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东南大学校歌 东南大学校歌mp3

人文学院王步高(东南大学校歌词作者)

国有国歌,军有军歌,校有校歌。诚如周武《从西南联大校歌看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一文所言:

校歌之于它的学校,就如同国歌之于它的国家,它可以说是校园生活的现代图腾。对大学而言,校歌不只是一串音符,一簇象征性的符号,更是一种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并代表各该校的特点,它是由各该校的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凝聚而成的,它的旋律萦绕,弥散着每一位学子心中的憧憬和梦想。

我们东大这百余年的现代办学史也是校园文化的形成史,历史上的四首校歌,生动地记录下我们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它体现了我校的大学精神,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三首老校歌

东大历史上曾有过三首老校歌,一为江谦作词,李叔同作曲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二是汪东作词,程懋筠作曲的《中央大学校歌》;三是罗家伦作词,唐学咏作曲的《中央大学校歌》。现分别阐述之:

吾校虽始创于1902年,初名三江师范学堂,1904年开始招生时已改名两江师范学堂,只维持到1912年,因辛亥革命爆发,李瑞清坚持不与民国新政权合作而停办。1914年江苏省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南硕儒、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为南京高等师范校长,在两江师范原址办学,后韩国钧调安徽,待新巡按使齐耀琳到职后方经教育部批准再度任命江谦(1876—1942)为南高师校长,并于1915年1月17日到任。江谦任南高师校长为1915年—1918年。由他作词的校歌也应产生于这一时期,因李叔同到任更晚一些,现在一般认为,《南京师校歌》产生于1916年,应是可信的。歌词如下: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此歌2001年被定为《南京大学校歌》,南大译之如下:

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
像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
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
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
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江谦国学功底深厚,曾就学紫阳书院与南京文正书院。这首以骚体写成的校歌,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江谦倡导以“诚”为校训,认为“诚者自成”,他对孔学与孔教加以区别,在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即将兴起之时,仍倡导孔学,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时过90年,他的这些思想仍闪烁着光辉。南京大学定其为新校歌,可能也考虑到这些因素。若论其不足处:歌调层次有点乱,个别句子读起来不畅,重字太多,作为南大校歌,“巍巍北极”句有点障碍。该歌由李叔同(1880—1942)谱曲。李是多才多艺的才子,曾留学日本5年,就读于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绘画与音乐。1910年学成回国后任教于天津、上海、杭州,1915年应江谦之聘,兼任南高师国画音乐教师。大画家丰子恺及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许多著名美术教授多出自他门下。1918年出家杭州定慧寺,号弘一法师。对音乐我修养不够,无力评论其曲之高下。

吾校历史上的第二校歌是由汪东作词,程懋筠作曲的第一首《中央大学校歌》,全文如下:

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
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
焕哉郁郁兮,文所钟。
宏哉黉舍兮,甲于南东。
干戈永戢,弦诵斯崇。
百年树人,郁郁葱葱。
广搏易良兮,吴之风。
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

与第一首校歌相同处,这首歌词也是一首骚体写成的诗。前八句写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写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宏哉黉舍兮,甲于南东”两句写及明代吾校所在地为国子监以来在东南一代文枢的地位。后八句涉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这是一首写得很好的歌词,缘于其作者汪东(1890—1963)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汪东是著名文学家,曾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又与黄侃、钱玄同、吴承士同为章太炎先生的四大弟子。1927年受校长张乃燕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后任文学院长。

曲作者程懋筠(1900—1957)则为著名音乐家,十七岁留学日本,为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曾为《中国国民党党歌》(亦《中华民国国歌》)作曲(词乃孙中山作)。仅就校歌的歌词而言,汪东作词的这一首似较其他二首为优。

但不知什么原因,罗家伦接掌中央大学校长以后便又自己撰词,由唐学咏作曲,完成了中央大学的又一首校歌。词曰:

国学堂堂,多士跄跄;
励学敦行,期副举世所属望。
诚朴雄伟见学风,雍容肃穆在修养。
器识为先,真理是尚。
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增加人类知识总量。
进取、发扬,担负这责任在双肩上。

