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摘自希望泉2011年第6期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

话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

作者/张兰英 编辑/李立岗

  

  一、反向叙事是人物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人物性格的对立统一中,反向行为是体现人物性格复杂因素的重要元素,它不是作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去决定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人物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水浒传》中鲁达素以性急、粗鲁著称,但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小说却这样写道: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镇关西虽欺男霸女,但罪不当死,可鲁达却三拳将其打死,可见其粗鲁、性急。但当他打死镇关西以后却很细心,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这段叙写是典型的反向叙事,这样的叙写,似与鲁达性格不相吻合,但却突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即粗中有细的特点。鲁达为何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这当然与他的身份和社会阅历有关。鲁达虽性格粗鲁,但他毕竟是一下级军官,具有一定的身份和社会阅历。因此,他有这样的性格和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的性格和表现正是鲁达下级军官身份和丰富社会阅历的必然产物,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发展逻辑。
  二、反向叙事为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服务
  人物性格是完整的艺术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性格特征的机械拼凑。各种性格因素的组合、排列,应以一种主导性格特征为核心,反向叙事也不例外。《水浒传》中李逵的主导性格是憨直、淳朴、鲁莽、富有反抗性。但作者却在不少场合写他的"不直"、"乖巧"行为,如第三十八回,写他初遇宋江时扯谎借钱以及输钱赖账殴斗抢钱的"不直"行为。但这些"不直"行为是为突出李逵的憨直、淳朴性格特色服务的。因为小说在这些反向叙事后,补了点睛一笔:
  李逵正走之时,听得背后一人赶上来,扳住肩膀喝道:"你这厮如何抢掳别人财物?"李逵口里应道:"干你鸟事!"回过脸来看时,却是戴宗,背后立着宋江。李逵见了,惶恐满面,便道:"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今日不想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得些钱来相请哥哥,喉急了,时下做出这些不直来。"
  这几句话,快人快语,和盘托出了李逵"不直"行为的原因,即李逵的"不直"行为并非流氓无赖式的赖皮、刁钻,而是无钱请宋江的"喉急"之故。这里作者在"不直"中求"直",从而将李逵的"直"反衬得更为憨直,不仅突出了他的主导性格,也使他的形象更为丰满。
  《水浒传》中的反向叙事绝不是千篇一律、一种模式到处标贴,而是随人物的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第五十四回宋江命李逵下枯井救柴进,此时,李逵又"不直"起来:
  李逵笑道:"我下去不怕,你们摸割断了绳索。"吴学究道:"你却也忒奸猾。"
  李逵道:"哥哥不知,我去蓟州着了两道儿,今番休撞第三遍。"
  这里李逵的"不直",显然和前面抢钱等"不直"行为有了明显的区别。前面的"不直"有鲜明的流氓无产者的印记,因为那时李逵还只是个"牢子",处于社会下层。而此时,李逵已经成了义军头领,身份、经历都发生了变化,虽然也"不直",但"不直"中透着乖巧。吴用说他"忒奸猾",就是取笑他的"乖巧"。这里的反向叙事不仅突出了李逵的憨直,也表现了他性格的一些变化。
  三、反向叙事促成了人物性格内涵的不断深化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除了多重因素、多层次的性格倾向外,还在于对立倾向的相互转化。《水浒传》中的反向叙事恰恰没有停留在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层次,"而是通过对立倾向的转化,表现出了人物性格内涵从量变到质变的深化过程"。如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写林冲听说有人调戏他的妻子,顿时怒发冲冠,待他赶到现场,"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鲁智深率众来厮打,林冲反倒劝解,放走高衙内。这一情节表现了林冲既不愿受"腌臜气",又留恋小康生活不敢得罪权贵的性格。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写林冲干净利落地"手刃"了仇人后,逃到柴进东庄草屋烘火扫寒时,是径直闯入庄内,先要取暖,进而讨酒,对方不肯,他便立时发作:
  林冲怒道:"这厮们好无理!"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往老庄家脸上只以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林冲道:"都走了,老爷快活吃酒!"
  以上描写显然属于反向叙事,因为一向以理待人的林冲竟然耍起泼来,似与林冲性格不相符合,但却准确表达了林冲的性格从忍辱到反抗的逐步转化。因为高俅设计陷害,野猪林董超、薛霸谋命,陆谦火烧草料场,将林冲一步步逼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使他幻想破灭,不得不反叛。相反,如果没有这一反向叙事,林冲性格的变化就必然流于抽象,也难以显示出人物性格发展的动态感和深度。
四、反向叙事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冲突和内心矛盾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人物性格、内心的矛盾冲突。《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性格时,将反向叙事作为表现人物性格、内心矛盾冲突的主要叙事手法,因而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更加强烈和深沉。
  宋江是《水浒传》中性格充满矛盾的人物,复杂的根源在于作者将"忠"、"义"两种互不相容的思想元素统一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为了塑造这种矛盾性格,反向叙事随处可见。宋江本是郓城县押司,是个刀笔小吏,吏道纯熟,虽兼爱习枪棒,好结识江湖好汉,也本应忠于君王、保境安民、报效国家,但却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之后,担着血海似的干系,私自将官府缉捕生辰纲要犯的消息通报给晁盖诸人,这一反向叙事就突出了他的侠义性格和江湖义气。对此《水浒传》第十八回当宋江听到"贼人为东溪村晁保正"时这样写道: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叫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来,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可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做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
  这段叙写足以见宋江的口是心非和性格冲突。接下来,宋江的性格冲突更为明显。为晁盖通风报信,表现了他的江湖义气。但在杀死阎婆惜后,他并未直接上梁山,而只是暂居在孔明、孔亮、花荣等处,直到清风寨刘高欲陷他于死地,才带领燕顺、花荣、秦明等投奔梁山。上梁山途中,因突然接到石勇给他的一封父亲病故的假信,他又立即改变了初衷,丢下大队人马,回家奔丧,以致被逮。刺配途中,经过梁山泊地界,他宁可多走几里,也要抄小路,为的是避免遇上梁山好汉拉他入伙。当刘唐要杀两个押解公人将他救出来时,他说:"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我不如死了。"说着就把刀放在喉咙下要自刎。花荣要给他打开枷锁说话,他却说:"贤弟,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以至于后来上梁山后,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捉高俅、放高俅,招安,征辽、征方腊,饮毒酒等。这样的反复,在宋江的一生中非常多,正是这种反复,表现了他以"忠"、"义"为内涵的性格冲突,而这种性格冲突和每次反复,都是以反向叙事来进行转折和表现的。
话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摘自希望泉2011年第6期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
  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实际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激化是构成矛盾性格倾向的主要依据。为此,现实主义的文学叙事要求作者必须"窥测出促使这些人物为此行动的秘密的内心冲动"。《水浒传》在运用反向叙事揭示人物性格冲突时,也多少涉及人物的内心冲突。如前所述,当宋江听到"贼人为东溪村晁保正"时的一段叙事,他的内心当然也在激烈的动荡和斗争。当然,由于小说本身特征的限制,《水浒传》在运用反向叙事揭示人物内心矛盾方面确实还不够细致,但对后来小说的影响不容忽视。后来的小说如《金瓶梅》中李瓶儿死后西门庆的极度伤心,《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即将"魂归离恨天"之际竟然三次"微微一笑"的反向叙事,都不能不说受了《水浒传》的影响。
  以上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水浒传》多重性格塑造的反向叙事。需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反向叙事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为人物的任何性格行为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关系的产物,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制约。因此,反向叙事的合理性也取决于促使人物行动环境的典型性。对此,《水浒传》的作者虽没有高度的理性认识,但在书写实践中却能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物性格所包含的社会内容出发,运用反向叙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反常"行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如林冲来讲,无论是高俅的迫害,还是董超、薛霸的凌辱,均在生活、精神上压迫着他,这种客观环境与他的委屈忍辱性格造成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小说正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里找到了林冲既厌恶权贵又害怕权势、既要忍而又不可忍的对立性格倾向。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林冲"手软"、"手刃"、"非礼"等"反常"行为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推荐理由]:
读者读书时,时常有写作的冲动,因而能够领会这些反向描写的手法,它们的确有益于提高写作水平。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本文反应了“人”的多面性,在现实环境的背景里,每个人都存在“不正常”的又正常的自己,学习、工作都要正视自己的特性,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本文能够从人生引发我们对生活、人性、人生的思考,属佳文。

