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寻找一盏灯”作文评讲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ppt

高三语文“寻找一盏灯”作文评讲

选编殷东明 仲亚贵

【文题呈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寻找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意理解】

“寻找一盏灯”,这是一个动宾短语式的文题,题中的两个关键词语,在写作中不能只关注“寻找”,也不能只偏重“灯”,要兼顾。

“一盏灯”:有实指的内容,也有虚指的内容。要注意“灯”的比喻象征意义,从发光发热的特性发散开去,着眼于希望、光明、指引、温暖、关爱、呵护。虚指的内容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情爱之灯,如父爱、友情;第二类,人物之灯,如牛顿、孙中山;第三类,品质之灯,如坚强、信义、善良;第四类,事物之灯,如文学经典、肖邦乐曲;第五类,心理之灯,如梦想、希望、信仰。

“寻找”:表明态度和做法,是为实现理想等所作出的努力,体现动态的过程。“寻找”则是主动地追寻,意味着原先有后来失去的、或者是原先没有的,现在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是一种自我的完善、自我的提升、自我的修养。这样的寻找可以是个人的探索,寻求一种方向、寻找一种关爱、希望得到指引;也可以是集体的一种有意识的追寻、团队的发展路线、未来规划等。

若写记叙文需要记叙“寻找”的过程,若写成议论文,应包含寻找的原因、寻找的意义等要素。

【写作提示】

议论文写作

①能扣住“寻找一盏灯”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寻找一盏灯”,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上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赋分。

③能抓住“寻找一盏灯”确定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赋分。

④虽然观点正确,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明显有弱项,比如观点与材料内在联系不紧密,只列举而不作有逻辑的分析;或者,虽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但文章的观点属于人云亦云的套话或论据材料也没有新意等;可视为四类卷赋分。

⑤形式上是一篇关于“寻找一盏灯”的议论文,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心观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缺少论证等,可视为五类卷赋分。

⑥对认识浅薄、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结构混乱、随意组合不成章法的文章,可视为六类卷赋分。

记叙文写作

①文章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他人“寻找一盏灯”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描写“寻找一盏灯”的图景画卷,引发自己对“寻找一盏灯”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均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文章以“寻找一盏灯”为主体,故事情节生动,叙议得当,但主旨重在表达作者对生活状态的体验或感悟,可按二类卷赋分。

③文章主体叙述的是与“寻找一盏灯”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引发的感悟为大家共知,且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达一般,可按三类卷赋分。

④有故事情节但无引人之处,有叙述和描写但无精彩之笔,立意主旨无新意,整体上语言平淡,表达上没有明显特色,可按四类卷赋分。

⑤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寻找一盏灯”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可按五类卷赋分。

【示例作文】

寻找一盏灯

他是我舅舅,也是我的书法老师。我认为他是一个质朴、有学问的人。我把他当成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然而大人们却说他是愚笨,不懂变通的傻子。

他寒窗苦读二十几年,最终考上了大学。在那时,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家人都期望他能有出息,光宗耀祖。但事与愿违,他在工作中与领导意见不合,脾气倔强的他放弃了那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他自己便开了个书法班,教那些孩子们写字。

记得他教我写的第一个字是“人”。那时我已经练习了书法中的笔法不下一百遍。我认为“人”这个字一撇一捺便可完事,我随手写了一个“人”字,便给他看。只见他眉头微皱,摇了摇头,说太潦草,叫我重写。我便按他的吩咐聚精会神地写,虽然只有两个笔画,但我却写了很久,每一笔都竭尽自己所能,将其写得圆熟并且工整。我本以为这样便可完事,但他看后却说我写得太矫情。于是只见他拿起笔,在纸上随性写了个“人”字。那个字简单却不潦草,工整而不矫情。他轻轻叹道:“还是简单点好。”我从他眼中看到一种失望,一种迷惘,好像在寻找什么,但又找不到,那仿佛是一种被连根带起的空洞之感。那时我还小,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才知道,简单做人,才是他真正要教给我的东西。

