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成将军传略 王必成将军

王必成将军传略

汪洋

王必成,1912年2月出生于湖北麻城。14岁时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共青团员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0师第30团通信队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红30军第88师第263团营政治委员,第89师第265团副团长、第267团团长、副师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撤出鄂豫皖根据地的西征转战,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多年的浴血奋战和艰苦转战,使王必成完成了从一个基层指战员到红军中高级指挥员的转变。

抗日战争时期,王必成奉命赴新四军,任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参谋长。1938年6月,1支队司令员陈毅率第2团挺进江南,与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会合,展开于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

6月28日,第2团在镇江西南的竹子岗,伏击日军车队。经短促激战,击毁日军汽车6辆,并伏击了前来报复之敌。此战俘日军特务机关黎明公司经理管明弦政南,这是我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俘虏的第1名日军。6月30日,指挥2团1营夜袭新丰车站,歼敌40余人,焚毁敌营房及大部枪械,破毁铁道,致使京沪线火车停运1天。7月10日,第2团2营在句容新塘伏击日军车队;7月30日,又攻克高资车站。

8月,第2团奉陈毅司令员之命,部署攻打句容城。王必成亲自化装到句容城附近侦察。12日夜,2团攻克句容城,火烧日伪据点和伪自治会,此战歼日军40余人、伪军数十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此后又进行了攻克仓头镇、小丹阳粉碎日军“扫荡”、珥陵伏击日军船队、袭击天王寺薛埠据点、袭击句容四摆渡据点、天王寺七里亭伏击战等战斗。第2团挺进江南作战一系列的胜利,震撼了苏南的敌人,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争热情。协同兄弟部队、地方武装,共粉碎敌人大小“扫荡”40余次,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胜利,巩固了新创建的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月,王必成升任第2团团长。2月8日夜,王必成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法,指挥2团攻克溧水至武进之间的东湾日军据点,并伏击天王寺和薛埠前来增援的日军,全歼东湾日军太田中队及援敌共112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2月17日,2团奔袭丹阳西南的延陵镇日军据点,歼日军28人、伪军80余人。

3月6日,日军从南京调来步、骑兵约2000人。7日,日军第15师团(岩松义雄)51联队(池田廉二),在伪军300余人的配合下,分别由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天王寺、东昌街、白兔和延陵等8路,对驻镇江县上、下会的我2团主力部队进行大“扫荡”。2团在团长王必成指挥下奋力抗击,毙日军56人,伤43人(《新四军征途纪事》74页,另一说“毙伤敌近300余人”《第24集团军简史》101页)。我牺牲58人,伤82人。团政治处主任肖国生、营教导员李文魁等壮烈殉国。战后,当地群众先后举行肖国生等烈士追悼大会。陈毅司令员亲撰悼文:“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都在追悼我们的抗日英雄,我们应该以更大勇气来继续他们的事业。”

9月7日,王必成率2团3营和团特务连护送弹药去东路,途中正遇日军“扫荡”。王必成使用攻点打援的战法,以团特务连对西夏墅镇守敌发起猛攻,以3营主力在陈巷桥伏击援敌。此战仅30分钟,歼敌日军大队长以下180余人,击毁敌军车5辆,缴获日式重机枪和大批武器弹药。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计划。首创新四军攻点打援的成功战例。

王必成指挥的东湾围点打援、陈巷桥攻点打援以及一系列伏击战、袭击战,充分体现了王必成将红四方面军的作战思想和光荣传统,溶进新四军的作战体系,并使之发扬光大。

9月24日,新四军2团与“江抗”在江阴周庄会师,团长王必成和“江抗”副总指挥叶飞准备与“忠救”军进行决战,接陈毅电令西撤,据说这是国军第3战区向新四军军部施加压力的结果(《百旅之杰》上册157页。另一说“国民党军第3战区施压”《新四军征途纪事》96页)。

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2团归江南指挥部战斗序列。

11月8日,王必成在接到丹阳独立支队和新6团的求援信后,亲率2团1营和3营增援贺甲村战斗。我军3方协同作战,歼敌武村中队长以下168名,俘日军3名,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28支,掷弹筒两具,指挥刀两把。这次战斗,连续26小时强攻歼敌,开创江南敌后战场歼敌的新纪录,受到延安总部的通电表扬。贺甲战斗后,2团英勇战斗的声望,在江南人民群众中也越来越高,江南人民将2团赞誉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老虎团”,团长王必成也被赞誉为“王老虎”。

