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门的传说 新华门3人站岗含义

新华门的传说 新华门3人站岗含义

新华门的传说

每次路过新华门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总想看到影背后的景观,虽然我曾去过瀛台,曾经回望过新华门的背影,但依然对新华门的故事充满好奇……

中南海的正门在东侧,名叫西苑门

“海”就是蒙古语"海子" 的简称, 是湖泊, 水面的意思。

在北京市区中部、故宫西侧。包括中海、南海与北海统称三海。中海开凿于金、元时,南海开凿于明初。面积100公顷,其中水面约47公顷。

北京的北海、中海、南海,被元以后以北京为都城的帝王们开辟为皇家御苑。因在皇宫西侧,统称“西苑”。

北海与中南海以金鰲玉蝀桥为界

横跨于北海与中海之间木桥始建于至元元年(1264年)。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把木桥改为石桥,桥东西两端各建一座木牌坊,西牌坊上书写“金鳌”二字,东牌坊书写“玉蝀”二字,因此这座桥又称“金鳌玉蝀”桥。中间一孔用于通水,其余封堵作为装饰。整个桥身如同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是中国古老堤障式石拱桥的典型。

1954年牌坊被拆除,桥名改称北海大桥。拆掉后的两个牌坊,移到了陶然亭公园,在“文革”期间,被当做“四旧”销毁。

桥上高高护栏是文革时所建,为防止有人跳海……

末代皇帝溥仪先生在《我的前半生》中介绍,传说在皇宫交泰殿东侧的景和门旁有一口井,井里住着一群女鬼,要不是有块铁板盖住,这群女鬼天天会出来闹事,她们从井里出不来就从水道跑到中海去折腾,见有人从金鳌玉蝀桥上走,就把人拉下水去,所以每隔两年就有一人从桥上掉下水去。

新华门本无门 它是乾隆为香妃建的宝月楼

在清初,中南海(即西苑)的南墙即是皇城的红墙,未设南门。

中南海的正门朝东,隔着南长街与皇宫西华门相望,官称就叫“西苑门”。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位于南海南岸,正对着瀛台岛的位置建了一座宝月楼

乾隆皇帝在《御制宝月楼记》中讲述了建造宝月楼的缘起:因为南海的南岸是背靠着皇城的狭长地带,原来没有宫室,从瀛台上望去过于空旷,缺乏景观,所以要在那里建造一座楼宇。乾隆说,此楼建成后是临水赏月的佳处,颇有月中广寒宫的意境,所以命名为宝月楼。乾隆还说,登上宝月楼,可以北眺三海、南观街市、东看紫禁、西望远山,所以他为宝月楼题写了“仰观俯察”的匾额。

也有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这段传说虚构的成分居多,尽管如此,后人还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动人的故事。

宝月楼原本不与外边相通,从老照片可看到它在红墙之内。

袁世凯当总统时将宝月楼改建为新华门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政府接管了清室的西苑三海,袁世凯即由铁狮子胡同陆军部搬进了中南海,办公室设在了居仁堂。从那时起,中海和南海被合称为“中南海”。

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他把中南海辟为大总统府,网上看到的袁士凯总统府

1913年把宝月楼改建为总统府的正门,取名新华门。

按中国传统,府邸的正门都要开在南面。袁世凯为了显示总统府的规格气派,于是将位于中南海南墙内仅几米处的宝月楼下层当中三间打通,改建为大门。又将挡在门前的皇城红墙扒开一段缺口,加砌了两道“八字墙”,使缺口与大门衔接。他还在门内添建了一座黄瓦红墙的大影壁,以遮挡外人视线。改建后的宝月楼,被命名为“新华门”。

宝月楼已经历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从此,新华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中南海老地图


新华门的匾额却是花了500银元请袁励准书写

袁励准是前清翰林、曾任过京师大学堂监督的著名书法家、也是琼瑶的大外公。(琼瑶的母亲袁行恕,是江苏常州籍银行家袁励衡(琼瑶的外公)之女。而袁行恕的伯父,即袁励衡的兄长正是袁励准。)

命名为“新华门”,寓意“新中华”。同时,在门内修建影壁,并拆除门外大街对面的回回营清真寺,在长安街对面修筑花墙挡住破烂民居,并将义和团运动时被焚毁的端王府一对石狮移于门前

中南海新华门(民国版)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中南海居仁堂召集百官朝贺,宣布做了皇帝。那时,袁世凯又将总统府改称为“新华宫”,还派人去布置故宫三大殿,准备举办登极大典。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便呜呼哀哉。皇帝梦破灭的袁世凯,因肾衰竭死于居仁堂。6月28日,袁世凯的棺材由新华门抬出,至前门西车站(京汉铁路起点站)装上火车,运往河南安阳埋葬。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曾先后以这片皇家园林作为总统府,但都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1928年6月3日凌晨,最后一位入主中南海的军阀张作霖走出帅府西门,乘车在夜色中开往前门车站,准备登上返回东北的列车。据报道,当他回顾中南海时,“异乎寻常地在他眼里闪耀着泪花”。

此后,中南海又成为历届北洋政府的总统府,还曾是傅作义的司令部。

1928年后,国民党政府设在南京,将北京改称北平,称为北平特别市。

1929年中南海辟为公园。 据说有块由遗老张海若写的魏碑体“中南海公园”横匾,悬在新华门楼底层门内。

1949年北平解放,又改称北京。中央人民政府设在中南海,仍用新华门做为政府正门。新华门已成为北京庄严秀丽的一景。

1967年在新华门,用木头刻了“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粘在影壁上;门前两侧“做”了两条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缮处对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和两条标语进行了加工,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贴上金箔,变成红底金字,把两条标语做成有机玻璃灯箱。后来,两条标语又改成金箔镶边的白字。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文字,在九十年的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反复诠释着的五个字。

新华门内“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应是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照片是在网上搜取,向原作者致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3849.html

更多阅读

招财貔貅的传说及佩戴方法 貔貅开光的简单方法

 传说貔貅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传说貔貅是招财的瑞兽,传说佩戴貔貅的饰品可以辟邪,传说貔貅可以给你带来好运。究以貔貅的传说和美好寓意,使得貔貅这个完美没有任何缺点的瑞兽一直都很招人喜爱。下面是关于貔貅的佩戴方法和貔貅的开光方

图 欢度泼水节(1):泼水节的传说

【图】欢度泼水节(1)泼水节的传说泼水节简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

后世前缘苦情痣+泪痣 苦情痣和泪痣的传说

后世前缘(苦情痣+泪痣)今天中午无意中看到了校内的一篇日志,说是脖子正中央的那颗痣是苦情痣,我很好奇,因为自己脖子中央正好有一个,而且以前听人家说是这痣不好,说是命中多负担,我也从来没发现哪个人有的,觉得很好奇,究竟什么事苦情痣呢,上网

《趣看夏商与西周》第五十五章之褒姒的传说一 夏商西周

褒姒,同样以国名为姓,名叫姒(si),故称之为褒姒。关于褒姒的身世,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充满传奇色彩般的故事。传说,在夏王朝的末年,褒人先祖的神灵化作了两条龙。一天,二龙闲来无事便飞到了夏王朝的宫廷之上,到处的飞来飞去,张牙舞爪。

彼岸花的传说 彼岸花纹身的禁忌

有一种花,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生于弱水彼岸,无茎无叶,绚烂绯红,佛说,那便是彼岸花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传,这样的一种花有着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城市的边缘开满大片大片的曼

声明:《新华门的传说 新华门3人站岗含义》为网友未满十八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