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吉舟的思路 关于创新民政工作思路

王吉舟作品小汇总

(哥被RMB忽悠的......)

(黄金,第几层梦境?老了以后还准备镶金牙呢)



(巴菲特:按照目前的金价,黄金可以换全部的美国耕地,再加10个埃克森美孚,再加上1万亿美元现金。你愿意选哪一个?谁能产生更多价值?)




(索罗斯:黄金为“最终的泡沫”,尽管还会上扬,但“肯定是不安全的,黄金的涨势不会永远持续”。)ps:非涨即跌,等于没说吗。


(胖舟:黄金那层梦里的小陀螺倒还是不倒,其实不取决于黄金本身,而取决于人类的良心。)ps:还有印钞机,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有一些09年胖舟演讲的视频,文字资料及听众反应的博文(意外搜到的)。视频方面:1是版权问题不好上传(以前传过类似的文件和研究报告,但是被版权方电话通知删除过),2是文件太大,1G左右,上传不方便(avi文件格式,试过QQ空间,土豆,太慢了)。所以用文字截图或者发文字记录邮件的形式传给大家,要的字条发邮箱。留言板的话,有邮箱的都会被自动删除。

资料如下:

王吉舟的讲座精彩之处在于他所讲述的内容大都来自身亲历。

案例一:ST科苑因拖欠银行债务导致特别处理及证监会警告处分。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安徽当地政府委托颐和公司进行全面整治。颐和公司出具债务解决方案,顺利解决巨额债务问题。并引入北京中弘房地产集团收购该公司,顺利解决重组方案的受理和审批,成为2007年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第一大案例。

案例二:华夏银行新股发行上市成功,颐和公司作为财务顾问参与组织发行上市全过程,全面组织实施股份制改造、财务分析、业绩预测、路演、酒会、网上路演、投资者公关。总发行A股流通股10亿股,募集资金56亿元。此次发行颐和公司组织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QFII、私募资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22家参与网下申购。其中15家最终订下买单,下单率高达77%。随后公司与华夏银行进行市值管理合作,近期华夏银行复权股价已达到30元/股,4年股价累计增长550%。

案例三:2005年1月,伊利股份出现全面危机。颐和公司针对问题,提出代号“唐老鸭计划”的全套危机解决方案,进行政府公关与舆论引导。3月,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就其连续抄袭王吉舟伊利股份研究报告一事,公开向王吉舟正式道歉。伊利股份危机全面化解,一次性融资超过27亿人民币。

案例四:2006年9月,杭萧钢构遭遇机构恶意炒作,被监管稽查机构列为当年第一大案,公司出现全面危机。颐和公司针对问题,提出全套危机解决方案。在上海与北京连续召集各专业媒体进行恳谈和交流,设计“杭萧有话说”活动。10月,舆论出现逆转,危机彻底转移。

案例五:2005年4月1日,中材科技新股发行上市成功,颐和公司全面组织实施股份制改造、财务分析、业绩预测、路演、酒会、网上路演、投资者公关。本次发行创造了老国有研究所改制并上市的经典案例。本次总发行A股流通股5800万股,募集资金4.3亿元。

……类似案例,王吉舟和他领导的公司目前已服务过百家。

这些实战经验让王吉舟经常语出惊人,在诸多背景各异的实践中,他总结的观点尖锐深刻,令人深思。

他最新的观点可能会让有些西方经济学的信徒发笑,但也许会挽救我们的钱包:2012年的全球经济,本质上与1012年没有什么不同,与1512年也没有什么不同,种族、地理、命运,最终决定人类财富排序;在2012年真正的危机到来前,不要相信纸币,无论美元还是人民币。石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初会到达谷底,2012年会达到历史高峰—不是由于经济需求,而是由于美元体系的崩溃。

王吉舟文章摘录

2008-12-29中国经营报王吉舟

美元的崩溃刚刚开始

下述观点可能会使西方经济学信徒发笑,但也许会挽救我们的钱包:在2012年真正的危机到来前,不要相信纸币,无论美元还是人民币。石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会到达谷底,2012年会达到历史高峰——不是由于经济需求,而是由于美元体系的崩溃。

2008-09-20中国经营报王吉舟

享受“摇摆”的“黄金时代”

什么钉子?

