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关家垴 关家垴战役

博弈→关家垴 关家垴战役
------晋东南经典人文地理系列之三十 博弈关家垴 桑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

这里是已不见河水踪影的洪水河河道,曾经的洪水河沿这条322省道岸边自东向西去与那条浊漳河北源汇合,当它流到了这个叫做中村的地方时,已属于蟠龙镇的东部山区。跨过一道混凝土桥梁再向南,一路进山,在沿着山道向上向上再向上的过程中,有三个相邻的小山庄便会相继出现在山坡上,分别叫作:沙坡、南垴和关家垴。原来这里的沙坡大队,现改名叫关家垴村委,村委会驻地仍在沙坡,管理着另外的两个自然村。即便是现在,这里的注册人口也只有171户,621人,其偏僻与贫困也是政府常年扶贫的对象。这样的名称变化,也一定不会引起太多的人关注;但是,当地图上出现这样的标注时,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没有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作背景,淘尽浪花之后的洪水河,英雄在1940年出现了!雄浑苍劲的太行山上,带着血战大西北的余威,护卫陕北根据地的豪情;携着毛泽东的诗句:“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1937年冬季,以八路军副总司令的身份,同朱总司令一道率部进入太行山区。针对全面抗战的一盘复杂形势,深入敌后,开展持久的抗日游击战,这是善于谋篇布局的毛泽东的一手妙招。

与日寇周旋三年后,1940年8月间,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而筹划和导演这场大戏的就是我们的彭大将军!因为当年的5月份,朱总司令就离开太行山回了延安,彭德怀实际上成了八路军的最高首长。这一次,八路军一改以往的游击战术,出其不易地主动出击,针对性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局部歼灭战。进入10月份,面对日军大规模的疯狂反扑和扫荡,百团大战实际上进入了弱势一方的“官子”阶段。

这次,彭大将军立在了距关家垴不足500米的战壕里!在枪林弹雨中的这一瞬间,被当年《新华日报》的一位随军记者拍了下来,照片标题多数叫做《彭总在百团大战前线》。照片上的他:背靠着壕沟的土壁,右腿伸出去,脚蹬在壕沟前面的土壁上,双手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日军阵地。背衬着简陋的工事,铁塔般的身姿几乎完全暴露在战壕的外面。雄健的身影,专注的神情,一身粗布军服的战士装束亦难掩一位英勇抗敌的大将风彩!

而出现在他镜头中的景象便是1940年10月30日的关家垴!硝烟弥漫!

太行山的10月份,本来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碧空如洗。树叶黄了,柿子红了,庄稼熟了,山野中一片迷人的斑斓;然而这一年的太行山,注定是一个血色的秋日。关家垴,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冥冥之中成为一场大战的焦点!

百团大战的一个半月以来,在八路军连续大规模地破袭攻击下,华北日军损失惨重。这让一直想有所作为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恼羞成怒。决定集中大量优势兵力,用钢铁篦梳好好给太行山梳理一下,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灭绝抗日军民和一切有生力量。10月6日,华北方面军给第一军下达作战任务,命令驻武安、辽县、武乡、潞城、襄垣所部,以“捕捉奔袭”、“辗转抉剔”、“铁壁合围”等战术,在清漳、浊漳两岸的太行山腹心地区展开反复拉网式作战,捕捉八路军总部机关,彻底摧毁和消灭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

架式拉开,这次要与彭大将军博羿的对手,将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第37团226联队支队,指挥官是步兵中佐冈崎谦受。按理说,日军的中佐是没有资格与国民政府的中将对垒的,但作为这篦梳中的一根刺尖,在与八路军总部、129师指挥部等无限接近的过程中,深深刺伤了彭大将军,这才引发了随后惊心动魄的两个昼夜,让这支700余人的队伍差一点全军覆没。

