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闪亮的风采》和精神病鋼琴家赫夫考 闪亮的风采

国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观众评分 7.6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级:



《闪亮的风采》(Shine):20世纪50年代时,主人翁大卫•赫夫考(DavidHelfgott)生长在一个家教极严的犹太家庭,并但他患有轻微的神经紧张症。少年时代他就已显露钢琴家的才华,他的父亲彼得更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时时督促他勤学苦练。  

大卫的琴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之后,接到赴美学习的邀请,但彼得不放他走。因为他那冷酷的父亲不肯放弃自己对儿子控制,大卫的音乐生命几乎因此而断送。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卫毅然独自离家,带着父亲“永远不许回家”的禁令离开澳大利亚远赴到伦敦音乐学院求学,实现了自己进修音乐的愿望。

 在皇家音乐学院,他师从塞西尔教授,废寝忘食地准备在音乐会上演奏难度极高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由于大卫的精神负担太重,他在演出结束时晕倒,被送进医院。后来,在妻子吉莉安的鼓励下,他终于走出病魔阴影再次成功地举办了音乐会……

电影《闪亮的风采》(Shine)1996年获7项奥斯卡提名,最后获1项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



真实的故事:


鋼琴師的傳奇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大衛.赫夫考在1947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雙親是經歷納粹屠殺的波蘭移民。「父親說我出生時就非常脆弱,他說我是個神經質的小孩。」從五歲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鋼琴,十歲在安德(FrankArndt)的免費教授下學習正式的音樂課程。當然幼年的大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鋼琴天才,和一般的音樂神童一樣,大衛在許多澳洲的地區性鋼琴比賽中獲獎,尤其是遇上了正在澳洲巡迴演出的著名音樂家史坦(IsaacStern),推薦他到費城的柯特斯音樂學校求學,為他開啟了往世界的一道門,然卻被父親視為禁臠而強制關上了,這對從小惟父命是從且內心極端敏感的大衛來說,是造成父子之間嚴重分歧的開始。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十七歲的的大衛開始在卡拉德夫人(AliceCarrard)的教導下繼續學習鋼琴,她是巴爾托克與李斯特嫡傳弟子的學生,在夫人的細心呵護下,大衛首度練習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此外大衛還有一位重要的朋友,便是知名女作家凱薩琳.蘇珊娜.普莉查德(KatherineSusannahPrichard),她如同良師益友般與大衛成為忘年之交,在父親嚴格的監控下,這兩位女性是大衛獲得喘息的棲息之處。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十九歲時大衛又有一個新的國外深造機會,這是經由西澳大學音樂教授卡拉維的推薦,而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所提供的獎學金,大衛不必照正常程序得提供試聽帶便被允許入學,但是還是被父親拒絕,這次他毅然決然與父親決裂,到英國追尋他的音樂夢想。大衛的指導老師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好友、卻在中風後被迫停止演奏事業的史密斯(CyrilSmith)教授,史密斯對於鋼琴演奏的信念便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座右銘「工作、工作、再工作」,他也讓大衛再度接觸到困難的拉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史密斯曾注意到大衛「擁有驚人的鋼琴天賦,但他的表現卻是種病態也過於狂熱,無論如何,那是處於接近天才的時刻。」史密斯把大衛的氣質與技巧歸類於霍洛維茲的風格。事實上,大衛在皇家音樂學院求學時期,的確鋒芒畢露、無與倫比,在1969年七月,他成功地詮釋拉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儼然就是一顆明日之星。

但是大衛卻不是冉冉上昇的明星,反而如同殞落的彗星。他的精神疾病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盟友普莉查德之死,使得大衛精神崩潰(電影戲劇性地讓他在彈完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後病發)。1970年大衛回到澳洲,來來去去醫院之間的十年療養,靠的是朋友與親人的支柱,事後赫夫考把這段期間稱作為「霧」,當時他住在有一台老舊鋼琴的中途之家,常常一天要彈奏十個小時以上,所靠的是與生俱來的音準與對樂譜的殘存記憶,因此大衛會同時彈起鋼琴獨奏與樂團伴奏的部份。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赫夫考以前的同學萊諾德醫生提供他賺錢機會,讓他在自己開設的李卡多酒吧演奏鋼琴。透過他,赫夫考也遇上未來的妻子、年長十五歲的占星家吉莉安(Gillian),這時赫夫考的總財產不過是一個竹籃、一台收音機與兩百塊澳幣,而且赫夫考每天還要抽上六包煙、二十五杯加滿七湯匙糖的咖啡,但當赫夫考在翌年向吉莉安求婚時,吉莉安卻答應了。


