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前山镇沥溪村-------苏曼殊故居 珠海沥溪南

坐31路公交车, 出检查站,经过坦洲路口, 南溪两个公交车站, 就到了沥溪.沥溪离上冲还是相当近的. 因为有人召集去沥溪吃饭, 想起沥溪有个苏曼殊故居,就趁机去看了看.


村口有很明显的苏曼殊故居的指示, 让人有点欣慰,珠海政府也懂得做图示了. 村口这几棵大树, 让我想起以前来过沥溪, 2006年春节前,有一次从东坑爬山, 界冲下山后, 来这里吃过饭. 当时觉得这村子还行,可能是看在这几棵大树的份上.功曼殊故居离村口也不远,相当好找.
珠海前山镇沥溪村-------苏曼殊故居 珠海沥溪南
去之前做了功课, 知道苏曼殊是一个憎侣诗人.看到这雕像的时候, 第一感觉, 一个很清秀的小和尚. 雕像前, 有一片较大的空地,应该是珠海政府做了工作留出来的,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密密麻麻的村子里, 能有这样一片空地,实在是不容易.
故居包含很长一排房子, 但每间房子都锁着,看不到任何介绍性文字, 可能还没有完成开发工作. 可以看出这墙和门都是重新修整过的,不然不会这么新.
二楼阳台的这些地砖, 让人觉得稍稍有点特色, 据说这是广东最典型的地砖, 有防潮的作用.在南门村的绿猗堂里看到过这样的地砖.
从二楼往下看, 苏曼殊站在雨中. 我已经尽理把摄入相片的周围杂乱的事物剪去.珠海政府如果想把这个景点做好, 可能要把周围很多人家搬走才行, 周围的混乱,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丁点美感.

苏曼殊故居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珠海政府2009年1月18日立碑. 仅4个月之后,墙上的牌子就成了"呆护文物, 人人有贝",太有中国特色了,假冒伪劣产品无处不在.

广东的民居,墙上的雕花很有特点,我总是想不通古时是怎么弄上去的这些雕花. 后来去了沥溪工业工里面的简记农庄吃饭,一般很不喜欢在那些自称为农庄的餐厅,老鼠到处乱跑,令人全身起毛.城市里的餐厅才更有吃饭的气氛,味道也好,从来都不觉得哪家农庄的菜好吃.不过,这家的烧鸡,还好,还行,还算过得去吧.以后再不想来沥溪了,苏曼殊故居也再不想来.周围环境不是一般的差,有点非洲的感觉,希望这样说不是侮辱非洲.

