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201-225 文言文启蒙读本答案

201、张五悔猎

休宁县的村民张五,以打猎为生,家庭经济大致过得去.有一天,他追逐一只母麂.母麂带著两只小麂逃跑,不能跑得太快,於是便被张五追到了.母麂认为逃不过了,看见田下有疏松的泥土,它便引导小麂进入土堆,用土掩盖著小麂,而后自投罗网.张五的母亲,远远看见这种情景,奔跑来罗网附近,将实况告诉张五.张五将网割破,放走母麂,使那两只小麂也能活命.张氏母子后悔从前的作为,将所有捕兽器具全部放火焚烧,从此不再打猎.

202、疑鬼

姓毛的是越国人.当时他冒着雨在晚上赶路,左顾右盼(成语)的,心中非常害怕.忽然一个人从后面赶上来,说没有带雨具,请求与他同行.毛氏没有办法,勉强答应了他.两个人沉默了很久.毛氏怀疑这个人是鬼.到桥上时,便将他挤了下去,随后(毛氏)疯狂地跑了.没过多久,天微微亮,一个卖饼子的店铺开门了,(毛氏)便去投这家店.老板问他这是怎么了,他说遇到了鬼.没过多久,又有个人来到这家店,浑身湿透了,自言自语地说被鬼推到了河里.两人相互看着,哑然失笑.

203、约取而实得

叶奕绳曾说自己勉强记忆的方法:我天资迟钝,每次读书,遇到喜爱的章节就记录下来,记录完毕后朗诵数次,并将它贴在墙壁上,这样每天都会有十来段,最少也六七段.合上书后,可以在观墙壁上所摘录的文章,每天看三五次已成为习惯,努力达到精读熟记,一个字也不漏.如果墙壁被贴满,就取下第一天所粘上的那篇文字,将它收进竹箱中.再将新摘录的文字,贴在此处.这样随着收旧文立即补新文,每天如此.一年内,竟然大约有了三千段.多年以后,盛这些摘抄的竹箱都渐渐被填满.每次见这些杂乱的摘抄,只会得到这些文章的一点点印象而已.时间常了,便一无所获.读书一意贪多,不如学得精要些来得实在且有收获.

204、老马识途

春秋时,管仲和隰朋有一次随齐桓公远征孤竹国,凯旋归国时,夜晚行军竟然迷路,不能前进.管仲说:”老马识途.”于是放开老战马,让它自由往前走,全军跟在它的后面,不久果然找到回齐国的大道.在行经山区时,军中已没有多余的储水.隰朋说:”蚂蚁冬天时在山南筑窝,夏天在山北营巢,在蚁窝一寸远的地方向下挖掘,就可掘出水源.”命人掘地,果真涌出地泉.

205、不肖子的”三变”

这世上有一种人叫不肖子,这种人有三种变化,第一种变化是蝗虫,他们会把祖上留下的庄园、田产、房屋、祖业全都卖光了来吃喝玩乐;第二种变化叫蠹虫,他们会把家里世代收藏的古籍善本变卖了来吃喝玩乐(译者注:蠹虫就是蛀食书籍的蛀虫);第三种变化就是大虫(就是老虎),他们会把身边的仆人奴婢都典卖了来吃喝玩乐.这种不肖子弟,那一代没有啊,这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祖先不教导他们学习读书仁义里说的道理啊.古人说的好:给子女留下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学会一部经典来得好.这话再对不过了.

206、刘备托孤

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

207、王粲默记

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看人下围棋,棋局乱了,王粲替他们恢复原来的棋局.下棋的人不相信,用头巾盖住棋局,让他用另一副棋摆棋局.用来互相比较,一道也没错.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的好.

208、挂牛头卖马肉

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全国人都照这样打扮.景公下令禁止,凡这么穿戴的人就要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然而人们照样这么作.晏子说:你叫宫里的人作这种打扮,而禁止外面的人这样作就等于挂着牛头让人买马肉,应该也禁止宫内人人这样打扮.于是没超过一个月,全国就再也没有这种打扮的人了.

