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结构上看,Spz12-3的车体为全钢装甲焊接结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右侧为炮塔,驾驶员上方有一个简易后开式的圆角矩形舱门,舱门的前方安装有三具潜望镜。驾驶员身后是车长,他的头顶也有一个简易后开式的圆角矩形舱门,但无潜望镜等观瞄装置,因此对外部环境的掌控能力较差。Spz12-3的车载火力相对强大,除20毫米机关炮外,必要时车长可以在驾驶舱顶部支架上安装一挺机枪,以增强正面火力。车长和驾驶员的右侧是单人炮塔,炮长在其中可以操作机关炮或机枪,在炮塔顶部有一扇前开式直角扇形舱门,门轴中央位置布置有炮长观瞄装置。Spz12-3战斗全重14.6吨,车长5.56米,宽2.54米,车高1.85米(到炮塔顶,国产63式装甲车高2.563米),车体高1.63米(同时期的M113高达2.22米),车底距地面40厘米;乘员3人(驾驶员、车长、炮长),载员5人(半个机械化步兵班),车体正面装甲厚30毫米,倾角45度。发动机为劳斯莱斯B81 MK 80F8八缸水冷汽油机,排量6.5升,功率235马力(175千瓦),单位功率为15.3马力/吨;传动装置有8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但这套动力-传统系统的功率和结构欠佳,仅能驱动9吨的装甲车辆,驱动15吨级的Spz12-3实在勉为其难;因此西德机械化部队普遍反映Spz12-3的发动机功率不达标,速度太慢,且车辆返修率较高等问题。Spz12-3采用了扭杆弹簧悬挂装置,第一个负重轮为独立悬挂;另外四个负重轮,两轮一组连接在摆动梁两侧,并采用对称倾斜的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车是由自行高炮底盘作为研制基础,因此动力布置方案与当时其他装甲人员输送车不同,而与坦克类似(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在后),这一点与苏俄的BMP-3步兵战车类似,优点是可以充分在车体前方布置武器系统,缺点是不利于乘载员的防护和上下车。Spz12-3的履带系统采用单销窄幅挂胶履带(仅宽305毫米,为宽幅履带的一半),履带接地长度2.3米,压强0.75千克/平方厘米。Spz12-3采用的是5个中等直径的挂胶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较之当时的钢缘负重轮提高了乘载员的舒适性。借助上述系统,Spz12-3可以涉水0.7米(2.3英尺),可越过0.6米(2英尺)高的垂直障碍,越壕宽度1.6米(5.3英尺);最大公路行程为270千米(使用车内340升油箱),最大公路速度为58千米/小时。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