1940年7月8日,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及2团、新6团等部,经扬中北渡长江,到达江都县塘头地区,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中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陈毅、粟裕担任正副指挥,下辖第1、第2、第3纵队。第2团扩编为第2纵队(下辖第2、第6、第9团),王必成任纵队司令员。随后参加了开辟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作战行动。

10月间,王必成指挥第2纵队参加黄桥战役,战役胜利结束后,下辖的6团乘胜追击,席卷海安、东台,解放了大片土地。10日,在东台以北白驹镇、刘庄间狮子口与由苏北盐阜区南下的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胜利会师。

12月13日,第 2纵队奉命协同第1纵队及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参加攻击曹甸镇的战斗。

皖南事变后,第2纵队于1941年2月28日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2旅,下辖第4、5、6团,王必成任旅长。

此后,王必成率领第2旅在苏北进行了讨伐李长江伪军的战役、裕华镇战斗等多次作战。在盐城、淮宝、东台、兴化地区,第2旅各团经数十次战斗,先后在卡仁庄、中和桥、六李庆、陆水庄、刘家庄、马庄等处打击出扰之敌,摧毁伪政权,多次粉碎了日伪报复性“扫荡”。初步改变了上述地区的斗争形势,打开了这一地区的抗战局面。

5月上旬,军首长为保卫盐城,决定第2旅归军部直接指挥,并准备在刘庄、伍佑、冈门地区阻击进犯之敌。10月,第2旅奉命进入盐城、建阳、兴化地区,担负保卫军部,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建设根据地等项任务。第2旅在陈毅和粟裕等首长的领导下,在王必成的指挥下,取得了多次打击日伪顽战斗的胜利,坚持了盐城、东台、兴化地区的斗争,保卫了军部,开辟了新区,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1942年底,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为加强苏南地区的对敌斗争,建议调第2旅南下江南。遵照军部命令,第2旅于1942年12月31日,率第4团、教导大队,兴化独立团等部共2000余人,由盐阜地区的蒋家机米厂出发,渡江南下,于1943年1月13日到达溧水县里佳山、李巷、白马桥地区,与坚持在江南的第16旅会合。1月29日,2旅奉命与16旅合编,番号仍称第16旅。合编后的16旅下辖46、47、48团3个主力团,并统一领导第51团、独立2团和苏南地方武装,全旅共6000余人。王必成任旅长。

2旅与16旅的合编使16旅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增强了苏南我军的力量,为我军坚持苏南游击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3年间,16旅在王必成指挥下,依靠根据地广大群众,粉碎了日伪军对我两溧地区、横山地区、丹金武地区、太滆地区进行的大“扫荡”。并根据过去对敌作战(尤其是东路反“清乡”)的经验教训,领导广大军民,展开激烈的反“清乡”、反“扫荡”斗争。16旅作战多达185次,消灭日伪军800余人,使日伪“清乡”计划彻底失败,我军民取得了反“清乡”、反“扫荡”的胜利。同时,在两溧地区取得反击国民党顽军的胜利。

1943年底,为实现重建新四军江南大营的战略设想,王必成奉命率16旅南下朗溪、广德地区,开辟朗广根据地。同时,留在茅山地区的47团进行了竹箦桥、石马庙、宝埝等战斗,配合了主力部队向郎广敌后进军,有效地保卫了茅山根据地。

1944年3月29日,驻广德门口塘据点的日军南浦旅团小林中队100余名日军和伪军1个大队300余人,带战马牵引的92步兵炮,向流洞桥方向进行“扫荡”。王必成亲率48团,部署在杭村伏击、夹击日军。此战只进行了1个小时就大获全胜,歼灭日伪军70多名,缴获92步兵炮和其它武器一批。我军杀敌夺炮,威震四方。此后,各据点的小股日伪军再也不敢冒然出扰。杭村一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稳定了郎、广、长地区的战局,

新四军2旅的南下,以及所取得的作战胜利,一扫苏南苏常太地区反“清乡”、塘马战斗作战失利的影响,大鼓苏南根据地军民的士气,为坚持苏南根据地乃至开辟和发展苏浙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8月23日,为配合我军的反攻作战,王必成指挥16旅,集中48团、46团及独立2团在长兴、宜兴间60里战线上,对日伪军发起战役攻势。长兴战役不到3天,13个日伪据点一气荡平,摧毁大小碉堡60座,歼灭伪第1方面军第1师4个营,毙伤日伪军1100余名,生俘伪副团长以下42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一批。收复国土400平方公里,60万人民群众得到解放。29日,新四军首长通电嘉奖我参战部队。