原文链接:http://www.5xue.com/magazine/magazine201107/magazine201107/yuanchuang4.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3781.html

更多阅读

穿长裤的“短裤党”/《随笔》2014年第2期 短裤里面穿长裤

穿长裤的“短裤党”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代表法国草根阶层的“长裤党”(他们穿长裤,而绅士穿短裤)将路易十六和王后送上断头台。他们甚至称基督教为“长裤党耶稣”,据说耶稣是木匠出身。一九二七年蒋光慈出版小说《

第八期蛋黄派操盘手培训的反馈意见_中科院 蛋黄派操盘手培训

第九期蛋黄派操盘手培训,已于7月18日开课,谢谢大家的信任,有兴趣的话,请关注下一期的培训,11月初请关注具体通知,相约在冬季第一场雪。 第八期蛋黄派学员学习期间的反馈情况 第八期蛋黄派学员们学了几个月,我收到了一些反馈,我很欣慰,知道了

最好的时光 《中国星力量》725第四期岗岗语录摘选 最好的时光

1.另一个好听的声音那英,我的选择就是……(停顿4秒,王杰着急的盯着岗岗)岗岗调皮的按下了过!2.再想一想,当然谁也左右不了你,可是我觉得很美好的。3.笑容满面真好。4.(为听练习生唱王杰的歌,岗岗你又调皮了!)啊,来一句吧,好想听哦,要要要 要要(小手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2年第3期 数学的思维与智慧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2年第3期卷首语有花有树的生活柳再义有花有树的生活,让人向往。至少是悠闲的、自然的。树是友谊,而花,是爱情。有花有树,这个要求高吗?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当然好,不过倘若住在城市,无山无水的一个小区,能够有花有树

声明:《话说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摘自希望泉2011年第6期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为网友衍夏成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