舰企图登陆永兴岛,被中国守军阻止,法舰转而侵占永乐环礁上的珊瑚岛,1955年法军从越南北方撤退,珊瑚岛被南越军队接管盘据,此后南越军以珊瑚岛为据点不断骚扰永乐环礁其他各岛。1974年1月17日南越军队侵占金银岛、甘泉岛,19日继续进犯琛航、广金二岛,中国军队发动反击,至20日,中国军队以重伤军舰一艘,阵亡18人的代价击毙南越军75人,俘49人,击沉南越军舰1艘,夺回了甘泉、珊瑚、金银三岛,全部收复永乐群岛。1959年3月中国政府在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委。1981年改为县级办事处。2012年6月21日中国政府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所属近200万平方公里海域。

012-025:永乐环礁
永乐环礁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群岛中部,极具战略意义,环礁呈蝌蚪形,东北-西南长24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274平方公里(不含金银岛礁盘),由礁环和潟湖二大部分组成。潟湖面积174平方公里,水深40米左右,潟湖内有点礁发育的鸭公岛、咸舍屿和其他未命名礁滩。潟湖水深40米左右,有晋卿门、石屿门、银屿门、全富门、老粗门、甘泉门等水道与外海沟通,各水道将环礁分为七个礁盘,发育了甘泉岛、珊瑚岛、全富岛、银屿、银屿仔、石屿、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羚羊礁,环礁西侧还有一个独立礁盘发育有金银岛。羚羊礁也是一个小环礁,由小礁环和小潟湖组成,筐仔沙洲发育在羚羊礁礁环上。石屿和晋卿岛之间的礁盘上有渔民称为“龙洞”的海洋蓝洞。外文资料把永乐环礁称为CrescentGroup。
永乐环礁为中国领土,地处航海要冲,附近海产资源丰富,近代以来先后为法、日帝国家国主义觊觎,1938年法国占据珊瑚岛,1939至1945年8月日本侵占了包括永乐环礁在内的整个西沙群岛。日本投降后,1946年11月中国海军派遣永兴舰、中建舰接受西沙群岛并驻军宣德群岛的永兴岛。1947年1月法国军舰企图登陆永兴岛,被中国守军阻止,法舰转而侵占珊瑚岛,1955年法军从越南北方撤退,珊瑚岛被南越军队接管盘据,此后南越军以珊瑚岛为据点不断骚扰永乐环礁其他各岛。1974年1月17日南越军队侵占金银岛、甘泉岛,19日继续进犯琛航、广金二岛,中国军队发动反击,至20日,中国军队以阵亡18人,重伤军舰1艘的代价击毙南越军75人,俘49人,击沉南越军舰1艘,夺回了甘泉、珊瑚、金银三岛,全部收复西沙群岛。目前环礁中的琛航、广金、金银、珊瑚四岛由中国军队驻防,建有军营和码头,甘泉岛、鸭公岛、银屿、晋卿岛、筐仔沙洲有中国渔民,建有房屋,其他为无人岛礁。
012:金银岛

在北纬16度27分,东经111度31分。甘泉岛西南7海里处,礁盘呈三角形,长6.7公里,最宽2.7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盘西部,长1275米,最宽560米,面积0.36平方公里,最高8米。岛上林木茂盛,有水井,可饮用。我国渔民称尾岛、尾峙,外文称为MoneyIsland。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该岛曾数次被南越军队短期占领,1974年1月19日南越军队撤逃,20日中国军队登陆收复并驻军。
013:羚羊礁

在北纬16度28分,东经111度35分。属礁镯,礁体近似水滴状,长6公里,宽3.4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潟湖面积5.5平方公里,无口门。礁盘东南边缘有沙洲发育。我国渔民向称筐仔、筐仔峙,外文称为AntelopeReef。1974年1月19日中国海军和南越海军在羚羊礁东部海域爆发海战,南越1艘军舰被击沉,中国1艘军舰遭重创在琛航岛抢滩座沉。
014:筐仔沙洲

在北纬16度27分,东经111度36分。是位于羚羊礁礁盘东南角的小沙州,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2米。我国渔民称筐仔屿,现有渔民居住。
015:甘泉岛

在北纬16度30分,东经111度35分,珊瑚岛以南2海里处。礁体长2公里,宽0.8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体南部,近似椭圆形,长730米,宽500米,面积0.3平方公里,高8米。岛上植被茂密,有水井,水质佳。我国渔民称圆岛、圆峙,外文称为PobertIsland。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该岛曾数次被南越军队短期占领,1974年1月20日中国军队登陆收复,南越军14人全部被俘。现未驻军,常有渔民驻岛生产。
016:珊瑚岛

在北纬16度32分,东经111度36分。礁体长3.7公里,宽1.6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体南部,近似方形,长800米,宽400米,面积0.31平方公里,高9米。四周沙堤环绕,中间低平,岛上林木茂密,有水井。我国渔民称老粗岛、老粗峙,外文称为PattleIsland。该岛1947年1月被法军占领,1956年南越军接管,曾作为南越驻守永乐群礁的核心据点,1974年1月20日中国军队登陆收复,南越军3人被击毙,35人被俘。珊瑚岛现为中国军队重点驻守岛屿,岛上建有直升机起落场,驻有两栖装甲部队。海南省也在珊瑚岛设立了气象站。


017:全富岛

在北纬16度35分,东经111度40分,珊瑚岛东北4.5海里处。礁体长3.5公里,宽1.4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体东北部,为牛轭形小沙洲,面积0.02平方公里,高1米。地势低平,无植被。我国渔民称全富、全富峙、曲手。
018:鸭公岛

在北纬16度34分,东经111度41分,全富岛东南1海里。是一个面积约0.01平方公里的弯钩形小岛,海拔3米。由礁石构成,沙堤环绕。植被稀少。我国渔民称鸭公屿、鸭公岛。
019:银屿

在北纬16度35分,东经111度42分,鸭公岛东北1海里处。礁体长5公里,宽2.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体西南部,为小沙洲,面积0.01平方公里,高2米。有少量杂草。现有渔民居住。我国渔民向称银峙,曾用名森屏滩,外文称为ObservationBank。现有渔民居住。
020:银屿仔

在北纬16度35分,东经111度42分,银屿东南600米处。是一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2米的小岛,堆满珊瑚碎屑,无草木。
021:咸舍屿

在北纬16度33分,东经111度43分,鸭公岛东南2海里处。是一面积3000平方米,海拔3米的礁墩,墩上有砾堤。
022:石屿

在北纬16度33分,东经111度45分,咸舍屿东2海里处。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1米,为干涸潟湖淤塞而成的小岛。附件礁盘盛产梅花参。
023:晋卿岛

在北纬16度28分,东经111度44分,琛航岛东北1.5海里处。与石屿共处于一个14公里长,1.5公里宽,面积22平方公里的牛轭形礁盘上。岛发育在礁盘南部,近似椭圆形,长700米,宽300米,面积0.21平方公里,高6.4米。地势周高中低,岛上植被茂密,有土地庙。我国渔民称四江门、四江岛、世江峙,曾用名伏波岛,外文称为DrumondIsland。现有渔民居住。
024:琛航岛

在北纬16度27分,东经111度43分。礁体长2.6公里,宽1.2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盘东部,近似三角形,西部尖嘴指向广金岛。岛长1公里,宽0.5公里,面积0.43平方公里,高5.3米,是永乐环礁最大的岛。地势周高中低,岛上植被茂密,有井水不便食用。我国渔民称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外文称为DuncanIsland。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该岛曾数次被南越军队短期占领,1974年1月18日中国民兵登陆驻守。现为西沙群岛驻军主要基地。在与广金岛之间的礁坪上开挖有军港,建有5000吨级码头。
025:广金岛

在北纬16度27分,东经111度42分。与琛航岛共处一个礁盘,岛发育在礁盘西部,与琛航岛相距370米,近似三角形,东部尖嘴指向琛航岛。面积0.06平方公里,高4.2米,岛上植被茂密,有井水可食用。我国渔民称三脚屿、小三脚屿,外文称为PalmIsland。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该岛曾数次被南越军队短期占领,1974年1月18日中国民兵登陆驻守,现建成大堤与琛航岛相联,共同构成军事基地。
053:老粗门

最窄2公里,水深40米。
054:全富门

最窄3公里,中部水深20-24米。
055:银屿门

最窄1.2公里,水深7.4-20.5米,有暗礁。
056:石屿门

最窄1.5公里,水深5.6-15.6米,有暗礁。
057:晋卿门

最窄2公里,水深40米。
060:甘泉门

最窄0.9公里,水深30米。外文称为Robert Pass。

026:玉琢礁
西沙群岛岛礁,位于永乐群岛东南部,华光礁东北9海里处,在北纬16度19~22分,东经111度57分至112度06分范围内,为长条状肾形环礁。略呈弓形,向北弯曲。礁盘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3公里,面积约43平方公里。礁盘宽大,没有岛屿和沙洲发育,有各种块状珊瑚块,有2~3个礁块可以露出水面,故有称为玉琢岛之名。环礁礁环封闭,潟湖泻湖深7~14米,在退潮后无口门通海,高潮时,30吨以下船舶可越北侧礁盘进入潟湖。环礁外侧是深海,礁盘上下水深相差近千米,礁缘浪花带明显。我国渔民认为它是西沙群岛之中没有岛屿和沙洲的环礁中第二大环礁,故称为二筐、二塘、二圈,外文称VuladdoreReef。玉琢礁现为无人礁。

027:华光礁

西沙群岛礁,位于永乐群岛南部,琛航岛以南10海里处,在北纬16度09~17分,东经111度34~49分范围内,是西沙群岛大环礁之一,礁盘呈长椭圆形,东西长29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面积约180平方公里。低潮时整个礁盘露出海面,一些大块状珊瑚礁高出水面1米多。潟湖面积约114平方公里,深10~25米,南侧有两个口门,其中西侧口门宽740米,水深19米,可进一百吨船只,北侧一个口门水深1.1米,可进出几十吨级船只。但潟湖中暗礁颇多,不利航行。礁缘遽深,浪花带明显。我国渔民认为它是西沙群岛之中没有岛屿和沙洲的环礁中最大的,故称为大筐、大塘、大圈,外文称DiscoveryReef,1947年中国政府命名为华光礁,意思是“中华之光”。华光礁原是良好的冬季渔场,潟湖内珊瑚成丛艳丽多姿,礁盘上多鹦鹉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生态破坏严重。华光礁现为无人礁。
028:盘石屿

西沙群岛礁,位于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西南9海里处,在北纬16度02~05分,东经111度45~50分范围内,为一椭圆形环礁,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最宽3.8公里。面积约25平方公里。退潮时礁盘微露出水,南北侧礁坪宽度约1公里,东北礁坪宽2.4公里,西北礁坪宽2公里,西北礁坪上有一布满白色生物沙的小沙洲,面积0.06平方公里,海拔2.5米,台风大潮时会被海水淹没。沙洲上无草木,挖沙2尺可得淡水,略带咸味,勉强可饮。潟湖长4公里,面积约8平方公里,深不及15米,有斑礁发育,口门不明显,涨潮时10吨船只可从西南礁坪进入潟湖。礁缘遽深,浪花带明显。我国渔民称白树仔、白峙仔、白礁,外文称PassuKeah,系海南方言白树仔语音转写。1928年广东省进行西沙群岛考察时曾命名为海瑞岛。1947年中国政府命名为盘石屿。盘石屿处于西沙群岛外围,现为无人礁。近年来多有越南渔船在盘石屿海域活动,时有越南人在沙洲登陆停留。

