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考 不可预知的错误发生了

小议孔子对隐士的态度

高二(4) 金紫宁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论 语 ·微子》

作为一个周游列国的失意政客,孔子想必是寂寞的。尽管他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弟子,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一番天地,或许无人知晓。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遇到了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荷蒉者,他们对孔子或嘲笑,或劝阻,总之是持否定态度。然而孔子的行为引人深思:他或下车欲与之言,或是怃然长叹,没有一丝一毫生气的样子。相反地,我们仿佛还能从中感受到他的一丝敬意,这一疑点不能不引起了我的关注。

孔子,他对隐士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从原文中找一找孔子自己对隐士的评价。在《论语·宪问》一章中,孔子这样说道:“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可以显然地看出孔子对隐士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认为避世的隐者是“贤人”,这也难怪他对隐士的态度如此了。然而更深层次的说,既然孔子以之为贤,又为何不自隐山林,还要坚持在纷乱的尘世中推行自己的那一套复兴周礼之说呢?为何他即使知其不可而为之,也不愿意接受隐士们的建议呢?答案是,他心中有志。

陈胜之所以能够起义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志向。他耕地休息时也不忘了说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此明志,可见志向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孔子也是如此。他胸有大志,一生都在为维护礼乐制而东奔西走着,他苦苦寻找着自己志向的出路,哪怕实现的希望微乎其微,也要试上一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毫不退缩,也不会发怨天尤人的牢骚。他的信仰就是他的志向,是这一个信念支持着他一路前行。而对于见到的明哲保身的隐士,他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如同当头棒喝,他知道自己所执着所追求的的东西,与隐士们所追求的不同,甚至是两个层面上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听从。然而隐士的话触动了孔子,使他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因而敬意油然而生。这不是敬畏,而是介于师生和知己之间的一种敬重。

一日闲来上网浏览网页,发现一句触目惊心的感叹:”了解夫子的人不多。”不禁怅然。我想,也许正因如此,他才会特别看重这些隐士,并且对他们敬重有加吧。然而他还是会永远的去实现他自己的理想,并仅仅为有人能够了解自己而感到前行的温暖吧。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知其不可而为之”

高二(4)盛则辉

近年来,“知其不可而为之”成了研究孔子思想的一个热点,除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外,中国现今的社会状况也是其走红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冲击导致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许多腐朽落后的思想前所未有地壮大,并被其推崇者冠以处世准则的美称,以各种歪理邪说为武器与先进思想割据一方。这些推崇者们大多都是思维活跃的青年“激进派”,其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能力常让“保守派”一筹莫展,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锋芒毕露的进攻已无特别的价值,转道发展自身成了不战而胜的上策。“知其不可而为之”作为孔子坚持自我的思想武器和坚守道义的精神信念,于“保守派”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孔子作为古代先进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琢磨出自立于腐朽落后思想泥淖并与其对抗的方式——“知其不可而为之”。引导整个社会的思想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孔子深切地知道这一点,所以坚持要以自己为基石,做促使思潮改道的第一个殉道者,这不可谓不悲壮,也不可谓不高瞻远瞩。孔子求仕的目的,不过是要后人步自己的后尘来真真切切地影响到社会罢了,至于做不做得成官,无非是能不能改善生活条件把心思更好地放在学术研究上。许多人认为孔子两次欲无道为官是他的污点,其实他要是一心求富贵,早年就能升大官发大财,无道为官是他年迈时将自己的错误执念放下后,有了清者自清的自信才欲为之。孔子的行为被弟子指责后他的回复只算是权宜之计,他不敢去动自己早年的思想,怕造成自己的威信崩塌,功亏一篑。他自己是知道自己的思想发展的,但他不敢动也不能动,他这一认错,也许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石就松动了,也许整个社会就沉沦了,不如给自己留下些污点罢了。从这一点来说,孔子也实在可怜,成大事者往往要承担更多、顾虑更多。孔子对抗旁类思想的方式也很显其聪明,在那些大夫、隐士们的唇舌相讥中没有走争论的路子,而是直接把自己放到一个古代贤人的高度上,以他们符合自己观念的言行作为是非判定的准则。你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才是君子。为什么这样的才是君子?君子就是君子,古代贤人都是这样做的啊。这样一来,自己的思想就坚若磐石了,先天上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孔子的这种行为就认为他是固执的,也不能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就认为他固执。从关于孔子的文献记录等我们能把握到他的思想发展,他一直是善于吸收对手的思想中合理的部分来充实自我的,如果忽略掉这一点,对孔子进行片面地解读,那么得到的孔子只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古代圣贤盲从者。在他与隐士们的交锋中,他的思想一步步得到磨砺。他一定是深刻考虑过隐士们的观念的,最终坚持自我,是他经过自己的思想辩驳后得到的结论,即认为君子有道入世为仁,有道避世为智,仁胜于智。隐士们的批评不仅没有使他成为固执的人或盲从的人,反而使孔子的形象和思想更加高大。在与孔子碰面的许多隐士中,长沮、桀溺是最看不起他自染世俗气的,荷蓧丈人是认为他的学说有所不足的,楚狂接舆是最认同他的才华却认为他不该自损名节的,荷蒉者是认为他太过固执的,而晨门者是最认同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我们理解这些隐士的言论万不可一概而论,要从他们对孔子的不同理解中树立起自己对孔子的全面认识。总而言之,孔子对自己的命运是有自觉和自省的。晨门者一句“知其不可而为之”,想必是说到孔子心坎里去了。没错啊,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无道,我孔丘才要来做第一个殉道者,一代代殉道者做后人的垫脚石,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天下是会归于有道的啊。至于我自己的人生又如何呢,只要天下有道就好了,我现在贫困悲苦,是为了后世的温饱安逸,我的心里是幸福的啊,这比那些腐朽于酒池肉林的达官显贵、自庸于山林野地的避世贤人的快乐要来的汹涌热烈得多了。没错,许多人认为孔子的一生是痛苦不堪的。有人认为孔子愚不可及(这里用其贬义),不懂得富贵享乐;有人认为孔子自命不凡,每当吃苦的时候就想着我是多么伟大啊,可笑至极;有人认为孔子不懂避世自清,平白要染上世俗气……这些想法对孔子是多大的侮辱啊,孔子也是个普通人,吃好喝好玩好在他心中也是很幸福的事情,然而他为了世人(包括在那个时代和误解孔子的今人一样的人)不惜名节,要把自己奉献给社会,要追求与人为善的幸福,要救众生,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他哽咽落泪吗。然而孔子没能将这份幸福告知后人,以至于生出这些无端的批评,更让那些原本一心向道的人们对孔子产生了怀疑,对孔子的道产生了怀疑。孔子啊,你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却忘了把这条道路上的幸福告知世人。那些人在嘲讽你、攻击你,不知多少你的后生被他们生生逼进了泥淖,你看到了吗?你忘了,不要紧,我来告诉他们,还有那些真正理解你的人来告诉他们,告诉他们我们是何等地幸福,流着泪炫耀着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如何看待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高二(4)陈祉文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张岱

关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考 不可预知的错误发生了

张岱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称为圣人,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尽管不少人都把知其不可而为之称作一种超然的,悲壮的精神,具有悲剧的美学意蕴。但是,明知不可却还要继续为之,这难道就不是一种盲目的固执么?

孔子一生都在实行他的政治思想,周游列国,宣传他的大道思想,从君主,到贫民,从此国到他国。在鲁国,他发现他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是他毅然离开家;在卫国,在陈国,在蔡国……他满怀希望得去,又失望离开。我们在感叹其临危不惧,坚持不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同时,却也质疑,究竟是什么让孔子如此执着?孔子在一味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中,不正体现了他的固执么?在一个又一个国家中,他的政治抱负皆以失败告终,那么孔子不曾反省过自己么?

曾子曾曰我日三省我身,可见反省是为重要。那么孔子在教育弟子要注重反省的同时,自己为什么不反省一下。他的政治道路的忐忑,仕途的不顺,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存在问题,是什么样的自信让他坚信多年后的战国时期仍适用周公礼制呢?

