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地方叫做郫: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有个地方叫做郫 
          


古蜀之源

郫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城市,处处流淌着独具特色的人文脉息。据1996—1999年对古城遗址的发掘研究,早在4500年前,古蜀文化便有很高的文明程度,成都平原已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距今3000年前,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就在此建立国都,以郫为都邑。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9年8月16号)已有2323年的历史。在《蜀王本纪》、《元和郡县志》、《华阳国志》、清乾隆《郫县志》中有诸多相关记载,至今在郫县县城北郊仍存古杜鹃城残垣。古蜀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赋予了郫县博大精深、独特而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

郫县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较早的农耕经济开发和政治、文化的发达,使这块土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孕育出了西汉哲学家、思想家严君平,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大司空何武,北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宋著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中国减笔人物画始祖石恪,著名道士萨守坚,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清代名将罗应旒,清末成都五老七贤之一的尹昌龄。近代中国佛教会副会长释昌圆法师,抗日英雄解固基,新中国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中科院学部委员萧伦,文学教授、语言学家殷孟伦,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客籍郫县的一些文化伟人如杜甫、陆游、范成大、张大千、叶圣陶等,也曾在郫县留下深深的足迹,杜甫的《杜鹃行》、《野人送朱樱》等歌咏郫人的优美诗歌脍炙人口。“我正在寻找我自己的根——我的感受和心绪的根源——而这一切,无疑都在中国”,“那是在成都以西的郫县,是个出名的地方。”是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女士在系列著作《伤残的树》中对祖国、对故乡郫县真挚感情的深情流露。






别号“鹃城”

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入宫中为妃。朱利不知鳖灵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却一直闷闷不乐。鳖灵治水有方,变水患为水利,望帝为他设宴庆功,鳖灵大醉,留宿宫中。深夜,朱利敲开了鳖灵的门,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各诉别后思恋之情。望帝发现二人幽会,并听到了所诉情由,悔恨交集,当夜便草拟一道诏书,禅让帝位于鳖灵,自己却悄悄隐入西山修行。鳖灵继位,称丛帝。望帝在山中非常思念朱利,在痛苦和寂寞中郁郁死去,灵魂化作一只杜鹃鸟飞回蜀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视察郫县。(大跃进,毛泽东视察红光镇,制造亩产万斤的神话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乔石、李鹏、吴邦国、周永康等也先后到郫县调研,指导工作,关注民生,令郫县人难以忘怀。

川菜之魂


被称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享誉全球,其“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郫县地处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产稻、小麦、油菜籽、胡豆等豆瓣原材料。郫县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县最著名的特产,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在餐饮界被誉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蜀绣之乡

郫县的民间工艺极具历史性和艺术性。传统刺绣被列为蜀绣之一,挑花别具风格;“三编”(竹编、棕编、草编)制品巧夺天工,精美秀丽,工艺堪称一绝;纸扎和烟花独具地方特色;传统的糖画和风筝艺术历经千年风雨仍“活”在民间,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成都西部新中心

郫县自然环境优越,是成都的后花园。境内七河并流,花木久负盛名,现有近10万亩花卉苗木,是成都市鲜花基地、中国盆景之乡和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郫县交通方便快捷。高铁成青线、国道317线、成灌高速、绕城高速、成铁西环线等近10条主干道纵贯东西、横跨南北,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等级公路密度达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三横六纵一圈’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和‘一刻钟经济圈’。成都地铁东西线穿越境内,乘地铁10分钟可到达郫县。郫县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基础扎实。境内拥有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国家级开发区,成都高新区(西区)和成都出口加工区(西区),作为高新西区配套产业基地的省级开发区,成都现代工业港,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印务包装为产业发展重点,具有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先后引进发展了摩托罗拉、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百事可乐、瑞士布鲁克西部基地等世界500强企业,及银河磁体、正大集团、富士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优势企业。科教资源富集。郫县境内聚集了西华大学、西南交大等15所大学和二级学院;高新西区和驻县大学聚集了白领、高知近4万名,高收入消费群体庞大。



