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药白豆蔻砂仁草果草豆蔻 草豆蔻 草果

各论>>第十一章 化湿药
白豆蔻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 Amomun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地。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秋 季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捣碎。

化湿药白豆蔻砂仁草果草豆蔻 草豆蔻 草果
【性味归经】 辛,温。归胃、脾、肺经。
本品辛散行气,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作用重在行气和中,化湿醒脾,为中焦湿阻气滞所常用。
【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应用】
  1.用于湿浊阻中证。本品气清香,能化中焦湿浊,行脾胃之气。适用于湿浊阻中,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之证。属寒湿阻中者,又能温中散寒。可单用,或与砂仁、厚朴等化湿行气药配伍使用。本品长于化湿行气,且温而不烈,故常配伍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舌苔浊腻之证。若湿邪偏重者,常与利水渗湿之品配伍,如《温病条辨》三仁汤,以之与薏苡仁、滑石等药同用。若热重于湿者,还应配伍清热燥湿药,如《温病条辨》黄芩滑石汤。
  2.用于呕吐。本品芳香,能和胃降逆止呕,可用于多种呕吐。又因能温脾暖胃,化湿行气。故尤以胃寒湿阻气滞之呕吐者,最为适宜。可单用,亦可与藿香、半夏、橘皮等除湿行气、降逆止呕药配伍。治小儿胃寒吐乳不食,可与砂仁、甘草等温胃和中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以入散剂为佳,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
【参考资料】
  1.白豆蔻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4桉叶素、α-樟脑、草烯及其环氧化物、α-松油烯、β-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石竹烯、月桂烯、桃金娘醛、香芹酮、松油烯-4-醇、香桧烯、莰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烯、α-松油醇。本品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祛除胃肠积气,具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并能止呕。果壳水煎剂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α-萜品醇、4-松油醇均具有明显平喘作用。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作用。
  2.白豆蔻壳,为白豆蔻的果壳。性味功效与白豆蔻相似,但温性不强,力亦较弱。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等。煎服,3~5g。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2.《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乘沸点服尤妙。”
【功效鉴别】
与砂仁鉴别:
  二者皆味辛性温,主入脾胃,气味芳香,均能化湿,行气,温中,都可用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以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症,常相须为用。二者入汤剂均宜后下。不同之处在于:
  砂仁 ──作用偏于中下二焦,善理脾胃气滞,长于温脾止泻,并能理气安胎,又常用于脾寒泄泻,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等证。
  白豆蔻 ──则作用偏于中上二焦,善理脾肺气滞,长于温胃止呕,又常用于胃寒湿阻气滞的呕吐,以及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舌苔浊腻等症.



