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礼三本》臆解 大戴礼记劝学

【题解】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大戴礼记》的《礼三本》一篇,阐述了礼的三个根本,这段文字在荀子《礼论》以及《史记·礼书》中都有收录,但个别文字略有变动。

【原文】

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德之本也。郊止天子,社止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卑。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钜者钜,宜小者小也。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待年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光、积薄者流泽卑也。

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饮食之本也。大飨尚玄尊而用酒,食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哜大羹而饱乎庶羞,贵本而亲用。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夫是谓大隆。

故尊之尚玄酒也,俎之生鱼也,豆之先大羹也,一也。利爵之不啐也,成事之俎不尝也,三侑之不食也,一也。大昏之未发齐也,庙之未纳尸也,始卒之未小敛也,一也。大路车之素幭也,郊之麻冕也,丧服之先散带也,一也。三年之哭不反也,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县一罄而尚拊搏、朱弦而通越也,一也。

凡礼始于脱,成于文,终于隆。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佚兴;其下,复情以归太一。

天地以合,四海以洽,日月以明,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倡,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贷之则丧。

《大戴礼记•礼三本》臆解 大戴礼记劝学

【今注】

玄酒:祭祀所用,名为玄酒,实为清水。故可译作“名为玄酒的清水”。

【今译】

礼有三大根本:天地是性命的根本,先祖是宗族种类的根本,君主与师长是治世的根本。没有天地何来生命?没有先祖何以出生?没有君主和师长国家何以治理?这三项有任何缺少,就没有安于本位的人。所以说礼,上事天,下事地,敬奉先祖,而隆宠君主和师长——因为这是礼的三大根本。

所以,圣王郊祭太祖以配天,诸侯不敢这样念想,大夫和士的始祖通常称为宗和小宗,他们对祖先的尊敬是这样区别的。尊重始祖,就得到礼的根本了。祭天的郊祭到天子为止,祭地的社祭到诸侯为止,祭行神的道祭可以下及士、大夫,以此来区别尊卑。尊重之人奉事尊贵之神、卑微之人奉事卑微之神,应该隆重就隆重,应该简单就简单。所以,享有天下的天子可以在宗庙里奉事七世祖先,享有封国的诸侯可以在宗庙里奉事五世祖先,享有五乘车架的上大夫可以在宗庙里奉事三世祖先,享有三乘车架的下大夫可以在宗庙里奉事二世祖先,士人以下就不得立宗庙了。这是为了区别积德厚的人能泽及后世并发扬光大,积德薄的人虽能泽及后世却不免卑狭。

举行大飨礼,以祭祀先王,樽酒崇尚淡而无味的玄酒,俎上崇尚放没有煮熟的腥鱼,羹汤用没加调味料的肉汤,这是尊重饮食本初的味道。举行大飨礼,以祭祀先王,贵用味道最淡的玄酒,接下来的才用水酒;粮食中贵用黍稷,接下来的才用稻粱;祭尸先上大羹,再饱尝各色菜肴的滋味——这样及尊重本初又切合实际。尊重本初,以为仪式;切合实际,以合情理。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统一了仪式与内容的礼仪。礼回归到最为本初的太一的状态,这是非常宏大崇高的。

因此,酒樽盛着淡而无味的玄酒,俎上放着没有煮熟的腥鱼,羹汤用没加调味料的肉汤,道理是一样的;祭祀的过程中,利献尸的爵中虽然还有酒,但不去啐祭;举行卒哭之祭礼,俎上虽有鱼,但不去品尝。宥劝尸用饭,三劝之后,就停止用饭。道理是一样的;在大婚还没有举行斋戒以前,在庙祭还没有把尸迎入祭堂以前,在人刚刚断气还没有小敛以前,情况也是一样的;天子祭天时,车轼上盖的是素色帷盖,头上戴的是麻冕,丧服还没有 完成时先散开衣带散开垂下,道理也是一样的;父母过世,服丧三年的哭声,是很悲哀而难以节制的;《清庙》这首祭歌,是一人演唱,三人附和,同时配合乐声,只是挂一片磬而以拊击的方式演奏,瑟用音色低沉的朱弦,还在瑟底穿孔,使声音重浊,道理也是一样的。

但凡礼都始于简略疏脱,辅以文采仪式,成就其宏大崇高。所以,最为完备的礼,无论情理还是仪式,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次,也需要让情理和仪式互为影响;最起码,也要让情理回归到最为本初的太一的状态。

天地因而交泰,四海因而融洽,日月因而光明,星辰因而运行,江河因而流动,万物因而昌盛,个人好恶因而有所节制,喜怒因而恰当。在下位者则顺从,处上位者则贤明。不管怎么变化,这礼的道理总归不乱;如果对礼的认识有差错,那就会遭遇失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9084.html

更多阅读

二人转《大西厢》 二人转大西厢全本唱词

源于元杂剧《西厢记》及民间唱本,是二人转常下单的看家戏,也叫看家锁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描写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丫鬟红娘传书递简促其好事,有情人终成眷属,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全本二人转《大西厢》有3600多句唱词,

声明:《《大戴礼记•礼三本》臆解 大戴礼记劝学》为网友别凑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