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车管所

包头市第三十三中2013-2014年度第一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地理目试卷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回答下面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不足B.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D.自然出生率过高
2.1990-2009年,该省
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B.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

【答案】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左图判断,该省的农村人口比重高,占了60%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了10%,0—14岁的少儿人口占了约15%,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比重约75%。故D项正确。
2.从右图可看出,1990—2009年,该省区第一产业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并达到最高,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人口年龄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回答下面3-4题。
3.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风影响B. 地形抬升
C.赤道低压控制D.暖流增湿
4.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可能出现大面积粗放牧业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3.A 4.C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图示甲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影响,6、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所以主要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4.结合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可判断①为谷类种植、②为混合农业、③为粗放放牧业、④为荒地。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气候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能准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判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据此回答5-6题。
5.以下关于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改变了珠三角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减少了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D.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6.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钢铁工业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可以基本满足珠江三角洲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但还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水电梯级开发后河流中泥沙减少,容易使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第6题,流域综合开发的内容很广泛,但目前红水河流域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不适合发展微电子工业;发展畜牧业明显错误;另外,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不适合在南方种植。
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7-8题。
7.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D.地壳上升运动
8.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①B.⑤C.③D.④

【答案】 7A8B
【解析】第7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第8题,雅丹地貌形成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图中①是岩浆,②是侵入岩,③是喷出岩,④是沉积物,⑤是沉积岩,⑥是变质岩。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⑤。

9.所示的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可能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天气。图示A水平气流呈辐散,判断为高压中心,故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昼夜温差大。

右图外圆纬度数为n,圆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
A.北纬(23.5°–n)B.南纬(90°–n)
C.北纬(90°–n)D.南纬(23.5°–n)
11.此时北京时间为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车管所
A.(m–1)日8点B.(m+1)日8点
C.(m+1)日2点D.(m–1)日2点
【答案】10.A 11.B
【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和时间问题的计算,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0.图中外圆纬度数为n,且圆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的纬度和出现极昼的纬度二者互余,故事太阳直射的纬度为北纬(90°-n);
11.图中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则和180°经线构成了区分日期的界线;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则阴影部分日期应为(M+1)天;且0°经线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M+1)日8时。

36. (15分)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韩国交通简图(图a)(图b为图a中小方框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材料二: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
材料三:浦项是韩国东部的主要港口。韩国浦项制铁公司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每年为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的用户提供二千六百多万吨钢铁产品。
(1)图b中有一段铁路未画出。该段铁路应为图c①②③三条线路中的线路,(填代号)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9分)

【答案】
(1)② (1分)
理由:②线路沿河谷延伸(1分),地形平坦(1分),降低施工难度;
②线路距离短(1分),节省减少成本。
(2)增铺禾草层可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爆晒(2分);
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2分);
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关键是注意图b和图c中的的河流的存在,铁路线的选址要求地势平坦,线路短,以降低施工的难度与节省建设成本,故应该选择路②
第(2)题根据材料中提及到的大蒜生长特点在出芽时期怕阳光的暴晒,在大蒜播种后的原有土地上盖上一层禾草可以起到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爆晒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的作用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区域农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到交通线路的选址及农业生产活动中对不利自然因素的改造,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3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2011年8月20日,热带风暴“艾琳”生成。8月22日,加强成为飓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以上。受其影响的总人口达到6500万人,损失估计超过100亿美元。
材料二:北美飓风‘艾琳’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材料三:飓风重灾区分布图。(1)描述图中1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4分)

(2)图中有锋面A和B,受它们的影响,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的是,简述判断的理由。(6分)
(3)飓风“艾琳”所属天气系统是,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是。(6分)

【答案】
(1)东段:东北——西南(2分)西段:东南——西北(2分)
(2)丁地(2分)B为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1分)且降水形成的雨区主要在锋前(或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1分)
(3)低压(气旋)(2分)东南风(2分)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和世界区域地理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1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在东段为东北——西南,在西段为东南——西北。(1)A为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所以甲处降水多,B为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所以丁处降水多。(3)飓风属于热带气旋,常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根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判断。

38.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8),图9为该区域中A城市一年中气温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25分)
(1)判断甲国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描述图中AB段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分析A城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7分)
(4)简述该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8分)
【答案】
(1)地形以低高原为主1′,北部有狭窄平原。1′
依据:根据等高线可知,甲国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且较为稀疏,
判断为低高原;1′而北部在200米以下,为平原。1′
(2) 流量稳定;流速平缓;无结冰期;含沙量大。(任选三点,每点1分)
(3)当地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盛产棉花(原料)1′;稠密的水系,连河通海,便于运输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绵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1
(4) 限制性因素:灌溉水源严重不足1′
甲国农业主要分布地区:北部地中海沿岸狭窄平原1′地中海式农业1′
环境问题: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1′,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壤荒漠化1′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可判断,该国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且北部沿海地区为平原。(2)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流速和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3)图示A位于埃及开罗,影响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区位可从原料、交通、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4)结合该地区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乙位于北非,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广阔,故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是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故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水源较充足的地中海沿岸,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农业。由于草原广阔,气候干旱,故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过度开垦而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盐碱化。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能根据图示的海陆位置、经纬度和地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地形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等基础性内容的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具体分析。

地理答案:

1-11:BCACD BABAC B
36.(15分)
(1)②(2分)②线路沿河谷延伸,地形平坦,降低施工难度(2分);②线路距离短,节省成本(2分)。
(2)增铺禾草层可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爆晒(3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3分);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3分)
37.(16分)
(1)东段:东北——西南(2分)西段:东南——西北(2分)
(2)丁地(2分)B为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2分)且降水形成的雨区主要在锋前(或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2分)
(3)低压(气旋)(3分)东南风(3分)
38.(25分)
(1)地形以低高原为主1′,北部有狭窄平原。1′依据:根据等高线可知,甲国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且较为稀疏,判断为低高原;1′而北部在200米以下,为平原。1′
(2) 流量稳定;流速平缓;无结冰期;含沙量大。(任选三点,每点2分)
(3)当地光热充足1,水源丰富1,土壤肥沃1,盛产棉花(原料)1′;稠密的水系,连河通海1,便于运输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绵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1
(4) 环境问题:不合理灌溉2导致的土壤盐碱化2′,过度开垦2导致的土壤荒漠化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0751.html

更多阅读

江西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解析 江西余江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李样福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图1,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 D.④3.在图

声明:《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车管所》为网友攻你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