一个人站在快要爆发的火山口上,他希望引爆火山,于是不停地往火山口上插钉子,一枚不行,换另一枚。终于,有一根钉子下去后,火山应声喷发。这个人很高兴,他觉得这根钉子是法宝,于是收起来,带回家设坛焚香跪拜。

他不知道,这根钉子只是碰巧而已,火山是否爆发,核心原因是火山自己积累的能量是否已经足够;这时候,钉子的长短粗细只能略微改变火山爆发的时机,改变不了火山爆发的趋势。

参透了这个玄机,大家就不难对政府救不救市、何时救市,找到一颗平常心。

今天,证监会的庙里供着的钉子有新有旧,新的是股权分置改革,旧的是《人民日报》社论。

如今的中国股市,正如下山的火车,呼啸而去,2000点丝毫不足以耗尽它巨大的惯性;印花税、降息这两根钉子已经用过了,火车还在呼啸,火山还在积累能量,政府还要继续换钉子。9月18日,印花税和汇金入市这两枚钉子看来开始引起“震动”了,但火山足够强,钉子足够长,两者一主一辅,引爆牛市,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也许测不准下一轮牛市的精确起点和引爆牛市的救市政策细节,但我们绝对可以肯定的是,火山能量积累得越久,能引爆火山的钉子就越多,下一轮牛市就越强劲。这根本上取决于火山蓄积到什么点位能积足能量,非根本上取决于当时那根救市政策的钉子的大小和长短。

意识到这个玄机,我们就找到了中国股市牛熊之源。一旦把握住庶民股市的极端摇摆特征,我们又何尝不能自得其乐?放眼全球,有哪家股市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起伏波浪,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暴涨暴跌的收益机会?

把握好口袋里的现金,“1000”点时全部买入,“10000”点时全部卖出,或许是理解了庶民股市不稳定本性后的人,在下一轮牛市的最佳投机行为艺术诠释吧。而这种投机艺术,看起来如此像投资,以至于你根本分不清二者的区别。

迟早的,意识到这个玄机的投机者会越来越多,暴涨暴跌的机会和幅度就会越来越少,A股这列大火车的惯性就会越来越小。直到有一天,它会停在和美国、香港股市类似的停车位上。而届时,我们才得以由庶民进化为士大夫——或者专业地说,由投机者进化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者。

今天,火车还在摇摆,我们至少还有10年时间去享受股市停车前摇摆的刺激和乐趣,这又何尝不是今天这一代美国和香港“投资者”可望而不可及的“黄金时代”呢?

2007-4-17中国商业评论王吉舟

股市交易的实质其实是恐惧PK贪婪。在股市里,我们是 跟灵魂与本性搏斗,只是这纸片使我们的灵魂有了交易的物理载体。

因为我的工作关系,曾经有无数的人向我打听所谓的内部消息。

他们知道我认识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所以,自然觉得,我的消息最灵通。但是,事实上,我不知道任何所谓的内部消息,我能想出来的全部的结论,都可以公开发表,而且基本上都已经公开发表过。每当我这样回答对方,他们总是暗中怀恨我一下,似乎我有什么好东西,不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事实上,我自己也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内部消息,太多的内部消息,是彻头彻尾的骗局,甚至连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对自己公司股票的价格走势,也是拿不准的,除非他是个不务正业的董事长,整天想着从股市上捞一把。

2005-2-21 证券导报王吉舟

中国没有股市,从来都没有过,中国有的是股营,一直都是股营

十四年来,中国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象股营里的两阵士兵,分守楚河汉界,遵从着行军元帅的旨意如演戏般你来我往,可笑的是股营中对阵的双方居然一直都以为自己是生在市场里,长在搏杀中,当终于出现崩盘危机时,当管理层在股营里祭出新股询价新政时,股营的双方终于有机会面对面进行市场的搏弈——于是,新鲜出炉的“约法四章”诞生了——看来,只忽悠了一个照面,双方就又得回到股营里死扛。

听众感想:

听王吉舟的课

金云哲的博客

2009-05-27 12:00

上周六的时候

受朋友的邀请,到东四环的知钱俱乐部听王吉舟的

《2009股市大震荡,大机会》

王吉舟是颐和资本的总裁,也号称“股市毒蛇”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是朋友邀请,只是想来看看而已

但王老师讲开了之后

真是渐入佳境,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观点很新颖,也很切中时弊

王老师先从股市的历史由来开始讲起

算是先给大家上了一堂历史课

但他说得对,要想知道什么

一定要先正本溯源,要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所以一竿子支到了1000多年前开始讲起

呵呵,讲的确实很好

他对当下的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也非常透彻

特别谈到下一步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通俗点说就是“黄、赌、毒”

