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规矩不成方圆议论文

没 有 规 矩 不 成方圆

在07—08学年班主任论坛上的发言—刘克祥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如此,国如此,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小树苗在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修枝理叶,就不会长成大材;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来约束他、“修理他”,那也难成社会栋梁之才。曾国藩在其家训中也提到:“训家成规,训人以理,人之渐成,必以一定制束之,方可成国之栋梁”。

理国以国法,治家有家规,家国如此,一个学校也得这样,班级管理更是如此。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是学校教育的细胞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那么,班级管理究竟该如何实行呢?我认为,首推规矩的制定、养成、形成。毕竟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有规矩,方成人—游泳之人,栋梁之人。

一个班级的规矩该如何制定、实行、取效,最终达到育人、理材之目的呢?

班级规矩,一般就称之为“班规”。一个班级的班规能够达到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立规”,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一、以德立规矩

在班级教育中,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大部分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班主任的工作管理中,以德服人是很重要的,大部分同学,在行为规范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比如我们班级的王冰璇同学,在班级里绝对是个楷“模”,上课是楷模,下课也是楷模;班级活动积极参加,是楷模;课堂作业、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最好,依是楷模。我曾经和他的父母交流过,提及作业的量大量小问题,他的父母说,作业多的时候,他写到11点多,作业少的时候,她写到9点多。不论作业多少,他都是保证质量完成,任课老师多次把他的作业作为班级的模范作业在班级里展示。对这样的同学,对待他的管理,要求班主任得有宽博的心,要有一颗一视同仁的心,时时刻刻得关注他的学习,他的课堂上下的学习生活,给予无私之关怀,使之能切身感受到你对他是最好的、学习上是最关注的。这样他们才能从心地服你,才能对你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要求,都超额完成。这样,班级管理才能顺利进行,班级成绩才能不断进步。

二、以威立规矩

老百姓有句俗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世间人,万万千,脾性各异,差别万里。一个大的集体是这样,一个班级65个人,也是这样,没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性格对学生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有的性格就对学生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学生都能有所成就,有所成材,就得因人制宜,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同学能很清晰、很深刻、很及时地认识自己的缺陷或者错误并且在最快的时间能改正过来,但是有的学生就算是自己有了过错也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那这样的学生要想给他力个规矩,就得需要采取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一些方法了。

我们班级有个学生叫徐良洲,他有很强的个性和很大的脾气,总是自己认为他是永远正确的,对待老师,根本没有尊重这个意识,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我得有自由吧。他所谓的自由,就是做他想做的,他不想做的事谁也别能够强迫他。有一次,英语老师告诉我,在早自习上,提问到徐良洲,让他背下英语课文,他连眼皮都不翻,说:“我不想背诵”。英语老师说:“那你把学过的课文读一遍吧”,他还是不翻一下眼皮,说到:“我不想读”。英语老师最后让他把学习过的单词读一读,他还是那个表情,依然说:“我不想读”。英语老师问:“那你什么时候能背诵下来或者能读下来?”他回答到:“我想背的时候就背,想读的时候就读,我有我的自由。”英语老师最后也是强忍住火,没理他走开了,后来我听到这个事情,把他叫过来一问,他说这是事实,还和我振振有辞:“我有我的自由吧,我总得有的自由吧,想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不学那是我的事,我的自由。”我有问他:“你想要什么样的自由?想什么时候学习呢?你要是真想要你说的这样的自由,教室里没有,你还是想办法去其他地方寻找去吧”。他头一偏,说:“我来不来教室是我的自由”。我但是可是真的火了,站起来问他:“你真想要这样的自由就请你回家寻找吧,要不你就得老老实实听老师的安排,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他的声音比我的还高:“你这是侵犯我的自由,要是这样的话,人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那我的自由那里还有!你这是侵犯我的权利!”我真是忍不住了,抬手就是两个嘴巴,打完他之后,我立即打电话把他家长叫来了,和他家长沟通,这样的学生,没有家长的配合老师还真是无能为力。在等他家长到来的这段时间,我把这个学生关在我的办公室里,绝对不让他出门,以免出什么不好解决的问题。安全起见。看到他家长来了之后,对待他的行为也是大加批评,他看来是失去了靠山,也就没了脾气,主动道歉,主动检讨,在班级里公开检讨。再也不提他的那个什么“自由”了。

这个学生,打他不是体罚。这和体罚没有任何关系。小树修理,有的时候你得用绳子拉,有的时候你得用砍刀砍。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大多数时候得好好哄着,个别时候就得采取点非常措施:耐心说服教育、长时间做思想工作(和他耗着,看谁耗过谁),或者一点小小的惩罚。

教育行为中的体罚是应该坚决禁止的,体罚是依据老师的心情好坏、好恶程度对一些同学采取的违背教育根本(教育人,成就人)的行为,而在一些时候,对一些特殊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是必要的,现在的学生对生活、对生活、对事物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和对自己成长造成的恶劣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犯了一定的错误就得承受一定的惩罚,知道做错了事情的后果(当然让他们知道后果的方法有很多种,适量的惩罚,让他们长长记性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个,它实用于很少的一部分人。)以后他们在也不这样做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最终使之成人成材。

树成材、靠修理;人成材、靠教育。教育之法,千差万别,古之戒尺教育有其古市场,汉武帝尚且曾受戒尺打手之罚。何况士人。但是,时代不同了,教育方式也得随之改变了,今天,教育越来越人性化,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微笑教育,提倡思想教育和说服教育,提倡感恩教育,无论何种教育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受教育之人能成人、成材。

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还是得靠学校、靠班级,大部分责任还得由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一力实现。班级管理也得由老师来施行,班级规矩还得由老师来把握,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有力的班级规章制度是一个班级能否出成绩,能否出人才的根本保证,让学生的心里有规矩,行为上有规矩,学习中有规矩,时时刻刻有规矩,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成人成材,日后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民族强盛贡献力量。这样也不枉众多老师教导一番!

以上是我的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在各位的面前仅此一聊,不周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多多帮助。我不胜感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规矩不成方圆议论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5684.html

更多阅读

小学德育常规管理案例 德育常规管理意义

晨读午写”,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时间:2010-05-10 00:00:00来源: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作者:一、产生的背景:小学生每天在校除了课程表上安排的七节课之外,还有两段自由时间,即早晨进校和中午进校时间,如果这两个时间利用不好,安排不当,那学生在无

张居正丁忧被夺情 丁忧守制

张居正丁忧被夺情宋慧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记》规定父母去世,儿子要放下一切重要的不重要的工作为父母守孝三年,称为“丁忧”,各朝代参照这个蓝本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方案和细则具有法律效率和道德约束,后者更具效力。

班规的制定与实施 初中班规及惩罚措施

一个好的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一个优秀的班级要有一个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弘扬正气,形成团结奋进和谐的育人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育人的“摇篮”。好的班风会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推动班内同学上进,而塑造良好的班风,必须抓好班

对“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解释 无规矩不成方圆议论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常被用来训导后进小年轻。听来也实在是够冠冕的,这是告诉你,雷池是半步不可越的啊。但我想古人刚造此话时,它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它的原义是说:古代的木匠要做出一辆车子来,就必须使用类似今天的圆规、尺子之

声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规矩不成方圆议论文》为网友赢了天下输了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