大衛‧赫夫考和妻子

與吉莉安的結合對赫夫考來說,可能真的印證了「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這句名言,雖然有人質疑公開演出對病情尚未完全穩定的赫夫考來說是「一種無恥的剝削」,但是吉利安卻認為她只是為丈夫實現願望。1984年赫夫考開始他的專業演出,在柏斯的奧塔崗劇院獲得滿堂喝采,接著將近十年於世界各地演出,獲得觀眾狂烈的喜愛,尤其澳洲,更把赫夫考當作偶像般崇拜。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电影《闪亮的风采》和精神病鋼琴家赫夫考 闪亮的风采
1995年是赫夫考的「本命年」,根據他的故事所改編的電影「鋼琴師」開始拍攝,而他也在暌違二十五年之後,於哥本哈根的提佛利音樂廳與哥本哈根愛樂合作,再度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場實況錄音由BMG發行,立刻衝上古典排行榜的前幾名,而今年剛發行的「Brilliantissimo」鋼琴短曲集,也成為炙手可熱的強片。




只是一向把音樂當作嚴肅神聖的樂評家卻有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批評他的演出是「表演的猴子」或「怪人秀」,事實上由於整整十年的醫療過程,以及赫夫考本身的精神疾病,讓他在演奏上的確有許多缺失,例如遺漏音符、樂句的不連貫等等問題,還有口中念念有詞的毛病干擾到鋼琴的詮釋,不過這些古怪的行為卻成為他的鋼琴藝術中的一部份。用藥物治療或許可以改善他的情況,但是卻會損及他的演奏事業,因此吉莉安拒絕用藥物改善他的情況,而鋼琴技巧部份,則由他的經紀人普利查德-列維(Prichard-Levy)帶他去給俄國鋼琴家MikhailSolovei改正他的壞習慣。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赫夫考這位有著「強迫性格」的鋼琴師,面對嚴苛甚至惡意的批評,卻是用全然的歡樂來歌頌生命,也歌頌他自己的奇蹟。我們可以見到他穿著哥薩克白襯衫,蹦蹦跳跳地跑上舞台,然後在掌聲未歇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彈起鋼琴,那種我行我素的神情會讓觀眾感動,就算這不是一場完美無瑕的演出,也無損音樂本質的可貴真諦。波士頓的評論家曾說他的演出是一場「令人悲哀的事件」,但是赫夫考的回應是:「有四次全場起立鼓掌怎麼會是悲哀的事件呢?」


赫夫考和Close(David andGene Close)

這就是樂觀的大衛.赫夫考。父親曾不斷他叮嚀的那句「你是個幸運的孩子。」即使歷經病魔的摧殘,赫夫考依然堅信這句話,因為對他來說,認為他還能夠活著真的很幸運。但是對我們來說,見到一位真正快樂的中年大衛,是比處於崩潰邊緣的少年大衛更值得慶幸,我們有太多讓人肅然起敬的音樂家,為何不敞開手臂歡迎這位真正視音樂為生命的藝人呢?


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

大衛.赫夫考即將來台灣演出,他要讓我們見識到走出電影銀幕的鋼琴師,我們可以懷著嚴肅的心態去聽一場大師的音樂會,也可以用充滿鼓勵的方式去看待一位新人的演出,但是面對赫夫考,必須用心靈去體驗他內心的熱情,請記得赫夫考說的:「我覺得現在非常美好,你會為我驕傲嗎,親愛的?」


大衛‧赫夫考(DavidHelfgott)

美国电影协会(AFI)100年100部影片(2007年)

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获奖影片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剧本,改编大奖的获奖影片

获其他奥斯卡最佳奖的获奖影片

获奥斯卡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

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

未获任何奥斯卡奖和提名的影片

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的外国电影

根据外国经典杰出作品改编的电影

根据真实历史背景改编的外国电影

不同题材的外国电影

外国优秀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视频选

根据百老汇等音乐剧改编的电影歌曲视频选

外国电影精彩片段视频选

外国流行歌曲视频

经典芭蕾歌剧视频选

外国电影歌曲选

外国电影明星简介

外国明星和时尚

美国居家园林

外国文艺

外国影摄绘画

美国人文和旅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6391.html

更多阅读

电影《我的长征》登陆欧洲、非洲等 我的长征电影

刚得知由我参演的电影《我的长征》、和电影《八月一日》、《夜袭》成功登陆欧洲及非洲几十个法语国家和德国、奥地利、荷兰、印度尼西亚等的影院及电视台。这是国产主流战争大片首次进入欧洲市场。在此作为中国电影的一员,衷心祝福!祝

声明:《电影《闪亮的风采》和精神病鋼琴家赫夫考 闪亮的风采》为网友亦凡我的心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