经济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

比如,80年代的中国,大家迫切要解决的是吃穿的问题

所以当时的服装和餐饮等很好

到了90年代是白色家电等,90年末开始有吃有穿了,家电也差不多了

就开始房地产等火热起来

那从现在开始,就追求精神层面上来了

下一步通俗点讲

“黄”就是娱乐业,“赌”就是金融投资等行业“毒”就是收藏等能让人上瘾的行业

有一次听一位讲师讲

他发现很多客户都是重复的去听课,所以就问,客户也很坦白,直接就告诉他

上课也是上瘾的,要是隔一段时间不听,就开始空虚,没有斗志

所以安东尼罗宾只要来中国,不管多远都要去现场听,其他的课也是如此

主要是感受那种气氛

呵呵,我们培训行业也可以归入这“毒”一类了

下午王老师的现场问答非常精彩

回答不乏幽默,更显睿智

以后要经常看王老师的文章了

声明:看博客没有发财的副作用或者博主帮你发财的辅助义务,用胖舟的原话就是:我自己也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内部消息,太多的内部消息,是彻头彻尾的骗局,甚至连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对自己公司股票的价格走势,也是拿不准的。

所以,本文包括有粉丝腐竹需要演讲文字记录的朋友,权且当作交流或者票友一把。对其他任何投资黄金或股票的行为,不负责任哦。(都是成年人,这点大家都应该清楚哈)

周末快乐!

王吉舟:2009年买入石油和黄金(中国经营报)

2008/12/28

2008年的最后三个月,我们所有的人都经历了当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三个月里,笔者的财富缩水了30%~40%,可谓损失惨重,但我的痛苦与其他人相比不算什么--我的老朋友张卫星,财富缩水更多;对比房地产界的朋友们,卫星的痛苦也不算什么,从李思廉到许家印,如何应付2009年的债主,是他们至今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不过,对比返村的民工潮和跳楼的福建糖王,地产商的痛苦也算不了什么,毕竟,他们还不用亡命。
 

是什么使奥运会后“大牛特牛”的预期完全变质?经济危机要多久才能过去?在每天清点自己的资产又缩水多少之余,我们理应深入思考2008年财富转折的本质,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经济的变化和我们的对策--此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持续千年的中国制造与贸易顺差
 

如果从人文科学的本来面目考察人类经济与社会的进化,我们不难发现,全球化是千年来一直存在的东西(如果不是五千年来的话),“地球元”也早就存在--500年前,它是黄金;但自从明政府指定白银为货币后,500年来的“地球元”一直是白银;大约100年前,白银变成了英镑;世界大战时期又变回黄金;到1944年,变成了美元--“地球元”的变动,告诉我们谁才是世界的中心。
 

即使是西方经济学家,也普遍都承认,过去1000年的前850年,白银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西方人除了拿黄金与白银同中国贸易,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商品可以跟中国人做生意。由此产生的巨额白银贸易顺差,在汉族统治中国的所有朝代都是共同的。有西方经济学家说,500年来,西方从地球各地挖出白银,拿到中国换取产品,只为最后再埋在东方。
  

是的,中国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生产世界上大部分商品并出口全球。这不是最近30年的新事物,而是已持续千年的“国际惯例”。
  

但那位西方经济学家说错了一个地方:最后白银并没有埋在东方,它形成了源源不断的通货供应,并支撑了中国的繁荣与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由于白银的入口不能完全跟上人口与经济的增长,白银货币体制造成了中国长达500年的通货紧缩,并造成了持续数百年的物价稳中有降,最终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但国民失去了奋斗的刺激力。最后的150年,通过战争,白银又回到了西方。

我们向世界提供了商品,却没有同步富裕
  

如果把白银换成美元,今天我们实际上是在继续谱写从未间断的历史最新乐章--稳定和平的中国,依然在向全世界提供商品,只不过,“地球元”已经不再是白银。中国得到的美元,并没有像白银一样“埋在东方”,而是在政府管制下形成外汇储备,并重新流回美国,这使美国的衰落更加缓慢,也使中国的纸币没有像日本、韩国一样在贸易与发展的过程中贬值。
  

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好是坏?如果“地球元”还是白银,中国人也还用银两作为货币,美国与世界支付给我们的白银“埋在东方”,中国今天的物价与1978年相比,还会是这个比例吗?
  