孔子是智者,他应该知道在战乱的年代,在统治者以武力治国的社会中,实行周礼实为不易,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可是他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了,这是固执。

理性地思考下,孔子的做法就是在做无用功。然而孔子是感性的,所以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了,并一生都为这不可为而奋斗着。相反,鲁迅则是理性的,他不赞成已较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胜利,更别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了,就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可见,鲁迅是不支持徒手情愿的。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鲁迅的理智。

对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想应该辩证的看待吧。不能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圣人,我们追崇他们的刚毅勇敢宇坚持,但也要避免一些无谓的固执。

浅谈孔子入世

高二(4)班李文婷

孔子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克己复礼”,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得有一定社会地位。孔子是个读书人,没钱没权,怎么办呢?因此,只有不停寻找机会做官,才有希望复兴周礼。

所以,和清静无为、逃避现实的道家人物相比,孔子是积极入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便是他的入世精神。尽管在现人眼中这看似宏大的举动在当时却饱受讥笑和嘲讽。在孔子周游列国的途中,遇上不少隐士,他们大多对孔子持不友善的态度:长沮、桀溺完全瞧不起孔子的人生选择劝子路归隐;楚狂接舆凤歌笑孔丘;荷蓧丈人批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人的想法都没有阻止孔子在入世道路中的脚步。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虽然在追求理想的征程困难重重,虽然知道自己的理想可能难以实现,可是孔子丝毫没有动摇,真是执着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有些人会质疑孔子这种迫切想要做官的心理是庸俗的,当乱臣贼子公山狃派人来召请孔子去做官、反叛赵简子的佛肸派人请孔子时,孔子都想要应召前去,恰恰应了那句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好在孔子最终都没去,不然就有数不清的利剑针对孔子飞来了。但入世的孔子就是这样,热切渴望出仕,全是为了追求心中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啊!

“不仕无义”,孔子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尽管天公不作美,所有机会都远离了他。坚强的孔子仍然没有认输。不识时务的他,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万份的努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深深烙进中华民族的脊梁。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心系天下的孔子担负起改变自己所面对的社会的责任,义无返顾地走着入世道路。

孔子思想是否带有宗教色彩?

高二(4)于欣妍

《论语》中记载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人对此的理解为,孔子对超乎寻常的所谓精神力量不感兴趣。孔子真的对这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事物不感兴趣吗?我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孔子没有完全“敬鬼神而远之”,原因有三。

其一,“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并非对鬼神只字不提。他偶尔也谈及这些问题,但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伦语·八佾》第十二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祭祀神就如同神真的在那里,如果没有把心投入其中,孔子怎么能担任起祭祀重任。何况孔子自己也说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其二,《论语·述而》中“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子路为孔子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非但没有批评自己的弟子相信一些不切实际的鬼神,而且还说自己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如果是一个对鬼神不感兴趣的人,说出此话,难道不觉得矛盾吗?只有相信了,才会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宗教的信仰。

其三,安德义对《论语》9.9评论道:孔子对宗教神采取的是两可论,无可无不可,似有若无,存而不论。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操劳了一生,晚年见恢复周礼已成泡影,就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感叹,孔子知其不可而且为之,当他发现理想无望时,也不免借宗教事物感叹啊。

所以我认为孔子思想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人只有有了希望才能不断前行,宗教信仰只是寄托希望的一种载体,是一类形式,也是孔子带给我们的思想道德财富的一个方面。

也谈渡口高二(4)杨明月总有一些事会凐没在历史长河中,再找寻不到痕迹,偶尔会有人幸运窥见褪了色的记忆,然后用想象拼凑出自己喜爱的样子。然而一千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怕站在长河旁的是孔子,也是脱不了俗的。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这是一则从知其不可而为之中摘下来的片段。大约是说孔子问津。津者,渡口也。然而渡口能渡的,不仅是实体,更有思想。孔子的问津也许是问在地理上的泊船处,然而作为前辈的隐士长沮却答非所问地说来问的人是知道渡口的。真是答非所问而无意渡孔子吗?恰恰相反,这是想要渡孔子去极乐。只是那个极乐不是孔子所欲。他想要的盛世更在苦难的深处。于是他面对渡口而不知津在何处。他知道自己的思想大约是行不通吧,但这只是不知如何去做而不是知这不该做的。——避世终究不是正道。["深则厉,浅则揭。"]——世道如水,终究是避不过的。因避水而战战兢兢缚手缚脚倒不如扑在水中。但并不是随波逐流。——你的目光所指,便是我的神往之处。孔老夫子,大约就是扑在水中的人。然而这么决绝地飞身扑下真的不会让旁人指指点点吗?——当然是会的。但这都要留给后人去评说了。至于当下的自己,功过不求谁来鉴。哪怕别人说这是不撞南墙心不死,但只要自己明白这是撞了南墙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也许是想过放弃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君子罢了而非圣人。也会怨天但绝不尤人。于是他站在渡口前说逝者如斯。但他终是如同项王一般挺直了脊梁,目送着船只远去。这脊梁便是由"仁“、”礼"堆砌而成的。人生的渡口有无数,但绝不能随便挑一个就走。目的地再遥远,也要坚信自己会有到达的一天。就算衣衫褴褛,就算鬓已星星灿,也要相信彼岸就在那里——为了心中的大道,它就在这里。——今天哭明天笑,不求有人能明了,一身骄傲。

孔子与隐士

高二(4)俆晨悦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隐士是有不解之缘的。无论孔子走到哪里,总能遇见隐士,并且隐士的态度都不那么友善。然而,以孔子的性格,为何会依旧以礼待人,礼贤下士呢?

我认为,孔子的老师——老子,是对此有一定影响的。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隐士。孔子的思想主张很多是继承老子的,这就注定了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记得在电影《孔子》中,老子曾劝孔子做一个隐士。孔子只是说,他的道,在人间。他们道只是践行方式不同罢了。因而,虽然孔子与隐士的道不同,但也不致于不相为谋。

我觉得,孔子见到隐士应该会有一种亲切感,就像师弟见到师兄一般。尽管师兄对待自己态度不友好,那也是为他好啊。孔子受到长辈的训斥,有什么理由不毕恭毕敬呢?

即便不是如此,那么一般人隐居山林的人也不能算是隐士。隐士一般都是一些有德行、有才干,并且胸怀天下的人。孔子哪怕不和他们同群,与他们坐而论道,共同兼济天下,也总是好的吧?因而,孔子没有理由排斥他们。

更何况,在某种意义上,孔子自身也是一个隐士。

作为隐士的孔子有其自得其乐的价值,他能把济世与修身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孔子称赞颜回身处陋巷而不改其乐,有时候,在孔子看来,隐退也是一种不错的归宿。孔子儒家的隐退要求自己在退之前要尽到士人的责任,在退后也不排除复出的可能,这种隐退开始有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但隐退后能有益于养志气、明道,因此变得心安理得,有价值起来。

所以,孔子和隐士并非对立。

那么,孔子对待隐士的态度,也就引刃而解了。

高二(4)俆子寒

孔子的时代到底说是一个悲剧性的时代,所以他才不愿意去悲剧性的对待它。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使命所谓“不可为”,不是不能去做,而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圣贤君子做事,所重视的是道义,事功的实现体现在道义之中,而不是把事功放在道义之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有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患。依据道义去做事,即使局部或暂时看不到利益,但是,全局的、长久的利益就在其中了。孔子不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挑战“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知其不可为”只是凭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不一定准确,也并非实际的“不可为”,到底可不可为,只有通知实践来验证,也就是要“为之”,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等于承认凡事无须坚持,遇到困难只管放弃,听天由命,随遇而安。那么就不会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如有神助等等情况的发生。英语里有一句谚语:自助者天助,就是这个道理。用姚明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生命在于挑战,在于不断尝试,躲躲藏藏、小心翼翼地消耗完剩余的生命比死亡更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用执着打通通向成功的道路。