029:中建岛
西沙群岛永乐群岛西南端岛礁,位于北纬15度47分,东经111度12分。属沙洲岛。礁体椭圆形,东北-西南走向,长轴4公里,宽2.3公里,礁坪面积7.6平方公里,水深不到2米,礁盘外海水骤深。礁坪中南部有三角沙洲岛发育,岛呈三角形,长1.9公里,宽1公里,面积为1.3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第三大岛。岛屿地势低平,海拔2.7米,强台风时全岛大部分被海水淹没。岛中部有一泻湖,水深0.5米。岛上原无草木,驻军后引种椰子树、木麻黄等。每年三至七月来岛栖息的海鸟甚多。岛上沙滩也是海龟繁殖地。
中建岛为中国领土,我国渔民认为往南沙捕鱼到此岛已走一半路程,称此岛为半路、半路峙、又名螺洲。1947年和1983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中建岛,以纪念1946年中国海军中建号军舰接收西沙群岛。外文称为TritonIsland。
中建岛位于西沙群岛西南端,植被稀少、气温炎热,被称为南海戈壁,但该岛面对越南,地理位置极端重要,1974年5月中国驻军中建岛。1979年4月10日中建岛驻军挫败越南军队偷袭企图,俘获越军24人,缴获船只3艘,枪支23只。目前中建岛由中国海军驻防,为军事禁区,岛上建有营房、码头,军营附近种植有人工林,岛上设有中国领海基点。近年来因岛南端沙岸受海水侵蚀严重,中建岛有缩小趋势。

030:宣德群岛
宣德群岛为西沙群岛东部岛礁群,位于北纬15度43分至17度,东经112度10分至54分范围内,包括三个环礁:永兴岛、石岛、赵述岛、西沙洲和七连屿、银砾滩,排列成新月形残缺环礁,环礁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7公里,水域面积550平方公里,潟湖水深48~70米左右,大部礁坪潜藏水底,个别露出水面成岛,外文资料称为AmphitriteGroup。东岛、北边廊、滨湄滩、湛涵滩排列成三角形残缺环礁,环礁北侧的高尖石是西沙群岛唯一的火山岛。浪花礁则是一完整的独立环礁。宣德群岛还包括嵩焘滩、西渡滩等暗滩和一些未命名海山。

宣德群岛为中国领土,地处航海要冲,附近海产资源丰富,中国渔民向称东七岛、上七岛或上峙。1947年中国政府命名宣德群岛,以纪念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1938年日本侵占了包括宣德群岛在内的整个西沙群岛。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11月中国海军派遣永兴舰、中建舰接受西沙群岛并驻军宣德群岛的永兴岛。1947年1月法国军舰企图登陆永兴岛,被中国守军阻止,法舰转而侵占永乐环礁上的珊瑚岛(1974年1月收复)。1959年3月中国政府在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委。1981年改为县级办事处。2012年6月21日中国政府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所属近200万平方公里海域,政府驻地永兴岛。永兴岛面积1.9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第一大岛、有政府机关、机场和港口。东岛面积1.6平方公里,为西沙群岛第二大岛,设有鸟类及海洋保护区。


031:永兴岛

宣德群岛北部岛屿,距离海南岛三亚港182海里,在北纬16度50分,东经112度20分。礁盘呈半月形,长13公里,最宽4.5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体东北部,似心形,东西长1950米,南北宽1350米,面积2.1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地势平坦,均高5米,西南沙堤处最高达8.5米。岛上降雨丰沛、林木茂密。有水井,井水不宜食用,现已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岛上有中国先民的房屋、庙宇遗迹。我国渔民称猫注、吧注、猫岛,曾用名茂林岛、林岛,外文称为WoodyIsland。1946年中国政府以接收该岛军舰永兴号命名该岛为永兴岛。永兴岛自1959年起一直是中国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2012年6月中国政府设立的三沙市,行政机关驻永兴岛。岛上建有环岛公路、机场、港口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设的机场跑道长2700米,宽60米,可起降波音737飞机。岛南部和西部已建三座港口,最大的港口可停泊5000吨级船只。永兴岛也是西沙群岛的军事指挥中心,岛上三分之二地区为军事禁区,驻札着包括雷达、坦克等兵种的部队。
032:石岛

在北纬16度51分,东经112度21分。位于永兴岛东北700米处,与永兴岛共处一个礁盘上。岛形状不规则,最长处400米,最窄处不到100米,面积0.08平方公里。海拔13米,是南海诸岛中地势最高的岛。岛周围为海蚀断崖,多海蚀洞。岛南端有沙嘴对着永兴岛,已建大堤与永兴岛相连,可通行汽车。岛上有水井。井水不宜饮用。我国渔民称小巴岛,外文称为RockyIsland。岛上有军事禁区,有军队雷达站和气象台。在岛北端海蚀断崖眺望,礁盘上排浪连天、飞花如雪,崖边立有石岛主权碑和西沙老龙头刻石,是去西沙的人们经常留影的地方。
033:七连屿

宣德群岛北部岛屿群,在北纬16度55分至17度,东经112度12~21分范围内。南隔4海里宽的水道与永兴岛相望。各岛排列发育于一个西北-东南向的弓形礁盘上,礁盘长21公里,最宽3.5公里,面积53平方公里。赵述门水道将礁盘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礁盘上有西沙洲、赵述岛;东部礁盘上排列发育着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州、南沙洲、西新沙洲和其他未命名沙洲。七连屿各岛除赵述岛、北岛有渔民常驻外,均为无人岛礁。
034:东新沙洲

七连屿所属沙洲,在北纬16度55分,东经112度21分。南沙洲南约500米处,面积4000平方米,海拔2米。1972年因台风形成,现已消失。
035:西新沙洲

七连屿所属沙洲,在北纬16度55分,东经112度21分。东沙洲之西,故名。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2米。1972年因台风形成。
036:南沙洲

七连屿所属沙洲,在北纬16度56分,东经112度21分。呈三角形,中部略低。长500米,宽300米,面积0.06平方公里,海拔4米。因洲上有红草生长,我国渔民称红草一、红草岛,外文称为SouthSand。
037:中沙洲

七连屿所属沙洲,在北纬16度56分,东经112度21分,南沙洲之北。形状不规则,地势低平。长500米,宽180米,面积0.05平方公里,海拔2米。因洲上有红草生长,由顺序第二,我国渔民称红草二,外文称为MiddleSand。
038:北沙洲

七连屿所属沙洲,在北纬16度56分,东经112度20分,中沙州之北。北宽南窄,地势低平。面积0.02平方公里,海拔3米。因洲上有红草生长,由顺序第三,我国渔民称红草三,外文称为NorthSand。
039:南岛

七连屿所属岛屿,在北纬16度57分,东经112度20分,北沙州之西北。岛呈长条形,西北至东南长1200米,宽200米,面积0.17平方公里。四周有沙堤,高4-5米,中为低地。岛上灌木茂密,有薄鸟粪层,缺淡水。我国渔民称三峙,外文称为SouthIsland。
040:中岛

七连屿所属岛屿,在北纬16度57分,东经112度19分,南岛之西北。岛呈椭圆形,长轴700米,短轴200米,面积0.13平方公里。四周有沙堤,最宽60米,高4米,中为干涸潟湖。岛上灌木茂密,有薄鸟粪层,缺淡水。有神庙一座。因海滩有岩石露出,我国渔民称石峙、石岛、第二岛,外文称为MiddleIsland。
041:北岛

七连屿所属岛屿,在北纬16度58分,东经112度19分,中岛之西北。岛呈长条形,长1500米,宽300米,面积0.4平方公里。四周有沙堤环绕,高4米,中为干涸潟湖,面积约占全岛一半。岛上灌木茂密,缺淡水。岛南端有渔民居住,建有房屋、水池和神庙。因岛呈长条形,我国渔民称长峙、长岛,外文称为NorthIsland。
042:赵述岛

七连屿所属岛屿,在北纬16度59分,东经112度16分,北岛之西北。岛呈琵琶状,椭圆形连一条沙嘴。岛长700米,宽450米,面积0.22平方公里。四周有高4~5米沙堤包绕,海滩有岩层向海倾斜。岛中间低平,多生长草海桐为主的树木,故有树岛之称。岛西端有渔民居住,建有房屋、灯塔、水池等设施。我国渔民称船暗岛、船晚岛,1947年命名为赵述岛,以纪念明太祖遣赵述出使三佛齐。外文称为TreeIsland。
043:西沙洲

七连屿所属沙洲,在北纬16度59分,东经112度13分,是宣德群岛和七连屿最西的沙洲,故名。沙洲呈蛋圆形,东西长800米,宽400米,面积0.2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2米,大潮或台风时可被淹没。沙洲沙体大,无鸟粪污染,淡水充足,我国渔民常来掘取淡水。我国渔民称船暗尾、船晚尾,意思是赵述岛(船暗)的尽头之处。外文称为WestSand。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沙洲上建设了灯塔,并对沙洲进行了局部绿化。
044:银砾滩

宣德群岛北部暗滩。在北纬16度45-48分,东经112度12~15分范围内,位于永兴岛西南7海里。为珊瑚砾石滩。长约6.5公里,宽约4公里。水深约10米。外文称为IltisBank。银砾滩现为无人滩。
058:红草门

最窄处7公里,中间水深60~100米。
059:赵述门

最窄处1公里,水深3米左右。外文称Zappe Pass。

045-050:宣德群岛中部 东岛 高尖石 北边廊 滨湄滩 湛涵滩
宣德群岛中部包括东岛高尖石北边廊滨湄滩湛涵滩,这些岛、礁、滩围城一座斜三角形残缺环礁。环礁自东北端的东岛至西南端滨湄滩长53公里,宽11~15公里,水域面积618平方公里,水深50米左右。环礁大部礁坪潜藏水底,东北端礁坪连续,发育有东岛。
045:东岛

宣德群岛东北部岛屿,在北纬16度40分,东经112度44分。岛发育在位残缺环礁的东北端。近似方形,西北至东南长2公里,宽1公里左右,面积1.6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第二岛。岛上地势平坦,树林茂密,有连片的麻枫桐树林,草海桐灌木广布。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鲣鸟,被称为“鸟岛”,现已定为自然保护区。林中还有野化黄牛生活。岛上有水井,水量充足,井水可食用。岛上原有民居。我国渔民称猫兴岛、巴兴、吧兴岛,1909年广东海军将领李准巡视西沙群岛,命名为丰润岛。1947年民国政府命名该岛为和五岛。1983年正式命名为东岛。外文称为LincolnIsland。东岛是西沙群岛驻军岛屿,为军事禁区,自然状态保护较好,岛上设有鸟类保护区,周边海域设有海洋保护区。岛上设有中国西沙群岛海域的领海基点。
047:高尖石

在北纬16度35分,东经112度38分。位于东岛西南约7海里。是西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呈三级塔形。长20米,宽15米,海拔7米多,岛岸陡峭壁立,七海里外可见,远望似帆船,故有称双帆。我国渔民称尖石、双帆。外文称为PyramidRocks。高尖石现为无人岛礁。
048:北边廊

在北纬16度32分,东经112度33分。位于高尖石西南方。由两组连礁组成,其间相距4.8公里左右。最浅处水深12米,珊瑚质底。我国渔民称北边廊、北边郎。外文称为NeptuneBank(海王滩)。现为无人礁滩。
049:滨湄滩

在北纬16度17~24分,东经112度20~33分范围内。为三角形暗滩,最浅处水深11米,珊瑚沙质底。我国渔民称三筐大榔、三筐大郎。外文称为BremenBank。现为无人礁滩。
050:湛涵滩

在北纬16度25分,东经112度27分。由二组暗礁组成的暗滩。最浅处水深15米,珊瑚质底。我国渔民称仙桌、八辛郎。外文称为JehangireBank。现为无人礁滩。

051:浪花礁
西沙群岛礁,位于宣德群岛南部,永兴岛以南48海里处,在北纬16度01~05分,东经112度26~36分范围内,礁盘东西长17.5公里,南北宽5公里,面积约69平方公里。礁坪东端尖突,西南偏圆,中包潟湖。低潮时部分礁石露出海面。潟湖面积29平方公里,深2~15米,在西端及西北端有潮沟所成口门,水深2米以内,呈狭窄水道形态,高潮时四十吨船只可以进入潟湖。礁缘遽深,浪花飞溅,故名。
浪花礁为航行险地,东北角坪上有沉船。1980年中国海事部门在浪花礁西端建立无人值守灯塔,钢混结构,塔高23米,射程15海里。浪花礁为中国领土,礁东南缘有中国领海基点,我国渔民认为它是西沙群岛岛群以南的第三环礁,故称为三筐、三圈,外文称BombayReef。浪花礁现为无人礁。近年来多有越南渔船在浪花礁海域活动,2012年8月9日一艘越南渔船在浪花礁东部搁浅遇险,10名越南那渔民被中国海事部门营救脱险。

