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民国篇--翁文灏公馆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

翁文灏(1889-1971年),字咏霓,号君达。与丁文江、章鸿钊并列为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的创始人,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倡导者、组织者。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学造诣很深,著作丰富,在地质学各分支领域里创下多个“第一”,如他在我国首次提出“成矿系列”这一术语,开拓了新的找矿方向;他是第一名研究中国地震地质的学者;他最早探讨中国地貌发育史,提出燕山运动在中国存在理论等等。
20世纪初,学术界曾将陈寅恪、翁文灏、梁思成并称为国宝级人物。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国学大师陈寅恪和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地质学家翁文灏,因为历史的错位和他的曲折人生经历,今人知者甚少。他的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从名满天下到鲜为人知,其命运的跌宕起伏令人慨叹。
翁文灏的父亲名叫翁传洙,富甲乡里。翁文灏自幼天资聪慧,1902年,年少的他中了秀才。清科举制度废除后,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上海震旦学院,习修法文、数学,1908年参加浙江省官费留学生考试后赴比利时罗文大学,攻修地质学。翁文灏身高仅1.60米,欧洲同学不把他放在眼里,但翁文灏用加倍努力获得了全优的成绩。1912年,他获得物理学及地质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获得地质学博士第一人。
1913年翁文灏学成归国,与好友丁文江、章鸿钊一道,在北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地质机构----地质调查所。他先后担任地质研究所讲师、教授、地质调查所所长。为了取得第一手地质资料,在军阀混战、治安不靖的当年,他身体力行,从事边陲地区调查。他在中国大地上纵横跋涉,风餐露宿,足迹遍布塞外边疆,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翁文灏首先提出“燕山运动在我国的存在及其在我国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一学说,阐明亚洲东部侏罗纪和白垩纪间有造山运动。
1926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东京举行的第三次太平洋科学会议,提出《中国东部中生代之造山运动》论文,受到与会各国地质学家的极大重视。在此之前,国外根据欧洲地质学家的考察结论,普遍认为造山运动时期有三:一为加里多尼安运动,一为海西宁运动,一为阿尔帕安运动。翁文灏对中国东部造山运动的观察,认为归之于海西宁期则太早,归之于阿尔帕安期则迟,故名之为“燕山运动”。随后,各国代表纷纷来到中国考察。
1928年,翁文灏以国家首席代表资格,出席在万隆召开的第四次太平洋科学会议,提出“中国之拉拉米特造山运动”。会后,他参加爪哇地质考察旅行,证明也有“燕山运动”现象。前苏联远东地质有同样发现。至此,“燕山运动”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并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地质特征。这个理论,是翁文灏对世界造山运动研究的一大贡献。
作为学者,翁文灏曾在近代中国大放异彩,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翁文灏选集》,内附《翁文灏在我国名列第一的贡献》,共有11项之多: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
翁文灏也是研究我国石油地质学的倡导人之一。早在1921年,他就派科研人员往甘肃玉门考察石油,1934年后,又先后两次派科研人员勘察玉门石油,赴陕北勘探石油。1938年,他派人钻探四川石油和天然气。为了在玉门油矿钻井,他同周恩来商定,从陕北拆运两部冲击钻机去玉门钻探。这个油田不仅为抗日战争增添了力量,而且是世界地质史上一个非海相油田的重要先例,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翁文灏一生直接从事中等与高等教育工作将近20年,为祖国科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他除了在地质研究所培养出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外,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他培育的人才,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走过民国篇--翁文灏公馆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
翁文灏的悲剧几乎是宿命的。仅仅凭借其出色的行政能力和道德感召,是无法扭转一个专制体制必然厄运的。这种体制中,阴差阳错的翁文灏与其说是幸运儿,毋宁说是牺牲品,一个为腐败体制陪葬的牺牲品。
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人生轨迹,也包括地质学家翁文灏。时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的翁文灏出于“一言或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发起人之一,与丁文江、胡适等人在北平共同创办了周刊《独立评论》。在他发表的言论中,内容大多有关国家建设及教育与科学问题。他号召国人睁开眼睛看清日本,致力经济建设,发扬国力,开发中国工矿业,以抵制日本的侵夺。
翁文灏一向对做官兴趣索然,偏偏仕途对他敞开了大门。1932年夏,翁文灏应邀赴庐山为蒋介石讲学。籍贯相同、乡音无间,再加上翁文灏忠厚诚笃,颇具才干,蒋介石对翁文灏情有独钟,两次邀请翁文灏出任政府高级咨询机构——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秘书长。翁文灏再三推辞,同意挂个虚名,但他依然回北平主持地质调查所工作。
然而,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翁文灏的人生。1934年春节,翁文灏在浙江武康境内遭遇车祸,蒋介石获悉后,命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并派来医生,将翁文灏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如果说庐山讲学,翁文灏对蒋介石有“知遇之恩”的话,那么武康脱险之后,无疑又加了一层“救命之恩”。第二年蒋力邀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无法再推托了,从此开始了学者从政之途。
1937年4月,国民政府组织由孔祥熙率领的外交使团参加英王乔治6世的加冕典礼,翁文灏作为使团秘书长访问了英、法、德、苏四国,同时考察了各国的经济。翁文灏回到南京时,抗日战争已全面展开。1938年1月,翁文灏出任经济部长兼任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又担任工矿调整处处长,主管战时的军需生产。他对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划。
1944年9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美国战时生产局局长纳尔逊来华,商谈协助中国后方生产问题。很快,以翁文灏为局长的中国战时生产局正式成立。战时生产局的任务是以国防生产为主,后方军需、民用一切工矿业生产被高度集中统一到战时生产局,为抗战作出了很大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翁文灏恰好60岁。何去何从?这位在国民党政权中担任过行政院长要职、又是中共点名的战犯之一的人物面临抉择。历史关头,翁文灏审时度势,选择了民心和正义,他不满美国和国民党的表现,热心于国共和谈,国家统一。当谈判不成,这位民国政府有口皆碑的“老好人”便和国民党蒋介石渐行渐远,远离台湾方面的招呼和安排,并有意避开一再以优厚条件聘请他的美国学术机构,决定暂避法国,择机返回新中国。
1951年,经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翁文灏回国,成为建国后第一位从海外回归的国民党高层人士。他被安排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肯定他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专注于祖国地质事业的翁文灏,积极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和科学事业。1951年,翁文灏时已62岁,仍亲自带队,赴新疆、甘肃、西藏进行地质调查,寻找铀矿。翁文灏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但是,极左思潮没有放过翁文灏。有复杂历史背景、担任过国民党政府高官的翁文灏自然难过“文革”一关。多亏周恩来总理的过问和安排,翁文灏才在风雨飘渺中保住性命。1971年11月,82岁的翁文灏病逝于北京。
翁文灏在南京曾拥有公馆两处,一处在碑亭巷,已拆除,一处就在五台山的百步坡一号(原百步坡5号)。
1947年4月,翁文灏兼任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后,在南京五台山百步坡购的宅地一块,建造公馆。该建筑建于1948年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是年,他以翁咏霓名义,以11.5亿元法币承包给陆福顺营造厂建造。当年底竣工。公馆占地面积1885平方米,建筑面积534平方米,是一幢面朝南、拥有地下室的二层小楼,计有西式楼房1幢,中式平房7间,以及花园、浴室和门房共有20间。现仅存西式主楼房1座。翁文灏公馆外观呈青色,屋顶覆青灰色瓦。1949年后,翁公馆一度为驻宁解放军某部用房,现为五台山体育场用房,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情况尚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7887.html

