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特演绎马斯涅小提琴名曲《沉思》 马斯涅 沉思 小提琴


穆特演绎马斯涅小提琴名曲《沉思》 马斯涅 沉思 小提琴

小提琴曲《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斯的歌剧《戴伊思》中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这一段乐曲描述原本善良美丽的戴伊思在神父的劝说下翻然悔悟的过程。

歌剧《戴伊思》以公元四世纪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神父拯救妓女戴伊思的故事。他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名妓戴伊思带出。神父在经过苦苦劝告之后,泰伊思终于离开花红酒绿龌龊的交际圈,皈依宗教。但神父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打动了,他却爱上了泰伊思.。于是在他为之献身的上帝和爱情之间,神父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而游走四方,想以此忘掉,但最终他仍然摆脱不了对戴伊思的思念回到了戴伊思身旁。而此时的戴伊思却已病入膏肓,在她弥留之际.她看到了神父跪倒在爱情脚下。此后,这位令人尊敬崇拜圣人却成了上帝的罪人,这位一直被人们认定就是罪人的泰伊思,死后她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

故事因载伊斯的美丽和神父之间人性与宗教间的相互纠葛,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

《沉思》确实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脱俗”的心灵历程,它是美好的,也是曲折的,中间若干环节甚至可以说有惊涛骇浪,但最终归于美好。这种美好具有大气、空灵和淡定的特点,潇潇洒洒、飘飘渺渺、自自然然、大大方方,充分表现了宗教境界的精神魅力。

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身为风尘女子的主人公,心已经在向往着上帝,这种心性的高洁和身世的卑微、灵魂的出世和肉体在尘世中的沦陷的矛盾,在音乐的进行中反映得淋漓尽致。音乐的旋律是极其优美的,音乐的背景和旋律的特殊语境如泣、如诉、哀婉煽情,小提琴奏出抒情性的主题,犹如少女的虔诚,向上帝国主敞花蕊般的心扉。

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戴伊思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她生活在一个不可捉摸的、喧闹凶险的、令人伤感得不堪回首的世俗环境,在这环境中,美好而虔诚的向往在向上挣扎,想要超凡脱俗,几乎成功了却又被变幻不定的世俗环境挤压变形,拉扯回无情的现实。

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流俗与脱俗的矛盾,最终以脱俗为结局。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天界.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苍,在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最后是以G弦逐渐减弱音力,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

像《沉思》这样的曲子,技术上其实并不算太难,也没有过多的技法来渲染。难的基本上就是大段的长弓无间隙地换弓和揉弦,而真正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表达,如何用相对简单的弓法和指法来表达人物内心那丰富的感情变化。

世界级小提琴大师穆特以女性特有的阴柔,超人绝技和风格,精彩的演绎并诠释了这首跌宕起伏引人深思的小提琴曲的内涵。她的音符里包含了深刻的情感、幻想、浪漫、寂寞和悲怆。乐曲有时轻盈优雅,有时热烈奔放,把女人的性感、爱与恨展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那种揉情似水般的如泣如诉,将马斯涅的《冥想曲》灵与欲的争斗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人撕心肺裂。

尽管歌剧本身不是很有名气,但有了这段乐曲,不仅成就和美化了这部歌剧,而且也让马斯涅乘上了世界名曲亮丽的翅膀。使他和这首乐曲在世界音乐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转载视频地址:http://video.sina.com.cn/playlist/5009106-2007068060-1.html#38890294

视频作者:我喜欢小提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227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穆特演绎马斯涅小提琴名曲《沉思》 马斯涅 沉思 小提琴》为网友深院空巷锁千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