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诗歌 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欣赏

浪漫主义诗歌
概述
浪漫主义是欧美诗歌史上一个规模空前的运动。它在短暂时期内席卷欧
洲,推向世界,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都是没有先例的。
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历史阶段,在欧洲是1789 年起,(以耶拿派为标
志),1848 年止(以欧洲1848 年革命为标志),前后正好五十年
。但在各
国有早有晚,例如在英国基本结束于1830—1832 年,在德国基本上结束于
1836 年;而在美国则比欧洲要更晚一些。
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来源和背景,可以从政治形势、哲学思想、文学潮
流三个方面来考察。首先政治形势的特点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
族解放斗争高涨的时期。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高涨的激情,
一方面是继之而来的对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理性王国有幻灭和失望。反映在诗
歌上,就是浪漫主义的第一个浪潮——消极浪漫主义,其中包括德国早期和
中期浪漫派(如耶拿派的诺瓦利斯、海德堡浪漫派的布伦坦诺、阿尔尼姆等
诗人)、英国湖畔派、法国早期浪漫派。
随着拿破仑的失败,欧洲于1815年落在神圣同盟的反动控制之下,此后
欧洲各国人反抗神圣同盟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步高涨,并与
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相结合,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
浪漫主义诗歌 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欣赏
潮,在1820—48 年间形成了风起云涌的壮阔场面。其中包括1820 年的西班
牙革命、意大利革命,1821 年的希腊起义,1825 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以及1848 年遍及许多国家的欧洲革命。这一斗争形势反映
在诗歌上,便是浪漫主义的第二个浪潮——积极浪漫主义。
有次从哲学思想方面来看,浪漫主义诗歌的渊源有卢梭的哲学思想、德
国古典哲学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三个方面。
卢梭可说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开端。他认为文明与礼教的背后全是罪恶,
主张返回自然,去寻找人所失去的世界;他又表现了重情感和崇尚自我的倾
向,冲击了唯理主义。这都是对浪漫主义诗歌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十八世纪末,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德国古典哲学家如康德、费希特、
谢林、黑格尔,都十分强调自我或夸大精神活动,都很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
的自由。虽然被人称为古典哲学,他们实际上是哲学领域中的浪漫主义者。
他们用抽象的思维活动和哲学的思辨唤醒了浪漫主义诗人的自我意识。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
反映,带有唯心的理性色彩,但已经预示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空想
社会主义思潮使浪漫主义诗人,特别是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将希望的眼光投
向未来。
第三方面,从文学传统的反拨和继承上看,浪漫主义诗歌的明显特征是
猛烈的反传统,是对两百年来在诗坛占据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理性主义的
反抗。但浪漫主义诗歌也有继承传统的一面。它继承了古代富于浪漫主义气
质的抒情诗人如萨福、阿那克雷翁的传统;还有更独特的一面,则是大规模
地发掘和继承了中世纪民间诗歌的传统。此外,浪漫主义诗人还发现了中古
文化也有其美学价值。文艺复兴运动复兴的是被埋没了的古代文化,而浪漫
主义运动复兴的主要是文艺复兴后被埋没的中古文化。
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特征可以有种种归纳,但最基本的特征是“自我意
识的觉醒”和“返回自然”这两条。
1、自我意识的觉醒:古典主义时期兴起的理性主义在历史上有其进步意
义,但在文学上也起了压抑情感和个性的作用。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遭到长
期压抑的个人因素终于爆发,诗的主体出现了自我的独立性和个性,要求享
有自由,——甚至是要求享有超过客观条件的自由。于是,浪漫主义诗人出
现了,他们不复是侍奉宫廷的诗人,而成了“先知”、“预言家”。因此,
浪漫主义诗人和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表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都是
哲学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那么浪漫主义诗歌就是“自我的发现”
了。自从浪漫主义运动兴起,抒情诗成了诗的基本形式,内心世界成了诗的
