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智能电视吧 智能电视吧

谈谈智能电视吧 智能电视吧
因为公司有制造电视相关的产品,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兴趣爱好,对智能电视也有一点了解和自己的看法,在这边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说的东西和智能电视完全无关。几个月前,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产品,一个名气并不大的团队推出的叫做一款极路由的产品。要知道,现今的路由器市场,TP-LINK,D-LINK再加上水星等杂牌军牢牢掌握着低端市场;网件,华硕,思科的产品则在高端市场里面有着一个良好的口碑,家用路由器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再加上用户对路由器这种设备稳定性的高要求,一个没有名气的牌子基本上不可能在市场上立足。但是极路由却在几个小范围里面炒得火热,几大发烧友硬件论坛都对这款产品做了详细的介绍,做了彻底的拆解,炒得火热的产品莫非在配置上有着它自己的独到之处?拆解结果却出乎人们意料,内部用料,做工和一线大厂有着较大的差距,普通路由器标配为四口LAN也被阉割成了两口。应该说单纯从硬件功能上来说和一线大厂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但是,这个产品却在发烧友圈子里面推崇不已,很多论坛和群都在讨论是否要入手一台,入手的朋友也第一时间展示了其功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会去选择这款产品?极路由推出了几个概念:最简单的路由器操作,路由器功能APP化,以及最关键的,翻墙功能。通过该路由器能够突破GFW顺利访问youtobe和tweeter,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功能会得到很大一部分特殊用户的推崇,要知道,普通路由作为数据传输的桥梁,不太会附加这样的功能,这是这款产品绝无仅有的亮点,也是最大的卖点。不过,得到最新消息,因为推广过于高调,该产品已经被责令停售。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法律问题,只想告诉各位,即使是饱和的市场,只要有自己不可复制的亮点,仍然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要讨论下“发烧友”这个词。什么叫发烧友?发烧友是追求极致的一批人。为了达到他们心目中的和谐,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会花几万块钱仅仅就是购买一根音响数据线,他们在家庭影院设计组合音箱位置时会为了几公分的距离改变房屋布局,他们会为了CPU超频破世界纪录花PC十倍的价格购入液氮冷却设备。能够做到这样的,那才是真正的“发烧友”,他们的精神是极致,永远不会因为客观原因而妥协。小米系列产品,包装上印着,“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这样的宣传根本就是侮辱了“发烧友”这三个字,你小米手机硬件性能也就中规中矩,软件平台也是Android加MIUI,从软硬件,甚至是价格上都和“发烧”没有半点关系,这种只会喊口号,却做不到货真价实的半吊子宣传只会被真正的发烧友们嗤之以鼻。 进入正题,智能电视。看衰智能电视的人很多,因为电视屏幕的利用率低下,以及电视端因为政策限制使得配套设备过多,使用麻烦。基于这些劣势,看电视基本上已经是上一代人做的事儿了,这一代人用的基本上是手机,电脑,这些设备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电视机的功能,再加上传统的电视机市场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利润低下。种种因素表表现出,电视机市场完全是个没前途的市场,没有觉悟的介入,其结果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么,智能电视该如何发展,在发烧友们的眼里,大屏幕的电视机还能发挥哪些余热呢?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智能电视,在我看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一种,主打网络片源,成为真正的网络电视机,一台设备接入网络就能够取代所有的设备独立存在。电视有着他自己的优势,大屏幕,多人分享。如果我要找的片子第一时间能从网络电视和电脑中同时找到,那我相信我还是会愿意用电视去收看这些大片,因为它的大屏优势电脑是没有的。目前在市场上,乐视电视和即将出现的小米电视走的都是这条路,用二流的显示屏+所谓大量正版的在线资源作为卖点来吸引用户,其好处是因为中国网络带宽限制,不需要非常强力的解码芯片,也不需要非常强力的显示屏,即使是优酷的超清片源,它的画质和正规压制的720P画质差了不只一条街,其成本能够很好的控制,再加一点成本较低的噱头功能,例如无线模块,AirPlay,DLNA,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广告宣传。乐视电视60寸的屏幕价格为7489元,顺便看了下京东的电视机报价,这种档次的电视价格基本上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屏幕上的成本控制可想而知。网络电视的坏处在于,电视机厂商不仅要做硬件提供商,还得做服务提供商,你提供的网络点播业务需要时常维护,不断更新最新的片源,用户才会感受到这台电视机的好,才会经常使用网络点播内容,后期加入的广告业务才会起到产品增值的效果,要是到了哪一天网络故障,用户的投诉只会让厂商疲于奔命。并且,电视屏幕上搞点播内容,还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拿到允许网络点播的牌照,无形中这也是一笔增加的成本。