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羞愧感 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西方心理学认为“神经症”(心理偏态)的症状之一就是“羞愧感”,既然是病态症状,应当区别于正常的羞愧感,因此我认为这种非正常的羞愧感其实是“自我否定”。

今天在一位博客来访者的博客上读到一篇谈“羞愧感”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b34790100xk73.html,利用其中一些概述来梳理一下我对“羞愧感”的认知。

一、正常的羞愧感

正常的人都会有羞愧感,这与自我意识有关,也与人的尊严感有关。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认为,尽管“动物的许多感觉与人类相同,譬如畏惧、恐惧、厌恶甚至虚荣心,但是迄今为止的所有观察都证明,它似乎缺乏害羞和对羞感的特定表达。”大概动物缺乏自我意识,所以没有明显的羞愧感。

文章提到,“当前处境与平时自我意识的落差是产生羞愧感的关键条件。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人对自己的社会定位。某种质态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与之相配套的构成内容:一定质态的身高、体重、性别、兴趣、性格、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角色类型等。人是社会动物,人类的生活往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为某种质态的自我定出某种“标准”,如一定的年龄有个基本的身高标准,特定的性别也有与之相应的行为特点,特定的社会角色也有其相应的品行规范。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某个“自我”的价值形象,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就构成了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肯定了这些既定的内容,他就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感,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相反,如果其行为低于它们,别人就会降低对他的评价,他的尊严就会受到损害,从而产生羞愧感。”这里所说的“羞愧感”已经超出了正常的羞愧感,向神经症方向发展了,因为这里的“自我意识”其实是“社会我”而不是“内在的自我”,其中很多是绳索。

文章中接着谈到羞愧感的尺度,“羞愧感的强度是其“失当”行为与他的道德水准的乘积。一个人如果出现了低于自我价值形象的行为,但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则不会产生羞愧感,至少不会产生应当强度的羞愧感。他能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说明他对自我的价值缺乏坚定的道德信念,换言之,他实际上并没有在道德水准上认同自己的“位格”。同时,一个人“失当”的行为也必须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这个失当的行为不是出于他的自主选择,从道德上讲,他就可以不对它负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出于强迫的,或出于无知的,甚至偶然的失当行为,便不会产生羞愧感,至少不会产生较大强度的羞愧感。至于因遗传或不可自控因素而造成的“不当”(如过矮的身高等)所产生出的羞愧感,则既无必要,亦对人的道德成长无任何裨益。”确实,羞愧感不仅与尊严感有关,也与道德感有关,羞愧感的强弱似乎与道德感的强弱成正比。据此,羞愧感强的人似乎应当比羞愧感弱的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对于社会来说,羞愧感应当是积极的因素,但对于个人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因为其中涉及非正常的“羞愧感”,容后再谈。

“人唯有感到羞愧,才在羞愧的行为中把自己同所羞愧的对象分离开来。人的羞愧对象标明了人的自我层次。正如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В.В.Соловьев)所说的,人羞于对自己本能欲望的屈从,从而表明了他不只是这种自然物质的生物,而且是更高级的生物,因此他应当占有自己的物质本性,而不是被物质本性所占有。人的自我是一个由多级价值形象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有发展出了较高级的价值形象,他才会对较低级的价值形象产生羞愧感。在自我理论中,有的人把自我局限于人的自然属性(如荀子和弗洛伊德),有的人把人的认识、心灵,而非肉体当作自我的真正内容(如笛卡儿和康德),也有的人只是把人的伦理精神属性当作人的自我主要构成(如孟子)。实际上,人的自我只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集生理属性、心理属性和伦理属性于一体,这些因素构成一个既不断超越,又内在统一的整体。人的这种不断的自我超越自然有羞愧感的功绩。羞愧感使人避免堕落,追求尊严。”正常的羞愧感如同尊严感和道德感一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羞愧感来自于自我意识及人对行为适当的观念和意识。

