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文化背景 久草在线新时代3体验

未来学家托夫勒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未来的冲击》一书中便预言:几千年人类发展的总历史将表现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经济时代(包括前产品经济时代和后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而今,这一预言已经变为现实:新世纪伊始,美国战略地平线LLP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派恩二世和吉尔摩便根据他们广泛调研和深刻的理论探索,果断地预告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写道:“随着服务向它以前的货品一样越来越商品化,比如只有价格的长途电话服务、体验逐渐成为所谓的经济价值的下一步……欢迎来到体验式经济时代。”

一、从体验经济到“体验社会”

不可否认,体验经济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体验经济就像一场“创造性毁灭的飓风”正在狂扫全球:从被称为“体验之都”的拉斯韦加斯到遍布全球的迪斯尼乐园;从好莱坞的影视产业到意甲、西甲足球超级联赛;从星巴克咖啡到澳门的博彩业;从日益兴盛的互联网游戏甚至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非常6+1》节目等,几乎已经席卷了全球经济领域里的各行各业。

在美国戴尔公司总部,差不多每间办公室都写着一句口号:“顾客体验:把握它”。数千名员工脖子上挂着嵌有照片的工卡,上面写着戴尔公司的使命:在我们服务的市场传递最佳顾客体验。微软公司在2001年还专门推出了以强调客户体验(Expierence)来命名的新产品WindowsXP,而HP公司更是在“客户体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客户体验”(TotalExpierence),其核心便是“让用户成功”,使他们享受到“自我实现”境界的最高审美体验。中国联想集团也在“全面客户导向”思想指导下,对企业产品线和业务流程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保证自己的“体验提供物”更具魅力。

此时,国内外理论界也掀起了“体验经济”的狂潮,来声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其中代表性著作有:美国B"H"施密特《体验营销》、苏尔茨《体验社会》、B"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H"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以及中国国内周岩、远红的《体验营销》、姜奇平《体验经济—来自变革前沿的报告》等专著,相关著作及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然而,何谓体验经济?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权威定义,“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记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简言之,体验经济可以认为就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动为互动的新型经济形态。相对于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他更强调顾客的参与与亲身体验,通过体验而获得美妙而深刻的印象,并达到自我提升的高层境界。

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像其他新经济形态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一样,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力量,往往又具有很强的驱动性和渗透力,能给社会文化思潮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甚至推动其历史变革。苏尔茨(GehardSchulze)就将这个后现代社会看作偏重体验的社会,他认为这一社会中的人对事物的反应不再注重其客观认知而沉溺于对事物的“内心体验”,或者说他们总喜欢先将事物的客观状态转换为主观符号然后体验其意味,苏尔茨将此称为生活方式的审美化。审美化的社会即“体验社会”。“体验”此时已不再仅仅单纯滞留于经济层面,而深入延伸到社会文化领域,并渐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具有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因此,“体验经济”也就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这也为从体验经济社会向全面体验社会的过渡取得了合法化的理论依据。

二、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文化背景

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决不会是空穴来风或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必然是从历史深处、现实的母腹中孕育出来的。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对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加以剖析:

1、认知文化的式微与游戏文化的兴盛

认知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便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首先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群体(认知文化的主体)在与国家主流文化话语与大众文化话语的冲撞中,其理性价值体系较普遍地遭遇到被怀疑、嘲讽、反抗、被解构的困境,从而被迫放弃了启蒙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救世行为而转向自我救赎,也失去了权力话语的争夺与理论建构的热情,而达成了与大众文化的“和解”。他们现在更愿意沉浸于“理论的体验”,而较少尝试宏观理论的建构。换言之,即理论的解读多于建构,模拟多于模型,“破”多于“立”。其次,作为普通的市民大众,他们认识到自身无力也更懒于担当起社会认知的重任,因而便把社会认知的的任务赋予了社会权力话语的主体,而仅满足于对个体认知的把握,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的当下存在问题。就像有的学者所说的“人自身生存发展的永恒理性被当下的直接具体的欲望所疏远,生活理想的话语价值被眼前利益的现实满足所代替,文化本身所蕴涵的政治道德为生活的脉脉温情所代替。”

于是,概念化的意义中心很自然的转向了身体化的意义中心,而由身体感官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感受显然比抽象的理性认知更吸引人,尤其是浮躁的现代人。他们满足于“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追求“过把瘾就死”、“潇洒走一回”,他们大概除了不敢玩政治以外,无论是人生、艺术、文学等都敢于以一种游戏的姿态来对待。在这种文化形态中,“由身体展示出的幻象、由色彩线条构成的图案、由词汇出场形成的踪迹,几者共同演绎着一种不及物性的能指游戏”,“在这种游戏文化的时代中,文化不再承担言说真理的任务,这任务由专业知识承担了去。人们的文化生活的主题趋向于表层化、体验化、符号化、幻象化。”而游戏文化的兴盛,更加深了人们的现实体验诉求,也使更多的人沉迷满足于当下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2、主体意识的消解与个体价值的提升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文化阶段。我们说,“后现代”不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和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在后现代语境下,人类正普遍遭遇着严重的精神困境:一方面,在当前物质利益驱动的消费社会,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的大变革和现代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出现,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审美意识出现转型,人们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懒得去探求人生意义的审美价值和完成主体的内省。主体的内在理性意识在感性刺激的诱惑和挤兑下,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不得不摘下自己虚伪的面具,习惯去享受人生;另一方面,从上个世纪过来的人们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和动荡,现在他们有的已经变得冷漠麻木,对急剧的发展变化和动荡的社会时事已经见怪不怪,当惊不惊了,只要不至于“火烧家门”他们才懒得管呢!有的则变得愈加急功近利,浮躁冲动,以至于为了谋取功利,可以舍弃自尊,消弥自我。

