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深处的余温四 :参军戏

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艺术。这是百度对于参军戏的解释。简明扼要。

为何称之为参军戏呢?

百度再言:参军,武官名。东汉曹操僚属常以参军名义帮助其谋划军事,两晋南北朝时正式定位为武官名,并多冠以职名。隋唐宋时置参军谋事之风颇盛。

也就是说,参军戏,因此武官名密不可分。

追其渊源,在北齐。南北朝对立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许是苍茫打磨与无垠草原和湛蓝高空赐予的宽广胸怀,与南方民众相比,北方的游牧民族性情粗狂豪爽,天生乐观,自由不羁,洒脱奔放,善骑射、好歌舞。

北齐王朝,北方少数民族居多,能歌善舞。使得北齐宫廷的当权者,虽个个荒淫无度,在为军治国上碌碌无为,无所建树,却都专于歌舞戏剧。宫廷成为夜夜笙歌舞衣翩翩的温柔乡。俳优文化,在北齐,蓬勃发展,大大超越了角抵戏的简单模仿,故事情节、歌舞的穿插,俳优戏中,得以体现。参军戏,便萌生于此。

当然,参军戏的正式形成与命名,不得不感谢一个人:石勒。石勒是后赵的建立者,是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个从奴隶到皇帝的人。羯族。正应为他的传奇经历,和他身份的特殊,掌权后,非常注重为官清廉,曾亲移身查贪查腐。对为官清正,以身作则者,重奖或撰升,反之,则重罚之。这其间,尚有典故可循。此不累诉。

正是在这样政治清明的统治下,一些歪风邪气,一些贪官污吏,没有了容身之处。《赵书》记载::“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万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正坐取是,入汝辈中。’以为笑。”

意思是说,有一人名周延,时为石勒的参军,官至馆陶令。因贪污了丝绢数万匹,而被下狱。石勒为了警示官员,便令两俳优艺人,一人饰参军,另一人饰他的仆从,仆从就问他为什么和我一样了,饰演参军的人抖着黄绢说自己因贪污了这个东西,被查下狱,便与之同。当然,其间的故事没有这么简单,很多滑稽搞笑的场景和语言,是简短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

触摸历史深处的余温(四):参军戏

既然这样的表演,既能警示将士贪污,又能娱乐众人,何乐而不为呢?慢慢地,在各种大型宴会上,就成为了必演之戏。并在表演过程中,将一表演者定为“参军”,另一人定为“苍鹘”。表演的行头,也有了一个定一的标准。

俳优戏在最初,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他们是统治阶层的玩物,也是统治阶级的弄臣。俳优们的讥讽艺术,起始是为博统治阶层们取乐,都投统治阶层的所好。为了讨好他们,以俳优戏为基础,衍射了各种各样类似的戏剧,来取悦统治阶层,后来的发展,有点出统治阶层的意料之外,一些正直的俳优,在表演的过程中,开始讽刺统治阶层之于民众的不合理现象,且非常露骨。为此丧失了性命的俳优,亦在史册中不少。

俳优戏在演变的过程中,为了让戏更具有客观性,娱乐性,滑稽效果逐渐增加,并慢慢成为参军戏的主要元素。集广大民间艺人的智慧后,不再单一的是统治阶层的工具,也不再以贪赃枉法为单一的内容形式,更与“参军”这个官职毫不相干了。它演变成一个剧种,一种以滑稽为主要元素的民间艺术。

参军戏,充分秉承了这一语言的滑稽艺术和讽刺特色,在令人捧腹的笑声中,回味滑稽语言的深层表达。

参军戏正式定名于唐。

民间传说戏曲艺人蓝采和,在未被钟离汉点化成仙之前,也曾是一家族艺班的顶梁柱,后他出家为僧,家族艺班也逐渐衰落。

当时有一非常有名的参军戏艺人:刘采春。百度记载:“刘采春,生卒年不详,淮甸(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今人拿她比作已逝歌唱家邓丽君。百度有她的画像,是否真人不知。虽说不上国色天香,倒也姿容媚丽,婉约可人。除此之外,她还善做诗,既会做诗,当然也会写歌词,何况,猪都时人虽不屑艺人职业,却对她们的美貌与歌喉趋之若鹜。刘采春的美貌带给她荣耀和追捧,也带给她一场劫难。当时的女艺人多与诗人才子们交往频繁,各取所需。艺人们恋其才,才子恋她们的美貌,刘采春因其多才多艺又婉丽多情,与当时的风流公子元稹相遇。元稹曾赠诗于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刘采春本依仗多才多情,是一心高女子,岂肯甘心伶人之妻。岂止元稹乃一水性人物,曾与当时名妓薛涛有染,痴情薛涛为他独守江边竹舍与菖蒲为伴终老一生。元稹却四处留情。

刘采春遇人不淑,离开“周家班”后,历史上再无记载。而“周家班”也因为刘采春的出走,渐行衰落。

参军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百戏的一脉小分支,到如今,滑稽表演和相声表演,还在因与这一渊源的认祖归宗而争执不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2128.html

更多阅读

阅读历史·人物|彭家珍:暗杀时代的最后刺客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文/宋石男未经授权,严禁转载1912年1月26日晚,同盟会员彭家珍完成了民国鼎革之际的重要一击——刺杀清末“宗社党”之胆良弼。数日后,清帝退位。孙中山称赞彭家珍:“我老彭收功弹丸。”事实上,“老彭”不止“

转载 寻找灵魂深处的伴侣 寻找灵魂伴侣

原文地址:寻找灵魂深处的伴侣作者:林海峰寻找灵魂深处的伴侣林海峰作品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股力量,驱使我们去寻找!仿佛,必须找到,生命才可以开始安宁,才开始感觉,完整。或许,上天一开始就这样设计,为了彼此犒劳,那一份孤独寂静的心,于是,在世

《生活作文月刊》第24期: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生活作文月刊第24期: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编主编:朱美仙电子邮箱:xieweihan1999@126.com2011年3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声明:《触摸历史深处的余温四 :参军戏》为网友哇塞你好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