如今我已长大,但他还是在那块豆腐干大的地方教授着他的书法。他的棱角太过明显,以至于他融不进这个圆滑的社会之中。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成人,即使在学校这象牙塔中,我也若有若无感受到做人的艰难。简单做人,率直做人仿佛总会被人排斥。我觉得,他们心中仿佛已经笼罩着一层阴霾,让他们在青春年少已经变得复杂,让人捉摸不透。但舅舅却是一盏灯,他让我明白了简单为人的道理,这样活着虽然有些辛苦,但也值得。

我也开始明白,为何当初舅舅的眼中会出现那种莫名的迷惘,他是渴望能找到一盏灯,能够扫除人们心中日益变浓的阴霾。但这样并不容易,他已经在这条路上遍体鳞伤,只能通过自己,来传递着这最为基本却并不深奥的道理。但他这盏灯毕竟渺小,灯光也毕竟微弱,只能通过点亮下一盏灯使这世界不被阴霾完全覆盖。

也许这样一辈一辈地传递下去,终究能使人们心中不再有阴霾了吧……

【点评】

高三语文“寻找一盏灯”作文评讲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ppt

这是一篇高三模拟考试的临场作文。模拟考试匆促的时间、紧张的气氛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给有实力的考生以思想和情思激情迸发的契机。譬如油井,没有压力,原油无法喷薄而出。本文就是这样一篇立意深邃、构思新颖、文字圆熟的上乘之作。

先说立意。“灯”的寓意在本文中是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是正直诚实重义守信,还是虚伪圆滑阿谀欺世?这是衡量做人水准和境界的重要尺度。显然,这样的立意要比“光明”“温暖”“希望”“梦想”等寓意来得更为深刻,更为具有现实警示意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带来经济繁荣,同时也让一些人丧失了做人的原则和操守。于是,让那些坚守原则恪守道德者与社会格格不入,成了“笨蛋”和“傻子”。有病的不是这些“笨蛋”和“傻子”,而恰恰是这个日益功利化的社会。可贵的是,“舅舅”在经过一番迷惘和痛苦之后,没有随波逐流,没有自甘堕落,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影响和培养下一代身上。而“我”也正是从舅舅身上,寻找和感悟到了如何处世如何立身的人生之“灯”。

次说构思。本文构思精巧而新颖,明暗双线,相互映衬。舅舅一生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之灯”,虽历经坎坷而不放弃,艰苦备尝而不言败,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相信会一代更比一代好。“我”虽初涉世事,但也略识人生滋味。在“我”的心中,舅舅就是我的“人生之灯”。人人都在寻找,人人都在探索,人生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寻找过程。舅舅教我写“人”字是本文的主要情节,初看似嫌雕琢,但放在以收徒授艺为谋生职业的舅舅身上,又显得自然妥帖,合情合理,多了一点精心安排的意味。想再加点别的什么细节,反而很难。试想,作为孩子,除了直接接触之外,“我”又怎么可能得知舅舅是如何在社会上如何因坦诚而碰壁、因正直而窘困之类的事情呢?

再说文风。本文文风朴实,情感诚挚;行文自然,清水芙蓉,文字风格和文章立意相得益彰。突出表现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对于寓意型作文,处理虚实关系大致有三条路径,分别是由实而虚、避实击虚、虚实一体。虚实一体,如《落花生》,对写作技艺要求较高,中学生操作不易,姑且不谈。由实而虚,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类型,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好处是立意显豁,形象鲜明;但也容易落入俗套,写得不好有牵强附会之嫌。譬如由生活中的“灯”写起,联想人生之灯,虚实结合得好,可以婉曲自然;但若稍有不慎,便容易产生文风矫饰、立意苍白之弊。避实击虚,即直接从文章寓意写起,紧扣题旨,直击要害。譬如本文,直接从“灯”的深层寓意落笔,质朴大气,浑然天成,作者这种临门一脚、直击题目思想内核的思考路径值得学习借鉴。

寻找一盏灯

巴金曾在多年前的一场纪念会上盛赞冰心:“因为你,我们知道我们不是生活在黑暗中。有你在,灯亮着。”今天,我也要将这份至高的评价送给你: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盏灯。

我曾是一个自认为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我暴躁冲动,常常因理解力的低下被人嘲笑。我期望在所谓的励志书中寻找安慰。可那些美丽、自信、阳光从来未降临在我身上。只要书中有一点点的光亮,我都将它深深镂刻于心,却仍抵抗不了负面情绪的侵袭。