孔子与隐士们的相同与不同

高二(2)于晔峰

孔子在四处游学的时候与许多避世的隐士相遇,其情景被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在我的语文老师对文中所述儒道学派激烈斗争的精彩解读下,让之前对四书五经这老古董毫无兴趣的我深深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此我不敢再对中华传统经典嗤之以鼻,而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学习它,吸取其中的精华。

其实孔子与隐士是一类人,《论语》中孔子对于子路转述的长沮与桀溺的话里有这样一句“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说人和鸟兽是不可以同类的,我如果不与你们同类那么我与谁是同类呢?孔子的意思是其实他与隐士的相互间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差别呢?隐士们认为目前天下是无道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归隐,但是孔子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却仍在世俗间去寻找改变世界的机会,这是与他们做法不同的,在孔子看来,隐士们坚持的德行与自己的德行与自己是不同的,都想改变世俗但是却没有找到机会,他们选择了归隐而自己选择了在世间传播自己的思想,本质上自己与隐士们坚持的德行是不一样的,只是自己与他们的在无法改变世俗后选择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罢了。

隐士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倒是还算尊敬,只是对他的懂权表示不解,楚狂接舆将孔子比喻成凤凰,长沮说孔子是知津矣(当然里面肯定还有讽刺的意味在)……都把孔子的德行推到了很高的地位,都认为孔子是有德行的人,晨门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课件他们在本质上是相互认可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孔子和隐士间有很多的相同点,是有着同类道德追求的人。

再来看看孔子和隐士们的不同。

首先,在处事方法的方面隐士们在世间无道的时候选择的是逃避。但孔子仍然在世俗宣传自己的思想,孔子让统治者中的贤德的人接受他治理国家的思想,对世俗进行改变,在世俗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他通过讲学来将自己的思想不断地传给自己的学生,但是同时孔子对隐士们的做法是赞同的,可是隐士们却不赞成孔子的做法,认为孔子这样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应该把自己放入这么浑浊的一个世界里去,所以在“变”的方面他们是不同的。

在内心的修德方面隐士和孔子虽然坚持相同的德行但还是有区别的。孔子坚持无为而治,而隐士们更坚持有为而治。孔子坚持的无为而治,而隐士们坚持的有为而治。

所以,孔子和隐士本质上是一类人,但是坚持的理想又有区别。他们的异是表现上的异,同是表现上的同。共同的价值取向下,孔子希望自己生活在无为而治的年代,而隐士是希望能遇到有贤明君子的时代。孔子与隐士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但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孔子和隐士,正是他们那个年代苦苦寻找“津”的代表!

矛盾的孔子

高二(2)郑天宇

没有一个时代不在讨论研究着孔子,就仿佛是一个人印证了那句话“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或许我们会一直对孔子的事迹有着两种目光,或褒或贬。无所谓外界的评论,实实在在的是孔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回味《人味孔子》时,心中充满了矛盾。是因为他的种种行为,既让我赞同又让我反对。然而,孔子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在这般矛盾中更显突出。

孔子一生坎坷,出身贫贱有四处碰壁。但他心怀理想,渴望回复周礼。礼乐等级制度确实有利于巩固国家,但同时存在弊处。这种制度只考虑了统治阶级额的利益,完全没有照顾到农民百姓,所以才像《孔老二的罪恶一生》中画的一样,在周游列国时被农民起义围困。这便是一种制度的矛盾。

孔子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当宰我与孔子辩论受三需不需要三年的问题上,孔子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宰我,在宰我出门后还在背后骂他。我在想这孔子是不是真的骂得对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守丧并不需要一定满三年,在这三年中吃素守丧,我认为宰我说的很有道理,在我看来,孔子是一时气愤,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因为宰我的话是违背周礼的。可许多书上评论孔子性格时说他是“温良恭俭让”,即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很少书中会正确的指出孔子脾气的暴躁。这便是他性格的矛盾。

孔子形象在矛盾中更显生动,所以我们也要更加全面的去看待孔子,不能因为一篇文章而否认了一个人。我们更要有探究精神,去证实书中所写的真伪。

我们是新时代的栋梁,历史的磨练中仍然熠熠生辉的孔子思想不该在我们这个高科技化的时代里被落寞。我们作为高中生应该辩证的吸收孔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任务了。

孔子是否需要反省

高二(2)杨敏

在文化越来越丰富与成熟的今天,大家对于孔子的政治与思想依旧各持观点。有人说他伟大,有人说他迂腐,在我的观点中,他是一个历史时期中特别的那一个,不需要对自己产生质疑。

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我并不认为他需要因为大家的目光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对于一个时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能够缺少这种坚韧执着的品格。类似于鲁迅先生对于中国人民的唤醒,类似于抗日英雄的无畏与英勇,是如钢铁般的脊柱。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依旧推崇恢复周礼,有人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但我认为孔子所倡导的周礼依旧有它的可取之处。在国家的整治中,它的强制性与制度性保持了国家的秩序,虽然有一些等级制度的意味,但也未忽视人本身的地位与尊严,相较于完全的封建与奴隶制度,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我们不能以一个现代的标准去评判这是否合理,是否完全符合国家能够富强繁荣的要求。历史是由阶梯铺就出来的,不可能让它一步跃升,也不可能不经历曲折,例如一个正确结论的形成总是需要无数科学家去补充验证的。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孔子的存在就是历史的一块砖瓦,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我们不应因为他人的敬仰而打压,应该公平的去看待他。

孔子颇受争议的成就还有他的教育,有人认为他的有教无类,因教施才是属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认为他打击了学生的个性,是使中国应试教育的的原因之一。我觉得这也许是对孔夫子的误解,但不管怎么样,孔夫子对于学生那片赤诚关爱的心是无法否认的,以及他对于学生主动思考的引导也无法抹去,在我眼前展现的依旧是一位宽容博爱、对学生谆谆教诲的师长形象。

对于孔子,我的观点是,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从他身上挑出许多的毛病,他也成为一个历史人物了,我们不可能把他拎出来批评让他自省一番,况且,怎么能根据我们的喜好去让一个人改变。孔子,他就是他,不需要改变,依旧是在春秋末期独特的人。

荷蓧老者与孔子之间矛盾引发的思考

高二(2)张祺

自古以来便有各家思想所矛盾冲突的情况。《论语》书中的18.7章记载的是孔子及弟子隐士之间的矛盾冲突,积极与世与消极避世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

我读这一章节是,对荷蓧老者对子路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一句与解读产生歧义。个人认为荷蓧老者的确是在说孔子,因为荷蓧老者说完该句话后就把手杖插在地上开始锄草并未说自己,而子路也为初见,无法辨别,孔子的事迹传遍列国,一位隐士虽不关心朝政,隐居山林,但说到底还是会有属于自己的思想。

话题便由此引出“为什么荷蓧老者批判了孔子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要接纳他的弟子子路,杀鸡做饭还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首先我认为隐士如此批判孔子并非理智,接纳子路更是前后矛盾。解读中说到荷蓧老者骂的是孔子,并非是骂子路,所以不矛盾,但是我想的是子路是受孔子思想所教育,荷蓧老者若是反对孔子的生活习性以及某些思想,那么做为同一个思想的继承者,也就含有类似的思想观念。荷蓧老者还有如此做法,实在非常人之作为。也许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只是我对于解读认为不妥,阐明自己的看法。

再说说子路方面。子路并非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弟子,他曾多次顶撞孔子,这便已经与孔子提倡的“孝悌”二字有所冲突,孔子对他而言即可以说兄长也可说老师,如此顶撞并非符合礼节,可是在这却出现子路在荷蓧老者批判孔子时,不进行辩论。甚至表现出谦恭有礼的风貌,就算子路已经过修炼,但是听到老师被隐士所不理解时,也应说明自己的看法,孔子也曾说过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的基础。荷蓧老者既然敢于直面孔子弟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作为孔子的弟子也应给予回应。“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做人应直道,是怎样就是怎样,没必要周旋,谦让。如同《孔子》影片里孔子的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凡事都有个度,慎重如果过了头就变成怯懦了,在思想面前,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符不符合当今世态发展,孔子与隐士分工本不同,一个从事教育事业,一个则是从事稼墙耕种职业的人,社会分工不同,荷蓧老者还有什么好批判的呢?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都能寻找出如此多的理由与隐士进行辩论,反驳。当时的子路为何一声不吭,那是的恭敬,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怯懦吧!

