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评课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评课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地蒌蒿

一、复习巩固,初悟“启示”

1、复习词语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2、用上前面的词语讲讲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观。

3、朗读: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二、品读名人,深悟“启示”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名人的故事?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1、对照导学案,自学李时珍的故事

(1)、边读边做记号,思考: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

(2)、理解“不懈努力”

不懈努力什么意思?哪些细节表现李时珍非常“努力”?哪些细节表现了他的“不懈”?

(3)、填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导学案“当堂检测2-1”)

(4)、有感情地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先读故事,接着读填空,提醒学生:先写事例,然后写感受,这是读后感常用的写法。

2、对照导学案,合作探究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

(1)、默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边读边做标记,思考:爱迪生、齐白石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

(2)、小组交流

各学习小组的2号向大家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倾听汇报并作评价;

各学习小组的4号向大家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倾听汇报并作评价;

(3)指名汇报自学成果

理解“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4)、填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导学案“当堂检测2-1”)

(5)、照着前面读李时珍故事的样子,有感情地朗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

三、拓展生成,体悟“启示”

(一)、像这样的名人故事我们还知道哪些呢?

(二)、概括朗读: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引号里的三个词语:滴水穿石 滴穿 顽石

李时珍面前的顽石是什么?他怎么滴穿的?爱迪生、齐白石呢?富兰克林……

2、填空:A你看,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就是靠着这种______的精神,才最终取得成功的吗?(导学案“当堂检测2-2”)

B你看,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是靠着这种______的精神,才最终取得成功的。

(三)、雨水和水滴有何不同?

(四)、铭记作者的期望: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四、领会特色,赏悟“启示”

(一)、小结写作特色: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太极洞奇观,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给我们提出希望。

(二)、练写读后感片段。(导学案“课后拓展”)

(三)、再次朗读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观。

《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资料链接:

李时珍

  明代医家,蕲qí州(今湖北蕲春)人。幼习儒,后从医。曾精研古籍及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的经验。有感于历代本草谬miù说多,遂参考文献800余种,结合实践,历时27年,撰成《本草纲目》52卷。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yì。

爱迪生,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生于美国,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他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齐白石
  齐璜,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

预习反馈:

1、小组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三位具有水滴精神的名人故事?

2、小组交流: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故事内容。

合作探究:

1、想一想,这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方法小贴士:从哪些关键词感受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1)感受“不懈努力”

特别推荐:李时珍先后查阅800多种书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卷目及药物绘图1127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1892种,还附有治病药方11096条。被翻译成拉丁、法、日、英,俄等文本,成为的药学巨著。

(2)感受“孜孜不倦”

(3)感受白石老人“不教一日闲过。”

特别推荐:齐白石老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4)“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呢?(温馨提示:仿照《说勤奋》一文)

3、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你又想到了谁?

(温馨提示:本册教材中还有哪些人物,以及相关事件)

4、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在本文是不是很多余?说说你的看法。

(温馨提示:从作者的写作方法谈看法。)

当堂检测:

 1 、在句中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 
 (1)( )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 )他的技艺才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 )它却不能把石头滴穿。 

2、填空:

(1)、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3)、《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三个正面的例子事例,即:①;②;③反面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正反说明。

知识积累:(八字成语)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拓展练习: 

完成作业的步骤:

1、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优秀教师、艺术家、先进劳动者等,然后记录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3、把以上资料整理成一篇读后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3895.html

更多阅读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翠鸟教学设计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能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jqx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教学背景介绍:第一课时中,让学生认识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解词义,对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质疑,围绕课文内容,讨论提出本组中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泉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凡卡》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文章篇幅长,结构复杂。课文写小凡卡被爷爷送到城里当学徒,受尽了种种磨难,想急切回到乡下,却实现不了这

声明:《《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评课》为网友从头开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