或许是在黑暗中待得太久,我对庞大的光明、温暖变得迟钝。汪曾祺先生,当我初次与你相识时,我只是拿你的《人间草木》当做休闲读物。毕竟,你的书是那么的古朴。粗糙的草绿色封面上不浓不淡地写个书名,连幅画都也没有。

可我没到,你就是我在茫茫书海中寻找的那盏灯。

惊鸿一瞥,我赞叹于你笔下葡萄架的勃勃生机,小葱拌豆腐的鲜美可口,玉兰花的分外清香。但待到将那白纸黑字读了一遍又一遍,你的精神渐渐从字里行间弥漫开来。你恬淡乐观,在冬夜里读书竟找到脚炉爆米花的乐子,你笑看人生,即使在文革被下放依然乐呵呵地在牛棚中用牛粪烘烤土豆。你不位居灾难,因为任何灾难在你眼中都只是生活,风淡云轻。

于是,我相信,我爱上了你。你的文章,是像我书桌上那盏孩视宝一样的台灯。没有漂亮的雕花,没有高科技的声控,但有着世上最揉合和最明亮的白光,默默陪伴我多年,在无数个奋笔疾书的暗夜给我带来一些慰藉。

深海中有一种丑陋的巨鱼,在没有一丝光的海水中潜行。但它毕生寻找爱情,因为爱情的激素将使它额头上生出一个黄灯,为它照亮一点前进的路。

我们虽身为人,却常常将自己的心放在深海般的黑暗中。短暂的快乐只会使心稍稍上浮些,快乐过后的失落却使心沉得更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盏灯。每个人的灯也许都是不同的,毕竟有人喜欢张扬的橘黄,有人热爱宁静的浅蓝,有人陶醉于华丽,有人倾心于朴素。但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寻找到合适的灯,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然后勇敢地走下去,笑着体验完一生一世。

我心中这盏名为汪曾祺的灯用光明充斥着我的心房。我坐在教室里,却能在灯下感受辋川银杏的翠绿,看看五台山上蔚蓝的天穹,任由生之喜悦在眼中淋漓,点点滴滴。

让我们手牵手,在历史海洋中寻找一盏合适的灯。大声地告诉你所找到的那个人,那本书: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怕死,更不怕长久地活下去。

【点评】

这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书卷气的佳作。开篇借巴金赞冰心之语引出“汪曾祺先生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盏灯”,立意明确又耐人寻味。作者刻意用自己“被人嘲笑”的负面情绪作铺垫,借以突出汪曾祺“恬淡乐观”情绪带给自己的慰藉。文中宕开一笔写一种深海巨鱼额头生出黄灯,随即巧妙收拢,继续议论人的心情与精神家园,得散文谋篇镜池微澜、曲径通幽之妙。收尾站上“生与死”的高点议论前人之灯的引领作用。评为一类卷,得68分。

寻找一盏灯

她特别害怕在夜晚回家。

她有轻微的夜盲症。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华灯初上,一片繁华。万家灯火虽亮,却照不亮她回家的路——楼道是漆黑一片,没有灯,只有冰冷的楼梯和冰冷墙。自己一个人在这样的楼道里摸索,接着手机微弱的光,才能回到自己那个并不温暖的家——只有她一个人住。

她常常想起自己小时候,还在村里的时候,天黑得早,她放完学归来。农村人休息的早,整个村子似乎都睡了,外面漆黑一片。可是当她走近村子时,却发现还有几户人家闪现着忽明忽暗的灯光——是邻居!母亲身体不好,睡得早。她知道这盏灯是邻居特意为她留的。那并不亮眼的灯光却比一团火光还亮,照亮她的心。每当她放完学归来,总会看到这样一盏灯,在静谧的村庄中透着光亮。她不需要费力寻找,只一抬头便能看到。

可是现在,城市的夜晚并不黑,那些绚烂的霓虹灯似乎能照亮整个天空。可是她再也找不到这样一盏灯,可以在夜晚归来时,为自己照亮回家的路。在这座城市里,她知道了繁华,知道了科技,但却不知道什么是邻居。她从未见过他,虽然只有几十公分的距离。

