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妓女推上皇位的灭佛皇帝唐武宗李炎 武宗灭佛

被妓女推上皇位的灭佛皇帝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40~846年在位。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重,宦官、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

唐文宗李昂,生于公元809年,卒于公元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本名李涵。长庆元年(821)封江王,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6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今本《旧唐书》偶有误为“鱼志弘”处)等前往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被妓女推上皇位的灭佛皇帝唐武宗李炎 武宗灭佛

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盛气凌人,对待皇帝也很不礼貌,常常出言不逊,文宗羞惧难当,从此也不再做声。据说,只是在独居无人的时候,文宗才会自言自语:“须杀此辈,令我君臣间隔。”文宗留下了一首“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的诗,正是这一凄凉无奈神情的写照。 开成四年(839),文宗在一次延英殿召对的间隙,退坐思政殿,悄悄地问当直学士周墀:“在你看来,朕是什么样的君主?”周墀再拜:“此事不是臣所能够有资格评价的。不过天下都说陛下是尧舜一样的君主。”文宗苦笑道:“朕的意思是,如果与周赧王、汉献帝相比如何?”周墀惶骇跪奏:“周赧王和汉献帝都是最后亡国的帝王,怎么比得上陛下的大圣大德。”文宗说:“周赧王、汉献帝不过受制于各地强大的诸侯,而今朕受制于宦官家奴。就此而言,我实在还不如他们!”文宗因此哭泣,泪下沾襟。周墀也拜伏在地,流泪不已。从此以后,--文宗不再上朝。

自德宗以来,宦官典掌禁军成为制度,宦官势力的膨胀有了充足的理由,已经无法简单根除。由于文宗是宦官拥立,所以宦官的权势更是不断扩大。天下大事从此都由宦官的北司决策,南衙宰相机构只是“行文书”而已。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完全掌握了唐朝中央大权,就连唐文宗册立太子一事都要过问。

大唐帝国的时局却因为立嗣一事而一波三折

文宗即位之初,一度想立长兄敬宗皇帝的儿子晋王普为嗣,不幸的是晋王普于太和二年(828)六月5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皇太子的名号。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无奈之下,唐文宗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永为太子,第二年八月举行了册礼。皇太子李永的母亲王德妃不得唐文宗宠爱,被杨贤妃向文宗进谗言诬陷而死。太子李永喜好游乐饮宴,而且亲近身旁小人。于是,杨贤妃昼夜不停地在文宗面前诽谤太子。九月,壬戌(初七),文宗亲临延英殿,召集宰相以及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御史台官员和尚书省各司的郎官,文宗说:“象他这样,难道还适合继续当太子吗?”群臣都说:“太子年轻,应当容许他改正错误。太子作为陛下的继承人,至关重要,岂可轻易废除!”御史中丞狄兼劝阻的最为恳切,以至哭泣。给事中韦温说:“陛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平时不重视教诲,以致今天这样,难道仅仅是太子个人的过错!”癸亥(初八),翰林学士六人、神策军和禁军六军军使十六人再次联名上表劝阻,文宗才逐渐回心转意。但太子永在开成三年(838)十月暴死,使此事划上了句号。太子的死使文宗很是伤感,认为自己枉为天子却不能保全儿子的性命,他除了追赐儿子为“庄恪太子”外,还把火气发到太子身边的宫人身上,如京使王少华等人,以及宦官、宫女几十个人因此而牵连被流放或判处死刑。从此文宗也抑郁成疾。杨妃极力向老公推荐弟弟安王李溶。唐文宗很是犹豫,宰相李珏这时站出来力劝立唐敬宗第六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经过一番较量,宰相最终战胜了皇妃,开成四年十月,李成美顺利成为皇储。

他原本打算为李成美举行隆重的行册大礼,但因为李永那次心结的后遗症却一病不起了。弥留之际,唐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是另外两个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却另有小算盘,如果陈王登基,那么有拥立之功的就是刘弘逸与李珏,他们二人日后就要坐冷板凳。所以二人置文宗的圣旨于不顾,公开提出以太子年幼多病为由,提出更换皇太子。文宗想争却只剩一口气,宰相李珏反对了半天,手里没有兵权,也只能是动动嘴皮子。兵贵神速,仇士良立即伪造了文宗的诏令,册立安王李溶为皇太弟,同时废皇太子李成美仍为陈王。派神策军赴十六王宅迎请安王即位。

