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七日谈 危地马拉城与阿蒂特兰湖 危地马拉城



在危地马拉的日程,虽然首都不是重点,却也进进出出两三次。按我的习惯,除了交通中转,也仍然安排了首都的大半日探访,虽然在很多经济落后国家,首都的治安状况相对其它区域更差,但也总还有吸引人的地方,热闹的广场,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另外我也在这里会会友人
到安提瓜的第二天一早,就送旅伴去危地马拉城的“极光”机场,乘车由古城到GUA机场,本来只1个小时的路程,但堵车又耽误了1个小时,好在出发早,仍然顺利赶到机场check-in了。我就在GUA机场出发厅的快餐区吃早点,有麦当劳和subway之类的,一直等旅伴的航班起飞了,我才离开。这一天的计划很简单,逛逛危地马拉城的中央广场/公园,参观民族学与考古学博物馆,在Zone10会友吃饭。机场在Zone 13(市区范围里最外围的一个zone),到中央广场是Zone1,我知道机场外有公交车站,有本地公交车往来于城内和机场,位置在出机场后左转沿公路走下天桥,穿过机场门前区域的主干公路边,但我想安全起见还是打车吧
打车要到arrival大厅,找机场工作人员问了路。原来出发厅在三层,出门后过马路到停车场,下楼到二层也是停车场,一层就是到达厅。但这座机场的到达厅是封闭的,有安保人员守卫,只有工作人员才被允许进入,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在到达厅,也没有一般机场都设置的taxi/shuttle柜台,商务车shuttle都零散地停在门口,司机或者售票员见到客人就凑上去拉生意,都是到Antigua去的。出租车也有几辆,停在马路另一侧,有讲英语的工作人员统一管理调度,所以司机不必下车找人
看了一下全都是白色的,没有传说中更安全的黄色车(我后来也只偶尔看到1、2次,大多都是白车),我就没有刻意找,走到第一辆taxi近前,司机也下车,管理员也凑过来,我就说要去中央广场ParqueCentral(这里不叫zocalo),并且按照LP书上写的flatrate稍微折扣一下报了80Q的价格,没想到司机和协管员一口答应了,我都后悔该少说一些。于是上车出发,出了机场区域,就能看到危地马拉城的真实模样了,虽然前一天在这里转车去antigua,却也没仔细看看
危地马拉城全称La Nueva Guatemala de laAsuncion,但本地人只简称Guatemala或者Guate,落在危地马拉国境中南部的Ermita山谷之中,原本是玛雅古城Kaminaljuyu的地盘。这座玛雅古城从公元前1000多年就存在了,一直到公元600-900年,可惜因为今天的城市开发过快,玛雅古城的遗迹除了中央祭祀区被政府圈围起来之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16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时期,起初这里只是一个小城镇,当时中美洲殖民政府建立在安提瓜。不过安提瓜频繁受到地震、火山侵袭,1773年的大地震促使西班牙国王在2年后颁布命令要求殖民政府迁都到危地马拉城,除了地震较安提瓜稍微少一些,这里气候也不错,尽管地处热带,但海拔较高,是“亚热带高地气候”,夏天不会很热,冬天当然也不冷。迁都后,这座城市开始逐渐扩张
19世纪初期中美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1821年8月墨西哥与西班牙签署停战协定,同时正是成为独立国家,一个月之后,中美联邦共和国(FederalRepublic of CentralAmerica)也在危地马拉城签署“独立宣言”,西班牙殖民政府不再存在,联邦政府取而代之,仍以危地马拉城为首都。当时这个联邦包括今天的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但这个联邦国的持续时间很短,到1838-1840年就爆发了内战,联邦解体,各联邦分别成为独立国家
发展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危地马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绝大部分国际旅客进入危地马拉的入口(危地马拉城国际机场)。这里也是国内的交通枢纽,主要的高速公路都从这里向外延伸。虽然这里不缺少任何国际大都市拥有的好东西,如高档餐馆酒店、现代化商城、时尚艺术画廊、IMAX剧院、展品丰富的博物馆、比赛众多的体育场馆,等等,但因为人口爆炸增长(2009年的时候人口已经超过107万,是中美洲最大的城市,包括外省、外国的大量移民,例如拉美的秘鲁人、哥伦比亚人,欧洲、东亚移民少见,但也有一定比例),也有诸如食品饮水安全、社区治安、交通拥堵等等大城市通病
坐车进入危地马拉城内,就能明白这里的地理、行政规划了:全城分为22个zone,从中心的zone1(历史中心区)向外逐渐辐射,机场所在的zone 13相当于是市区的边缘(其实原初有25个,后来zone20/22/23划归其它城市了,就只剩下22个)。从Zone 13到Zone9,完全感觉不到身处一个经济落后国家的首都。道路宽阔平整,路边有成排的大树,树荫参天,sidewalk也都很干净平整,行人来来往往,都是穿着整洁礼貌有序的。路两侧有不少气派的现代建筑,有的是政府部门的,有的是银行、企业的。不仅如此,几乎每个路口都有艺术雕塑,或者喷泉。客观地讲,这里给我的感觉比墨西哥城还要好