有人过于专注于某事也会对行为不当丧失愧疚感,比如昔日亚当-斯密因专注于思考穿着睡衣远途散步而不自觉,今日有人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废寝忘食,两者都属于着迷于某事物而对于行为不当失去察觉,而后者更可能对行为不当虽有觉察但失去控制。

“一个没有羞愧感的人也常常表现为麻木、冷漠和空虚,他目中无人,不顾社会监督,因而也就丧失了为人之本的自我感。”春节前家里请了个钟点工抹玻璃,他到哪里干活都带着个女人,人们都说是他的“傻老婆”。我认真观察过这个女人,她并非弱智,好像就是没有“为人之本的自我感”。一个丧失了羞愧感的人,某种程度上就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

二、神经症之“羞愧感”

神经症标志之一的“羞愧感”并非正常的羞愧感,这种“羞愧感”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父母的“毒性教条”,卡伦-霍尼指出,“儿童可能被诱导产生这种感觉:他的生存权仅仅在于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实现父母为他定下的目标或雄心…换言之,他对自己是一个具有自身权利和责任的独立个体的这种认识可能会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会发展形成恰当的自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8bcd401017pt4.html“毒性教条”破坏了孩子的内在统一,使孩子因缺乏安全感、恐惧和忧心忡忡而产生不恰当的“愧疚感”,这是一种内在的伤痛,它否定完整的人性,是许多心理困扰的来源。显然神经症之愧疚感也与缺乏自我意识有关,但是并非源于没有自我意识,而是源于扭曲的自我意识。

文章中提到,“自我感以尊严为正向内容,以羞愧感为负向内容。所谓尊严就是个人对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根据库利(C.H.Cooley)等人的“镜中我”观念,自我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人都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应来认识自己,从别人的眼光中审视自己行为的合体性。自我感建立在对别人的评价的想象基础上,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看清了自我,并据此调控自己的行为表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先天的倾向,使自己被人注意,引起好感,并从中获得尊重感,其中被我所尊重的人的尊重对我最为重要。虽然羞愧感是尊严可能被降低时的感觉,但从一个人的羞愧感的强度也可从反面映射出他想获得尊重的强度。真正的羞愧始终建立在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上。”作者所谓“自我感”应当是自我意识,所谓正向内容,应当是自我肯定,而负向内容则是自我否定,因此我认为,这里所说的羞愧感并非正常之羞愧感,而是神经症之“羞愧感”。

人是社会动物,必然会有社会评价机制,适应社会也是人所必具的生存条件,但是,“通过对别人评价的想象”所建立的不是自我,而是“镜中我”或曰“社会我”,以社会我取代自我,实际上是失去了自我,这也是心理病态的根源。严格地说,“使自己被人注意,引起好感”所获得的不是尊严,而是面子。我是如此区分“尊严”和“面子”或“荣誉”的,尊严是自有的,而面子或荣誉是外界赋予的。

这让我想起梁卫星先生通过中学教育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成人之美兮》中的经典句子,“西人是上帝造的,而中国人是制度造的”,这和“西方神造人,中国人造神”异曲同工。

我不认为有任何人可以做人类的引领者,人是有限的,人不仅不能企及终极善,也没有人能够建立终极善的标准。也许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说,既然没有标准,人人都可以为所欲为(虽然我不认为我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应当对终极善(我当其是神)怀有敬畏和向往,人应当在尊重每一个生命权利的前提下,遵守既有社会规则和法律。我认为这就是道德。除此之外,我不接受一部分人加于另一部分人身上的枷锁,即使他们说那是道德。

有人说过,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将孩子交给神去引领。虽然我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但我却完全认同这句话。人虽然由母亲诞下,但我相信人乃神造,虽然初生儿千差万别,但在造物主的眼中,他们同等珍贵和完满,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让他们按本来的样子成长,我相信这就是神的意愿。

