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歌翻译及其典故解释,顶!! 浙大校歌mp3

浙大校歌翻译及其典故翻译文言文,先要读懂原文,弄清脉络。在阅读原文之时,当知前人作文章,
极为讲究章法,若不条贯,则为“无章”。此自六经以来之定法,至明清时文而
极备。马先生乃一代大儒,为文必有章法,且此文为浙大而作,将以为校歌,百
年传唱,马先生下笔必慎重之至,断不至于杂乱。今我读其文,实一气呵成,辞
理贯通,而此前译文皆截断章句,取一句之义以硬翻,致使错谬间出,辞句杂乱。
故此次翻译特做一尝试,力求将前后贯穿起来。敝文虽自珍,固未敢以为臻于善,
期望更好的翻译的出现。因为此译文只是要帮助一般人读懂意思,所以仅着眼于释义。文字之通畅为
基本的要求,固在考虑之内。惟不求为现代诗。原注释我是非常赞同的,不祈更改,惟于第十七条增“金之在熔”之出处。
兹录原注释,分析原文文理并翻译之如下(这是定稿,本打算并附原译文而参照
探讨原文正义,后作罢,惟二三处不得不保留,以资讨论):浙江大学校歌①作者马一浮大不自多海纳江河②惟学无际际于天地③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④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⑤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⑥国有成均在浙之滨⑦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⑧词习坎示教始见经纶⑨无曰己是无曰遂真⑩靡革匪因靡故匪新11何以新之开物前民12嗟尔髦士尚其有闻13念哉典学思睿观通14有文有质有农有工15兼总条贯知至知终16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17尚亨于野无吝于宗18树我邦国天下来同19马一浮(1883-1967),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浙江绍兴人。初
名浮,字太渊,后字一浮,号湛翁,晚号蠲叟、蠲戏老人。幼习经史,16岁时应
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至上海学习英语、法语、拉丁语。1901年与谢无
量、马君武等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介绍欧美学说。1903年留学北美,
后游历英、德,又转道日本留学。1904年归国后寓居杭州,潜心研读《四库全
书》,贯通文史哲,融会儒释道,倡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
竺可桢校长聘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后又辗转赣、桂讲学。1939年于四川乐山
创办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
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著述宏富,有“儒释
哲一代宗师”之称,著作辑为《马一浮全集》。
注释①1938年11月19日,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决定以“求
是”作为浙江大学校训,并请国学大师、时任浙大教授的马一浮先生创作浙江大学
校歌歌词。这首歌词后由当时国立中央音乐学院的著名作曲家应尚能教授谱曲,并
经校务会议通过,正式定名为浙江大学校歌。②起首二句典出《庄子·秋水》。黄
河河伯见到百川灌河,水势浩大,于是欣然自喜。及见到北海之浩瀚无边,方知自
己的渺小。北海海神若对河伯说:“天下之水,漠大于海,万川归之,……而吾未
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这两句以大海为喻,说明做人应谦虚好学,
应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多:赞美、夸耀。③无际:无边。际于天地:边际径接天地,
形容学问广大。④“形上”二句语出《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
下者谓之器。”意谓抽象的超出形体之上的叫作“道”,有具体形体可见的叫作“
器”。⑤礼,泛指阶级社会的礼仪规范。主:掌管,主持。二句语本《礼记·乐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史记·
乐书》亦曰:“乐统同,礼别异。”二句意谓乐的主要功能是和合民众,礼则用于
辨别人们之间的差异。⑥不二:即“不二法门”之省称。佛教称平等而无差异之至
道为“不二法门”;后用以指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尔听斯聪:你的听觉以至整
个心灵才能变得聪明。⑦成均(yùn):周名大学曰成均 。《周礼·春官·大司
乐》曰:“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浙,浙江,
古亦称渐江。⑧求是:语出《汉书》卷五十三《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
求是。”唐·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⑨习坎:此句语本《周易·
坎》:“《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习坎》,卦名,
省称:“坎”。唐·陆绩曰:“洊,再。重,习也。水再至而溢,通流不舍昼夜。
重习相随以为常,有似于习,故君子象之,以常习教事,如水不息也。”经纶:原
指整理丝缕。此处比喻治政的才干和人才。⑩是:正确;遂:达。二句意谓不要以
为自己什么都正确,不要以为自己已把真理穷尽。11靡:没有;匪:非;因:因
袭。二句意谓没有一项改革可脱离对过去的继承,没有一样旧事物不再需要创新。
12开物:语本《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
已者也。”开物:意谓研究万物,并加以改革利用。前民:做万民的先导、榜样。
13髦士:英俊之士。语出《诗·小雅·甫田》:“烝我髦士。”烝(zhèng
征):进。髦:俊。尚:表示劝勉的语气词。有闻,指博学多识。14典学:语出
《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唐·孔颖达疏:“念终念始,常在于学。”
这是大臣傅说勉励高宗的话,后因称皇子致力于学为“典学”。此处是对大学生的
勉励之辞。思睿观通:思,思维;睿,通达。《尚书·洪范》:“思曰睿,……睿
作圣。”观,智慧;通,通达。隋·释慧远《大乘义章》二:“粗思名觉,细思名
观。”此句意谓思维细密,通达物情,则智慧洞朗,无物不照。15文:文华,辞
采;质:诚实、质朴。《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6兼总:指
将各种知识兼容并蓄,全面掌握。条贯:指有条理、有系统。知至知终:意谓知道
知识的源委和最高境界。《易·乾·文言》:“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
可与存义也。”《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
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7成章:《说文》
曰:“章,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为达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可称成章。《孟子·
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歌词“成章乃达”当本于此,意
谓(浙大学子们)应努力使自己有所成就,从而实现通达。18尚:表示劝勉的语
气词。此句语本《周易·同人》:“同人于野,亨。”亨:通达顺利。唐·孔颖达
疏:“野,是广远之处,借其野名,喻其广远。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
用心无私,乃得亨通。”无吝于宗:意为不要固守自己所知的一家一派之说。19
树:建。同,和谐。译文:>大学之为大,在于不自满自夸,要虚怀若谷,有大海受纳江河一般的气度;>大学之为学,当知学问无边无际,充塞于无穷的天地,寓托于无穷的事物:【“际”为达到,译为“充塞天地”,实与“道”相类。然而此处“学”与“道”