她在这个冰冷的城市,试图寻找一盏灯,一盏可以温暖她的灯。

夜晚归来,楼道依旧是漆黑一片,她摸索的找到了手机,黑暗的屏幕提醒她,手机早已没电了 。她费力的摸着墙,如同盲人一般。

虽然每家门前都有灯,却无人愿意将它打开方便夜归的人们。她家的灯早已年久失修。她蜗居在这城市的一隅,只能摸着着冰冷的墙,一步步走着。她似乎能听到那些灯泡在黑暗中无声的控诉。她没站稳,没扶着墙,不小心摔倒下来,发出些许声响。当她站起来时,竟然看见一道光——邻居将门开了开来——是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她尴尬的笑笑,说:“对不起,吵到你了……没灯,我看不见,所以……”女孩笑着说没事,两人相视无言,却都微笑。那女孩开口说道:“话说我也曾晚上在楼道上摔倒呢。”

她突然无语:自己在寻找这样一盏灯时,又何曾想过为别人点上一盏灯呢?她与女孩告别,回到家中,她想:明天一定要将灯修好。因为她知道,在寻找着一盏灯的,并不只有她一人。

寻找一盏灯

三·一五那天晚上,打开电视,又是好一阵热闹,又是晚会,又是维权。央视能将双汇黑幕公之于众,似乎让人看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然而,轻歌曼舞搞打假,难免有应景作秀之嫌。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让人惊心,媒体早不打假晚不打假,偏在三·一五重拳出击,可是消费者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也许这只是各方利益权衡之后,才决定让我们略知一二,新闻服从需要。这些年来,假新闻满天飞,去年可以说是假新闻的高产年,十大假新闻评选结果新鲜出炉,更是将原本神圣的新闻钉在了耻辱柱上。假新闻打假产品,贼喊捉贼,假作真来真亦假,每念及此,令人灰心。

记者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本无可厚非,但如果靠造假来吸引眼球,玩弄民众于股掌之中,那就有违职业道德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良知更是新闻界的一盏明灯,不唯上,不唯利,要唯实。记者是一个健康社会的良心,不为权势所迫,不为金钱所惑,独立自由地报道事实真相,是记者的神圣职责。山西矿难,各路真假记者排队争领封口费,更让我们悲哀地看到一个社会的良心的泯灭。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一盏良知的明灯,来指明我们前行的道路,寻找这盏失去的明灯,作为社会良心的新闻从业人员责无旁贷。

其实在中国报业史上向来不乏敢说真话的人,想起民国报业巨擘邵飘萍。那是一个乱世,风雨如磐,个人独断,廉政难举,权势当道,百姓小民只能做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乱象环生,政局的诡谲如欲海浊浪淹没了整个社会。煕熙为名,扰攘为利,人人凄惶自危,朝不虑夕。万马齐喑,多少正义的喉咙被割断,谁敢为民众鼓与呼。邵飘萍凭一支健笔,在纸上划出了一声惊雷,让人听到了正义的呼喊;邵飘萍以一颗赤子之心,宛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在中国报业史上放出耀眼的光华。

邵飘萍十五年的新闻生涯走得险象环生,终于在各路强权的围剿中,飘萍从容走向生命的终点。“张作霖的那些倒行逆施,我不讲,没人敢谈;就是枪毙我,我也要讲!”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飘萍掷地有声的话语,如一盏明灯的强光,穿透了无边的黑暗,惭愧了现今多少软骨的无良记者。从《汉民日报》到《申报》驻北京记者,他那利剑般的铁笔写出多少绝妙文章;独立创办《京报》,他那血肉之躯肩起了多少世间道义。他用特质的人性关怀,真诚地抚慰在苦难中呻吟的民众。“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能当此言者,非飘萍莫属。

斯人已逝,所幸薪尽火传,飘萍之后,独立之精神在新闻界余绪尚存,像陈耀文、陈晓兰、高纯、崔永元这样“为苍生说人话”的真猛士,一直擎着那盏叫良知的明灯。2010年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单位发起的“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我们看到了新闻界挥刀自剜毒疮的勇气。他们痛定思痛,意欲再使风俗淳,寻求良知,让人看到了希望。我们期待更多的新闻从业人员能反躬自省,走出名利的迷局,找到那盏照亮黑暗天空的明灯。