九五版的《药典》开始把白字删掉了,就叫豆蔻。所以今后见到豆蔻,指的就是白豆蔻,实际白字不好,因为中药裡面以豆蔻来命名的比较多,就在我们这一章马上后面就有一个草豆蔻。
白豆蔻,在我们的书上的出处《名医别录》,错了,它的出处是《开宝本草》。是宋代才开始收载的,后面的草豆蔻,它的出处才是《名医别录》,之所以出现错误,古代用的豆蔻,只有草豆蔻,所以它就叫豆蔻。那么现在我们的药典,把白豆蔻的白删掉了,所以有的去查阅文献的时候一查,古代的豆蔻,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但是当时的豆蔻,是草豆蔻。我们现在的白豆蔻称为豆蔻,是近几年的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95年版,这样把它开始删掉的。所以就有一个问题,在古文献裡面的豆蔻,不是白豆蔻,而是草豆蔻。就容易出现这种错误,比如我们教科书的出处,就错了,就与这因素有关。第二中药裡面以豆蔻命名的药比较多,我们后面的收涩药当中,还要学一个肉豆蔻,其实还有一味药红豆蔻,至少有四、五种豆蔻。我认为这四、五种豆蔻前面都必须加上限定词,草豆蔻、红豆蔻、白豆蔻、肉豆蔻,这样子使用的时候,不可能溷淆、不可能出错。如果单纯地把其中某一个叫作豆蔻,有弊无利,多一个白字没有什么关係。所以当时在编教材的时候,白字,取掉也不是,不取掉也不是,最终还是没有取。不取掉的话,好像就在与《药典》作对,《药典》是国家的法典,有权威性,应该删掉,和药典保持一致性,那么删了以后,它又有负面的影响,所以还可以跟《药典》委员会提出建议,那么恢复、不恢复是另外一回事,这些是白豆蔻的名称,这是一个薑科植物,白豆蔻的用它的成熟的果实,因为它的果壳,带一点白的,薄薄的,像纸那样薄的,裡面是它的种子团,所以称为白豆蔻,是它的果壳的颜色。
===========================================================================================
砂仁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姜科草本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或海南砂 A.Iongiligulare T. L. Wu 或缩砂 A. xanthioides Wall.的干燥成熟果实。阳春砂主产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海南砂主产于广东、海南岛及湛江地区。缩砂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均于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用时打碎。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砂仁辛温行散,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为化湿和中醒脾要药,兼有安胎之功。凡中焦湿阻气滞,及胎动不安等证,均为常用之品。
【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应用】
  1.用于湿浊困脾之证。本品气味芳香,善入脾胃,长于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温中散寒,为化湿行气,醒脾和胃之良药。适用于湿浊阻中,脘腹胀痛,食少纳呆,呕吐腹泻之证。常与白豆蔻等化湿药同用,以增强化湿行气之效。而本品又长于行气温中,故对于寒湿气滞者尤宜。若寒湿内阻,脘腹胀闷冷痛,食少腹泻,常与草豆蔻、干姜等温中、化湿药配伍。若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常与木香、枳实等行气除胀止痛药配伍。若脾虚气滞,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常与补气健脾药配伍,如《张氏医通》香砂六君子汤,以之与人参、白术等药同用。
  2.用于脾胃虚寒之吐泻。本品善于温脾暧胃,利气快膈,并能止呕、止泻,故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吐泻证。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呃逆者,常与干姜、半夏等温中止呕药配伍。治脾胃虚寒,清浊不分,腹痛泄泻者,可单用,如《小儿卫生总微论》缩砂散,以本品为末拌猪肚服,治小儿滑泻,脱肛;也常与白术、干姜等温脾药配伍。若治湿伤脾胃、升降失职,吐泻腹痛,本品又能化湿醒脾,止吐止泻,常与藿香、半夏、木瓜等化湿和中、降逆止呕之品配伍。
  此外,本品尚能安胎,可用于胎动不安。若气血不足,胎动不安者,宜与人参、白术、熟地黄等补气养血药配伍。若肾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者,宜与杜仲、续断、桑寄生等补肾安胎药配伍。若妊娠恶阻,呕恶不能食者,宜与苏梗、白术等和胃安胎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5~10g。宜后下。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
【参考资料】
  1.缩砂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d-樟脑、一种萜烯、d-龙脑、乙酸龙脑脂、芳樟醇、橙花叔醇。阳春砂仁亦含挥发油,油中成分与缩砂仁相似,但另含柠檬烯、皂甙等成分。砂仁煎剂可增强胃的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可增进肠道运动,排除消化管内积气。砂仁能明显抑制因ADP所致家兔血小板聚集,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同时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作用。
  2.砂仁正品药材为阳春砂仁、海南砂仁及缩砂仁,而以阳春砂仁质量为优。
  3.砂仁壳,为砂仁之果壳。性味功效与砂仁相似,而温性略减,药力薄弱。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症,用量同砂仁。
【古籍摘要】
1.《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2.《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下气。”
砂仁也是薑科植物的果实,是它的果实,它和白豆蔻大小差不多,但是白豆蔻要圆一点,扁圆的,白的,砂仁的果实要稍长一点,它的果皮,颜色要深一点,但砂仁一般要去掉了外壳,只用裡面的种子团,用的实际上是种子,而不是果实。所以我们书上砂仁的入药的部位,有的写成熟的果实,有的写是成熟的种子,种子更准确。一般药材去掉了果壳,而白豆蔻是整个连外壳往往是带在一起的。
====================================

草豆蔻
自《雷公炮炙论》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应用】
1.寒湿中阻证。本品芳香温燥,长干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故脾胃寒湿偏重,气机不畅者宜之。常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2.寒湿呕吐。本品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多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温中止呕之品同用,如草豆蔻散(《博济方》)。
另外,亦取本品温燥之性,温脾燥湿,以除中焦之寒湿而止泻痢。用于寒湿内盛,清浊不分而腹痛泻痢者,可与苍术、厚朴、木香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2.《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3.《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
2.药理作用:草豆蔻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呈兴奋,高浓度则为抑制作用。挥发油对离体肠管为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草豆蔻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草豆蔻配伍茯苓、焦白术、黄芪、等治疗脾肾阳虚型之肾炎,有显效(新中医,1985,17(11):31)。用草豆蔻配合苍术、丹参、赤芍等,治疗血瘀痰阻型而痰湿偏重的慢性盆腔炎,有满意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13)。