从弗洛雷斯转移到危地马拉城、安提瓜这一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街上的chickenbus,因为本地农民赶集乘坐这种车,所以得名。这种著名的公交车算是危地马拉的标志之一,采用淘汰的美国校车,表面喷涂上花里胡哨的颜色,大多是城郊的短途车,也有城内公交的。听起来很破烂,其实美国校车的质量是很好的,即使在美国淘汰了,也还是能耐用很久。实际上,危地马拉的司机为这些校车安装的配件都不差,例如轮胎,很多都是goodyear的。不过也许是考虑到面子问题,危地马拉城政府近些年也开始大量进口真正的公交巴士了,可以想像这些chickenbus总有一天要成为历史。考虑到安全问题,我在危国期间却始终没有乘坐


今天的Guate路上,我看到了叫BRT的公交系统,也叫"Transmetro",是从2007年开始运营的,目前城内有两条线,据说要扩增到10条,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车子都是真正的公交巴士,看起来很新,和Guate众多市政设施一样漆成统一的草绿色,在主要公路上有专用道,车站有站台,像是轻轨、streetcar一样设在马路当中的隔离区域,为保障安全,我也看到车上有警察跟车守卫
进入zone1以后,眼前的景象就有落差了,不再有高大气派的建筑,低矮破旧的房屋多起来,马路也狭窄多了,包括sidewalk人行道。一区是危地马拉城最中央的部分,也是最早的历史中心区,这样的景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到了zone1的中央,就是central park广场,司机把车停在广场角落,我付钱下车,就径直穿过马路走进广场里
我刚步入广场就被热闹的气氛吸引住了,原来这里正有文艺演出。在广场内国家文化宫一侧,搭了大舞台,正有身着靓装的一群青年男女在台上跳舞,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和演唱,歌手每唱一段,台上的男女就齐声高呼"Guatemala",主持人也在歌舞间歇的时候和观众互动!看起来这是一次类似群众集会的娱乐活动,台下挤满观众,也有很多是路过广场被吸引过来的,摄影师在舞台前或人群中穿梭拍照,电视台的转播车就停在舞台不远处


这处广场面积不大,可能也只有墨西哥城宪法广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大小,舞台已经占据了很大的面积,广场中央除了旗杆和巨大的危地马拉国旗,还有个喷泉。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就觉得这里的状况远比预想的好多了。很干净清洁,无论地面上、花坛、喷泉中,都少见有垃圾,鸽子也很多,成群落在地面上觅食,也都和路人和谐相处。无论是在散步的还是坐在长椅上、喷泉边休息的人们,都穿戴整齐,和任何现代都市人的面貌一样,我也找本地人帮我照相,都很热心地帮了我,再加上广场上有不少巡警,在这里我根本没有感到任何危险。虽然广场上也有小贩,广场的国家宫斜对侧也有一片区域专门是卖食品的小摊、排档,但并不觉得混乱,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一处生活气息很浓的地方,而并非一国的政治中心的样子


在喷泉边坐下休息,看了一会儿舞台上的表演,就起身前去广场东侧的大教堂。这一天早上从antigua出发的时候很冷,特意穿了长袖衣裤,到危城的时候上午也很凉,到中午就热起来了。不过这一天阴天,太阳光不足,幸运的是一直也没有下雨。大教堂叫做CatedralPrimada Metropolitana deSantiago,是全国最重要的教堂,是危地马拉教区主教的座堂,1782-1815年之间修建(钟塔是在1867年才完成的),外观看起来是巴洛克和古典风格的融合,虽然和墨西哥的众多殖民时期修建的教堂比,肯定谈不上精美,但在危地马拉这样的小国家,也算是有一定气度的了。此建筑的抗震系数很高,数次地震对它的损伤都不大




步入教堂内部,却颇感以外,作为一国最重要的教堂,内部除了祭坛以外,却没有复杂阔绰的雕饰,但整体设计让人感觉是敞亮的:白色的墙面,挂着着众多殖民时期的宗教油画,吊灯从拱顶垂下来,也没有精美的雕琢,拱廊之间有紫色的丝带悬挂。我也像本地信徒一样,在长椅上坐下,领受这里安静的气息