第一次用NICKON D90,发现效果当然地比小DC好,清晰很多.这一系列的相片里,水壶的这张感觉还行,发现D90更适合拍静物.以下是从网上挑录的关于苏曼殊的信息.天地一诗僧一一苏曼殊生平(转载)(2008-05-0110:27: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b65e601009ntz.html
分类:墨香袭人
天地一诗僧一一苏曼殊生平
  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对于“苏曼殊”这个名字,恐怕是比较陌生的了。但是,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年代,这个名字在中国一一特别是在文化界,是很响亮很出名的。柳亚子称苏曼殊为“一代的天才”,这个评价恰如其份,因为苏曼殊不但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画家,而且是一位第一个把雨果的小说和拜仑、雪莱等诗人的诗介绍到中国来的翻译家。审视其人,则身世迷离,一生飘零。十九岁出家当和尚,二十岁断绝与老家往来。虽是和尚,则又浪迹天涯,结交革命志士,又不断勤奋学习并作诗、绘画、写文。观尝其文,则愤怒时金刚怒目,叱咤风云;抒情时则如山谷清泉,澄澈透明;论理述志时又如长江黄河,一泻千里。他的小说又另是一种风格,悲情绵绵,感伤浓郁,令人读后欲哭无泪。
  这样的天才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
  苏曼殊原名苏戬,字子穀,后改名玄瑛,广东中山县恭常都沥溪乡人。一八八四年旧历八月十日出生于日本横滨,一九一八年阳历五月二日(旧历三月二十二日),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仅三十四岁。可以这样说,他的短暂的一生,正逢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巨变的前后。
  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是一位在日本经商的华侨。他有一妻三妾(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有条件的多实行一夫多妻制),曼殊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长子苏焯,为第一个妾河合仙(日本人)所生,次子苏火昆,为正室黄氏所出,三子苏戬,即苏曼殊,他也是河合仙所生,与苏焯是同父同母。苏杰生还有五个女儿。到苏曼殊九岁那年,苏杰生因生意失败,不得不从日本横滨回到故乡沥溪,后来又前往上海。
  关于苏曼殊的出生,还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即苏曼殊不是河合仙所生,仍是一日本女佣名叫若子的与苏杰生所生,生下曼殊三个月以后便不辞而别,离开苏家回自己老家去了,以后是不知所终。于是,苏杰生便把抚育曼殊的责任交托给了河合仙。但是曼殊的长兄苏焯坚决否认这种说法,他说这是别人造谣。河合仙也从未否认自己是苏曼殊的亲生母亲,而苏曼殊自己则到死都不知有个名字叫若子的日本女人。谁是谁非,反正两种说法里只能有一种是事实。
  一八八九年,苏曼殊六岁,他隨同黄氏回到故乡沥溪。次年,进入乡塾读书。一八九六年,曼殊同他的姑妈一起到上海,与父亲及大陈氏(苏杰生的二妾)同住,并开始学习英语。一八九七年,曼殊父亲与大陈氏离开上海回沥溪,曼殊只好寄住在姑母家中。一八九八年,隨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进入大同学校就读,平时食宿于林紫垣家。在大同学校,他开始结识了冯自由、郑贯一、张文渭等人,当时他们都在该校读书。
  一九0二年,曼殊在大同学校毕业,隨即前往东京,与张文渭一起进入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读了一年。一九0三年,又改入成城学校,在成城学校里,曼殊结识了刘季平。此时,曼殊的革命思想渐趋成熟,加入了义勇队及军国民教育会。但他的表兄林紫垣反对他参加革命,断绝对他的经济支持,迫使他回国。苏曼殊不得不中途缀学,乘上日本轮博爱丸回到上海。又从上海到苏州,担任吴中公学教授,在此期间,结识了包天笑、祝心渊。旧历八月,又回到上海,任《国民日报》翻译,与陈独秀、章行严、何梅士同事。任翻译期间,曼殊用文言翻译了雨果的《悲惨世界》(当时译名为《惨社会》),同时开始在报上发表散文。十月十三日,《国民日报》被封,曼殊旋赴香港,住宿在香港《中国日报》馆内,结识了陈少白、王秋湄。隔了不久,曼殊却突然去到惠州,在一座寺庙里削发为僧。这一行为,使他的亲友们都感到有点突如其来,无法理介。