草果
【出处------《饮膳正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将原药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捣碎取仁用;或将净草果仁姜汁微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本品辛温性燥,主入脾胃,燥湿散寒之力颇强,而除痰截疟。适于寒湿中阻及瘴疟等证。
功效】燥湿,温中。
【应用】
  用于寒湿阻中证。本品气浓味厚,辛温燥烈,其温燥中焦,善除寒湿,其燥湿温中之力,皆强于草豆蔻,故寒湿偏盛者更宜。常寒湿中阻,胃失和降之呕吐、呃逆,或寒湿阻中,脾郁失运,清浊相混之泄泻,常与温中止呕或温中止泻药配伍。
  此外,本品芳香,燥湿散寒,辟秽化浊,又能截疟。故适用于寒湿偏盛之疟疾,并多与常山等截疟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参考资料】
  草果仁含挥发油,油中含α-和β-蒎烯、1,8-桉油素、对聚伞花素、壬醛、癸酸、芳樟醇、樟脑、反-2-十一碳烯醛、α-油醇、橙花醇-α,-b、香叶醇、草果酮、橙花叔醇等,此外含淀粉、油脂、微量元素Zu、Cu、Fe、Ni、Mn、Se等。本品0.25~0.75%水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所含的α-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β-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
【古籍摘要】
1.《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2.《本草纲目》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臌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草果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草果配柴胡、桂枝等14味中药组成柴桂草果汤,治疗流感行性感冒300例,总有效率为95.31%(浙江中医杂志,1993,1:65)。以草果15g,诃子5g,山柰5g,官桂5g,焙干研细末,再以樟脑5g,一起入香油125g中,装入盐水瓶,密封浸泡三天后,外擦用治斑秃,治疗30例,均愈(中医药学报,1987,3:53)。


草果,砂仁、草豆蔻、百豆蔻,一般来说它可以用它的果实,更多的还是用裡面成熟的种子。剥掉了壳用,所以这四个药,都是薑科植物的果实或者种子,来源非常相近,气味性状也相似,它们的性能都是辛温的。所以这四个药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它们相同的地方是主要的,不同的地方是次要的。
这四个药,严格讲来,都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都有这四个方面的功效。
温燥性最弱的,是白豆蔻,温燥性最弱,所以它的芳化就比较好。
温燥性砂仁强于白豆蔻,草豆蔻又强于砂仁,草果又长于草豆蔻,排序的话就是白豆蔻、砂仁、草豆蔻、草果,温燥性越来越强。因此前面两味药,功效说的是化湿;后面两个药说的是燥湿,强调它们的温燥性更强,用的是燥湿的术语,而且主治证是寒湿阻滞中焦,就不是一般的湿浊阻滞中焦了,强调了它的温、强调了它的燥。
用于寒湿阻滞中焦,需要的是化湿,所以前面两个药,由于一般的湿浊阻滞中焦。它的化湿,芳化的作用好一些,尤其是白豆蔻,它不但作用在中焦,还往往作用在上焦,宣化肺的气机。所以在这四味药当中,对于湿温病最适合使用的是白豆蔻。因为湿温病,它在中上两焦,这与白豆蔻归肺经有关係。