基本题材,诗中的自传性因素大大加浓,诗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诗从外部世界的镜子变成了内心世界的窗口。
从这基本特征又可派生出“重情感”、“重想象”这样两个特征。首先,
诺瓦利斯认为:“万事归结为诗,世界归结为情。”“诗是强烈情感和整个
内心世界的表现。”华慈华斯则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外溢。然后在
安静中加以追忆。”可见,浪漫主义诗歌常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倾向、愿望或
追求,用爱包容一切,也常流露感伤的情绪。不但抒情诗如此,叙事诗和诗
剧也是一样,抒情成了诗歌创作的第一要素,所以浪漫主义诗歌也有“抒情
主义”之称,这是浪漫主义诗歌重感情感的一面。另外,因为浪漫主义者有
强调主体超过客体,赋予主体以极大的自由,所以他们不看重摹写现实而特
重想象。如英国诗人柯尔律治就认为想象是诗的最高品质,它使诗人与创造
世界的神平等。所谓想象,是在情况不明、信息不足的条件下,发挥形象维
的能动性,跳越空白地带而建立起栩栩如生的“假设现实”的心理活动,浪
漫主义诗人依靠想象,不仅可以回到远古,飞向未来,漫游异国,还可以创
造超验的神秘世界。他们的想象常采取放大、移位、夸张等形式,打破了古
典主义的平衡、匀称、静穆的审美范畴,而追求一种动荡和神秘的美。
2、返回自然:浪漫主义诗歌返回“本性”的外在表现,就是返回自然。
由于厌恶城市化的资本主义文明,有感于农村的破产和宗法制的没落,有感
于人性的异化,有感于社会关系社会风尚的违背自然,浪漫主义诗人们就到
自然中去寻找失落的人性,寻找爱和美。诗歌对自然的这种亲近,可说是前
所未有的。因此就诗歌领域说来,浪漫主义不仅是对自然的返回,而是对自
然的新开拓。
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倾向是对民谣和民间传奇(romance)的特殊
爱好,这与返回自然的颂向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由于厌恶资本主义文明
而怀旧,怀念宗法制农村的淳朴的牧歌;另一方面,由于反对古典主义的清
规戒律而要求返朴还真,于是浪漫主义诗人很自然地找到了中世纪流传下来
而没有受到古典主义束缚的民间诗歌,借它作为诗人自己创作的源泉。所以
欧洲各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大都从收集民谣开始。此外,浪漫主义诗人还常常
到东方文明中去寻找带异国情调的诗情。这也与他们感到东方比较远离资本
主义文明有关。
以上两点是欧美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下面再看看浪漫主义诗歌在
欧美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
首先,德国浪漫主派诞生最早,并且对英法等国的浪漫主义发生了很大
影响。从1797-98 年开始,在大约二十年间,就先后出现了耶拿派、海德堡
派、柏林派和施瓦本派等浪漫主义派别。这些派别中,比较重要的是耶拿派。
早期的德国浪漫派因聚集于耶拿(Jena),而称为耶拿派,他们以诺瓦利和
蒂克两诗人为中心。他们的诗歌以中世纪的基督教气氛、神秘主义和幻想世
界为特色。“夜”和“死亡”是他们偏爱的主题,仿佛是一到夜间,他们的
想象力就突然活跃起来,天越黑,他们在自然中见到的幻象和精灵也越多。
其次,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于1798 年出版了一本《抒
情歌谣集》(LyricalBallads)。这本名出版的小型诗成了英国诗歌史上
的转折点,被称为英国第一本写自我的诗
。赫兹利特曾说:以前的诗都必须
有题目,而从此以后,诗人就是他们自己的题目了。这两位诗人与诗人骚塞
共同组成湖畔派诗人(LakePoets)。
英国后期浪漫派的主要诗人是拜伦和雪莱。他们继承启蒙主义理想,积
极参加收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并对湖畔派展开论战。拜伦曾游历欧洲各
国,后又直接参加意大利和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他的诗在欧洲大陆引起强
烈反响,形成了拜伦主义的旋风,后期浪漫派中的济慈也有鲜明的民主主义
思想,但同时他又在诗中追求超功利的纯美,从而启迪了以后的维多利亚诗
人。
第三,美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莱恩特,他于1817 年开始发表诗作,
诗中富于华兹华斯式的自然崇拜,而又有美国的乡土特色
三十年代,爱默
生赴欧洲拜访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浪漫派人物,归国后提出了超验主义
(transcendentalism
),认为人可以超越感官、超越推理,仅凭直觉认
识真理。其中带有东方哲学的色彩,认为内心有“超灵”,所以人可从内心
观照中直接达到悟境。超验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清教徒的思想束缚,在
当时有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意义,不仅对美国浪漫主义,而且也对欧美象
征主义有过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以朗费罗为代表的“绅士派”诗人享有盛
名,其特色是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较高,抱人道主义思想
继之而起的则是
更富于民主主义精神、个性更解放的惠特曼
。此外,这一时期的美国诗人中,
狄金森都别具一格
,只可惜本书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绍。
读华兹华斯的两首诗

