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遥远的青春 我们遥远的青春电影

在我的书架上,有满满的一层是我的网友、知青战友们送给我的书。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书都是我们知青自己写的(只是习惯于称呼他们曾经的身份,现实中,他们如今的身份已是作家、记者,电视台高级编辑,企业家、教师、以及政府公职人员等等),有小说,有报告文学,更多的则是回忆。无论是哪种体裁,写的都是我们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故事,记录的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个荒谬年代上山下乡的苦难历程:书里有我们的梦,我们的天空,书里有我们的拼博,我们的抗争,书里有我们的泪,我们的欢笑,书里有我们的困惑迷惘,寻觅等待,有我们的思考觉醒。可以说,每本书都赚取了我的不少眼泪,都令我感动,引起我的回忆、共鸣。只是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我没有能一一写出我的读后感、书评,对此我内心深感愧疚和不安。今天我把这些书和书的作者以及内容简介刊发出来,一是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二是想向朋友们作个读书推介,更重要的是以此来表达我对知青战友们的深深敬意和答谢。



我还想说的是:苦难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但我们绝不因此而感谢苦难!正像战友陆幸生所说:“我宁愿不写这样的文章,也不愿碰上这样的事情”。可悲的是,我们不幸碰上了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浩劫那样的运动那样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一件事,写下来,留下来,还原那一段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代。我们曾经以青春为代价拥有了人生的一笔“财富”,我们的书写,我们的记录,对于子孙后代来说,何尝不是一笔可宝贵的财富,我们在做的,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情,又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就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重蹈覆辙,不要让这一切卷土重来……

感谢陈建明先生(网名溪边竹人)赠我《有个农场叫北郊》

感谢冷明先生(网名冷明)赠我《为你走遍草原》

感谢吴亚先生(网名吴亚099)赠我《致我们遥远的青春》

感谢伊美女士(网名伊美)赠我《祁连山下》

感谢杨平女士(网名:陈年酒)赠我《青山恋文集》

感谢理凌霓女士(网名小泥儿)赠我《小泥儿》

感谢张雷先生(网名雨田)赠我《岁月如歌》

感谢王铁军先生(网名:七连人)《赠我《飞鸿踏雪》

感谢陆幸生先生(网名;相送柴门)赠我《地球是圆的》《穿越沧桑》

感谢管寿义先生(网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赠我《北大荒十年》

感谢张传榜先生(网名旭日传琪)赠我《曾经的黑土地》

最后,就让我以知青作家吴亚的书名作为我们本集所有书目的题名:致我们遥远的青春



《有个农场叫北郊》:反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并不是要否定参与这场运动的知青本体。尽管那个年代是荒谬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怀疑我们当年的虔诚和真挚。我们曾经有过理想和抱负,也许后人看来是多么幼稚可笑;我们曾经经历艰难而自强不息,也许后人看来是如此微不足道;我们曾经受过挫折,走过弯路,尽管这些失败的过错并不能归咎于我们……我想说的是:虔诚并不一定带来圆满,但足以保留我们心灵深处的纯净和崇高。我们曾经为苦难的祖国奉献过,北大荒广袤的黑土地上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这一代知青。


《为了你走遍草原》:作者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他让我们看到,在那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所有的人都在劫难逃,在和平年代何以能酿成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灾难?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也验证了一位哲人的话: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个恶魔。文革十年,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改革开放三十年,又让中国步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一切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打下的基础,都是彻底推翻了两个凡是取得的硕果。为什么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后有如此大的变化?钟伟明在问为什么?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情不自禁的掩卷深思:这究竟是为什么?(详见我的书评:“故事是虚构的,苦难是真实的”)

《致我们遥远的青春》:我们确实幸运,目睹了时代变化的斑斓色彩,民族的复兴。我们曾经不幸,经历过清苦的贫瘠年代,青春的荒诞不经。人生值得珍视的,或许就是那些创伤与痛苦,爱恋与遗憾,那些湿漉漉的记忆,那些在黑土地上沸腾过的青春浪花。谨此纪念知青大潮四十周年。



《祁连山下》:仅以此书献给英年早逝的原农建十一师年轻的战友们。愿此书化作一杯家乡的黄土,添盖已逝战友的坟茔;化作烈酒和鲜花,敬献在他(她)们的墓碑前;化作一瓣馨香,慰藉他(她)们的在天之灵。