虽然危地马拉城的zone1老城区显得破旧,但这片地区是政府重点保护、修复的,包括中央广场的大教堂、国家文化宫,以及议会大楼、总统府、国家图书馆等老建筑,都在修复之中。从大教堂出来,我就过马路穿过广场的一角,走到国家文化宫(PalacioNacional de laCultura)近前。这是危地马拉全国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危地马拉总统办公室所在地,也是全国所有主要高速公路的起点,所以被称为"KilometroCero(零公里)"。这处建筑是1919年危地马拉庆祝独立一百年的时候被建议修建的,用来作为政府最主要的建筑,但因为政府频繁更迭,一直没能实现,直到1939-1943年才真正动工完成工
在国家文化宫门口和侧面的街上,都有很多身着军装手持冲锋枪的军警,看得出来他们在守卫着全国最重要的政府部门,凑到正门之前,有人进进出出,但入内的都是西装革履手持公文包,一看就不是游客,都要经过安检程序后入内。我从攻略信息里知道内部也有博物馆,也有guidedtour可以参加,但似乎时间不对,看不到有游客也没有touristinformation之类的工作人员,就离开了,没有在这里多耽搁时间
[危地马拉七日谈]危地马拉城与阿蒂特兰湖 危地马拉城


国家宫四周戒备森严



和在危地马拉城工作的友人约好了下午1点会面,看到时间还早,就决定把原本下午会友后参观考古学民族学博物馆的计划提前。因为搞不清楚公交车是如何运营的以及路线如何,就还是打车前去。于是到大教堂旁边的小街里打车,危城内出租车很多,站在街道路口等了不足5分钟,就拦下来一辆,几乎没看到过黄色的radio-taxi,只好拦大多数的白色车,车门上都有编号,似乎也是有统一管理的
上车的时候指给司机看LP上的博物馆名称和地址,也给他看了地图,他并不确切知道该怎么走,但看到书上写的zone13,和机场紧邻,也就知道方向了(危城的几座著名博物馆和动物园都在机场附近,如果有游客担心城内安全实在不想进城,也可以就在机场附近游玩一下)。这边的出租车都没有meter,上车前要谈好价格。我从机场来时花了80Q,LP书上写返程会便宜一些,我就狠狠心,出价50Q,司机还价到60,我觉得还可以,就同意了,上车出发。司机一直开到机场附近的一个路口,找正在路边停车候客的另一辆taxi司机问了路,从这里又走了一条街就到了。为了确认无误,又问了路边的行人,一直开到停车场里,这里有多座殖民风格建筑,是危地马拉城内最重要的一些博物馆,包括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我看到其中一座粉红色的,门前写着考古学民族学博物馆字样,才放心下车
这座博物馆全称是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y Etnología(MUNAE),在1898年就建立了,但多次搬迁,直到1946年才确定在目前的馆址。博物馆有3000平方米面积,其中一半是科研、修复部门使用,另一半为展厅,保存了危地马拉国内丰富的考古、文化遗迹,包括20000件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5000件民族学展品


博物馆门票60Q,进门右手边就是售票柜台,随手的提包不需要寄存,只有大包需要,瓶装水也可以带入展厅,允许拍照,但不能用闪光灯。和墨西哥城的考古学人类学博物馆比,这里规模小了很多,只有一层,也简陋了很多,展厅内没有任何英文文字说明,前台也没有audio提供
从柜台旁边的通道步入展厅,首先的两个厅是前古典时期的展品,就是公元1、2世纪之前的印第安文明,包括低地丛林地区玛雅文明的雏形




在中央庭院和周围的几座展厅,展示的是博物馆的精华部分,古典玛雅(公元1-9世纪左右)的出土文物,包括大量标志性的石碑,都有精美的雕刻,以及石墩、器皿等文物。这些文物来自危地马拉境内的大量玛雅考古遗址,特别是低地丛林、佩滕州的遗址,不过Tikal,Yaxha这些著名遗址的文物却不多(一方面是存在遗址自己的博物馆里了,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玛雅城邦都有出色的艺术作品哦),这里大多是Naranjo(俗称“文化三角区”的Yaxha-Nakum-Naranjo遗址群),LaCeibal,PiedrasNegras,以及其它一些小遗址的文物。本来想在Tikal的时候多待几天,把周围的一些玛雅遗址也参观一些,但因为时间所限无法实现,在这座博物馆看看,也算是一种弥补吧。在这里还遇到了危地马拉著名的大学SanCarlos大学考古系的学生,英文都不错,除了找他们帮我照相,也聊了几句玛雅历史的话题,他们也很好奇有中国访客会来到他们国家的考古博物馆














曾经神秘的玛雅文字



在其余的几间展厅中,有一些后古典期的文物,也有太平洋地区一些考古遗址的出土文物,这片地区也是玛雅的范围,但从来没有形成低地丛林那样大规模的城邦。在最靠近出口的展厅里,是一些民族学的展品,包括玛雅人的民族服饰、村落的模型,等等,和考古文物不同,这些展品更能体现寻常玛雅人的生活风貌