我们今后学习治疗湿温病的什么三仁汤,三仁其中的一仁就是白豆蔻,因为本身它是一个辛温的药,对湿温病,应该说不适合,但是它能够除掉中焦的湿浊,而且能够宣发上焦的气机。对湿温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另外的三个药,一般是不用的,所以要说同中有异,就是在主治证当中,应用一当中,湿浊中阻后面就提到了湿温或者暑湿。相对来讲这药可以用,用的多一点。
行气作用也是白豆蔻最强,砂仁次之,草豆蔻再次之,草果更次之,可以次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温燥性是增强,行气的作用是减弱。温中与温燥是一样的,也是按照排序是越来越强的,专门把它用于治疗中焦有寒的,当然越强的,就更加适合。但是这四个药,都有作用,都比较明显。它既是化湿药,又是温裡药,温裡主要在温中。
至于止呕作用,则是按照这排序是减弱的,白豆蔻最好,它气味芳香很清爽,其它的,比较重浊,止呕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这四个药的相同的地方就这样,都可以认为它有这八个字: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不同的地方,
强调白蔻的对于湿温证当中的应用。对于砂仁来讲,一般强调两点。
第一点,一般的书上都加一个安胎,我们这裡把它放在了此外,对于气机阻滞,或者脾胃有寒湿而影响了孕妇,出现了噁心、呕吐,可以用砂仁来减轻这些症状,它可以通过行气化湿,有利于胎动不安或者噁心、呕吐妊娠恶阻的治疗,但是它本身是一个温燥的药物,中医治疗妊娠期间,对于温燥性的药还是要慎用的,所以习惯有一个说法,产前宜凉,产后宜温。所以在妊娠期间,不是真正的寒湿阻滞,砂仁还不能乱用的,它不是一个普遍可以使用的,一个安胎的药,所以我们也是把它放在此外的一个原因。
另外前人强调砂仁能够温脾止泻,好像微微有一点涩性,有的书上说脾胃虚寒的腹泻,考虑砂仁的多一点,所以虽然不是很特殊,但有这方面的倾向性,所以我们在砂仁的应用二,尤其强调了脾胃虚寒至吐泻,除了吐,强调了一个泄泻,这是一个细微的区别。
草豆蔻,近年来现在的临床用的不多,往往只作为砂仁、豆蔻的一个代用品,在没有的情况下,用它来代替,另外不同之处,就是真正是寒湿偏盛,湿浊很重,舌苔很腻,而且是白的,有明显的寒象,这时候,砂仁、白蔻的功力,显得不够的时候,那这时候可以用草豆蔻,也可以用草果。草果的温燥性比草豆蔻还要强,所以也是用于寒湿中阻,是寒证,强调了一个寒。但另外一点,草果在历来的书当中,都有一个截疟两个字,截疟可以治疗疟疾。
草果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明显的作用。草果在古代治疗疟疾的方当中,不是单用,不是像青蒿,採一把来单用了以后效果都很好,它是在複方当中,在複方当中草果究竟是它本身就有截疟的作用,能够针对疟疾,抑制疟原虫,或是它在複方当中降低其它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或者说针对疟疾病容易出现的痰湿,用它的温燥的性质,使複方针对性更强,有利于疟疾的治疗,从现在来考虑可能后者的可能性大,那么草果用来治疗疟疾的一些複方,裡面常常比如说有常山这些药,它本身就要引起噁心、呕吐。那么用它来降低呕吐不良反应,另外疟疾裡面有一些寒湿偏盛的,舌苔比较白腻,那么用它来燥湿,治疗寒湿中阻、寒湿中阻,使整个方更加与证型合拍,可能更加主要。它不是直接针对疟原虫的,按中医的观点它不是直接针对疟疾的,所以这一点我们在此外中介绍,本品芳香,燥湿散寒,辟秽化浊,又能截疟,用于寒湿偏盛的疟疾。採用了这样一个比较含溷的表述的方法,所以草果对疟疾本身是不是有特殊的、特效的治疗作用,需要研究的。