10月23日,王必成指挥发起周城战役。经1昼夜激战,攻克周城、社渚,全歼汪伪第1方面军第2师之精锐第4团,俘虏伪团长牟新我、伪营长陈劲飞以下600余人,毙伤伪连长以下140余人。此战使朗广地区同茅山地区连成一片。

12月4日,王必成指挥16旅进行了青岘岭、牛头山反击国民党顽军作战的胜利,迫使国民党军退回至宣长公路以南,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气焰,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保卫了郎广解放区。

15日,16旅攻克长兴西南重镇泗安,为我军主力南下开辟了通道。

1944年12月27日,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率师部和第7团及地方干部300余名,第3旅旅长陶勇率旅部和特务1团、特务4团,分别由淮南、苏中渡江南下,于1945年1月6日,到达浙江长兴县槐花坎、仰峰岕地区,与第16旅会合。1月13日,中央军委电令成立苏浙军区,由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未到职),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后为主任),统一领导指挥苏南、浙东各地党政军工作。同时,对南下部队和原苏南、浙东地区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16旅奉命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下辖3个支队,48团改为第1支队,46团改为第2支队, 47团改为第3支队。

其间,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王必成率领第1纵队,参加了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浙军区部队奉命北撤,回到苏北地区。1945年10月,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新四军留在华中的部队组成华中野战军,下辖第6、第7、第8、第9等4个纵队,共计4万多人,粟裕同志任野战军司令员,谭震林同志任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1纵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华中军区第6纵队,原苏南地方部队两个独立团编入纵队。王必成任纵队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陈铁君任参谋长,刘文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46、48、50(原47团)、52、54团等5个团。整编后,6纵进至淮安地区休整。

1946年4月,华中军区的主力部队进行了整编,编成华中野战军。辖第1、第6两个师及第7、第9、第10纵队,第6纵队奉命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兼任师长和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江渭清任副政委。下辖第16、18旅。全师共两个旅6个团,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7月,6师参加了著名的苏中战役(又称“7战7捷”),取得泰兴攻坚,奔袭如南,奇袭李堡,巧取林梓,分界围歼等5战5捷。

10月21日,为掩护华中党政军后方机关向山东老解放区转移,华中野战军首长电令6师驰援涟水。

6师奋勇抗击,连续击退敌人8次进攻,牢牢控制着二、三线阵地。当夜,又全线出击,对凭河堤顽抗之敌发动进攻,敌大部被歼,只有少数敌人涉水南逃。此战给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蒋介石的御林军整编第74师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涟水防御战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从而保证了华中党政机关的安全转移。

12月2日,6师奉命会同第6旅、第19旅在涟水组织防御,阻击敌整编第74师、整编第28师和第7军的进攻,保障并策应野战军主力在宿北方向作战。战前,王必成会同江渭清数次电告谭震林,认为敌整编74师不会以涟水南面再作为主攻方向,很可能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从西线进攻涟水,建议将防御重点转到西线,但未引起重视。14日,整74师采用南线攻击、钳制6师(防守涟水南线)主力,敌主力突破涟水西线的战术,直扑涟水城,涟水城告急。王必成亲率16旅驰援,并亲率少数参谋人员进城直接指挥战斗。激战至16日,敌军突入涟水西门、北门,我军又调集18旅进城巷战。但大势已去,不得不撤出涟水。第二次涟水防御战虽然失利,但是保证了宿北战役的胜利,也使整74师成为王必成和6师(后来的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的宿敌。

1947年1月上旬,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及原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进行了统一整编,正式组成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6师改番号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下辖16、17、18师,王必成任纵队司令员,江渭清任政委。

2月,华野发起莱芜战役,王必成奉命率6纵攻占口镇,切断敌军退路。20日,6纵各部发起攻击。战至21日拂晓,我军仅占口镇西南部约四分之一的地区,进展不大。21日晨,王必成率少数人员进入我军突击阵地,亲自侦察、了解敌情和我军进展情况,决心将16师全部和18师53团从南门突破口进入镇内,16师首先歼灭镇西北之敌,然后由西向东3路平行攻击。22日凌晨,我军发起总攻,部队与敌逐街、逐巷、逐屋反复争夺、冲杀。战至23日,守敌向口镇东北方向突围而去。王必成奉命率16师、18师追歼逃敌。此战,纵队总计歼敌24700余人。战后,18师受到野战军前委通令表扬。