因为文字说明基本看不懂,展览面积也不算大,逛了不到50分钟就出来了。看了看时间快到1点了,该去与朋友约好聚会的地方了,就没有去院子里的其它博物馆。从考古学博物馆旁边铁门走出院子,就是Calle5(马路对面是学校),本来想立即打车,没想到出租车不多,有几辆经过的车都是有人的。只好沿Calle 5往主干公路11Avenida方向走,就是乘出租前来的方向,刚刚看到有其它出租在那个路口候客,其实是Aurora动物园的门口。走这条路的时候发现远端11Avenida大道就紧靠Aurora机场的跑道,外围因为有围墙拦住看不到,但有飞机升降的时候就看得非常清楚。如果喜欢看飞机的,可以在Calle5这里看,只是飞机起降频率不高,要等待较长的时间
在Aurora动物园门口果然有出租车等客,我就赶快走过去上了车,给司机说要到Zone10的Intercontinental酒店,他很熟悉路途,先出价40Q,我还到30Q,成交。乘车进入Zone10,就看到了危地马拉城现代的豪华的气派,这个zone是城内的金融中心,其中最热闹的zonaviva也是购物、娱乐中心,有很多高楼,属于一些大银行、企业,也有一些著名的国际连锁酒店,像westin,洲际,假日之类的(不过因为距离机场太近,也有限制高度在60米之内),很多国家的大使馆也设在这个区域里。这一片的建筑,外观都有独特的设计,体现着强烈的现代节奏,也是危地马拉城内最安全的区域


在洲际酒店大堂等了一会儿,两位朋友如约前来,一起在附近的Taco快餐店吃饭,前一年也是在墨西哥的旅途中会面,几乎是整一年过去了,又在中美洲碰头,地点从墨西哥换到了危地马拉。饭后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需要在危地马拉城里逛的,就打算回antigua了,朋友很热情,找公司的司机开车把我送回去,竟没需要我再操心如何回程(本来打算回到机场,到达厅门口有shuttle或者出租)
回到antigua后换了一家住处,就赶快到街上找旅社咨询前往Atitlan湖一日游的情况,这里的旅社关门早,基本上7点前就都关门了。这里每家旅社都提供Atitlan的路线,除了一些游客在湖区小住3、5日的,一日游也是众多游客的常规选择。交通就是从Antigua往返阿蒂特兰湖滨小镇Panajachel的小巴商务车,从安提瓜出发时间有不同的选择,有早上5点半到6点之间的,也有8-9点之间的,但回程是统一的,下午4点从panajachel出发,单程的时间是2.5小时。可以选择只购买transportation,单程10美元,往返20,也可以选择购买tour,除了transportation外还含英语导游、早餐中餐、船费等,大约70美元。我毫不犹豫选择了onlytransportation的,并且想着能时间宽裕一些,就报了早上6点的。以后来的经验看,如果真的想找导游报tour,到湖区当地去找也比在Antigua报名tour要便宜一些(但注意要早上6点前去,否则不一定能赶得上当地旅社的tour)
在一家出价较低的旅社当场付费拿到车票,说定第二天一早就到我所住的guesthouse接我,于是我在附近饭馆吃了晚饭,就回住处休息了。到第二天5点半,闹铃准时响起,我赶快起床洗漱,带了随身物品,到lobby等着shuttle司机来接人。看来只有我一个人需要这么早出发,guesthouse大门紧闭,看门大哥还在lobby的长椅上睡觉。很快司机就来按门铃了,看门大哥很负责,出门帮我看了一下,看看是不是本地旅社的司机,免得我被黑车接走,还和司机聊了几句,并且问了我住哪个房间,是否晚上回来
跟着司机走出小巷,上了一辆已经塞满人的面包车,有十几个游客,看来我这里是最后一个pickup的,司机从我这里就直接出镇子了。披星戴月地出发,一路上因为起床太早,也加上车内封闭着没有开窗,我一直都很困,断断续续在打盹,偶然睁眼,就看看窗外的风景,但要先用手擦去车窗的水汽。这一路都在翻山越岭,路边是山间的乡镇村落,天亮起来,山岭中就涌起或浓或淡的晨霭,村落、农庄都显得朦朦胧胧的,可惜没有停车,也可惜没有好相机,无法定格这难忘的景致。路上除了我们touristshuttle,也看到不少本地的公交车,就是改造版的大块头美国校车,喷涂着靓丽的颜色,却排出浓黑的尾气。本地村镇的人就乘坐这些车子到附近的城镇去,学生们去上学、大人去赶集、工作
快到panajachel的时候,司机拉下车窗,凉风吹进车内,大家都清醒了很多,我庆幸自己坐在了右侧的座位上,可以在车子行驶的山丘上俯瞰Atitlan湖(如果是从Atitlan回程,就坐在左侧座位)。这座中美洲最美丽的湖泊,我终于亲身前来了