更多阅读

很艰难的一篇博文转 一个小县城的艰难转型

这是一篇很难写出的文。不管是我,还是鱼,都没有勇气挖掘出心里最深的感受。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你们觉得,我们是非常幸福的,像童话故事一样在生活。  但是,我不能不说了,因为我面对了很多人问过的一个问题,那些含着眼泪的,充满期待的,曾经如

广州颐和高尔夫别墅风水点评 广州颐和高尔夫庄园

广州颐和高尔夫别墅位于南湖北侧,坐北向南,四面环山,中间就是南湖,风景相当不错。南湖由于六七十年代大量修建了国家领导人的行宫,警戒壁垒森严,所以之前广州人谈起南湖心中肃然起敬。叶剑英元帅也有一座行宫,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一九七

我创办颐和养老院的成功体会 上海金山颐和苑养老院

我创办颐和养老院的成功体会-------------执笔人。孙沐音电话15516190991/QQ 1620994702我是王飞1976年8月26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北农村淮安市涟水县。我的童年就是在淮安市涟水县,那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那里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所以

Word文档的加密和破解(作者:朱铮南)_潘广朋吧_贴吧

Word文档的加密和破解(作者:朱铮南) jacks400 2位粉丝 1楼Word文档可以设置密码,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打开或进行修改。在2003版本里操作菜单“工具”——“选项”,点击“安全性”选项卡,里面有“打开文件时的密码”和“修改文件时的密码”

声明:《走过民国篇--翁文灏公馆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为网友未匼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