电视机不比机顶盒,小米盒子299一台,不能用大不了不去用没关系,冲动消费的可能性比较高,再加上“为发烧而生”的营销,的确容易起量。电视机一台就是几千块钱,价格高自然置换率低,自然理性思维占主流,自然卖出的数量会少,那片源成本平摊到每一台机器上后,价格就上去了,硬件成本之外的资金回流速度就会减慢。 第二种,智能电视纯粹作为一台解码,视频输出设备使用。简单的说,这种类型的智能电视只是智能家庭的一个节点,真正的发烧友们在建设智能家庭的时候必然是模块化处理,包括片源储存(以NAS,HTPC为主流的小型PC设备,专门用于网络视频下载以及存储,也可以把它们看作家庭文件服务器),播放设备(高清播放器,例如海美迪Q5),音响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电视机,投影),各就各位,协同合作,为了做什么?就是为了用最好的设备在家里实现真正的家庭影院的效果,花很长时间去下载完美画质的电影只是为了两小时的极致享受。而智能电视在这里将播放设备和视频输出设备合二为一,用一个遥控器来实现找到片子,播放片子,调节片子进度和效果的功能。要完美实现这些功能,那对这台智能电视的硬件要求就会比较高,因为有专门的储存设备而非收看网络视频,对于解码的要求自然不能和解码网络视频同日而语,一部1080P的电影平均大小在15-18G,一部蓝光原盘电影平均大小在40-50G之间,要保证这样大小的片子的码率顺畅播放,并显示出其原本的画质,智能电视需要一颗非常强劲的处理器和一块一流的液晶显示屏幕,还需要有一套成熟的UI和文件传输协议,小米盒子不能解蓝光原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儿了。索尼曾经尝试过这样的整合方案。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最大原因就是他们采用的视频传输协议是DLNA,DLNA是一套我们比较熟悉的视频传输方案,在功能多屏互动中经常会出现它的身影,但是DLNA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它不支持字幕混流。一般来说720P以上清晰度的影片,考虑到整体的观赏效果,字幕都是以srt或者ass的后缀打包外挂的,而DLNA不支持把这些外挂字幕嵌入视频。作为英文,日文苦手的我表示,没有字幕,完全没法看外国片子。当然了,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采用WindowsSMB服务能够很好的从储存设备传输数据到输出设备,并且通过加载的播放器嵌入字幕,基本做到了大片的完美播放,可惜目前在市面上我并没有见到过采用SMB传输方案的智能电视,当然了,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除了上述功能需求之外,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播放1080P以上高清片源的传输问题,理论上讲,无线是绝对不行的,即使是802.11n协议的无线网卡,也只能做到几兆的传输速率,几兆的速率不足以满足蓝光原盘的带宽。而802.11ac标准才出炉不久,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短时间内难以普及,没有其他办法,文件传输只能用传统的千兆网口传输,对于网络布线也有一定的要求,上超五类以上的网线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三下五除二一盘算,这个平台的成本必然会非常高。不过有个好消息就是,硬件提供商免去了做服务供应商的问题,因为设备的目标很明确,只是做解码和视频输出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画质和流畅上,其他工作让家庭影院的其他成员来完成即可。只要产品本身质量过硬,售后问题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钱也是卖一台算一台,除了一些授权费用之外,不再会有其他持续性的支出。 的确,在市场上智能电视包括普通高清液晶电视也有其他的形态出现。但是都属于门槛较低,容易进入的领域,高清播放器拆板子放进液晶电视的做法,你会用别人也会用。别人材料价格比你低,整体电视价格就比你低。普通市场的博弈真的是刀刀见血,大家都是输家。还不如满足发烧友的真正需求作为卖点,说不定还真会做出一些东西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7304.html

更多阅读

智能电视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

智能电视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电视、电脑、手机。家庭中三块屏幕,电脑早已经智能化了,手机在3G时代正在加速智能化,一块我们非常习惯的屏幕,电视会不会智能化,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正在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从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三屏合一的

苹果版的“海信智能云分享”程序 海信智能电视

最近对智能电视很感兴趣,因为家里的海尔电视已看了11年了,最主要原来的电视机没有HDMI接口,又不想再买杂七杂八的视频转换设备,所以开始关注LED、3d、纯平、窄边(或无边框设计)、智能功能的高清电视机。在研究海信智能系列产品时,发现他们

乐视50英寸智能电视S50评测:适合用不适合玩

看看新闻网>看引擎>行业新闻继X60、S40之后,本月初乐视再次推出了一款50英寸电视产品S50。全新的乐视S50分为了2D和3D两个版本,单机身售价分别为2499和2999元,只相较于市场中同级别产品的一半,瞬间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关注。那么,这款大屏幕

声明:《谈谈智能电视吧 智能电视吧》为网友好好活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