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的“负建筑” 负建筑解析

《负建筑》是隈研吾最近出版的一本书。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建筑界和关心建筑的人很大兴趣,书也很畅销。这本书的名称很特别——《负建筑》,表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隈研吾的“负建筑” 负建筑解析

似乎永远无法停止的建筑物泛滥,它们因何而生?急欲通过以广泛建造高楼大厦的形式来表现权欲与财富,是否是人类合理的选择?人怎么才能够因好的建筑而更舒适?

我们现在有好多大型的公共建筑都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而建筑的功能性往往因为象征形式的需要给压抑了。我去过一个刚刚建成不久的博物馆,因为要采用倾斜圆锥形和长方形交错的形式,结果走道都是倾斜的,而圆锥体中间的所有的门都是狭窄而倾斜的,很古怪,使用很不方便。我看隈研吾这本书所谈的主题是最朴实的建筑设计主题:建筑是怎么,是做什么用的?他提到好多国家把大型建筑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而往往失去了对建筑本身功能的关注。把大建筑当作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上朔到美国新政时期的好多大型公共项目。直到目前的中国,在很大的层面上看,建筑本身的功能都成第二位的,第一位总是象征性。因为可以拉动经济,因此政府投资的大工程几乎都对应着大建筑,就是不说 大工程,也都是房地产。这样的投资可以带动材料、人工、资金、购买、装修、家具……一系列产业,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结果世界成为了大工地,到处都在拆旧建新。

各种奇怪的建筑拔地而起,楼也越来越高,玻璃塑料等等新材料层出不穷。买房的模式也是从银行贷款,这样银行又增加了收入,整个经济就繁荣起来了。

隈研吾提出:我们的建筑真的应该是这样的吗?二战以后的建筑是世界上最不牢固的建筑。很多缺点在地震中暴露无遗。很多建筑的使用寿命很短,房子的质量下降,在这样的房子里让我们远离自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工程大建筑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而私人通过商业贷款购买房子的弊端也很严重,建筑变得越来越脆弱,人和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这本书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的书。作为建筑,何为“正”,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相信很多人对隈研吾的了解都是从长城下的竹屋开始的,他用竹质材料建构了一个与长城两两相望的独特空间,几乎是不可思议地实现了“结庐在人间”。好奇也罢,赞叹也罢,当你平心静气地读完这本《负建筑》,也许能更深刻地领会他为什么会做此种选择。

他提出: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把建筑物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我们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地更舒服,而一味地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了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隈研吾的“负建筑”就是指的最适宜的建筑。

他这本书是平面设计家朱锷编辑的,朱先生还特别为这本书做了序,他在“序言”中说:

“受邀为本书做序对我无疑是一种荣幸。但这同时也是一种冒险。毕竟,我是一位平面设计师,能对作为建筑师的隈研吾说什么呢?但在看过这本书稿之后,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感受。虽然在工作领域方面,我们似乎有很明确的分别,但他所言的事实上已经远远跨越了这些界限。这种跨越,不但给了我发言的勇气和可能,也为更多建筑甚至设计领域之外的人打开了一扇窗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负建筑》所面对和期待的读者必是更广大的,因为隈研吾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我和隈研吾是经由原研哉介绍认识的。‘你一定要认识隈研吾。’原研哉的认真不由得令我心生好奇。之后,我和隈研吾在许多项目上展开了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他引用来隈研吾的话:“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正是在这样的悲观氛围中,我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诞生了这本书,并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书名——《负建筑》。”环顾我们的四周,“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似乎已经成为了建筑的使命,而他为什么对此感到悲观呢?“所谓‘负建筑’并非是输的建筑,而是指最适宜的建筑。”隈研吾曾经这样向我解释他为什么以此来命名他理想的建筑。这其中虽然存在日文与中文语义的细微差别,但我想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建筑因为被赋予过多的寄托而偏离其本初面目的一种澄清。

在这本书中,隈研吾并没有一一列举他自己的建筑案例,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广袤的世界。叙说的起始——1995年,在他看来是一个危机之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奥姆教毒气事件……一直到6年后的“九·一一”事件。建筑物作为人类的庇护所竟是如此脆弱。但他对“脆弱”的指认并非局限于其物理属性,而是从建筑的建设者、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立场出发,指出是其私有属性决定了它的脆弱。这种认识使他的关注对象不再只是建筑本身,他的言说也由此不再只是一个建筑师在专业领域内的喃喃自语。

但他的质问和追索并未因此失于空泛。在我看来,这本《负建筑》对于了解现代建筑的种种症状也是很有裨益的。密斯、柯布西耶这两位现代建筑大师在隈研吾的笔下似乎有了更为生动的面目,他对鲁道夫·辛德勒似乎带着一丝痛惜,而他对村野藤吾的欣赏更是让我们也更为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了他本身处理一些问题的方式。