《孤独的收割女》
看哪,那孤独的高地姑娘——
形单影只地在那田野里!
她独个儿收割,独个儿唱。
停下听,要么轻轻离去!
她一个人割,一个人捆着,
嘴里唱着支忧郁的歌子;
听啊!这幽深的山谷里面,
已被她忧伤的歌声充满。
旅行的阿拉伯沙漠的人,
疲乏地歇息在荫凉的地方;
夜莺的歌虽受他们欢迎,
却比不上这姑娘歌唱;
春天里,杜鹃一声声号啼,
在最远的赫布里底响起,1
打破岛屿间海上的寂静——
但姑娘的歌更激动人心。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什么?
也许这绵绵不绝的哀声
唱那早已过去的辛酸事
或者很久以前的战争,
要不,她唱着通俗的小曲——
如今人们都熟悉的东西?
或者是痛苦、损失和悲哀?——
它们曾发生,还可能重来。
不管这姑娘唱的是什么,
她的歌却好象没完没了;
我看她一边唱一边干着——
她弯着腰,挥动着镰刀;
我一动不动地默默听着;
过后,我走上前面的山冈,
虽然早已听不见她的歌,
那曲调却留在我的心上。
这首诗叙事明白,层次清楚,音韵皆成,想象丰富,耐人寻味。诗歌以
祈使句式起首,引人入诗。第一节既实写了一位苏格兰高地农家少女独自在
田野割麦唱歌的情景,又以少女那哀婉动听、沁人心脾的歌声创造了动人、
隽永的意境。诗人多次重复“孤独”的意像,极写割麦女的孤寂,妙呈她的
凄清,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空旷孤寂高原生活气息的
歌女割麦里跃然纸上。第二节是诗人的力笔之处,也最能体现其浪漫主义诗
风。显然,诗人旨在描写割麦女歌声之优美,但他并未直接入笔歌,而是借
助两个想象丰富的意境来反衬:荒凉的“阿拉伯沙漠”只能给人以酷热焦躁
的感觉,然而,当疲倦的旅人忽闻清脆甜润的莺啼时,他们会感到莫大的慰
藉呀。寒冷苍凉的赫布里底群岛和大沙漠一样,人迹罕至,然而,报春的杜
啼能给它们带来盎然的春意。莺啼杜啼既反衬了割麦女优美的歌声,又表示
了诗人对自然的情 感和认识。由于割麦女唱得是苏格兰高地盖尔语歌曲,所
以第三节以“谁能我她在唱什么?”“一句开始。尽管如此,少女歌声的悲
伤与忧郁还是唤起了诗丰富的遐想。诗人创造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
又迷离的诗情画意。这样,既丰富了诗作的感情蕴涵,又拓宽了读者想象的
空间。诗的第四节又转入写实,同时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割麦女哀婉凄清
的歌声似乎溶入了诗人的心灵。“虽然早已听不见她的歌,那曲调却留在我
的心上。”这也许入是诗人所企及的一种物我交流永恒的契合。
华兹华斯在他的《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中说:他要用普通人的语言
进行诗歌创作;题材也应取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孤独的割麦女》便是
一例。这首诗叙事真切,历历如画;想象丰富,狂放不羁,意象多变,跳跃
不定;措词考究,词淡意浓;音韵凄切,随情绪律动。如此如此,足见此诗
耐人寻味的原由。
二 《致杜鹃》
快活的鸟呀!你新来乍到,
听到你唱我就高兴。
杜鹃哪!我该把你叫做鸟?
或只叫飘荡的歌声?
我躺在草地上,倾听着你
那成双捉对的叫唤;
这声音象在山丘间飘逸,
听来既很近又很远。
虽然你是对幽谷咕咕地
谈论着鲜花和阳光,
你却在我心眼前展现了
一幕幕往事的景象。
热烈地欢迎你,春之骄子!
可你在我的眼睛里——
不是鸟,而是无形的影子,
是一种歌声或者谜。
以往,在我上学的日子里,
我曾谛听你的呼叫;
曾朝着天上、曾在树丛里
千百次地把你寻找。
为了寻找你,我常游荡在
树林中或者草原上;
大自然是华兹华斯的良师益友。他的笔下既有粗犷奇特的自然山水,又
有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他讴歌自然的诗歌,大都是表现他政治上失意后,
大自然给他精神慰籍和生存力量的力作。在《致杜鹃》一诗中,诗人以称杜
鹃为“快乐的鸟”起首,为全诗铺垫了欢快的情韵。可是,诗人所要表达的
则是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于是,杜鹃美妙动听的啼声即儿引起了诗人对如何
看待杜鹃产生了怀疑:我该把你叫做鸟?或只叫飘荡的歌声?原来从杜鹃清
脆的歌声中,诗人找到了一点未泯的童心,窥见了一种永恒的契机。他对自
己那无羁无束的童年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使他怡然自乐。然而,
诗人的意旨远不仅此。杜鹃不单纯是一只鸟雀,而是催人更新自拔的“无形
的影子”。鹃啼之所以对诗人意味深重,是因为它无束无缚,而怵目惊心的
社会现实使诗人宁静心境罩上了缕缕愁绪。因此,鹃啼,作为勾通自然与人
类的使者,象征着诗人憧憬的理想。尽管它是那样模糊缥缈,难以把握,但
又是如此的神秘诱人。对诗人来说,鹃啼抚慰着人的心灵,净化了人的感情,
使人忘掉了丑恶的现实,找到了人生的启迪。
综观全诗,所用字句都很寻常,且无一字直呈杜鹃之形态,笔墨集中于
描写鹃啼。然而,诗人又能让读者神游物外,时时感悟到鹃啼所蕴涵的深意。
就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与我国宋代诗人洪炎的《山中闻杜鹃》
是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460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现当代诗欣赏11 于坚:O档案