088:黄岩岛

中沙群岛唯一出水岛礁,又称民主礁,位于北纬15度08~14分,东经117度44~48分,中沙大环礁以东约170海里,为半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大型环礁。礁体呈等腰三角形,腰长约13公里,周长约46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礁坪水深约3米,低潮时部分礁坪出露,高潮时北端和南端也有礁石出水。潟湖均深9~12米,最深20米,湖内大量点礁、礁斑发育。潟湖东侧口门宽360米,水深6米,有拦门点滩,入口内侧有一沉船。外文称黄岩岛为ScarboroughReef或Scarborough Shoal。黄岩岛现为无人岛礁,附近为渔场,常有渔民作业。
089:南岩

位于黄岩岛环礁东南角,为海拔1.8米的礁石,周长约8米,外文称为South Rock,南岩北侧为黄岩岛潟湖通海口门。
090:北岩

位于黄岩岛环礁北部尖角,为礁石,外文称为North Rock,有的中文图书称为黄岩。

096:双子群礁
南沙群岛岛礁群,位于北纬11度23~28分,东经114度19~25分范围内,属开放型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形似橄榄,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6公里,宽8.5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潟湖被宽窄不一的浅水礁坪围绕着,礁坪边缘有岛屿和沙洲发育,从最北端边缘按逆时针排列依次是贡士礁、北子岛、南子岛、奈罗礁、东南暗沙、东北暗沙,北子岛附近还有北子暗沙和北外沙洲,还有一些未命名的礁滩。高潮时露出水面的有北子岛、南子岛。北子岛长800米,宽200米,面积0.14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五大岛,南子岛长600米,宽270米,面积0.1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六大岛。低潮时出露的有贡士礁、奈罗礁等。群礁中央潟湖面积44平方公里,水深8~50米,湖底沉积物为珊瑚和沙。潟湖水域宽广,是理想锚地。礁外向海坡度陡,外侧水深为1000~1500米。我国渔民向称该礁为双峙,外文称为TheTwo Islands,North Danger Reef或N.Danger Cay。
双子群礁向为中国领土,扼守南沙群岛北部大门,位置重要。上世纪三十年代起,群礁先后被法国、日本占领,1946为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上世纪五十年代菲律宾、南越开始觊觎南沙群岛。1971年5月菲律宾侵占北子岛,1972年2月南越侵占南子岛,1975年4月南越崩溃,南子岛被北越军侵占。1988年3月中国海军曾派护卫舰看守奈罗礁,原拟进驻,314海战前承担看守任务的护卫舰急调赤瓜礁,4月奈罗礁被越南侵占。2008年越南在南子岛外侧大规模挖礁造港,并利用挖出的礁沙在南子岛东南侧填海造陆。目前双子群礁中北子岛为菲律宾军队驻守,南子岛、奈罗礁驻有越军,贡士礁及其他岛礁现为无人礁。

100:南子岛
南沙群岛岛屿,位于双子群礁西部礁缘,在北纬11度26分,东经114度20分,在北子岛西南1.5海里,故名。南子岛为干出礁环上灰沙岛,在一长1.4公里,宽0.7公里的椭圆状礁台上。岛近长椭圆形,东北-西南长600米,宽300米,面积0.1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六大岛。全岛海拔4.6米,地势平坦,四周有白色珊瑚沙环绕。岛上原有数百颗椰树,多海鸟栖息,有水井两口,水有涩味,勉强可饮用。越南驻军后原始生态遭到破坏。南子岛周围渔船均可泊锚,尤以岛南侧锚地为好,水深6~10米,可避5~6级北风。我国渔民称南子岛为奈罗下峙、奈罗峙仔,外文称为South-westCay。南子岛临近国际航线,由新加坡去香港、马尼拉的商船多在此分路,地理位置重要。
南子岛为中国领土,历史上我国渔民常住岛生产。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南子岛先后被法国、日本占领,1946为中国收复,但长期未驻军防守,1956年后大陆渔民也不再前往南沙群岛捕捞,南子岛长期处于无人状态。1974年2月1日南越占领南子岛并驻军,1975年4月14日北越军队在南子岛强行登陆,歼灭南越守军39人,占领了南子岛。越军在南子岛上修建营房、灯塔,驻札有雷达兵、装甲兵等多兵种部队。2008年至2010年期间越南在南子岛大兴建设,包括在南子岛西侧礁坪挖礁建港,池面积约0.06平方公里,可常年驻泊包括导弹艇在内的小型舰艇。在建港的同时,越军利用挖出的珊瑚沙在岛南端填海造陆,增大岛屿面积,现南子岛的面积已增加一倍,达到0.26平方公里(含人工港池面积)。在扩建军事设施的同时,越南还在岛上兴建住宅、寺庙、渔业码头等民用设施,强化民事存在。经过近五年的突击建设,南子岛已成为越南在南沙群岛最北部的军事要塞和民政中心,成为抗拒中国海军收复南沙群岛的第一道关口。


105:永登暗沙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1度23分~31分,东经114度38分~44分范围内。为沉没环礁,深海中型环礁,与乐斯暗沙组成连座复环礁,该礁形似纺锤,东北-西南走向,长19公里,北部宽9公里,南部宽4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为隐没在水下的环礁,有些礁石露出海面,刮风时浪花飞溅。对航行最危险的礁斑在北部。潟湖内水深一般小于65米。我国渔民俗称该礁为奈罗角、奈罗谷,外文称为TridentShoal。现为无人岛礁。
106:乐斯暗沙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1度19分~22分,东经114度35分~39分范围内。位于永登暗沙南约4海里,为沉没环礁,深海中型环礁,与永登暗沙组成连座复环礁。隐没在水下,该暗沙东北-西南走向,形似斜四边形,长7.5公里,宽5.25公里,面积为41.65平方公里。潟湖面积15.93平方公里;一般水深18.5米。有一些危险的礁斑位于西南部,水深只有5米。东北部边缘一些礁斑水深9米,分布呈弯月状。南部退潮时有礁石露出。涨潮时可见一二个礁石,远处即看见浪花。我国渔民俗称该礁为南奈罗角、红草线排,外文称为LysShoal。现为无人岛礁。

107:中业群礁

南沙群岛岛礁群,位于北纬11度01~06分,东经114度11分~114度24分范围内,因中业岛而得名,为开放型干出复合深海中型环礁,总面积60平方公里。包括被铁峙水道分隔的东西两个环礁,东环礁有铁峙礁和梅九礁,长8.5公里,宽3.7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潟湖面积10.8平方公里,水深2.7~27米;西环礁有中业岛和铁线礁,长12.8公里,宽3~6.6公里,面积41.7平方公里,潟湖面积24.3平方公里,水深16~34米。外文称为ThituIsland andReefs。群礁中的中业岛1971年5月被菲律宾占驻,建有机场,有菲律宾驻军和渔民,是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其他岛礁为无人礁。
108:铁峙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1度05分,东经114度23分,为中业群礁东部暗礁,长2.6公里,宽1.7公里,面积约3.1平方公里。我国渔民向称铁峙线。
109:铁峙水道

中业群礁东、西环礁之间的水道,宽约1.3公里,水深180米。水道北口外水深1297米。
110:梅九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19分,中业群礁中部V形礁,开口向东,长3.7公里,宽2公里,面积约1.8平方公里。我国渔民向称梅九。
111:中业岛

南沙群岛岛屿,位于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17分,中业群礁中部,扼铁峙水道之西,岛为灰沙岛,近三角形,长1.3公里,宽730米,面积约0.3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地势低洼,周围有珊瑚礁环绕,近海有礁石出露,岛西有锚地。岛被高5米,宽60米沙堤所包围,岛上林木茂密,有淡水,中部有鸟粪层。我国渔民常驻岛生产,向称铁峙,外文音译称为ThituIsland 。1971年5月被菲律宾占驻,建有机场,岛上有菲律宾驻军和渔民,是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
112:铁线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1度01~04分,东经114度11~16分范围内,位于中业群礁西部,为东北-西南一线排列的三个珊瑚礁总称。涨潮淹没,退潮露出。东边一圆形礁直径约1400米,与中业岛相距2.5海里。中间椭圆形礁距中业岛3.5海里,本身范围较大。西端小礁水浅。我国渔民向称铁线。

113:渚碧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54~56分,东经114度04~07分范围内,位于中业群礁西南15海里,为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长5.7公里,宽3.4公里,面积15.8平方公里。礁坪完整,西高东低,涨潮淹没,退潮露出,外缘陡深。潟湖长4.6公里,宽2.8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水深7~24米,湖面浪小,开挖人工水道后可成为良港;我国渔民向称丑末,外文音译称为SubiReef。1988年3月24日中国海军进驻,现礁坪西南部建有礁堡和雷达站,2007年在东南礁坪开凿人工水道后,中国海军大型战舰可直接驶进潟湖。

114:道明群礁

南沙群岛岛礁群,位于北纬10度44~55分,东经114度19~37分范围内,属开放型独立深海大型环礁,中间宽两头尖,形似弯弓,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9公里,中间宽13公里,总面积377平方公里。环礁外是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环礁内中央潟湖面积315平方公里,水深不超过65米,湖底中部有一南北贯通的深沟把潟湖分为两部分,其西北部为一系列水深7~20米的水下浅滩;北缘有一列水深10~16米的小礁盘;西南和东南部较浅,主要岛屿分布在南部边缘,岛屿和沙洲从最西端边缘按逆时针排列依次是双黄沙洲、南钥岛、杨信沙洲、库归礁、东北礁(非正式名称),还有一些未命名的礁滩。各礁间有深水口门可作航道。道明群礁环礁系洲、岛、礁、门俱全的大环礁.1947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道明群礁,以纪念明朝梁道明经营三佛齐归顺有功,外文称此环礁为LoaitaBank and Reefs。
道明群礁为中国领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菲律宾、南越开始觊觎南沙群岛,七十年代后形成抢占狂潮,1971年7月14日道明群礁的南钥岛被菲律宾侵占。1978年3月菲律宾又进占道明群礁的双黄沙洲。目前菲律宾在两岛礁上建有设施,驻有人员。其他岛礁现为无人礁。
115:双黄沙洲

南沙群岛道明群礁岛礁,位于北纬10度42~43分,东经114度19~20分范围内,座落在道明群礁西南端,由两个相距1公里珊瑚礁组成,因状如两个蛋黄,故名双黄。两礁退潮时露出海面,东北一礁面积1.7平方公里,中部发育有长250米,宽60米沙洲,平时也露出海面,无树木。东南一礁较大,面积3平方公里,礁体向西南延伸达4公里多,直至道明群礁西南端。我国渔民称双黄,无西方命名。1978年3月双黄沙洲为菲律宾侵占,并擅自命名为PanataIsland。
116:南钥岛

南沙群岛道明群礁岛屿,位于北纬10度42分,东经114度25分,座落在道明群礁南部边缘,岛呈椭圆形,长430米,宽230米,面积0.07平方公里。岛高2米,是南沙群岛地势最低的岛。岛上灌木茂密,鸟粪覆盖。我国渔民向以此岛为捕捞基地,并在岛上种植椰树,建造房屋和庙宇。岛上挖有水井,水味不佳,勉强可饮。岛周围珊瑚礁环绕,礁盘自岛岸向外延伸500米,面积1.2平方公里。锚地位于该岛东北800米处,岛东南部也可作锚地避东北强风。我国渔民称该岛为第三峙,因岛为我国渔民到南沙捕捞的第三站而得名。外文称为LoaitaIsland。1971年7月14日南钥岛为菲律宾侵占。
117:杨信沙洲

南沙群岛道明群礁岛礁,位于北纬10度43分,东经114度32分,座落在道明群礁东南边缘,距南钥岛7海里,为一直径100米,面积7850平方米的的小沙洲,发育在长轴约1.4公里近椭圆型的礁盘中心。礁盘面积3.3平方公里,我国渔民称铜锅、锅金,1947年被中国政府命名为杨信沙洲,以纪念明朝永乐年间赴三佛齐招抚梁道明入朝的太监杨信。外文称为LankiamCay。现为无人礁。
118:库归礁