再说年龄,在思想领域方面,无年龄差异。光凭这一句就足以击败“子路尊敬年老的隐士”观点了,既然道不同,为何子路不能不相为谋,而是住宿,吃饭,第二天再寻找孔子呢?

最后孔子第二天为何不亲自拜访荷蓧老者,阐明自己的观点思想呢?此时,也许有人会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又去哪儿了呢?

孔子思想对于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高二A班AAA

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孔子的观念,塑造了国人的特征,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特征。

当时的孔子,提倡回复周礼,恢复等级制度。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逆历史潮流而为。当然,这样的做法在现代是不被承认和允许的,不允许社会制度的倒退和逆行。站在当时孔子的角度上,孔子支持恢复周礼,是维护等级制,而社会秩序的有序,真是依靠等级制度。现如今的政府,不论民选,专制,都是依靠等级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的。所以,在历史和政治的角度看,孔子关于恢复周礼的思想,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积极作用。其次,孔子提倡对百信进行德治。以德教化民,是民从善从孝,放弃恶念,从而达到社会安定,统治稳定的目的。但我认为,相对法治,德治是脆弱不堪的,全靠人民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相比法治并没有强制性。孔子之所以实行德治,我想这与他仁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仁者爱人,孔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法家的残酷的。但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必须管理好这个社会,保卫好国家的政权,怎么办呢?于是只能恢复周礼,实行德治,施用仁政了。孔子提出的德,即三纲五常等,也对后世的国人和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孔子的思想运用在了统治上,而当代,孔子的思想对于我很还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呢?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在当代,它的价值在于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指的是不分地域,不分国家,宗教,民族,只要是本于良知,理性的所有人或几乎所有人认同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衡量善恶的最低标准。当时的孔子希望找到一条能让社会普遍接受的准绳,用作来衡量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孔子深深的明白,任何一个社会体系要正常运转,必然要一定的社会道德,若社会道德全面崩溃,那么就意味着社会体系的全面崩溃。其后果便是动乱与屠杀。如今宣扬孔子思想,便是宣扬其普世价值,让现世的社会民众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实现自我的洗涤与升华。对于当今社会,孔子思想已基本与政治无关,留存下来的精华,便是属于人文范畴了。

孔子的思想无论古代还是当代,都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影响与作用这社会的进程。

政治上的侏儒,文学上的巨人

高二(2)潘悦

在历史的长流中,有人名垂青史,有人被无情湮没......或许有人同情那些被湮没在长流中,没有名分的人,羡慕那些名垂青史的,可是即使名垂青史,但那却是身后的荣耀,没有人知道那些伟人在世时的付出与苦痛....对于不可知的事物,人们的猎奇心理总会驱使着人们,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进而取其精华,促进社会的发展......而我今天要讲的,便是其中一个,一个伟大的普通人-------孔子。

孔子在政治上与那些政治家如管仲,晏婴相比的的确确是个侏儒,为何会这般讲呢。就拿最有名的那起“堕三都”的事件来讲吧:孔子在已堕二都后,没有审时度势,先维持力量的平衡,而是按原有的成见行事,挑动在鲁国并没有多大实权的鲁定公单方面行动,如果换做是晏婴,我想他必定不会在计划不周全的情况下,鲁莽行事;或者如果孔子在事前,分析各诸侯的实力,考虑将会发生的局面,并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那么也就不会导致最后的堕三都的失败了.....另外齐国见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愈发繁荣,害怕在这样下去会被吞并,于是便送了鲁定公许多美女,希望鲁定公沉迷女色,荒废朝政,然而这样明显不过的计策,孔子却没有发现,身为鲁国的代理宰相,他并没有沉着应对此事,恰恰相反,他完全沉溺与道德的愤怒中不能自拔,却拿不出有效地控制局势的手段;如果是一个有谋略的政治家如晏婴,他应该会在鲁定公无法从政的这段时期内,利用这次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整顿一下鲁国的内外,可以说这事对一个谋士来讲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但是这对孔子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孔子在政治上的幼稚以及失败,至于分配祭肉的事,既然已经得罪了三桓,就别指望别人给好脸色看,而孔子却因此负气出走,把国家完全抛掷在脑后......由此可见孔子之所以一生不得志,与其从政的态度及方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政治上的侏儒又怎能够凭一己之力而改变整个动荡的局面呢......

但是,与那些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相比,他却是个巨人。孔子主张仁爱,因此在他看到那些仆人因主人的去世而被迫殉葬的时候,他大胆地向鲁定公提出了废除这一制度的想法,因而也救下了那个年纪幼小的秦思恭并收他为徒....他的这种仁爱思想,不是一视同仁也不是兼爱天下,而是去拯救那些需要被拯救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出现,使得人们在冰冷的战争年代中感到了一丝温暖......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使中国在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了一个仁爱负责任的大国.......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并在教学方法上,把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提到了教育事业面前。《论语》中记载孔子在回答学生问仁、问孝时,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以不同的回答。这种因材施教的办法,是他教学法中的合理因素。当时没有按年龄和文化水平相近而编班的班级授课制,他的学生又是年龄长幼不均,文化水平深浅不一,社会出身贵贱不等,政治倾向不同。在如此复杂情况下,他发现并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是可贵的。直到今天,在教学中仍有重要价值。我想,孔子是一位成功的老师,可以夸张地说现在的老师都没有孔子这般做得出色,因为他深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超出了类似于父与子之间的那种羁绊,试问,现在的老师有多少是能做到这般的呢......想必是寥寥无几吧.....还有在经济制度问题上,他虽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改良办法,但也是想在原有的形式下,减轻一些人民的负担。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因民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尧曰》)等主张。也就是劝说统治者要“爱人”。“爱人”是允许剥削的,但不要太过头。这比起只考虑自己“用不足”,不考虑人民死活的剥削者来,也可说是有些长远眼光的。因而,说他是一位巨人,也是言之凿凿的.....

即使是政治上的失败也无法掩盖他身上的那种光辉....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的那种意志,有怎是我这种愚人可以评判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啊.......

孔子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自己

高二(4)杨帆

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深意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当然他也一样。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劳累一生,取得教育的很大成功,而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呢,难道就抛之脑后了么?还是说这是他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无望的自我安慰呢。

世人不解孔子的言行,知其不可为还要去做,这是不是没救了呢?这也许是世人对孔子的误解。“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却也有着不可弥补的愚蠢。首先,孔子遇到的隐士里面有着与孔子不同的想法,其中“与知其不可而为之”正好相反的便是“知其不可而不为”,这也是孔子的知音晨门的观点。不过前者是对自己理想的负责,就算失败了也能叹息这对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这也许以洒脱心理表现出来的极端自救吧。而说这种行为愚蠢则是另有原因,孔子实行的方案是一个君主行不通则换一个君主来复兴周礼,但他为什么就要因一点挫折就放弃呢,这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么,这是不是和他的言行矛盾了呢。而另有一事,季孙在阳虎政变时曾邀请孔子,这是一个绝好的复兴周礼的机会,而孔子却“知其不可而避之”,这又是不是可以说明他的复兴周礼不是建立在“知其不可而为之”之上的呢。以我的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应是自己的鲁国好好发扬自己周礼的优势,劝说鲁君恢复周礼,就算失败也不放弃。

关于孔子的政治信念,老师曾说过这是他坚持周游列国的动力,但这股动力是否陪伴他到老呢?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正如同学们说道,“孔子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迷信的东西上,是不是代表着对自己政治理想的绝望呢?