寻找一盏灯

大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生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黑暗中点起一盏灯。

我想那盏灯就是你吧,有意在不可名状的深渊中,自掘一条蜿蜒的甬道,遁避世俗的伤害,在黑暗的渊薮中寻觅属于自我的明灯。

我甚至能想象,那是一个闭门杜户的地窖,而在其最深处的一间中,你疏离而落寞的身影逡巡游离。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纸和笔,暗黄的灯光缓缓铺陈,在苍白的纸页间映射出乖巧的沉默。笔尖飞快的在纸上流淌,我看见你紧蹙的眉,眉宇间紧锁的是对现实中黑暗的冷漠与拒斥。

你说总有一天栅栏,会把你与社会隔开。可我多么希望你停止写作,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啊。你微微一笑,无奈中透露出惋惜梦魇般的生活。你出生时期的布拉格,正是奥匈帝国摇摇欲坠之时;父亲作风专横乖戾,你的一生都几乎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你又无法忍受学校教育野蛮的压制;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于是你选择了对现实的弃绝,隐匿于自我的空间,用孱弱的身躯洞悉穿越灵魂的苦弱,在自我塑造的世界中寻觅明亮的灯盏,以写作的方式。

你的名字,在希伯来语中 ,意思是穴鸟。

于是你便开始了执着一生的飞翔。你用笔构造出一个个光怪陆离、悖于常理的异己世界。我看到猎人湖格拉斯彳亍于通往天国的道路,我看到格里高尔细碎的脚兀自无奈挣扎。而笼罩承包商空的浓雾无疑是哪一站最明亮的灯。笼罩在K上空的巨大实体,在充斥着不可知性和无限性的渴求中遁化为虚无的幻境。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一个只有漂泊没有归宿的世界,一个预言了人类无穷可能性的隐喻世界。你在这样的自我构造出的世界骞翔寻觅,以有限叩问无限,以荒谬窥伺真实,以求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灯。

昆德拉视你为地窖中的预言家。对战后现实的失望,对过去空想的摒弃,信仰和依托崩溃时的人的真实和普遍的异化在你的作品中都能找到 。

当我今天跨越时光的界线回望曾经的你,那微弱的灯盏,在暝暗的深渊中执着地点着零星的光,以其预言性和象征性引领着无数迷茫中的人群,凝结成亘古的昭示,从时光生出蜿蜒而出。

我的目光停憩你在沉浸于纸页间寻觅的身影上。我不知道你付出了怎样的生命的代价,只知道你执着的言语:我渴望光和热,于是我燃烧,阴冷而燃烧成灰烬。

那就是你啊,卡夫卡,一只在地窖中寻觅灯盏的穴鸟。

【考场佳作】

寻找一盏灯

高三(15) 李艳蓉

夜晚,窗外冰冷的月亮悬在深邃的天空与我无声地对视,一股无名的落寞涌上了心头。心中的挫败感与对未来前途的恐惧在弥散开来,无意间瞥到角落里张爱玲的作品集,眼中似乎亮了一些。

张爱玲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一个思想先进的母亲、一个墨守成规的父亲造就了她矛盾的性格,她时而将自己关在小弄堂里一遍又一遍上演旧上海的人情冷暖,时而着上自己至爱的旗袍坐在咖啡厅里品味人生。

上天给了她一双清澄的眼睛,她不能如鲁迅笔下麻木者那样随着时间淡忘伤痛,她一定也有过失败感吧,不然笔下那些在浮世中挣扎后无望地湮灭于尘世的人物怎么会如此深刻真实呢。

可是张爱玲却在悬崖边将自己打捞了起来,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人生就像一杯清茗,里面或绿或墨的茶叶就是失败与苦难,虽然苦却带着清香……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现实的世界,她亦会对前途忧虑吧。

海子卧轨去到了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世界,那个总说自己能将裙子穿出气质的三毛也追逐着风去了天堂。张爱玲茕茕独立于世。