南沙群岛道明群礁岛礁,位于北纬10度44-46分,东经114度35分范围内,座落在道明群礁东部边缘,距杨信沙洲3海里,为南北并列的两个珊瑚礁,北礁面积0.5平方公里,南礁面积0.3平方公里,涨潮淹没,低潮露出。两礁共处同一礁盘,中有水深15米的暗礁带相连,形似裤裆,我国渔民称裤归,雅化为库归。现为无人礁。

121:郑和群礁

南沙群岛岛礁群,位于北纬10度09~25分,东经114度13~44分范围内,属开放型干出复合深海大型环礁,环礁形状不规则,北东东-南西西走向,长约59公里,宽18~22公里,总面积712平方公里。环礁边缘分布着30余个水深20米的孤立小礁盘,有岛屿和沙洲发育。从最西端边缘按顺时针排列的有名称岛礁依次是南薰礁、太平岛、中洲礁(未正式命名)、敦谦沙洲、舶兰礁、安达礁、鸿庥岛、小南薰礁(未正式命名),还有一些未命名的礁滩。高潮时露出水面的有太平岛、敦谦沙洲、鸿庥岛。低潮时出露的有舶兰礁、安达礁、南薰礁等。群礁中央潟湖面积535平方公里,水深50~90米,湖内有水深7~12米的珊瑚丘20多座。湖底沉积物为薄层珊瑚沙和有孔虫类沙。湖盆被一湖底隆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湖盆间以狭窄水槽相通。礁间口门较多,主要水道有7条,水深40米,大型船舶可进入,潟湖水域宽广,是理想锚地。礁外向海坡度陡,外侧水深为750-1000米。外文称为TizardBanks and Reefs。
郑和群礁位于南华水道以北,中央水道以西,处于南沙群岛核心地带,战略位置重要,群礁中的太平岛长1400米,宽420米,面积0.4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郑和群礁向为中国领土,上世纪三十年代起,群礁先后被法国、日本占领,1946为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并在太平岛驻军。1950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驻军撤往台湾。五十年代初,南海周边的菲律宾、南越开始觊觎南沙群岛,为捍卫领土权益,1955年国民党军重返太平岛驻守至今。1973年7月12日南越占领鸿庥岛并驻军,1974年2月3日南越军又占驻敦谦沙洲。1975年4月南越崩溃,4月25日北越军歼灭南越守军20人,占驻敦谦沙洲。4月27日鸿庥岛南越驻军撤逃,当日该岛被北越军占驻。1988年2月25日中国海军进驻南薰礁。1988年4月2日越军占驻舶兰礁。目前郑和群礁中太平岛、南薰礁二处岛礁为中国军队驻守,敦谦沙洲、鸿庥岛、舶兰礁三处岛礁驻有越军。其他岛礁现为无人礁。

122:太平岛

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岛屿,位于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2分,属灰沙岛,座落在郑和群礁大环礁的西北边缘,是郑和群礁主岛。该岛呈长梭形,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335米,面积约0.43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平均海拔约4.1米。岛屿系珊瑚礁坪演化而成,四周有沙堤,沙堤外为沙滩,沙滩带宽30米。岛上土壤黑褐,土质肥沃,林木遍布,以橙花破布木、草海桐为主,椰树、木瓜、香蕉相间。该岛为海洋性气候,常温21-35摄氏度,夏季西南风强劲,雨量多,冬季反之。岛上地下水位高,水质含盐;也有淡水分布,岛东部淡水水质稍佳,其余不适宜饮用。岛上原有我国渔民修建的房屋、神庙和坟墓等。
该岛周围被珊瑚礁所环绕,礁盘面积2.24平方公里,低潮时露出环岛的珊瑚礁,东端延伸460米,西端延伸630米;岛南北两侧珊瑚礁较窄,南侧最窄处为150米,礁盘上已炸出一条长200米,宽5米的航道。高潮时礁盘东部水深1.5米,北部水深1米,西部水深2米。岛西南为锚地,可避东北强风,大船需在距南岸500米处抛锚,该处水深30米,碎石底。太平岛礁脉西端往南约1.6海里内水深不及10米。该岛西南方约1300米处有一水深为3.6米的点滩。太平岛东方约2海里处,有一在高潮时淹没的礁石(中洲礁)。在礁石和岛屿间有一水深为6.4米的暗沙。太平岛处于南海心脏地区,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00海里,为海商航行要冲。我国渔民向称该岛为黄山马、黄山马峙、南沙马峙,外文称ItuAbaIsland,据考证是外国人记录我国海南渔民方言“黄山马”而来。1947年中国政府以接收南沙群岛的军舰“太平号”命名该岛。
太平岛为中国领土,上世纪三十年代太平岛先后被法国、日本占领,1946为中国国民政府派遣舰队收复南沙群岛,12月12日,接收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两舰由林遵率领,抵达太平岛,接收人员登陆进驻,设立南沙群岛管理处,隶属于广东省政府管辖。1950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太平岛驻军撤往台湾。五十年代初,南海周边的菲律宾、南越开始觊觎南沙群岛,为捍卫领土权益,1956年国民党海军组成“威远支队”护送南沙守备部队重返太平岛,7月11日进驻太平岛。2000年1月28日,台湾当局成立海岸巡防署取代海军守卫太平岛。2006年守军在太平岛修建机场,2008年投入使用,跑道长1200米,宽40米,可供C-130运输机起降。目前太平岛行政区划属由台湾高雄市代管。岛上设有军营、南沙医院、气象观测站、卫星电讯通讯、雷达监控等设施,由100多位海岸巡防署人员和海军的气象人员驻扎,另有19位空军南沙太平基地勤务派遣分队的场站维护、空军第六天气中心太平派遣气象组、航管人员驻守,无一般平民居住。
中洲礁:位于太平岛以东4.6公里处,原为干出礁,现已发育成出水沙洲,海水涨潮时,岛礁露出面积约2,000平方米,退潮时,露出面积约6,000平方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最宽约100米。主要为贝壳砂、珊瑚礁和珊瑚碎屑堆积形成,其下为一直径约1.3公里的圆形珊瑚礁盘。沙洲上有海鸟栖息,无植被,无淡水,原有木制观测亭已损毁,目前岛上无建筑物,无人员常驻,邻近的太平岛上海岸巡防署人员会定期以快艇环岛巡弋、登岛巡视、生态调查和净滩活动。中洲礁名称系非正式名称,行政上由台湾高雄市旗津区管辖。

123:敦谦沙洲
南沙群岛岛屿,位于郑和群礁北部礁缘,北纬10度22分,东经114度28分,在太平岛东6.5海里处。敦谦沙洲所在礁盘呈纺锤形,长约6.8公里,宽2.4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沙洲位于礁盘西部,周边有面积1.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浅水区域环绕,水深1.3米,低潮礁盘出露。沙洲呈梭形,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20米,宽约131米,面积0.04平方公里。沙洲海拔2.5~4.6米,中部地势低平,周围有珊瑚礁和沙堤环绕。沙洲上有4~5米高的树木,无淡水。现沙洲西北400米处又有小型沙洲发育。敦谦沙洲西南侧海域水深浅于20米,为良好的锚地。我国渔民称敦谦沙洲为马东、黄山马东。1935年中国政府命名为沙岛,1947年命名为敦谦沙洲,以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号军舰舰长李敦谦。外文称为SandyCay。
敦谦沙洲为中国领土,上世纪三十年代起被日本占领,1946为中国收复。沙洲未驻军,由驻守附近太平岛的国民党军巡防。1974年2月3日南越军队占领敦谦沙洲,1975年4月25日北越军队登陆,歼灭南越守军20人后占领了敦谦沙洲。敦谦沙洲位于太平岛机场东端起落航线附近,地理位置极重要。越军在沙洲上建有营房。2011年后又在沙洲南端修建了灯塔。沙洲附近水浅,补给时大型船舶停泊在沙洲西南水域,需用小艇倒运物资,现沙洲上建有停泊小艇的小型码头,礁坪上开凿有小艇航道。

126:鸿庥岛
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岛屿,位于北纬10度11分,东经114度22分,属灰沙岛,座落在郑和群礁大环礁的南部边缘,北距太平岛约12海里。该岛长条形珊瑚礁盘长3公里,均宽700米,面积2平方公里,向西延伸的珊瑚礁距岛岸最远,约1.2海里,东部方向从岛岸延伸700米,南部方向从岛岸延伸300米,北部方向从岛岸延伸400米。该岛处于礁盘的偏东位置,岛呈东西走向,东西长685米,南北宽144米,面积约0.084平方公里,岛四周有海拔约6.1米的珊瑚砾堤围绕,中间为洼地,是南沙群岛最高的岛屿。岛上林木茂盛,有椰树,海鸟群栖。有淡水井,但水质欠佳,不宜饮用。岛东北端有尚在发育的珊瑚沙洲。岛南侧礁盘上有一长280米,宽15米的人工水道。锚地位于岛礁坪东西两侧1海里范围内,水深7~20米,可避东北强风。该岛东北方约1海里处有一水深为4.4米的点滩,在该岛西南方约2海里处,有一水深为10米的暗沙。
鸿庥岛为中国领土。我国渔民一向称该岛为南乙或南密,为纪念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舰副建长杨鸿庥,1947年中国政府将该岛命名为鸿庥岛。外文称为NamyitIsland,是外国人音译记录我国渔民名称“南乙”而来。1973年7月12日南越占领鸿庥岛并驻军,1975年4月南越崩溃,4月27日鸿庥岛南越驻军撤逃,当日该岛被北越军侵占,驻守至今。越军将鸿庥岛作为侵占郑和群礁的核心,在岛上修建了营房、直升机坪等军事设施。

128:小现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01分,东经114度02分,大现礁以西18.5公里处,为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体呈圆形,直径600米,面积1.3平方公里。低潮时数处礁石出水,有珊瑚沙环绕。礁坪外骤深至320-390米。外文称为DiscoverySmall Reef。现为无人礁。

129:大现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00分~08分,东经113度52分~53分,为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礁体呈长条形,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宽1.7公里,面积约23.6平方公里。礁坪水深约3米,低潮时部分礁坪出露,高潮时少数孤立礁石出水。潟湖面积3.6平方公里,隐蔽性好,湖面浪小,原无口门。我国渔民向称劳牛劳,外文称为DiscoveryGreat Reef。1988年2月被越南占驻,现越军建有三处礁堡,并在西南礁堡南侧开凿水道连通潟湖与外海。

130:福禄寺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14分,东经113度39分,位于大现礁西北17海里处。为干出独立深海小形礁,斜三角形,东北-西南走向,长2.8公里,宽450~900米,面积1.9平方公里。西南礁坪隐伏着很多适淹礁,其他地段水深1.8-5.6米,向东北水深逐步增加至9米。该礁外缘十分陡峭,为航行危险地区。我国渔民向称该礁为西北角,外文称为Westernor Flora TempleReef。现为无人礁。

132:九章群礁
南沙群岛岛礁群,位于北纬9度42分~10度,东经114度15~40分范围内,属开放型干出复合深海大型环礁,众多珊瑚礁组成的纺锤形礁环,西南-东北走向,长约56公里,东段宽9公里,西段宽约14公里,总面积558平方公里。包括20个个体礁坪,从最西端边缘按顺时针排列依次是赤瓜礁、鬼喊礁、华礁、吉阳礁、景宏岛、南门礁、西门礁、东门礁、安乐礁、长线礁、主权礁、牛轭礁、染青东礁、染青沙洲、龙虾礁、扁参礁、无名礁(待命名)、漳溪礁、屈原礁、琼礁,还有一些未命名的小礁滩。高潮时露出西北侧的景宏岛和东南侧的染青沙洲,低潮时众多礁体出露。中央潟湖长27海里,宽7海里,面积366平方公里,水深50米,礁间口门众多。各礁小潟湖和锚地均多。礁外水深急剧变化至2000~3000米。我国渔民向称九章,是指此处有很多礁滩之意。外文称为UnionBanks and Reefs或UnionTablemount。九章群礁位于南沙群岛核心位置,战略位置重要。1974年2月5日南越占领景宏岛并驻军,1975年4月南越崩溃,景宏岛驻军撤逃,4月27日景宏岛被北越军队占驻。1978年3月23日,越军又占驻染青沙洲。1988年2月28日中国海军进驻东门礁。3月13日中国海军进驻赤瓜礁,14日越军3艘舰船赶来抢礁,爆发海战,越军舰船被击沉2艘,另1艘重伤后在鬼喊礁抢滩搁浅。越军死亡74人,中国海军伤1人,舰船无损失。海战后越军利用救援的机会抢占了鬼喊礁和琼礁。目前九章群礁中景宏岛、染青沙洲、鬼喊礁、琼礁四处岛礁驻有越军,东门礁和赤瓜礁二处岛礁由中国海军驻守。其他岛礁现为无人礁。