鲁迅先生当年在概括文化更新换代时期的最大人生悲剧感时曾指出,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发现无路可走。当主体意识消解之后,人类又将如何面对自己?人类又将何处去?过去既已逝去,未来又难以预料,而唯一能把握住的也就是现在!“JUSTDOIT!”,只有当下的直接体验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因而,他们也就更加注重现实人文关怀,关注当下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更加追求个性化的人生体验。于是,个体的价值和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与肯定,张扬人的个性、推崇人的自由,也因此获得了合法性,而“体验社会、体验人生”的口号更是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3、消费社会的到来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渐已成为一大现实潮流,对此学者们也大都肯定态度,如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李西建教授就指出“消费主义已成为当今社会整体的文化语境,在此影响下,审美观念从自律转向感知领域,审美活动也转向日常生活领域。这种转向也意味着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论转向,它的核心就在于人的丰富与完善,是生活中的实用、功利性向艺术、审美的过渡。”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艺术或美与日常生活一直是分离的,不少美学家甚至就认为美仅存在于艺术中,如黑格尔就公开声称,只有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因此,“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确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以至于美学一直高高在上,远离社会现实领域,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有学者就指出,“将审美跟社会生活隔离开来的这种做法纯属社会精英的所作所为,只有他们才可以无视物质需要的束缚,因此他们建构的美学不仅拒绝物质条件以任何价值,而且是一味重视那些超越物质条件的艺术形式。”,这也限制了美学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体验也仅成为一种高于生活的、存在于艺术形式之中的非现实形式体验。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一方面,现实社会的高度物质化和世俗化,已使人们活得太累了,人性被物性放逐,在物欲的世界里无所皈依。因此,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的需要寻找一片精神的栖息地,守望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而另一方面,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过去只有在艺术中才能享受到的审美体验而今在日常消费中竟也能获得,在消费活动本身中竟也能完成对平庸现实的超越,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4、信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们实际上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经济社会。自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普遍应用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全球正联结为一个网上“地球村”,信息经济不仅已经广泛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构成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等。信息商品是体验型商品,一方面,它不仅能凭借其多媒体特征给消费者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官体验,激发消费者极大的消费兴趣;另一方面,又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游戏化特征,人们既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模拟化地体验现实,完成现实中所无法展开的体验行为,又可以在这个由“虚像”结构的世界里完成同一事件的重复体验,而不必考虑现实的利害得失。总之,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为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虚拟体验”和“间接体验”的实现提供了广阔和有效的平台。

但是,信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诱发出来新的矛盾: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的确带动了“虚拟体验”的蔓延,丰富了人们的社会体验;但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其泛滥之势,虚拟的“仿像”和“幻象”充斥于整个社会,形成了对人们现实直接体验的挤压,以至于使人们在现实中茫然不知所措。对虚拟幻象产生了疲惫的人们,转而开始回归自然,向现实寻求乐趣,在丰富的大自然中获得从“悦耳”、“悦目”到“会心”、“畅神”的多重体验感受。

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文化背景 久草在线新时代3体验

5、人类需求的升级

体验经济时代也是人类需求层次升级的必然结果。我们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总是在完成了低层的需求之后才会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对应到经济时代的发展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产品经济主要满足人类的一般生存需要;以服务业为基础的服务经济满足人类发展和尊重的需要;而现今以体验业为代表的体验经济则主要满足人类的自我实现需要,这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而体验的内容也要求不断丰富,质量也需要有更大的提升。社会也势必将会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深层次的体验,以满足他们更加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也更加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8221.html

更多阅读

佰草集新七白面膜的真假辨别 佰草集新七白面膜曝光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模式也在日趋改变,淘宝网购物已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购物渠道,但是网路上的货品参差不齐,假货也仿的越来越"真",为了不当无知的消费者,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辨别真假货品的常识技巧,让假货、水货、翻新货无所遁形!今

鲁迅《雪》的文化背景解读(附原文) 祝福 鲁迅 原文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当中的那些不成行的诗,被认为是比分行的诗更像诗,而且是一首大诗,是诗中之诗,作为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其中的的散文诗《雪》可谓是写尽了天下的雪。文章短小精悍,一目了然。先是写了江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要求与建议 新概念3教学视频

【题记】12月4日和7日,丹阳市小学数学三、四年级教师分别在华南实验学校和正则小学开展了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为主题的集中培训与研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概念教学的课堂展示,有骨干教师的专题点评与互动交流,有教材解读,还有围绕

久草在线 新时代2视觉 视觉时代的定位实践

     2012年12月14日至15日,第十届中国营销盛典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召开。中国营销盛典自2003年由《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发起,国内权威电视、网络、平面媒体联合主办,此次中国营销盛典十周年庆,有国际营销大师、经济学家、营销专

久草在线 新时代3视觉 光影新时代

 专业显示的创新使得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也让其自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夏勇峰|文   大屏幕与投影技术带给人们的震撼力,正在一次又一次突破想象。  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神奇的感官之旅是从2008年北京奥

声明:《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文化背景 久草在线新时代3体验》为网友幸福的格桑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