没错,在世人看来孔子是一个圣人,但经过这么多的文字,其实他只是一个脱了圣人光环的普通人。

接舆为何不愿与孔子交谈

高二(2)詹轶雯

在阅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章时,我对接舆这个人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认为接舆和孔子一样才华横溢,志向高远,只是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接舆因对当时黑暗社会不满而剪去头发佯狂避世,孔子则选择了出世,到各国游说,推行他的政治思想,可惜各国国君并不买账。

当我读到18.5章时,接舆用凤比孔子,对他唱到:风啊!风啊!你这个时代出来干什么呢?过去错了的就算了,未来还是可以改正还来得及。大而言之,是想劝孔子不要老是怀念过去的历史,要开创未来,这个时代是挽救不了的,如果想在这时候出来从政,还是免了吧!孔子一听,知道这个人不简单,想和他好好交流,可是接舆一看到孔子下车,知道是要来同自己讲话,就赶紧加快脚步开溜了。

孔子主动寻求对话的态度很积极,可是接舆为什么不愿意与他交谈呢?是不屑吗?一开始我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当我深入阅读下去,并查找了大量资料后,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这些话其实表明了孔子的不忍避世。接舆是超然物外的隐士,他劝孔子:凤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孔子也都是知道的,他只是觉得孔子这样做徒劳无功,为孔子感到惋惜。孔子则认为虽然天下事有不可为之的,但是对于天下百姓我也有不忍弃绝之情,不能逃脱之义,如果这些我也都超脱了,我又有什么理由不隐去呢,所以孔子内心是比较矛盾的。他想和接舆讨论争辩一番,但是接舆是一个隐者,与孔子人生态度截然不同。

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与谋,他不愿与孔子交谈,又想劝其隐去,但也不会很急迫地想改变什么,这便是“知其不可而不为”。他知道孔子是明白的,说了也白说,于是便不说。接舆有这一点道家思想,是现实主义者,知道自己无法做到,就不去做,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则表明他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的价值观天差地别,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接舆才不想和孔子交谈。

在交友方面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高二(4)王燕琴

追溯历史的长河,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句名言,更是一种精神的代表。无疑,孔子在政治上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无可置疑的。他致力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情怀,与命运,与现实进行抗争,即使这一切不被人们所理解。他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仁者。

后世的人,尤其近一百年,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是成为一种高尚情怀,更有无数的人用他们在生命阐述了这种精神。现在的我们并不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我们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在困难面前,明知前路艰难,仍然知难而上。但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所有方面都是适用的?

有一次,孔子要出门,可是,天在下雨,而孔子的车上没有遮雨的车盖。弟子告诉他:“卜商有车盖,向他借吧?”老师出门遇雨,向学生借车盖避雨,很正常。但孔子摇摇头。“不借。”“为什么呢?”孔子说:“卜商的为人啊,很吝啬财产。我听说,与人交往,要把他的优点长处推出来,这样,大家就都喜欢他了。要把他的缺点短处遮盖起来,这样,大家就不会厌弃他了。人与人这样的交往,才会长久啊。”(《孔子家语·致思》)

这体现在是孔子对小人的宽容,但这不是知其不可而不为么?现在,我们一直倡导与人交往,要说出对方的缺点,这样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是真正的朋友。但这极有可能导致关系破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逆耳的良言。这似乎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吧。这不非常矛盾么。

孔子在帮助对方掩盖对方的缺点,与人交往,不但不要计较别人的不足,而且要帮助对方遮盖他的短处。这是孔子对我们的启发。我认为孔子的做法是正确的,毕竟人都有缺点,对自己更亲近的人,才能批评对方。我认为孔子在交友方面是知其不可而不为。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述而】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因为你的朋友不见得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你可能会警觉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有可能是我的危险。因为滴水穿石的微妙积累,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若是与人交往,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对方不是一个好人,却因为利益而仍然要交往,到最后,吃亏在还是自己。所以,在交友时,应该知其不可而不为。

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这需要我们去判别。

小议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高二(4)吴佳雯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乎?”

正是因为这一短短的对话,引得百家争鸣。

不少学者认为,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可歌可泣的悲壮,是历史的必然。蔡尚思认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尽人事以应天命的最好证明,只是一种对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肯定。王蒙也说过,若是没有孔子的“知其不可”就不会有像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壮志情怀,也不会有历史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可见他们都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赞美者与认同者。

但也有人认为,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识时务的表现,明知不可却偏要去做,这只不过是一种无谓的挣扎,白费力气而已。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真的有时代意义吗?

对此,我也有相同的质疑。

例如老师上课所举的那个拼命攒钱为得癌父亲治病男孩的故事,假如是我们,到底是选择“治”还是“不治”?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大家几乎都异口同声的说会“治”。的确,处于孝的本能,我们做出了同孔子一样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又不顾一切去做的相同选择。

但等内心冷却下来,静心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呢?对于父亲的病,在明知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前提下,我们为什么不放弃治疗呢?当然这不是一种消极的或是不重视父亲的想法,而是选择另一种方式尽孝的方式。在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常回家看看”的文明标语,这是对为人子女的一种要求和提醒。或许对于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已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生命的宽度的广度,而这种“广度”便是他们能感受到的幸福,这种幸福多半来自于子女。是的,我们不可否认尽心攒钱为父亲治病背后所蕴含的感动,若是排开所谓的尊重生命等牵涉社会伦理道德的问题,就算每天给父亲的一个拥抱,几句关切的话语,都远远胜过医院里各种医疗与药物的支持,那种支持,不是生理上的,而上真正心灵上的宽慰。真正爱父母,是精神上的。在子游问孝时,孔子也曾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若在回过头来说孔子,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过程就像是男孩为付清攒钱治病的艰难历程。正因为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在外漂泊十四年,可谓颠沛流离,到处碰壁。在这样的境况下,孔子为什么也不换个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尽然原来的想法行不通,那就应该选择一种“可使之可”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将自己的全身精力都付诸能实现的事情上,不是更有意义吗?理想是应该和现实社会环境有所关联,并有一定的可行意义,否则就成了空想。试想,假如孔子不拘泥于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而是顺应大势社会环境去辅佐君王的话,他所做出的贡献是否与现在人们所倡导的截然不同呢?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否也会令人惊叹呢?

楚狂接舆为什么不愿意与孔子交谈

高二(2)朱晓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先了解一下这二人的身份背景。

  陆通,字接舆,春秋楚人,为人放荡不羁,古书上称他为“楚狂”。据《高士传》记载:陆通亲自耕种,自食其力。楚昭王曾派使者持百镒之金,二驷之车,聘他出山去治理淮南。接舆微笑不答话,使者见他不答,只好离去。而接舆因对当时社会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与统治者合作。

  而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因季氏不想再任用他,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宣传他的学说,时年五十五岁。

  孔子人生态度要致力于社会和谐人民安乐,明明知道件事难做得圆满,也定要去做,要努力改善社会现状,使其趋于仁和礼的要求。孔子人生理想理想决定了人生道路。接舆等人生态度体生命核心,即尊重体生命意义们认件事情重要,而像孔子所能救世反而影响了生命合理进程,浪费了能够导致良好结局生命过程。简而言之,两人道不同。也许是接舆是觉得如此一个聪明人居然走上这条傻路不值得,用唱歌这种方式来劝解孔子。

  但问题是,既然接舆想劝解孔子,为什么在孔子下车后没有和他辩论,而是躲开了呢?