4月底,华野电令王必成率6纵插向鲁南,隐蔽待机。5月11日,敌整编74师两翼出现了空隙。华野首长陈毅和粟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心求歼整编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区。5月12日16时,王必成接到陈、粟首长发来“6纵回师昼夜兼程,飞兵向东北疾进,限14日夜间占领垛庄,断敌退路,完成战役合围;坚决阻击敌整编25师和整编第83师的增援。保障主力围歼整编第74师于孟良崮地区”的火急电令。立即命令部队出发,强行军40个小时,行程240余里,于15日晨,攻占垛庄,全歼守敌1个战斗辎重连,切断了敌整编74师的退路,并与左右我军第1纵队和第8纵队取得联系,封闭了合围口。随后,王必成指挥6纵投入攻击孟良崮的激烈战斗。16日下午,部队攻上孟良崮整74师师部,击毙师长张灵甫。此战6纵歼敌5700余人,其中俘敌近2000人,为涟水之战我阵亡将士报了一箭之仇。战后,陈、粟首长表扬说,“歼灭74师,6纵立了大功”。

1947年7月分兵以后,王必成率6纵坚持内线作战,经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等战役,成为与叶飞、陶勇所率领的1纵、4纵并列的叶、王、陶3大主力纵队。

1949年2月,6纵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4军,军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廖海光,副军长皮定均,参谋长赵俊,政治部主任兰荣玉(后彭冰山)。下辖第70、71、72师,隶属第8兵团。在渡江作战中,由粟裕发布的渡江战役预备命令,调至皖中无为地区,临时隶属第7兵团。4月20日夜,24军突破江防,胜利渡江,并挺进郎溪、广德地区,追歼逃敌。此战,24军共歼敌20761人,其中俘虏11930人,缴获各种炮117门,枪5600余支,胜利完成了强渡长江追歼逃敌的作战任务。

渡江战役之后,24军奉命于5月1日启程进驻南京,接替35军,担任南京市的警卫和对空防御。此举充分体现了三野陈、粟首长对王必成及其指挥的24军的信任。

9月,王必成升任7兵团副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

1953年5月,王必成任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赴朝鲜指挥夏季战役反击作战。回国后,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一级独立自由和一级解放勋章。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王必成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作战指导原则,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和实践者,南征北战,果敢机智,功绩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王必成一生正直、耿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表现了革命者的高风亮节。1958年在反所谓“军事教条主义”的漩涡中,有人指定王必成对粟裕同志进行检举揭发,要他划清界线。王必成说:“我奉命揭发大阴谋家粟裕,我跟随粟裕作战多年,对粟裕的大阴谋有两点我体会深刻,那就是‘大’和‘谋’。记得济南战役即将胜利尚未结束时,粟裕就向党中央毛主席建议打淮海战役,基本解决歼灭蒋军的主力问题。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我们取得了决战淮海的伟大胜利。这个谋有多大,我不敢评论,毛主席他老人家最清楚。至于‘阴’的一面,我不知道,也没有体会,请知情者揭发。”当夜毛主席找肖劲光同志谈话,问肖劲光对粟裕的看法,肖劲光同志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政治素质、军事素质都是难得之才,对你老人家没有二心。是好人。”毛主席点点头表示赞同。在粟裕同志第二次检讨之前,毛主席讲了话,于是粟裕同志第二次检讨总算过关了,否则王必成也罪责难逃。贺龙元帅对人说:“王必成可信可交。”

文革后,王必成任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必成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3月13日在南京逝世。

王必成将军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红四方面军人物志》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

《新四军人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王必成将军传略 王必成将军

《新四军组织发展实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组织发展实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劲旅雄风——第24集团军简史》1996年8月出版

《苏中7战7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江渭清回忆录——70年征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8616.html

更多阅读

认清现实30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认清社会现实的视频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中国人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的游戏规则,中国人在无情的现实面前认为一些东西并不符合我们现实的道德伦理标准,甚至有些还不符合现实世界中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自身以及自己认为正确的这一方面的力

西周成王------姬诵 姬诵

姬诵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 [1]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

《英雄儿女》王成原型——蒋庆泉凄凉 英雄儿女王成的故事

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之一,蒋庆泉向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但他未死成战俘,后世凄凉。一、向我开炮蒋庆泉,1928年出生,辽宁锦州人。1949年入伍,担任步话机员。1950年入党,1952年参加朝鲜战争。蒋庆泉刻苦学习知识,从文盲程度,到部队1年,

爱暖人间第3个爱心基地成王学校 爱心充满人间作文

爱暖人间第3个爱心基地—成王学校成王学校简介成王学校位居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成王村,是一所公办初小,现有学生79名,贫困生10人,留守儿童12人。学校始建于1970年左右,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有7个教室,3个教室因漏雨无法使用,围墙有100多米已

声明:《王必成将军传略 王必成将军》为网友莫欺少年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