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叶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

有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也有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的。

一花一世界 出处: 
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 
刹那是永恒。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一树一菩提, 
一叶一如来。 
天真的预言, 
参悟千年的偈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含义

意思是说:哪怕是朵小小的花也有他自己的世界,一棵小小的草也是有菩提般的心,每个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主观的,有权利的,有理想的,存在即是合理的。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道理,都值得被尊重。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草
菩提草,一种药用草本植物,一年生,属唇形花科,一种喜光 耐旱植物,自然生长分布在印度,我国的西藏和内蒙有少量散生。春夏2季生长,秋冬2节自然枯萎后,花后种子自然入土。此草经过特殊泡制后可作茶饮。这种植物生息分明,轮回清晰,佛教渊源颇深。
菩提草与佛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据修行本起经卷下游观品等所载,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老、病、死、沙门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跋伽婆求道,复至王舍城受贤者阿罗逻迦蓝,郁陀迦罗摩子之教,以所学难臻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之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苦行生活,有净饭王所派五位侍者与之共修。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草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终未能成道,乃悟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时,共修之五侍者误以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太子放弃苦行后,至尼连禅河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日(一说七日七夜)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时年约三十一岁。佛祖入灭后,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被赋予神圣的含义,如佛祖当年“成道”的毕钵罗树被后世称为菩提树,其于苦行林密修所食的草亦被称为菩提草。
按:菩提草咱没见过,但我老家有一种草菩提,人们叫它草珠子。小时候常见的这种植物,泛着油光的果实像一粒粒的佛珠子,可以摘下来串成珠链,还有一丝丝像炒花生的味道,很好闻。自己想菩提草也许就是这种草菩提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叶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1625.html

更多阅读

梁挺福:离高考5个月,考生还有多大提分空间?

梁挺福在我工作过程中,不少家长问我这样的一个问题“离高考还半年,孩子还有提分空间吗”,这样的问题无不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成绩提高的渴望、对孩子没有足够的信心以及想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但又苦于没有可行的实施方法等内容。最近刚好

松塔酒,松花酒,松叶酒,松芽酒的做法。 松叶蟹做法

松树有好多品种,一般用叶的个数来分,有五个叶和两个叶组成,菜叶时最好用两个叶的比较好,拿松树的个部位来能泡出的酒很多,比如松花,松芽,松塔,松叶等。松塔酒对高血压,神经痛有缓解作用。松花:整个花朵,5月份,采集。松芽:新发出来的嫩芽,6月份,采

声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叶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为网友浑身傲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