阿蒂特兰湖,西班牙语Lago deAtitlán,位于危地马拉高地的著名景点,洪堡、赫胥黎等欧洲文化名人都曾来此游玩,对此地的美景赞不绝口。这里最早是火山,在公元前1100万年就有火山活动了,大约距今84000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巨大的火山口,降水累积就形成了今天的Atitlan“内陆湖”(没有入海水流)。因为火山口很深,这里就成为中美洲最深的湖(最深处340米)。至今这里也有火山运动的痕迹,例如20世纪中后期的地震,曾使这里的水面在数月内下降2米,今天湖的南侧也还有三座火山,其余几面多是悬崖环绕
除了自然风光,这里也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湖滨的众多玛雅小镇仍然盛行玛雅传统文化,从服饰等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同时也包括对传统玛雅神祗的敬奉,例如在Santiago镇子上敬奉的Maximon神,就是玛雅神灵、天主教神和西班牙征服者的合体,不仅有专门的神庙,还有专门的宗教小团体。此外,考古工作这在Atitlan湖水下发现了一些前古典期(公元100-200年前)的玛雅城镇遗址,例如Sambaj和Chiutinamit,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展开
湖区的经济主体一直依靠农业,湖滨有不少农庄,咖啡和玉米是主要农作物,也有豆角、南瓜、番茄、草莓等等,湖中的鱼类、海鲜也是本地人重要的食物。在1955年设立国家公园后,旅游业逐渐发达,外来人员增多,虽然本地经济获得提升,但也带来生态问题。例如曾有垂钓者将一种黑鲈鱼引入湖内,短期内造成严重生态危机,湖区原有的三分之二物种灭绝,不仅包括水生的物种,也包括以水生物种为食的禽鸟
司机把车开进Panajachel镇子,这里一看就是已经商业化tourist化很久了的地方,游客遍布在大街小巷,主要街道两旁都是纪念品店铺和旅社,规模大小不同的酒店、餐馆也随处可见。这得益于Panajachel的地理位置,这座人口一万一千多的小镇位于湖区的东北角,是湖区内距离前往Antigua,Guatemalacity方向的主干公路最近的镇子,因此成为外来客人进入湖区的"gateway",实际上在西班牙殖民时期之初,这里就是西班牙在本区域传教活动的中心
车子停在一处travelagency门口,大家下车,报了tour的等着导游,我和另外少数几位没有报tour的就打听回来集合的时间地点,4点回程,仍然在这家旅社门口乘车,旅社的人给了一张名片,如果找不到地点可以找人问路,这些都问明白了就自己开始游玩。镇上的旅社很多,都提供典型的一日游,如果乘坐我们这个时间的shuttle从antigua前来,是时间正合适的,回程的时间也match4点回antigua的shuttle,这种tour一般包括湖滨的其它2、3个镇子,我是早就决定了不跟团的
Atitlan region map


panajachel的tuktuk车



游玩之前先在附近的餐馆吃早点,有英文菜单,方便游客order,也不贵,点了一份香肠一份ham一份番茄汤,配了面包,才42Q,吃饭的时候研究了一下LP,决定要去距离Panajachel最远的湖区西南角的SanPedro和Santiago两个镇子,其它镇子就省略了,也在书上搞清楚了乘船的路线。在Atitlan湖滨,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的村镇,大多村镇都没有公路和外界沟通,所以湖上的ferry就成了日常的交通工具
按照LP上Panajachel的地图和餐馆伙计的指点,来到镇子西北的码头(Embarcadero),镇子里有两个码头,到Santiago和一些tour的船在镇子西南侧PlayaPublica码头停靠,到San Pedro和湖区其它大多村落(主要在湖西侧,如San Marcos, SantaCruz等等)的船在镇子西北的码头停靠。Panajachel是个很小的村镇,主要街区和码头都在步行5-10分钟范围内,tuktuk车也很多,街上随处都可以乘坐,湖滨的其它村镇也都一样
西北侧的码头不大,木栈道两旁密密麻麻地停泊着一些小艇,船用麻省栓在栈道的木桩上,都漆成统一的浅蓝色,但船头漆着不同的名字。船夫都穿着统一的马甲,坐在栈道的木桩上候客。岸上也有穿制服、佩枪的人统一管理调度,似乎还有严格的时刻表。这些ferry主要是给本地人的交通工具,游客相对来说比例并不大,我也零星见到有中日韩的游客上下船。我问了栈道上一位船夫到SanPedro是哪条船,很巧他的船就是,让我到他身后的船上坐等,我问清了价格,25Q,下船收费,就上船了,我是第一位客人,又一直等了30多分钟,差不多坐满人,才开船,也不知道是按照时刻表还是只等满座开船。栈道另一侧前往湖西各个村镇的船往来更频繁一些。等待开船的时候,我看了另外到达船只下客收钱的情况,看来25Q是这个码头船只统一价格,而且本地人和游客似乎也没有差别对待
小艇在湖上行驶的时间和等待开船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而且从panajachel到sanpedro本来就属于最长的一组航线了,船上游客只零星的两三位,大多是本地人,他们似乎没心情欣赏风景,或者已经审美疲劳了,而我却很为眼前的风景赞叹。湖水呈现出玉石一样的碧蓝色,风不大的时候,水面就很平坦,像熨平的绸缎,也像明镜,湖岸的山崖和天空的云朵都清晰地映衬出来。航线距离湖西岸更近一些,行驶方向右手边的景致看得更真切,湖面多是悬崖围绕,隔一段就有个小村落,左手边的湖岸就很远,看不清楚,但可以看到Toliman火山和SanPedro火山,因为天气晴朗,云也少,火山的轮廓和山顶都能看清晰