她再一次站了起来,她依然憧憬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她依然可以穿着旗袍对着镜子畅想未来,只是打了一个悲壮苍凉的手势继续前进。

人不可以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它的宽度,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给自己一个微笑,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不要兀自低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摩娑着手里泛黄的书页,似乎能闻到一股岁月的味道,流年的暗香,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如夜晚空幻的烟花,无声地熄灭了,只有张爱玲的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点亮了我的心扉。

当你在漫漫长夜为等待黎明曙光彷徨时,无妨寻找一盏明灯,一盏照亮你世界的明灯,然后,勇敢地走下去。

点评:

优点

不足

寻找一盏灯

高三(2)乔慧雯

我狼狈地逃离了那个繁荣的城市去寻找除去花红酒绿的生命最原始的那盏灯。

……

山风裹挟着树木的鲜嫩味儿如同薄雾似的拂过脸庞,为肌肤带来一片湿润与舒坦。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水,远入仿佛与天相接看不到尽头,我那颗紧绷着的心渐渐松驰下来。

不远处,一只小船缓缓向岸边驶来,摆渡人摇着手中的桨,桨划过水面不时传来阵阵“轱辘—轱辘—”的声响,让人的心也随之荡漾。

“快上来吧!”摆渡人热情地呼喊着我们,我关掉了手机,抛下一切通讯工具,不想让任何人找到我,打扰我的寻灯之旅。

船上的人们小心翼翼地蹲着,有的两耳塞着耳机关注于手中的手机;有的对着镜子使劲儿在脸上拍粉,表情被掩盖在厚厚的粉底背后;有的则互相攀谈着,不是谈“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而是自己的“光荣伟迹”。

我不忍看下去,于是转过头瞧见那个摆渡人。只见他衣着简朴,皮肤黝黑,颧骨像山崖一般突起,但并不让人觉得消瘦,反而觉得精神。他头顶着草帽,眼望着远方,双手不急不缓有规律地摇摆着双桨,有种说不出的淡然。

“要喝水吗?”摆渡人间,我本想说要,却想起曾经旅游过的景点当地人一向乱开价,想乘机赚得高收益,于是我淡淡地说:“不用了。”

船行驶到中央,两岸的山若隐若现,小船左右摇摆,让我觉得头晕,胃里不断折腾着,我撑着扶手,表情凝重。

“来,接着,喝点酸梅汤会好些。”摆渡人递来一保温瓶,我不好意思地接过。他似乎想到什么,补充道:“这个不收费。”我红着脸喝完汤,本以为自己与船上其他人不同,原来自己并没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和淡然。

我闭着眼,感受着薄雾萦绕的触感,一切仿佛都静了下来,心头越来越轻,身体仿佛变得疲惫起来,岸边是一盏灯,一盏点亮我最原始最纯真的生命的灯,那里映照得是摆渡人的淳朴与淡然,不带有嘈杂城市里的一丝杂光……

船终于靠岸了。

点评:

优点

不足

寻找一盏灯

高三(6) 严俊华

年迈的老国王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为了为王国选取合适的继承人,这一天,他将三个儿子喊到了面前:“你们都是我的儿子,都十分优秀,令我非常骄傲。现在,你们每人都为我去寻找一盏灯,三个月后带到我面前,谁的灯价值最高,我便将国王之位传给谁。”

大王子平日里总是与他那些狐朋狗友出去花天酒地,是个十足的纨绔,他听到这话后立刻嗤之以鼻,心想:“不就是一盏灯吗,我让兄弟去搜罗全国的珠宝打造一盏灯不就成了,嘿嘿,这国王之位铁定是我的了!”