133:景宏岛
景宏岛位于北纬9度53分,东经114度20分,属灰沙岛,位于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大环礁的西北部,是九章群礁中唯一的岛屿。该岛座落的椭圆形礁盘长1.5公里,宽1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岛发育在礁盘中部偏南处,低潮时水际至礁缘的宽度东部为550米,西部为650米,南部为350米。岛近似纺锤形,东北至西南长约324米,宽约135米,面积约0.033平方公里,四周有沙堤环绕,中间为低地,平均海拔3.6米。岛上原有树木,富鸟粪资源。有淡水,但水质差不能直接饮用。靠近该岛的西南端礁缘上有一低潮时露出的沙滩。岛礁东南端礁前水深40米,底质为珊瑚礁,适合为锚地,岛南端可避东北强风。我国渔民向称该岛为秤钩,1947年为纪念随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中国政府将该岛命名为景宏岛。外文称为SinCowe Island。
景宏岛为中国领土。1974年2月5日南越军占驻景宏岛。1975年4月南越崩溃,4月27日景宏岛南越驻军撤逃,当日该岛被北越军占驻。越军将景宏岛作为侵占九章群礁的核心,在岛上修建了营房、灯塔等军事设施。近年来又在岛上建筑所谓“寺庙”和定居点,派驻“僧人”和平民,以显示民事“主权”。
134:南门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24分。属暗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北缘偏西,在景宏岛东约3海里。礁体呈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1.8公里,宽1.3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其西部和东南部为水下礁滩,礁坪平坦,水深10~35米,无明显高礁石。该礁有礁塘发育,礁塘面积0.1平方公里,水深0.4米,口门在南部。本礁的南、西、北三面水域宽广,均可作锚地。我国渔民向称南门。外文称为EdmundReef。现为无人礁。
135:西门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28分。属暗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北缘,在南门礁和东门礁之间。礁体呈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1.8公里,宽1公里,干出面积1.28平方公里,其西部和西北部有较大的水下礁滩,礁坪平坦,仅东南面礁前突起带有数块高1.2~1.7米的礁石,一般潮位可出露。礁坪西南有侧水深0.2~0.4米不规则浅水礁塘时,面积为0.6平方公里,口门在西部。本礁的东、西、北三面水域均可作锚地,东、西两面距礁缘不远水深较大,为10~50米,无点礁,泊锚安全。南部多点礁,至少距礁前600米外以南水深10~40米处方能安全泊锚。我国渔民向称西门。外文称为MckennanReef。现为无人礁。
136:东门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5分,东经114度30分。属台礁化环礁,礁镯,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北缘,在西门礁和安乐礁之间。礁体呈方形,被中央潟湖分割成8字型,东北-西南走向,长2.6公里,宽1.2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礁盘平坦,东北礁坪宽550米,西南礁坪宽540米,西北侧礁坪宽370米,东南礁坪宽120米,礁坪干出高度0.1~0.4米。礁盘北缘和西北缘外陡深,礁前有水深15~20米的较宽平整的长条阶地。礁盘中部有一东西向浅水潟湖,面积0.6平方公里,水深5~10米,湖中有几个孤立的珊瑚礁,湖底底质为珊瑚沙,口门在东侧,宽50米,水深3米,低潮时小船可进出。本礁的东、东南、西南三面0.5~1海里水域水深10~50米,均可作锚地,避风条件好,可泊大船。我国渔民向称东门。外文称为HughReef或Hughes Reef。1988年2月28日中国海军进驻东门礁,礁体中部现建有礁堡,口门南侧建有导航灯塔。
南海诸岛的影像图(持续更新) 南海诸岛
137:安乐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6分,东经114度31分。属半封闭环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北缘偏西,在东门礁和长线礁之间。礁体梨形,西北-东南走向,长2.4公里,宽1.4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礁盘东北和西南均有水下礁滩。东侧与东南侧礁坪上有高1.5~1.8米的多块高礁石,一般潮位出露。西部与南部有浅水点礁,礁坪有潟湖,潟湖面积1平方公里,水深10~17米,可作锚地,有二个口门,东南口门水深3米;南口门水深10米,水深区宽20米。本礁的东北、东南、西南三面1海里水域水深10~50米,可作锚地,避风条件好。外文称为HalletReef。现为无人礁。


141:染青东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36分。属暗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南缘偏东,在牛轭礁与染青沙洲之间,因相对位置在染青沙洲以东而得名,距染青沙洲1.7海里。礁体呈椭圆形,南北走向,长1.8公里,宽1.2公里,面积1.8方公里。外文称为RossReef。现为无人礁。
142:染青沙洲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34分。属灰沙岛,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南缘偏东,在染青东礁和龙虾礁之间。礁体呈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1.2公里,宽0.6公里,礁坪面积0.6平方公里。礁坪平坦,中央部分有沙洲发育,沙洲南北走向,长300米,宽100米,面积为0.012平方公里,沙洲上原有草丛及乔木植被,南端有黑色礁石露出。锚地位于礁坪以东、东北水域,水深10~35米。礁外东南偏东约600米和东南700米处各有水深6~7米的暗沙,海水变色,可以辨认。我国渔民向称染青沙洲为染青峙。1983年中国政府公布标准名称为染青沙洲,外文称为GriersonReef。染青沙洲为中国领土,1978年3月23日起被越南军队侵占,沙洲上修筑有越军军营。
143:龙虾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3分,东经114度32分。属暗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南缘偏东,在染青沙洲与扁参礁之间,位于染青沙洲以西1.7海里处。礁体由7~8片小礁坪围拢构成,呈椭圆形,南北走向,长1.7公里,宽1.1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中部潟湖面积0.6平方公里,水深10~14米。礁坪水深0.7~3.2米,地势平坦,高礁石少,航行近礁时须注意。该礁除东南礁缘外为300余米深水区外,东、北、西、南面水深为30~50米,水域开阔,可作锚地。外文称为BamfordReef。现为无人礁。

144:扁参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2分,东经114度31分。属暗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南缘偏东。礁体半月形向西开口,直径900米,干出面积0.9平方公里,礁盘西北和西侧均为水下礁滩,礁坪东南缘为深水区。礁坪东部、东北部有4处礁石,一般潮位出露。礁坪有潟湖,潟湖面积0.5平方公里,水深2米。本礁的东北、北、西南三面可作锚地。外文称为TetleyReef。现为无人礁。
145:漳溪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0分,东经114度28分。属暗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南缘,东北距扁参礁1.4海里。礁体形状不规则,直径1.4公里,干出面积1.5平方公里,在其西北与西侧有新月状延伸的水下礁脉,北部有二块高2~2.8米礁石,一般大潮可出露。潟湖面积0.03平方公里。本礁的东北、西北可作锚地,避风条件较差。外文称为JonesReef。现为无人礁。

148:赤瓜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42度,东经114度17分,属准台礁,礁镯。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西南端,礁体呈马蹄形,西南-东北走向,长4.4公里,宽2.2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礁体由棕色火山岩及其周围白色珊瑚所组成。礁盘中间低,边缘高,东部、西部与西南部礁盘宽400~470米,西南礁盘内侧的浅水礁滩宽1.6公里;西北部礁盘宽900米。礁盘在最低潮时仍有0.2米以上水深,但东南部有数十块礁石出露水面,其中有的高于海面1.3米;高潮时,仅东南部出露一点礁。礁体北部凹口宽达700米,凹入礁体2公里,凹湾水深小于10米,面积1.3平方公里。该礁有次成潟湖发育,潟湖被白色珊瑚沙填充,呈狭长状,面积4.3平方公里,水深10~11米,最大水深12米,东北部有口门。锚地位于礁的东面与东北面水域。我国渔民向称赤瓜线,因此处产赤瓜礁较多而得名。外文称为JohnsonReefs。1988年3月13日中国海军进驻赤瓜礁,14日越军3艘舰船赶来抢礁,爆发海战,越军舰船被击沉2艘,另1艘重伤后在鬼喊礁抢滩搁浅。越军死亡74人,中国海军伤1人,舰船无损失,海战后越军利用救援的机会抢占了赤瓜礁两侧的鬼喊礁和琼礁。赤瓜礁现由中国海军驻守,建有礁堡、直升机坪、附近海域有海军护卫舰值班。
149:鬼喊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45度,东经114度15分,属干出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西南部,与赤瓜礁相距1.7海里,礁体呈四边形,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1.8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礁体出水不多。东南偏东有一珊瑚小沙丘。该礁与赤瓜礁有水下暗礁带相联,之间有一深水道,并有一水深浅于20米的浅滩。该礁东面水较深,大片水域可锚泊。因该礁多滩、险滩,风浪拍打,呼呼作响,我国渔民向称鬼喊线。外文称为CollinsReefs。1988年3月13日中国海军进驻赤瓜礁,14日越军3艘舰船赶来抢礁,爆发海战,越军HQ505号登陆舰重伤后在鬼喊礁抢滩搁浅,海战后越军利用救援的机会抢占了鬼喊礁,现鬼喊礁建有越军礁堡。鬼喊礁-赤瓜礁是中越两军近距离对峙的地点。
赤瓜礁海战(3.14海战):是中国与越南为争夺南海岛礁的一场局部战斗。事件的起因是中国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立海洋观察站并进驻部分岛礁。1988年3月在确保永暑礁建站同时,南海舰队于3月13日组织护卫舰4艘、武装渔船2艘分别对南沙奈罗礁、渚碧礁、安达礁、牛轭礁、赤瓜礁、琼礁6个无人礁进行勘察,准备选择其中条件比较好的进驻部队。3月13日14:25我502号护卫舰(南充号)在赤瓜礁与鬼喊礁之间海区泊锚,并派小艇勘察赤瓜礁。16:20我502舰发现两个目标驶近,系越军HQ505号登陆舰和HQ604号武装运输船,后来又发现越军HQ605号武装运输船。我502舰判断越军有抢占赤瓜礁的企图。17:20越军HQ505号登陆舰在鬼喊礁抛锚。17:45越军HQ604号运输船在赤瓜礁抛锚。18:13~18:50我502舰多次向越HQ604号船喊话“这是中国领土,你们立即离开”,越方不理睬。21:15我502舰放下小艇,22:13送6名人员登礁并插上国旗,6名官兵在水中泡了一夜护卫着国旗。3月14日0:15根据敌情,南海舰队令531舰(鹰潭号)从永暑礁起航,令556舰(湘潭号)从奈罗礁起航,驰援赤瓜礁海域。6:30分531舰到达,向502舰海指报道,海指令531舰监视位于鬼喊礁的越军HQ505号登陆舰。6:45分556舰到达,向502舰海指报道,海指令556舰驶向琼礁,并视情况登礁勘察,插国旗。6:25越HQ604船不顾赤瓜礁已由我方人员驻守,派出6名人员携带绳子,游泳登礁,将绳子一头固定在母船上,一头由上礁人员拉紧,构成绳索桥,至7:29分先后运送43人上礁,并在赤瓜礁西北侧插上二面越南国旗。8:17分为防止吃亏,我方也增加礁上人员,使我登礁人数达到58人。8:47分越方人员首先开枪打伤502舰副枪炮长杨志亮。越HQ604号船机枪也向我上礁人员和502舰扫射。我礁上分队对越军抢礁人员反击。8时48分我502舰向越HQ604船反击,4分钟后,越HQ604船起火,9分钟后下沉,越军登礁人员表示投降。8:53分越HQ505号登陆舰用40炮向502舰射击,502舰、531舰又对越HQ505号登陆舰还击,531舰距离30链与越HQ505登陆舰交火,9时,越HQ505登陆舰升起了一面白旗,舰炮被毁舰体起火,为免沉没在附近鬼喊礁上搁浅。越HQ505舰当时未被击沉原因是531舰因火炮射击震动导致全舰多起故障,致使主炮中止射击。9时15分,在琼礁海域,中国556舰对越HQ605号武装运输船发起攻击,越HQ605船中弹起火,指挥台被击毁,甲板上水,船体严重倾斜。9时37分,556舰停止射击。后查证越HQ605船当晚沉没。因担心越军的空中支援,中国海军编队在战斗后撤离了战场。中国方面伤1人。越南方面亡74人、被俘40多人。越南方面舰艇被击沉2艘、被击伤搁浅1艘。中国方面进驻了赤瓜礁,越南方面则利用伤舰抢滩和救援占领了鬼喊礁、琼礁,对赤瓜礁形成夹击之势。