  一九0四年旧历正月,苏曼殊在惠州某寺庙里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由于肌寒交迫,他不得不离开寺庙出走,又回到香港,复住《中国日报》馆内。某日遇同乡简世昌,告之父亲苏杰生病重,很希望他能回去。但由于苏杰生与河合仙断绝关系,使曼殊对父亲很不满,便对简说“我是一个穷和尚,回去干什么呢?”双方怏然而别。过不了多久,苏杰生便去世了。从此,苏曼殊便与苏家断绝往来,这时他正好二十岁。在香港住了一段日子,又到上海,到国学社访叶清漪。在友人的资助下,决心南游,于是经广州出境,前往暹罗、锡兰等国,同时又学习梵文。到了夏天时回国,前往长沙,在长沙实业学堂任教。
  一九0五年春夏之间,曼殊一直在长沙实业学堂任教。到了暑假,前往上海访问秦效鲁。到了秋天,又去西子湖边写生作画,画作好后就寄给陈独秀。接着又去南京,受聘任陆军小学教师,与刘季平同事。到了一九0六年,曼殊又回到长沙,居住在当地一个叫永福寺的庙里,白天则到长沙明德学堂讲课,学生中有后来成为名人的陈果夫等。至暑假又重游南京,在名胜古迹处作画。到了秋天,与陈独秀一起赴日本,探望其生母河合仙,结果未遇。旋回国至安徽芜湖皖江中学任教。旧历九月初,又去上诲,住在爱国女校。十月,迁往八仙桥鼎吉里4号,此处乃同盟会机关部。
  一九0七年旧历元旦,苏曼殊又赴日本。自元月至五月,与章太炎同住在东京新小川町《民报》社。这期间他发奋写作并作画。著有《梵文典》八卷,并自作《序》。另有《猎胡图》、《岳鄂王游池州翠微亭图》、《徐中山王莫愁湖泛舟图》、《太平天国翼王夜啸图》等,都发表在《民报》副刊《天讨》上。到了六、七月间,迁往小石川区久坚町《天义报》社,与刘申叔夫妇同住。继续写文并作画,有《画谱•自序》、《秋瑾遗诗•序》、《海哥美尔氏名画赞》等文,及《女娲像》、《孤山图》、《邓太妙秋思图》、《江干萧寺图》、《清秋弦月图》等画,都发表在《天义报》上。八月,则又突然离开日本回上海,与陈去病同“饭П4婊岵厥槁ァJ辉鲁,复回日本东京往访旧友张文渭。一九0八年旧历正月,因胃病发,进横滨医院治疗。二月,病稍癒,旋出院住进《天义报》社。又着手创作并翻译,《文学因缘》出版。三月,移居他处。四至七月,在《民报》上发表《岭海幽光录》、《娑逻海滨遁蹈记》等文。八月,又回到上海,住在虹口某旅馆。八月中旬至西湖,住在白云庵,画《听鹃图》赠刘季平。八月底复回上海,到了九月中旬,又去南京,在(禾氐)垣精舍讲学。在此期间,往来于上海、南京之间。到了十二月中旬,又去日本东京,与张卓生、罗黑芷、沈兼士等住在东京小石川同一寓所。一九0九年四月,绘《文姬图》赠刘季平。又译完《拜仑诗选》。受聘任梵学会婆罗门僧译师。八月回上海,旋赴西湖探望刘季平,复“自柒帧2痪眉椿厣虾!>旁,《拜伦诗选》出版。用英语写成《潮音自序》。接着,离国去新加坡,又从新加坡前往爪哇,在喏班中华会馆讲学。这一次,苏曼殊待的日子总算长了一点,一直待到一九一一年旧历四月,他一直在喏班中华会馆。
  一九一一年旧历四月,曼殊又赴日本,在东京往访费公直。不久,又回到爪哇,仍在喏班中华会馆讲学。七月,用英语译成《燕子笺》。年底前,《潮音》出版。
  一九一二年离开爪哇归国,途至香港,结识平智础。从兄维翰从家乡沥溪前来探视,并赠银元五百给曼殊,两人合影留念。旧历二月中旬由香港回上海,任《太平洋报》主笔。发表《南洋话》、《冯春航谭》二文。二十四日赴杭州,偕同张溥泉前往秋社探访陈去病。三月初由杭返沪。接着,自上海至日本,再由日本至上海,曾来回数次,直到十一月初五,曼殊前往安庆,在某高等学校任教。年底,曼殊回到上海,与朱贡三、沈燕谋等同住于南京路第一行台。这一年的上半年开始,曼殊在报上陆续发表他的小说《断鸿零雁记》。一九一三年年初,曼生往来于上海与安庆之间,五月下旬前往苏州,与郑桐荪、孙燕谋同编《汉英》、《英汉》两辞典。九月仍返上海第一行台。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燕子龛隨笔》、《燕影剧谈》等文。到了十二月,又去日本东京。
  苏曼殊对他的母亲河合仙的感情是比较深的,他每去日本,总要去看望她。这一次,他在母亲家里躭的日子很长,从一九一四到一九一五年,整整住了两年。这是他自从离开老家、浪迹天涯以来,唯一的一次在一个住所连续耽这么长的日子。但他的工作没有停止,一九一四年旧历四月,小说《天涯红泪记》出版。七月发表《双秤记•序》。八月,《汉英三味集》出版。一九一五年为冯自由撰写《三次革命军题辞》。旧历五月,发表小说《绛纱记》于《甲寅》杂志。六月,发表《焚剑记》于同一杂志。
  一九一六年苏曼殊由日本归国,住上海环龙路寓所。旧历九月去西湖,住在新新旅馆。自此,经常往来于上海与杭州之间。十月至十一月,发表小说《碎簪记》于《新青年》杂志。年底前,完成《人鬼记》。一九一七年正月,曼殊前往西湖。闺二月,又去日本,过了约一个月,复回上海,与柳亚子晤面数次。先住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宝康里,后住卢家湾寓所,又移居新民里十一号,同住者有蒋中正、陈果夫等人。此时,苏曼殊的病情已重,叶楚伧、邓孟硕也经常来探望他。冬天,曼殊病体不支,进入海宁医院治疗。到了一九一八年春,因病情未见好转,遂由海宁医院转入广慈医院。旧历三月二十二日(阳历五月二日),苏曼殊病逝。一代天才,就此告别人世。
  对于苏曼殊诗、文的特色,笔者认为最好是让读者亲自品尝。因此,下面录了苏曼殊的一篇短文和五首诗,以饗读者。短文为袁世凯称帝后所写,开首一段是用英语写的,故节录:
  