唐武宗李炎作为唐文宗的五弟,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作王爷,任凭皇位在父亲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几个手里转来转去,而他只是尽情的骑马游乐、求仙炼丹,过着极为小资的生活。

然而,历史制造了一个偶然的错误,而他最挚爱的一个妓女通过自己的胆识硬是利用这个错误把他推上了皇位。一次外出游乐时,他在邯郸结识了一位王姓妓女,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二人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即使后来唐武宗做了皇帝。

据《唐阙史》记载,当时安王李溶和颖王李瀍(即唐武宗)都住在王爷区——十六王宅。在唐朝国都长安城的西北角,有一大片华丽的宅宇,殿楼逶迤,飞檐相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坊区,这就是亲王们居住的地方——“十六宅”。仇良英派出去的神策军来到十六王宅时,却连要迎接哪位亲王都没弄清楚。好在宫中的仇良英反应还算快,马上派人一个亲信追了上去。然而这人到了王府门口张嘴半天,才喊出一句:“迎接大的!迎接大的”,意思是安王年长于颖王,应该迎接安王李溶。神策军听到后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该接谁。

府里面的安王和颖王都听到了外边的喧哗,但是他们在没有最终确定之前都不敢贸然行动。

千钧一发之际,颖王在邯郸带回的王美女极其镇定地走出王府,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开始了唐朝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忽悠:“你们所说的‘大的’就是颖王殿下,颖王身材魁伟,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颖王与你们仇中尉还是生死之交,这等大事,你们可要谨慎,一旦出错是要满门抄斩的!”王美女毫不含糊,转身回府把隐藏在屏风后边窥视的颖王李瀍推出来,果然,李瀍高大魁梧,所言不虚。神策军二话没说,立马拥颖王上马,护送至少阳院。看到李镯,仇士良恨不能拿头撞墙。骂了一通后,也只好将错就错,册立颖王为皇太弟。几天后,文宗病逝,李瀍即位,即唐武宗。

因为王氏在李炎称帝前的关键时刻对他助过一臂之力,所以李炎继位后,马上晋封王氏为才人。李炎对王氏的恩宠却一如既往。。王妃体长纤瘦,与武宗的身段很相似,当武宗畋猎时,她穿着男子的袍服陪同,并骑而行,她与武宗的形象差不多,人们分不出来哪个是皇帝,哪个是妃子。

公元846年三月(会昌六年),病入膏肓的李炎终于倒下。得知李炎死讯后,王氏毫不犹豫地自缢而死,以殉逝去的李炎。

唐武宗本打算立王才人为皇后;李德裕认为王才人出身寒族,而且没有生儿子,恐怕不合天下人的愿望,因而上言劝阻,唐武宗于是放弃了这一想法。

后来,李炎的叔叔宣宗李忱继位后,追赠王氏为皇后,让她与武宗合葬端陵。因王氏平时乐于助人,在宫中有很好的人缘,尽管她长期受到武宗的专宠,被冷落的妃嫔仍为她对武宗的忠贞而感动。因此,她下葬的那天,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来送葬。

唐武宗李炎还有一位嫔妃孟才人,善长歌唱与吹笙因而深得武宗宠爱。生活荒淫无度一身疾病的武宗欲死之前,诱逼她殉葬。。孟才人自知不能活了,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于是她优郁万端唱一曲“何满子”之后即“气巫立陨”。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唐朝诗人张祜写下“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又诗《孟才人叹》,“偶听歌态咏娇濒,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以纪念她。唐宣宗李忱即位后,为嘉其节,追封为贤妃,并葬端陵之柏城。其详不可得而闻也。

何为断肠,孟才人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唐武宗即位后,对仇士良又屡有加官晋爵。会昌元年(841)二月,赐予他纪功碑,并诏令右仆射李程为他撰写碑文;八月,加授观军容使。