尚有分别。“学”研究“道”,故“道”在何处,“学”亦在何处。首二句解释“大学”一词,先之以“大”,次之以“学”。继而论学。】>关于人事,分别人的差异有礼之学,使人和谐相处有乐之学。 【读此句译文,则人事尽于礼乐,似未与当今之社会与学科为相符。实际情形是,
中国数千年,铺张政体、合辑众庶所用之学,概而言之,莫不称为“礼乐”之学。
阮籍《乐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故此文举礼乐
以概言人文社会科学。至译作白话,今人读之,甚觉龃龉,而译文实无大病。】>(既能区分各种学问,又能)明白道通为一、学问从根本上讲没有二致的道理,
>你的听断才能聪察而不被蒙蔽。【总结也。此节为一放一收。】>在国家的东部,钱塘江的岸边,有一所公立大学——浙江大学。【重新开始,为一放。已经改朝换代,故译作“公立大学”而非“国立大学”。】>她的前身是求是书院。之所以名为“求是”,是倡导大家要求真务实。【《说文》:启,教也。今顺推曰,启,迪也,导也。在讲了学校历史后,接下来自然讲学校之教学方针与宗旨。】>为培养出满腹经纶的治国才俊,她的教学遵循恒久不息、循序渐进的原则。【此言“教”。】>(而她的学子,应该在为学的时候)不轻易说“已经正确了”,也不要轻易认
>为已经求得了真理。【此言“学”。】【接下来,马先生对做学问的年轻人们进行劝诫——能独立做学问,从而致用,
是教的目的,故此处也是从容过渡。】>(做学问贵在创新,得前人所未得,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一项变革是不需
>要因袭的,没有一种旧有的事物是不需要创新的。【此句有多种理解。今取通行者。既然讲了要革新,而且革新必因袭,这些都是形而上的指导原则,那么具体如何
进行革新呢?下面就要讲了。】>如何来革新社会呢?在万物,要研究其规律以开发利用它们;在人事,大学生
>是国家的人才,要作民众的表率。>各位才俊之士啊,希望你们明白这些道理。【这最后一句仍不失劝诫之意。是为收。】【此节仍为一放一收。】>你们要勤于学习,(博学贯通后)才能睿智通达,窥照真理。>你们应同时具有美好的德行和真实的才干。(不仅应了解抽象的基本原理,也)
>应掌握像农学和工学这样的实用的知识。【《书》:三百里揆文教。文教者,德治也。于学生,于学校之教育,文质并称,
则所言是德与行。原译文译“文”作“文华辞采”,误。夫术业有专攻,不必尽
有文华辞采。且文华辞采末事也,大学生不必有。
“要了解抽象的基本原理,也”,推其意而得之也。以学子恐流于空疏浮泛,故
特别提出工农之用以警戒之。盖惩于有清汉学之空疏无用,及汉学家所斥宋明空
言而发也。】>要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也能将各种知识用于自己的专业。(最后)应该知
>道在适当的时候即“中庸至善”时有所不为。【“兼总”指横向的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条贯”指将各种知识贯注于己学。
简而言之,就是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至善者,中庸也。】>只有这样,才算是学有所成,如熔炼金属一般,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全面的人才。【这一句是对为学的总结。前译文译“成章”为“有成就”,明显错误。可参看
其注解:“成章:《说文》曰:‘章,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为达到一定阶段、
一定水平可称成章。”而参考前文,都是在讲“学”,并不至于“用”,则“达
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也谓学,学有所成也。而大学的责任即是教育学生,使
之学有所成,不必苛求学生一定要有所成就,成人乃可。而接下来才是讲学以致用的,既用乃或有所成就。另外补足注释17:“金之在熔”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
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在,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
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
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铸。
‘绥之斯俫,动之斯和’,此之谓也。”】>要寓自己的事业于民众利益,与他们共命运以求得亨通;要胸怀宽广,不要挟
>门户宗派的成见。【这是阐述如何学以致用,以及致用的时候应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认同。【最终总结。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而最终最高最伟大之用,是为民众为国家民族
谋得利益与荣誉。“来同”翻译为“认同”,稍变其意。】【此节一放而总收,收得好。既是总收,也是大放。】连贯译文:大学之为大,在于不自满自夸,要虚怀若谷,有大海受纳江河一般的气度;大学之
为学,当知学问无边无际,充塞于无穷的天地,寓托于无穷的事物:关于物理,形
而上者叫做道,形而下者叫做器;关于人事,分别人的差异有礼之学,使人和谐相
处有乐之学。(既能区分各种学问,又能)明白道通为一、学问从根本上讲没有二
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
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铸。
‘绥之斯俫,动之斯和’,此之谓也。”】>要寓自己的事业于民众利益,与他们共命运以求得亨通;要胸怀宽广,不要挟
>门户宗派的成见。【这是阐述如何学以致用,以及致用的时候应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认同。【最终总结。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而最终最高最伟大之用,是为民众为国家民族
谋得利益与荣誉。“来同”翻译为“认同”,稍变其意。】【此节一放而总收,收得好。既是总收,也是大放。】连贯译文:大学之为大,在于不自满自夸,要虚怀若谷,有大海受纳江河一般的气度;大学之
为学,当知学问无边无际,充塞于无穷的天地,寓托于无穷的事物:关于物理,形
而上者叫做道,形而下者叫做器;关于人事,分别人的差异有礼之学,使人和谐相
处有乐之学。(既能区分各种学问,又能)明白道通为一、学问从根本上讲没有二
致的道理,你的听断才能聪察而不被蒙蔽。在国家的东部,钱塘江的岸边,有一所公立大学——浙江大学。她的前身是求是书
院。之所以名为“求是”,是倡导大家要求真务实。为培养出满腹经纶的治国才俊,
她的教学遵循恒久不息、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她的学子,应该在为学的时候)不
轻易说“已经正确了”,也不要轻易认为已经求得了真理。(做学问贵在创新,得
前人所未得,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一种变革是不需要因袭的,没有一种旧有的
东西是不需要创新的。如何来革新呢?在万物,要研究其规律以开发利用它们;在
人事,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要作民众的表率。各位才俊之士啊,希望你们明白这
些道理。你们要勤于学习,(博学贯通后)才能睿智通达,窥照真理。你们应同时具有美好
的德行和真实的才干。(不仅应了解抽象的基本原理,也)应掌握像农和工这样的
实用的知识。要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也能将各种知识用于自己的专业。(最后)
应该知道在适当的时候即“中庸至善”时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算是学有所成,
如熔炼金属一般,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全面的人才。要寓自己的事业于民众利益,与
他们共命运以求得亨通;要胸怀宽广,不要挟门户宗派的成见。只有这样,才能建
设好我们的国家,赢得全世界人们的认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9876.html