  
   “讨袁宣言
   ……
   ……
   呜呼!衲等临瞻故园,可胜怆恻!
  自民国创造,独夫民贼袁氏作孽作恶,迄今一年。擅屠操刀,杀人如草。幽蓟冤鬼, 无帝可诉。诸生平等,杀人者抵;人讨未申,天殛不逭。况辱国失地,蒙边夷亡;四维不张,奸回充斥。上穷碧落,下极黄泉;新造共和,固不知今真安在也?独夫祸心愈固,天道愈晦;雷霆之威,震震斯发。普国以内,同起伐罪之师。
  衲等虽托身世外,然宗国兴亡,岂无责耶?今直告尔:甘为元凶,不恤兵连祸结,塗炭生灵,即衲等虽以言善习静为怀,亦将起而褫尔之魄!尔谛听之。”
  
  真是横刀立马,咄咄逼人。当袁世凯看到这篇宣言时,不可能象武则天看到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时一样,只付之一笑。袁世凯没有武则天那样的肚量,估计会气得吐血。也难怪他只做了八十一天的皇帝,便一命呜呼了。下面,再录诗五首,从这几首诗中,可见苏曼殊写诗的风格及一流的艺术水准。
  
   其一、题《清秋弦月图》
   始夜枫林初下叶, 清秋弦月欲生华。
   凉凝露草流萤缓, 云断西峰大火斜。
   藏壑余生惊逝水, 迷津天上惘星槎。
   兴亡聚散经心地 商柳萧森隐荻花。
   其二、题《听鹃图》(二)
   刘三旧是多情种, 浪迹烟波又一年。
  。 近日诗腸饶几许? 何妨伴我听啼鹃。
   其三、题《百助照片》寄包天笑
   无量春愁无量恨, 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已袈裟全湿透, 那堪重听割鸡筝。
   其四、 《寄刘三》
   生天成佛我何能 , 幽梦无凭恨不胜。
   多谢刘三问消息, 尚留微命作诗僧。
   其五 《春雨》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櫻花第几桥?
  
  文如其人,从曼殊的诗文中,既可看到他抒情一一诗人的一面,又可看到他正直激烈一一革命的一面。虽然毕其身而言,曼殊只能是一位诗人、作家和画家,不是一位革命家。但是他的某些作品(如《岭海幽光录》等),对于辛亥革命的发生,可以说确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他虽出家为僧,但其终生结交的几位好友,也是一些著名的革命党人,如陈独秀、柳亚子、陈去病、章太炎、冯自由、叶楚伧、邓孟硕……等。可见其身虽出家,但心中对人生与革命尚未“看破红尘”
  苏曼殊去世后,后人为他出版文集,计有《苏曼殊全集》、《苏曼殊诗集》、《曼殊逸著两种》、《曼殊画谱》、《曼殊遗迹》、《燕子龛诗》、《曼殊上人诗稿》、《曼殊小说集》……等十多种。以英年三十四岁之寿,却能在浪迹天涯之余留下这么多的著作,不禁令人感慨备至。只是有一点遗憾,即是他的小说都用文言写成,这或许就是他的小说被今天的读者较少接受的主要原因吧?但在当时,曼殊的小说也是大受欢迎的。但无论如何,对于这样一位天才文人,在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上,总应该给“苏曼殊”这个名字,留有一席之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8547.html

更多阅读

典型火灾案例之广东东莞大岭山镇2007 广东东莞大岭山镇

分类:海上文坛工厂石棉顶棚被烧烂。摄影/吴韶峰2007年1月26日1时10分,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杨屋村第三工业区的一无牌无证废品塑胶回收加工厂,因照明线路短路引起火灾,造成13人死亡,5人受伤,过火面积730平米,烧损加工设备和原材料一批,直接

转载 一梦和尚:冬日过苏小小、苏曼殊墓有感

原文地址:一梦和尚:冬日过苏小小、苏曼殊墓有感作者:远尘冬日过苏小小、苏曼殊墓有感辛巳年初冬,余携琴至西子湖谒曼殊大师墓,坐弹《平沙落雁》,曲终,归经西冷桥,偶见一石冢立于桥头十数步,过而观之

初识浪漫:清末民初中国作家眼中的雪莱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2年3期作者简介:张静,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内容提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清末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作家的视野。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重点突出了他“摩罗诗人”的一面;而苏曼殊在译介过程中推

2011年10月16日深圳南园村(吴屋村)4000人祭祖聚餐 南园村租房

转载:2011年10月16日深圳南园村4000人祭祖聚餐作者:佚名南园村4000人祭祖聚餐来源:蛇口消息报2011年10月16日上午,广东深圳南山街道南园村像过年一样热闹:南园村吴氏宗祠彩旗飘舞、乐曲飞扬。南园村的乡亲们聚集在吴氏宗祠前广场,开始了传

声明:《珠海前山镇沥溪村-------苏曼殊故居 珠海沥溪南》为网友涛姐是女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