中国历史告诉我们,白银虽然增加,但中国的人口增速会比白银更快,因此,在中国人自然生育的状态下,中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的危险。全球通货再集中和中国人口膨胀,虽然会带来与日本类似的经历,使我们富裕起来,但物价却不会大幅上涨,也不会使我们的发展遭遇1000年来没有遇到的高成本障碍。
  

这是过去1000年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规律。
  

因此,如果依然相信历史会一再重演,那么过去30年美元消化在中国,中国人民应该会过得更好,甚至能支持家庭生出更多的孩子。而且在居民收入上涨的同时,物价不会出现比目前更大的涨幅。也就是说,我们会重复日本的所有经历,甚至会超过日本人的人均财富,但是物价不会达到日本的恐怖高度。
  

那么,既然事实上我们没有变得和日本人一样富有,什么地方发生了错误呢?过去30年,中国人口未能与通货同步膨胀,所以,通货膨胀出现,美元储备外流。积累了30年的美元能量,没有按照规律释放在中国本土。
  

从症状上看起来,中国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与美元回流美国,突破了人类历史的一贯规律。今天美国经济的上吐下泻,阴阳失调,与此不无关联。

推测:美元的崩溃刚刚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编年史”:
  

1978年至2008年,中国再度恢复世界商品供应商的角色,但这一次,“地球元”并没有“埋在东方”,而是反刍给了美国;
  

1978年至2008年,中国制造商品与充沛的美元回流,支撑美国高度繁荣,美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美国经济出现了产业与金融发展虚假繁荣的泡沫;
  

1978年至2008年,由于“地球元”不再“埋在东方”,中国人民虽然没有超生,但也没有富裕起来。内需产业没有发展资金,外贸产业一枝独秀;
  

2008年,美国金融泡沫崩溃,国内需求锐减,实体经济无法继续承受高成本压力,开始出现破产危机,美国经济开始衰退;
  

2008年后半年,中国经济由于外需锐减与内需缺位,进入衰退;
  

2009年,美国政府与财政为保“增长”,进一步注资介入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形成大量新增美元;
  

2009年,中国政府为保增长,进一步购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增长,并同时加大国内投资,形成大量新增人民币;
  

2010年,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繁荣;
  

2011年至2012年,病根未除,美国政府注资经济的秋后算账时间到来,更大的破产危机爆发,大量坏账出现,美元作为世界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开始真正动摇,美元失去信誉;
  

2012年以后,如果没有世界大战,中国继续和平稳定,改革开放进入下一周期--对内对外全面改革开放,从货币到商品;
  

2012年以后,中国恢复元气,继续向世界提供商品,全球贸易结算货币重新定位,长远来看,只有两种可能:贵金属(黄金或白银),或者纸币(电子币)。其中,贵金属是最合理的“地球元”,但除非开始“星际大航海”时代,否则必然造成世界经济的长期通缩和最终死气沉沉。而欧元区的尝试告诉我们,统一纸币从技术上是行得通的。
  

但是,人类的历史似乎一再提醒我们,纸币滥发与信用崩溃,都只是时间问题。难道不是吗?
  

下述观点可能会使西方经济学信徒发笑,但也许会挽救我们的钱包:
  

2012年的全球经济,本质上与1012年没有什么不同,与1512年也没有什么不同。种族、地理、命运,最终决定人类财富排序;在2012年真正的危机到来前,不要相信纸币,无论美元还是人民币。石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初会到达谷底,2012年会达到历史高峰--不是由于经济需求,而是由于美元体系的崩溃。
  

本文为颐和财经总裁王吉舟专供本报年终专刊稿件,仅代表个人观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5065.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旭日阳刚王旭车祸的不同说法 旭日阳刚王旭妻子简历

关于旭日阳刚王旭车祸的不同说法彭学明前几天我的一篇《旭日阳刚王旭车祸说明了什么》的博文在新浪首页仅仅推出一天,点击率就过了24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说明了广大网民旭日阳刚的喜爱和关心,说明了旭日阳刚依然很有号召力。只

今天在上海看到当日的申报关于王津元的报道 东方卫视王津元

《申江服务导报》,A-06版 关于王津元的报道 我的感想:6.17日写了博文《郭广昌竟然有三个孩子不知如何突破政策的限制》,关于郭广昌有3个孩子的新闻,各位博友也很关心,纷纷评论。今天,在上海看到当日的《申江服务导报》,A-06版,有整版的王津

声明:《关于王吉舟的思路 关于创新民政工作思路》为网友立斜晖烟波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