209、宋太祖怕史官

宋太祖经常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一次,有几个臣子有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于是就召见了.但是召见之后,他们上奏的都是写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很不高兴,问为什么.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更加生气了,顺手抄起边上摆的斧子,用斧子柄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把牙齿捡起来,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揣个牙齿,怎么还想保留证据告我还是怎么着?!”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不会去桩告陛下的,但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宋太祖转而明白.高兴起来,赐那个大臣一些黄金一帛安慰他

210、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211、秦西巴纵麑

鲁国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开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哀啼,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212、浙东愚妇

浙东有个妇人,养育着一个儿子,她的丈夫赌博成性,家里的财物全输尽了,(十分贫穷)只剩有墙壁直立着。妇人劝告丈夫说:“家里没有现存的粮食凭什么活下去,希望(你)改邪归正。”丈夫发怒,对妇人拳打脚踢。(妇人)苦苦央求邻居,没有人能阻止她的丈夫。一天,妇人带着儿子出去,(把儿子)推落在河中,淹死了。事情被发觉,妇人被关押起来。官吏问:“你为什么淹死儿子?”妇人回答说:“丈夫狠毒,我没有办法报复他,想让他断绝后代,所以萌生了这个想法。”官吏问:“为什么不向官府诉讼。”妇人说:“我不知道。”官吏说:“道理本来在你(那里),现在你反倒理屈了,何必像这样自寻苦恼呢!”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201-225) 文言文启蒙读本答案

213、季札重诺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人,是吴国国君的小儿子.他博学多才,品行高尚,甚至是自己在心里许下的诺言,也要竭尽全力去做.一次,季札遵照国君的旨意出使各诸侯国.他中途经过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热情款待.两人意气相投,谈古论今,十分投机.几天后,季札要离开徐国继续赶路,徐国国君设宴为季札送行.宴席上不但有美酒佳肴,还有优雅动听的音乐,这一切令季札十分陶醉.酒喝到兴处,季札起身,抽出佩剑,一边唱歌一边舞剑,以助酒兴,表示对徐国国君盛情款待的感谢.这把佩剑不是一般的剑,剑鞘精美大方,上面雕刻着蛟龙戏珠的图案,镶嵌着上等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致.剑锋犀利,是用上好的钢制成的,看起来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粟,挥舞起来更是银光万道,威力无穷.徐国国君禁不住连声称赞:”好剑!好剑!”季札看得出徐国国君非常喜欢这把宝剑,便想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作纪念.可是,这是出使前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才能被接待.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把剑送给别人呢?徐国国君心里明白季札的难处,尽管十分喜欢这把宝剑,却始终没有说出,以免让季札为难.临分手时,徐国国君又送给季札许多礼物作为纪念,季札对徐国国君的体谅非常感激,于是在心里许下诺言:等我出使列国归来,一定要将这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几个月后,季札完成使命,踏上归途.一到徐国,他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直接去找徐国国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徐国国君不久前暴病身亡.季札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徐国国君的墓前,三行大礼之后,对着国君的墓说:”徐君,我来晚了,我知道你喜欢这把宝剑,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将这把剑送给你了便摘下佩剑,双手敬到墓前,然后郑重地把剑挂到了墓前的松树上.

214、拔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215、于令仪

于令仪晚上在家里捉到了一个小偷,原来这个小偷就是邻居的孩子,于令仪对他说:‘你是因为贫穷所逼,才做小偷啊!我现在给你十千钱做为资本,帮助你谋生,以后千万别再做坏事了啊!’这个小偷拿了钱正要离去,于令仪又叫他回来说:‘你是个穷人,在深夜背著许多钱回家,恐怕会被巡逻的人盘问,干脆你就留在我家,等天亮之后再回去吧!’这件事情,于令仪终其一生,都从未跟别人说过.后来他的子孙,都相继的考中进士;别人都称他是怜悯、劝导、感化恶人而得到的果报啊!

216、王安石戏作谜语

王安石正想着一个谜语 ,所以王吉甫一落座,王安石一句寒暄话没说,便随口道来 :”画时圆 ,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请打一字.”王吉甫听后,略加思索,已知谜底,但并没说出来,而是也戏作一谜 :”东海有条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王安石一听,此谜不仅回答了他的谜,且所作谜语更高他一筹,便连连叫好.