150:华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1分,东经114度16分,属干出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西端,鬼喊礁北偏东4.3海里处。礁体呈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2公里,宽1.6公里,干出面积2.5平方公里。东北侧有一椭圆形深水礁滩;中部有二个不规则的小礁塘,水深0.1米。锚地位于礁的东面与东南面水域,避风条件差,东北部也可泊锚。我国渔民向称该礁秤钩线。外文称为LovelessReef。现为无人礁。
151:吉阳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岛礁,位于北纬9度52分,东经114度17分,属干出礁。位于九章群礁大环礁的西北端,在华礁与景宏岛之间。礁体呈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1.6公里,宽1公里,干出面积1.3平方公里。两侧均有椭圆形深水礁滩。礁名来源于我国宋元两代管辖三亚地区的行政单位吉阳军。外文称为GentReef。现为无人礁。

154:永暑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30~40分,东经112度53分~113度04分,为开放型干出独立深海大型环礁,礁体纺锤形,东北-西南走向,长26公里,宽7.8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低潮部分礁坪出露,有10个干出礁盘。礁上水深14~40米。我国渔民向称上土戊,外文称为FieryCross Reef 或N.W.InvestigaterReef。1988年中国占驻,该礁西南礁盘顶端建有礁堡,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观测站。

156:火艾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53分,东经114度56分,西月岛西南17海里,为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长约7公里,宽2.2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由一环礁和一点礁组成,形似火炬。环礁呈火苗型,东北-西南走向,面积7.6平方公里,退潮露出,中间有0.4平方公里椭圆形潟湖,水深无口门。北端有一小沙洲。点礁位于环礁西南一海里处,面积0.8平方公里,水深2.2米,有礁脉与环礁相连,最浅水深12.8米。礁西南侧可作锚地,避东北风。我国渔民向称火哀,外文称为IrvingReef。现为无人礁。
157:西月岛

南沙群岛岛屿,位于北纬11度05分,东经115度02分,火艾礁东北方向,为干出台礁及灰沙岛,岛屿长720米,宽440米,面积约0.21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第三大岛。岛高3米,由沙地组成,树木茂盛,挖沙2尺可得淡水,有淡水井。岛上椰树高25米,相距8~10海里即可望见。岛周围为白色沙滨,沙滨之外为珊瑚礁盘。礁盘长4~6公里,宽2公里,礁盘面积5平方公里,水深1.8米,礁盘上有巨石数块,低潮时干出,礁盘外侧200米水深突增。礁脉向北部延伸2海里。历来是我国渔民的捕捞基地,周围海域是良好渔场。我国渔民向称红草峙,外文称为WestYorkIsland。岛四周有可供一般船舶锚泊的锚地,岛东南有一小湾可避东北风。西月岛1971年7月被菲律宾占驻。


马欢岛与费信岛共处在一个尚未命名的橄榄形环礁的边缘。整个环礁南北走向,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0公里,面积约144平方公里,其中潟湖面积141.5平方公里。环礁礁缘大部潜藏水中,只有位于北部礁缘的费信岛及位于西部礁缘的马欢岛露出水面。礁盘水深约37-51米,礁缘宽度0.7至3公里不等,礁缘上水深15米,礁缘外海水深近千米。因中国渔民将马欢岛、费信岛分别称为大罗孔、罗孔仔,有中国资料将马欢岛与费信岛共处的环礁称为罗孔环礁。
158:马欢岛

南沙群岛岛屿,属灰沙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北纬10度44分,东经115度48分,在费信岛以南5海里处。岛屿发育在一个长1.5公里,宽1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的椭圆形礁盘上。岛近长圆形,南北长约390米,东西宽约280米,面积近0.09平方公里。岛高2.4米,四周沙堤包围,杂草丛生,有椰树。挖沙二尺可得淡水,水质好,可饮用。岛上海鸟甚多。岛所在礁盘附近水深可锚泊。我国向称为大罗孔、罗孔,外文称NanshanIsland,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山岛,1947公布名称为马欢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马欢岛向为中国领土,历史上海南岛渔民常在本岛搭棚居住,有的长达数年,以捕捉海龟等海产品为生;有的则以此处作为中转站,以补给淡水。1970年8月23日马欢岛被菲律宾占领,现有菲律宾军队驻守,建有房舍。
159:费信岛

南沙群岛岛屿,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北纬10度49分,东经115度50分,在马欢岛以北5海里处。岛屿发育在一个长1.3公里,宽0.8公里,面积0.8平方公里的斜四边形礁盘南部,实为由白沙组成的长茄状的小沙洲,沙洲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00米,宽约50米,面积近0.016平方公里。岛高2.2米,无植被。岛四周礁石环绕,在珊瑚礁东北、东南各2海里处水深45米,可锚泊船舶。我国向称为罗孔仔,外文称FlatIsland,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扁岛,1947公布名称为费信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随员费信。费信岛向为中国领土,1970年8月被菲律宾占领,现有菲律宾军队驻守,建有房舍。
161:火星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48分,东经116度06分,巩珍礁西北7海里,费信岛东15.3海里处。属适淹塔礁。该礁为孤立小礁,礁盘中央水深0.9米,周围水深6~7米,海水频繁拍打,礁缘有激烈浪花。礁外水深骤变。外文称为HopkinsReef。现为无人礁。

163:五方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27~32分,东经115度41~48分范围内,为开放型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包括五方尾、五方南、五方西、五方北和五方头等礁,是一直径约10.5公里的圆形环礁,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头和尾为小礁,五方尾为水下礁,低潮时候水深0.2米。其他礁低潮露出水面0.6~0.9米,干出面积为6.3平方公里。潟湖面积69平方公里,水深18~48米,湖底平坦,坡度平缓,北浅南深,底质珊瑚砂和珊瑚块。点礁少。潟湖有六个口门,总长度10公里。口门水深10~20米,除西北口门外,其他口门大型船只进出自如,湖内有锚地,但天气恶劣时不起保护作用,需在礁坪中做挖入式港池。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五孔、五风,意思是五个地方有礁石。外文称为JacksonAtoll。五方礁扼守南沙群岛东北部,位置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中国多次登礁考察,考察单位建议在该礁建设港口。现仍为无人礁。
164:五方尾

五方礁中一礁石,位于北纬10度27分,东经115度44分,在五方环礁的西南端,呈长条状,低潮适淹,长0.7公里,宽0.3公里,面积0.15平方公里。外文称为HamsponReef。
165:五方南

五方礁中一礁石,位于北纬10度27分,东经115度47分,在五方环礁的南部边缘,礁体火炬状,长3.5公里,宽0.9公里,干出面积1.4平方公里,上有数块干出0.9米的礁头。外文称为PetchReef。
166:五方西

五方礁中一礁石,位于北纬10度30分,东经115度43分,在五方环礁的西部边缘,长条形,长3.8公里,宽0.8公里,干出面积1.9平方公里,上有数块干出0.6米的礁头。外文称为DeaneReef。
167:五方北

五方礁中一礁石,位于北纬10度32分,东经115度44分,在五方环礁的北部边缘,新月形,长2.9公里,宽0.8公里,干出面积2平方公里,上有数块干出0.6~0.9米的礁头。外文称为HoareReef。
168:五方头、

五方礁中一礁石,位于北纬10度32分,东经115度48分,在五方环礁的东北端,圆丘形,长2公里,宽0.9公里,干出面积0.9平方公里。礁坪积水低洼,地形破碎,上有数块干出0.6米的礁头。外文称为DickinsonReef。

173:棕滩185:紫滩
棕滩和紫滩为多礁体组合环礁,面积425平方公里,位于南沙群岛东北部,环礁未露出海面。目前国内文献对棕滩和紫滩范围、形态的记载含糊,似未进行过详细的实地考察,所依据资料来源于早年的国外老旧海图及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小比例尺卫星影像。根据目前较清晰的卫星影像显示,棕滩、紫滩为两个南北排列环礁组成,北环礁形似锤形,锤头向西,锤柄向东。锤头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6.4公里;锤柄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北环礁面积约395平方公里,礁坪宽约1公里,坪上水深11~16米,潟湖水深51~76米。南环礁位于锤柄末端南侧,圆形,直径约6公里,面积约30平方公里;礁坪宽约1公里,坪上水深12~16米,潟湖水深38~65米。南、北两环礁共处一座门型礁座,礁座开口向南。棕滩、紫滩现为无人礁滩。
棕滩以北有两座两座未命名的椭圆形的水下台礁,两无名礁南北分布,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北无名礁位于北纬10度53分,东经117度23分,长轴6.5公里,短轴5公里,面积25.5平方公里,礁坪水深18~38米。南无名礁位于北纬10度48分,东经117度24分,长轴4.5公里,短轴3.25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礁坪水深13~30米。两礁东南坡较陡,北侧与水深400米的海台连接。现两礁均为无人礁滩。

173棕滩:

南沙群岛东北部礁滩,位于北纬10度42分,东经117度23分,在礼乐滩东南方,忠孝滩和勇士滩之南。沉没型深海中型环礁,礁坪宽约1公里,最浅处水深约11米,低潮不露。环礁中央潟湖水深51~63米,有多处口门。外文称为BrownBank。棕滩与紫滩合计环礁面积425平方公里。现为无人礁滩。
185紫滩:

南沙群岛东北部礁滩,位于北纬10度36分,东经117度11分,位于棕滩西南约23公里,为整体环礁的西南端。东、西两端礁坪形似串珠状,礁坪宽约1公里,西南端礁坪最宽约2公里,礁坪水深约12~21米,低潮不露。环礁中央潟湖水深51~76米,有多处口门。外文称为WoodBank。现为无人礁滩。

179:鲎藤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37分,东经116度10分,为适淹礁,位于礼乐滩及安塘滩东北-西南礁体主构造的西南端,是礼乐滩及安塘滩的一部分。鲎藤礁礁体呈钳状,左礁脉向北与巩珍礁等相连,延伸约15.8公里;右礁脉长4.7公里。礁盘平均水深9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水下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平缓升高。西南端一串串礁石低潮露出,面积约2.8平方公里。礁西南外侧0.2海里处水深20~80米,底质为礁石,可做避东北风锚地。因该礁礁缘海水拍打激烈,退潮露出的一串串礁石如鲎产卵,故我国渔民称为鲎藤,外文称为IroquoisReef。现为无人礁。
180:巩珍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43分,东经116度10分,为适淹礁,位于礼乐滩及安塘滩东北-西南礁体主构造的西侧外缘,是礼乐滩及安塘滩的一部分,南距鲎藤礁5海里。该礁礁盘水深14.1米,最浅水深0.9米,低潮干出,海水冲刷强烈。1983年中国命名该礁巩珍礁,以纪念《西洋番国志》的作者,明代航海家巩珍。外文称为BakerReef。现为无人礁。

189:忠孝滩
南沙群岛礁滩,位于北纬11度01分,东经117度17分,在礼乐滩东南方。为沉没独立深海大型环礁,形似椭圆,南北走向,长17.5公里,宽10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北部礁盘宽6.2公里。东南和西南部礁坪宽1200米。礁坪水深大于18米,低潮不露。潟湖在礁南部,面积57平方公里,有的地段水深140米以上,有二处口门,一处在西部中间,一处在南部偏东。外文称为TemplierBank或TemplerBank。现为无人礁滩。


190:勇士滩
南沙群岛礁滩,位于北纬11度05分,东经117度28分,位于忠孝滩东方6海里,为沉没台礁。形状近似圆,长7公里,宽6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礁坪水深约16米,低潮不露。外文称为LeslieBank。现为无人礁滩。