到SanPedro码头后离船上岸,找岸上的警察帮忙照相,船夫就跑过来收25Q的船费了,原来是他马上要开船离开。这处码头很有特点,木栈道上有个巨大的茅草棚。我想在LP书上查看一下的介绍,却只有简要几小段,推荐活动也很少,只有骑马、长距离hiking以及划船kayak等一些很常规的项目,我也确实看到湖边有不少人在kayak,因为我时间有限,不太合适参与这些,就只能在镇子里随处逛逛了
这个San Pedro La Laguna在湖区被称为"naughty village"或者"marijuanacapital",相比于以自然风光和静谧的气氛吸引访客的其它镇子,这里以丰富的夜生活著称,但白天也可以看到这里的tourist气息。从岸边走上土坡就到了镇子里,游客遍布,而且看来都是住在这个镇子的,tuktuk满街跑,街边都是餐馆、旅店、纪念品店,湖区镇子里卖绘画作品的画廊也很多,有不少画家居住在这里。不过如果拐进主街旁的小巷,就只有本地村民的居所了,和我小时候在北京住在海淀镇的平房、斜街、杂院,没什么区别






三绕两绕就到了镇中心的广场、公园,拉美殖民城镇无论大小,中心都是个广场,或者公园,城市或村镇内最重要的行政机构、教堂,都安置在这中心广场、公园四周。圣佩德罗镇一共有人口一万三千,其中超过90%都是Tz'utujil玛雅人,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在这里定居。西班牙殖民时期以来,天主教自然是这里最重要的宗教,但北美新教在这里也有信徒,这个公园旁边的教堂很朴素,外观和内部都没有什么复杂的雕饰,更无法说是巴洛克还是什么别的风格。教堂内总有很多本地妇女,都披着统一样式的头巾,可能是这里的宗教习惯吧。实际上,湖区的镇子里很大一部分玛雅人仍然维持传统的玛雅信仰,不过在SanPedro没有看到相关的神庙






中心公园旁边是个热闹的地方,有个小运动场,一群本地青少年正在打篮球,运动场一侧是菜市场,除了常规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菜市场的一端竟然还有一排卖书的摊位,菜市场内人很多很拥挤



走出这片市场,就发现路边有木牌,写着"Embarcadero a Santiago",这样我才知道从SanPedro到Santiago的船出发的码头和从Panajachel前来时到达的码头是不同的,要是原路返回来时的码头,又要走冤枉路了。于是沿着木牌指示方向穿过弯曲的街巷,来到这一处更僻静的码头,果然有船已经在木栈道旁停靠候客了。相比于Panajachel码头的小艇,这条船大很多,上船时看到已经有几位本地人在等开船了,一共在SanPedro逛了30分钟左右,却又在船上等了20多分钟才开船,LP书上说,这班船频次大概每小时一班,看来我还算等的不久了。开船后就有人收钱了,本地人和游客一样都是25Q,从SanPedro到Santiago的航程也是40分钟,基本是在San Pedro火山脚下行驶,风浪不小,看不到从Panajachel到SanPedro路上那么平静的湖面了


Santiago Atitlan这座镇子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是在两座火山SanPedro和Toliman夹住的狭长形的Bay沿岸,到Santiago码头上岸,正好中午12点,穿过码头周围几圈纪念品摊贩,走进镇子,先找到一家街边餐馆吃中饭。点了一份煎蛋一杯橙汁,35Q,不贵。饭后就沿着大街小巷随意逛






Santiago街上的"公交车"



因为顺着人多的方向走,很快就来到镇中心,和在SanPedro看到的一样,外围是拥挤的菜市场,内圈就是镇中心广场,教堂。这里的教堂值得一看,是1571年的建筑,虽然内外皆很朴素,但连同旁边的庭院,都保护得不错