罗家伦任中央大学校长为1932年9月5日,此校歌当作于此之后。据载此校歌问世后,曾两校歌并存。罗家伦是吾校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校长之一,特别是抗战内迁中,他远见卓识,使大迁徙不仅未伤筋动骨,还出现空前繁荣。他也是我国著名大教育家。这首校歌的突出优点是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这是显而易见的。

2001年南大也曾考虑将罗家伦歌词保留,由印青、吕晓祎重新谱曲,共谱曲三首。南大还因此举行八首校歌演唱会(另五首为江谦作词之《南高师校歌》、汪东作词的《中央大学校歌》、《金陵大学校歌》、校友新创的两首校歌),据收回的675张选票,这三首得票分别为384票(占56.88%)、121票(占17.92%)、13票(占1.92%)。可见罗家伦校长至今仍受到人们的爱戴。但这首歌词有三十年代文白夹杂之病,且未采用形象思维,尽管其得票占绝对优势,南大亦未采用它为新校歌是明智的。这首歌的作曲者为唐学咏(1900—1991),曾留学法国里昂学院,毕业时获法国文坛最高荣誉“桂冠乐士”称号,当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以上三首老校歌与我校的历史相联系,在历史上均产生过一定影响。我在撰写《东南大学校歌》时均曾参考过,但并未试图改写,甚至任何一句亦未引用。

二、新校歌是怎样诞生的

十年准备

我调入东大的第二年便赶上九十周年校庆,学校让我们几位有文科博士学历者撰写《东南大学校歌》,我们的歌词在校报上刊发后未引起任何反响,我深深后悔用了白话诗的形式,亦深深为未能完成学校交的任务而内疚。1999年,我赴武汉参加中华诗词研讨会,接着又与林萍华、陈怡一起参加在同地举行的全国文化素质工作会议。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林萍华就问我:为什么不为东大写个校歌?我无言以对。返校后我便与南师大常国武教授商议:校歌可否采用词的形式,用文言文创作,受到相关专家的支持。常国武教授知我很擅长写《临江仙》词,便建议我用此词调。该词仅58字,易读易记。柳永《乐章集》中《临江仙》入“仙吕调”,为“黄钟宫”六调之一,黄钟、大吕属高亢激越的词调,最长于抒情。我选之————《临江仙》全词共十句,上下片平仄句式相同,均为两个六字句、一个七字句、两个五字句,句式参差但变化不大,而且上下阕之一二、四五句字数相同、平仄相反,易用对仗。如今看来,这一选择是成功的基础。

以众为师

2001年3月校庆办虽收到一二百种校歌应征稿,均感不满意(我未应征),才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向我单独约稿。我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于4月下旬交出初稿,并附上给校领导的信,信中说:“东大是格律诗词的发祥地,校歌用格律诗词来写,不仅其文化底蕴更丰富,也有利于与海外校友、尤其是与台湾中央大学的交流。过去的中大、金大校歌也都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成的,这样语言含蓄,可以百看不厌。”“如果领导同意这种形式,我这里奉献的仅仅是初稿,使正式校歌的写作有一个修改的基础……我有一批朋友是全国诗坛的一流高手,我可以将此词打印后广泛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使最后的定稿成为一流的精品。”初稿便受到校领导的高度认可,学校基本确定校歌歌词由我撰写。这是莫大的信任,也是我坎坷的人生中难得一次可施展才华的机遇。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校歌写好,要十年后我自己也无力改动其中一个字。

当年“五一”长假,我不仅自己全身心投入修改,还于4日、5日两天分别宴请江苏省春华诗社(我为社长)、中大校友诗社(我为总干事)的十六位诗友,前者是四五十岁的中青年诗人,后者为七八十岁的老教授、老专家。他们是江苏诗坛的诗词高手,苏昌辽、常国武以及丁芒等先生在全国也算高手。天下着雨,我与夫人在楼下迎候他们,付“打的”费。两整天,每天八人,帮我一字一句地推敲,提修改意见,使校歌创作又迈进了一大步。长假后,我综合大家意见,又交出第二稿。

