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LC 与维也纳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汉学系教授魏格林的交流 魏格林

博主按:不知不觉,开学已近两个月了,在日复一日地对旧知识体系再梳理和对新知识体系逐渐建构的过程中,我开始更加关注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实践的终极问题,学校提供的课程支撑起了我们的专业发展框架,高频率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而羽翼的丰满实则离不开日积月累的阅读、思考及学术实践。每一天,都感觉有学不完的东西,果真读研的生活要比从前充实得多,这是一个深入认识世界的机会,更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总之,这两个月,最大的收获得自交流——与上苍万物的交流、与大师挚友的交流、与书籍古迹的交流、与自我心灵的交流。比起“汉语国际推广”,我更倾向于用“汉语国际交流”这样的中性说法,这是一项充满未知的事业,却又是我们这些人愿意投身的事业,古今中外的一切繁荣与冲突,都可以归结于文化的繁荣与冲突,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我们终能修成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正果。

10月15日,由国家汉办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高级研修班举行了结业仪式。国庆前夕维也纳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汉学系教授魏格林,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分别访问了国际学院,期间很有幸作为汉教专业的学生代表与魏格林教授做了充分的交流,魏教授曾担任德国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副校长,现在在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的维也纳大学任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作为一个德国人,魏教授在交流会上用非常流利的中文与我们讨论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各种层次的问题,实在是让人佩服。由于我刚刚参加了汉办的小语种项目,将要到德国学习与实习一年,所以这次交流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今天有时间写一些东西,决定把这次座谈会的一些内容与各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和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分享,希望其中有些信息能对我们认识欧洲的汉语教育问题有新的帮助和启发。

国际学院副院长杨志教授、文学院陈满华老师及外教周游也参加了座谈,全文如下:

问题1:魏格林教授您好,我想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语言文化方面的准备和沟通能力的锻炼,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魏格林: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认为应该想清楚,到了国外之后,一些有关中国的问题,应该怎么回答。欧洲人对于一些问题是具有敏感性的,他们希望你能够独立思考,不是告诉他们一些别人教给你的答案。他们希望能够对你产生个人的认同,希望你是真诚的。

杨志:我说我为什么去国外比较受欢迎,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真诚,有什么说什么吧(笑)。

问题2:刚才听了您对于维也纳大学东亚系的详细介绍,我们都能体会到贵校在培养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我想请问的事,贵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对于入学的学生有什么要求?是要求他们有基本的汉语知识,还是零基础?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基础认知还是致力于精通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汉学家?谢谢!

魏格林:目前在我们东亚系,招收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曾经接触过汉语或者中国文化,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讲汉语,不了解中国文化。这都不要紧,入学后我们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教他们说中文,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目前在奥地利,一般而言,除母语外中学生需要另学习两门外语,我们把汉语作为了可供选择的两门外语之一。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曾经接触过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中学,他们会学简单的汉语,也学毛笔字、剪纸啊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但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能说短的、简单的汉语,不像我们当年学习的一样,没有那么好。进入东亚系后,肯定要学汉语的,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经济,当然也有东亚的其他国家,韩国、日本啊。也有培养汉学家的,这些学生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就得比其他学生多、比其他学生深。这是两个系统的学习,一部分掌握基本的东西,一少部分要学得深一些,成为汉学家。

【IPCLC】与维也纳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汉学系教授魏格林的交流 魏格林

问题3:魏教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教学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学生在上课时经常会犯诸如上课睡觉啊,开小差啊,吃东西等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在中国,老师的做法通常是扣分或是罚打扫卫生。我想问的是在德国和奥地利,是不是学生也会出现这些情况,或者说有没有和中国学生不一样的错误。那边的老师又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呢?

魏格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像你刚才提到的这些情况,我想在每个国家都会发生。我就觉得中国的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太宽容了,就像中国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到德国的中国志愿者也一样,不敢惩罚学生,畏首畏尾,生怕引起什么事端。这样其实对学生没有好处,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另外,老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这种行为承担责任。老师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引导。所以处罚并不是目的,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将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中来。

问题4:您觉得培养教授汉语作为二语言的教师应该开设哪些课程?

魏格林:其中最重要的是汉语作为二语言教学理论。各国的教学方法很不相同,汉语作为二语言教学也可借鉴一些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陈满华:我院不仅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本学期还会安排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应用型汉语人才。

问题5:贵校面向社会直接招聘教师吗?还是完全依靠政府渠道?

魏格林:维也纳大学国际学院不仅面向社会,而且面向全球招聘汉语教师。学校可以与教师签订四年期和无限期两种类型的聘用合同。资质要求方面,上综合课一定要是汉语国际教育或对外汉语硕士及以上,但如果是语音、活动课等方面的教师则可以要求略低,实习教师也可接收。有些汉语教师岗位由当地华侨或中国留学生替代。

问题6:请问汉学系的学生入学时有汉语基础吗?

魏格林:大部分同学都是零基础的,对汉语没有概念,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华侨,我们750个学生中,有250人是华侨,他们会觉得自己了解中国,不过他们从家庭中了解中国很片面,汉语词汇也很狭窄,而且他们已有的错误语言和观念很难纠正。

问题7:请问维也纳大学汉学系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哪些课程比较受欢迎?

魏格林:有一些基础的汉语课程,听力,会话,写作,语法等,还有三个方向高级阶段的课程: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社会方向,包括从清末到现在的中国历史;一个是文学与文化方向,同学们这方面的论文做的最好,他们可以自由发挥,阐述他们的想法;另一个方向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我们也开设了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至于哪些课程受欢迎,应该问问我们的学生了。

周游:我读书的时候很喜欢报纸阅读的课程,我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丰富中国的知识。

我的提问:魏教授您好,我很幸运的被选上汉办的小语种项目,很快要赴德学习语言和文化,并承担一定汉语志愿者的工作。我想这一定涉及与当地师生和居民进行交流,在全球化大趋势及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您认为外国朋友最想了解中国的哪些方面呢?

魏格林: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事实上,对于中国,欧洲人的态度一般分为两派,一派是怕中国,怕中国这样一个由弱转强的大国崛起后是一种威胁。另一派是佩服中国,特别是中国悠久文化的延续以及中国人对传统的维持。现在中国人去德国,去欧洲,那里的人一定会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是我们最关注的;第二个是人口问题,具体的是计划生育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它好,有的人认为它侵犯人权;第三个问题一般是关于中国的历史问题。我认为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你们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时候,不要让我们感觉这是官方想让你们说的内容,这样没有人愿意和你交流。能够用自己的视角来介绍中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我,这是一种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4661.html

更多阅读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团委学生会欢迎新同学 云南受欢迎特产

马上就要迎来2013届的新同学了,13届的学弟学妹们,不管你来自哪里,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困惑,欢迎咨询。云大旅院青协将为你一一作答,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团委学生会,这个学生组织应该是很多同学想了解的。与其他学校一样,我们学校设立学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胡继连,教授、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学术成就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及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研究”(20

声明:《IPCLC 与维也纳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汉学系教授魏格林的交流 魏格林》为网友場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