《青山恋文集》四十五年过去了,八五六农场的年青战友们出版了《青山恋文集》,记录了他们在八五六农场团结奋斗的青春岁月:记录了他们的集体宿舍、集体食堂和温暖的婚房……,记录了他们的田野、草原、森林、村庄,漫山遍野的豆海和麦浪……,记录了他们在北大荒的苦、北大荒的乐,北大荒的怨,北大荒的爱,同时,这也是一代知青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岁月如歌》:没有汹涌澎湃,没有惊涛骇浪,像一股流在山间的清泉,像一条流入草地的小溪,清澈、缓慢、然而坚定、准确,尽管有曲折、有阻力、有隘口、有阴影,但他终于不可阻挡地顽强地流入江河,汇入大海!(详见我的书评:一个孤独的拼搏者,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

《小泥儿》:她用她的热血铺垫道路,她用她的信念战胜艰难,她用她的刚烈表达柔情,她还用生命写书,用付出诉说自己的成就。她是一位最为平凡又最为伟大的女性。(详见我的书评:“为小泥儿的七彩人生喝彩”)



致我们遥远的青春 我们遥远的青春电影
《飞鸿踏雪》: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知青,恰似被命运追赶的鸿雁,从动乱的各地,飞进了北大荒的莽莽草原。数年后,随着变幻的风云,他们又陆续离开了那片神奇的土地,留下的,只是雪泥鸿爪,或深或浅的印痕。

又将近半个世纪过去,爪痕仍在否?在!在北大荒,在知青心,在人类史,它没有随冰雪融化而消失,早已固化为抹不去的印痕。



《穿越沧桑》:我宁愿不写这样的文字,也不愿意碰上事情。”这是新民周刊高级记者陆幸生在白宫猝遇“9.11”事件时,对人讲的一句话。但既然碰上了,也就真诚地面对忠实地反映,……作者本人,便是一部传奇人生,更何况他独家采访的种种人物,事件,穿越了惊心动魄的世纪风云,岁月沧桑……

《地球是圆的》不在本文介绍之列,容后续。


《北大荒十年》:两年前,管寿义先生在新浪上开博客,取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一篇接一篇不间断的写博文,写的都是北大荒的人和事。有时他会沉吟:“用一个什么仪式迎接自己的老年?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留给后人,也算是给子孙的一个交代,一份财产。”他的思绪很悠远,现在,他把这些博文精选、整理、出版,取名《北大荒十年》,并嘱我在即将付梓前写序。我明白了,他终于找到了这个仪式,了却了心愿,抚摸,触碰岁月,使跨入了老年的知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曾经的黑土地》三十二团知青回忆录:(我本人下乡所在的团)。在此我将战友陆幸生(下乡时在团后勤部)为此书写的序,部分摘录于此,作为全篇的结束:

有过这样的表述,知青运动已大势已去,尘埃落定,知青,这个浩大的群体也将在历史上渐行渐远。正在离开人生舞台中央的我们,无愧地赞成如是说法。后有来者,他们对我们“倍增敬意”,原因是我们曾经的生存经历令人“周身寒栗”。却原来苦难也会成为荣誉的母亲。今天我们重聚,我们完全有资格这样说,人类历史上有因为战乱和灾荒的人口大迁徙,但没有一次人数如此众多,时间如此漫长,以纯粹年轻人为主体的如此壮观的生命大迁徙。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人类历史也未曾发生,“上山下乡运动”,是我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段被动的历史。

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经济价值,有人说,我们用自己尚未完全成熟的身躯,支撑了共和国大厦。其实是,恰恰相反,十多万年轻人的到来,制造的是黑土地的入不敷出。但是,这原因和后果,都不是我们的责任。至于,知青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荒原带来文明,那是我们的年青,健壮和单纯所缔造的奉献果实。

对于那场“运动”,我将牢记,但绝不歌颂!中国知青这个名字,不会因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年而终结,今天的重新说起,是为了明天和更长久的今后的永不再生。

注:我还曾收到一些网友赠书,因所写不是上山下乡内容,故不在本篇推介之类,容后续。在此先行致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2704.html

更多阅读

致我未来的丈夫!一篇感动亿万人的文章 感人视频感动亿万人

致我未来的丈夫!(一篇感动亿万人的文章)1、给我一个难忘的求婚,不需要它有多么奢华,只要它让我在想起时,觉得自己的成长是完整而甜蜜的。娶我,做我的丈夫,我不需要你有多么高大和英俊,只要你完全爱我,有一个能包容我的小任性、小娇气的宽广胸

转载 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一生的传奇故事 乔家大院电视剧全集

原文地址: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一生的传奇故事作者:探索晋商复兴之路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

转载 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 卓娅佳人

原文地址: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作者:卓娅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我将史料记载的有关祁致中将军简历以及祁致中将军的战友冯仲云、彭施鲁等一些老前辈的回忆文章中摘录缩编了这篇《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供博

声明:《致我们遥远的青春 我们遥远的青春电影》为网友萌比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