此后我或登门求教,或电话咨询,仅给常国武教授打电话便在50次以上,上他家门不下10次。南农大单人耘先生家住卫岗,我也上门求教,中午还请他全家和南农大的其他诗友一起吃饭。丁芒先生家是我常去之地。我甚至向比我年轻的诗友请教,向我的学生请教。上课时我把不满意的字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提意见。把两个拿不定主意的句子,让学生投票,说哪种方案好。过去诗坛上闻所未闻的笨办法、怪办法,我都用上了。我只想让大家帮帮我,不要辜负学校的期望。

千锤百炼修改校歌的九个多月,我仿佛着了魔似的。夜深了,我一个人坐在阳光广场边上,为一个句子中的某个字的修改冥思苦想;下半夜两三点钟,我一个人起来,开亮小餐厅的灯,一直干到天亮。家里人多噪杂,每次向校方递交一次修改稿,我都要两三点起身。至少有十几个晚上,我一夜只睡两三个小时。

人多意见多,孰是孰非?我焦灼、不安,甚至常常如热锅上的蚂蚁乱转;我烦躁、狂喜,在别人眼里,我如醉如痴,甚至有点神经质。这时才知道,我进入了一种境界,诗的境界。唯其如此,我才会不计较任何经济得失,才会放下架子向任何人不耻下问;才会不受任何世俗观念的羁绊,我才会吃得了任何辛苦……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除了上课,我以校歌为中心,像个陀螺一样高速旋转不停,自然也排除了一切其他的干扰。

“六朝松下听箫韶”一句,最初作“千年松下话六朝”。有专家说“六朝松”是东大的象征,应当明说,便改为“六朝松下话前朝”。又有人说:“前朝”容易使人想起民国,有歧义,于是又改为“六朝松下舞箫韶”。“箫韶”是舜时的舞曲,“舞箫韶”虽通,不知其出处则不好懂,加一“听”(读去声)字,知“箫韶”为可听之物,它应是音乐、乐曲之类,距离其本义便很近了。一次次修改,越改越精,越改越美,越改越突出东大的历史文化传统。

“海涵地负展宏韬”一句,初稿作“创新求实赶帮超”,一交上去便觉得太俗,又打电话去要求改成“谨严求实创新高”,后来又改为“兼容并蓄创新高”、“创新求实展宏韬”、“钩深致远展龙韬”、“兼容并蓄驾新潮”,后来定为“兼容并蓄展宏韬”。有人说“兼容并蓄”很容易使人想起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能否回避一下,而且“兼容并蓄”字眼太“熟”,最终才改为“海涵地负”,这个词很冷,《辞源》、《辞海》里都没有,只有十二大本的《汉语大词典》里才可查到,但“海涵”、“地负”都不难懂,合在一起意思也未改变。它作为东大的办学理念,内涵更丰富,有海纳百川,地载万物之意,既有博大精深之意,也可兼含“兼容并包”的理念,且气魄宏大,又生新不熟,要比未改前好得多。

校歌经过数十次修改,历时十个月,它含有四月初稿、五月稿、七月二稿、九月二稿、十月稿、十二月定稿,仅送呈校领导审阅的便达八稿,其中九月两稿还是各两首(分两段唱)。还挂上东大BBS征求过意见,又挂上东大网并登在2001年10月30日校报上。定稿与初稿比,除“百载文枢江左”一句未改,已面目全非。《临江仙》最后定稿如下(调寄《临江仙》):

东揽钟山紫气,
北拥扬子银涛,
六朝松下听箫韶,
齐梁遗韵在,
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
漫话东南大学校歌 东南大学校歌mp3
东南辈出英豪。
海涵地负展宏韬。
日新臻化境,
四海领风骚。