这是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于坚的奇异文本,把制约的社会控制表达得这么彻底,这在中国当代诗歌中是首创,算得上是汉语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有人认为,于坚算得上国内乃至华人世界少数能用诗体文字表达对世界哲学认识的诗人作家。《O档

王俊英油画作品新赏1 西方油画作品欣赏

女画家王俊英,1970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9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世界艺术家协会理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荣誉教授,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主

读郁东的诗/张乃光 郁东

读郁东的诗张乃光李毓东是大理诗坛以朴实的诗风引人注目的诗人。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朴实意味着不被注目,生活中为人注目的往往是那些炫目的东西。但郁东的诗,却以朴实引起了注意。它意味着人们(包括诗人),对诗歌欣赏本质意义上的回归

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方法与练习

标签: 高考杂谈分类: 诗歌欣赏诗歌表现手法复习指要与练习复习指要:一、勤于积累,储备表达技巧基础知识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包括:(1)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 、互文等。(2)表达方式:记

经典爱情美文诗歌欣赏:如果能再感动你一次

文 黄李周▲第一章曾经的你宛如那悬于山林之上的明月一如那壁间一尘不染盛绽的百合犹如我心中亭亭玉立的一朵睡莲那就是我生命里最富可敌国的时光狂喜在心底纵横交错别离让誓言成了最遥远的昨日于是趁我的心还算年轻趁我还能如此坚

声明:《浪漫主义诗歌 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欣赏》为网友暖心男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