冈崎带领的大队人马于10月11日即奉命从沁县出发,沿沁县—襄垣西营—武乡王家峪路线迤逦东进。此前的各类情报显示,这块由沁县、榆社、辽县、河北涉县、黎城县、襄垣县所围笼的大山深处,一定有他们所寻找的大鱼--八路军总部。而面对冈崎所带领的这近一个团装备精良的大队人马来说,八路军也只能是惹不起绕着走。从武乡到辽县再到黎城,就象一群飞鸟,一听到日军大部队的动静即忽噜一声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经过近半个月的搜索前进,25日这天,冈奇大队沿桐峪河谷来到了黎城县北部西井一带的深谷中。抬眼望,四面险峰环抱,向西的一道深沟,远远望过去,绝壁中裂开一道裂缝,这里会有什么秘密么?尽管不熟悉地形,冈崎大队还是仗着胆探进了咽喉要道翁圪廊。

刚从砖壁村转移到黎城县不久的彭德怀听说日军已经进入黄崖洞,勃然大怒。“哪个部队守的?”彭德怀气恼地吼道。“特务团二营四连”,左权回答。“连长哪里去了?为什么让冈崎进来了?”好悬呐!再往里走去,可就是“八路军掌上明珠”的兵工厂了!这里每月已可产400余支步枪和大量的弹药,是八路军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线!这时,左权气愤地说:“他们没打就撤了!”彭德怀大声叫道:“枪毙!枪毙!擅离职守,将连长枪毙!”

终于发现了八路军,日军一股连续数次猛攻。但是,对此“军事重地”,385旅一部和总部特务团、工厂自卫队凭借黄崖天险顽强阻击;彭德怀又急忙从麻田调大部队从外部接应,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冈崎大队招架不住,加上粮弹匮乏且补给困难,最终决定放弃。尽管此时,日本人并不知道这里有八路军的兵工厂。

10月28日,冈崎大队在386旅一部侧击下,拖着百余名伤员,驱赶着沿途抢劫的骡马,翻越黄崖垴,从左会反转,准备取道武乡县撤回沁县。

想跑?没那么容易!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这次行动已彻底激怒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大将军。对敌斗争,彭德怀是毫不留情的。“兵贵神速,抢先入局”。他随即下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迅速赶往黄崖洞以西一带。

10月29日下午,彭德怀副总司令继续调集部队,并从黎城境内火速赶到蟠龙镇石门村,亲自堵到敌人撤退的路线上坐镇指挥,决心要消灭冈崎大队!太行山的深秋,下午5点多,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出于职业军人的敏感嗅觉,冈崎谦受似乎也闻到了不祥的气息,率部连夜占据了关家垴高地。

关家垴是群岭环抱中的一个高山岗,山顶是一块方圆几百平方米的平地。从军事上看,可谓易守难攻之地。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山头上是一片几百平方米的平地;南面高低不平,一个山坡连着一个山坡,半山腰里一个小村,村民早已转移,只剩下沿着山壁那几十孔黑黝黝的窑洞。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山岗,叫柳树垴,东西两侧坡度较陡,仅有南坡较平缓,方便出入。与关家垴互为掎角的柳树垴上,可以利用火力控制通上关家垴的山路。

1940年10月29日晚8时,参谋长左权到了,129师师长刘伯承到了,129师政委邓小平到了,386旅旅长陈赓到了,386旅旅长陈锡联也到了......彭德怀立即举行战前会议,正式下达总部的作战命令。所有参战部队要在30日凌晨4时,对关家垴发动总攻击,坚决消灭冈崎大队,一个日本鬼子也不能叫他跑掉!谁放走敌人,以军法论处!

彭德怀亲自指挥总部特务团的山炮连,部署在关家垴东北的另一座山头韩登坪。在这仅一平方公里左右的战场上,彭副总令要以四面劲旅在中炮攻击的牵制下,给冈崎中佐大队来一“铁门栓”的杀局。

“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冈崎大队亦不愧是日军训练有素的一支精锐,当他们发现被围之后,迅速利用地形构筑起了严密的防御工事。不仅迅速抢占了关家垴西南的柳树垴,形成互为依托之势,而且利用山上的坟包构筑了前沿阵地;将山间的整排窑洞贯通,每个窑洞既可独立作战,又可与其他窑洞互相掩护、形成交叉火力网。窑洞外也挖了工事,构成了窑窑相通、里外相连的循环作战系统。企图用“连环马”在此拼死固守,以待援兵。

