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无锡三大特产 无锡三大特产

原文地址:无锡三大特产作者:水边草青

无锡三大特产

无锡特产各式各样的现在有不少,但过去无锡最有名的特产是三样,一样是前面介绍过的无锡惠山泥人,另两样分别是:清水油面筋和三凤桥肉排骨。

过去听说过外地人对无锡这三样特产的一个传言,说无锡人太精明,泥人是用泥巴捏捏的,面筋是空心的,排骨只有骨头少有肉,拿这样的东西出售就能换钱。(原话记不清,但大意如此)最初听到这话,有点不适之感,好象在外地人眼里,无锡人拿不起眼的东西忽悠人,有点不靠谱。不过后来细想想,也就想通了,以不起眼的东西做出招人喜爱的物品,有销路,有市场,买卖双方皆大欢喜,这也是生财有道,算不得见不得人吧?

油面筋是素油煎炸出来的,但实际烹烧时,却是荤素皆佳,素烧,可用来炒青菜,或与木耳什么搭配成素三鲜,很多老年人也非常喜欢它;荤烧,则是用手指头将面筋戳个洞,再用手指头伸进去,将面筋内掏空,将肉馅塞进去,放锅里添加佐料红烧而成,这是无锡人俗————称的“肉酿面筋”。过去逢年过节,家家都会烧肉酿面筋,有着团团圆圆之意。不过现在过年烧这道菜的要少点了,平时也不常吃,饭店里一般也少见。有些外地来旅游的人,知道它的大都会带一两袋面筋回家。就在不久前听过一件事,说某人家里来了一批西安客人来锡游玩(10人左右),几天内曾在饭店吃过几次,某天没去饭店,就在家自烧家常便饭,不料一时疏忽把一大锅饭烧糊了,无奈之下,临时叫了外送的快餐盒饭,每份菜肴中就有两只肉面筋,西安客人没吃过这东西,一吃之下,大叫好吃,有几人不能多吃肉,各留下1个,结果就积了一碗,不等主人考虑如何处理这碗面筋,客人大手一挥:打包!带走!离开无锡居然带了这一碗肉面筋,呵呵,有意思吧?

再来说说这肉排骨,无锡最有名的就属中山路上的三凤桥肉排骨,现在外卖的都是真空盒装,容易存放、携带。店堂里也有新鲜烧制的排骨,那只能放一两天现吃。无锡肉排骨要选用猪肋骨烧制,味香浓郁,肥而不腻,吃起来酥烂可口,轻轻一挟,肉骨会脱离。

作为一个土生非土长的无锡人,我对油面筋和肉排骨都非常喜爱,在此,向各位朋友作个简要介绍,如果哪位朋友来无锡,欢迎你来品尝油面筋和肉排骨(先要声明,无锡菜口味偏甜,可能不适合北方的朋友),在座的外地朋友中,大概只有衣香和瓶底老师对此有发言权吧?不知您二位品尝过没有?

青菜炒面筋肉酿面筋

清炒面筋

以下关于油面筋和肉排骨的介绍文字来自网络:

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产生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

无锡油面筋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如塞进肉瓤烧煮,则别具风味。

无锡油面筋很出名,饭店用它配料可烧多种菜肴,家常用于佐饭、做菜、烧汤均宜。无锡民间还有个习俗,逢到节日合家团聚,饭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以示团团圆圆,增加快乐气氛。油面筋早已成为无锡著名的土特产了。
说起油面筋的来历,最早还是尼姑庵里的一位师太油炸出来的。五里街梢的大德桥畔有座尼姑庵,无锡城厢老太太来此念佛坐夜,有时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个烧饭师太,常用生麸当主料,道道菜肴引得素斋席上赞口不绝。烧饭师太总是浸一小缸生麸。
有回,原先约定来庵堂念佛坐夜的几十个乡下老太太那天没来。好几桌的生麸早上已准备好了,过夜就不能吃。烧饭师太先是放些盐在生麸缸里,试着开了油锅把生麸煎一煎,免得发馊,油多了些,待油一滚,师太怕生麸煎不透,特地剪成一个个小块,扔进油锅用铲刀翻了几翻。只见锅里一个个金黄澄亮的空心圆球在窜上窜下,捞起后一尝松脆、喷香又鲜。便给这油炸生麸空心圆子起名“油面筋”。
没多久,油面筋进了千家万户,肉酿面筋、面筋炒肉丝、菜烧面筋成了日常饭菜。至于那些饭店、菜馆,厨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烧出了好多道无锡的传统名菜。