  记得孔子也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是一个一旦确定理想就算知其不可也要为之的人,否则不可能抛弃妻子带着徒弟周游列国。既然这么多的苦都受下来了,又怎会为一句话而改变。而且上文也提了,孔子是聪明人,既然他能理解接舆所唱的歌,他也自然会好好地考虑这番话,又何须他多嘴。

  我觉得,接舆和孔子这场会面,是两个聪明人的思想碰撞。没有火花,没有争执,只是稍微寒暄了几句,又踏上了各自的道路。

小议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高二(4)朱瑞杰

孔子一生转辗于各国,却在政治上没有大的成就,是否与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理念相违背?表面上看,孔子就好比是纸上谈兵,有了理想却不实践,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但依我看来,二者并不存在违背的关系,而是舞台与幕布的关系。面对一块幕布我们停止不了猜测,所以会误以为二者相违背。

孔子周游列国是带着他的思想去的,他也想以政治这一媒介来教化百姓。他到每一国家,就向那里的君王宣传自己的执政理念,虽然不为君王所推崇,却也是采纳下来,作为一种选择。孔子其实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心里已经清楚,便是国君不会将他的思想遍及国家,而是仅仅作为一种参考而已;然而他也清楚:即便自己的思想没有被推崇,国君依然会从自己的言语中吸收一些对于自己执政有益的东西,并且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执政理念中去,对百姓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孔子正是利用这一点,一步一步地扩大自己思想的影响力,即便是以国君的名义而非自己的。

所以,如果将“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不可”理解为“不可为国君所推崇”理解起来就顺畅了。假如将“不可”理解为“不可从政”,也就是孔子知道从政这一点途径已经无法成功,却一直走下去呢?这要提及孔子的性格。

孔子一生渴望做官,不仕无义,这是他个人的特征,也与其时代特征有关。孔子所处的时代,当官的人才有发言权,孔子想做官,便是想拥有说话的权利,再将自己的理念进行宣扬,就水到渠成了。然而孔子却当不了大官,孔子心里清楚这其中的原因,又没有其它办法,便转辗于各国,以寻求理解自己的国君。未遂。时至今日便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所以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孔子周游列国,本来就是知道自己的理念将不为国君所推崇、自己从政必然无望,然而他毅然做下去。所以二者并不违背,“知其不可而为之”仅仅是周游列国的集中体现。也许,孔子这么做仅仅是想让后人知道,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路途中,肯付出多少,能付出多少。而“知其不可而为之”则是它的一块幕布罢了,幕布必然不能展现全部,掀开幕布,我们便看到了孔子苦难而深邃的人生。

对18.5章的理解

高二(2)屠凯越

楚狂接舆称孔子为“凤”,这是对孔子才能德行的肯定。但之后说孔子“何德之衰”,这是接舆和孔子“道不同”的原因。在接舆看来只有在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作为瑞兽的“凤”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在眼前这个乱世中,瑞兽是“看不见”的。现在接舆是用凤来比喻孔子,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

从接舆的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贤者,“楚狂”是他在这个乱世中隐藏自己的一个方法。接舆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是对立的,或者说孔子和当时的隐士是两个层面的人。在孔子看来自己生于乱世就更应该积极入世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在接舆这样的隐士看来应该避世生活。“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是接舆在劝孔子放弃他那“荒谬”的行为。接舆也知道“今之从政者殆而”,因为知道时代不可挽回,所以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这就是“知其不可而不为”,这和孔子思想全然不同。

虽然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与接舆一般的隐士了解孔子,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一般人,所以他才会“欲与之言”。像接舆一般的隐士之所以选择避世,原因有二,一是他们对统治者的失望和愤怒;二是他们在逃避自己的心,想救世的心。正因为在挣扎,所以接舆成了“楚狂”。屈原在《涉江》里提到的“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就是接舆的正面写照。这就是说接舆是矛盾的,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不谋而合,但他心底也有一个声音“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就凭我一人之力能做什么”,所以他才会选择佯狂避世。所以孔子“欲与之言”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

综上所述,像接舆一般的隐士和孔子一样,都是忧国忧民的。隐士是因为自己不能做什么而避世,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决然的心态。

我们该如何看到孔子

高二(2)吴倍佳

几千的中华历史长河中,对孔子有褒有贬,各种意见参差不齐。有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也有维新变法时儒家思想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也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打到孔家店”,亦有“文革”时期,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面对不同时期不同人对孔子的看法,我们必须站在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孔子。对于孔子的思想我们切不可全盘接受,也不可一点不接受。

儒家思想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亦可以保持这般灿烂辉煌,一定是有它的精彩之出。孔子毕竟是孔子,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圣人。《论语》微子篇第十八有记载到“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此中,尽管楚狂人接舆行为狂放不羁,不守礼法,如此讽刺孔子,孔子没有怨恨,而是下车想去请教接舆,圣人就是圣人。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说隐士主张明哲保身与孔子的思想截然相反,可孔子对接舆仍旧想虚心请教,听听他的高见。亦有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思想对于现世的影响是很深刻的。总的来说孔子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他可以做到很多今人做不到的东西,他很多思想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但人无完人,就算是孔子这样的一个圣人,也不能做到不犯错。孔子热切的想做官,并且想做大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年轻时的一件事:当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袋守孝时,他却兴冲冲地跑去参加季孙氏举行款待名士的宴会,违背了当时的礼仪。也许孔子是因为对官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才按耐不住,不顾礼仪地跑去参加,犯下了一个被载入史册的错误。再后来,孔子在官场不如意,得不到重用。急切想要做官的他,饥不择食。孔子这两次想要去叛臣那当官,天真的认为只要有用武之地就一定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却不顾那是乱臣贼子。幸好有子路的监督才没有让这个成为孔子人生的污点。孔子也犯过“以貌取人”的错误,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个叫子羽的学生,这子羽小鼻小眼小脑袋长得非常难看不雅,孔子便不假思索的认定其貌不扬,不会有什么才气,难以形成气候,因此对他很冷漠。然而很有志气的子羽愤而离开孔子回家躬耕和自学,几年后终于成为知识渊博的著名学者,很多人千里迢迢来到鲁国,孔子慕名到子羽的情况后,作了深刻的反省,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以貌取人,不足为训!”

孔子是圣人没错,但这并不代表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就比如孔子一定要推行周礼,可周礼是被历史潮流所抛弃的东西,孔子逆流而上,我认为这并不是明智之举。虽说我们是站在今人的角度看过去,会看清很多对与错,孔子在那时并不能知道推行周礼是对是错,我们不能以现在来要求孔子。但这样的事实也正好反映了就算是圣人也是有错误的时候,并不能一味的赞扬,带着圣人的光环去看孔子。学习就是要带着思考地学,看孔子也要辩证的看。

被情感左右——孔子不该自省吗?

高二(2)吴勤辉

子曾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其实就是告诉人们,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光要看到别人的行为是对或错,还应该想到如果是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行为,没有他做的好就学他,比他做的好则去反省自我。

但孔子说了这句话,自己又有没有真正做到呢?孔子不该自省吗?

在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专题中,孔子知其不可(逆历史潮流)而为之(恢复周礼)。在我看来,孔子是需要自省的。

纵然,周礼是有很大的好处,这种制度是有益的。它巩固了国家,维护了社会秩序,曾一度被运用而得到了良好的反响。至于到最后的落寞,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不可控的,其中定有它的必然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制度的发展有它的规律性与必然性。不同的时代必然会有其不同的制度,且不说其他朝代,就说孔子生活的的春秋时期,要是没有文化制度的相互碰撞与交融,哪儿来的百家争鸣呢?社会正是有这些新的、不同的文化、制度等的出现,才能得以发展,否则不就止步不前了?社会是发展的,朝代是更替的,孔子想要恢复周礼,即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也是难以实现的,孔子眼中的社会、他的政治理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然,一个朝代的复辟不也成了简单的事儿了?孔子是需要自省的。

孔子在战火连天中,眼看者百姓受苦,所以迫切地想要恢复周礼,这虽然是为了百姓的着想,但当时的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温饱更是成了最重要的问题,连家都可能是奢望!怎么可能有那个力气去想要恢复周礼呢!要是恢复这制度这么好说,那当时的统治者为何都对他敬而远之;为何当时的隐士都对他提出了意见、批判、不屑与不满;为何他周游列国14年,仍是没有让这种制度得以恢复呢?孔子是需要自省的。

即便孔子是一个圣人,但人是会受到情感的左右的,所以必然会犯错,犯错了,就应自省。

孔子对子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二(4)潘卓慧

《知其不可而为之》中有这么一句话:子路拱而立。对于隐者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很明显是在嘲讽孔子入世的态度和他的政治理想,而作为孔子最得意的门徒之一——子路,却没有与老人争个上下,而是恭敬的拱着手。这是怎么回事?