仇士良(781—843)字巨美,循州兴宁(今属广东)人。出身世代宦官之家。曾祖父官至正议大夫,内给事,赐绯鱼袋。祖父为朝议大夫,内常侍,赐紫金鱼袋。到了父辈,家道中衰。唐顺宗时,仇士良进入太子宫做宦者。宪宗、文宗时任内外五坊使,后升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甘露事变后,加特进、右骁卫大将军。他乘皇帝昏庸、朋党相争之机,玩弄权术,稳步高升,从一个侍侯太子的一般太监,历任监军、内外五坊使、左神策军中尉、骠骑大将军、观军容使兼统左右军、知内侍省事等耍职,封楚国公,死后追赠杨州大都督。仇士良檀权揽政20余年,一贯欺上瞒下,排斥异己,横行不法,贪酷残暴,先后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使当时朝政变得更加昏暗和混乱。

因武帝是自己立的,仇士良更加猖獗,竟对武宗指手划脚,凡武宗所宠的人,无论乐工,还是内侍,皆诛杀贬谪。

但是武宗并不甘心于受宦竖所掣肘,“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即位的最初日子里,他进行了成功表演,有模有样地做了好一阵子孙子。在仇士良等人的胁迫下,大开杀戒。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均被赐死。在开成五年(840)八月为文宗举行的安葬典礼上,仇士良又把枢密使刘弘逸等杀死,以解除对其权势所造成的威胁。

李镯呢,也表演得更加卖力,以前骑马游乐的爱好丝毫未减,常常带着他宠爱的王美眉出宫到教坊(即妓院)饮酒作乐,与乐人谐戏,就好像老百姓家的宴席一般。但他和敬宗无节制的游乐不同,并没有沉湎其中,声色自娱过程中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因此耽误了国家大事。

他独具慧眼,把文宗时被贬出朝廷的原宰相李德裕召回身边,重新委以相位,让其大展宏图。李德裕很有能力,而且大是大非搞得很清楚,李镯找他做副手算是找对了人,君臣二人同心协力,一时间大唐帝国活力四射。

仇士良已感觉出自己被武宗疏远,于是就用鼓动禁军闹事的阴谋妄图挤走李德裕,夺回自己的地位。

公元842年(会昌二年)4月,仇士良扬言“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鼓动禁军哗变,围攻李德裕,借此铲除他。李德裕明察善断,急速求见武宗。武宗立即命使者告谕神策军说:“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神策军士乃不敢轻举妄动。于是风波平息,仇士良未得逞,至此后,仇士良“惶惑不自安”,自知作恶多端,说不定那天就大祸临头。

843年(会昌三年),会昌三年(843)四月,遂以老病为由请改任散职,武宗同意他的请求,诏令他以左卫将军兼内侍监,知省事。到了六月,仇士良以左卫上将军、内侍监的身份致仕。仇士良回家不几天,即故世。翌年六月,有宦官在他私第发现了私藏兵器数千件,再加上他过去的罪行,武宗颁下诏书,追削仇士良先授官爵及赠官,并将其家财产籍没入官。

仇士良在宫中四十多年,乘皇权削弱,国事纷乱,掌禁军大权并把持朝改二十多年,精于驾御皇帝的权术,所以恩宠一直不衰。退休时,留言在职宦官,“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只有引诱皇帝终日寻欢作乐,不读书、不接见儒臣、不知宫外事,才能控制皇帝,夺得权力和财富。他这番话确实说出了历代宦言得以专权擅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后世影响很大

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最主要的业绩,是平定泽潞镇(今山西长治)。会昌三年(843),泽路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谋擅袭父位。刘稹(?-844年),昭义(治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之侄。右骁卫将军刘从素之子,早期为牙内都知兵马使。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刘稹用昭义(山西长治)兵马使郭谊的建议,秘不发丧,自领军务。李德裕认为泽潞镇地处腹心之地,不同河北三镇,坚决主张用兵。武宗采纳其谋,命诸道出兵征讨。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李德裕用成德、魏博、河中等镇兵力进攻昭义,由刘沔、王茂元一起攻讨刘稹,史称「唐平刘稹泽潞之战」。刘稹为部下所杀,泽潞平。当时唐朝的财力、军力比宪宗时更为薄弱,武宗只能平定泽潞一镇。其打击藩镇的成就,已不能与唐宪宗时同日而语了。