更多阅读

刘芳菲对话孙丹林的节目,好看! 刘芳菲主持过英语节目

刘芳菲对话孙丹林的节目,好看!央视《文明之旅》栏目2月16日播出的刘芳菲对话孙丹林《喜迎佳节话对联》。靓女主持人、节目录制现场观众和孙丹林问答相间,知识丰富,趣味横生,值得看。这里录其几联供没有看此节目的博友共赏。

rm转mp3,怎么将rm转换成mp3? rm转mp3格式转换器

rm是流媒体视频格式文件,而mp3是一个音频数据压缩格式文件。而将rm转mp3,则就是将视频格式转换成音频格式。支持将视频格式转换成音频格式的转换器软件,如全能格式转换器就是一款多功能的转换器软件,既可以转换音视频文件,也可将视频转换

惊爆南京环卫工人罢工,扛旗之举,顶!! 环卫工人节

第1页:南京环卫工人罢工 垃圾堆满街道臭味熏天(图)第2页:南京环卫工人罢工 垃圾堆满街道臭味熏天(图)11月16日,南京部分环卫工人停工,鼓楼区部分大街垃圾无人清理,部分路段被环卫工人倾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和道路通行。南京环卫工人罢工

声明:《浙大校歌翻译及其典故解释,顶!! 浙大校歌mp3》为网友阳光穿透一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