192:海马滩
南沙群岛礁滩,位于北纬10度43~51分,东经117度44~50分范围内,为南沙群岛最东端。属沉没独立深海中型环礁,形似梨形,东北-西南走向,长15.7公里,宽5.5~8.3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低潮不露,北部最浅处水深8.2米,礁盘水深11米。东北、西南、西北部均为连续的环礁所围绕。东南部礁环断续长达8公里,有水下口门六处。潟湖面积51.7平方公里,水深34~53米。外文称为SeahorseShoal或Routh Bank。现为无人礁滩。

196:三角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14分,东经115度22分。礁体呈三角状,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约5公里,东南长6公里,西南长4.5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礁环完整,礁坪低潮全部露出,有出水的大石块,北礁坪宽550米,东南礁坪宽500米,西南礁坪宽600米,东北方礁坪最宽1.2公里,西南方礁坪宽1.5公里,西北方礁坪宽1.3公里。礁坪面积8平方公里,西北礁坪有沉没的越南小海轮。环礁无礁门,潟湖面积4.6平方公里,水深5~14米,底质珊瑚砂,湖中有二块孤立的斑礁。开挖人工水道后可成为避风锚地与小型良港。礁外东北、西南、西北方180-500米内水深10~70米,也可做锚地。我国渔民称为三角,外文称为LivockReef。三角礁现为无人礁。
197:禄沙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10度14分,东经115度22分,与三角礁相距约3.8海里,形状如扇形,东北-西南走向,长2.8公里,宽1.2公里,面积1.9平方公里。礁坪退潮露出,宽度300~550米,最宽1.2公里,西部、西南部礁坪上有平均海面上1.1米高礁石。礁内浅潟湖,水深0.5~2.7米,面积0.1平方公里。礁外北、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斜坡平缓,可泊锚。我国渔民称为禄沙或一线,外文称为HoppsReef。禄沙礁现为无人礁。

198:美济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52~56分,东经115度29~34分范围内,为准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椭圆形环礁,长轴约8公里,短轴约5.5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北部礁坪宽400~1000米,南部礁坪宽100~200米,礁坪面积8.5平方公里。退潮大部分礁坪露出,高潮淹没,礁坪上有数十块高0.6~1.3米的礁石,半潮时可露出水面。潟湖面积3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8米,10米以上水深占潟湖面积83%,有48处点礁、礁斑散落湖北部。湖底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底质由砂构成。潟湖内安全锚地位于西南部,水深10~25米,处于背风区,可避10级强风。潟湖有南部有三个口门,南口门为直通式口门,水道长500米,最窄处65米,最浅点7米,一般8~10米,由于潟湖纳潮量大,口门水道能保持一定深度,经疏浚大型舰船可通过此口门进入潟湖;西南口门长400米,宽90米,最浅点4~6米,湖口有拦门礁,可通行500~600吨船只;东南口门浅而窄,水道长400米,宽60米,最浅2~3米,湖口一侧有数个拦门礁,只可通行小船。中国渔民向称此礁为双门或双沙。外文称为MischiefReef或South Mischief Reef。
美济礁扼守南沙群岛东部,位置重要,开发潜力大,1994年12月中国以渔政为前导,进驻美济礁。至1995年2月建成高脚屋四处。5月中国和菲律宾在美济礁海域进行海上对抗。1998年中国在美济礁更新设施。目前美济礁共建有南、北二处礁堡,由中国海军和渔政共同驻守。现已有少量渔民在礁湖内经营海产养殖。

199:仙娥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22~26分,东经115度26~28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形似水滴,南北走向,长7.4公里,宽4.6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礁坪北部宽1.4公里,东部宽0.4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低潮露出,高潮淹没。北端有沙洲发育,高潮时也有若干点礁出露,有出水约1.5米的白色珊瑚礁石。环礁完整,无口门,潟湖面积11平方公里,水深5~16米,湖内点礁不发育,湖底质由细粉砂组成。环礁外缘陡深。外文称为AliciaAnnie Reef。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中国多次登礁考察,现为无人礁。


200:信义礁
南沙群岛岛礁,在北纬9度20~21分,东经115度54~58分范围内,位于仁爱礁东南19海里处。为封闭型独立深海小形环礁,长条形,东西走向,环礁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1.4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礁坪面积5.4平方公里,低潮露出,南、北礁坪宽约500米,东、西礁坪宽1公里,东礁坪有高出水面的礁石。潟湖面积1.4平方公里,水深4~12米,底质细沙,无口门,湖中有40多个点礁发育。西礁坪靠近潟湖处有浅水礁塘过渡。礁缘外海水变深,浪花明显,环礁东、西两端向海坡可做锚地。该礁盛产马蹄螺。我国渔民称双挑或双担,1983年命名为信义礁。外文资料称为FirstTomasShoal。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多次考察信义礁,树立主权碑,当时东端礁坪有面积近200平方米的沙洲发育,现沙洲已消失。信义礁为无人礁。

201:海口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11分,东经116度27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体近似椭圆,东西走向,长2.7公里,宽2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环礁完整,无礁门。礁坪面积2.2平方公里,低潮时出露。东南部礁坪宽200米,东部和西北部礁坪宽400米,高潮时西部礁坪有数块孤立礁石出露。潟湖水深5.5~18米,面积1平方公里,湖面浪小,开挖人工通道后可成为避风锚地和良港。礁外缘东南部向海坡呈峭壁状。我国渔民称脚跋,外文称InvestigatorN.E. Shoal。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中国多次登礁考察,现为无人礁。

202:半月礁
在北纬8度54分,东经116度17分。位于司令礁东北方约64海里,环礁不完整,半月形,长5.5公里,宽2公里,低潮露出,东南有一宽敞口门,200吨船只可进出礁湖。礁湖沙质底,平均水深27米,锚地好。我国渔民常来捕捞,向称海公,1935年公布地名为半月滩,1947年公布地名为半月暗沙,1983年公布为半月礁。外文称为HalfMoon Shoal。


203:舰长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02分,东经116度40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形似椭圆,西北-东南走向,长4.4公里,宽2.7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西南部礁坪宽300米,东北礁坪宽100米,礁坪面积4.8平方公里。退潮干出,低潮有若干礁石出露,其中西北角有出水约1.2米的礁石。东南礁坪有一条状礁体深入潟湖700米。潟湖面积5平方公里,水深20~31米,西浅东深,湖内有若干点礁,湖底为珊瑚和砂。环礁完整,无口门,小艇可趁高潮水位越坪进出。环礁外缘陡深。我国渔民称石龙,外文称为RoyalCaptainShoal。该礁距离南沙海槽习惯航线20公里,可目视过往船舶灯光,雷达可观测到巴拉望岛群山。如开挖人工航道,可建成容纳多艘大舰船的港口、锚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中国多次登礁考察,现为无人礁。

204:仁爱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39~48分,东经115度51~54分,为一半封闭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南北长17.3公里,中部宽5.5公里,面积51.6平方公里,礁坪低潮时大部分出露,北半环较完整,南半环断成数节,形成若干礁门。潟湖中部水深23米,南部10米,面积31.5平方公里,30吨船只可进入,避东北风较差。我国渔民称该礁为断节,外文称为SecondThomas Shoal。
1999年5月菲律宾57号登陆舰以漏水为由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坪坐滩,经交涉,菲方至今仍拒绝拖走。菲方以57号舰为据点,采用定期轮换舰上人员方式赖占了仁爱礁(图上可看见登陆舰黑点)。

205:仙宾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43~49分,东经116度25~37分范围内,属半开放型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礁体形似钥匙,西北至东南长23公里,宽7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由30多个干出礁组成,礁坪断断续续,无明显礁石。东南部较窄,面积20平方公里,礁头凸起,海水冲刷较烈。西北部宽而低平,围绕成巨大潟湖。全礁潟湖面积77平方公里,其中西侧潟湖面积50平方公里,深3.6~42米,湖东北侧有一排与环礁平行的礁斑,湖内锚地宽广,有五个主要口门通外海,礁外缘海水骤然变深。我国渔民称鱼鳞,外文称为SabinaShoal。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中国多次考察,仙宾礁现为无人礁。

208:牛车轮礁
南沙群岛岛礁,在北纬9度36分,东经116度10分,位于信义礁与仙宾礁之间,为已台礁化封闭型独立深海小形环礁,形似牛车轮子,西南-东北走向,礁长2公里,宽0.8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中央潟湖已塘化,生长着珊瑚,底部为生物沙。礁坪面积1.2平方公里。高潮淹没,低潮露出。我国渔民向称牛车英,1983年命名为牛车轮礁。外文资料称为BoxallReef。牛车轮礁现为无人礁。

210:蓬勃暗沙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27分,东经116度56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形环礁,卵形,长1.8公里,宽1.7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低潮露出,西部礁坪宽300米,东部礁坪宽200米。礁坪的西北和西部有干出礁石,东北端有高0.6米的礁石,称为乙辛石。潟湖面积1平方公里,水深17~32米,沙质底,无口门。礁上有沉船数处。我国渔民称此暗沙为东头乙辛,英文名BombayShoal。蓬勃暗沙紧临南沙海槽,距巴拉望岛90公里,使用雷达可望见巴拉望岛的山脉。蓬勃暗沙是中国领土,现为无人礁。

216:司令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22-~24分,东经115度11~17分范围内,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形似眼镜,东西走向,长15公里,宽1~2.6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北礁坪宽600米,南礁坪宽400米,潟湖间礁坪宽1.5公里。礁盘东端有出水的礁块。礁坪退潮干出,中间有长400米,宽120米,高0.6米沙洲把潟湖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潟湖面积5.8平方公里,东部潟湖面积1.7平方公里,水深5~15米,无口门,高潮时小船可越坪进入。礁盘外缘倾斜度大,海水急骤变深至2000米,船只难于停靠。出产海参、砗磲、马蹄螺,我国渔民常到此处捕捞,称此礁为眼镜,外文称为CommodoreReef。该礁1980年被菲律宾占驻,现建有高脚屋,驻有人员。

220:无乜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50~53分,东经114度38分~114度41分,为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体三角形,东北-西南走向,长7.5公里,宽3.7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环礁完整,无礁门,低潮部分礁坪出露,高潮时也有礁石出水。礁环外侧有火山物质,可能发育在死火山上。潟湖面积8平方公里,湖面浪小,避风好,开挖人工水道后为良港。我国渔民称无乜线(意思为无物产,捕捞无获),外文称为TennentReef或PigeonReef。1988年被越南抢驻,该礁西部建有越军礁堡,东部建有灯塔,是越南在南沙驻守的最东点。

222:南华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40~46分,东经114度10~12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南北长8.9公里,宽3.5公里,面积38.8平方公里。礁坪完整,低潮出露。潟湖深9米,面积17平方公里,点礁少,湖面浪小,避风好。南礁坪口门宽370米,深9米,有点礁,20吨船可进入,开挖人工水道后为良港。我国渔民称恶落门,外文称为CornwallisSouth Reef。1988年越南占驻,现该礁西侧和北侧礁坪上各建有越军礁堡一处。


223:六门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50分,东经113度54分~114度03分范围内,为半开放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礁体形似椭圆,东西长20公里,中部宽7.4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礁坪北高南低,北礁坪宽1.4公里,坪上小礁石多,低潮露出水面;南侧礁坪不完整,有许多干出点滩组成,各滩间有水深9米狭窄水道。潟湖面积35.8平方公里,有大小不等的口门,其中六个口门可通行船只,西端北侧口门最大,宽650米,深9米,几十吨船只可以进出。潟湖浅,内有暗礁。环礁口门外侧和潟湖东部有水深60米的锚地。我国渔民称此礁为六门沙,外文称为AlisonReef。1988年3月越南占驻,现该礁北礁坪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建有越军礁堡一处。


224:石盘仔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9度12分,东经113度40分,毕生礁以北约13.5海里,为圆形火山暗礁,直径900米,水深约2米,有变色海水标志。中国渔民称毕生礁为石盘,因石盘仔比毕生礁小,故名。外文称为MaralieReef或者Bittern Shoal。现为无人礁。