武宗之世,重用宰相李德裕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成为这一时期常常为人称颂的政绩。不过,从宪宗元和时期延续下来的朝廷官员的朋党之争,仍然十分激烈。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原则性的政见分歧,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唐朝政治的危机。不过,李德裕主张对藩镇武力讨伐,派兵戍守边境,支持武宗的治国理政,给当时的朝廷带来了一些新内容。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够在武宗面前替牛党的杨嗣复、李珏求情,说明了李德裕的个人政治魅力。所以,李德裕在宣宗时期被罢贬到崖州(今海南琼山)时,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的说法。这一场历时达40年之久的党派之争,最终以李德裕的贬死而告终结。然而,这一天的到来,已是宣宗大中年间了。

唐朝皇帝大多有个特点,非常重视道教,就是都喜欢炼丹求药,梦想着长生不老。除了以上所述道士能迎合皇帝“贪生之心太甚”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士族,到唐初虽已衰落,但还有相当的社会影响。李渊家族并非名门世家,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老子为李唐皇室的祖先。

唐高祖李渊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尊为祖先,将道教立为国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和“太上玄元皇帝”。这样一来,道教在唐代便有了极其崇高的地位,

武宗在藩邸之时就崇尚道教,迷信道教长生之术,与许多道士走得很近,曾在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秋召赵归真等81人入宫,大建宫观,修“金篆道场”,并亲临三殿,受法篆。

武宗崇道的思想是与日俱增的。会昌元年(841年)六月,他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并令其与赵归真于禁中修法录。会昌三年(843年)五月,筑望仙观于禁中。

长生不死虽然不兑现,但作为最高统治者,为了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永远据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他们总对长生不死抱有一线希望。同时,他们对道士所开的无法办到的仙药,也往往迷信自己的权威,认为自己可以得到。例如,会昌五年(845年)正月,道士为武宗开的仙药是:“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这在一般人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武宗却派人四处寻找。八月,又“令诸道进年十五岁童男童女心胆,亦是被道士诳惑也”。

武宗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药物作用之下,他开始变得容颜消瘦、性情乖张。赵归真告诉他这是在换骨,是正常情况,所以身边的人规劝他少服丹药,他也不听。对于长生的狂热追求使武宗难以自拔了。

这时候,道士们依然编造鬼话欺骗他。他们告诉武宗,生病是因为皇帝的名字“瀍”从“水”,与唐朝崇尚土德不合,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土克水,“瀍”亦被土所克制。因此破解的办法就是改名为“炎”。因为炎字属“火”,与土比较和谐。重病中的李瀍竟然相信了,就把名字真的改为李炎。

然而,改名并没有延长他的生命,反而加快了他的死亡。这年3月23日,即改名之后的第十二天,唐武宗于公元846年3月病死于长安大明宫。

唐宪宗、唐穆宗、唐宣宗,包括最最英明的唐太宗,都是因为过于痴迷,不幸中了丹毒而提早升天的。清人赵翼总结说:“古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自秦皇汉武之后,固共知服食金石之误人也。”

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发生了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有三次是发生在国家分裂时期的局部地区,只有唐武宗灭佛是发生在统一时期的全国范围之内。所以,唐武宗灭佛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三次,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

会昌四年(844年)二月,武宗又有敕下:“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还规定:代州五台山,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凤翔府法门寺,因寺中有佛指,故而不许置供及巡礼,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另外,还对这些地方的僧尼进行检查,凡“无公验者,并当处打杀,具姓名闻奏”。还严格限制僧尼的自由。不久,武宗又有敕下:“令毁拆天下山房蓝若,普通佛堂,义井村邑斋堂等,未满二百间不入寺额者。其僧尼等尽勒还俗,充入色役。”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诏“废浮屠法”(即灭佛),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寺庙除应该留下的以外,立即命令所在官府拆毁,并且由朝廷并派御史4人巡行天下,督促实行。规定西京长安留4寺,每寺留僧10人,东京洛阳留2寺,其余节度观察使所治州34处可以留1寺,留僧照西京例。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佛寺的财产、田产全部没收入官府,寺庙的建筑材料用以修缮公家的官舍和驿站的房屋,佛教铜像、钟磐等器物熔化后用以铸造钱币。。