事实证明,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居地利之优,装备精良的日军,着实让彭德怀遇上了难啃的硬骨头。攻击发起前,他还亲自来到担任攻打柳树垴的任务的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阵地前沿进行动员:“同志们,你们决死队,要向谁决死呀?”“向日本鬼子!”战士们响亮的回答令彭德怀非常满意。

如果说,总攻发起前,由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所组织的试探性攻击,就已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总攻将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战斗。

10月30日凌晨4时,总部指挥所发出总攻信号。顿时,冲锋号从四面响起,枪炮大作,杀声四起。在韩登坪,彭副总司令指挥炮连对准敌前沿阵地一阵猛烈轰击,铆足劲的突击部队迅速冲到敌人阵地前投掷手榴弹,战士们迅速向柳树垴冲去。炮弹火光炸亮夜空,枪声喊杀声响彻云霄!冲锋!冲锋!再冲锋!倒下!倒下!再倒下!由于攻击地形十分不利,能接近日军阵地的只有一条约一尺宽的小路,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端着剌刀向敌阵冲去,与疯狂的日军进行白刃肉搏,阵地上到处是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直至天明,双方围绕几处高地展开了激烈的冲锋肉搏,多次拉锯,战斗还是呈胶着状态!上午9时左右,关家垴上空飞来了几架日军飞机,并开始对关家垴进行狂轰滥炸。关家垴地方小,八路军投入进攻的兵力又多,日军飞机的轰炸给八路军以很大的威胁,八路军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

战场形势的变化,出乎彭德怀、左权所料。异常残酷的战斗,对关家垴的争夺进行了五个小时,八路军仍拿不下敌人的主阵地。日军据高临下,战士们象割韭菜一样一茬茬倒下,几个连队只剩下了两三个人,甚至一个营仅剩十几个人。部队进攻受阻,且伤亡严重,这令陈赓坐立不安,他对继续攻打关家垴是否必要产生了犹豫。

陈赓拿起电话对彭德怀说:“此处的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

“不行,一旦放走日军,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其消灭!”彭德怀态度坚决。

“这样打下去,代价太大了!”陈赓想继续说服彭德怀。

“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

“这样打法,我不赞成!”陈赓有些急了。

“有意见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须执行!”彭德怀答道。

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所就设在离关家垴不远处的一孔破窑洞中。彭德怀放下电话,走出窑洞,一口气跑到离关家垴只有500米左右的阵地前,举起了望远镜。这一场景的照片后来被广泛地刊登、转载,成为人们熟悉、珍爱的彭德怀形象。战场上,战士们不顾性命地往上冲,然后纷纷倒下,彭德怀心中焦急,更对战斗的胶着状态深感不安。此时的另一名指挥员刘伯承,看到各攻击部队损失较大,也非常痛心。“临杀勿急,稳中取胜”,深谙兵法的他也忍不住给彭德怀打电话,建议部队暂时撤围,另寻战机。但态度坚决的彭德怀对他说道:“冈崎大队所剩人马已不多,我们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应该一鼓作气坚决消灭!”

刘伯承回道:“我的彭老总,这样打我们赔不起呀!”

彭德怀耐着性子说道:“我的老兄,敌人援兵正在逼近,一旦放虎下山,立刻就会得到援兵的接应。”

“那就以后再收拾他!关家垴的地形对我不利,我军伤亡太大了!”刘伯承回道。

这真是“太监追皇上”,但彭德怀仍坚持打下去。

最后,作为八路军中有名的战略理论家,以性格温和著称的他,这次碰上了彭德怀的倔脾气,也是气的脸色发青。他停顿了一下说,冈崎大队死守山头,我们也不能不顾战士的牺牲硬拼吧,对彭德怀大声说道:“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