217、王羲之书六角扇

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218、叶延珪与《海录》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 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219、钟弱翁好为人书

钟弱翁(就是钟离权,字弱翁,奸臣)每到一地方,都喜欢贬低那里榜额上的字画,总是要把那些字画消除掉,(想一些新的东西,自己拟名为他们重新书写),但是写的实在不够(好?工整?),人们都饱受其害.他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那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高阁楼.(钟弱翁和下人就一起过去站在下面),看塔的榜文,榜文上写着"定惠之阁",而旁边的题字人的名字看不清楚.弱翁就肆意的说榜文的缺点,还叫一个寺僧拿来梯子取下榜文来看,可他擦拭后靠近仔细一看,却发现是鲁国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就说:"像这样的字画,怎么能不刻一个石碑?"就命令为字刻石碑,他手下的服侍的人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220、蒲松龄写《聊斋》

蒲松龄字留仙,他有一本<聊斋志异>流传于世.最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每天临近早上时,带一个大壶,里面有浓茶,准备一包香烟放在行人道的旁边,下面铺着席子,他坐在上面,香烟和大壶都放在身边.他看到有人走过,一定竭力拉住跟他谈话,搜集奇奇怪怪的故事随便他晓得什么渴了就让他喝茶,有时用烟来献给他,必须让他讲完才行.偶然听说一件奇怪的事,先去听完这见事,最后把它加工一下.就这样经过了二十多个年,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221、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张之万,养了一匹红马,非常神勇,曾经日行千里,却没有气喘吁吁.有一个军人看见非常喜爱,派人来买,张之万不答应.那人一定要买,张之万无奈,于是让那人牵了去.没过几天,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很奇怪,询问缘故,那人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掀了下来.连连换了几个人,都被掀了下来.这匹马是劣马,于是退回来.”张之万求之不得,于是退回了钱收回了马.等到张之万乘马时,非常温驯,和以前一样.原来是这匹马希望跟随主人.

222、粮车伏兵

唐肃宗时,匈奴大肆进攻,北方不得安宁.皇上派大军自漠北南下,准备南北夹攻,一举击破突厥,以安定北边.然而因运粮车被劫,以至士兵饿死.皇上急命大总管裴行俭出兵增援.裴行俭说,匈奴人多,我们只可智取.因此命人准备三百辆假粮车,每车埋伏五名壮士,每人都拿着长刀、弓箭,粮车四周只派些羸弱的士兵随车队护粮,而精锐的主力部队却埋伏在后.突厥兵果然前来劫粮,羸兵故意丢下粮车四处逃逸,突厥兵把粮车驾到水草边,解下马鞍,放马吃草,正要搬运车上粮食时,埋伏的壮士忽然由车中跳出,攻击突厥兵.突厥兵退败时,又被伏兵追击而至,几乎全军覆没.后此,突厥兵便不敢再抢劫粮车了.

223、农夫耕田

道路旁有一大块田,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就说:”你这个农民啊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到了年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急急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农夫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呢?不过对于你这样快速耕种的人来说,恐怕就显得难些吧.你喘一口气连刨几锄头,这样干下去,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少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却常常是很多的;我喘几口气刨一锄头,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多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常常是很少的.用你所常常多的来比我常常少的,再用你所常常少的来比我常常多的,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呢?哪一个轻松哪一个疲劳呢?”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224、张齐贤明察

张齐贤,从右拾遗升为江南转运使.一天举行家宴,一个仆人偷了若干件银器藏在怀里,齐贤在门帘后看见却不过问.后来,齐贤晚年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竟没有官官职俸禄.这个奴仆乘空闲时间跪在齐贤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比我后来的人都已经封官,您为什么独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齐贤同情地说:”我本来不想说,你又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靠告诉过别人,即使你自己也不知道.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贪官污吏,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因为我既然揭发这件过去的事,你也必然有愧于我而无法再留下.”仆人十分震惊,哭着拜别而去.

225、黄仙裳济友

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打交道的时候,绝对不拿私事找他帮忙.后来田雪龛被罢了官,没有钱回不了家.黄仙裳正要回家,身上有二十两银子.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把身上所带的钱的一半给了他.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非常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2627.html

更多阅读

泷冈阡表翻译 泷冈阡表阅读答案

泷冈阡表翻译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4、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全集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一单元5、童趣(沈复)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

声明:《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201-225 文言文启蒙读本答案》为网友垂死刂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