有个地方叫做郫: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人居郫筒

卑湿之地上排水筑城,曰郫。‘郫’是唯一只用作地名的汉字,郫城是古蜀人最早的定居点,是战国以来,成都平原上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其名字的由来就与其优良的人居环境密不可分。

著名蜀文化专家谭继和指出,古蜀王都文化是郫县县域竞争力最大的优势文化,也是郫县发展的优势和未来前途所在。改造后的郫县县城,将文化遗产和历史痕迹化为文化符号,作为城市设计的灵魂,用于旧城改造的环境载体上,将曾经毫不起眼的城市变得那样的灵动。恢复了历史记忆、克服了城市建设的失忆症的郫县,因此而摆脱了在城市建设中千篇一律的被动局面,打造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经过风貌改造的郫县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成为了蜀文化的两条主轴线,临街的房屋清一色川西民居,灰白色调、坡屋面、穿逗构架,独具郫县特色的巴蜀图语与说唱俑、杜鹃鸟、古蜀农耕壁画等悄然融入城市建筑中,构成城市魅力系统重要的一环。就连果屑箱、书报亭、指路牌等街道家具中也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蜀文化气息。从风格到符号,从样式到装饰件,目力所及的地方,无一不是匠心独运,于细微之处见精巧。






遗迹

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郫县境内出土文物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县,不仅存量丰富,而且其中不少历史文化遗存规格较高,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




中国农家乐发祥地

20世纪80年代,以农科村徐家大院为代表的花木养殖户率先开展了农家旅游接待,随后宗家、何家、蒲家、邹家、赵家等花木种植大户,也如法效仿。到了90年代初期,农科村的农家旅游接待已初具规模。由于农科村不仅是农家乐旅游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全国各地,一批渔家乐、牧家乐、羌家乐、藏家乐才纷纷出现。

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都江堰自流灌区上游,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点,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九环黄金旅游线上的天然绿色走廊。川西平原典型的田园风光和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水域资源,孕育了浓厚的古蜀文明和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资源。郫县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境内绝大部分为平原,呈现一级台地、漫滩一级阶地和扇形平原的地貌景观。

郫县美食

郫县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不仅适宜各种作物生长,更适宜人们安居乐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祖先后辈的辛勤创业,郫县向以物产丰饶著称,是川西的粮仓,全国粮、油、肉生产基地。据《元和郡县志》等记载,在唐代,郫筒酒和丝绸制品已成为贡品,成为皇帝奖赏功臣的主要礼品。至今,浓郁馥香的郫筒酒,不可或缺的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堪称蜀绣始祖的郫县女红,仍然是郫县工艺三绝。满仓满罐的粮油,四季常青、四季常新的各色各类蔬菜,更能细细地品尝出川西民间风味。

郫县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从成都驱车不足半小时即可到达郫县县城。成都金沙车站、茶店子车站、九里堤公交站均有开往郫县的公交线路。成灌快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从成都火车北站到达郫县仅需十五分钟,大大提升郫县交通的便捷程度。“吃在四川,味在郫县”,郫县美食甚多,蒋排骨、杨鸡肉、魔方豆花等特色美食让众多食客流连忘返。郫县物产丰饶,郫县豆瓣蜚声中外,郫县蜀绣、川派盆景、唐昌板鸭、太和牛肉、唐元无公害韭黄、古城柚子、花园腌肉等土特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和郫县相关的古诗词

郫县人文积淀丰厚,不仅水美花香,而且文气很盛。县境内遗存大量诗、词、楹联、赋、文、碑记等文化遗存,郫县民间文学艺术资源蕴藏量丰富,民间传说中有代表性的篇目为《望帝化鹃》、《杜鹃城与合欢树》、《郫筒酒的传说》、《神仙豆腐》、《问字亭》、《御井梅花》、《阳台柳》、《司马光在郫降世》等;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曲目有《薅秧歌》、《抬料号子》等;民间舞蹈主要是各种灯舞,最具特色的是花园、友爱的百米长龙,唐昌的“二仙灯”等。