彭德怀也按捺不住直往上蹿的犟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彭德怀是一位具有草莽侠义之气的三军统帅,也是性情中人:在战争中的他,勇敢!无畏!但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倔强、孤傲的性格!长沙之战时,在敌人的坚固工事和猛烈炮火面前,红军的攻击也曾严重受阻,伤亡惨重。部队暂有不支,准备后撤之势。作为三军团总指挥的彭德怀,看到部队这个样子,不由得焦急万分。但他还是果断地下令拆掉浮桥,欲“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传令各部队:“后退者,军法从事,格杀勿论!”结果,这成就了一次辉煌的胜利!红三军团三天打四仗,以八、九千人的兵力,战胜了三万多敌军,连湖南省长何键也差点就成了彭德怀的街下之囚。次日,美、英、日、法等与中国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大国的报刊都在头版报道了彭德怀攻占长沙的消息。给蒋介石的“当头一炮”,让彭德怀一战成名!

军令如山!刘伯承、邓小平等人进退两难,只得重新调整部署,组织进攻。又调了多少部队呢?前后一共调了两个半旅,两个半旅就是一万多人将近两万人。

  10月30日16时,第二次攻击开始。尽管刘伯承想到了挖暗道的攻击战术(《亮剑》开篇创意),并成功实施。双方随即在关家垴山顶展开激战。八路军向关家垴连续发动了十八次进攻,终于攻占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后续部队也不断攻上垴顶,加入战斗,最终控制了制高点。其余日军只得退到了半山腰的窑洞中,拼死抵抗,由于八路军缺少重型武器,围歼日军余部的战斗进展缓慢。经过一天的激战,直至深夜,日军仍顽强地据守在窑洞中。战斗中,我军伤亡惨重。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许多连队,打到了只剩不足三分之一;红军时期的连、排战斗骨干也损失过半。

于此同时,从武乡县、辽县出动的2500多日军增援部队正快速向关家垴挺进;黎城等地的数千名日军机动部队也在向关家垴靠拢。负责警戒的部队已与增援的日军交上了火。关家垴之战,由起初四个团围攻日军一个大队的战斗已打成了一场八路军4个旅(决死队1个旅含2个团)与4000多日军的大会战。八路军虽面临腹背受敌,但彭德怀还是决意拿下关家垴。刘伯承、陈赓见彭德怀如此坚决,只得组织部队继续加紧攻打,力争在日军增援部队到来前解决掉冈崎大队。

10月31日16时,彭德怀一声令下,第三次总攻开始。在关家垴一个叫中冲地地方,八路军就从这儿往上冲,死伤最惨、最多的就在这个沟里边。敌人火力猛,八路军冲不上来。彭德怀下令,上刺刀打肉搏冲锋。前面死了人以后,后面的人趴人,从人堆上踩过去继续攻。肉搏多次,我们的损失更大。身材短小的日本人,拼刺刀的技术其实是非常好的,胳膊短粗有力!拂晓时,三、四架飞机又飞到关家垴的上空盘旋着,不时扔下一串串炸弹,有的直接投到了敌人自己的阵地上。敌机还投下一些军用食品,但由于敌人阵地被八路军压缩得很小,那些空投物资很少投到他们的阵地上。又是整整一个晚上,八路军始终没能完全占领阵地。

11月1日,日军的增援部队已逼近关家垴。再不撤,眼看将要被日军包了饺子。“贪攻忘危棋势溃”,“恋战必酿祸”,彭德怀终于无奈地下令撤出战斗。冈崎大队的残部在援军接应下,扔下了正在燃烧的尸体,仓惶突围了。增援的日军对关家垴周围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数天之内屠杀群众6000余人。

关家垴战斗究竟是谁胜利了呢?如果以中国象棋的将死说,日方主将冈崎战死,可谓彭大将军的胜利!所谓打出了八路军军威,锻炼了部队,提高了八路军攻坚战的能力,亦有此一说;而事实上八路军在相当被动地付出了两千多人牺牲的情况下,白白牺牲了大批战斗骨干,也没有完成战前布置的歼灭战目标拿下关家垴,而且这个冈崎大队呢,被消灭的也就是二百人左右(日军称冈崎大队仅阵亡61人)。关于这场战斗中,我方最重要的伤亡人数,一直也没有一份具体数据,即便在这场战斗重要参与者的回忆录中,也极少提及。持续了两昼夜的关家垴战斗,作为整个百团大战大大小小三百余场战斗中最惨烈的一场恶战,甚至直接影响了后人对百团大战的评价。