相映生辉

校歌的曲作者印青同志现任总政歌舞团团长,是《走向新时代》等著名歌曲的作曲者。我与他并不熟悉,从七月修改稿起,我便同时写了《关于校歌的说明》、《校歌歌词赏析》,这些都是供印青作曲参考的。校歌改了,《说明》、《赏析》也跟着改。改动太多了,文章的文气不贯,干脆推倒重写,仅赏析便达6000多字,比校歌长100倍。2002年春节,印青回宁探亲,胡凌云书记宴请他,让我参加。我们谈了两小时,他很满意,说:“这下子回去可以写了。”果真又过了不到一个月,曲子便出来了。印青来函说:

遵照校方对歌曲“古风与现代气息兼备,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激昂,易唱易传”的要求,作者将歌曲处理成单二部曲式,采用小调调式(民族称羽调),具有类似昆曲等古韵之风,但形式上又采用进行曲的风格,给人以向上、自豪的精神风貌。在B段的文字处理上,调整了顺序结构,一是为乐句的相对工整,二是突出“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这重点的两句词,使歌曲一气呵成,高潮起伏,错落有致,全曲音域仅十度,便于群众歌唱。

当年2月,校文化艺术中心组织学生合唱团演唱,胡书记及校党政领导及部分中层干部到场,大家均表满意,仅我强调“听”必唱去声。3月29日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确定为校歌。次日《东南大学报》正式予以公布,并配发我的《校歌歌词赏析》(本为作曲参考用)。江苏音像出版社还出版了中央交响乐团演奏、中央广播合唱团演唱的《东南大学校歌》光盘。

三、新校歌问世以后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东大校歌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华诗词学会的七位会长、副会长看了歌词后说:内容高度概括,气魄宏大,音节优美,用事(用典)恰到好处,还说“多年看不到写得这样好的诗词了。”

百年校庆期间,校园内外、五台山体育场上,到处响起我们的校歌声。百年校庆当晚丁肇中先生与百名教授同唱校歌,使我们最终拿到了“合格证”(或“出生证”)。北大百年校庆的“三大遗憾”之首便是“没有一首与北大地位相当的校歌”,我们避免了这一遗憾。

校歌也受到省委领导、校友的广泛欢迎。广西桂林电子工学院离休副院长易寅亮是1941年我校毕业生,时已85岁,竟然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里唱校歌。

一次次校歌竞赛,让上万师生都登过礼堂舞台唱校歌。新生入学后,也以唱校歌的方式融入东大的大家庭。

如今六年过去,校歌成了东大人引以自豪的名片之一,成了全校师生和校友的共同精神财富,成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东大人一致同意将之刻到九龙湖校区大门上的时候,我才敢说:我和大家一起努力,没有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如今若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关于东南大学校歌的信息,用“好评如潮”并不过份。许多人认为这是全国写得最好的校歌之一。许多学校都欲以我们为榜样写自己的校歌。

借此东风,我在四牌楼、丁家桥开设的“诗词格律与创作”课,也连年不断,本科生、研究生都开过,东大学生的诗词创作,不仅走在全省的前列,在全国也属先进行列。东大文学院还被授予省“诗教先进集体”,最近中华诗词学会派调查组到我校调研,要推广东大的经验。今年我们还将以之与“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一起再申报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校歌歌词的创作成功,向世人证明:传统诗词可以为现代化服务,可以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们可以诗词为形式呕歌我们的时代,写出无愧于祖先的壮丽诗篇!我将在有生之年再创作一些大题材的作品,让全国、全世界的人都听到我们东大人的歌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0518.html

更多阅读

《让生命精彩》高一级校歌合唱比赛简报 复旦大学校歌合唱

由著名诗人、词作家蒋开儒作词,著名曲作家李昕作曲的校歌《让生命精彩》高度概括了我校“和谐发展,卓越创新”的先进办学理念,浓缩了侨中大气、厚重的校园文化,显示了侨中人执著的向往与追求。为了弘扬校园文化,让高一新生领悟校歌意蕴,感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 中国计量大学校歌歌词

赣西之子(曾 锋) 的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1复旦大学校歌 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声明:《漫话东南大学校歌 东南大学校歌mp3》为网友赴一场情深似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