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

五台山的僧侣有很多逃亡投奔幽州。李德裕召来幽州的进奏官,对他说:“你回去告诉你的节度使,五台山的僧人充当将领必定不如幽州的将领,为士卒也必定不如幽州的士卒,为何要凭白无故地得一个容纳僧侣的恶名,而成为人家的口实!你没有看见不久前刘从谏招纳收聚无数的闲人,最终有什么好处!”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于是将两把刀封好送给居庸关的守将,宣称:“若有游僧进入幽州之境,一概斩首。”

武宗灭佛,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

关于唐武宗为何大举灭佛,一向众说纷纭,未有结论。

有学者指出,武宗灭佛是佛道相争的结果。可能因为唐武宗本人更加信奉道教,因此打击佛教。 也有一些学者指出,武宗灭佛有着深层的经济原因。此外当时佛教的势力非常强大,唐武宗在他的旨意中说,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寺院不纳税,对国家财务是一个重大损失。最后灭佛不是为了查杀宣宗  唐武宗“灭佛的根本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唐武宗与佛教的矛盾,实质上主要是与宣宗的矛盾。武宗毁灭佛教的原因,根本在于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隐身于佛门。灭佛,就是为了查杀宣宗,毁灭他的栖身之所。”

唐宣宗为僧之事的来源,主要是韦昭度的《读皇室运寻》和令孤的《贞陵遗事》,说唐武宗为了争夺皇位,曾想杀死光王(即后来唐宣宗)。于是派中常侍四人将光王抓来,浸在宫内厕所里。有个叫仇公武的宦官有心搭救,便假意借口已杀死光王,而将其送出皇室。三年后,武宗死,宦官头子才将光王请出来当皇室。文章并没有直接说明宣宗曾经出家为僧,但当时这种传说确已出现。五代时《中朝故事》、《北梦琐言》及宋陆游《避暑漫钞》中也都有光王潜逃到江南遁入空门的简略记载。

唐宣宗乃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名叫李怡,封光王。

李忱前封光王,外观很是糊涂,心里却如明镜一般,幼年在宫中被人认为笨得很,惟有唐穆宗曾抚着他的背说:“这是我家的英物。”长大后,愈发韬晦,公众场合从不开口说话.

一向以对待宗室非常友善而闻名的文宗皇帝,有一次大摆宴席,款待诸王。席间,文宗笑道:“谁能让光叔说话,朕就有重赏!”可是,不论大家怎么逗他、哄他、骂他,都无济于事,这位“光叔”依然是三缄其口。这以后,不管怎么捉弄、耍戏、取笑,宣宗始终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急不躁,坦然受之。这样,久而久之,宫里上上下下的人还真的把宣宗当成货真价实的大傻子了。

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武宗这个人虽然性格粗率,不拘小节,但他警觉到了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光叔”的沉默、与世无争,认为都是装出来的,是一种大智若愚,是一个潜在威胁。于是,光王李怡就经常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不是今天在与皇上击毬时突然落马,便是明天在入宫时突然失足。种种灾祸,似乎都在“不经意”间突然降临到光王的头上,让他猝不及防。但是,光王依然顽强地活着,而且活得没有一句怨言。直到武宗因为仙丹吃得太多而毒发身亡。

凭着这种糊除,这种无能,这种沉默,在唐武宗弥留时,他被宦官们立为皇太叔,成为皇位继承人。

然在唐宣宗登位之后,一扫旧态,处理政务无一不合情合理,众人方知这是个不可等闲视之的君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2060.html

更多阅读

那些未等上皇位的皇太子们 恋上坏坏皇太子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确立皇储在君主时代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未来帝国的君主,皇储的确立是对于维持江山社稷的延续有着巨大的影响,选对一个继承人可以将自己的朝代延续下去;选错一个继承人,就有可能短命而亡。因此,每一代君主在确立

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的可悲结局 百家讲坛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的可悲结局唐太宗的十四子及生母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君。可惜,无情最是帝王家,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的人生结局甚为凄惨:其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尔后

声明:《被妓女推上皇位的灭佛皇帝唐武宗李炎 武宗灭佛》为网友朂後哋箹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