这章裡面的这八味芳香化湿药,就介绍完了。前面的四味药,各自有自己的一些个性,尤其是前面的三味,佩兰和藿香可以对照起来,后面的四味,因为它们都是同类的药,以白豆蔻为重点,砂仁和白豆蔻作对比,后面两味药要求更简单一些。这样把它完全按白豆蔻来记忆,它的功效容易记。
=======================================


1.特殊使用
本类药物一般无特殊的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虽津伤有热者均不宜用化湿药,但苍术燥性更强,故阴虚有热者,尤为不宜;又因其发汗解表,表虚多汗者忌用。又本类药均不宜久煎,因白豆蔻与砂仁尤为芳香,故更宜后下。
2.性能方面:
  佩兰性平,广藿香微温,其余各药的温性均较明显。各药除有辛味外,因苍术、厚朴又为燥湿药,故又有苦味。其归经除均入脾胃外,广藿香(与苍术)能解表,又归肺经;厚朴行气、平喘,又归肺与大肠经。
3.功效方面:
  本章虽以化湿药为名,但习惯上因苍术、厚朴更偏于苦燥,草果、草豆蔻燥性甚于相似的白豆蔻和砂仁,多将其功效称为燥湿,如改称化湿也是可以的。本类药中的厚朴、白豆蔻、砂仁又为行气之品(草豆蔻、草果的此功效甚弱,故于省略),宜与行气药联系;其中广藿香、白豆蔻、砂仁、草豆蔻兼能和中止呕,佩兰与草果亦可止呕,因作用不强而未加强调,但主治中仍有呕吐证。苍术、广藿香(或佩兰)能解表,可视为发散风寒之药。
4.主治(或应用):
  应注意苍术温燥性较强,能芳化湿浊、苦燥脾湿,且可健脾运湿,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其治痹证,以湿胜者尤宜;治风寒表证,亦多用于夹湿者。厚朴无健脾功效,其芳化苦燥之力不及苍术,但兼可行气,治湿阻中焦证,二药相须为用;
本品以行气消胀见长,在众多行气药中,亦为治疗胃肠气 滞、脘腹胀满之要药;其治肺气壅逆之喘咳,不论有痰无痰均可选用。
广藿香辛香而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热,为芳化湿浊之良药,湿热证亦颇常用;其治外感风寒,以内兼湿浊者最宜;用于呕吐,虽无论寒热虚实,但以湿浊中阻所致者尤为对证。
佩兰药性平和,在化湿药中,长于治疗脾经湿热(脾瘅),症见口中甜腻、多涎、 口臭者。
白豆蔻之气清香,其行气、止呕之效,优于同类的砂仁、草豆蔻等品;又因长于入脾胃及肺经,故湿温初起,胸闷不饥等症,亦较砂仁等药多用。
砂仁与白豆蔻相似,行气、化浊、止呕不及白豆蔻,而长于温脾止泻,行气安胎,治脾胃虚寒之泄泻及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等证,较为多用。
草果温燥性甚于同类的砂仁 等药,更宜于寒湿中阻之证;并可主治疟疾。
5.配伍:
  苍术配伍厚朴、苍术配伍黄柏的主要意义。
苍术配厚朴,在化浊燥湿方面相须为用,且兼健脾、行气,可增强治疗湿浊中阻之效。
苍术配黄柏,可增强燥湿之力,宜于湿热疮疹、湿热脚气肿痛及痿证、痹证等。
6.兼有功效及应用(主治):
  ①苍术与厚朴:均为辛、苦,性温,主归脾胃及肺经之药。二者都有燥湿(化浊)的功效,主治湿浊中阻相须为用,但苍术燥湿之力强于厚朴,且能健脾以运化水湿;厚朴行气除胀,兼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此外,苍术还有祛风湿及解表之功,可以主治风湿痹证、风寒表证;厚朴又有行气及平喘之功,可以主治多种原因所致的胃肠气滞、肺气壅逆之喘咳诸证。
  ②广藿香与佩兰:此二药均有化湿、解表及止呕功效,均用于湿阻中焦、外感表证而内兼湿浊以及胃逆呕吐等证。但广藿香温燥性强于佩兰,较宜于寒湿中阻,或风寒表证,呕吐诸证亦更常用。佩兰性平,长于治疗脾经湿热及外感暑湿。
  ③广藿香与香薷:均为外散风寒,内化湿浊之药,宜于暑天外受风寒,内伤湿浊之证。但香薷发汗解表之力较强,多用于表寒证;且能利尿,又可主治水肿初起,小便不利而有表证者。广藿香长于芳化湿浊,并可止呕,多用于湿阻中焦及呕吐诸证;其性微温,亦多用于湿热之证。
  ④白豆蔻与砂仁:二药性能与功用十分相似,皆为辛温,主归脾胃之药;均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都能主治湿浊阻中、脾胃气滞、胃寒(或脾胃虚寒)及呕吐等证。白豆蔻之气清香,温燥之性稍弱于砂仁,兼入肺经,长于化湿、行气、止呕,治湿温初起等证多用。砂仁温燥性较强,并可安胎;治寒湿困脾、脾寒泄泻呕吐之证更宜,且多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0034.html

更多阅读

男士脸部保湿美白的方法 男士保湿美白

-:深层清洁(用USANA柔润保湿洁面乳+稻米纤维磨砂膏)洗脸是美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无论多晚一定要洗脸,干干净净卸掉脸上的残妆。皮肤要选用USANA柔润保湿洁面乳+稻米纤维磨砂膏,仔细涂抹USANA柔润保湿洁面乳擦洗面部后冲洗干净,再用

中药: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

砂仁 Sharen  《药性论》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villosum Lour.、绿壳砂A.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 A. longiligulare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阳春砂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绿壳砂主产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以“豆蔻”为名的中药有四味,即肉豆蔻、草豆蔻、白豆蔻和红豆蔻。四种豆蔻均富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性温而作用于中焦,辛,温。现代研究认为豆蔻的功效与作用包括: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西药有哪些

— 川芎 郁金 乳香 延胡索 姜黄 没药 丹参 桃仁 牛膝 红花— 益母草 鸡血藤 泽兰 王不留行 庶虫 自然铜 苏木 马钱子 骨碎补 莪术— 水蛭 三棱 穿山甲 儿茶 斑蝥 干漆 皂角刺 刘寄奴 卷柏 月季花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

读《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有感 豆蔻镇的居民精彩句段

今天,我读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非常好看,是一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童话作品。这部童话描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豆蔻镇的郊外住着三个强盗,他们好吃懒做,不讲卫生,夜里常常到镇上的面包店和香肠店去偷东西。为了治理他们又脏又乱

声明:《化湿药白豆蔻砂仁草果草豆蔻 草豆蔻 草果》为网友信裏听风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