子路,这个人的性格里本来就有着直爽率真的一面,他有勇气,孔子曾经称赞他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看的出来,孔子是非常喜欢这个弟子的,而子路对老师呢,也是直言不讳,子路问孔子如果为卫君治政,先要做什么,孔子说先得“正名”,子路脱口而出“子之迂也”,夫子立马回他一个“野哉,由也”。敢于这么跟老师顶撞的,恐怕只有子路一人了吧。他的直言不讳也可见一斑了。可是面对污蔑他尊敬的老师的老人,为何他会如此尊敬,我想一定是孔夫子平常生活中展现的“仁”和“礼”深深的影响了子路。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在子路的谦逊的性格养成的过程中,孔子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想,既然孔子脑海中有那么多关于仁和礼的想法,那么他一定也会在平常生活中也践行自己的理想。而一直跟随着老师的子路,毋庸置疑的多多少少受了孔子的影响。

而孔子对于隐者的态度呢?当然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否认他们的看法,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很少的人真的认同孔子的政治态度,他这一路走得多么艰难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再说孔子对子路的影响,也许出于对这个弟子的喜爱,他为子路操的心可不少。孔子一直担心子路的性格为人,暗地里想启发他趋利避害,能够按自己的思想去做事,就故意称赞颜回。孔子说:“用我的学说,就实践我的主张;不用我的学说,就将其收藏好,只有我和颜回能如此行事了。”孔子的意思是想子路少受些亏,可见他对自己的三千学生真的是尽心尽力了。那么弟子们对待老师自然也是万分恭敬。《论衡•讲瑞》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可见弟子们跟着老师自然是学到了不少。那么前文所述的子路拱而立也不足为奇了。有的人说,孔子是个失败的教育家,可是我不这么认为,你看他把鲁莽的子路教育的多么谦逊有利呀。

孔子对他的弟子们宠爱有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9.9章的意义

高二(2)林自力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是论语的9.9章,凤鸟:指凤凰,帝舜时和周文王时都曾出现,预示着时代的兴盛、事业的成功。河图:据记载,伏羲氏时代曾在黄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背上有一张图,就是后来伏羲氏画八卦时所根据的“河图”,人们把这样的事看作是圣明君王出现的一种征兆,总的意思是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

孔子用凤来感叹这个时代,所谓“凤鸟不至”,这句话的涵义,等于现在的说法——“这时代不是我们的了!他说这句话时已经归鲁三年,时年七十有一。这三年间,孔子序书传礼记、删诗正乐、作春秋、序易彖、系、象、说卦、文言等,一心整理文化。孔子已知其心中王道理想不能实现,故托求在文化教育事业上,接续传统文化,教育弟子,以待后人开创新的局面。所以这句话看似与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搭,但实际上孔子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因为他对这个时代已经彻底失望,发出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的感叹和无奈。因为他的无奈和失望,致使他意识到不能让这个世界再这样下去了,而回望自身,已经年老体弱,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仍然著书,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精神传承下去,希望后来的贤者可以继承他的衣钵,推行礼乐。结果事实证明,他成功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论语成了正统思想,传承至今。我想,孔子知道自己已对这世界无能为力了,但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著书立传。希望有人可以帮他改变世界。

孔子认为自己老了,依据有三“不复梦见周公”是一,“凤鸟不至”是二,“河不出图”是三,他更多地是从自己对生活、学问的感受上去判别自己是否已经老了。他老了,经历了各种苦难,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又不幸早夭,离他而去,他最忠心的弟子子路杀身成仁。一切随风而去,他也将在“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感叹与伤痛中逝去。他在临死前说了:“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虽然饱含了理想不得以实现而年老体衰的悲凉,却鲜明反映了他对周礼的无限思慕与尊崇。这句话是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总结。

不坚定的孔子

高二(4)潘潘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和他的父亲相依为命。有一天,他的父亲查出患了绝症,连医生都建议男孩和他的父亲放弃。但男孩依然拼命打工给父亲治病。

老师说,男孩给父亲治病的坚持不懈和孔子对仁礼的执着是一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没有谁对谁错。而我认为,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男孩给父亲治病是一种坚定的情感价值取向,努力赚钱来延长父亲的生命,哪怕一分一秒都是无价的幸福;而孔子始终面对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质疑,从“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动摇。在《论语》选读读本中,孔子内心的动摇频频出现在我的眼前。

因此我认为,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是有踌躇的时候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坚定的。首先,子路说过,(君子)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毫无疑问,孔子的思想是高于子路的,那么他一定知道自己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像孔子这样聪明的人,行不通的事情难道会没有想过放弃吗?其次,孔子曾想过要去帮助公孙不狃这样的叛乱之徒起义,可见他因急于想证明自己的才能以至于忘了自己推行的道义。诚然,孔子并不是官迷,可是他满腹才华不被重用,心中难免失落,失落到了一定程度,他在内心就有了对自己、对仁礼道义的质疑。“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句话正是孔子急于证明自己的铁证。也许孔子对自己有着足够的自信,能出淤泥而不染,但帮助为非作歹的人,无论如何是不在孔子自己推行的道义范围之内的。所以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是不坚定的。

青壮年时代的孔子,或许满心欢喜地要恢复周礼,有着一腔热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郁郁不得志的孔子想过放弃,但他不能放弃。身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的孔子,用他的仁礼道义教育了三千子弟,如果连他都放弃了,他的学生该何去何从?所以孔子“坚定”地坚持了一辈子……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中看来,孔子到底是坚定还是不坚定呢?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两千五百年后,我们看孔子

高二(2)李月莹

那个一尊老态龙钟又谦让有礼,温和慈祥又充满智慧的君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是孔子,布衣孔子!而两千五百年后,捧起《论语》,品鉴着他智慧的火花,与他进行着思维的交流···这次,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孔子。

众所周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而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要恢复周礼是不可的,孔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什么促使他这么“知其不可而为止”,并将其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理想。孔子把恢复周礼作为他的理想,对未来美好的幻想成为他的动力。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儿,他与他的父亲关系极好,但有一天,他的父亲被查出得了重病,医生告诉这个小男孩儿说,别治了,你父亲的病已经治不好了!可是小男孩儿没听从,他辛勤工作,坚持为父亲治病。。。无关结局。孔子如这个小男孩儿一样,他把周礼看作父亲一般的爱,把恢复周礼看作治病的责任感让孔子坚持了下来,没有懈怠!

也正是这种责任感,让孔子没有选择隐居避世,反而积极入世!

“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这是隐居者的原则与信念。楚狂人对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荷篑也劝道:“莫知己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但孔子没有听从谁的话,而是坚持走恢复周礼之路。这是责任,也是理想啊!

孔子是否看到旧周礼的害处,是否看到新政的好处呢?孔子是个没落贵族,他代表的也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主张让君主爱人,减轻劳役,减小压迫,不能过度剥削百姓,但这也是为了君主的长久统治!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为民做主?那就是让民做主!这也是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民”。两千伍佰年前的孔子没有想到这一点,但他竭尽所能的为民做主自然值得夸赞。

而旧周礼自然有其落后腐朽的方面,例如:活人殉葬。孔子看到了这一点,他救了要为季平子殉葬的一个逃跑的小奴,也成功在朝堂上辩胜了所有人,废除了活人殉葬。因此,他要恢复的是改良过,改进过的周礼!虽然有些方面在现代人看来有些不和谐不民主的方面,但孔子所做的也为那个冷冰冰的世界注入一股暖意。批判继承,有所扬弃,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孔子很伟大,孔子也很平凡!他身上有“君子之风”,有“仁者爱人”的品质,有“诲人不倦”的毅力,更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但他又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师,父母与朋友!