附录与郫县有关的诗词

四君咏之一(北魏 常景)

蜀江导清流,扬子挹馀休。

含光绝后彦,卓思邈前修。

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当途谢权宠,置酒独闲游。

《乐府》· 门有车马客行(隋何妥)

门有车马客,言是故乡来。

故乡有书信,纵横印检开。

开书看未极,行客屡相识。

借问故乡人,潺湲泪不息。

上言离别久,下道望应归。

寸心将夜鹊,相逐向南飞。

梅雨 (唐 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杜鹃行 (唐 杜甫)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唐杜甫)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郫县道中思故里(南宋 陆游

衰发不胜簪,驰驱岂复堪。

客魂迷剑外,归思满天南。

江路滩声壮,云停雪意酣。

空怀小丛碧,细酌破吴柑。

沱江(宋 刘望之

尚胜三年谪,终惭万里驯。

极知行路涩,可忍在家贫。

岁晚沱江绿,云深锦树新。

愁心肯如月,夜夜只随人。

寄题郫县蘧仙观四楠(宋 范成大

沉犀浦上旧仙踪,老木长春翠扫空。

敢请丹光来万里,为扶云峤驾飞鸿。

怀古亭(宋 范成大)

朝来写得故人书,双鲤难寻雁亦无。

付与离堆江水去,解从郫县到成都。

晚过保福(宋 陆游)

堂静僧闲普请疏,炉红毡暖放参余。

莲花池上容投社,椰子身中悔著书。

茶试赵坡如泼乳,芋来犀浦可专车。

放翁一饱真无事,拟伴园头日把鉏。

杜鹃(宋 赵忭

响乱书窻外,人惊梦枕中。

江城啼晓月,泽国愬春风。

柳道盘旋绿,桃园蹀躞红。

年年来此地,留恨任西东。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 (吴泳

倚南墙、几回凝伫。绿筠冉冉如故。帝城景色缘何事,一半花枝风雨。收听取。这气象精神,则要人来做。当留客处。且遇酒高歌,逢场戏剧,莫作皱眉事。

那个是,紫佩飞霞仙侣。骎骎云步如许。清闲笑我如鸥鹭。不肯对松觅句。萍散聚。又明月、还寻锦里烟霞路。浮名自误。待好好归来,携筒载酒,同访子云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4803.html

更多阅读

扶风有个杏林镇转自扶风在线 华县杏林镇

扶风有个杏林镇我的家在关中道,一个名字叫杏林的镇上。一千多年前,有一个叫石泰的人,号杏林,其医术精湛,天性仁慈,遍游胜境,后来到现在关中扶风杏林这个地方,悬壶济世,给人看病。经常行医救人时,也学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不图报答

洛阳有个“安乐窝” 安乐窝装修网

洛阳有个“安乐窝”作者:汪金友2005年10月08日05:01 重庆晚报今年5月去洛阳,在市区往南到龙门石窟的路上,忽然发现有一个路标,上写着“安乐窝”三个字。我赶紧问导游:“怎么,这里还有叫‘安乐窝’的地方?”“有哇,而且还是一个旅游景点呢

转载 广州包包批发市场主要有这几个地方! 广州包包批发

写的很好!!!!!!原文地址:广州包包批发市场主要有这几个地方!作者:阿-晖在广州生活了5年淘宝上卖些休闲包包,因为经常去批发市场,自知有所见解,下面与大家分享。一,桂花岗和梓元岗,为什么把这两个地方写在一起,因为它们是两对面的。这里有白云皮具

蓝田日暖玉生烟,美玉流光。 玉生烟

2011-06-06 10:44:21| 分类: 玉器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声明:《有个地方叫做郫: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为网友鬼马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