二王子心机较深,听到这话,他眼珠一转,心道:“父王就快入土了,还要灯干吗?嗯,这肯定不是一般的灯,待我回去好好想想。”

独独小王子什么都没想,听到话后,他立刻回家准备好了马和粮食,踏上他的寻找之路。

三个月中,大王子依旧如从前一般继续浪荡,二王子在家想了很久后才决定,而可怜的小王子却在各地奔波,寻找收中最有价值的灯。

三个月后,三位王子不约而同地聚到了国王的面前,老国王满怀希望地看着三位儿子道:“现在将你们的灯都呈上来让我看看。”

大王子听后,立刻手一招。只见十个仆人满头大汗地抬着一盏巨大的灯走了进来,灯上布满了珍珠和钻石,灿烂夺目。整盏灯都是用黄金打造的,显得格外华丽。老国王看到这,眼中的光彩暗淡了许多,隐蔽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二王子拿出一盏长寿灯道:“父王,儿子将这盏灯献给您,祝您永远长寿,带领王国走向辉煌。”老国王听后,脸上扬起少许笑容。

这时,小王子拿出了一盏普通的路灯,说道:“父王,这是儿子找到的灯,它每天矗立在村子门口,为忙碌了一天回家的农民和路人指引方向,让他们不至迷路,十几年风雨无阻,每天如此,它在儿子心中是最具价值的。”

沉默了许久后,老国王宣布小王子是王位继承人。他看着三个儿子意味深长地说:“人生路上也需要这样一盏灯,时刻为你指引正确的方向。这盏灯比钱财、比长生那些外物、不现实的事要重要得多啊!”大王子和二王子听后羞愧地埋下了头。

老国王死后,小王子成了新的国王。他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定,终于带领国王走向了辉煌,成为大陆上最强大的王国。

点评:

优点

不足

寻找一盏灯

高三(25) 段凯阳

那天,见你又是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我再也忍不住了,抱住你嚎啕大哭。我的孩子,为 什么你会这样!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骂自己,我该怎么做。

脸部的缺陷,造成了你先天的自卑。甚至在家里,你也很少会开心地大笑。我发现你从小就是这样。上学之前我很担心,常常带你去看医生,可怎么也无法消除你内心的自卑。我带你去游乐场,想让你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可你在再三犹豫之后胆怯地伸出小手,那些孩子却做作鬼脸大笑着跑开了。我看见你楞在那里大哭着跑向我,看到这情形,我的心都碎了。

上学之后,看着你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很是欣慰。而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跟我说,你在学校很孤僻,从不跟别的孩子玩,总是一个人坐在远处看着别人。别的孩子欺负你,你也不还手,也不告诉老师。那天,我到学校接你,发现你无助地坐在地上,衣服都脏了,身上到处都是脚印,一群孩子正肆无忌惮地围住你。看见我起来,你依旧没有反应。我气愤不已,要找他们算账,他们一溜烟地跑了。我问你,这是为什么,可你什么也不说。我抱起你,心疼不已。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去找一盏灯来驱散你心中的阴霾,照亮你的内心。

你脸上依旧是青一块,紫一块。我心里很难受,常常是偷偷地哭泣。看着眼前的你,我的心凉透了。假如可以,我愿意替你承受这一切。孩子,告诉我,怎么才可以照亮你的内心。此刻,我看到你也流泪了。我带你去散心,你懂事地为我擦去眼泪,让我不哭。我拉着你的小手,走在街道旁,给你讲着有关勇敢的小故事。你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呼”的一声,一辆摩托车将我撞出去老远。我只觉得我重重地摔出去老远。那一瞬间,我用力推开了你,感觉后脑有热乎乎的东西往外流出,仅有一丝意识,我看到车主想跑。这时,最让我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你冲上去,一把抱住他的腿,用力咬了上去……

醒来时,我已经躺在医院里,头上缠满了绷带,你在我身旁看着我。我的第一反应,不顾手上的针管,一把抱起你,亲了又亲。泪,又一次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你却懂事地说:“妈妈,不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孩子,你终于学会了保护自己,保护你的妈妈。终于对生活有了信心。

我终于找到了一盏灯,找到了一盏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灯。

点评:

优点

不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6341.html

更多阅读

武城二中2013级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2015年9月第I卷(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小题,满分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第一次踏上徽州,但见烟树葱茏,(掩映/映照)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勾勒出疏树寒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4、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

2015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每课一练:《沁园春长沙》

2015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每课一练:《沁园春长沙》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liáo)(kuò) 分外(fēn) 激扬文字(jī)B.苍茫(cānɡ)(mánɡ)携来(xié)挥斥方遒(qiú)C.逶迤(wěi)(yí)清澈(ch

声明:《高三语文“寻找一盏灯”作文评讲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ppt》为网友有种努力叫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