其实,体量巨大、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往往容易成为“恶”的代名词,因为这类建筑物体积庞大、碍眼,浪费物质材料且具有不可逆转性,而其寿命往往要比人的寿命要长得多,在不喜欢的建筑物中生活的人也不得不忍受到自己死亡的那一天。

当建筑物的体积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为限制建筑物的体积,远在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关建造建筑物的规范和相关规定。不过,人们真正推出对建筑物的限制规定是在20世纪初。1784年,巴黎提出了限制建筑外形的规定,但1916年为防止高层建筑破坏城市景观而实行的纽约区域规划制度,才是今天建筑规范的初始原型。

可惜在中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约束,各地目前大兴土木建造的巨型公共建筑就更是纷纷比高,恶建筑因此越来越多。因为中国的政绩、乃至人的成就往往都是以建筑魔力为基础的,当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建筑纠缠在一起,形成共存关系之后,那么通过体积庞大的建筑就更能够在社会形成乘积效应以维护其权力、地位。

如果说公共建筑出现上述思潮也无须过度担忧的话,那么住宅对于人来说主要是使用的物质,甚至于越是常住的住宅,其越不希望人尽皆知、越不希望它充满了侵略感。因此,当上述现象出现在住宅领域,就是一种悲哀了。

隈研吾是日本现代建筑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这样具有分量的建筑家用《负建筑》这样的题目来呼吁避免追逐“恶”建筑,这不仅仅是就日本而论,而是就全球的“恶”建筑潮流引起的建筑界严肃的反思。他对建筑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的本身,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负建筑》是以一个建筑师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发生变化的人文类读本。或者说,这是一部有趣的具有一定哲学意义,同时也承载了建筑设计专业知识的社会学著作。

负建筑这个提法其实与台湾著名建筑评论家阮庆岳从道德经看台湾当代建筑所提出的“弱建筑”概念类似。因为隈研吾在建筑界的举足轻重地位,因此这个观点通过这本书的出版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何谓负建筑?是对人类释发善意的建筑,不张扬,不卑不亢;关照生活的初衷,诚实,坚持空间与时间的对话;温暖,朴实,从建筑本位和单体层面都回归生活;造就以人以生活、而不是以建筑为中心的场景。

有负建筑,应该就有强建筑、硬建筑吧?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生硬的、咄咄逼人的、极具压迫感的、极不友善的、招摇艳丽的建筑占据了绝大多数,从而把市民的心灵逼迫到不能动弹的角落,这些就是强建筑、硬建筑。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内还有称得上负建筑的作品吗?有合适的、友好的、功能性的、低调的建筑存在的空间吗?真正的负建筑能够有多少呢?因为负建筑本身体量就不能大、外形还不能过于张扬与艳丽,所以负建筑的限定范围其实是相当小的。

隈研吾特别提到的是:不是建筑物体量小就是负建筑,有些别墅虽然体量小,但是外形张扬高调,依然给人以压迫感,也仅仅属于强建筑一类了。因此,隈研吾提出的负建筑肯定是少数,在规划控制的背景下,更容易成为形式上的稀缺资源。因为任何发展商都希望将容积率提高到最高限度,以获取更多利益。负建筑的稀缺,恰恰是一个不健康的建筑环境的结果。

隈研吾的书我看了两次,每次都有新的感触,值得好好读读。

2009年4月27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1475.html

更多阅读

浅评东野圭吾的一些作品 东野圭吾所有作品

截至到目前,已经看过东野圭吾的书有40多本了,一开始是从图书馆借阅,然后借空了所有能借到的,就一本本的买,一些书更是看过之后还会买,而这一切都始于《嫌疑人X的献身》。其实我对侦探小说没有什么研究,之前也只看过阿加莎和柯南道尔的作品,

转载 古埃及的陵墓建筑论文 古埃及的建筑

原文地址:古埃及的陵墓建筑论文作者:梦中鸟设计家园摘要:一提到埃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更是璀璨和扑朔迷离的文化集大成者,然后就是狮身人面像,因为有关它存在着太多的传奇与猜测。人面像由整块巨石小山琢

隈研吾极简设计作品集 日本设计师隈研吾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著有《十宅论》、《负建筑》。  隈研吾极简设计作品集设计理论“让建筑消失”建筑怎样才会消失呢?他尝试用无

天津的历史建筑 渤海大厦

一、天津的历史建筑天津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距北京137公里,为首都之门户。天津是国务院1986年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并存的大城市。天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十

声明:《隈研吾的“负建筑” 负建筑解析》为网友恋初雪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