225:毕生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56~59分,东经113度39~44分范围内,为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呈汤勺状,东北-西南走向,长约9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礁坪面积17平方公里,低潮出露。东北礁坪有小沙洲,长125米,宽68米,高2米,由砂和礁块组成,低潮时面积6400平方米,高潮时面积3400平方米,无植被和淡水,原有海鸟栖息。西南礁坪有三块礁石出水1.6米,附近也有一雏形小沙洲,海拔1米。两沙洲之间散布许多礁石。潟湖发育完整,长5公里,宽600米,面积3平方公里,湖内水较深,南部有口门,可通行15吨小船。礁盘外侧水陡深,东北端礁坪外侧有宽460米锚地,水深47米。中国渔民称此礁为石盘。外文称为PearsonReef。
毕生礁为中国领土,1978年4月越南侵占毕生礁,越军将毕生礁东北小沙洲建成驻军基地,并在北礁坪建有一处礁堡。毕生礁位于越占日积礁至无乜礁岛礁链的中部,临近中国海军进驻的华阳礁和华阳水道。2011年7月越南在毕生礁大兴建设,在东北小沙洲北侧挖沙堆陆,新扩建陆地面积是原沙洲面积的3倍,同时越南还在毕生礁北礁坪礁堡东侧开挖潟湖通海航道,并新建礁堡一处。2012年3月上述设施基本建成。越南已抢占先手,将毕生礁打造成从东侧钳制华阳礁及华阳水道的军事堡垒。

226:榆亚暗沙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07~14分,东经114度30分~114度50分范围内,为开放干出独立深海大型环礁。形似蝌蚪,东西长32公里,中部宽11.7公里,面积227平方公里,包括二角礁、浪口礁、线头礁等礁,礁上水深5.4~18.2米,环礁北部低潮时露出,高潮时西端也有若干礁石出水;环礁南侧有两块礁石低潮出露。潟湖水深45米,面积96平方公里,南、西南、西北均有口门,其中东南口门宽370米,深36米,口门中有三个水深11米点滩,可供数十吨级船舶进出。西侧礁前和潟湖有水深20~45米的二处锚地。我国渔民称此礁为深匡,外文称为InvestigatorShoal。榆亚暗沙位于菲律宾占据岛礁和马来西亚占据岛礁的结合部,位置极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多次考察榆亚暗沙,并将该暗沙建议为南沙地区建港驻军的关键要点。1999年5月马来西亚占据榆亚暗沙浪口礁建设礁堡,现浪口礁由马军驻守。
227:二角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12分,东经114度42分,为榆亚暗沙北段的一暗礁,该礁为东西走向,形似哑铃,长5公里,宽0.8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我国渔民称此礁为二角。
228:浪口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08分,东经114度33分,为榆亚暗沙西段的一暗礁,该礁为东北-西南走向,形似吊钩,内发育有浅水礁滩。浪口礁长15公里,宽2.6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是榆亚暗沙建港的首选地点。我国渔民称此礁为浪口。1999年5月马来西亚占据浪口礁,现浪口礁建有马军礁堡。
229:线头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08分,东经114度48分,为榆亚暗沙东段的一暗礁,该礁为西北-东南走向,形似新月,礁体向外突出,礁长4.2公里,宽1.2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是榆亚暗沙建港的备选地点。我国渔民称此礁为线排头。

232:簸箕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06分,东经114度08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盘椭圆形,长3.7公里,宽3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礁坪退潮露出,状如簸箕,故名。高潮时东段礁坪也有若干岩礁出水。礁坪围成潟湖,水深2~3米,面积0.8平方公里,无口门。此礁周围主要出产砗磲。我国渔民称此礁为簸箕,外文称为EricaReef。1999年5月马来西亚占据榆亚暗沙同时也占据簸箕礁,在礁南坪建有马军驻守的礁堡。


235:光星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7度36~38分,东经113度45~50分,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长椭圆型,东西走向,礁长9.2公里,宽2.7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礁坪完整无口门,低潮露出。潟湖面积3平方公里,水浅。我国渔民称此礁为大光星,外文称为DallasReef。光星礁现为无人礁。
236:光星仔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7度37分,东经113度56分,光星礁以东4海里,为准封闭干出礁镯深海小型环礁。系安渡滩的西南端,三角型,东西走向,长11.4公里,最宽2.9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礁坪低潮露出。潟湖水深大于2.7米,面积2.5平方公里,有口门,20吨级船舶可进出。我国渔民称此礁为光星仔,外文称为ArdasierReef。1986年10月马来西亚占据光星仔礁,南礁坪建有马军驻守的礁堡。


238:南海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7度56分~8度,东经115度53~58分范围内,为封闭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形似铜钟,西北-东南走向,长11公里,宽2.9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环礁完整,中部有一高1.5米白色小沙洲,无草木,缺淡水。沙洲把潟湖分为两部分,西北部潟湖面积4.4平方公里,东南潟湖面积0.4平方公里,无口门。潟湖东侧礁坪宽680~750米,潟湖西侧礁坪宽380米,礁坪面积16.8平方公里,高潮时仅见数个孤立礁石露出水面。礁盘外缘陡峭,上有礁石,并杂沙滩,不宜锚泊。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铜钟,外文称为MarivelesReef。该礁1986年10月被马来西亚占驻,建有礁堡,驻有人员。南海礁东南角外海有一小礁滩,尚未命名。

239:柏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4~17分,东经113度15~23分,属独立深海中型环礁。长梭型,东北-西南走向,长23.5公里,宽3.7公里,面积63.8平方公里。礁坪大而水浅,东北端和西南端各有礁石高潮时露出水面。潟湖面积21.3平方公里,深3米,无口门。为南沙主要渔场,我渔民称海口线,外文称BarqueCanada Reef。1987年越南侵驻柏礁,现礁体北、中、南部各建有一处礁堡。

240:单柱石

柏礁南端海拔4.6米的礁块,形似柱子,故名。曾用名立威岛,外文称Lizzie Webber Reef。
241:鸟鱼锭石

柏礁北端一形似船锭的礁石,故名。涨潮时高出水面1.8米。

242:安波沙洲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7度53分,东经112度56分,为干出台礁上小沙洲,沙洲在一长1.4公里的礁盘西南端,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13米,宽146米,面积0.02平方公里,海拔2.5米。由东、西两部分构成,东部由沙及碎珊瑚构成,西部原为鸟粪层覆盖,并散布沙砾,沙洲西南部有一高约2.7米的方尖塔。沙洲上原杂草丛生,无树木、缺淡水。因沙洲形似锅盖,我国渔民称锅盖峙,历史上中国渔民常住沙洲上从事生产活动,用石子、珊瑚礁、木板、竹子和旧船料等搭建房屋。外文称为Amboyne或AmboynaCay。沙洲周围有部分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环绕,有暗礁向西北延伸0.8公里,向东北延伸1.85公里。礁盘在距沙洲0.9公里范围内,一般水深7.5米,外缘水深17~32米,由珊瑚沙和礁石构成,礁盘面积2.7平方公里。礁盘耸立在深海之中,四周陡峭,岸边有激浪,涨潮时海水冲击强烈。沙洲周围离岸约2链环绕着部分高出水面的珊瑚礁,一有涌浪就会激起巨大的浪花。
安波沙洲为中国领土。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沙洲先后被法国、日本占领,1946为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沙洲未驻军。1974年2月20日南越占领安波沙洲,1975年4月29日被北越军队占驻至今。越南军队在沙洲上建筑了高塔、防波墙、军营等设施,将小小沙洲营建成海上堡垒。

245:华阳礁
南沙群岛岛礁,在北纬8度51~52分,东经112度50~53分范围内,东礁以东约9.5海里处,是尹庆群礁最东部岛礁,属台礁化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盘为新月形,呈东西走向,礁盘长5.5公里,宽1.5公里,面积8.2平方公里。大潮低潮时礁坪出露,布满珊瑚石,中部有0.5平方公里水深1米的浅水礁塘。北侧有出水1.5米的礁石。东端外礁坡急陡至深海。我国渔民俗称该礁为铜铳仔,外文称为CuarteronReef。1988年2月18日中国海军占驻,建有礁堡,称南海第一哨。华阳礁是中国位置最南的军事哨所,并处于越南侵占的南沙西南部岛礁的中间,位置极重要。

246:东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48~50分,东经112度34-~40分范围内,为尹庆群礁东部的一个环礁,属准封闭干出独立深海中型环礁。礁体形似纺锤,东西长13公里,宽2~4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礁坪呈钳状,低潮露出水面,北礁坪宽1.3公里,南礁坪宽1公里,西礁坪宽1.5公里,东礁坪宽2.2公里,东西部礁坪稍高,礁缘浪花明显,西端还有几个出水礁石。潟湖深7.5~15米,面积16平方公里,湖内多暗沙和礁斑。二个口门在礁西南侧,可进出50吨船只。潟湖内外均可做锚地。我国渔民称此礁为大铜铳,外文称为EastReef或East London Reef。1988年2月越南占驻,现该礁东、北、西礁坪各建有越军礁堡一处。


247:中礁
南沙群岛岛礁,在北纬8度55分,东经112度22分,西礁东北方约5海里处,位于尹庆群礁中部,故名,属封闭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盘为椭圆形,呈西南-东北走向,礁盘长2.42公里,宽1.45公里,面积2.6平方公里。低潮时礁坪出露,东南端和西南端礁盘上有沙州发育,东南部小沙洲高潮时长200米,宽60米,低潮时长290米,宽80米,面积0.012平方公里。西南端还有露出水面的小沙洲,但无草木和淡水。潟湖深7.3~14.6米,口门发育在东南侧。外礁坡急陡,浪花小,不易辨认,为航行危险地。我国渔民俗称该礁为弄鼻仔,外文称为CentralReef或Central LondonReef。1978年4月为越南占驻,称为东长沙岛,小沙洲建有越军建筑群,是越军在南沙群岛西南部的枢纽。


248:西礁
南沙群岛岛礁,位于北纬8度49~53分,东经112度12~17分范围内,位于尹庆群礁西部,故名。属开放型干出独立深海小型环礁。礁体扇形,东北至西南长10.5公里,宽2.3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有数个分立礁头。东侧礁头长2.6公里,发育有白色沙洲,长约460米,宽24米,海拔0.7米,大风浪为海水淹没,无草木,缺淡水,我国渔民常在沙洲上晾晒海参。潟湖深11~18米,面积27平方公里,湖内多暗沙。礁南侧有宽大深水口门,几百吨船只可进出。我国渔民称此礁为大弄鼻,外文称为WestReef或West LondonReef。1988年1月为越南占驻,现该礁东南、西南、北礁坪各建有越军礁堡,其中北礁坪建有独立堡,西南礁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0453.html

更多阅读

死神的气息-神秘的影像 dnf死神气息

死神的气息-神秘的影像——简介早期的DNF版本中,没有太多的华丽的称号,死神的邀请称号吸引了一群人们去奋斗。现在死神称号已经有了改版。死神的气息-神秘的影像——工具/原料死神的气息死神的气息-神秘的影像——死神的邀请是什么?

弹吉他的指法图与姿势 吉他怎么和弦

弹吉他的指法图与姿势——简介弹吉他个人有个人的姿势和指法,那什么样的指法和姿势比较正确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弹吉他的指法与姿势弹吉他的指法图与姿势——工具/原料吉他 弹吉他的指

英雄联盟lol游戏截图保存在哪里 英雄联盟的截图在哪里

英雄联盟lol游戏截图保存在哪里——简介 英雄联盟lol游戏里边的你自己的精彩4.5杀超神的截图游戏会自动帮您保存,你也可以自己按F12保存,但是呢这两个保存的途径有点不一样哦。具体在哪里就往下看吧。英雄联盟lol游戏截图保存在哪里

交易者的蜡烛图 连环系列蜡烛图的故事

交易者的蜡烛图本章作者为莱恩·里奇菲尔德(Ryan Litchfield)。本书作者格利高里·莫里斯的几句话:“交易者的蜡烛图”(Candlesticks forFraders)是《蜡烛图精解》第3版中一个全新的章节。20世纪90年代末的某一天,莱恩·里奇菲尔德

声明:《南海诸岛的影像图持续更新 南海诸岛》为网友那夜我哭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