实际上,相比于Atitlan湖畔其它村镇,Santiago的玛雅人对于传统宗教习俗更执着一些,例如叫做Cofradias的宗教社团,对村镇内大小事务影响很大,他们尊奉传统的Maximon神,定期奉献酒精和烟草给给神。如果不像我这样时间紧迫,可以到村镇附近Maximon的神庙去看看
从码头到镇中心基本是一路上坡,逛完广场就折返回到码头,打算回Panajachel去了。快到码头的时候,有个本地的小伙子朝我打招呼,问我是否到Panajachel,我肯定回答后就告诉我码头的方向,并且起身先往码头方向走,我自己也知道码头的方向,就没有留意。在穿过纪念品摊位的时候停下来随意看看,那小伙子也在摊位的外围停下来,在等着我,看来确实是要给我引路的。等我走到码头边的时候,这个小伙子和另外两位小哥儿汇合,指示给我近旁停泊的到Panajachel的小艇,与从Panajachel到SanPedro的船类似,已经快坐满发船了。这几位小伙子看来是收钱的,问我要30Q,我说前两程都是25Q,为何涨价了,他们立即掏出一张破旧的湖区地图,指给我看Santiago到Panajachel的距离是更长的,所以更贵,我也只能付钱,上船后很快就出发了,看看时间,也就在Santiago停留了30分钟左右
从Santiago到Panajachel,路程虽然长,但也只用了30分钟时间,船停在PlayaPublica码头,和上午前去SanPedro的码头不同。这处码头下船后就有很多餐馆,有些是搭了高台在湖滨,看到距离乘车回Antigua的时间还早,我就来到一家这样的餐馆,挑了靠湖的露天座位,点了盘水果,一边吃水果一边晒太阳一边看湖面和码头的风景。相比于上午,此刻密集的云层聚集起来了,湖面被遮住,只偶尔露出狭缝,才有阳光倾泻下来,加上风力的作用,水上就泛起点点的光斑,也是很独特的景致


很快,就有一位卖手工艺品的中年大妈围拢过来了,我看她的产品卖相不错,就问了问价格,再试着砍砍价,没想到砍到半价都很容易,于是就买了两条围巾和一块桌布。没想到刚买了她的货,就有其他小贩跟进了,瞬时间我桌边围了一圈,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们驱散。歇够了就找餐馆伙计结账,LP书上有地图,按着地图返回早上下车的旅社门口,在剩下等车的时间里,又在附近的纪念品摊位逛了逛,砍价能砍到比较低的,就也买了一些小玩意儿,经验是这里砍价要照着四、五折以下
这时早上同车前来的游客也都回到旅社门前,大多都是订了tour的,有一位导游陪同着,他们看到我,就打听如果不跟tour要花费多少钱,我如实回答船费80Q往返antigua车费200Q,他们都觉得我这样玩很划算。同样的车,同样的司机,本来该4点发车回程,却让大家上车后又等到4点10分,似乎司机还在等其他乘客,并非早上同车过来的。看到很多在车上的乘客已经不耐烦了,司机才把车开出镇子,在镇口加油站接了一位女士,才开上返程的路。没想到开出5分钟,又说仍然有人没接上,竟然掉头开回镇子了,车上有的乘客已经很生气了。不过也没办法,回到上下车的旅社,又接了两位乘客,才真正出发返程
原路返回antigua途中,又在前往chichicastenango的岔路口停车,正有一辆从chichi方向的shuttle等在路边,从那辆车转移了几位乘客到我们车上,一起回antigua的。快到antigua和guatemalacity区域的时候,在一处镇子遇到轻微的堵车,行驶缓慢,正好有要前往guatemalacity的乘客,于是在分叉口又有人下车,司机顺便也在加油站加油。到了7点多才回到antigua镇子上,天色已经全黑了,shuttle却只在中心广场和SantaCatalina钟塔边停了两次,并没有送到各家hotel去。不过我也正好要在城里找travelagency预定第二天去机场的privateshuttle,不需要直接回住处去,订完机场shuttle,就去subway买了快餐回住处吃晚饭
第二天从上午开始继续游览antigua古城,直到下午乘坐shuttle到GUA机场,相比于危地马拉整体建筑水平,这里算是很干净很现代了,在出发厅进门的时候要查护照,管理还满严格的。到机场的时候我要乘坐的航班还没开始值机,但TACA的地勤也没有让我多等,就提前给我办理了。并没有像在欧洲很多机场那样,对飞往美国的乘客进行过多的盘问,只是普通的值机程序,登记了我在美国的地址。同时给了I-94和海关申报表,先给了西班牙文的,在我要求下才换了英文的。这样也不错,省得在飞机上发了。另外也给了一张危地马拉海关的“出境申报表”,我还是第一次填这样的表格,很有趣。登机牌同时打印了两张给我,一张飞往芝加哥的,一张芝加哥转机到费城的,不过我出示United银卡后,他们说无法upgrade到高级舱位,需要我与UA联系,这其实只是个借口而已
值机之后就在出发大厅的currencyexchange把剩下的Q币换回美元,只留下一整套纸币作为纪念,也留下吃晚饭的零钱,544Q换了67USD,之后就到三天前送旅伴时候吃饭的餐饮区,解决了晚饭。虽然时间还早,但我担心候机区的餐厅更贵,仍然在Subway买了三明治和点心、饮料,52Q确实不贵,一边吃饭一边把几张表格都填了
机场的departure区域只有boardingpass持有人才能进入,有人看门,进入此区后先到边检,一共只有两个窗口,却因为没有其他客人,也不必排队。交了海关申报表,边检大妈在电脑系统里查了一些信息,什么也没问,就在护照上盖出境章,也是在危地马拉签证页上,盖在Bethel的入境章旁边。这位大妈还和另一个窗口内的大妈嘀咕了一句,可能是少见中国护照,也可能是觉得我从陆地入境就没必要申请危地马拉签证?过了边检,就过安检,还算严格的,要脱鞋,不过因为没有乘客,并不需要排队耽误时间,也不用紧张于穿衣脱鞋、取行李慢了影响后面的人。相对于客流量,这个并不算大的机场我也总感觉有些浪费了,听说他们还在扩建新一期工程,实在搞不明白。因为担心遇到过多的盘问审查耽误时间,所以才特意提早来到机场,没想到一切简单,本来7点半的航班,我5点半就已经到了登机口了,正赶上飞往马德里的Iberia大飞机在登机,我就在一旁安静地坐着休息,很快这一片候机区就空无一人了。从候机区看机场的停机坪和跑到,起落的飞机很少
飞往美国的航班总归是有特殊照顾的,等到大概比登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有一组统一着装的安检人员来到这里,竟然用隔离带把登机口前的一块候机区围圈起来了,把原本在区域内候机的几位乘客赶出去,果然,要二次安检了。这次安检就比第一次普通安检严格许多,先查看护照、签证等,我的护照信息还被特别登记了,据安检人员说,是因为在某个黑名单上的一位人物和我同名...之后,大包小包都要检查,所有口袋都打开,我的背包里所有塑料袋都被拎出来了,不过大多是装衣物的,安检员并没有打开,只是用手捏了捏,但刮胡刀、手电、雨伞之类的,都被仔细研究过了,另外鞋也要脱下来再检查,安检员把手伸进鞋里仔细摸索。这些都和我前一年从墨西哥城飞回美国的经历是一样的,一切正常通过,只有前些天旅伴送我的洗面奶因为尺寸超标了,又不想按他们的建议去机场商店买封条,就地扔掉了。有些过了安检的乘客,想去洗手间的,就只能在回来的时候重新安检一遍,即使不带包出去,也要重新搜身、搜鞋
虽然安检让众多乘客耽误了不少时间,但飞机本身也晚点了,直到7点45才出现在停机坪,到8点才放人登机,晚了半个小时,TACA的A320航班,坐满了乘客,大部分是持有美国护照的危地马拉人。我的TACA首航,划破夜空,把我从热带的危地马拉,载回美国,前往冰雪中的风城,芝加哥