以他人的评价来建立自我不过是压抑或消灭内在的自我;以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不过是暴殄天物,扼杀孩子的灵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两者都破坏人内在的统一性,造成灵魂尖锐的痛苦。

在我看来,正常的羞愧感与神经症之羞愧感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来源于恰当的自尊和自我意识,而后者来源于低自尊和缺乏自我意识或以“社会我”替代“内在的自我”所形成的扭曲的自我意识。

三、“要强”可能来自神经症之羞愧感

父母羞辱孩子的手段之一就是指责孩子“不要强”,而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名靠后,往往就成为这一指责的依据。由此让我想到,如果学生们都“要强”,难道就分不出名次了吗?“要强”和名次真的有关系吗?

我从小是很“要强”的孩子,学习成绩在班级总是名列前茅,最差的一次是第九名,我因为没脸告知父母又面临着日渐接近的家长会,竟然焦虑的生了急性病。而我妹妹却和我相反,有时父母问她为何名次那么后,她会说,我后面还有六个呢。父母觉得她虽然聪明,但“不要强”,也由得她。她最后也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考取了不错的大学。

前段时间妈妈对我说起妹妹小时候的诡计,她把新裤子摔了个大窟窿,那可是要布票的年代,通常不挨顿狠揍也会被严厉地斥责。那天妈妈叫她回家时,她还在外面玩,她那天毫不迟延地回来了(通常叫几遍才回),然后趁妈妈高兴时和妈妈兜着圈子聊了半天,最后问,如果小孩犯错误了,自己能认识到,妈妈还打不打?妈妈说,能认识到,就不打了。她于是告诉妈妈真相,妈妈一肚子火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兑现承诺。我小时候经常丢东西,每次都挨揍或挨骂,我却从来不曾这么从容应对过,我每次都在发现丢东西和终于被父母发现之间为自己制造巨大的恐惧和焦虑,却从来没从容地想出个好办法。

我那时有着严重的自我否定倾向,在父母斥责之前,我已经在惩罚自己;而妹妹的自我意识比较好,因此她能认识到父母的缺陷,并利用他们行为与意识的偏差,避免了自己不应当受的惩罚。

直到我读心理学,我才认识到我曾经有着多么严重的神经症,大概那时娱乐太少,我把读书和课业当成了游戏,也在学业的成功中补偿自己的低自尊。对学业的兴趣和对好成绩带来的荣誉感的需求,我没有因神经症而完全丧失自发性,也建立了必要的自律,因此我的人生比较顺利。但我自己知道我在焦虑中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失去过多少好机遇。

这个世界上,我不会羡慕权贵财阀,因为我知道财富和权力不能使我更快乐。我认为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发挥天赋才能、做喜欢的工作、维持平凡的生活的人们。即使我们羡慕权贵财阀,可如果没有能力成为他们,那不过是给自己制造痛苦,即使有能力成为他们,也不过是给自己制造了更大的坑洞。当然,凭借天赋才能和努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获得适当的地位,能够用于改善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那就是神的恩典了。

愿天下父母爱护孩子本来的样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发现天赋才能,不要让神造之人变成人造乃至被魔鬼驱使。

关于羞愧感 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7834.html

更多阅读

Powerpoint2007如何取色?---傻瓜式PPT取色技巧 powerpoint2007取色器

很多同学在制作PPT的时候都要配色的困扰,许是因为色感差,许是因为RP差,其实这两种都可以得到解决。第一关于色感差的同学,可以多看看其他设计好的PPT或者,在平时看图片的时候多注意图片中各景物的配色。第二关于RP差,当我们找到想要使用的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孩子

原文作者:Valérie de Saint-Pierre 2013-03-27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叫做“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品学兼优,乖巧可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要知道深受其扰的不只是中国的孩子们,他们的影响力也让很多法兰西家庭心神不宁。面对那些有如神助

声明:《关于羞愧感 面对夜莺感到羞愧》为网友宁缺毋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