孔子与隐士的那些事儿

高二(4)朱欣捷

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了很多的隐士,他们纷纷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表达了自己的嘲讽与不理解。我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章中描写的每一个关于孔子与隐士之间的小故事,都很有不一样的意思,尽管从表面上看着些不过是一系列关于隐士与孔子的事。

楚狂接舆遇到孔子时唱的是“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有人问:为什么接舆一面说孔子是凤,一面骂孔子德行衰微呢?我想,因为接舆是个隐士,早就听说过孔子的名号,所以从心理上分析,他一看到孔子,自然就想到了这位“圣人”,油然而生的便是一阵对孔子的敬佩、尊敬,所以一开始出口的便是“凤”,后来又想到这位大家的所主张的“礼”啊,“乐”啊,以及他的主张得不到君主的赏识后一直坚持周游列国寻找“明君”的行为,在接舆眼中,孔子不随遇而安的行为着实太不明智,所以发出了“何德之衰”的感叹,而接舆又是个“狂人”说话自然很直,想到什么说什么,自然就形成了这样“前后矛盾”的句子。

孔子让子路向长沮、桀溺问路,长沮说“是知津矣”。这句话我觉从语气上说有一种讽刺的意味,就好像“他那么了不起,那么一定是无事不晓的咯!”而桀溺和子路说不要跟着他颠沛流离了,跟着我们悠然潇洒吧!却不问孔子,有点看不起孔子的意味,觉得他很傻不明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翻译说的是人不可与鸟兽合群共处,有人说这里的“鸟兽”暗喻长沮、桀溺。我亦觉然,鸟兽象征随波逐流,没有思想的人,而那些隐士,躲避乱世,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那些鸟兽又有什么区别呢?要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孔子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很多人说这里有一种讽刺孔子的意思,我觉得到不一定,也可能是他发自内心的一声感叹也未可知。

孔子与隐士走着不同的道路,我不能说孰是孰非,他们自有选择的理由,不需要世人的眼光,亦不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由孔子的思想读孔子

高二(4)方伟涛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经他在我的眼里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圣人,经过一个漫长的关于孔子的专题性学些之后,我觉得孔子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圣人,而是一个平凡的人,因此,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孔子和他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就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促进并保护了中国的统一,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 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正是由孔子创立,而儒家思想在君主的使用下在一定程度上封印了人们的思想,无法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包括近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孔子的哲学儒学几乎总是作为官方哲学而处于“独尊”的地位。被宗教化了的儒学,长期起着为统统治阶级树立统治精神的作用。因此从这里看,我们应该对孔子的思想进行部分的否定。

但是,儒家的思想也拥有其值得赞扬的地方。

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儒家思想能够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长盛不衰可以说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那么孔子的思想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在此我不能给予一个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解答,因为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明的进步,但在特定的时期中也同样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一个公正的态度,我比较认同顾颉刚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的评价——“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君子,战国时代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代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回到君子了。孔子成为君子并不是薄待他,这时他的真想,这是他自己愿意做的。我们要崇拜的,要纪念的,是这个真相的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性

高二A班CCC

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年代,却是一生为“周礼”的复兴而号呼奔走,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迎难而上的精神。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从不停歇,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他积极入世,只为的“礼”能够再度被人重拾,却无可奈何!终了,也不过是发出一句“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感叹。他,不曾后悔,也不曾动摇。即便是在那些隐士的极力劝阻,冷嘲热讽之下,也不曾动摇。不得不说,他对他的理想还真是“坚贞不渝”。

那些隐士,多认为天下如此混乱丑恶,聪明人应避世隐居,如接舆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孔子却是在认定了天下混乱之时,还挺身而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非鸟兽,人本就是社会性的生物,永远不可能离开社会群体。天下无道,当然更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来拯救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从中,也体现了孔子的这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归属感。以求洁身自好而趋极避世固然也没有错,但这也不失为一种懦弱无疑的体现。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正处于崩坏之际,明明拥有能力去帮助社会的,难道不应该去拯救社会吗?行为上确实没有过错,但是在道义上是不是有了欠缺呢!

孔子,明明知道理想无法实现,却依旧坚持自我,不为外在环境与外人的言辞为之动摇,保持身心清明。明明处于乱世,却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他的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为,虽不能成功,却在向外传递一种正能量,一种精神,也在唤醒那些隐居避世的人来拯救社会。可惜,他与他的理念都不被人理解,不为时代而容。

我只能说,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应是出于道义和仁义的表现,他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所以,贤者避世,圣者入世,贤者还没有到达那种将天下人都装在心里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圣人,恰是拥有了这样的博大胸襟。圣人贤者的差别,其皆出于此乎啊。

论“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不同隐士

高二(4)班 沈锦鹭

隐士——隐居之人,虽隐却有大智。孔子周游列国就不少碰到隐者,楚狂接舆,引吭高歌,一位狂傲之徒;长沮桀溺耦而耕,“是知津矣”;丈人言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晨门高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引人深思。。。

与接舆相遇,是一种不同思想的交锋。接舆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摆明着劝说孔子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已无力改变,应当同他一样隐居于世。但孔子不同,他认为他的使命应是在当下唤醒人们的良知,不应追求未来的闲适,不应碌碌无为。我认为孔子的“欲与之言”是想阐明其政治理想,认为在动荡的社会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国君,百姓走向美好的大同世界。孔子入世,接舆出世都有其相当的理由,但两者相遇终是不能相合。

长沮桀溺也是避世之人,“避”字很泛,他可避于野,避于市,避于朝,避于色,避于言和避于人。孔子则是“道合则留,不合则去”的避人。长沮对孔子一行不同的态度明了地指出“人生之路”——不要再四处游说政,去归隐吧,桀溺也不劝子路。直接说明去避开人世,两人好心相劝,孔子却依旧坚持理想,得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结论。此处孔子虽不见人却也发表了感慨。

再有子路与荷蓧丈人相遇,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意在劝其归隐。但孔子之责不在事业而在心怀天下,教育他人,寻找大同社会。子路拜过孔子后再回来见丈人却已不得见。此处隐士再一次地避之,表现出孔子与隐士思想矛盾之大。但孔子还是诚心回拜,可见孔子之“仁”。而何蓧丈人不同前面隐士,在于他善待子路,善待孔子弟子,若非长沮桀溺般语言犀利。

最后是荷蒉者过孔氏之门。他直击孔子的固执,言孔子偏狭,可见他是了解孔子内心之苦。后文讲没有人知道你,那么你应该自己知道自己啊,能知道自己知道就行了,别人不爱,自己爱,别人不知,自己知,何必劳心,忧心呢?何必深思高举,自命清高呢?区别前面的隐士,他直接将现状说明给孔子。孔子这时却不给回复了。为什么先前欲辩不得,而此处可言却不言?我想孔子无法反驳现实状况,而思想不同追求的人生境界不同,也就无法在于他人沟通,再答以理想也就无济于事。

他们都走一条避隐之路,都知孔子推行仁道于天下,终会以失败告终,但都表现不同,有直言相劝,有婉转讽刺劝其回头,还有直接辱骂等。孔子依旧表现如一“知其不可而为之”隐为智者,孔为仁者。她们是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界。仁者更甚智者。孔子尊重每一位隐士。人们是挑战社会入世还是与时推移的出世,仅屏个人的思想态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6068.html

更多阅读

反腐倡廉征文:勿以恶小而为之

区反腐倡廉征文稿留底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我觉得这句话在饯行反腐倡廉的当今

一个东北小伙子关于《东北人都是活王八》的看法 东北人

今天在MOP上看见一篇名为《东北人都是活王八》的文章,怎么说呢,相当气愤,也感到疑惑,为什么会对我们东北人产生这么大的偏见。我知道这其中肯定有我们东北人本身有关系,肯定有素质不高的地方,但我想更多的是一些不用大脑思考NB的地域思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声明:《关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考 不可预知的错误发生了》为网友刀痕泪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