勇猛顽强的彭德怀是不善于羿棋的,但善于打真刀真枪的硬仗。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从陕北高原到太行山,凡是硬战,凡是难啃的骨头,必有彭德怀的身影。与何键血战,与蔡廷锴血战,与陈诚血战,与蒋鼎文血战,与胡宗南血战,与每一位深入红色苏区的敌军将领血战。“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必要时,也得猛攻坚守,顽强拼杀,敢于啃硬骨头。”这次,彭德怀试图歼灭日军的一、二个大队,使敌人不敢轻易来犯,进而顺利扩张百团大战的战果。历史事实表明,此战对打破敌人对我的“囚笼政策”和对国民党的诱降阴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正面作用;百团大战刚结束时,中共中央对此是十分肯定的。

但是,随着1941、1942年日军大“扫荡”导致八路军极端困难后,对百团大战的批评声音渐高。一对百团大战存在的问题批评时,关家垴战斗就会或隐或显地被提及。1943年1月,邓小平在太行分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百团大战使本区军事力量过于暴露,伤亡很大,元气不易恢复。1945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团大战的打法,更不是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毛泽东一贯主张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 ,而关家垴战斗则是一场阵地攻坚战。此外,毛泽东对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战场专断也有看法,关家垴之战中与刘伯承、陈赓的争论又成了典型。与日本人的这场关家垴血战,让彭德怀自己也深感不安!他在日后的回忆中,亦将此战与朝鲜战场的第五次战役等列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

如果说1951年在朝鲜战场上,失掉了毛泽东的儿子事出偶然;那么,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将“志愿军文工团”被改编为“中南海歌舞团”的事情,怒斥为“选妃子”,并予以解散的行为,则是可爱的彭大将军又一次真性情的体现。1959年8月1日,随着自比于秦皇的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常委会上对国防部长彭德怀说出:所谓“抗战八年难讲是合作”的论断,那种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形成的“老毛”与“老彭”的兄弟关系正式结束。接下来著名的庐山会议以后,人们只能听到他种出的《一亩试验田》和1974年含冤而逝的消息了。

一根直肠子,一生只讲正气,不讲政治的彭德怀!用自己秉性高洁的生命,演绎了一出“性格决定命运”的主题活话剧!

2012.12.1一稿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8012.html

更多阅读

皖西大裂谷旅游攻略 皖西大裂谷景点

皖西大裂谷风景区简介:皖西大裂谷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太平桥村,地处六安市东南,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前盆地之裂谷,是国内罕见的山裂奇观,是离合肥最近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也是集观光、探险、避暑、健身、拓展训练、定向越野、

随感《百家讲坛》之《解码关公》 百家讲坛关公

梅铮铮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码关公》,请关公走下神坛,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传奇故事原来都是罗贯中或者张冠李戴或者纯粹杜撰的方式进行神话般的演绎而已。一、关于“温酒斩华雄”华雄其人并非董卓手下

真实的日军战力--关家垴战斗 日军的真实战斗力

最近抗战片太多了,离事实也越来越远了,八路军士兵、游击队员、甚至抗战的土匪都跟孙悟空似的,一个人对付几十上百的日军都能全身而退,看《雪豹》,几个新兵能歼灭鬼子一个中队,十二个人能够成功摧毁上万日军驻防的军火库,看《黑狐》,不管是鬼

轴心国与同盟国26 ——同盟国第十二关:冲绳岛战役

最后的战斗!!1、3艘战舰。2艘航母先灭掉左侧的2艘日军战舰,然后向右移动,消灭港湾的另一艘战舰。2、同时向上下两个小岛各投送3支主基地,在下方小岛上可以展开一个主基地,以便增加经济。3、派出2架侦察机,侦查右侧港湾(3城市下,2城市右),派

声明:《博弈→关家垴 关家垴战役》为网友幻成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