无锡肉排骨

“无锡肉骨头”又称“酱排骨”,是无锡历史悠久的著名地方风味菜肴。它肉质酥烂,味香浓郁,肥而不腻,甜咸适口,色泽紫红,香气扑鼻。相传此菜始于宋朝,由无锡城里一家熟肉店在被其接济过的“济公活佛”的帮助下创制而成,“无锡肉骨头”便由此出名,历代相传。到了清朝,无锡南门的“莫兴盛”经营的酱肉排骨亦很出名。后来无锡三风桥附近的余慎肉食店,高薪聘请烧肉师傅,吸取别店的经验,在选料、调味、操作等方面加以改进,专门选无锡出产的细皮白肉猪的大排和方肉为原料,用纯黄豆制的酱油、上品老酒、糖等烹制,将方肉与排骨同煮,使汤汁更加浓醇和鲜美。这样烹制出来的排骨,不仅外浓味鲜,肉松骨酥,而且香味浓郁,异常入味。在清末时,三风桥肉骨头便和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并列为无锡三大名产而驰名中外。

无锡肉排骨

夏季小炒菜谱-丝瓜面筋

天气闷热吃不进油腻的东西,给自己做点清热适口的菜吧.

碧绿的丝瓜毛豆和油面筋搭配,丝瓜的清香和无锡面筋的糯滑,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水清天蓝,给人带来了清凉的舒适感觉.让你食欲大开!

材料:丝瓜400克、毛豆仁50克、无锡油面筋10个、蒜头2瓣.

调料:植物油15ml、芝麻油5ml、盐5克、白糖5克、高汤100ml、水淀粉15ml、鸡精少许.

做法:

1. 丝瓜刨去外皮切成滚刀块,面筋对半切开,蒜头切片;

2. 热锅入油,油温后放入毛豆仁煸炒至变色,放入丝瓜块继续煸炒后,调入盐、糖、高汤、鸡精大火煮开,放入面筋翻炒均匀;

3. 大火煮至丝瓜和面筋软糯,加入水淀粉勾薄芡,最后淋上芝麻油装盘即可.

菜谱提示:丝瓜遇高温后很容易变色,失去原有的青脆色泽,切块后浸入加了白醋的清水中,可以防止丝瓜遇热变色.

丝瓜毛豆

无锡肉排骨制作方法

菜系及功效:苏菜 口味:咸鲜味工艺:红烧
主料:猪小排(猪肋排)1000克
调料:酱油100克,料酒25克,盐5克,白砂糖50克,姜40克,桂皮5克,大葱5克,八角5克

制作步骤:
1. 将猪肋排骨斩成块,用盐拌匀,放入容器中加半份酱油腌渍12小时;
2. 葱切段,姜切块,拍松;
3. 将腌好的排骨放入锅内加水浸没,旺火烧沸;
4. 捞出排骨洗净,将锅里的汤倒掉;
5. 锅底放竹箅垫底(也可用筷子代替箅子),将排骨整齐放入;
[转载]无锡三大特产 无锡三大特产
6. 加绍酒、葱段、姜块、大料、桂皮、白糖、剩余的酱油,加水500克,盖上锅盖,用中火烧至汤稠;
7. 上桌前捞出排骨装盘,浇上原汁即可。
健康提示:
1. 含钙多是排骨的特点,且主要在骨头汤里。
2. 如能加醋炖排骨,骨中钙就会变成醋酸钙溶解在排骨汤里。因此,本菜既可以补充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优质蛋白,也可以补充钙质,促进老年人骨骼健康。
3. 无锡肉排骨可作为家庭常吃的肉类菜肴,老幼皆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6979.html

更多阅读

怎样选择杭州特产 精 杭州特产小吃可带走

杭州风味小吃和特产,花式品种繁多,四季时鲜不同,有三大特色。一是大都取料于杭州的土特产,并往往与西湖名胜相关联。怎样选择杭州特产 精——特产怎样选择杭州特产 精 1、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已有1200多年历史,一般产于西湖西南的狮峰、

转载 最为著名的《兰亭序》唐代三大版本赏析_trt 兰亭序真迹

原文地址:最为著名的《兰亭序》唐代三大版本赏析作者:湘上老牛兰亭集序神龙本兰亭集序神龙本》是唐朝冯承素摹本。存世的摹写《兰亭集序》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因卷首钤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得名“神龙本”,且由于神龙印迹

声明:《转载 无锡三大特产 无锡三大特产》为网友好男人中国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