[花费]
机场shuttle 200 Q危地马拉城打车 170 Q危地马拉城人类学博物馆门票 60 QAtitlan湖区shuttle往返 200 QAtitlan湖船票 80 Q纪念品 230 Q餐饮 199 Q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7208.html

更多阅读

“阿知寺”与“阿知地区”在哪?/阿明 阿明清真寺

“阿知寺”与“阿知地区”在哪?/阿明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阿知仁波切近些年回阿知寺院比较少,关于寺院的影像资料很少。末学很想跟随仁波切到寺院,搜集影像等作寺院的网站,也因此也一直没有成行。  仁波切的藏语发音是“阿知(或扎)”

上海市博物馆 迦叶与阿难 阿难迦叶为什么要人事

宋 迦叶与阿难石像迦叶、阿难,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最闻名的两位,号称“头陀第一”和“多闻第一”,经常被配置在佛像的两侧。这两尊像迦叶目光左视,双手作揖,赤足立于莲花座上,阿难则光头,手持念珠,双手交互,面向右侧。两人似乎正在亲切

电视剧《木府风云》中的秋瓷炫与阿勒秋 木府风云

电视剧《木府风云》中的秋瓷炫与阿勒秋钟源电视剧《木府风云》在央视播出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文化进行时》栏目,要安排一次直播,想请电视剧《木府风云》的作者,谈谈纳西文化,并为此向中央电视台咨询请谁比较适合。央视推荐:“

浅谈ISO9001:2008与ISO9001:2000的区别—200901P28

浅谈ISO9001:2008与ISO9001:2000的区别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 乐桃娟ISO9001:2008标准已经于2008年11月14日正式发布。ISO 9001:2008标准发布1年后,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认证证书均为ISO9001:2008认证证书;(即2009年11月14日以后

声明:《危地马拉七日谈 危地马拉城与阿蒂特兰湖 危地马拉城》为网友高冷女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